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创造性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创造性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创造性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课程背景】

企业和个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面临以下几个挑战:从问题发生到问题解决,花费的时间和资金远远超出可以忍受的范围;遇到一些新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当前可以尝试的方法;一些老问题解决后总是不断的重复发生,严重影响情绪和效率。

所以培养、提高员工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当务之急。从发现问题、设定目标、分析问题到多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掌握及知道如何评估创意,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关注的内容。

【授课时长】

14小时

【课程收益】

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流程;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工具;掌握解决问题工具;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对象】

科技人员

【课程特色】

研讨式培训、利用软件教学(带领学员利用系统化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大纲】

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单项选择题 1.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_ A. 对样性 B. 迅速性 C. 流畅性 D. 价值性()C 2.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 _ A. 变通性 B. 流畅性 C. 独创性 D. 先进性(C )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_ A. 既定疑点 B. 理论假设 C. 刺激情境 D. 给定途径(C) 4. “对代数式a2 - 2ab + B2 进行因式分解,属于_的问题

A. 有结构 B. 无结构 C. 创造性 D. 认知性(A ) 5.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_的问题 A. 创造性 B. 认知性 C. 有结构 C.无结构 (C ) 6.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_的问题 A. 有结构 B. 无结构 C. 一般性 D. 认知性(B) 7. 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 A. 牢记题目内容 B. 很好的完成对心里问题的表征 C. 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B) 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_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问题检验 D. 问题解决( D) 9. 下面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 无目地的幻想 B. 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 C. 比较 D. 发明创造(D) 10.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_ A. 发现问题 B. 提出问题 C. 分析问题 D. 理解问题(A) 11.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 问题结构 B. 问题线索 C. 问题内容 D. 问题空间(D ) 12. 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_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 B、交流期 C、酝酿期 D、豁朗期 E、验证期 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知识性 E、指向性 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辐射性 E、独创性 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 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 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 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 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 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 B、想法——检验 C、问题分解 D、“手段——目的”分析 E、问题怀疑 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 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C、执行解法 D、评价 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反映了思维的()。 A、独创性 B、多维性 C、变通性 D、流畅性 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 B、好幻想 C、强烈的好奇心 D、独立性 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问题怀疑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1+1=? B、世界上有几大洋? 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D、衣服有哪些功能? 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笔记——第八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22 浏览次数:1393 [大] [中] [小] 第一节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 一、问题解决及其分类 (一)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逐渐解除疑惑、得到明朗的理解的过程。 问题的解决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①初始条件②目标③障碍④解决方法 (二)问题的分类 1.结构良好问题 结构良好问题有二个基本特征。第一,问题的明确性。第二,解法的确定性。 在结构良好问题中,有一类问题被称为“谜题”(puzzle problems),这是较早的研究问题解决的认知心理学家所采用的问题。 学校情境中的结构良好问题一般都是与一定的知识领域相联系的。 2.结构不良问题 这类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在实际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常常都是结构不良问题。结构不良问题常常与学习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学习者要自己明确问题的目标,并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和技能。 二、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 图8.1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 (一)建立问题表征 解决问题首先要建立问题表征(problem representation),也就是要理解问题的意思,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学习者要分析问题的表述,明确把握问题的基本要点,包括问题的已知条件、所求的目标、各个条件与目标之间构成的基本关系以及可能的问题解决策略,也就是要建立问题表征。