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5-07-10T17:18:13.35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作者:孔莉

[导读] 高血压前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避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孔莉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医院内七科河北邯郸056200

摘要目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00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和1000例健康成年人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访问和调查,确定是否出现了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死亡事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随访调查五年,发现研究组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0%,脑梗死发生率为2.00%,脑出血发生率为1.80%,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前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避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3【文章标识码】A

采用药物控制高血压过程中需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针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展开研究调查,进一步寻找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能够引起重视,加以有效控制[1]。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和1000例健康成年人,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访问和调查,确定是否出现了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死亡事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和1000例健康成年人,每组各1000例。其中男1200例,女800例。研究组,年龄29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50.92±10.34)岁。对照组,年龄29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50.63±10.63)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访问和调查,确定是否出现了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死亡事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设计流行病调查表以及相关的检测表,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血压变化情况、心肌梗死疾病发病率、吸烟、酗酒、锻炼、作息时间、体重等各个方面加以调查,对其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统一记录[2]。

人体测量工作。研究对象需要检测身体、体重指标,患者脱鞋脱帽,穿轻便衣服进行身高、体重检测,其中身高的精确值是1毫米,体重的精确值是100克[3]。之后对其腰围、血压等指标进行检测和确定,检测对象在检测血压前半个小时内禁止吸烟、饮茶等,需要静坐大约15分钟左右,之后采用血压计对患者血压进行标准检测,准确记录每一次检测结果,连续测量三次,保证每一次检测结果都基本相同后,选取三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验值[4]。

生化检测。研究人员在检测当天清晨空腹条件下抽取静脉血3毫升,离心分离后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确定,主要是针对血糖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多项生化指标加以检测[5]。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研究人员的血压以及其他指标结果对比

研究组研究人员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多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2.6亿以上,如此高的发病率对人们的正常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活健康和身体健康状况。并且患者在长期高血压症状出现的情况下,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发现高血压前期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空腹血糖较高也是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在临床中加以重视,能够正确的识别高血压前期症状,及时的开展治疗工作,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吴寿岭,黄卫,戚长春,高竞生,郑晓明,王艳秀,钟吉文,张颖,孙玉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03(01):67-71.

