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拟获奖论文名单
调解的制度建设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初评入选名单·调解的制度建设(排序不分先后)序号题目大调解运行机制研究——以安徽省的实践为视点“大调解”格局下法院调解的价值定位与改革方向问题研究——以浙江全省法院的调解实践为研究对象“调解前置”植入“诉调对接”的制度构想——以台湾地区经验为视角关于我市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小议法院民事诉讼调解的强制化倾向——兼论法院调解的监督与补救社会纠纷的行政法解决机制之研究——论行政诉讼制度引入调解的构建论建立健全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制度的必要性民事司法调解“空调现象”之避免与预防——对我国基层人民法院当前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完善的若干思考法院调解“内卷化”与调解资源外部植入——以市两级法院人大代表协助诉讼调解实践为例建立“社区法官”机制的思考城市社区个人调解工作室的法理学观察——以“大土工作室”为例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以贵州省清镇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制机制为样本对我国法院建立附设调解制度的几点思考人民调解的司法引入——以苏州市平江区为样本的分析诉讼调解的经济分析——以法院为中心合法与有效之间——反思法院调解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大调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从《人民调解法》颁行看调解联动机制之建立浸润着泥土气息的基层法庭调解艺术——以省县人民法庭为分析样本论我国民事诉讼诉前调解的困境与出路关于调解书中限制性条款的统计分析——以民四庭年至年度调解案件为样本法院调解在中国的法治困境与出路——一种法文化的解读社会工作与人民调解诉调对接视野下的司法确认程序研究论纠纷解决机制中司法权与民间自治权的重新配置——以人民调解前置为视角使命与现实的反差——从民事调解遭遇高反悔率看其完善进路对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反思——以市某区的典型个案分析为切入点现实之困与求解之策——基于运行中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实证研究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实施问题研究大调解机制在基层的运用及其完善的建议诉讼文化视野下法院调解的分析与思考社会管理创新中人民调解价值的体现与提升——以杭州市创新人民调解工作为例继往与开来:基层法院人民调解指导工作的创新发展——以镇海区人民调解指导工作实践为样本各自为战到调诉对接: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运行的调研——以镇海法院司法确认实践为样本检调对接的实践探索和机制构建社会矛盾化解背景下的行政调解制度建构与机制建设——立足苏州市行政调解工作实践的思考非零和多元博弈的多赢:探索行政协调和解制度的帕累托改进——以法律博弈论研究司法实践中的行政协调和解制度之建构经验或是知识:基层调解委会员人员选择问题研究论法官调解集约化——法院专职调解员制度建设。
法学会 论坛 征文

法学会论坛征文
尊敬的法学会论坛组织者:
我是一名对法学领域充满热情的学者/研究人员/学生,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与贵论坛的征文活动。
在此,我愿意就以下课题提交一篇文章:
1. "法律与社会公正":探讨法律制度对社会公正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法律与科技:数字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法律领域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新挑战,以及科技发展对法律实践的影响和机遇。
3. "法律与人权保护":分析法律制度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作用和责任,以及如何应对当前人权问题中的挑战。
4. "法律与环境保护":探讨法律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以上仅为一些初步的想法,如果贵论坛有其他具体课题的征文需求,我也非常乐意根据贵方的要求来进行撰写。
希望能得到您的回复,以便我能更好地准备和组织我的论文。
再次感谢您给予我这个机会,期待能在论坛上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谢谢!敬礼。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

论我国金融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 ——以香港地区为经验范本
48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理性检讨与改革前瞻
49
专利诉讼之法院调解制度比较研究 ——美国法院附设调解经验对我国之启示
50
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及其瑕疵救济 ——兼评新修正《刑事诉讼法》关于公诉案件和解的规定
51
刑事和解协议效力变动与刑事既判力——刑事和解的“反悔”与应对
5
涉林纠纷解决的新路径 ——论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语境下的诉前调解机制
6
博弈论在离婚案件调解中的应用
7
家事调解:一种技术构造的展开
8
执行和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9
反思与重塑: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的构建
10
“三调联动”中的仲裁调解机制研究 ——兼论贵阳仲裁调解的创新实践
11
行政纠纷实质性解决模式之探 ——以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行政协调民事化模式为视角
62
行政强制执行和解司法审查制度构建相关问题研究 ——兼论《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二条的完善
63
恶意民事诉讼责任的构成要件
64
调解在金融纠纷处理中的特有价值
65
大调解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
66
论行政协商决策及其制度保障
67
为了和谐与正义的衡平 ——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司法解读
68
在报应与宽恕之间寻求新的突破点 ——论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扩大适用
88
刑事和解程序的是与非:基于被害人立场的考察
75
论我国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制度的构建
76
认罪与和解程序的刑事政策分析 ——刑事和解价值的再认识
77
建立和完善检察机关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中的工作机制
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9号公告报告论文遴选结果及论坛单元设置

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9号公告报告论文遴选结果及论坛单元设置公布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日期:2015年09月30日浏览:945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十届第9号公告报告论文遴选结果及论坛单元设置公布论坛组委会经综合考虑获奖论文的选题价值和内容,作者的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地域分布和职业等因素,从28篇一等奖论文中确定7篇,从60篇二等奖论文中确定5篇,共计12篇作为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报告论文。
孟高飞审判员等12位获奖论文的作者担任论坛报告人。
论坛组委会将入选论文分为“法治实施的一般理论”、“法治实施的制度完善”、“法治实施的机制创新”三类,并相应设置为论坛的三个单元。
论坛组委会将承担12位报告人往返机票、会议期间食宿等费用,同时授予其中国法学会荣誉证书和演讲纪念牌。
