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1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

核心考点突破
【典例1】
(2012·江苏)宋代徐玑 在《黄碧》中说,“水清知 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 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 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 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 的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联系的客观性。水与酒、 山与民的关系人为的联 系,是客观存在着的, 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 是客观的,故选D,B不 选。水与酒、山与民的 关系强调的是客观性, 而不是普遍性、多样性, AC不选。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 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核心考点突破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和特征紧 密相连哦!
(4)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 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老鼠们为什么会葬身油缸?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答】显\ 隐
核心考点突破
哲理总结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 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要求】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 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 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

科学的世界观 , 1、唯 (1)唯物辩证法既是 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 物辩证 (2)联系的观点 和发展的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 法的总 征和基本观点。 特征
思维拓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观点 根本观点
分歧的三个方面
根本分歧
唯物 辩证 法
(3)对立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提示】 (1)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状况的,它回答的是世 界是怎么样的问题。两个总特征正是对世界状况的回答,即世界 是联系的、发展的。 • (2)联系构成发展;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具体说来: • 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双方的联系,正是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三个观 点中,联系和发展是表层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矛盾观点深层地 揭示了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高考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考点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系统优化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孤立的观点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静止的观点
只见眼前、 不见过去和将来
片面的观点
Hale Waihona Puke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观点,反映了( )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高中人教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共26张 精品

高中人教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共26张 精品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什么是联系?
(外部)
(内部)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和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
} (1)事物之间
(2)事物内部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关系
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第三、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 整体。
(3)人们也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
森林各主要要素间联系是 由人创造的吗?为什么?
天空
A
B 森林
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 人的意识为转移,具有
客观性。
自然界
河流
动物
如果一桥架南北,A和B 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意识 决定的吗?为什么?
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 人的意识为转移,具有 客观性。
二、联系的客观性(是客观的)
空气26斤
垃圾
水5斤
粮食、蔬菜、肉3斤
人体废弃物
人类生活与环境密切相关示意图
横向联系
纵向联系
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 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 品。
自然界 客观世界
整个 世界
人类社会
相互联系的 统一整体
人的思维 主观世界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自然界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
知之甚多
资本主义社会
知之不多
封建社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26张PPT)

联系 的客 观性
联系 的多 样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
(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
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 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并不
志为转移。
是无能为力的,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
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
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
原理+方法论+材料
25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 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 立片面的看问题。人口问题与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
②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 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党 和国家根据国家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口政策,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观(第七课) 发展观(第八课)
第三单元 唯物辩证法
实质与核心 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
(根本观点)
(第九课)
根本要求
创新——辩证否定观 (第十课)
联系观的主要知识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5、系统优化方法原理(或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方法论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 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实践上)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 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1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12张PPT)
(3)系统优化的方法论?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整体具
有每个要素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
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
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
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 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 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 中,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 现实的
(2) 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不要违背联系的真实性,主观臆造 联系。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属性,可 以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方式,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
本课 知识 重点
1 联系的含义 2 联系的特点
世界是 普遍联系的
3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4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3) 如何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和间
接;内部和外部;横向和纵向;本质和非 本质;必然和偶然;全局和局部;自在和 人为)。
方法论: 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 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
多样性、条件性
(1) 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 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 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 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

高考政治总复习 3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总复习 3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1整的体辩和证部关分系①相互区别ab..整二不的局体者同全部是的。过和事地程发物位,展的、部的全作分各局用是个和和事阶发功物段展能的。

②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

自 主 梳 理
名 师 讲 坛
考 向 聚 集
师 讲 坛
考 向 聚 集
3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课 时



提示:(1)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状况的,它回答的是世界是
点 阐

怎么样的问题。两个总特征正是对世界状况的回答,即世界是联系
自 主

的、发展的。



(2)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双方的联系,正是由于矛盾双方的相
讲 坛
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三个
向 聚

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课 时

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的关系。②
2方法论要求①②树重立视全部局分观的念作用。。
课 时 作 业




2.系统优化方法


(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梳 理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师 讲

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多联样系性的3认意识义事:物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助于正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ppt精选
11
1.如何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联系? (1)从本质上看:联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 互作用的关系。 (2)从结果上看: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 作用的关系,会引起相关事物、要素的变化和发展。
ppt精选
12
(3)从范围上看: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 作用的关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判断某一具体联系究竟是事物之间的,还是 事物内部的,关键在于把谁看成是一个事物。
ppt精选
17
(3)认识论角度: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是不断 发展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
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就要反对孤立地 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 判断。
ppt精选
18
4.厘清七个认知。 (1)联系具有普遍性,只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但 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但并非 联系都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有些联系可能阻碍事物的发展。 (3)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表明人们不能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 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起新的 具体的联系。
ppt精选
9
2.怎么样 方法论要求:(1)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 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 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ppt精选
10
三、联系的多样性 1.是什么 表现: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么样 方法论要求: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 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ppt精选
19

政治必修Ⅳ人教新课标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31张)

政治必修Ⅳ人教新课标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31张)

D.③④
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 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 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2.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阅读课本,自主学习:
1、什么是系统? 2、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哪些?
从“田忌赛马”看系统的基本特征
田忌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 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只要你对着飞弛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 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 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重视实践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系统优化的观点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静态 全局
局部
动态 数量
全过程 一 各个阶段 多
(2)地位、功能、作用不同
整体: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计划 生育
角色扮演1: 如果你是一家劳动 密集型企业负责人, 你将作何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论: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
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
想效果;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
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③反对分裂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
而上学思想。
2020/6/11
④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8
4.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什么是系统?系统与整体的关 系?
系。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属性,可以改
变事物联系的具体方式,建立新的具体联
系。
2020/6/11
5
(3) 如何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和间接;
内部和外部;横向和纵向;本质和非本质; 必然和偶然;全局和局部;自在和人为)。
2020/6/11
方法论: 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部分是 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②整体是 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 分的功能会影响到整体功能的作用,关键部分的功 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 7
3. 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 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 统是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 势的整体。
2020/6/11
9
4.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
化趋向
2020/6/11
10
2020/6/11
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 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 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
11
本课 知识 重点
2020/6/11
1 联系的含义 2 联系的特点
世界是 普遍联系的
3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4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12
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易错点: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现实

4
(2) 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
物,不要违背联系的真实性,主观臆造联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
1
本课 知识 重点
2020/6/11
1 联系的含义 2 联系的特点
世界是 普遍联系的
3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4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2
1. 什么是联系?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
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4.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3)系统优化的方法论?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整体具
有每个要素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
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
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
2、联系有哪些基本属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2020/6/11
多样性、条件性
3
20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
(1) 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
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
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
或那样的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6
2020/6/11
3. 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
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 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 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 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 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