血清尿酸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的影响_吴云涛

·论著· 血清尿酸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的影响 吴云涛1,吴寿岭1,李云2,金成1,张玉梅3,邢爱君1,李冬青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2007年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中符合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对观察队列进行第2次健康体检,观察血清尿酸与血压转归的关系。结果①共入选33913例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观察队列,排除随访期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死亡者、失访者及参数缺失者后,纳入最终统计的有效数据为25474例,在2年内共有8358例进展至高血压。按血清尿酸四分位分组,结果显示随尿酸水平升高,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增加(26.2%、30.9%、34.7%、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每增加1个标准差,收缩压升高0.444mm H g ,舒张压升高0.353mm H g 。③多因素lo 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四分位第2、3、4组进展至高血压的风险(RR )分别是第1组的1.26、1.49、1.83倍。校正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后,血清尿酸第4四分位组进展至高血压的风险有所降低(RR =1.24,95%CI 1.14~1.35),但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尿酸增加是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血清尿酸; 高血压前期; 高血压; 转归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Serum Uric Acid and the Progress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Prehypertension WU Y un -tao 1,WU S hou -ling 1, L I Y un 2,J I N Cheng 1,Z HA N G Y u -mei 3, X I N G Ai -jun 1, L I Dong -qing 1. 1.A f f iliated K ai luan Hospital ,N 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 2.Department of P reventive Medicine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 3.P hy sical E x amination Center ,N 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Tangs -han 063000;China 【A bstract 】 Objective T 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 n serum uric acid (S UA )and the pr og ression of blo od pr essure in patients w ith prehy pe rtension . Methods A coho rt of 33913pa tients with prehy pentensio n in K ailuan hospital w as recruited in 2006-2007and follo wed -up fo r 2year s to e xamine the possible effect o f SU A o n blo od pr essure . Results ①T he re we re 25474patients inv olv ed in the final statistics ex cluding patients who died o r we re lo st during follo w -up . A to tal of 8358pa tients with prehy pentension developed hyper tensio n in 2yea rs . T he hyper tensio n incidence rate w as increased with the SU A levels ,which we re 26.2%,30.9%,34.7%,39.3%in patients w ith SU A level of quartile 1,qua rtil 2,quar til 3,quar til 4respective ly . ②M ultiple linear reg ressio n showed systo lic blo od pr essure (SBP )and dia sto lic bloo d pressure (DBP )increased 0.444mm H g and 0.353mm H g re spectively w ith the increasing o f 1standar d devia tion of SU A . ③M ultiple log istic reg ression models show ed that patients in qua rtile 2,quartile 3o r quar tile 4g roup car ried 1.26,1.49or 1.83times g rea te r risk fo r hy pe rten -sion respectively than patie nts in the lo west SU A quar tile g roup (quartile 1). A fter adjustment fo r body mass in -dex ,smoking ,drinking ,baseline SBP and baseline DBP ,the risk fo r hypertension decreased w ith increasing lev el of SU A ,but still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ig he r (RR =1.24,95%CI 1.14-1.35). C onclusion Elev ated SU A is an indepe ndent risk factor fo r hy per tensio n in patients with prehy pe rtension . 【Key words 】 Ser um uric acid ; Pr ehy pe rtensio n ; H ypertension ; O utco me 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单位:1.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心内科;2.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3.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体检中心;河北唐山063000 通信作者:吴寿岭,E -mail :drw usl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587766.html, 目前我国大约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作为高血压 后备军的高血压前期人群更为庞大,且未来进展至高 血压及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大[1] ,研究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证实血清尿酸与高血压发病有关[2-3]。但关于血清尿酸对高血压前期转归的影响研究较少,且大多为临床或横断面研究,更鲜有针对中国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

冠心病与心情情绪的关系

跨越冠心病心中的“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你还在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吗?那么请注意了,医学专家提示,消极情绪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虽然我们都觉得偶尔生个气、郁闷一下无关紧要,殊不知这种消极的心理有可能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近日,卫生部门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对200名46-55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愤恨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这些因素每上升1分,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就增加5个百分点。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消极情绪会带来一种可致病的化学物质——炎症蛋白。炎症蛋白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导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加重血管炎症反应,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血管内皮损伤既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环节,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恶化的基础。医学专家分析,在那些带有消极情绪的人身上,可发现较高的炎症蛋白含量,这种连续的、涉及整个心脏系统的炎症状况对诱发冠心病心绞痛有重要影响。 由此看来,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易损斑块是防止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关键。由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开展的通心络胶囊剂量依赖性增强易损斑块稳定性:与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比较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生理杂志》。该研究证实中药通心络胶囊稳定易损斑块的确切作用,为患有易损斑块将来有可能发生血管事件的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同时,通心络胶囊能够清除血液中增高的脂质,保护血管内皮,修复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原因引起的内皮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冠脉痉挛,有效稳定易损斑块、防止血栓形成。因此,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消极情绪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甚至成为了导致内皮损伤、诱发心绞痛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要不断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小浪漫,让自己的身心保持愉悦,遇到事情的时候尽快从悲伤、低落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跨过消极的“坎”,从容看待世事积极地看待人生,时常为自己减负,并且要科学服药,幸福就会很快来临。