目前,为12位报告人进行一对一评议的著名法学家的邀请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现将论坛单元设置及报告论文、报告人的具体名单公布如下:第一单元:法治实施的一般理论转型中国的司法与大局关系——兼论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路径孟高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为公民基本义务辩护王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信仰命题在中国的逻辑断裂及其弥合——基于学术史的考察刘涛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刑事政策司法化之反思——从“毒豆芽”事件说起李勇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公诉科科长,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第二单元:法治实施的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效力论郑毅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法律“被虚置化”:以行政许可法为分析对象耿玉基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行政责令行为的规范分析与制度完善——基于浙江省行政权力清单的梳理郭林将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干部、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论主审法官办案模式的司法腐败风险及防控刘茂盛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第三单元:法治实施的机制创新浅析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的界限——以横琴新区法院的实证分析为视角钟小凯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法学博士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税收法定主义实现机制的建构——以税法漏洞的填补为核心汤洁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后公诉案件无罪判决难实证研究李昌盛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诱惑侦查的过度适用及其限制邓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检察员、法学博士后。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拟获奖论文名单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
拟获奖论文名单
(按作者姓名拼音排序)
一等奖(19篇)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二等奖(40篇)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三等奖(58篇)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优秀奖(23篇)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关于我省在中国法学会第二届“执法公信力论坛”和第八届“青年法学论坛”征文活动中获奖论文的通报

关于我省在中国法学会第二届“执法公信力论坛”和第八届“青年法学论坛”征文活动中获奖论文的通报无【期刊名称】《广东法学》【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2013年初,中国法学会开展了以“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为主题的第二届“执法公信力论坛”和以“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主题的第八届“青年法学论坛”征文活动。
我省各级法学会、各学科研究会精心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踊跃参与,我省的征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示了我省法学研究的实力。
【总页数】5页(P75-79)【作者】无【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4【相关文献】1.第八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成立大会即将召开——《侦查论坛》(第七卷)征稿启事 [J],2.《物权法》实施与海关行政执法劳动者权利保护现状--以K企业为例考察劳动法的实施情况指导性案例的效力现代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合意诉讼与ADR机制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比较研究新《民事诉讼法》对执行程序的完善及其适用我省检察理论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08年年会在广州举行中国法学会召开区域法治论坛工作座谈会深圳大学法学院获2008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我省八项法学研究课题获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物权法》实施与海关行政执法 [J], 邱成瑜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牧医学法(2018)63号关于表彰第八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大北农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获奖者决定的通知 [J],4.第八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成立大会《侦查论坛》(第七卷)征稿启事 [J],5.第八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成立大会及《侦查论坛》(第七卷)征稿启事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优秀组织单位名单

序号
单位
1
浙江省法学会
2
湖北省法学会
3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3
福建省法学会
5
江苏省法学会
6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7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8
山东省法学会
9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10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11
甘肃省法学会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检察院
13
重庆市公安局
14
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14
吉林省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16
西南政法大学
17
广州市法学会
18
安徽省法学会
18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18
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Biblioteka 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学会
22
湖北省十堰市法学会
23
上海市法学会
23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25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26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总计
26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获奖论文名单

明平 申斌 丁颉
牛强
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云和 县人民法院;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裴兆斌 辽宁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
在报应与宽恕之间寻求新的突破点 ——论刑事和解 案件范围的扩大适用
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路径 ——以西湖法院 推行律师主持和解的实践为样本
