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三氧化二砷

别 是 具 有 P -RAR d 融 合 基 因 ML 者 ) 有 效 药 物 , 以 使 8 % 0 的 可 0 %的
患 者 达 到 完全 缓 解 。但 对 于难 治 的
成 分 , 一种 剧 毒 物 , 致 癌 性 , 是 有 但
低 剂 量 应 用却 是 一 种很 好 的 药物 。
三 氧 化 二 砷 是 在 上 世 纪9 年 代 0
全 反 式 维 甲 酸 的诞 生 大 大 提 高 了 急 性 早 幼 粒 细 胞 白血 病 的 治 疗 效 果 。并 已 经 取
全 反 式 维 甲酸 究 竟 是 一 种 什 么药 , 又 是 什 么 原 因 使 得 这 种 药 物 能 够 治 愈 白
代 骨髓移 植 成 为治 疗 的首 选方 案 。据 统
维普资讯
急 性 白 血 病 俗 称 “ 癌 ” 是 一 种 高 针 对 这 一 病 因 而 研 制 的 靶 向 治 疗 药 物 , 血 ,
度 恶 性 肿 瘤 性 疾 病 ,治 疗 困 难 ,生 存 期 它 能 够 改 变 P - ARd 的 活 性 、 构 型 ML R
前 文 已经 讲 过 ,全 反 式 维 甲酸
有 ,这 种 药 物 就 是 三 氧 化 二 砷 粒 细 胞 白血 病 , 带动 了世 界 范 围的
是 治疗 急性早 幼粒 细胞 白血病 ( ( s ) 特 - 2 。它 是 传 统 中 药 砒 霜 的 主 要 相 关 研 究 工 作 。  ̄ o,
血 病 呢 ?治 病 求 治 本 , 有 根 本 原 因 解 决 计 , 用 全 反 式 维 甲酸 )1 只 采 J  ̄疗 , 以 使 白 '4 t 可
了 , 能将疾 病 治 愈 , 导 致 疾病 最根 本 血 病 的缓解 率 高 达 7%~0 , 才 而 2 9 % 3年 生 存 的原 因 就 是 基 因 的 改 变 。 众 多 专 家 多 年 率 达 6 %  ̄ 5 。 2 7 %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HAE方案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bw l i ae[ ] m nl oa ,19 , 0 1 ) 4 2— 4 . o e ds s J .I mu o T dy 9 9 2 ( 0 : 4 4 5 e c ] 张婵 , 5 唐立. 益生菌治疗 炎症性肠病 的研究进展 [ ] J .中国微
s s TN — ap a p o u to n l o o y a c a i e— a t ae n l e F l h r d c in i i p ls c h rd p c i t d l t v —
i arp ae otc —idpn et cai f em cohgs yacnat n e edn ehns J .C l n b m m[ ] e l Mco i , 0 3, ( ) 2 7~2 5 irbo 20 5 4 : 7 l 8.
骨髓形 态学缓解。完全缓解( R) 给予 3~ C 后 5个疗程 H E方案巩 固治疗, A 再给予应用 A R A : H E方案 的 T A、 sO A 序贯 治疗 , 维持 治疗 2年 。观察 患者治疗前、 治疗后及停 药随访期 间骨髓形 态学、 M P L—R R t A o 融合 基 因检测 结果 的变化。结果 1 7例 A I 患者 均获得 C 10 ) 其 中 1 P R( 0 % , 6例 (4 1 ) 9 . % 达到 C R, 例 ( . % ) C 1 59 复发 。结论 应 用 A R A H E方案的序 贯治疗可使 大部 分 A L患者获得 长期 生存 三氧化二砷 ; A H E方案 ; 急性早幼粒 白血病 ; 治疗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临床血液科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机体骨髓跟外周血当中的幼稚及原始髓性细胞发生异常增生。
而临床中的AML患者,约有15%属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代谢异常、浸润脏器、发热、感染、出血及贫血等。
且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十分紧急,如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氧化二砷最早在古籍中记载为有毒物质,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发现其对AML有一定的治愈能力。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三氧化二砷对于AML的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联合治疗1.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原浆毒性物质,是组成砒霜的主要成分之一。
三氧化二砷的毒性十分强,跟巯基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直接抑制磷酸酯酶色素氧化酶、脱氧核酸聚合酶及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诱导机体内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1]2.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病变,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并随外周血扩散到全身,抑制机体正常造血细胞功能,病毒、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苯、遗传等均可能导致AML,患者临床极易伴出血、贫血等并发症。
2.2发病机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是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基因产生PML-RAR融合基因。
[2]2.3治疗机制ATRA能够靶向性针对PML-RAR融合基因,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着极强的治疗能力。
据之前的研究显示,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3.53%。
同时,ATO也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药物。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用全反式维甲酸 、 三氧化二砷 , 联合 小剂量化疗 , 观察缓解时间和药物不 良反应. 结果 :6 中2 3例 例早期 因脑 出 血而死亡 , 其余均完 全缓解 , 完全缓解 率达 9 ,%, 44 达完全缓解 的时 间为 2~ 0d 17 .结论 : 本方案治疗急性早 幼粒 细胞性 白血病能够获得很高 的完全缓解率 , 降低 了复发率 , 缩短 了诱 导时间 , 可望长期生存 , 效确切 、 疗
可靠 .