寒冷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寒冷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1 寒冷与心血管流行病学 据WHO 2011年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1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研究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U型关系,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一摄氏度,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中国北方寒冷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寒地气候,是心血管系统疾病高发区。 2 寒冷应激与适应性产热 适应性产热(Adaptive thermogenesis),为机体处在低温寒冷环境时进行的产热反应,以达到平衡体温及能量的作用。游离脂肪酸及葡萄糖被氧化形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及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H2),并将电子传递给电子传递链。辅酶Q将电子从复合物I及II传递给复合物IV,最终传递给氧分子。同时,泵出到线粒体外的质子使得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生理情况下,质子通过F0/F1-ATP酶重新进入到线粒体中,促进ADP和Pi合成ATP。在寒冷应激时,质子经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 UCP)途径进入到线粒体中,并产生大量热量保持机体体温恒定。机体长期处在寒冷应激,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引起氧化应激,同时,持续的寒冷应激导致ATP合成不足(图1)。 3 寒冷应激与高血压 高血压是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明确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病除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外, 环境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环境因素如寒冷、饮食等对血压有显著的影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冬季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好发季节,冬季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5 mmHg;高血压的患病率冬季为33.4%,夏季降至23.8%;且冬季降压药敏感性较夏季低;我国北方地区地处寒地,其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40%,几近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的2倍。 对寒地的高血压人群及寒冷应激高血压大鼠的研究发现有以eNOS表达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处于易损的功能性界面,是“内皮-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链”的始动因子和载体。寒地冬季时间长达3-4月,研究显示持续的寒冷应激可诱导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激活RAS系统。 4 寒冷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提供的数据,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

负面情绪对人体的十大危害

负面情绪对健康的危害你一定要看看! 根据现代心理分析学的统计,人类有80%以上的疾病均来自于心理因素。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情感困扰,各种琐碎的事情……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虽然说偶尔负面情绪无伤大雅,但长期负面情绪压抑,会将心理的“坏情绪”投射到肌体上。来看看负面情绪有多可怕! 一.负面情绪引发偏头疼 长期的情绪恶劣,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会妨碍个体正常的心理功能,引发偏头疼。注意平时多沟通交流,尝试户外运动进行减压。 二.负面情绪引发胃肠疾病 消化系统是对情绪反应的敏感器官。情绪与胃肠的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恐惧或悲痛时,胃粘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粘膜会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长期如此,可导致胃溃疡。注意即使心情抑郁情绪低落也要保证正常的生活节奏。 三.负面情绪引发心脏病 心脏和血管对情绪反应最为敏感。反复而持续出现的不良情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恐惧、愤怒、悲哀情绪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或复发率较高。可以进行心理自我暗示,积极阳光的生活,尝试对人微笑。 四.负面情绪引发高血压病

血压对于情绪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情绪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愤怒、仇恨、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可使血压升高,尤其以愤怒、焦虑、仇恨与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控制情绪的波动很重要。 五.负面情绪引发咽喉炎 多愁善感、情致不畅人容易引发“气郁咽喉型”。气郁咽喉指的是人由于情致不畅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如表现在胃部即为胸腹胀满;表现在咽喉部则为脉络痹阻、咽喉不利,这主要表现为咽干多咳。注意谨防慢性咽炎找上门,慢性咽炎可以常喝慢严舒柠清喉咽喉颗粒茶,治嗓也护嗓,中药成分没副作用!另外咽炎平时要多进行心理调整、多与人交流,也可用歌唱或朗诵来宣泄压力。 六.不良情绪与癌症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压抑和不满的情绪,诸如抑郁、悲哀、恐惧、愤怒等,都容易诱发癌症。心爱的人突然死亡或突然失去安全保障,也是癌症发生的诱因。 日常生活中注意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常参加朋友聚会或户外活动,开解内心。 七.负面情绪影响生殖系统 情绪对男性精子的生成、成熟和活动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常见的情况例因夫妻不和,家庭琐事,互相指责,使双方长久地处于烦恼

高血压病诊治规范标准

高血压病诊治规范 从危险因素到心血管事件链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1995) 1999年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 抽样调查报告:知晓率/治疗情况 年龄组知晓率治疗率规律服药率治疗控制率人群控制率 35-44 61 48 41 38 18 45-54 76 65 53 38 25 55-64 81 75 60 35 26 >= 65 80 74 59 27 20 合计77 70 56 33 23 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控制率 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与冠心病危险性 ?血压水平与主要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呈持续正相关 ?其相关的强度约为与中风相关强度的三分之二 ?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 CHD and usual DBP 高血压与脑卒中危险性 ?SBP和DBP均与卒中的危险性呈持续正相关 ?DBP降低5mmHg, 可使卒中的危险性降低35 -40%。 ?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卒中的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卒中发生率急剧升高 ?血压水平与脑出血的相关更明显 Stroke and Usual DBP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 ?心力衰竭及肾脏疾病的危险性与血压水平有关 ?与没有高血压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 ?舒张压每降低5 mmHg, 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25% 高血压防治指南 ?JNC - VII: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