裴缜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大调解理念下的调解制度观
岳彩领 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
李涛
曾令健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詹爱萍 吕中伟 赵成泽 黄金波
西南政法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法院;湖北省宜昌市中 级人民法院
法院调解的发展与规制
赵元松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委托行业协会调解机制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永 嘉县人民 法院课题
和谐语境中的刑事和解问题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执行和解机制的创新
医患纠纷调解:通过衡平实现正义 社会大众法治教育与调解意识的养成 ——澳门的观 察和启示 返璞归真:“科学调解”的提出及其体系构建
吕涛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浦爱华
少数民族 地区基层 法院调解 研究课题
组
贵州省法学会、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贵 州省镇宁法院
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振海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
行政裁决纠纷的诉讼选择
韩思阳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一个被遗忘的“东方经验” ——关于道歉入法的辨析 黄忠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揭开“行政诉讼和解热”的面纱
蒋涛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从调执失衡到调执兼顾:法院调解率考核机制之实证 演绎与正确求解
张力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敏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信赖保护原则视角下的行政调解制度
姜述弢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加强基层法院与基层商会互动的价值考量与机制构建
孔政俞剑飞董文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诉讼调解的法律经济分析
李晨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
中国语境视阈下大调解的解构与省思
张晴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诉讼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问题研究
张锐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大调解”格局中的衔接机制探析
张希华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关于构建调解自动履行机制的思考
赵一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调解兴衰与当代中国法院政治功能的变迁——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1980-2010年)为对象
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调解”路径
夏群佩洪海波
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浙江省台州市中院
人民调解在服务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实现
辛忠波
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
民事诉讼中“恶意调解”程序性规制研究
薛子裔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法院
惑与思:司法调解的正当性分析及其改造路径之选择
闫信良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我国检察调解制度法理基础及其完善研究
电视调解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王俊娥
济南大学法学院
论法院委托调解制度
王玲
西南政法大学
调解中的神判、同态复仇与仪式
吴俣
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渝碚路派出所
实用驱动还是理性选择——诉调衔接的价值、进路分析
叶建平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邹钢郑荣聪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西南政法大学
李峰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且行且规范:对当前人民法院司法调解制度的一个解释
李健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刘加良
山东大学法学院
和谐语境中的刑事和解问题探讨
吕涛浦爱华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执行和解机制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调解研究课题组
贵州省法学会、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贵州省镇宁法院
玉明建牙海定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检察院
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
喻文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缺陷与校正
岳彩领李涛
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
政府推动型人民调解的意涵变迁(1931-2010) ——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视角
曾令健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公证调解:不可忽视的ADR
詹爱萍吕中伟
郑智航
山东大学法学院
从失范走向衔接——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机制探究
庄根财朱晓燕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在困惑中寻找方向——能动司法视野下的社区调解法院化
左武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优秀奖(23篇)
题目
作者
作者单位
合法与有效之间——反思法院调解的价值取向
杜健荣
云南大学法学院
运用“东方经验”求解医患和谐——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思考
医患纠纷调解:通过衡平实现正义
邵华
中南大学法学院
社会大众法治教育与调解意识的养成——澳门的观察和启示
沈云樵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
返璞归真:“科学调解”的提出及其体系构建
孙海龙蒋明军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人民调解介入医疗纠纷处理的背景及现状
孙建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论民事调解的检察监督
汪莉卢苍何志文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沈路峰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规则、合意与治理——ADR视角下新农村民间诉前调解的回归与重塑
唐勇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对乡土司法需求的现实回应
田源
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中的“审辩交易”现象研究
王彪
西南政法大学
论劳动争议行政调解
王健
北京大学法学院
论新刑事和解制度之检察运行
郗琳黄福涛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陈丹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
