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贮存于养护的基本方法
中药材储存养护管理规程

中药材储存养护管理规程
仓库要求:仓库应备有防虫、防鼠、通风、防火设施。
在仓库门内侧放置挡鼠板、库内放置鼠夹,库房门口安装灭蝇灯以防昆虫进入。
储存温度要求:中药材的储存温度应根据其属性和特性进行合理的调节。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储存温度在5-25摄氏度之间,温度波动不超过3摄氏度。
中药材分类储存:中药材应按其本身的特性及不同的药用部位分类存放,如:按根茎类、花类、叶类、果实种子类等分别贮存,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类药分别贮存,可以防止或减少害虫和霉菌污染,且便于发放、保管、养护。
养护方法:可以采取密闭、阴凉贮存以及及时翻包、通风、除湿、降温等措施,必要时采用符合要求的方法进行干燥,可以有效地预防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
养护检查记录:根据药材的流转情况,定期对在库药材进行有计划的养护检查,做好养护检查记录。
中药材如何储存养护

中药材如何储存养护
中药材是我国传统使用的药材,在身体保健、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现代生活中,中药材还是比较受人们欢迎。
那么,中药材如何储存养护?
先把中药材晒干或晾干。
如果发现中药材有点湿润的话,一定要先把中药材晒干或者晾干,这样才便于储存。
用干净的塑料袋把中药材装好。
塑料袋一要保证干燥,二要保证干净,然后才可以用来装中药材。
用扎丝绳扎好扎紧。
用塑料袋子把中药材装好以后,为了让药材持续保持干燥,这时就要用扎丝绳扎好。
放入玻璃瓶中并密封好。
找来玻璃瓶,并且要求干净和干燥,把用塑料袋装好的中药材放入玻璃瓶里,然后盖好密封。
选干燥干净的环境保存。
干燥干净的地方是最适合存放中药材,所以一般要存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否则很容易霉变。
每隔一段时间查看。
药材保存一段时间后,要不定期进行查看。
主要是要防止受潮,防止起虫子。
易吸潮泛油的中草药:如枸杞子、麦冬等,应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冷藏避光保存。
含有挥发油的中草药:如金银花、菊花等,应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放置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参类药材:如野山参、红参、糖参、生晒参、西洋参等,对确已干透的参,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易生虫、霉变的中草药:如薏米、天麻等,应贮存在密闭、干燥
的容器内。
放置干燥通风处,同时,在每年虫蛀季节前(3月-4月),应取出反复暴晒,以防虫蛀。
中药材贮存于养护的基本方法

中药材贮存于养护的基本方法
1、温度
中药在常温下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但当温度升至34℃以上时就会发生某些中药的变异,如含油脂较多的苦杏仁、柏子仁等油分外溢,含糖类较多的黄精、玉竹粘连、变味等。
而温度低于0℃时,某些含水量较高的中药(如鲜地黄、鲜石斛等)所含水分就会结冰,细胞壁及原生质受损,从而导致中药疗效降低。
2、湿度
湿度可影响中药的含水量,直接引起中药的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风化干裂等各种变化。
3、空气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也对中药的质变起着重要作用。
害虫的生长发育及繁殖都离不开氧。
4、日光
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会促使中药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日光中的紫外线和热还可使含蛋白质的中药材变性、色素分解、加速鞣质产生沉淀。
5、微生物
微生物是中药材发霉、腐烂的主要因素。
中药材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其中霉菌类是造成中药发霉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6、害虫
由于中药来源广泛,受采收、加工、运输、贮藏、包装等多种途径的影响,加之害虫生物学特性多样,容易构成对药物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危害。
在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易被虫蛀的占40%以上。
7、鼠害
鼠类易破坏中药的包装,造成药物的窃食,同时还可造成排泄物污染、病毒及致病菌传播等危害,尤其是死鼠对中药危害更大。
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

六.气调养护 气调即空气组成的调整,简称“CA”贮藏。气调养护, 系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调节或控制密封容器内 的气体组成成分,降低氧的浓度以防中药变质的方法。 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科学而经济的贮藏方法。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60Co-r射线辐射技术、气幕防潮 技术、气体灭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埃-京氏杀虫技 术、高频介质电热杀虫技术等。应根据中药的品种、 特性、季节气温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特殊中药 应重点保护,做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三.密封养护 密封或密闭贮藏可以避免外界空气、光线、温度、湿度、 微生物、害虫等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如刺猬皮、蜣螂虫等 动物类药材可以采用生石灰埋藏贮存,熟地黄、龙眼肉等 可用薄膜材料密封于密闭容器贮藏等。 