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 ?2003 ESH-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Vol 21;No.6; 2003; 1011-105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 ?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2002年)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流程 共分六步: 1. 临床评估资料采集 2.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3. 明确患者血压水平分级 4. 明确有无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5. 明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相关疾病 6. 确定危险分层及相应的处理原则 非药物治疗的原则 ?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应终身进行 ?进行具体化、个体化的治疗 ?全方位生活方式干预,逐步落实 ?持之以恒,习惯使然 合理膳食 1. 限盐:减少食盐摄入(<6克/d); 2. 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或每日白酒少于1两; 3.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日新鲜蔬菜8两-1斤, 水果2-4两; 4. 增加膳食钙摄入:鲜奶、豆制品,绿色蔬菜、海带、木耳等; 5.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选择鱼类、禽类、瘦肉等;控制体重 BMI:18.5~23.9kg/m2 = 正常体重 24~27.9 kg/m2 = 超重 ≥28 kg/m2 = 肥胖

情绪与心脏病解读

情绪与心脏病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不同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由于在与生活方式因素有关的死亡率中,心脏病位于首位,所以本文主要谈论负性情绪对心脏病的影响及相关研究。例举了一些检查心脏病征兆的简单方法和保护心脏的一些小方法,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如喜悦、开朗、笑口常开可延年益寿。【关键词】:心脏病;心脏病征兆;保护心脏方法;保持积极健康情绪;笑;减压方法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绪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许多疾病,如癌症的发生,甲亢等都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在精神科临床中,经常见到由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的心理性疾病。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态度的体验。保持良好的情绪是维持健康之重要因素。 情绪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 人们的情绪不仅是变化的,而且是可以计算的。按心理学家的用语,就叫做情绪指数,其计算公式知下:实现值/期待值=情绪指数。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人们情绪的高低,当实现值超过期待值的时候,情绪指数>1,由于内心欲望得到满足,人们的情绪就呈现兴奋状态。而且,情绪指数越大,人们的情绪越兴奋。相反,当情绪指数<1,实现值比期待值小的时候,由于内心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人们的情绪就会出现压抑状态,不高兴。而且情绪指数越小,情绪越低落。 人们的情绪不仅受“实现值”的影响,而且受“期待值”的制约。 1 情绪引发疾病的生理机制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心理社会因素之所以能影响身体内脏器官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如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而引起某些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1.1 情绪与肠胃 有人研究了植物神经所控制的器官功能与不良情绪的关系,认为肠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当情绪不畅时,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胃部肌肉的剧烈收缩而致胃部疼痛,在易感素质倾向上,发生消化性清疡。 1.2 情绪与皮肤 情绪的不稳定可以引起荨麻疹,长期的情绪不稳定,干扰了大脑对皮肤的调节功能。引起皮肤阵发性剧痒,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而发生神经性皮炎。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3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公布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 亿,每10 秒就有1 人死于心血管病 8 月9 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 亿,每10 秒就有1 人死于心血管病;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经连续7 年编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防治现状和临床研究现况的综合报告,也是一部评价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的信息量较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心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态势 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约350 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图1、2)。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估计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400 人,每10 秒钟心血管病死亡1 人。 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 亿,即每5 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其中高血压2.66 亿,卒中至少700 万,心肌梗死250 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心病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200 万。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持续攀升 高血压2.66 亿患者

