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教案

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教案
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教案

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

引言: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如何制作关键帧动画,通过关键帧动画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动画,但费时、费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移动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有了移动和形状渐变动画,我们只要做好了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两个关键帧这间的动画可以让电脑为我们自动生成,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移动渐变动画。

新授:

首先通过电脑向同学展示一个已经做好的FLASH动画,其中用到了已经学过的关键帧动画和将要学的移动渐变动画、形状渐变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移动渐变

下面我演示一个移动的小汽车的制作过程,大家来学习移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这个动画的效果为小汽车从屏幕的左侧移动到屏幕的右侧。

电脑演示:

第一步新建一个FLASH文件设置影片的属性。

第二步单击【插入】→【新建元件】,先把图形,输入元件名小汽车,然后确定,进入符号编辑模式,利用各种绘图工具画出小汽车。

第三步返回场景1,在舞台上添加小汽车实体。

第四步在第一帧处把小汽车调整到屏幕左侧,在第20帧处

插入关键帧,选中20帧把小汽车拖动到屏幕右侧。

第五步创建动画,选中第1帧打开帧属性面板在补间中选择动画。

第六步单击【控制】→【测试影片】,测试效果。

第七步保存文件为“小汽车.fla”.

需要注意的几点:

1、制作FLASH移动渐变动画,渐变的对象必须是一个符号的实体。

2、在创建动画时一定要先选择关键帧然后在帧属性里选择渐变类型为【动画】。

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移动渐变动画,动画内容可以自己选择。

学生实践操作。

在学生的作品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全体展示。

二、形状渐变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新建一个文件,选中图层1第1帧,在舞台上制作出一个黑色的矩形并将其转换成图形元件。

第二步在第20帧自己插入空白关键帧。然后在舞台上制作出一个蓝色的圆形并将其转换成图形元件。

第三步创建动画:选中图层的第1帧,打开帧属性面板。在【补间】中选择【形状】。

第四步单击【控制】→【测试影片】,测试效果。会看到黑色的矩形逐渐变成蓝色的圆形。

需要注意的几点:

1、制作FLASH形状渐变动画,渐变的对象必须是一个图形,如果要使用文字或是图片必须要经过打散处理后使之转变为图形后才能制作形状渐变动画(选中文字或图片,选择【修改】→【分离】,就可以将文字或图片打散了)。

2、在创建动画时一定要先选择关键帧然后在帧属性里选择渐变类型为【形状】。

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移动渐变动画,动画内容可以自己选择。

学生实践操作。

在学生的作品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全体展示。

小结:通过这两种动画制作方式的学习,我们可以做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动画了,以后我们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动画制作的手段,做出优秀且非常简洁的动画。

板书: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

一、移动渐变动画

要点:制作两个关键帧

对象是符号实体

【补间】中选择动画二、形状渐变动画

要点:制作两个关键帧

对象是图形

【补间】中选择形状

教案

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

【教学设计】形状渐变动画《变脸秀》_信息技术_小学(公开课、研标课、优质课教案)

第 4 课形状渐变动画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要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2..教材分析 《形状渐变动画》是三类基本动画之一,是在学生掌握了flash 的基本绘图技巧,学习了“逐帧动画”的基本上进行的。渐变动画有两种——形状渐变动画和运动渐变动画。只要设定起始帧和结束帧的画面,再选择渐变方式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动画,这一类动画不仅制作简便,而且还能实现多种动画效果。 3..学情分析 学生对flash 动画制作充满好奇,学习的热情非常高。课堂上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原始图片打散和制作形状渐变动画上,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创作动画,体会创作的乐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flash 动画制作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让学生掌握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⑵让学生理解形状渐变动画与逐帧动画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在制作动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到形状渐变动画的神奇,并感受到中华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变脸秀”形状渐变动画。 难点:利用套锁工具处理图片背景。 【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素材、电子教室。 【评价任务】 1. 结合学习任务“圆形变方形”动画,自主学习,尝试操作,找出制作形状渐变动画的方法。 2. 通过探究操作看学生能否掌握分离的方法,会把图片分离成原始图形。 3. 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制作“变脸秀”等动画,发挥的创意,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2 分钟) 导入语:同学们,老师先与大家欣赏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川剧中的变脸,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生活中虽然不能完成变脸,但是我们可以用flsah 软件完成变脸,下面我们变来学习变脸秀。