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表征不是问题的客观的描述或存在形式,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心理表征。在分析、理解问题的表述时,学习者实际上需要激活、调动自己有关的背景知识,来澄清问题中蕴含的基本要点和基本关系,明确问题的结构。 在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者会对各种问题的结构特征及其解法形成一定理解,这就在头脑中构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图式(problem schema)。 研究表明,专家由于具有更丰富的领域知识,有更丰富、更精细的问题图式,因而可以更好地把当前的问题与有关的问题图式和原理知识联系起来,更快、更迅速地解决问题。 二、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搜寻解法 基于上一环节所建立的问题表征,学习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初始条件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达到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路线。 学习者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问题类比 研究表明,学习者并不总能看到当前问题与以往的问题之间的相似性,当给学生一些提示线索时,他们可以较容易地看到这种相似性,但如果不给他们提示线索,他们常常难以联想起自己曾解决过的问题。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习题)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选择题: 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P138 A.刺激情境 B.既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2.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C 】P138 A.明确问题 B.模糊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3.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P138 A.数学应用题 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B 】P145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想象 D.记忆 5、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 B 】 A.创造性想象 B.创造性思维 C.智力技能 D.智慧水平 6、一位学生能征很短的时间内说出砖头的许多用途,表明他发散思维中哪一部分较强? 【 C 】P146 A.变通性 B.独创性 C.流畅性 D.深刻性 7、一位学生能够想到别人都没有想到的好答案,说明他发散心思维中的哪一部分较强? 【 C 】P146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深刻性 8、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形式是【 A 】P145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I).间接思维 9、人们往往认为书本是用来学习的,笔是用来写字的,而不容易想到它们别的方面的 用途,这种现象称为【 D 】P142 A.定势 B.原型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10、下面哪一点不属于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B 】P138 A.目的性 B.能动性 C.序列性 D.认知性 11、问题解决中最困难且最富挑战性的一个阶段是【】 A.表征问题 B.选择策略 C.执行策略 D.识别问题 L2、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家庭气氛应该是【 C 】P146 A.纵爱 B.放任 C.民主 D.严厉 13、下面关于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C 】P147 A.高智商者一定高创造力 B.低创造力者一定低智商 C.高创造力者一定高智商 D.高创造力者不一定高智商 14、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A 】 P139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5、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在于【 B 】 A.记忆容量大 B.归类和存储信息的组块大 C.知识容量大 D.动机强烈16、( )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A 】P139 A.常规性 B.发明性 C.创造性 D.无结构的 17、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C 】P139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18、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 】P138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系统思维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创造性解决问题常用基本方法的原理和实施办法; 2.灵活掌握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能力,学会多角度、有 条理地分析问题; 3.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原理,尝试在工作中开展实践,寻找创意独特、新颖可行的问题 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章导言 人们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为了用这种思维模式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创造性思维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方法,可以直接运用到经营管理、新品开发、技术更新等企业发展中去。要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就必须掌握这些方法与技巧,使之成为激发创造力、寻找解决最佳解决方案的工具,成为超越对手的有力武器。 第一节系统思维法 系统思维方是一种运用系统论理论及成果,来创造新概念、新思路、新事物的方法。用系统思维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作一个有机的关联的系统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 一、系统思维法的原理与发展 从本质上说,系统思维法是人们以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加以考察和研究,以达到优化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系统思维法最基本的原理,来自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其含义是:一个系统,并不是组成该系统的各部分和简单相加,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相比,整体系统会产生更多的性质与功效,即所谓的“1+1>2”。 系统思维法是历史悠久而最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之一,在古希腊,就有德谟克利特“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之说;在中国,从老子、孙子,到五行相当、相克理论、中医的经络学说等,都闪烁着系统思维的光辉。上世纪贝塔朗菲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一起,被称为“三大论”,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把系统思维方式的演变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 二、系统思维法的特点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倡导“问题解决”,培养思维能力

