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D与MGD与睑缘炎的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以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或睑酯分泌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弥漫性睑板腺病变,临床上可引起泪膜异常和眼表炎性反应,从而导致眼部刺激症状,严重时可能损伤角膜而影响视功能。

(一)分类
分成两大类,即睑酯低排出型和睑酯高排出型。

低排出型又进一步分为腺泡萎缩型和阻塞型,其中阻塞型是临床MGD最常见的类型。

(二)危险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眼部、全身及药物因素。

(1)眼部因素:前部睑缘炎、佩戴角膜接触镜、螨虫感染以及干眼等眼表长期慢性炎性反应。

(2)全身因素:雄激素缺乏、过敏性疾病、红斑痤疮等。

(3)药物相关因素:抗雄激素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绝经后激素治疗、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的长期应用等。

2.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饮食因素的影响。

(1)环境因素:如长时间注视电脑、手机屏幕。

(2)饮食因素:高油、高糖饮食习惯等。

(三)治疗方法
1、局部物理治疗:包括睑缘清洁、眼局部热敷或冷敷、眼睑按摩。

眼局部冷敷适用于睑缘炎较重的患者,表现为局部充血、分泌物多、睑缘红肿。

待睑缘炎性反应消退后可改为热敷。

2、眼睑按摩:可以指导患者热敷后自行按摩眼睑,自行按摩效果不佳的患者,由医务人员进行睑板腺按摩,方法包括玻璃棒法、睑板腺垫板法、睑板镊等。

3、局部药物治疗:人工泪液:选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聚乙二醇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
1、睑板腺按摩适应症:干眼、睑缘炎、角膜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
2、睑板腺按摩禁忌症:睑缘炎处于活动阶段的患者、角膜溃疡穿孔者、眼表炎症处于急性期者
兰根银。

睑缘炎治疗进展

睑缘炎治疗进展

睑缘炎治疗进展吴梦亮;王艳【摘要】睑缘炎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往在临床上常被忽视,由于其可能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不断被关注,对它的发病机制、治疗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虽然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但睑缘热敷和按摩等物理治疗、局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联合口服抗生素的疗效都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另外,近年来出现的睑板腺探针术、LipiFlow治疗仪器、强脉冲光疗法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近期国内外学者对睑缘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Blepharit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ophthalmological clinics,which was ignored often by ophthalmologists in the past.Because of its complications of conjunctivitis,keratitis and even corneal perforation,it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including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its etiology and treatment.Despite the lack of a standard therapeutic regimen,the efficacy of lid hygiene,topical antibiotics,topical immunosuppressant and systemic antibiotics has been supported proved effective by many studies.New therapies like Intraductal Meibomian Gland Probing,LipiFlow and Intense Pulsed Light also attract an increasing concern.This review is going to provide a summary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reatment of blepharitis.【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3【总页数】5页(P208-212)【关键词】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作者】吴梦亮;王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睑缘炎是一种睑缘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以慢性炎症居多,主要累及睑缘皮肤、黏膜,睫毛根部及毛囊,睑板腺及其开口处,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我国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我国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我国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来源:中华眼科杂志制定者: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因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常出现漏诊和误治的情况。

自2011年国际MGD研究小组发表了MGD的系列研究报告后[1],各国均对MGD的临床诊疗给予了高度重视,针对各国的疾病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指南,使MGD的诊治愈加规范。

我国MGD发病率较高,是导致干眼的主要原因。

长期睑板腺病变会引起眼表的炎性反应,进而使角膜和结膜出现相应的改变,严重者出现视力下降,导致不良预后。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MGD的诊断和治疗,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和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眼表与泪液疾病学组根据我国MGD的临床特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制定出我国MGD 的诊断和分级治疗的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一、MGD的定义MGD是一种以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和(或)睑酯分泌的质或量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弥漫性睑板腺病变,临床上可引起泪膜异常和眼表炎性反应,从而导致眼部刺激症状,严重时可能损伤角膜而影响视功能。

MGD定义中有3层含义。

其一,不同于睑板腺急性感染,如麦粒肿等疾病,MGD是一种慢性炎性反应,发病早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其二,MGD是弥漫性、多个睑板腺腺体受累的疾病,不同于局限性的睑板腺异常,如睑板腺囊肿等;其三,MGD是睑板腺分泌睑酯功能紊乱,使睑酯的质和(或)量改变,从而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进一步造成眼表出现炎性反应和损伤。