Flash 8 形状补间动画详解及实例

形状补间动画是Flash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运用它,你可以变幻出各种奇妙的不可思议的变形效果。 本节从形状补间动画基本概念入手,带你认识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上的表现,了解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学会应用“形状提示”让图形的形变自然流畅,最后,提供了二个实例练手,帮助你更深地理解形状补间动画。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 根据二者之间的帧的值或形状来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形状补间动画”。 (2)构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元素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两个图形之间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的相互变化,其变形的灵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二者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用鼠标或压感笔绘制出的形状,如果使用图形元件、按钮、文字,则必先“打散”再变形。 (3)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形状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如图3-3-1所示。 图3-3-1 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标记 (4)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在时间轴面板上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开始变形的形状,一般一帧中以一个对象为好,在动画结束处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变成的形状,再单击开始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小三角,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此时,时间轴上的变化如图3-3-1所示,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就创建完毕。 2.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 Flash的【属性】面板随鼠标选定的对象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我们建立了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后,点击时间帧,【属性】面板如图3-3-2所示。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

” 1.3 形状补间动画 一、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表现一定的差异:大部 分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师提供的基本任务;部分学生除了能完成教师提供的基本任务外, 还能完成扩展任务,并自行制作自己的“作品;还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在给定的时间内独 立完成教师提供的任务。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开发设计 Flash 在线学习资源网站,使 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形状补间动画” 和上节课所学的“动作补间动画”都是 Flash 制作动画的最基础部 分。这一节课通过“魔术水果”动画的制作,来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学会形状渐变动画 的设置方法;并从中总结了动作渐变动画与形状渐变动画之间的区别及适用范围。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 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难点: ● 形状渐变动画的条件; ● 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3、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补间动画的设置方法; (3)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适用条件; (4)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几何图形变化的渐变动画操作的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2)通过完整的作品动画创作,培养学生以动画方式呈现信息的能力; (3)通过作品欣赏交流,掌握表达个人观点以及与别人交流思想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评价和欣赏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 (2)通过完整的作品动画创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1、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是Flash动画中形状渐变动画这一渐变动画类型的设置方法。由于学生已经通过上一节课的动作渐变动画掌握了渐变动画的原理和方法。因此,本节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可以“先学后做”即教师可以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边学边做”,教师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师课前准备好的Flash在线学习资源网站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从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Flash 补间形状、补间动画、传统补间的主要区别

Flash 补间形状、补间动画、传统补间的主要区别(2015-04-19 15:14:46) 注意:

在Flash中,补间形状(形状(变形)动画)只能针对矢量图形进行,也就是说,进行变形动画的首、尾关键帧上的图形应该都是矢量图形, 矢量图形的特征是:在图形对象被选定时,对象上面会出现白色均匀的小点。利用工具箱中的直线、椭圆、矩形、刷子、铅笔等工具绘制的图形,都是矢量图形。 在Flash中,传统补间(动作(动画)补间动画)只能针对非矢量图形进行,也就是说,进行运动动画的首、尾关键帧上的图形都不能是矢量图形,它们可以是组合图形、文字对象、元件的实例、被转换为“元件”的外界导入图片等。转为元件能修改的属性参数比较多,因此在上表对象中统一为元件。 非矢量图形的特征是:在图形对象被选定时,对象四周会出现蓝色或灰色的外框。利用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建立的文字对象就不是矢量图形,将矢量图形组合起来后,可得到组合图形,将库中的元件拖曳到舞台上,可得到该元件的实例。 滤镜:图形效果,可以为文本、按钮和影片剪辑增添有趣的滤镜视觉效果。使用补间动画可让应用的滤镜动起来。 遮罩层的应用 1. 建立各图层中对象:可先建欲作被遮罩图层再建欲作遮罩图层 2欲作遮罩图层在上,图即为通透区欲作被遮罩图层在下 2. 效果制作:其中一层做动画设计等 3. 将欲作遮罩图层(现为普通图层)转为遮罩层:快捷菜单中转。欲看效果将两图层锁住 引导层与运动引导层的区别:

