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中国移动光缆线路规划建设要求(2012版)解析

中国移动光缆线路规划建设要求(2012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2 年8月目录一、光缆网结构 (4)(一)传送网结构模型 (4)(二)光缆网结构 (4)(三)光缆线路规划建设总体要求 (5)二、光纤光缆的选用 (7)(一)光纤类型 (7)(二)光缆程式 (7)(三)光缆容量 (9)三、光缆连接及终端设施的选择 (10)(一)光缆接头盒 (10)(二)光缆分纤箱/多媒体机箱 (10)(三)光缆交接箱 (11)(四)光缆配线架ODF (11)(五)光分路器 (12)四、光缆线路建设要求 (13)(一)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 (13)(二)城域传送网骨干光缆线路 (14)(三)省际/省内干线光缆线路 (15)五、附则 (16)一、光缆网结构(一)传送网结构模型中国移动传送网由城域传送网和省际/省内骨干传送网组成。
城域传送网包括城域骨干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省际/省内骨干传送网包括省际骨干传送网和省内骨干传送网。
中国移动传送网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光缆网结构光缆线路是连接传送网节点、为光缆终端设备提供光纤通道的物理路由。
对应传送网结构,光缆线路分为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城域骨干光缆线路、省际/省内骨干光缆线路。
1、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覆盖基站、WLAN热点、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向上连接传送汇聚节点的光缆线路。
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可分为主干接入光缆线路和末端接入光缆线路,主干接入光缆线路与末端接入光缆线路以基站、光缆交接箱等分纤点为分界。
2、城域骨干光缆线路:连接城域核心节点、汇聚节点间的光缆线路。
3、省内骨干光缆线路:连接省内骨干传送网节点间的光缆线路。
4、省际骨干光缆线路:连接省际骨干传送网节点间的光缆线路。
(三)光缆线路规划建设总体要求1、光缆线路建设遵循传送网“整体规划、分层建设、分步实施”原则和共建共享相关要求。
有线接入网光缆不得与骨干光缆合缆建设,同路由的省际骨干光缆与省内骨干光缆、省内骨干光缆与城域骨干市县间光缆线路在初期可采用同缆分纤的方式建设;省际骨干光缆与城域光缆不应合缆建设;城域核心层光缆和汇聚层光缆根据路由情况可以合缆建设。
光缆线路的施工工程技术

案例特点
山区光缆线路施工需特别注意地形的 特殊性,以及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案例三:海底光缆线路的施工
施工环境分析
海底环境复杂多变,包括水流、底质、生物等因素,需 要确保光缆线路的安全和稳定。
关键技术要点
确保光缆的防腐、防磨损措施,合理选择海底路由,严 格控制敷设船的速度和张力。
ABCD
施工方法选择
维护计划
制定光缆线路的维护计划,定期 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光缆线路
的正常运行。
04 光缆线路施工工程技术难 点Βιβλιοθήκη 解决方案防止光缆线路损坏的措施
保护性挖掘
01
采用机械挖掘时,应使用保护性挖掘方法,避免直接使用锐利
工具。
支撑与固定
02
在光缆线路的适当位置设置支撑和固定装置,以防止光缆因重
力或外力而受损。
02 光缆线路施工工程技术基 础
光缆的种类与特性
塑料光缆
金属光缆
由塑料光纤和聚合物护套组成,具有 轻便、柔韧、成本低等优点,但传输 距离短、易损坏。
由单根或多根金属光纤和金属护套组 成,具有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等 优点,但成本较高。
玻璃光缆
由高纯度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和特殊材 料护套组成,具有传输距离长、损耗低 、抗拉强度高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采用海底敷设方式,通过专门的敷设船将光缆敷设在海 底。
案例特点
海底光缆线路施工需特别注意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以及 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接续光缆
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光缆 的接续工作。
测试与调试
对接续后的光缆进行测试和调 试,确保光缆传输性能达标。
通信线路施工规范