四.化学药剂养护 本法主要适用于储藏大量药材的仓库。适用于中药防霉杀 虫剂很少,以选择毒性小的为宜,常选用不易残留的化学 熏蒸法来灭菌杀虫。常用磷化铝或硫磺熏蒸。需注意熏蒸 后通风排毒。 五.对抗同贮养护 本法为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和特殊物质同贮具有相互制约、 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现象的传统贮藏养护方法。如泽泻、 山药等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番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花 椒与地龙、蕲蛇、金钱白花蛇及全蝎同贮防虫蛀,冰片与 灯心草同贮防霉变等。此外,某些药物与乙醇或白酒密封 贮存也是较好的养护方法。
一.干燥养护 干燥是保存中药的最基本条件。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 干法、阴干法、烘干法、木炭干燥法、生石灰干燥法、 通风干燥法、密封吸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远红外 干燥法、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法等。如枣仁、知母宜阴 干;大黄、山药可以烘干;人参、鹿茸采用石灰干燥 法;款冬花、红花运输时常采用木炭干燥法。 二.冷藏养护 采用低温(0~10°C)贮存方法,可有效防止不宜烘、 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异现象发生。如人参、 蛤蟆油等常用此法。
中草药贮藏方法

中草药贮藏方法
中草药保存可以分普通中药的存放、贵重药材保存、代煎中药的保存,总体则是需要阴凉、干燥、密封的存放环境,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1、普通中草药的存放。
中草药含有水分,如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容易蒸发水分,影响药效。
建议中草药不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中草药红花等太阳直晒可能变色,影响药效,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贵重药材保存。
冬虫夏草含有水分,容易发霉,可用纸封包,冷藏保存。
西红花易变色、易受潮,可存放在不透明玻璃瓶。
人参易虫蛀、易发霉等,可存放在密封的盒子中。
3、代煎中草药的保存。
代煎中药药液真空密封包装,建议冰箱冷藏保存,也可以放在阴凉处保存,时间是7至14天。
中药保存分种类的保存,大部分中药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1. 存放环境:中药材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蛀、避异味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防止霉变。
2. 包装规范:中药材应该采用透气性好、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如纸袋、塑料袋等。
在包装过程中应该避免受潮、受污染。
3. 清洁卫生:存放中药材的场所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扫消毒,避免飞虫、蚁蚂等害虫的侵扰。
4. 分类存放:中药材应该根据性味功效等属性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药材相互混合造成混乱和变质。
5. 定期检查:对存放的中药材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出现腐烂、霉变等情况。
6. 控制湿度:中药材的储存室应该控制适当的湿度,一般保持在60%以下,避免过湿导致霉变,也避免过干导致药材变质。
7. 防虫防蛀:采用适当的防蛀、防霉等措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对于中药材的养护管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中药材的使用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抱歉,我目前无法提供超过300个字的响应。
这篇文章的长度限制可能需要分几次来完成。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已经提到了中药材的存放环境、包装规范、清洁卫生、分类存放、定期检查、控制湿度、防虫防蛀等方面。
为了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不同中药材的特殊养护技巧。
让我们探讨以下内容。
8. 质量标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气味、味道、性状、湿度、含杂、含砂、含杂质、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
对于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供应商和买家需要按照这些标准来进行采购和检验,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9. 特殊养护技巧: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可能会有各自特殊的养护要求。
例如,一些中药材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晒干处理,如藏红花、黄芪等;有些中药材在存放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川芎、桂皮等可能需要防虫防蛀。
因此,在养护管理中需要对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着专门的处理和管理方式。