引导层的应用 引导层起到辅助其他图层静态对象定位的作用。单独使用(无须使用被引导层),引导层上的内容不会输出(即不显示在发布的SWF 文件中),性质和辅助线差不多。 为了在绘画时帮助对齐对象,可创建引导层,然后将其它图层上的对象与在引导层上创建的对象对齐。引导层不会导出,因此不会显示在发布的SWF 文件中。任何图层都可以作为引导层。图层名称左侧的辅助线图标表明该层是引导层。 运动引导层的应用 要控制传统补间动画图层(即被引导图层)中的对象的移动,可使用运动引导层。 1. 建被引导图层:建内容及动画。 2内容可以使用影片剪辑、图形元件、按钮、文字等,但不能应用形状(矢量图)2最常用的动画形式是动作(动画)补间动画 2被引导图层可为多个 2. 建运动引导层: 2内容可以是用钢笔、铅笔、线条、椭圆工具、矩形工具或画笔工具等绘制出的线段。 2导出影片中此层不可见 3. 附着:在被引导图层动画开始和结束的关键帧上,让元件的注册点(选中元件上的带十字圆)对准运动引导层线段的开始和结束的端点 注意:

制作形状渐变动画说课稿

《图形渐变动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Flash图形渐变动画。下面我将按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题出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单元第2课。图形渐变是Flash 动画制作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从一个小圆球,可以编程一个不同色彩的大球,从一只温驯的小狗,变成一只威猛的雄狮。这些神奇的效果都可以用Flash图形渐变来实现。学习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过程,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本节是Flash动画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教材中设置的重点内容,为下节课制作运动渐变的动画起到铺垫的作用,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本节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里特征进行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形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掌握形变提示点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简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掌握图形渐变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2、掌握为图形渐变动画添加图形提示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动画在表现主题、表达思想、呈现信息方面的魅力;2、体验成功制作动画作品的喜悦,增强学习幸福感,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学会欣赏大自然,通过动画描绘美丽的大自然。 说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图形渐变动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添加形状提示点,使图形渐变动画更精确。难点:.添加形状提示点。 三、说教法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正是本着这个主导思想,在本节课中,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主要是通过玉树地震、西南旱灾等实例进行综合任务分析和主题创作。讲解法和演示法只要是我通过变化的云朵、文字的变化、添加形状提示点等实例边演示边讲解进行的。任务驱动主要是椭圆变方和制作笑脸。在玉树地震、西南旱灾等实例中也有体现。 四、说学法 然而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着重以下几种学法的指导:小组合作法、尝试操作法、自主学习。尝试合作法与小组合作学习融合,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椭圆变方、制作笑脸来实现。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新课程理念,本着“不以教材为中心,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 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由四大名著改编成的哪一个电视连续剧啊?”学生会很高兴的说出《西游记》的名字。接着再说:“我也喜欢看这部电视剧,你们喜欢哪一个主角啊?”,学生会说:“孙悟空”。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搏斗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的例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孙悟空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形状变形动画制作步骤

形状变形动画制作步骤: 1、启动软件; 双击桌面上的 2.制作元件:元件变化包括:一个任意图形到另一个任意图形的变形,一个任意图形大小的变形,一个任意图形和多个任意图形的变形。 A 单击“插入”菜单——新建元件——输入元件名称——选择元件类型——确定。 B 一个任意图形到另一个任意图形的变形: 单击时间轴上的第一帧,单击工具面板上的椭圆工具,笔触色静止,在编辑区拖动鼠标画椭圆——在时间轴上第一帧至第20帧的任意帧处右击(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关键帧”,单击面板上的黑箭头(即选择工具),在椭圆外单击一下,取消对椭圆的选择——鼠标指向椭圆,当出现弧形时按住键盘上的CTRL,拉出心形尖角 说明:两个关键帧之间的距离长短决定了动画变化的快慢。 C心形大小的变化:右击时间轴上第30帧处——插入关键帧——单击工具面板上的“任意变形”工具——单击编辑区里的心形——拖动心形周围的控点,将心形拉大——右击40帧——插入关键帧——单击任意变形工具——单击心形,将心形缩小。 这样,一个心形大小的变形动画结束。 D 心形一个变多个的变形:右击50帧——插入关键帧——右击心形——复制——到空白处右击——粘贴——拖动粘贴出来的心形至合适位置处。 C单击第1-20帧,帧处任意帧——选择编辑区下面的补间下拉按钮——选择形状(当出现绿色的箭头时,表明形状变形动画制作成功)。其余的20至30,30-40,40-50之间形状补间的添加照此类推 3.元件在舞台上的展示 单击场景按钮,切换到舞台编辑状态——单击图层1第一帧 A背景的添加: B导入图片到库里: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库——选择图片文件——打开。 C单击场景图层1第一帧,从库里拖图片到舞台。 D单击图层1下方的“添加图层”按钮,添加出图层2(做动画时,为了分清每个的内容,可将图层进行命名:方法是,双击图层,输入名称,在图层外空白处单击一下即可),单击图层2第一帧,拖动库里的元件到舞台适当位置处。 4.动画影片测试:单击控制菜单——选择测试影片。