通信线路施工规范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施工测量:1、各施工队要根据初步实际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米、大于55米;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界10米外立杆,测量时3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4、测量时杆距为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120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米电杆)。
二、打洞、立杆、挖沟1、立杆,附注洞深:7米杆综合土1.5米深,软石1.4米,坚石1.2米;8米杆综合土1.6米,软石1.5米,坚石1.3米;9米杆综合土1.7米,软石1.6米,坚石1.4米;10米杆综合土1.8米,软石1.7米,坚石1.5米; 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1.2米,另做石墩保护;3、立杆应作好相关安全工作;立杆人员8-10人;准备好立杆工具;4、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5、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5厘米;6、角杆杆根必须内移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25度;、与高压电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 78、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9、跨越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5米,过公路不得低于5.5米,过铁路不得低于7.5米;4、双方拉每隔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6、角深在7米以下装7-2.6拉线一条,7米以上装7-2.6拉线2条。
四、光缆敷设:1、杆路每隔500米需安装预留支架,每个支架盘留10-12米光缆;2、挂钩间隔为50公分,必须全部一致;3、过杆预留20公分,要用塑料管保护;4、接头盒两侧电杆各预留10-15米;5、配盘光缆不得少于500米;6、布放光缆时不可以打小圈,布放好后不能有水波浪形状;7、直埋出土引上部分用塑料管及钢管保护;8、布放光缆、钢绞线跨马路、电源线等地方都应做好安全标志。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部分

铺设光缆
将光缆平放在沟槽中,确保无 扭曲、交叉、打折等现象。
回填土方
在铺设完成后,及时回填土方 ,确保光缆安全稳定。
光缆接续与测试
剥离光缆外护套
将需要接续的光缆外护套剥离,露出光纤束 管。
熔接光纤
将两根光纤对接,使用熔接机进行熔接。
切割光纤
使用专用切割刀将光纤切割平整,保证接续 质量。
测试性能
对接续后的光缆进行测试,确保各项性能指 标符合要求。
光缆线路工程特点
01
02
03
04
传输速度快
光缆传输速度极快,能够满足 大数据、云计算等高速通信需
求。
传输距离远
光信号在光缆中传输损耗较小 ,可以实现长距离无中继传输
。
安全性高
光缆传输不受电磁干扰和雷电 影响,能够保证信号的稳定和
安全。
保密性好
光缆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磁 辐射,难以被窃听和干扰。
光缆线路工程发展历程
设计路由
根据勘察结果和施工要求 ,设计出合理、安全、经
济的光缆线路路由。
确定关键点
确定光缆线路的起点、 终点以及需要穿越障碍
物等关键点。
绘制路由图
根据设计结果绘制光缆 线路路由图,包括障碍 物、地形变化等标注。
光缆线路挖掘与铺设
挖掘沟槽
根据路由图,在需要铺设光缆 的路径上挖掘沟槽。
预放电缆
在沟槽中预放一定长度的光缆 ,以减少光缆的弯曲半径和拉 力。
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施工规范和行业标准
确保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得到严格遵守, 不得擅自修改。
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
光缆线路施工技术

光缆线路施工技术1概述〔1〕光缆的制造长度较长一般光缆的标准制造长度为2km〔有时也可依据用户要求来确定〕,70公里以上的超长中继段的埋式光缆为2km。
〔2〕光缆的抗张能力较小光缆所需的抗张强度,要紧由加强构件来担当。
一般光缆的抗张力为100~300kg,而直埋光缆为600~800kg,特别光缆〔如水底光缆〕由光缆制造设计部门提出抗拉强度值。
〔3〕光缆直径较小,重量较轻例如单模10芯以下的光缆,其直径在11mm以内,单位长度的重量在90kg/km以下。
〔4〕光纤的连接技术要求较高,接续较复杂光纤的接续需要在高温下,将光纤端面熔融,然后靠石英玻璃的粘度而粘合在一起。
因而,在连接时需用的机具就较为复杂,而且技术要求也比电缆高。
2光缆线路的施工2.1光缆线路的施工范围光缆线路工程是光缆通信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它与传输设备安装工程的划分,是以光纤分配架〔ODF〕或光纤分配盘〔ODP〕为分界线,其外侧为光缆线路局部,即由本局光纤分配架或光纤分配盘连接器〔或中继器上连接器〕至对方局光纤分配架或光纤分配盘〔或中继器上连接器〕之间。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范围示意图光缆线路施工又分为以下集中情况:〔1〕外线局部光缆线路外线局部的施工内容要紧包括光缆的敷设、光缆敷设后各种保卫措施的实施以及光缆的接续。