高血压是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根据以往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平均年增长3% 推算,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2.66 亿,即每5 个成人中至少有1 人患高血压。 超重/ 肥胖2.4 亿/7000 万人 我国人群超重率(体质指数24~27.9 kg/m2)为17.6%,肥胖率(体质指数≥ 28 kg/m2)达5.6%。18 岁以上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达到2.4 亿和7000 万。我国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仍然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 年上述人群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0.0% 和8.7%,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达到45.3%。 体力活动7 成人活动不足 与1997 年相比,2006 年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调查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运动≥ 3 次、每次运动≥ 30 min)的人数占比为28.2%,但20~49 岁的青壮年人群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吸烟3.5 亿烟民 目前15 岁以上烟民有3.5 亿,被动吸烟者5.4 亿。我国男性吸烟率处于平台期,而年轻女性吸烟率有增加趋势。二手烟暴露水平基本无变化。2005 年我国吸烟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膳食营养食盐远超6 g 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明显,而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食盐摄入量(平均每日12 g)大大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小于6 g 的标准;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 血脂异常2.5 亿患者 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包括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水平。我国血脂异常者至少2.5亿。调查显示,成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4.14~4.91 mmol/L)和极高(≥ 4.92 mmol/L)的患病率为3.5% 和3.0%。 糖尿病9240 万患者

高血压前期的防控及护理

高血压前期的防控及护理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高血压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高血压呈现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因此,如何对高血压患者患病前期进行合理防控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极具重要意义。 标签:高血压前期;防控;护理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富含高脂高热量饮食的快速普及,生存成本及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正逐年向年轻化发展,经统计,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群体,现已引起医务界的广泛关注[1]。 1高血压前期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我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压从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开始,心脑血管发病危险随着血压水平持续升高而持续增,当血压达到收缩压12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时,即本文所述高血压前期,现叙述如下。 1.1高血压前期的现状据统计,美国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是31%,大约有7000万患者。高血压前期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39%和23.1%。我国一项针对中国农村人口的研究也显示,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是47%,其中男性51.2%,女性4 2.6%。可见我国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所以增强高血压前期认识和防治力度显得非常必要。 1.2高血压前期与心脑血管发病之关系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链的发生危险呈持续相关。心脑血管病的危险不仅仅发生在高血压,也发生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前期。对于高血压前期的患者,伴随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加比血压增高更重要。且几乎所有高血压前期不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偏高者,尤以舒张压升高的更为明显,均伴有1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前期状态能显著增加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危险。因此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有效防治是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2高血压前期的防控 最近公布的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有关高血压前期的处理,主要是积极改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减肥、限制钠盐、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等,有合并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药物治疗,对合并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的患者若单纯生活方式改善不能把血压控制到130/80 mmHg或更低,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方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3高血压前期的护理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压管理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压管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药剂科 徐翔 整理 1、NIH 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第 6 次报告) 临床证据证实,脑血管病伴随高血压时要给予降压治疗,但是对于脑梗死急 性期患者的高血压,最好不给予治疗(除非血压特别高),应等到病情稳定后再处 理。即使给予降压治疗,也要缓慢进行,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当使用溶栓药 物时,要仔细监测血压,当收缩压>180 mmHg(1 mmHg=0.133kPa)及舒张压>105 mmHg 时,才考虑使用静脉输液控制血压。 2、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卒中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 (1994 年) 脑卒中后,常常出现动脉血压升高,但是还没有 建立理想的治疗方案。血 压升高可能是多方面的原 因,包括脑卒中后应激性反应、膀胱充盈、疼痛、阴 性高血压以及机体本身对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的生理反应。 当患者转移到安静的 房间、膀胱排空、疼痛控制和休息后,血压可自然下降。如果颅内压得到控制, 血压也会下降。在严重高血压的情况下,降压治疗要谨慎,因为降压药物可能会 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证据Ⅲ—V 级)。一般学者认为,大多数急性期脑卒中 患者不需要给予抗高血压药物(证据Ⅱ级,B 级推荐)。如果使用降压药物,应首 选口服降压药物。 对于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平均血压> 130mmHg, 或收缩压>220 mmHg),建议谨慎给予降压药物(证据Ⅲ—V 级,C 级推荐)。 3、欧洲卒中促进会(EUSl)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建议(2000 年) 血压的监测和治疗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每一个急性脑卒中患 者都应该进行常规的降压治疗,但现在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许多急性脑梗死患者 都会出现血压升高。另外,梗死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自动调节功能存在障碍, 半暗带血流量明显依赖平均动脉压(MAP)。缺血性梗死区血流和脑组织代谢需求 出现不平衡,导致脑组织损伤。因此,为了预防不可逆的脑损害,应维持 rCBF 在梗死阈(15m1/100g 脑组织/min)以上。正常时,平均 rCBF 约为 55 m1/100g 脑 组织/mln,正常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在 80~140mmHg 时,rCBF 保持不变。如果维 持合适的脑灌注压(CPP),可避免血压的下降。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 将收缩压维持在 180mmHg,舒张压维持在 100-105mmHg 之间。对既往没有高血压 的患者,最好维持收缩压在 160-180mmHg,舒张压在 90-100mmHg。从这一情况来 看,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最好维持一定水平的高血压,但不是指极度的血压 升高。当收缩压>220mmHg 或舒张压>120mmHg 时(在某些医疗中心,尤其是北关地 区收缩压>240mmHg,舒张压>130mmHg),为早期药物治疗的指征,即使如此,血 压也不能降得过快。 在症状出现前 1h,下列指征提示应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伴有心肌缺血、心 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高血压性脑病。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前 1h, 给予降压治疗是危险的,因为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可直接降低梗死区域的 rCBF。 另外,由于慢性高血压造成某些脑卒中患者自动调节曲线右移。 急性缺血性(发病后 24-48h)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建议:(1)收缩压 180— 230mmHg 和(或)舒张压 105~140mmHg 之间不进行降压治疗。(2)重复测量时收缩