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有什么区别

一、图形有二种类型: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形; (1)矢量图形:文件体积小,是由一个个单独的点构成,每个点都有各自的属性,如位置、颜色等,矢量图形放大后不失真、无马蹇克、不会产生模糊和锯齿。 而矢量图像属于描述性,以线段和计算公式作为记录的对象。而矢量图像是根据放大后的坐标重新生成图像,不会产生模糊和锯齿。)为什么矢量图像“饱经风霜”却依旧“面不改色”呢?这就是因为前面说过的矢量图像的特点:通过记忆线段的坐标来记录图像。 图像放大缩小的同时坐标也放大缩小,而各个坐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然后根据改动后的坐标重新生成图像。因此无论放大多少都不会失真。矢量图则损失相对较少,矢量图更多的用于工程作图中.比如说ACD. (2)位图图形:就是以无数的色彩点组成的点阵图案,当你无限放大时你会看到一块一块的像素色块,效果会失真。位图,也叫做点阵图,删格图象,像素图,简单的说,就是最小单位由象素构成的图,缩放会失真。 位图由像素组成.而失量图由失量线组成,再有的区别就是.位图可以表现的色彩比较多. 而位图更多的应用在作图中.比如PS 二、补间动画有二种: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 什么是FLASH形状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是由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间的变化过程,像由三角形变成四方形等。时间轴上形状补间是淡绿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 在时间面板上,我们在一个关键帧上面绘制一个图形,然后在另一个关键帧上绘制一个图形或者是将开始一个图形的形状进行改变,FLASH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形状或者是值的改变的动画就叫做形状补间动画。 (一).形状补间动画规则:FLASH中形状补间动画只能对矢量图形进行,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时,首尾关键帧上的图形都应该是矢量图形,有大小,移动,颜色,透明度,旋转属性可以改变。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个外形的变化(比如说方形变为圆形,就只能用形状动画,动画补间是做不出来这种效果的。 2.矢量图形的特征是:图形对象被选中时,对象上面会出现白色的均匀的小点。 3.矢量图形来源: 1)利用工具箱中的直线、椭园、矩形、刷子、铅笔等工具绘制的图形

Flash动画-形状渐变动画

Flash动画制作——形状渐变动画 刘志韩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Flash绘制图形 2、能够独立完成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 教学重点能够独立完成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使用Flash绘制图形 教学过程 导入:形状渐变动画欣赏 自主学习 形状渐变动画制作原理: 说明:制作形状渐变的关键帧上发生变化的内容都要分离到最小的单元,成点状分布的状态。 动手实践 请同学们参照学案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月亮的变化”动画的制作 步骤:1、新建Flash文档——在属性面板中设置“背景”深蓝色。 2、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笔触”颜色为无,“填充颜色”为黄色。 3、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在舞台上画一个黄色的圆。 4、在时间轴的30帧插入关键帧,选择“椭圆工具”,“填充颜色”为红色,在黄色圆上画 一个红色的圆留出黄色月牙形状,“选择工具”选中红色的圆删除(delete)。 5、选择时间轴的第一帧,属性面板“补间”形状渐变 6、菜单中选择“控制”——“测试影片”,测试制作的动画效果。 7、制作完成之后“文件”——“导出影片”,完成作品的制作。