倡导“问题解决”,培养思维能力中学数学论文 倡导“问题解决”,培养思维能力 陈妹红 (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浙江绍兴) 摘要:二十一世纪呼唤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迫使“守成型”地课堂教学向“创新型”地课堂教学转变,把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到了相当高地位置,同时,注重研究怎样减轻学生地课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地策略.因此,数学教学倡导“问题解决”,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每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地历史使命,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地关键. 关键词:问题解决;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数学教学应创造“问题解决”地教学氛围 (一)转变观念:数学教师应抛弃以教师为主地传授知识地教学模式,转变到以鼓励自我学习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地实践模式,由学生被动听课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地课堂教学,避免满堂灌,给学生一定地思考时间,激发学生地内驱力,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地数学思想. (二)设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主动地、快乐地、丰富地,能解决实际问题地数学教学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三)创造开放地教学方式,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索公式地来源,寻求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四)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

教材等限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二课堂可以弥补前面地不足,使部分学有余力地学生得以进一步地发展,使倡导“问题解决”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地能力 (一)创设问题地情境 问题解决一般都是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产生地,引起学生地兴趣,使学生对问题地思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地欲望和信心.因此,巧妙选好“问题”是极为重要地.一般来说,一个好地“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具有一定地趣味性和启示意义,应有利于学生在充满趣味地过程中掌握到有关数学地知识和思想方法;、具有较强地现实意义,或与学生地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易理解、问题是简明地,问题情境是学生熟悉地,较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地猜测和预见,调动学生各方面地知识经验,分析与综合、类比于联想,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施展;、具有多种不同地解法,或有多种可能地解答;、具有一定地发展余地,也就是说,由此可以引出新地问题和进一步地思考;、具有一定地探索意义.因此,作为一名优秀地教师,应精心准备问题,在备课时应紧紧围绕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或者设法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创设问题情境,甚至可将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改造,变成非常规题,开放性题,从而达到激起学生探究问题地欲望. (二)强化“双基”地训练和良好思维品质地培养 “问题解决”中地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从记忆中有选择地检索已有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取出与实际问题有关地信息,并根据实际问题地需要改变对已有知识信息地利用,从而重新构建记忆中组织良好地知识结构.因此,问题解决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训练,为学生地创造思维打好基础.同时,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探索解决问题,鼓励学

第十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1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16.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 二、填空题 1.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 )。

1-23 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

这是一门神奇的课程 前苏联国家机密 三星公司成功的基石 中国众多公司的竞争利器 三天 你的公司就会改变 你的人生就会改变 一、【课程背景】 北京时间12月4日晚间消息,汤森路透4日评选出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共47家美国企业、32家亚洲企业、21家欧洲企业上榜。虽然中国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全球,但由于专利质量及影响力不足,中国公司无一上榜。 创新是经济增长和成功的基石,专利数量是衡量创新力的重要指标。 全球创新力百强企业在2011年的市值加权营收平均增长15%,表现普遍优于标普500指数,财务健全方面也处于明显优势。 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方法,这就是前苏联国家机密——TRIZ,这项技术会帮助中国的企业快速找到创新的方法,增加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早日进入全球创新力排行榜。 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TRIZ)(萃智)是前苏联伟大的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先生总结创造的一套完整的发明创新理论与方法集成。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先进而实用的发明创新的方法学,被誉为解决发明问题的神奇的点金术。在美日被称为超级发明术;TRIZ(萃智)是从全世界200多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中总结提炼的一整套解决发明难题的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发明原理、解题模型、标准解法等系统工具与方法,完全改变了过去研发工作中靠千百次的反复试验,或靠

专家的灵感突发而解决问题的方式。TRIZ(萃智)提供给发明者一个清晰的发明创新路线图。根据国内外大量的企业学习应用TRIZ(萃智)的实践结果,一个掌握TRIZ(萃智)理论的科技人员与不掌握TRIZ(萃智)的科技人员比较其发明创新能力提高6至10倍。科技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习TRIZ(萃智)理论,可以由普通的专业人员突变成为一个新型的创新发明技术精英,大大提升人的价值,可为企业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众多世界知名企业都已经在研发设计流程中实施TRIZ,使用TRIZ解决每天遭遇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提高产品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甚至用来建构未来科技的发展策略。TRIZ目前正由福特、摩托罗拉、三星、3M、飞利浦、LG、Bosch、西门子、中兴通讯、华为、美的、南车集团等企业广泛推行。 应用TRIZ的行业:成套设备制造、采掘技术、动力技术、家用电器、仪器仪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医疗技术、电气技术、食品工业、电子技术、制药工业、汽车工业、包装技术、精密机械等,军工企业应用最为显著。 “你可以等待 100 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这些原理用 15 分钟解决问题。” ------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二、【课程目标】 1、了解TRIZ 的基本概念,创造力相关基本概念; 2、定义技术矛盾,利用矛盾矩阵解决问题; 3、利用物场分析和标准解系统解决问题; 4、了解 ARIZ 的结构,掌握定义宏观和微观级别物理矛盾的方法; 5、综合利用 TRIZ 工具求解技术问题。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有何特点 心理学上所研究的“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不是肯定、否定、或简单一句话即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是那些必须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程序才能解决的“难题”。概括起来,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问题包含四个成分:(1)问题情境;(2)已有的知识、技能;(3)障碍;(4)方法。 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 问题解决有以下特点: (1)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即第一次遇到的问题。 (2)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 行重新转换或组合。 (3)问题一旦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原理或规则,就贮存下来,并成为学 生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问题解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活动。 2.有代表性的问题解决有哪些 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有许多,其中有代表性主要为试误说、顿悟说(相关内容参见第 3章)信息加工模式和现代认知理论等 信息加工理论从信息加工转换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将问题解决看成是信息加工系统(即大脑或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把最初的信息经过加工转换成最终的信息状态的过程。他们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体会遇到各种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的综合就构成了问题状态,问题状态可以分为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中间状态。问题解决的目的就是设法从问题的初始状态一步步转变为目标状态。将一种问题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操作称为算子,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利用算子从初始状态转变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当属纽厄尔和西蒙。 现代认知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既不利用动物也不借助于计算机,而是研究人类解决某类问题的实际过程。对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和教学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奥苏伯尔等人的模式;格拉斯的模式;基克等人的模式。 (1)奥苏伯尔和鲁宾森以数学问题的解决为原型,提出问题解决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呈现问题情境; 第二,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将问题情境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或认知结构联系 起来; 第三,填补空隙,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即根据已知条件和目标,根据有关背景命题、某些原理或策略来填补问题空间; 第四,解答后进行检验。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不仅描述了解题的一般阶段,而且指出了原有认知结构中各种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指明了方向。但是,这一模式是以数学中的几何问题解决为原型的,并不全适于其他学科的问题解决,所以缺乏一般性。 1 2 3 4 5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十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模拟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C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 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C )。 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B )。 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 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B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C )。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 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