H型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精准医学之路,最新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31之13

H型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精准医学之路 最新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31-13 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如果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或等于(),就可以称之为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是最容易发生脑卒中的高血压,“H”一语双关,既指hypertension(高血压),又指Hcy升高。我国3亿高血压患者中,()为“H型高血压” A.10umol/L,75% B.15umol/L,75% C.10umol/L,80% D.12umol/L,90% 参考答案:A 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其677位点有三种基因分型:(),研究发现,MTHFRC677T突变可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使得甲基供体的生成不足,体内的Hcy代谢异常,从而导致Hcy浓度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587766.html,,CT,TT,降低 ? B.AA,AC,CC,降低 ?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587766.html,,CT,TT,升高 ? D.AA,AC,CC,升高参考答案:C 3.大量研究表明,Hcy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2002年BMJ的一项荟萃分析:Hcy每升高(),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脑卒中风险增加();Hcy每降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脑卒中风险降低() ? A.5μmol/L,33%,59%;3μmol/L,16%,24%; ? B.5μmol/L,16%,24%;3μmol/L,33%,59%; ? C.3μmol/L,33%,59%;5μmol/L,16%,24%; ? D.5μmol/L,16%,24%;3μmol/L,33%,59%;参考答案:A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总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环境污染逐渐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呈日益增高的趋势。由该疾病的导致的死亡率也有明显增加,医学工作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研究面临严峻挑战,此时对于全社会普及卫生健康常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迫在眉睫。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高,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球每死亡3个人,就有一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全球每年因心脏疾病和中风死亡人数高达1750万。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降低老年心血管的病死率,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随之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使得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据统计,我国目前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不同程度地患有心血管疾病。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我国将进人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病即将成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医学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心血管疾病发病前有哪些症状呢?应如何来预防呢?预防它有何意义呢?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 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供血血管的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造成的风湿热对心脏肌肉和心脏瓣膜的损害;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的畸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腿部静脉出现血块,它可移动至心脏和肺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是急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脑部。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堆积有脂肪层。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 二、心血管病发病前的症状: 1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是人体的危险信号,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多有眩晕的现象,此时,需要注意意外的发生。 2、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梗塞及脑血管破裂等。实践证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3 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烦躁不安、胸骨后部出现剧烈的疼痛现象,症状较轻的冠心病患者可以没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但是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就会出现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塞,更严重的就是导致猝死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 方進隆整理2002 美國每年有一百一十萬的人心臟病發作, 其中七十五萬人年齡超過六十五歲 ●參考Exercise, Nutrition, and Older Women, 2000. Singh and Wei. ●在美國每年要花超過$135 billion在預防與處理心血管疾病. 而 100/135 billion用在冠狀動脈疾病上. 趨勢 ●美國的冠狀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趨勢, 從1985年135 per 100,000 到1995年的108 per 100,000 比率. 下降約20%. 接近2010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的Healthy people目標104/100,000. 老年人 ●心臟病是老年人最明顯的死亡原因. ●約有一半的老年人罹患心臟病. ●七十五歲的人, 每年有超過一半的比率去看醫師診斷或處理冠狀動脈疾病. ●心臟病是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 包括女性,第一死亡原因的疾病. ●心臟死亡/總死亡的比率, 由65-74歲的41%增加到85歲以上的48%. 充血性心臟疾病 congestive heart disease ●於五十歲後, 充血性心臟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的比率明顯增加. 男性每十年女性每七年增加一倍. ●老年人罹患充血性衰竭的比率比年輕人高六倍. 2010 Healthy People overall goal