任务二:独立完成“烟花”的制作。 合作练习 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我爱你家乡”动画的制作 说明:1、心图形的制作步骤提示:画两个圆,使用选择工具,对其形状进行调整。 2、输入的文字变为形变对象要将其打散(方法:选中文字使用菜单中“修改”——“分离”,如果不是单个文字,需要做两次分离) 作品上传 要求:小组长从小组中自选一名同学的作品,以小组名命名放在老师的机器上“学生作品”文件夹中。 会考题追踪 所有的同学将下面两个题练习一遍 1、用Flash制作一个15帧的正方形变圆的形状渐变动画,测试影片并以“形状渐变”为文件名,保存到桌面上。 2、用Flash制作一个20帧的形状渐变动画,将字符“今天”(大小设为50,颜色为红色) 形状渐变为“明天”(依次将大小设为50,颜色为红色),并以“wenzi.fla”为文件名保存到桌面上。 作业:根据今天学习到的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知识,自命主题,做一个文字形状渐变的小动画和图形形状渐变的小动画。

《形变动画的制作》教案

《形变动画的制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形变动画的制作要领。 (2)学会把非矢量素材转变为矢量素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统筹安排、创新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 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作品的原创性与新颖性。 教学重点:补间类型的选择、非矢量素材的矢量化。 教学难点:作品创意设计的实现。 教学方法:多媒体广播教学、任务驱动、分层次教学。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提出本节课的总目标(5分钟) 师:首先,请同学们进入Flash的主题网站,观看首页中的动画视频,并思考一个问题:“动画中出现的人物都具备一个什么本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 生:学生在教师引导的下进行观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目标:通过观看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形变动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目标。 二、利用学习网站,引导学生明确课堂任务。(12分钟)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点击导航中“课堂任务一”链接。我们来看看最简单的形变效果“圆变方”。动画实例的基本操作步骤已在网页下方列出。同学们按照步骤的提示自行完成这个动画实例。 生:根据网页中列出的操作步骤完成动画实例一。 师:请一位完成较好的同学到教师机去演示制作步骤,老师在旁边加以说明。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生:观看。 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形变动画的要领,体验成就感。另外,通过这个实例,帮助学生区别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课堂任务是什么?同学们点击导航中的“课堂任务

二”链接。在网页中,我们看到了文字形变的动画效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动画效果属于形变吗?可不可以按照任务一的操作步骤来完成这个动画呢?请同学试一下。 生:自己尝试制作或者按照网页下方的操作提示,完成动画。 目标:学生在掌握了形变动画制作的基本要领后,通过任务二可进一步了解文字、图片、元件等类型的素材要达到形变的效果,必须通过“Ctrl+B”的分离命令将其打散。 三、创作作品(18分钟) 总结前两个课堂任务中的步骤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引出“课堂任务三”。 师:在实例三中,同学们可以利用提供的素材,自行设计创作一个“福娃形变”的动画。 生:学生自行创意设计。 目标:培养学生对整合任务谋划安排的能力。 四、交流总结(5分钟)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或你认为制作得比较好的同学的作品。 生:陈述设计意图。 目标: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意学生创新、审美能力的培养。

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表现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师提供的基本任务;部分学生除了能完成教师提供的基本任务外,还能完成扩展任务,并自行制作自己的“作品”;还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在给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任务。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开发设计Flash在线学习资源网站,使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课是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四章第五节。“形状补间动画”和上节课所学的“动作补间动画”都是Flash制作动画的最基础部分。这一节课通过“魔术水果”动画的制作,来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设置方法;并从中总结了动作渐变动画与形状渐变动画之间的区别及适用范围。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l 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l 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难点: l 形状渐变动画的条件; l 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补间动画的设置方法; (3)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适用条件; (4)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几何图形变化的渐变动画操作的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2)通过完整的作品动画创作,培养学生以动画方式呈现信息的能力; (3)通过作品欣赏交流,掌握表达个人观点以及与别人交流思想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评价和欣赏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 (2)通过完整的作品动画创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形状渐变动画》观课报告