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 )。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 )。 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 1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 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B )。 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 16.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D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 二、填空题 1.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 情境)。 2.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一是( 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 创造性问题解决)。 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阐明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模式,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一个通过尝试,错误的行为动作逐渐减少,正确的行为动作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固定的、稳定的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这就是( 尝试——错误模型)。 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于1917年提出了一种阐明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模式。该模式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是一个( 顿悟)过程。 5.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认为解决问题一般包括五个步骤,依次是:( )、( )、( )、( )、( )。

十四 解决问题技能训练精修订

十四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目的 一、认识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二、探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三、通过集思广益,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1."显而易见"的常规方法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2.创造性思维能帮助你思考出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多种方法。 3.通过对多种方法的分析、比较,缩小方法选择的范围。 4.通过进一步的综合比较、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创造性思维与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相结合。 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一、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是怎样产生的 1.对问题进行开放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 2.不要急于求成,草率地选择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分析和思考。 3.敢于冒险。 4.集思广益,听听与问题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的意见。 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出现后,许多管理人员常常按照常规(例行的)办法很快就对之作出处理。殊不知,一个问题往往不只一种解决办法,而常规的解决办法未必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可以创造性思维,找到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多种方法,然后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结合问题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不难看出,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下面两个步骤: 1.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创造性思维,列举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多种方法。 2.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一步一步缩小方法选择的范围,直至遴选出最佳方法。 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实,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创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性思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怎样才能"产生"出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列出四种方法:1.对问题进行开放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思考。不要固执地以为,一个问题就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其实若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往往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不要急于求成,草率地选择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对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分析与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问题往往就会有更多、更新的思考,也就能够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 3.不要怕冒风险。机遇与风险同在,对那些看起来有风险的解决办法,也要敢想,不要一概拒之门外。 4.集思广益,注意听听下属员工和组织中其他人士的意见。他们由于与问题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常常"旁观者清",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 集思广益,进一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障碍往往来自问题本身,或者说,管理人员常常"当局者迷",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因为你的知识、能力、阅历等毕竟有限,它限制了你对某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要得到更多、更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管理人员需要集中众人的智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下面就是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1.举出你当前或近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在一张备用白纸的顶端对之简单描述一番。 2.受训人员分组(每个小组4~5人)完成下面的活动。每个受训人员花两分钟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列出的问题。然后让小组其他成员花三分钟对你列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陈述。注意,在小组其他成员分析、陈述时,你只需把他们陈述内容的要点完整地在备用纸上记录下来,而不许发表任何意见和评论。