10. 养护记录:对中药材的养护过程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收购日期、库存数量、养护环境、检查结果等,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溯源查找,同时也为质量追溯提供了依据。
中药材贮存于养护的基本方法

中药材贮存于养护的基本方法中药材的来源复杂,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真菌类、树脂类、干膏类和矿物类等。
植物类有根据其部位不同,分为根与根茎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草叶类等。
不同的中药材性质各异,如花类和草叶类药材含有色素和挥发油,,易变色、串气;根和根茎类、种子类药材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易发霉、酸败变质(泛油);树脂、干膏类药材受热易软化融粘,也易生虫发酵。
药品从业人员应在熟悉不同中药材特点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各种贮存于养护方法。
总的来说,贮存中药材的库房均应选择阴凉干燥,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温度一般不超过30度,温度控制在70%~75%。
对于易虫蛀、霉变、泛油打的药材,防湿度应从严控制(温度应不超过25度,相对湿度为70%左右)。
货垛应经常检查,防止倾斜倒塌。
易泛油的药材,货垛不宜过于高大,要留空间通风。
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如花类、菜叶来),影迷面日光直射,定期测定垛温。
不耐重压的药材(如花类、果实类)。
应使用木箱、纸箱等盛放。
中药材的养护方法可分为传统养护方法和现代养护方法。
传统养护方法具有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是目前中药材贮存养护中重要的基础措施;现代养护方法是以预防为主的养护手段。
中药材的具体养护如下:传统养护方法:(1)除湿养护法:常用的方法包括通风法和吸湿防潮法。
通风法是利用自然气候调节库房的温湿度,起到降温防潮的作用,一般应在晴天无雾及室外相对湿度较低时开门通风,反之则关闭门窗,还可安装排风扇等通风设备。
吸湿防潮法是指用除湿机或干燥剂保持环境干燥。
根和茎叶类、花类、动物类、树脂、干膏类和矿物类药材均可使用本方法养护。
(2)密封养护法:采用密封或密闭养护可使中药材与外界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响。
但在密封前应控制中药材中的水分含量,且无变质现象,否则反而有利于霉变虫蛀的发生。
可使密闭的容器、塑料薄膜帐或库房。
密封养护法使用的药材品种较广,更与根茎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动物类等药材都可使用本方法养护。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与湿度控制:中药的储存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中药的储存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在45%-55%之间。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使中药容易受潮、发霉、虫蛀等。
可以选择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地方存放中药。
2. 避光与防潮:中药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导致中药成分的变化,而潮湿会导致中药受潮、变质。
因此,中药可以使用防潮罐或密封袋进行包装,并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
3. 空气流通:中药储存空间应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太严,否则容易导致中药发霉、虫蛀。
可以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容器储存中药,定期检查中药的状态,如发现发霉或虫蛀,需要及时处理。
4. 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中药应分别储存,避免混杂。
一些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可以单独储存,以免影响其他中药的品质。
同时,不同种类的中药按照其性味属性进行分类存放,以免相互干扰、相互影响。
5. 定期检查:中药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保存状态。
检查中应关注商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查看中药是否有异味、虫蛀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更换。
总而言之,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光与防潮、空气流通、分类储存,并定期检查中药的品质和保存状态,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贮存于养护的基本方法
中药材的来源复杂,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真菌类、树脂类、干膏类和矿物类等。
植物类有根据其部位不同,分为根与根茎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草叶类等。
不同的中药材性质各异,如花类和草叶类药材含有色素和挥发油,,易变色、串气;根和根茎类、种子类药材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易发霉、酸败变质(泛油);树脂、干膏类药材受热易软化融粘,也易生虫发酵。
药品从业人员应在熟悉不同中药材特点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各种贮存于养护方法。