●Enhance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all Americans through improvement of medical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sk factors, and promotion of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 年齡與心臟的改變 ●一直到最近才被發現老年人的心臟病衰竭是因為心室肌肉放鬆的障礙, 即心舒期功能失常, 而非過去認為的心臟收縮的功能問題.尤其是超過七十五歲的婦女.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 心臟還是可以有力的收縮, 但是老人的心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放鬆. ●老年人心肌還可輸送像年輕人一樣多的血液, 但無法快速的放鬆, 所以心室無法有效的充滿血液. 年齡與心臟的改變 ●這是安靜時老年人心臟功能的主要改變. ●規律耐力性訓練後, 健康老年與年輕人的安靜與運動時的舒張充血(diastolic filling)功能皆有改善. ●這樣的生理改變, 會使人懷疑到底是年齡還是缺乏運動使心臟功能衰退. ●但是老年女人經過訓練後, 心臟的舒張功能還是沒有改變. 心血管結構的改變 ●左心室的璧厚由25歲至85歲增加約30%. 主要是要彌補隨年齡所增加的收縮壓. ●血壓上升, 心臟就要更用力收縮. ●老化使左心室的舒張期血流量減少, 因此會增加左心房的收縮, 以彌補減少的血流量, 會使左心室變大. 心舒期亦無法像年輕人一樣完全的放鬆. 心臟舒張有問題後, 再引發心臟收縮的障礙 ●More oxygen and energy are required for relaxation than for contraction. ●當左心室無法完全放鬆時, 下個循環也無法有力的收縮. ●心室充血的比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 在七十歲時, 只有三十歲時的一半.