二、MGD的分类及病理机制(一)分类根据睑板腺分泌状态的不同,将MGD分成两大类,即睑酯低排出型和睑酯高排出型。

低排出型又进一步分为腺泡萎缩型和阻塞型(图1),其中阻塞型是临床MGD 最常见的类型。

图1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分类(二)危险因素(表1)MGD的危险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2-3]。

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诊断和治疗(2023 年)

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诊断和治疗(2023 年)

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诊断和治疗(2023 年)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

随着相关理念更新和新技术迅速发展,用于MGD 的检查设备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为了满足我国MGD 临床诊疗需求,在《我国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 年)》的基础上,亚洲干眼协会中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的专家,继制订《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3 年)》后,针对MGD 各种检查技术临床价值、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性意见,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MGD 诊断规范化,提高MGD 的诊疗水平。

一、诊断MGD 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体征,参考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一)症状和病史1. 评估症状:MGD 的症状常与其他眼表疾病类似,其中干涩、烧灼感、异物感、酸痛、痒、视力波动或模糊6 个症状与MGD 具有较高的相关性[1]。

MGD 的症状具有晨起较重、下午减轻的特点。

使用干眼问卷量表可帮助筛查出潜在MGD 患者。

临床常用问卷量表及其适用范围建议参考《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 年)》,其中患者干涩感标准评估问卷适用于MGD 相关干眼的症状评估[2]。

2. 采集病史:病史中应记录生活习惯、睡眠情况、伴随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皮肤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有助于判断病因。

(二)体征及分级标准MGD 典型体征主要包括睑板腺开口、睑板腺分泌物性状、睑板腺排出能力和睑板腺腺体结构4 个方面异常,次要体征包括睑缘形态异常、泪膜异常。

分级评分采用每只眼上、下睑分别记录分数方式。

1. 睑板腺开口异常:主要包括睑板腺开口堵塞、狭窄、移位、先天性缺乏等。

其中,开口堵塞最为常见,是MGD 的特征性体征,表现为酯帽、隆起和酯栓,因睑板腺导管末端堵塞和分泌物与角化细胞碎片混合物堆积所致[3]。

浅述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治疗进展

浅述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治疗进展

浅述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治疗进展刘施宇;刘苏;王茜【摘要】睑板腺功能障碍是指患者睑板腺出现弥漫性病变,睑板腺导管发生阻塞,并且睑酯分泌质量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泪膜异常,出现眼部炎症反应和刺激症状[1].MGD最初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睑板腺体开口出现隆起,随着疾病进展,临床表现出现睑缘、睑板腺开口、腺泡异常变化和黏膜皮肤交界线以及主导管,进而导致泪膜的不稳定、蒸发性干眼和睑板腺分泌脂质的形态发生改变等,疾病严重患者者可导致出现结膜和角膜发生改变[2].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睑板腺炎、睑板腺分泌异常以及睑板腺管阻塞等症状.干眼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MGD被认为是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临床上关于MG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3].目前在临床上用于MGD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对MGD的各种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23【总页数】3页(P3801-3803)【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作者】刘施宇;刘苏;王茜【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重庆 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重庆 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重庆 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131 物理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睑板腺按摩及睑缘清洁[4]。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取40℃左右的湿热毛巾局部热敷眼睑10min,每日进行3次,每次热敷后进行睑板腺按摩,进一步促进睑板腺多余分泌物的排出,最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睑缘清洗[5]。

MGD患者的睑板腺脂质异常,易滞留于睑板腺中,从而导致引起睑板腺开口的阻塞。

其中,眼部热敷可以有助于睑板腺脂质的熔解,促进滞留脂质的排除[6]。

上述方法虽然简单,一般患者均可自行操作,但是由于眼部热敷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和适当的患者教育,往往无法取得较好效果。

针对这一缺点,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要对传统的物理治疗进行改进,并研发了新的具有物理治疗作用的设备,例如产热的一次性眼罩、一次性眼部加热器、眼睑红外加热器等。

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诊断新进展

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诊断新进展

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诊断新进展陈旭;马华峰【摘要】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眼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MGD的诊断需根据症状、体征和相应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估.传统的检查方法如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等在MGD的诊断中有着明确的价值,而在2017年我国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一些新兴的临床检查方法如睑板腺缺失率、泪膜脂质层厚度等也作为MGD的辅助诊断标准.传统的方法和新兴的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用于MGD的诊断,将会得到更全面、准确的结论.%·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ophthalmology clinic.The diagnosis of MGD ought to b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symptoms,signs and corresponding assistant examinations.Traditional examination methods,such as slit-lamp examination,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Schirmer tear test and so on,have definite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MGD.In 2017,the expert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in our country have reached consensus that some novel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such as Meibomian gland loss rate and tear film lipid layer thickness are also worked as auxiliary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GD.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new detection techniques will lead to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conclus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MGD.【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6【总页数】4页(P1051-1054)【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缺失率;泪膜脂质层厚度;临床检查方法【作者】陈旭;马华峰【作者单位】400000 中国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400000 中国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睑板腺是位于上下睑板的皮脂腺,能够分泌多种脂质,对维持眼表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2021修订版)一、概述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使干眼临床诊疗有了更多选择。