〔2〕无人站局部无人站局部的施工内容要紧包括无人中继器机箱的安装和光缆的引进、光缆成端、光缆内全部光纤与中继器上连接器尾纤的接续以及铜导线和加强芯的连接。
〔3〕局内局部①局内光缆的布放。
②光缆全部光纤与终端机房、有人中继站机房内光纤分配架或光纤分配盘或中继器上连接器尾纤的接续、铜导线、加强芯、保卫地等终端连接。
③中继段光电指标的竣工测试。
2.2光缆线路的施工程序一般光缆线路的施工程序如以如下面图所示,要紧划分为预备、敷设、接续、测试和竣工验收五个时期①光缆的单盘检验:检查光缆的外瞧、光纤的有关特性及信号线等。
②路由复测:按施工设计图,复核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条件、环境条件以及接头的具体位置,地面距离、配盘、分屯等。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2)拉线上把:7/2.2、7/2.6和7/3.0拉线采用夹板法扎固,2×7/3.0拉线 用铁线缠扎。中把全部采用铁线缠扎,其工艺要求应符合施工规范。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mm)
拉线中把终端规格
(单位:
(3)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取为1,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0.75。
§ (一)将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放在首位,尽量避开环境条件复 杂与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
§ (二)光缆路由的规划要结合当地的地理实际情况、原有线路资源情况 、网络结构现状和当地城建规划要求,根据网络组网要求和未来网络发 展需要,在保证网络结构合理性和安全性前提下,规划光缆路由。
§ (三)光缆线路路由选择尽可能利旧原有架空杆路,同时新设架空杆路 尽量少穿越公路、铁路、江河、水库、湖泊。要穿越较大河流时,原则 上沿桥附挂。对于较小的河流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距离短、水面窄、地 势稳定安全可靠的地带。穿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时,尽量选择涵洞、直 埋或顶管(内穿子管)方式解决。
单层双条吊线
7/2.6
2×7/2.6
7/2.6两条
2×7/2.6两条
7/2.6两条
2×7/2.6两条
备注 单条拉线 两条顶头拉线 出土点各内移60cm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注:双层吊线时按V型拉线处理。
(三)顶头拉线(又称终端拉线或顺杆拉线)
①终端拉线
③V型拉线
受地形限制,在同一根电杆上同一方向的两条拉线无适当位置分别埋 设拉线地锚时,采用V型拉线。两条拉线使用同一拉线地锚,拉线程式 按原程式不变。
(七)拉线的安装要求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标准[详]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ea1894b5d5bbfd0a78567351.png)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光缆及器材检验 (2)第三章路由复测 (3)第四章光缆配盘 (6)第五章安装工艺 (7)第六章中继段测试 (21)第七章竣工验收 (22)第八章附则 (24)第一章总则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省内干线、城域传送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光缆线路工程。
1.2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应按信息产业部部颁的《邮电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省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通信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安移动网〔2007〕142号) 、本规范以及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验收项目、内容和标准按本规范的要求办理。
1.3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
各级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工作,通过监理单位或随工代表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和隐蔽工程的签证工作。
1.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和设计规范要求。
1.5本规范主要包括安徽移动使用较多的管道、架空光缆和硅管管道的敷设。