分析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第X章关键能力:分析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都需要的一项技能,每天的每一个小时,人们都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实际的岗位工作中,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从一定程度讲,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不停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分析性地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性地解决问题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问题解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我们较少使用的问题解决方法。但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成败。 第一节分析性解决问题 分析性地解决问题依赖于系统化和逻辑化的方法。分析性解决问题需要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定义问题。定义问题包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使重点放在问题的本质而不是问题表面现象上,即认识“真正的问题”。 例如一名员工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工作慢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本质原因有可能是这名员工的身体不好,或者士气低落,或者缺少培训不能胜任工作等。 第二步是提出备选方案,制定出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是一个或者几个,但是,考虑多种解决方案会使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 第三步是评估备选方案,评估和选择一个问题解决方案。在最后确定采用什么样的问题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必须仔细比较、权衡各种备选方案的优劣。在评估备选方案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备选方案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例如该方案是不是违反国家法律?是不是符合预算?是不是适应企业实际?等。 第四步是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在实施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小量成功”是一个提高实施效率的方法,即一点一点的对问题加以解决,先解决问题中最容易解决的部分,解决完成后再解决另一个容易解决的部分。另外,有效的实施还需要追踪。追踪不仅有助于确保问题解决方案有效的实施,还能提供信息反馈,保证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 第二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障碍 分析性解决问题能够显著的提高问题解决的有效性,但是,分析性解决问题具有局限性。学会和实践分析性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不能保证解决所有类型的问题。如果我们面临的问题比较直接、备选方案比较容易确定、相关解决问题的信息比较容易获得、判断解决方案正确性的标准比较清楚时,可以很容易的使用分析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随着商业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能够正确地分析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越来越少,因此,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在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时候都遇到了困难。概念障碍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 概念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每个人都由概念障碍,只是程度不同。概念障碍大多是无意识的,很难被我们识别。下面的例子能够清楚地说明概念性障碍: 把同等数量的蜜蜂和苍蝇放进透明玻璃瓶子里,将瓶子水平放置并将底部朝向窗户。蜜蜂努力在寻找瓶子的出口,但是一直无法找到,都聚集在瓶子底部,直到疲劳而死。而苍蝇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全部从底部相反的瓶子出口飞了出去。 蜜蜂的智力高于苍蝇。在这个例子里,蜜蜂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出口必定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而头脑