《形状渐变动画》观课报告 泰山博文中学韩萍老师讲的《形状渐变动画》,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2.知道形状渐变动画适用的对象。 技能目标:学会制作形状渐变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力,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初步学会使用动画进行信息表达。 随着各教学环节地推进,韩老师非常高效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韩老师把多种教学法巧妙的融入其中,真正做到了让方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通过教学展示方法。 具体一些,我感觉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1.首先,课程的导入紧贴本课主题,通过师生共赏欣赏“悟空戏八戒”flash动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集成热身、大显身手、小组合作、学生展示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很有节奏感。整节课以“孙小圣与猪小能变形游戏”为主线,很自然地串起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动手实践,巩固所学。这样的编排,让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中韩老师有效运用了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协作探究法,

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在新授环节中,课堂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学习任务,借助于课件,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韩老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韩老师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 1.教与学要符合认知规律,对于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产生具体形象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这是认识的一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 2.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时刻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则主用侧重于引导和适时鼓励点评,注意重难点的强调。 3.老师设计的学习环节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认识特点的差异,鼓励个性发展。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多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分层次教学,以便于全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观课,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学习同行们的长处,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Flash8形状补间动画详解及实例

Flash8形状补间动画详解及实例 Flash8形状补间动画详解及实例 2010-01-21 17:25:02| 分类:flash技法教程|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迎春《Flash8形状补间动画详解及实例》 引用 迎春的Flash8形状补间动画详解及实例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 根据二者之间的帧的值或形状来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形状补间动画”。 (2)构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元素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两个图形之间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的相互变化,其变形的灵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二者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用鼠标或压感笔绘制出的形状,如果使用图形元件、按钮、文字,则必先“打散”再变形。

(3)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形状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如图3-3-1所示。 图3-3-1 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标记 (4)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在时间轴面板上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开始变形的形状,一般一帧中以一个对象为好,在动画结束处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变成的形状,再单击开始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小三角,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此时,时间轴上的变化如图3-3-1所示,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就创建完毕。2.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 Flash的【属性】面板随鼠标选定的对象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我们建立了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后,点击时间帧,【属性】面板如图3-3-2所示。 图3-3-2 形状补间动画【属性】面板 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上只有二个参数: (1)“简单”选项 在“0”边有个滑动拉杆按钮,单击后上下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5水中涟漪制作形状渐变动画清华版

5 水中涟漪--制作形状渐变动画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原理 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情感态度目标: ①通过自主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制作动画的乐趣。 ②通过小组学习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 ③通过作品评价与交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有差异,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在前几课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间竞赛意识。 然而对于FLASH的使用,学生具有的使用经验有区别,因此,课前准备好预习很重要,为新技能学习和练习留有充足的时间。 如果教师就概念讲概念,对于没有相应知识准备的学生而言是很难转化和吸收的。只有通过任务驱动、尝试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难点:

灵活应用的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新设计 一、导入新课: 使用教师机在屏幕上展示两幅动画(电子幻灯片1)(一幅字母A先转变B,然后转变C动画,另一幅圆月变残月动画)让学生们欣赏。 提问:这两个动画与前面学过的逐帧动画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教师机屏幕得出结论:这两个动画是渐渐地、比较柔和的发生形状改变变化。 在FLASH中如何做出像教师机屏幕这样的动画效果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介绍的形状补间动画,这样我们就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变形动画了。 二、讲授新课:(电子幻灯片2) 1、欣赏 教师: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是在一个关键帧中绘制一个图形,然后在另一个关键帧中更改该图形的形状或者绘制另一个图形,设置动作方式。这样制作的动画就是形状补间动画。 2、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教师:用极域多媒体(教师机)展示(电子幻灯片3) 教师:先用(极域多媒体教师机)展示(电子幻灯片3),并且使用极域多媒体(教师机)把录屏教学微课例题8发送到每一位学生的电脑上,让学生观看录屏教学微课例题8学习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FLASH实例练习--传统补间和形状补间动画