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
1.6 本规范未尽事项应执行YD5121-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T5138-2005《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043-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和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光缆及器材检验2.1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对运到工地的光缆、硅管、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及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可以采取每批次抽测形式)。
2.2 光缆、光纤连接器应有传输特性参数的出厂测试记录。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文(三篇)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光缆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保证光缆线路施工质量,规范光缆线路施工行为,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光缆线路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
第三条光缆线路施工应遵循人民公安部出具的施工方案和相关规定,确保光缆线路施工安全。
第四条光缆线路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设备和技术人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组织和施工管理。
第五条光缆线路施工应按照标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要求进行,素质化施工人员需具备必要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工作第六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部门的要求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内容、施工时间和工期要求,并报工程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地形、交通等情况,评估风险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施工方案。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部门的要求购买相应的光缆材料,确保质量合格,数量满足需求,并做好材料验收记录。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告知,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章施工技术要求第十条光缆线路施工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避免人为损害光缆,保证光缆质量。
第十一条光缆敷设时应遵循直线敷设原则,尽量避免拐弯、折曲和过弯,减少光缆的弯曲损伤。
第十二条光缆敷设深度应符合地质要求和相关规定,确保光缆安全稳定地敷设于地下。
第十三条光缆沟槽应按照规定的尺寸和断面形状进行开挖和整理,保证光缆沟槽的光滑度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光缆的挖沟施工应注意保护地下设施,如管道、电缆等,避免损坏和交叉影响。
第十五条光缆连接、接续和终端处理应按照规定的工艺和要求进行,确保光缆的连接质量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光缆固定应满足固定点数、固定方式和固定强度的要求,确保光缆线路的牢固和稳定。
第十七条光缆综合接地安装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确保光缆线路的接地安全有效。
第四章施工质量验收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在完成光缆线路施工后,应按照规定的验收标准和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线路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架空光缆部分一、路由:1、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工程预算;材料计划、采购供应、网络规划,在施工中,如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在施工中,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可进行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程序是:报项目管理人员变更理由,项目负责人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核实,然后向建设单位上报设计变更,待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按照变更后的路由进行施工,较大的变更需要设计单位重新设计,施工队无权自行改变设计。