大调解运行机制研究——以安徽省的实践为视点
安徽省法学会课题组
安徽省法学会
行政纠纷实质性解决模式之探
卞立跃陈晓静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西南政法大学
执行和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常怡肖瑶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家事调解:一种技术构造的展开
陈爱武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影响结案均衡度指标值因素的分析
黄晖张春良
重庆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调解确定效研究
黄忠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寻求自负其责的双赢正义:“调解”的德国观念及其启示
雷磊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论我国金融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
李慈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甄别、分流、调解,论预立案的实践探索与制度设计
李世寅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
离土中国下的乡土纠纷与调解
龚慧倩商忠强
上海市司法局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郭志远
安徽大学法学院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之适用探究
黄娟
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
美国认罪协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姜涛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论乡土法庭调解的四个维度
蒋正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的调解与判决成本分析
李百超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论法院对诉前委托调解的干预
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研究报告
周琰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二等奖(40篇)
题目
作者
作者单位
能动司法语境下的“调解优先”及其实效研究——基于经验数据的考察
艾佳慧
南京大学法学院
“大调解”格局下法院调解的价值定位与改革方向问题研究
陈光仪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对我国民事调解与判决关系之反思与重构
陈吉生金锦城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美鹏王少天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检察院
认真对待面子——以诉讼调解中的面子结构为基础
王小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
对法院调解功能与限度的再审视
王辛邹郁卓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厦门大学法学院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以委托调解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王玉静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
试析诉调对接机制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影响
回应型法模式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系统重构
邹鹏
重庆市公安局北部新区公安分局禁毒支队
吴孝卿
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
能动检察视野下的刑事和解肖军 Nhomakorabea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检察院
电话调解当慎行
徐朝飞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人民法院
开启协商的正义—《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277-279条解析
闫明伟
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易军
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
欧盟反垄断执法和解制度及其实践
殷继国
西南政法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大调解理念下的调解制度观
赵成泽黄金波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法院;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调解的发展与规制
赵元松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委托行业协会调解机制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永嘉县人民法院课题组
浙江省永嘉县人民法院
三等奖(58篇)
题目
作者
作者单位
浅析我国当代社会诉讼调解结构的正当性及合理性
李桂红龙海燕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法院;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检察院
刚柔相济的制度建构:大调解与法治关系论
李金旺
厦门大学法学院
突破与提升:跳出调解率的限制
梁龙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人民法院
当代中国调解与法治关系的本土图景
梁平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刑事和解协议效力变动与刑事既判力
林森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论认知文化在农村少数民族纠纷解决中的作用
高涛
北京大学法学院
使命与现实的反差——从民事调解遭遇高反悔率看其完善进路
郭百顺沈路峰
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医疗纠纷调解中司法行政机关的角色——以三地医疗纠纷调解组织为对象的分析
郭春涛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医患纠纷法院调解的创新选择
郭寒娟
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
基层法院调解动因的实证分析:一种调解中心主义的司法过程?
刑事和解:基于实体与程序一体化视角的考量
陈伟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法院调解“内卷化”与调解资源外部植入
陈慰星
华侨大学法学院
再论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
陈学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律如何在半乡土社会实现
陈雅凌
湖南省东安县人民法院
诉讼调解的经济分析
杜丹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ADR在日本医疗纠纷解决中的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栗峥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房屋征收补偿争议行政和解的路径完善
刘群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消失中的审判:诉讼调解对规则之治的冲击与规制
刘彦
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
祛魅与赋值:德国调解制度的最新建构与启示
龙柯宇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刑事和解适用问题实证研究
马婷婷
广东警官学院
专职调解员制度与法官助理制度双轨运行抑或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