1、新建舞台,设置舞台大小和背景颜色,帧频为12 2、用文字工具"welcome”,将字母打散,调整各个字母的颜色,选中所有字母右键选择分散至各 个图层,分别选中各个字母转换为图片元件 3、选中W图层,在12帧处打一个关键帧,调整12帧处的位置,ALPHA值,做出飞入淡入 效果,在任意帧处右键选择传统补间动画,选中任意帧,在帧属性面板上选择补 间-旋转,做出旋转效果 4、选中E图层,将第1帧移至第13帧,在25帧处打一个关键帧,照以上步骤给 E字母 做出旋转淡入飞入效果 5、将各个字母依次做出旋转淡入飞入效果 6、用传统补间动画为各字母做出变色效果,结尾做出放大淡出效果 实例二:摇摆的坠子 1、新建舞台610*320,舞台色黑色,帧频为 30 2、用矩形工具绘制圆角方块,填充色为线性渐变,第一个色标( 64,146,200),第二个色 标(112,158,203),第三个色标(255,255,255),笔触为4,边框为线性渐变,第一个色标 (191,191,191),第二个色标(255,255,255),第三个色标(200,200,200),第四个色标 (64,64,64),圆角参数为5 3、用线条和椭圆工具来绘制连接绳子,最后将图形转换为图形元件 4、新建图层,命名为背景,拖至最下层,从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导入背景图片 5、选择坠子,为其添加投影滤镜,参数如图 1投影 模制X 5 强度50 % 品质1 角度斗5廿 距离5像薰 挖空□ 内阴影□ 隐藏对象□ 颜色■ 6、复制3个坠子,排列整齐,选中第一个和第四个坠子,右键选择分散至图层,分别命名为第1 块,第4块 7、选中第1块图层,在第25帧打一个关键帧,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第一个坠子的轴心 和位置,在第1帧右键选择创建传统补间,在第20帧打一个关键帧,调整坠子的位 子,使其有惯性效果,选择任意一帧,更改属性面板中缓动值为-100 & 选中第4块图层,在第20帧和第40帧各打一个关键帧,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第 4个坠子的轴心和位置,创建传统补间动画,调整缓动值为100 9、同理在第60和65帧位置打帧,调整位置,设置缓动值为-100 10、选中第1块图层,在第60帧打一个关键帧,复制第1帧到第80帧,创建传统补间动画, 在60-80帧之间设置缓动值为 100

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表现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师提供的基本任务;部分学生除了能完成教师提供的基本任务外,还能完成扩展任务,并自行制作自己的“作品”;还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在给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任务。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开发设计Flash在线学习资源网站,使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课是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四章第五节。“形状补间动画”和上节课所学的“动作补间动画”都是Flash制作动画的最基础部分。这一节课通过“魔术水果”动画的制作,来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设置方法;并从中总结了动作渐变动画与形状渐变动画之间的区别及适用范围。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l 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l 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难点: l 形状渐变动画的条件; l 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补间动画的设置方法; (3)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适用条件; (4)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不同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几何图形变化的渐变动画操作的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2)通过完整的作品动画创作,培养学生以动画方式呈现信息的能力; (3)通过作品欣赏交流,掌握表达个人观点以及与别人交流思想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评价和欣赏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 (2)通过完整的作品动画创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flash中的形状渐变动画

教学课题:flash中的形状渐变动画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2、了解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3、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2、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三、教学难点 1、形状渐变动画的适应条件 2、动作渐变和形状渐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并欣赏flash动画。2、我们 所看到的渐变和上节课学习到的渐变 是一样的么? 3、指导“对学”讨论交 流,分析动画中的几个渐变。 1. 学生欣赏动画作品。思考“渐 变”形成过程 2. “对学”讨论交 流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 兴趣,思考动画是如何 做出来的? 教学过程在很多电影的特技里,经常看到这样形 状的变形:一只小鸟变成一只蝴蝶,一 条鱼变成一个乌龟等等,具体这个“变” 是怎样做出来的呢?1、“群学”:如何 实现“形状渐变”?2、指导小组讨论 3、出示学习任务一:制作”圆”变“正方 形”渐变动画 1、小组讨论,归纳渐变要点: 渐变动画只需要制作起始关键 帧和结束关键帧,创建补间中间 部分由flash自动完成。2、组 内展示准备“任务一” 3、优秀小 组代表演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 一步理解渐变动画制作 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为 下一环节做准备 教学过程1、形状渐变动画的原理:某一个关键 帧中的图形形状逐步过渡到另外一个 关键帧中的图形形状。2、演示动画 “太阳”(圆)变“日”(汉字)3、帮助 学生分析各帧内容,加深理解。 观看动画、组内交流动作渐变与 形状渐变的异同进一步明确原 理 明确动作渐变动画和形 状渐变动画的不同 教学过程任务二:创建图形与文字的形状渐变动 画任务三:制作文字渐变动画“滴”变 “翠”。指导学生自学、实践教师演示指 导学生上机 自学探究:制作文字渐变动画 (P50至P54页)共10步骤小 组合作共同完成文字渐变的实 际动画制作 明确文字渐变动画的制 作过程 教学过程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并分享给大家优秀小组学生展示作品其他学 生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 任务四“蜂”变“莲”、“舞”变“香”。看谁 做的又快又好又有新意展示优秀作品 教师小结 完成“蜂”变“莲”、“舞”变 “香”。欣赏优秀作品点评 交流、协作分层教学