3、涉及到敷设方式变更的,工程主管、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报建设单位批准。
4、需要设计变更的,由施工对绘出变更示意图交项目主管,然后由项目主管报建设单位审批。
二、路由的勘察、测量、定位:1、路由勘测、测量的原则是:路由简捷、线路稳固、便于施工、方便维护。
2、杆距:杆位测量定位时,原则上每50米一档杆,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和缩短杆距,但一般不的超过45—55米。
3施工对不得任意改变杆距,如遇特殊情况,可与现场监理共同处理。
任意加大杆距不合格工程,后果应由施工对负责。
三、立杆:2、立杆前,应对设计路由进行认真复测,反复比较,本着赶路稳固、路由简捷、线路安全、便于维护的原则,测出最佳路由。
3、电杆位置立在线路中心线上,其差距左右不应大于5公分,电杆上下垂直,杆根培土牢固。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做内移,水泥杆内移值为10—15公分,木杆内移值为20—40公分。
5、终端杆树立后,杆稍应向拉线倾斜10—20公分。
6、水田地立杆必须要时加盘底,松软地、水田地角杆加盘底、上卡盘距地面40公分,下卡盘距坑底30公分。
7、光缆线路在跨越各种道路时,要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其中:过铁路时,高度在7.5米以上,过国道、省道时高度应在6.5米以上,过乡间公路时,高度在5.5米以上。
8、根据地形起伏,决定电杆程式,尽量使吊线皱与平缓。
9、赶路在穿越山区、河滩及流沙地带时,应做护墩保护,护墩规格为:直径80公分,高度100公分,地面上下各50公分。
10、光缆杆路应尽量避开树木,如无法避开时,应加塑料管保护,确保光缆安全。
11、直线杆、角杆、终端杆、单接杆、品接杆、以及H杆埋深一定要符合电杆洞深表的要求,埋深不够为不合格工程。
四、拉线1、拉线距高比为1:1,由于地形限制达不到要求时,最小不得小于1:075.2.双方拉线(防风拉线)每8挡杆做一处,四方拉线(防凌拉线)每32挡杆做一处。
不得借口群众工作难做而任意扩大杆档数,更不能不做,否则为不合格工程。
3、角杆拉线、终端拉线、泄力拉线、四方拉线的顺线拉、均采用7/2.6钢绞线,双方拉线采用7/2.2钢绞线。
4、飞线杆和杆距在100—150米以上时,采用人字加丁头拉线,加副吊线。
5、防风拉线采用180公分地锚铁柄,地锚铁柄出土长度为30公分,其它拉线地锚铁柄长为210公分,地锚铁柄出土长度为30—60公分。
6、角杆角深在15米以内可做一条拉线,角深在15米以上做两条拉线。
角杆拉线在平分线左右偏差不超过5公分。
7、角杆拉线抱箍做在吊线上方10公分处,防风拉线抱箍做在吊线抱箍下方10公分出,四方拉线顺线拉做在吊线抱箍上方15公分处,顶头拉线和吊线同用以个抱箍。
8、按照设计要求,拉线上把和中把、吊线接头、终端全部采用缠绕法,其具体规格为:拉线上把、吊线接头、吊线终端为:衬环外缠绕10公分,间隔3公分,在缠绕10公分,最后留10公分余线并绑扎;拉线中把规格为:衬环外缠绕15公分,间隔28公分,再缠绕10公分,最后留10公分余线并绑扎。
9、拉线地锚石埋深按照杆高相关标准执行,并与电杆形成45度夹角。
10、拉线地锚出土点不得偏差5公分,偏差5公分以上为不合格。
11、在市区、居民区、乡村内、道路旁以及人畜经常出入的地方,拉线根部采用绝缘警示管保护。
12、在直线赶路上,不得任意设置小角杆,逃避做双方拉线而影响赶路质量和美观。
五、吊线1、吊线距离:吊线抱箍距离一般为50公分,如遇特殊地形、路口或电力线时可做适当调整,最低不低于距杆顶25公分。
2、吊线位置:第一条吊线沿杆路前进方向的左侧架设。
3、吊线垂度:冬季施工,吊线垂度不应大于13公分(挂缆后杆与杆之间看不出明显垂度为不合格)。
夏季施工,吊线垂度不应大于18公分(挂缆后有稍微垂度为合格)。
4、吊线质量:收紧吊线时,吊线不得出现断股、毛、背扣等现象,否则,应更换吊线。
5、仰俯角辅助线:仰角、俯角吊线超过水平线20度时,应做仰角、俯角辅助线。
6、辅助吊线:杆距超过100—150米以上时,应做辅助吊线。
辅吊与主吊间隔为40公分。
每当20米与主吊线固定一处,并要求垂度一致。
7、角杆辅助线:角杆角深度超过15米时,应做辅助线,其具体做法按照拉线上把标准制作。
六、防雷、防强电1、吊线在机房终端杆前3米处用大号蛋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
吊线接头处用中号柱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一般距离为2公里,最长不得超过2.5公里。
基站前第二颗杆做吊线装置。
2、避雷线:在有各种拉线处必做,其规格为:用4.0mm镀锌铁线。
高出杆顶10公分,在距杆顶10公分处和抱箍距杆顶中间绑扎两处。
下端固定在抱箍内,并与拉线缠绕5圈,要求接触良好。
3、直埋式地线:光缆线路在跨越10KV电力时,用4.0mm镀锌铁线从电杆中心穿过,电杆底端余留1米并连接接地体,电杆顶端将避雷线折下,用吊线夹板固定在吊线上。