虽然目前临床干眼检查和诊断方法多样化,但是多数方法均存在主观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和分析的局限性。

同时,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也需要联合应用更多检查技术,提高诊断效率和特异性。

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多数患者需要采用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但是,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多方法组合须基于干眼的发病因素、机制及具体病情。

虽然治疗方法多元化给医师带来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在干眼治疗中强调综合治疗和有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不会改变。

二、干眼的定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多因素”是指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同一患者也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体现干眼病因的复杂性,因而在诊断中找出病因及在治疗中对因治疗十分重要。

干眼是呈现“慢性”过程的疾病,强调了疾病形成的积累性以及治疗过程的长期性,明确了干眼属于慢性疾病。

“眼表微环境”强调眼表是统一整体,是依靠泪液、细胞、神经及免疫等综合因素维持平衡,一旦某个或多个因素失衡,可能会造成眼表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眼表功能失衡。

“神经异常”指眼表的感觉神经异常,是临床部分干眼患者症状与体征分离的重要原因,如糖尿病等因素造成角膜神经功能障碍,使干眼体征明显而症状较轻或缺如等。

三、干眼的分类根据我国临床治疗和疗效判定的需要,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常用的有3种分类方法。

(一)按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分类1. 全身因素性:很多全身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失衡会导致干眼,如Sjögren综合征、Steven-Johnson 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各种结缔组织和胶原血管病、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较为普遍,其他如维生素A缺乏、雄激素缺乏等疾病也易导致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_方雨微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_方雨微
病率多于白种人,老年人多于青年 人,寒冷气候地区高于温暖气候地区。MGD 除了受人种、年龄、气候等因素影响外,还与下述多种疾病相关。
• 1.激素分泌异常:激素分泌异常是导致MGD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帕金森患者、绝经期女性及成 熟男性使用抗雄性激素治疗后,体内的雄性激素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此类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增 多,泪液的粘稠度增加,导致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 睑板腺功能检查: 对患者眼睑的睑板腺开口及其分泌物进行检查检查。查的方法是 裂隙灯显微镜首先观察睑板腺开口的形态是否正常,然后轻轻挤压睑板腺,观察位 于睑缘的睑板腺管开口位置是否有分泌物排出以及分泌物的形态。分泌物的形态, 以黄、白色泡沫状呈现,为轻度异常状态; 颗粒型的睑板腺分 泌物主要是以液态的 形式呈现,可通过液态看到黄色以及白色颗粒,为中度异常状态; 牙膏型的睑板腺 分泌物表现为在睑板腺开口位置可挤出类似牙膏形状的分泌物,为重度异常状态。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 研究进展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睑板腺异常, 它通常以睑板腺终末导管的堵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 或量的改变为主要特征。
MGD的早期表现主要是睑板腺体开口的隆起,随着病 情发展,会出现睑缘、粘膜皮肤交界线、睑板腺开口、 主导管及腺泡异常变化,进而导致睑板腺分泌脂质的形 态改变、泪膜的不稳定及蒸发性干眼等,严重者可导致 角膜及结膜改变。MGD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睑板腺炎、 睑板腺管堵塞及睑板腺分泌异常等。
• 5.酒糟鼻: 该病在眼部表现为毛细血管的扩张、睑板腺的脂质浓缩,进而发展为睑缘炎、睑腺炎等 MGD,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该病的控制效果明显 。
• 6.肾上腺素的药物毒性: 2%的肾上腺素点眼半年以上可以引起上皮过度角化,睑板腺堵塞最终导致 睑板腺腺泡的萎缩。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项目
症状评分 烧灼感:0-3分 流泪:0-3分 畏光:0-3分 眼痒:0-9分 体征评分 睑缘充血、糜烂、鳞屑等累及范围:0-3分 睑板腺开口异常累及的范围:0-3分 睑板腺分泌物情况:0-3分 球结膜充血:0-3分 泪膜破裂时间(BUT):0-3分 荧光染色:0-3分 新生血管:0-3分 总分:每只眼的总得分分别相加
睑缘前唇疾病,包括睫 毛毛囊附属皮脂腺的炎 症
睑缘后唇的疾病,主 要指皮脂腺的炎症和 感染
前后唇均有病变
睑缘炎的病因
Jackson WB, Blepharitis: current strategi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an J Ophthalmol 2008;43:170-9
灰线
Marx线
睫毛位于灰线之前 睑板腺位于灰线之后
Marx线=MCJ
睑板腺开口的内侧 宽0.2~0.3mm
睑板腺
上睑腺体宽 下睑腺体短
数量(个) 25~40 平均31 20~30 平均26
睑板腺
长度(mm) 容量(ul)
5.5(中央)
2
26
13
分泌能力
2
1
组织学
单个睑板腺的组成
腺泡
周围导管
中央导管(内壁为复
全身疾病
性激素缺乏、干燥 综合症、高血压、 高血脂、BPH、银 屑病等
药物相关
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 、抗抑郁药、抗组胺 药、维甲酸等