高血压前期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前期的研究进展 作者:*** 摘要 首先,本研究探讨了当下中国对高血压疾病前期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些阐述,其次延伸出什么是高血压前期以及其定义,进而对其影响因素作了一些探讨。通过本次研究,希冀能够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高血压;医学;药学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 1.高血压前期的内涵 1 2.前期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 1 2.1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 2 2.2高血压前期的危害。 2 2.3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 2 2.3.1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 2 2.3.2新发现的危险因素 3 3.高血压前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 3.1高血压前期非药物的治疗方式 4 3.2高血压前期药物的治疗方法 4 4.高血压前期研究展望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绪论 什么是高血压呢?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一个概念是,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症状的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或舒张压增高的现象。其可能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因此,为了避免病情恶化,从而危害患者生命,对高血压前期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缓,这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部分 1.高血压前期的内涵 2003年;5月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所属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在《高;血压预防与;治疗新指南;》中提出的;一个“高血压前期”的概;念。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提出了;一种新的血;压分类方法;,即正常血;压(&lt; 1;20/80; mmHg;)、高血压;前期(12;0~13;9/80~; 89 m;mHg)、一级高血压(;140~ ;159/9;0~ 99; mmHg;)和二级高;血压(≥ ;160/1;00 mm;Hg)[2;]。高血压;前期定义为;无降血压药;物治疗的;;前提下,两;;次或者两;次;以上不;同时;间坐;位测量;的;收缩压(;;SBP) 在;;120~; ;139; 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DBP;;)在80;~; 89; m;mH;g 之间;,;如果SB;P和DBP;分属于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高血压前期;将公共卫生;的侧重点由;高血压的治;疗转为预防;,将高血压;高危人群鉴;别出来,强;调了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血压的继续增高对健康影响,同时呼吁在预防高血压方面引起普通人群和临床医生的重视。我国在2005年重新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时,将;血压分为正;常、正常高;值和高血压;三类。;引导人们;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来对高血压;进行有效预;防。高血压;前期所

心理因素与心脏病

心理因素与心脏病 一、过分宣泄情感有害心脏健康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发脾气的人容易发生房颤(一种心率不齐),靠发脾气来宣泄个人压抑情感的方式对心脏健康有害。 据最新一期《循环》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的1759名男性和1913名女性进行了为期1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急脾气、头脑容易发热,在受批评或在失败时爱与别人争论的人,其发生房颤的几率比普通人要高出30%,而那些在发脾气后常出现头痛或肌肉酸痛的人出现房颤的几率更高。 房颤还容易导致猝死。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不仅是心脏病,那些爱生气的人死于任何疾病的几率都比心态平和的人高出20%。 研究人员说,人们一直认为发脾气可以帮助人驱散低落情绪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但就这项研究看来,过分宣泄自己的情感并不是一件有利于健康的事。 二、抑郁增加了患心脏病的危险 10月10日(IN新闻专线)研究人员发现了某些表明抑郁与心脏病相关的有力证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于本周的《循环》(Circulation,美国心脏学会会誌)杂志上。 六年来,研究人员观察了近4500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依据“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抑郁症标准”(the Depression Scale of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每年对他们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参加者要被问及很多问题:他们的健康状况、用药情况,他们的沮丧、易怒、焦虑、恐惧、孤独的感觉,以及他们所遇到的烦恼是否主要来自日常生活。 研究人员发现,报告有抑郁症症状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极少不有抑郁情绪的人高出40%。抑郁症评分越高,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就越高。他们还发现女性的抑郁症状多于男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全面认识高血压 ——主讲人: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副教授周桃元 【主持人】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就在我们身边。我国高血压已突破3.3亿,其中1.38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所以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高血压。今天我们请到了权威专家,来自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的副教授周桃元主任,周主任您好。 [周桃元简介] 周桃元,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祁阳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省中医心血管科学会委员及永州心血管科学会委员。曾在湘雅医院进修心血管科一年,每年都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2-3次,毕业后一直从事科临床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治各种心血管科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七篇。 [周主任]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周主任,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是哪种疾病? [周主任] 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跟高血压有关的疾病。 ?每100个脑出血病人中有93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脑梗塞病人中有86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冠心病人中有50~70人患高血压。 【主持人】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

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患者并不重视,我国的高血压现状怎样? [周主任] 我国高血压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三误区。 三高:患病率高(11.26%);死亡率高(41%);致残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4.1%)。 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 【主持人】什么是血压? [周主任]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主持人】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周主任] 诊断高血压时要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要以右手为准,取坐位,当然必要时可以测立位,甚至下肢血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压≥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5/75mmHg. 血压高低与症状不成正比,有无症状都要常规测血压。 【主持人】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周主任]有以下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大:吸烟、饮酒过量、焦虑、不经常活动、肥胖、摄入盐和脂肪过多,胆固醇高,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