[ 键 词 ] 反 式维 甲酸 ;三 化 二 砷 ; 诱 导 ; 关 全 二氧 双 急性 早幼 粒 细 胞性 向血 病 ; 临床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 7 37 R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1 0 8(0 90 — 0 5 0 17 — 1520 )10 8 — 3
Jn2 0 a .0 9
全反式维 甲酸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 治 疗 急性 早 幼粒 细 胞 性 白血 病 的临 床研 究
赵 文 海 , 胡龙 虎
(. 1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血液肿瘤科 ,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内蒙古 民族大学 医学 院, 50 1 . 2 内蒙古 通辽 0 8 0 ) 2 00
第 2 卷 第 1 4 期
20 年 1 09 月
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n lo n e n oi iest o ain lis o r a fI n r Mo g l Unv ri fr N t aie a y o t
Vo .4 No 1 12 .
.
,
2 Me ia olg ,n e n oi nv ri r t. dc l l e In rMo g l U iest f i aie ,n e g l T n l 2 0 0 C ia C e a y o Na o t Mo a a
三氧化二砷可能促进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

三氧化二砷可能促进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路透社医学新闻) 1月1日的《血液》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小鼠模型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tRA)和三氧化二砷序贯治疗可改善生存。
该发现提示这种联合对于治疗tRA敏感和耐药的APL患者有价值。
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Yongkui Jing博士与其同事解释说:在APL患者体内致白血病的融合蛋白包含APL基因产物和维甲酸受体alpha(PML-RAR-alpha)。
tRA和三氧化二砷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靶分子PML-RAR-alpha,诱导APL患者取得完全缓解,提示这种联合有潜在的协同作用。
在该项研究中,作者研究了tRA和三氧化二砷对于tRA敏感及耐药的APL细胞凋亡和诱导分化的影响。
发现亚致凋亡浓度的三氧化二砷降低了tRA介导的APL细胞的分化,但是与tRA协同作用促进了tRA耐药的APL细胞分化。
在APL细胞上tRA的预处理可抑制三氧化二砷诱导的凋亡,但在tRA耐药的APL细胞上无这种现象。
研究者称:“在序贯治疗后,含有APL细胞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生存率增加,但是两药联用毒副作用也增加。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小组建议减少两药的应用剂量,tRA和三氧化二砷的疗效会增加而毒副作用下降。
“体外研究提示需要改动用药的剂量,需要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试验以判断这种联合用药对于tRA耐药复发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Jing博士说:“对所有对tRA耐药的复发APL病人联合用药应该更有效,但是对于新的病人不会有不良的影响。
”他补充说:“在中国和法国tRA和三氧化二砷联合用药治疗APL 患者的研究已经开始,联合用药和单剂治疗一样能被患者很好的接受,而且预试验的结果显示诱导缓解二者无显著差异。
要确定这些病人疗效维持时间有多长还为时尚早。
”。
全反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2例疗效观察

① 疗效 2 例患者在入 院后的第 2 因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天 其 余9 例患者均获得 C , R率 9 . I 获得 c Rc 16‘ . R的时同 2- 8天. 12 ② 自细胞变化
8例 患者 初 治 时 髑 C 1 x1' ,其 中 6 (5‘ 者 < 0 几 0 例 7' )患
时间为治疗第 5 1 - 5天。使用羟基脲或联合化疗 自细胞降至
以治愈的一种 自血病亚型,全反氏维 甲酸 ( T A A R )或三氧 化
二砷 ( s ) 的临 床 应 用 , 使 A L 者 的 早 期 死 亡 率 明 显 降 A P患 低 ,完全 缓 解 率 (R 显 著提 高 。大 宗 病 、肋/ D ^a _ A( ) I- r— c等方案序贯化
瘤的强化 时间晚于垂体前叶 。
垂体微腺瘤的动态 M I检查的诊断主要根据垂体 内的信 R
置,’海绵窦的关系等, 瞄 j 为I床外科 手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随着医疗设备的进展和应用软件 的改进 ,动态垂体 I I U 增强扫描扫描速度快, 诊断率高, 应作为临床怀疑微腺瘤 的首
选影像学 诊断方法。
疗 。第 1 年每月化疗一 次,第 2年每 2 月化疗一次。第 3 个 年每 3个月化疗~次,第 l 3年每个病人用 2 3个疗 程三氧  ̄ - 化 二 砷 ( 3 lm / , 1- 8 天 。 化 疗 问 歇 期 加 用 k0 ) O g d 52
AR T A合用或不合 用化疗的 C 已高达 9 %~9 %。五年存 R率 2 5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 0 ,2 () 9 —3 3 0 7 35 :3 1 9.