十四 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目的 一、认识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二、探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三、通过集思广益,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1."显而易见"的常规方法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2.创造性思维能帮助你思考出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多种方法。 3.通过对多种方法的分析、比较,缩小方法选择的范围。 4.通过进一步的综合比较、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创造性思维与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相结合。 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一、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是怎样产生的? 1.对问题进行开放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 2.不要急于求成,草率地选择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分析和思考。 3.敢于冒险。 4.集思广益,听听与问题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的意见。 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出现后,许多管理人员常常按照常规(例行的)办法很快就对之作出处理。殊不知,一个问题往往不只一种解决办法,而常规的解决办法未必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可以创造性思维,找到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多种方法,然后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结合问题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不难看出,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下面两个步骤: 1.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创造性思维,列举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多种方法。 2.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一步一步缩小方法选择的范围,直至遴选出最佳方法。 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实,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创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性思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怎样才能"产生"出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列出四种方法: 1.对问题进行开放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思考。不要固执地以为,一个问题就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其实若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往往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不要急于求成,草率地选择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对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分析与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问题往往就会有更多、更新的思考,也就能够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 3.不要怕冒风险。机遇与风险同在,对那些看起来有风险的解决办法,也要敢想,不要一概拒之门外。4.集思广益,注意听听下属员工和组织中其他人士的意见。他们由于与问题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常常"旁观者清",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 集思广益,进一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障碍往往来自问题本身,或者说,管理人员常常"当局者迷",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因为你的知识、能力、阅历等毕竟有限,它限制了你对某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要得到更多、更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管理人员需要集中众人的智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下面就是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1.举出你当前或近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在一张备用白纸的顶端对之简单描述一番。 2.受训人员分组(每个小组4~5人)完成下面的活动。每个受训人员花两分钟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列出的问题。然后让小组其他成员花三分钟对你列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陈述。注意,在小组其他成员分析、陈述时,你只需把他们陈述内容的要点完整地在备用纸上记录下来,而不许发表任何意见和评论。3.小组对每个人的问题都进行了讨论和陈述后,每个小组成员再看看备用纸上的记录。思考下列问题:a.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你是不是对问题本身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理解? b.其他人对问题的有关分析是不是有很多是你以前未曾想到的?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思维高效发展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思维高效发展 发表时间:2019-01-10T10:59:02.5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作者:钟敏[导读] 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多元、个性、高效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610100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应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多元策略的有效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多元、个性、高效发展。 关键词:问题解决思维高效发展细节决定成败。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细节、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应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关注学生解决问题中多元策略的形成,有效落实“三性”课堂,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悟性,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多元、个性、高效地发展。 一、重视方法的引导,在分析问题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有时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条件解决不同的问题;有时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同一个算式;有时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去分析和解决同一个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发现的乐趣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同时又要适时做出方法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不仅收获知识,更能收获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探索不同的口算方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深入理解算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科性任务和教育性任务也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强化分析中的多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思维的品质 1.借图释义,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学生遇到数学信息很多的文字应用题,在组合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时,往往感到不知从何处入手,所以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不大。这时借助图形符号进行分析,可以形象、直观地突显整道题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学生往往很感兴趣,参与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如:在分析卡车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大客车2小时行驶了140千米,哪辆车跑得快?审题时,引导学生画两条线段,上下进行对比,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2.图文融合,分散难点,加深理解。小学生年龄小,主观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枯燥的纯文字题和抽象的算式,理解起来往往感到困难。训练题型注重图文融合,有助于分散学生面对文字题所遇到的困难,学生能更容易地从图形符号中去分析数量关系或理清每一步的算理,参与学习的主观意愿会更加强烈。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1.23+2.41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清算理,可同时出示算式和图示,引导学生先运用形象直观的图形符号进行计算,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1个“1”和2个“1”合起来是3个“1”,2个0.1和4个0.1合起来是6个0.1,3个0.01和1个0.01合起来是4个0.01,最后得到 3.64,图形符号形象、直观地展示出了每一步的算理,学生理解起来感到更加轻松,参与探究也更加积极主动。 3.画图求解,形式多样,强化意义。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心中明白,但无法列出算式,这时引导他们画图往往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他们会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也能突出解决问题的形式多样,并达到强化方法和算式意义的目的。如:在解决“一瓶油连瓶的质量是366.5克,倒出一半后,连瓶的质量是233.5克。油的质量是多少克?”一题时,可引导学生画图理解倒出的是一瓶油的一半,剩下的是半瓶油和瓶子的质量。通过画图,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形式多样,也能更好地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他们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学科性任务、教育性任务和创新性任务的落实水到渠成。 三、重视优化和延伸,在问题拓展中突出思维的创新 1.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最优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让他们探索各种算法,放手让学生在相互沟通、交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方法,并在以后实践中逐步修正,让学生自己“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2.在问题解决中适当延伸。对于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激励,并主动引导学生适当深入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体会知识的延续性。如:在课后小结时,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问什么?你认为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表现好的给自己加上一颗星。学了本节课后,请你试着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问老师和同学,也可以存入“问题银行”再思考。这样通过老师激励、延伸,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鼓起学生不断探索的风帆,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数学学习活动应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通过有层次的问题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多元策略的有效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多元、个性、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 [3]《三性教育》。

第九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第九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评价目标】 1. 识记问题的实质与类型,问题解决的实质及其特点,创造性的实质及其鉴别。 2. 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空间、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手段—目标分析策略、目标递归策略、定势、功能固着、问题情境、启发、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等术语。 3. 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创造性与智力、创造性与人格。 4.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训练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实例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及训练。 5.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概述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一)问题的实质与类型所谓问题,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成分:①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②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问 题解决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换成目标状态。③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才能改变给定状态,逐渐达到目标状态。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可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指给定 状态、目标状态和用于转换状态的方法都很明确的问题。这类问题较易解决,而且可以确定某一解决方案或答案是否正确。结构不良的问题指给定状态、目标状态和用于转换状态的方法中有一项或几项缺乏明确界定的问题。结构良好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策略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可以将问题解决的策略分为算法求解策略和启发式求解策略。算法求解策略是保 证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一种方法或程序,是一种规则系统。启发式求解策略是一种通用的、适应面较广的问题解决策略,较多地被应用于复杂的定义和不完善问题的求解。通常学科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结构良好的问题,而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结构不良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特点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景引起,个体按照一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不是一种被动的、非自动化的加工,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的认知活动过程。纽韦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的概念来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的认知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