LOGO
拔除睫毛
蠕形螨性睑缘炎
• 睫毛根有鳞屑样附着物 • 正常人睫毛捡出率26.7%~60% • 睑缘炎发生率为28.8%
Kemal M:ophthalmic epidemiol 12:287290,2005
全身治疗
严重者:多西环素 50~100mg,bid, 1~2w
睑缘区涂糖皮质激素和
/或抗生素眼膏, bid~tid
典必殊眼膏、托百士、
补充维生素C、B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
辣、油腻及甜食,戒烟

典必殊眼膏治疗睑 缘炎的临床观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同仁眼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病种组成:P>0.05
试验组(n=81) 前睑缘炎 后睑缘炎 混合睑缘炎 10 38 33 对照组(n=67) 8 26 33
眼部特征比较
视力和眼压:P>0.05
试验组 矫正视力
最低视力 最高视力
对照组 0.84±0.28
0.2 1.2
0.84±0.31
0.08 1.5
眼压(mmHg) 最低眼压 最高眼压
睑板腺缺失评分及分级
• 评分:1分:睑板腺缺失<1/3;2分:睑板腺缺失1/3—2/3 ;3分: 睑板腺缺失>2/3 上下睑板腺分级合计评分,共6分。 • 分级:0级:0-1分; 1级:2-3分; 2级:4-5分; 3级:6分
0级
1级
2级
3级
睑板腺分泌物的改变
泡沫样分泌物
细菌分泌的酯酶将脂质分解成多种脂肪酸 过量游离脂肪酸通过皂化作用形成泡沫状分泌物
睑缘炎的诊断
睑缘炎 症状、体征 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炎 睑缘炎诊断确立 排除其他疾病
实验室辅助检查
治疗目标和原则
目标
减少局部细菌载量,从而减轻刺激症状
改善MGD
减轻宿主局部的免疫反应
原则
病因治疗 局部与全身治疗结合 疗程:轻度>2个月、中重度>3~6个月
前睑缘炎的治疗
局部治疗
清洁睑缘:稀释的婴儿 香波或生理盐水棉签轻 擦睫毛根部,bid
屈光指数为1.46~1.53,但泪膜脂质层非常薄
对整体屈光状态无明显影响
睑缘的脂质300ug,泪膜的脂质约9ug,尚不清
楚脂质如何从脂质库分布到眼表形成泪膜
表面活性剂是脂质分布于液体所必需的 睑脂对泪膜的作用:减少水层的蒸发、增加 泪膜稳定、促进泪膜分布
睑脂的其它功能
维持眼表的光学表面
屏障保护作用,减少微生物和有机物
睑板腺开口及睑缘形态的变化
睑板腺的帽冠
睑腺口凸出
睑板腺口脂栓
后睑缘钝圆、增厚 新生血管
睑缘部黏膜消失 过度角化
睑缘不规则、睑板 腺开口消失
睑板腺红外线分析仪观察
正常睑板腺上睑细长,约25~40条;下睑睑板腺短粗,约20~30
睑板腺透照
通过冷光源透照下睑
正常睑板腺 透过睑结膜面可清晰看见 MGD睑板腺 导管两边的白色囊状结构 睑板腺的分布和走行看 不见与睑板纤维化和结
材料和方法
多中心对照
试验组: 典必殊眼膏; 对照组: 托百士眼膏
目的:观察典必殊眼膏治疗睑缘炎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观察时间:28天
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
入选标准
临床明确诊断的各种睑缘炎患者:
患者有眼部刺激症状、烧灼、流泪、眼痒、睫毛根部 结痂等现象, 查体可见睑缘充血、睫毛脱落或乱生、睫毛根部异常 物质堆积、溃疡、鳞屑、睑板腺开口异常、睑板腺分 泌物异常、角化、结节、结痂等
年龄3岁到80岁 愿意服从本实验方案
排除标准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青光眼患者,或者眼压大于21mmHg者
眼部患有病毒或者真菌感染者 患有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在试验 过程中可能会进展的其他视网膜病变者 如病人合并应用其他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应停 药1-2周方可进行临床试验
泌物质或量的改变为特征。临床上引起泪膜的异常、眼部刺激症状、炎症
反应以及眼表疾病。
2011年悉尼APAO会MGD workshop
MGD分类