4、总接地:在终端杆前一个杆上做总接地,其具体做法为:用4×4×4mm镀锌扁铁与杆路垂直开沟,深度约1米,扁铁长度1.2米,3跟间隙2米打入地下,用扁铁焊接在一起,在电杆底端外延6米,深1.2米,与接地体焊接牢固。
5、光缆在机房终端时,加强芯与ODF架地线孔做电气连接。
6、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加装Ω型绝缘电力保护管保护,保护管应超出电力线宽度每侧2米,并固定牢固,要求整齐美观。
七、光缆敷设1、单盘测试:光缆在布放前,应做单盘测试,避免将不合格光缆用在线路上。
2、光缆配盘:光缆在布放前,应根据中继段长度、线路地形地貌、河流、障碍等进行统一配盘,避免光缆接头设在不适当位置。
光缆在机房、基站前500米处不应设有接头。
(进站用ADSS光缆除外)3、光缆端别:光缆A、B端识别方法为红头、大号、光缆填充芯红绿顺序,顺时针为A端,绿头、小号、光缆填充芯红绿顺序,逆时针为B端。
4、光缆端别布放规定:局方、主干、上端基站为A端,分局、分支、下端基站为B端,光缆端别不得放错。
5、光缆布防时,角杆角深在5米以内时,光缆沿吊线侧布放,角杆角深超过5米时,一律沿角杆内侧布放。
6、光缆布放时按规定操作,要严密组织,统一指挥,不得出现拖拉、扭曲、背扣等现象,确保光缆布放安全。
7、光缆在施工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余缆圈直径不得小于60公分。
8、光缆余留:每10档杆余留5米,光缆接头每端余留15米,光缆进基站终端做余留20—30米,要求各种余留盘留留整齐美观,余缆不得乱放。
9、光缆余留架要装设在杆路前进方向的杆前。
基站终端余留架要装设在终端杆拉线的反侧。
一般余留为上盘留,接头余留为下盘留,不得盘错。
10、电杆上的光缆伸缩弯,冬季距吊线为25公分,夏季距吊线为30公分,在距电杆中心50公分处用单芯铁皮线绑扎固定,余弯用直径Φ2公分的纵刨软塑料管保护,其长度为50公分。
11、光缆挂钩间距:挂钩距离为47—50公分,一般不得超过50公分,50公分一个挂钩,左右偏差不得超过3公分,要求牢固整齐、美观一致。
12、光缆布放后要松紧一致,整齐美观,不得出现蛇形弯,不得损伤光缆外皮。
13、光缆沿墙壁墙挂时,一般采用夹板固定吊线,光缆垂直布放时一般采用打拉攀固定吊线和光缆,特殊情况采用塑料卡钉固定。
14、电杆编号顺序按A端向B端编排,喷号底端距地面2.5米。
15、电杆的喷号按照移动公司要求,20×50公分白底,上喷中国移动、××县、×—×、杆号。
16、架空光缆在跨越公路时应设置警示杆和警示牌。
17、基站光缆处理:终端杆上应设余留架:终端杆至机房间光缆用吊线固定;终端杆至机房间光缆用塑料管保护;光缆进线孔要封堵严密;光缆进线孔前应留滴水弯,光缆一律不准接触铁塔,不能在机房顶通过和盘放,应沿墙钉固或墙吊。
18、架空光缆线路要求为:电杆正、吊线紧、光缆顺、挂钩匀,杆路整齐、美观。
19、光缆在上游站和下游站点进线处、光缆接头处挂牌。
八、终端、测试1、中继段光缆在基站终端和线路割接前,应向移动公司传输主管部门申请,并制定完善的割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光缆成端的顺序为:光缆接头、机房终端、全程测试、线路割接,依次进行。
3、光纤衰减测试按两个窗口进行,即1310nm和155nm。
测试标准为:接头衰减不大于0.08db/个;中继段衰减测试中,1310nm不大于0.36db/km;1550nm不大于0.22db/km。
4、光缆在接头、割接工作完成后,应在接头盒内如实填写《纤芯接续信息表》。
光缆在基站(机房)终端完成后,应在综合配线柜内如实填写《光纤分配表》,注明光缆方向/芯数等使用情况。
直埋光缆部分一、复测、划线1、按照设计图纸,在挖沟前对光缆路由进行复测、划线。
一般要求双线。
2、复测、划线要避开危险地段,不能避开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二、开槽挖沟1、直埋光缆埋深表2、光缆沟上口宽度为60公分,沟底宽度为30公分,如敷设两条光缆,沟底宽度为40公分。
3、光缆沟要求线直、底平、深度符合要求。
4、光缆路由跨越公路和河流时,应做钢管保护,钢管规格为Φ80mm镀锌钢管内穿50/60mm塑料管保护,其两端应长出路宽一米。
5、光缆路由穿过乡间公路、村庄、果树园、10KV以上电力线等应铺设50/60mm塑料管保护。
6、光缆路由穿过石质、半石质、硬土、灰喳等地段时应垫10公分细土和细沙,然后拆能放缆。
7、管道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原则上手孔宽90公分,长120公分,深150公分。
管口处必须做喇叭口,喇叭口深度为5—8公分,手孔井内必须抹光。
砌井前必须先打垫层,垫层为水泥混泥土,垫层厚度≥10公分,管道深度为120公分,遇有特殊情况,深度无法达到必须监理认可并拍照留档。
管道沟必须线直、底平、深度符合要求。
回填土必须先回填30公分细土并夯实,在填普通土夯实。
三、布放光缆1、光缆在布放前,必须进行单盘测试和配盘,避免将接头设在危险地段。
2、布放光缆要严密组织,统一指挥,不得出现拖拉、扭曲、背扣等现象。
3、光缆布放时,应有专人进行捋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光缆布放后,光缆在沟内应呈蛇形弯,避免光缆拉的过紧而影响传输质量。
四、回填、标石1、光缆布放后,先用细土回填30公分,然后全程回填,不得将砖头、石块、冻土填入光缆沟内,以免砸坏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