全反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及联合化疗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1 例疗效观察 2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杨倩倩;崔久嵬;李薇;陈耐飞;王冠军【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6)003【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分析联合诱导治疗下影响初治APL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将联合应用ATO和ATRA治疗的107例初治APL患者,根据危险因素分层、形态学差异、融合基因和染色体的不同分别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粗颗粒组(M3a)、细颗粒组(M3b),融合基因长型组(L+)组、融合基因短型(S +)组,典型核型组、附加核型组,比较治疗过程中各组早期死亡率及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液学完全缓解(CR)率及达CR时间,确定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结果:①107例患者,10例早期死亡,早期病死率为9.35%,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凝血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增多.②高危组达CR时间、CR率和早期病死率与中危和低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低危与中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3b组较M3a组达CR时间明显延长,但两者CR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融合基因(L+) 组CR率高于融合基因(S+)组,达CR时间短于后者(P<0.05);典型核型组和附加核型组CR率、达CR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ATO和ATRA联合诱导治疗,初诊APL患者白细胞计数、形态学分型和分子生物学分型可能是影响CR的因素,而附加染色体异常对短期CR 无明显影响.【总页数】5页(P558-562)【作者】杨倩倩;崔久嵬;李薇;陈耐飞;王冠军【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相关文献】1.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杨绍灵;凌如芳;许志金2.砷剂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燕玮;胡文旭;杨威3.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J], 吴东升4.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治患者 [J], 李宏姣;颜小花5.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杨国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2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其诱导缓解方案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15例)。
对照组采用维A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三氧化二砷,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虽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也会引起较大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是要充分考虑利弊。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属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特殊类型,是一种恶性疾病[1]。
而三氧化二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
临床研究报道,其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2],但是由于该物质的特殊性使得其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是医学家们探究的热点。
本次作者探究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2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关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诊断[3]。
根据诱导缓解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15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4例,女7例,年龄19~7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19~7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前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指标以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
对照组给予维A酸治疗,剂量20 mg/(m2·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摘要]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
观察组采用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ATRA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达到CR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峰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可以缩短CR时间,提高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图分类号] R5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3(c)-0081-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ll trans retinoic acid combined with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Methods 57 cases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27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l trans retinoic acid combined with arsenic trioxid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l trans retinoic acid.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egative rate of PML-RAR alpha fusion gen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The time of achieving C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R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eak value of white blood cel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t(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t (P<0.05).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1 years,no disease survival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ll trans retinoic acid combined with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is significant,which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CR and improve the response rate,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recurrence rate is low,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All trans retinoic acid;Arsenic trioxide;Adult;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起病较急,部分患者在血液学完全缓解(CR)前期死于并发症,其为第一种通过靶向治疗成功的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亚型,CR后的预后情况较好,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1-2]。
本病临床上常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复发率较高。
若单独采用ATRA与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APL的病情,但其达到CR的时间需要提高45 d左右,这给患者的病情控制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快速降低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成为临床医务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3-4]。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AP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7例AP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7±6.2)岁。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9±7.1)岁。
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FAB协作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M3型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5],且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维A酸受体(RAR)α(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检查均显示呈阳性。
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者。
两组的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ATRA(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0417)口服治疗,30 mg/d,3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哈尔滨伊达药业,批号:20140511)10 mg/d稀释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4~6 h,4周为1个疗程,每疗程可间歇5~7 d,也可以连续用药。
缓解后按诱导缓解治疗剂量与疗程进行巩固治疗,完全缓解后5~7 d应用1个疗程,然后每隔1、2、3、4、5、6个月分别应用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血液学完全缓解(CR)所需时间、白细胞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诱导缓解治疗期间相关指标的比较两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达到CR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CR 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峰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复发率和无病生存率的比较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APL形态学上的主要表现为骨髓中浸润了数量较多的、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6],其细胞遗传学中主要表现为第17号与第15号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7],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出血倾向[8]。
本病常采用凋亡药物及诱导分化进行治疗,疗效较佳[9],其中最常用的是三氧化二砷。
相关研究显示,当三氧化二砷的使用浓度较低时,其主要作用为诱导分化;当三氧化二砷的使用浓度较高时,其主要作用为诱导凋亡。
不过大量研究显示,单独使用ATRA进行治疗时,患者会出现高白细胞血症,且发生率还很高,同时在早期就很容易复发,给患者的生活及健康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临床医务人员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来克服上述问题,试着将ATRA与其他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经过多次实验研究证明,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CR率高达90%以上。
低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主要作用为诱导分化,而高浓度则能够诱导凋亡,其根本治疗机制为两者联用降解了PML/RARα融合蛋白,进而起到治疗作用[13-14]。
此外,两者联合使用还能够起到协同作用[15]。
很多研究也显示,采用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CR 率可高达85%以上。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达到CR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峰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APL效果肯定,不过APL为有可能治愈的恶性血液疾病,长期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及肝脏的毒性代谢及其血脂问题等都应该被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