2011年悉尼APAO会MGD workshop
睑缘解剖
全身最大的皮脂腺 不与毛囊直接接触 开口位于灰线与 Marx线之间
灰线(GRAY LINE)与MARX线鉴别
结果:人口学特征
年龄、性别:P>0.05
人口学资料 平均年龄 最小年龄 最大年龄 性别 男性 女性 32 49 27 40 59 89 试验组( n=81 ) 对照组(n=67) 42.06±18.57 3 80 44.48±17.74 6 76 总体 43.15±18.11 3 75
眼部特征比较
14.97±2.83 7 20
14.96±2.78 10 22
眼部特征比较
既往病史:P>0.05
试验组 对照组
睑缘炎病史 麦粒肿或者霰粒肿 青光眼病史 青光眼家族史 青光眼危险因素
28 11 1 1 1
25 16 0 0 1
总体评分变化及有效性
0天 试验组 平均得分 与基线分差 有效率( % ) 21.07±6.41 0 7天 13.99±4.93 -7.09±4.55 28.40 14天 8.02±4.26 -13.05±6.87 86.42 28天 5.18±3.59 -16.00±7.36 95
长期戴镜对眼表和睑缘影响
镜片污染 机械损伤
RGPCL
睑裂斑
• • •
氧不足 感染 镜片污染
• • •
机械损伤 过敏反应 干眼
改变正常的泪膜分布和动力学,镜片吸附水分,导致眼表脱水
MGD的临床表现
症状
自觉症状:烧灼感、眼痒、异物感
视力:可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 体征:
睑缘形态的变化
■ 睑板腺的缺失
睑板腺分泌物的改变
睑缘炎的特点
后睑缘炎和混合型睑缘炎易发生角结
膜病变
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
(blepharokeratoconjunctivitis,BKC)
角结膜病变比睑缘炎恢复快 儿童BKC易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
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 (blepharokeratoconjunctivitis,BKC)
多发生于葡萄球菌性睑缘炎,葡萄球菌抗原 自身可通过粘附于角膜上皮中的细菌抗原结 合受体而产生炎症反应
的侵袭 减少佩戴角膜接触镜的不适感 防止睑缘泪液溢出 防止皮脂对泪膜的污染 睡眠时封闭睑缘
病理机制
阻塞性MGD睑板腺结构改变过程
正常
开口和 排泄管 阻塞
中央导 管扩张
腺泡 萎缩
角化
MGD的流行病学
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最高
MGD的危险因素
眼部疾病
睑缘炎、干眼症、 毛囊蠕形螨、角膜 接触镜等
对照组
平均得分
与基线分差
23.51±6.19
0
20.73±6.32
-2.78±5.24 8.96
18.34±6.26
-5.16±5.37 16.42
16.52±6.73
-7.17±5.79 25.76
有效率( % )
层鳞状上皮)
排泄管(内壁为全角 化的鳞状上皮)
腺泡的结构
全分泌腺泡:充满分 泌细胞(meibocyte,睑 脂细胞)周围绕以基 底膜 腺泡周围有毛细血管 (c)和神经纤维(n)
睑脂的转运
睑脂的持续分泌产 生的分泌压使其向 外排泄 眼轮匝肌和Riolan 肌的收缩对睑板腺 的压迫作用驱使睑
睑脂的生理特性和作用
疗效判定
痊愈: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体征均恢 复正常(计分为0) 显效: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和体征计分 之和减少大于或等于40%者
好转: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和体征计分
之和减少小于40%者 无效: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和体征计分 之和不变或增加者。
统计学方法
T检验:年龄、IOP、症状体征总评分 卡方检验:性别、诊断 秩和检验:病程、矫正视力、症状和体征评分 精确概率法:青光眼史及家族史、睑缘炎史
MGD与睑缘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