FLASH渐变动画的制作

《FLASH渐变动画的制作》教学设计 广州越秀外国语学校赖秋菊 课题FLASH渐变动画的制作 课型新授课使用的教 科书版本 《信息技术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社 本教学设计对 应的教科书章 节 第四章 第一节 设计者赖秋菊工作单位广州越秀外国语学 校 本教学设计所 需课时 1 本教学设计的 创意重组教材,将课后“体验活动”作为学习任务,将课本的学习任务放在体验活动中,并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 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1)了解动画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 (2)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对动画信息进行采集,能解释动画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思想。 (3)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动画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教师(教学)用书的相应建 议1.使用4个课时完成第四章第一节 2.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每节课学习一种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科书简析教材以任务的形式将学习内容带出,通过完成任务三和任务四学习轨迹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对动画制作技术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已经基本理解了动画制作的原理,了解了动画的存储格式,但仍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上仍有充分的拓展教材的空间。 教学知识与技 能 通过完成任务来体验简单二维动画的制作,学会使用FLASH软件制作逐 帧动画和渐变动画。

目 标 过程与方 法1.通过欣赏不同的FLASH动画了解动画表达信息的优势,激发和调动学习动画制作的积极性; 2.通过任务驱动,分成学习小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完成“体验活动”、任务三、四和“学习指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体验动画在表现主题、表达思想、呈现信息方面的作用,激发深入学习制作动画的欲望,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使用FLASH软件制作基本的动画:动作渐变动画、形状渐变动画。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制作合适的动画。 教学过程

动画补间动画教案

动画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伊玲 教材的分析 本节《flash动画补间动画》是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节的制作简单动画的内容。本节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了解了动画制作软件flash,学会制作逐帧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基础上,同时它的学习也是学习flash引导层动画、遮照动画的基础,所以它的学习在flash的学习中占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动画的制作非常感兴趣,上课较活跃,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较七年级时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有一定的检索、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加之他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已经接触过flash MX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虽然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但是通过前面课的学习,学已经能够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了,学会了用逐帧动画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班里也有一半的学生小学没有接触过,很陌生。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也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元件”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元件的新建、引用,图片转换成元件的方法。 (2)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对比“逐帧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加深学生对动过画补间动画原理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制作一个简单动画,使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然后通过“我的动画”的完成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flash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元件的建立、编辑与应用。

最新《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第4章第5节《形状渐变动画》的内容,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并对形状渐变动画和动作渐变动画的不同点进行总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一点调整,其中增加了“文字渐变动画”的制作,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绘图工具。“形状渐变动画”是flash动画的最基础的部分,因此,本节课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flash的基本操作,理解关键帧动画的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渐变动画。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前准备自主学习网站,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2、了解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3、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几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掌握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两种渐变动画不同点的比较,能够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动画制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会形状渐变动画的整个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求知欲;通过探究任务,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2、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 1、形状渐变动画的适用条件; 2、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区别。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对比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连贯性。教学重点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反复练习来解决,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讨论、表格归纳来突破。 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在导入时选择了较简单和有趣的例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于本节课知识是Flash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因此,任务的设计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并通过设计探究任务和拓展任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学习网站提供的操作指南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并且完成任务。 六、教学媒体 电脑室、投影机、局域网。 七、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