总的来说,贮存中药材的库房均应选择阴凉干燥,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温度一般不超过30度,温度控制在70%~75%。
对于易虫蛀、霉变、泛油打的药材,防湿度应从严控制(温度应不超过25度,相对湿度为70%左右)。
货垛应经常检查,防止倾斜倒塌。
易泛油的药材,货垛不宜过于高大,要留空间通风。
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如花类、菜叶来),影迷面日光直射,定期测定垛温。
不耐重压的药材(如花类、果实类)。
应使用木箱、纸箱等盛放。
中药材的养护方法可分为传统养护方法和现代养护方法。
传统养护方法具有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是目前中药材贮存养护中重要的基础措施;现代养护方法是以预防为主的养护手段。
中药材的具体养护如下:
传统养护方法:
(1)除湿养护法:常用的方法包括通风法和吸湿防潮法。
通风法是
利用自然气候调节库房的温湿度,起到降温防潮的作用,一般应在晴天无雾及室外相对湿度较低时开门通风,反之则关闭门窗,还可安装排风扇等通风设备。
吸湿防潮法是指用除湿机或干燥剂保持环境干燥。
根和茎叶类、花类、动物类、树脂、干膏类和矿物类药材均可使用本方法养护。
(2)密封养护法:采用密封或密闭养护可使中药材与外界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响。
但在密封前应控制中药材中的水分含量,且无变质现象,否则反而有利于霉变虫蛀的发生。
可使密闭的容器、塑料薄膜帐或库房。
密封养护法使用的药材品种较广,更与根茎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动物类等药材都可使用本方法养护。
(3)低温养护发:采用低温(2~10度)贮存中药材,可有效防止不宜烘、晾的药材生虫、发霉、变色等现象发生。
可分为自然降温法和机械降温法两种。
自然降温法是指在严冬室外干燥切气温低于0度时,将库房门窗开启,引冷风入内,利用库温骤降,促使仓虫死亡。
机械降温法是指利用制冷设备产生的冷气。
使库房处于低温状态。
更与根茎类、果实类、种子类等易泛油的药材、如柏子仁、胡桃仁、肉豆蔻等可使用本方法养护。
(4)高温养护法:采用高温(如暴晒、烘烤、热蒸)贮存中药材,可有效干燥药材,防止虫害侵袭。
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草
叶类、动物类均可使用本方法养护,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操作。
如花类药材不宜暴晒,以免花朵残损,晒后应待药材回软再行包装,否则花朵易破碎;果实类药材除桂圆、五味子、母丁香、大茴香、乌梅、荜澄茄等不宜日晒,其他品种均可晾晒;种子类药材除肉豆蔻、胡桃仁不宜晾晒外,其余均可晾晒,但郁李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等晾晒时间不宜过久,以免种皮干燥破裂;质地坚韧、不易残损的动物类药材也可晾晒,但时间不宜过长,如蕲蛇、乌梢蛇、地龙、紫河车等。
(5)对抗贮存法:也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材同贮,相互克制以防止虫蛀、霉变的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
如人参和细辛同贮、冰片和灯心草同贮、藏红花和冬虫夏草同贮等。
还可与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密封同贮,如山苍子油、花椒、樟脑、大蒜、白酒等。
现代养护方法:
(1)干燥养护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和微波干燥,即利用远红外线或微波加热中药材,使其干燥。
这
两种养护法均具有干燥快。
药材质量好的特点。
(2)气调防潮养护技术:将中药材置于密闭容器中,控制空气中的氧浓度,认为的制造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
此
法不但能避免新的害虫产生或侵入,是原有的害虫窒息或
中毒死亡,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及药材自身的呼吸作
用,有效保证了中药材品质的稳定。
(3)争气加热养护技术:利用争气杀灭中药材中所含霉菌、杂菌及害虫的一种方法,包括低温长时灭菌、压高温短时灭菌和超高温瞬时灭菌三种。
其中超高温瞬时灭菌是将中药材迅速加热至150度,经2~4秒瞬时完成灭菌,由于灭菌温度高,灭菌时间段,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药物成分尚来不及发生反应,故药效损失甚微。
(4)气体灭菌养护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环氧乙烷及混合气体防霉的技术。
环氧乙烷可与细菌蛋白分子结合,是细菌的代谢过程受阻而被杀灭,有较强的扩散性和穿透性,可灭杀各种细菌、霉菌、昆虫、虫卵。
但由于环氧乙烷沸点较低,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因此可采用环氧乙烷混合气体,灭菌效果更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
(5)60
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方法:应用放射性
60
co产生的γ射线或加速产生的β射线辐照中药材,可使附着的霉菌、害虫体内出现的各种射线化学过程,使其死亡。
具有效率高、不破环中药材外形、无放射性残留的特点,且在不超过1000Rad的剂量下,不会产生毒性和致癌物质。
(6)包装防霉养护法:是指将中药材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放入无菌包装的方法,在常温条件下,不需任何防腐剂或冷藏设施,也可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其质量。
(7)气幕防潮养护技术:气幕(又称气帘或气闸)是装与仓库门上的,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除库外、库外热空气侵入库内的装置,配合除湿机使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