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我若为王》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问题特征2、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性意识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
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以调侃的文笔借戏说的形式表现自己思想的写法。
2、品味__中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体会杂文鲜明的思想性、文学性。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奴性,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调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是深刻含义3、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1、故宫图片及漫画导入二、初步感知1、“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请大家阅读课文,分点作简要说明。
妻——王后子——王子、太子女儿,亲眷——公主、皇亲国戚“我”——天子,万岁2、地位如此尊贵,有条件吗?——只因为“我”是王,“我”有权。
三、深入探究1、看来这王是个好东西啊,引无数人竟折腰。
问世间,王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唐朝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明朝靖难之役,叔侄反目;近有袁世凯称帝,卖国求荣;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不就是为了王位,为了王权吗?那么,王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王是封建残物,奴才的首领2、看来作者对王的态度很明显,是蔑视,是批判。
(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四、难点突破1、作者假定自己为王,却发誓要将所有的臣民杀死,这是为什么?提示:①臣民们犯了什么错,要一齐杀死?——他们是奴才,作者憎恶一切奴才和奴才相。
②奴才相是怎样一副嘴脸,再文中找一找——第五段,请大家读一读。
③请大家用成语概括——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奴颜媚骨……④看来奴才有很大的危害性啊,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故事。
——易牙善烹调,齐桓公召之。
一日,齐桓公说:“我尝遍天下美味,却不知道人肉是什么滋味。
”易牙听后,烹子,以媚桓公。
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若为王教学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创新思维。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领袖,尊敬师长,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想象与联想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等。
(2)学生预习课文,预习生字词。
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解释作者的表达意图。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高一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王者”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2.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文章。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王者”理想的阐述和内涵。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章的价值观念。
教学准备:1.课文:《我若为王》2.参考资料:关于作者的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个国王,你会如何治理国家?二、自主学习(1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检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40分钟)1.讲解文章背景,介绍作者及其价值观。
2.分析文章主题思想:作者对“王者”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3.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章的价值观念,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你对文章中的“王者”理想有何看法?五、朗读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学生互相评价。
六、课堂小结(5分钟)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根据课堂学习,对文章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完成课后练习。
2.写一篇关于“我若为王”的作文,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人民的关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但也需要注意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的详细讲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层含义还需进一步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改进和提高。
公开课《我若为王》教案设计

《我若为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3)通过课后实践,将课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3)能够将课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将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我若为王》的作者和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成为了王,你们会怎样做?”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若为王》,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2)学生标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课堂分享;(3)教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课后实践: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3. 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分享,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积极性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3. 课后实践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4. 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我若为王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专业21篇)

我若为王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专业2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若为王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专业21篇)导语。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题思想,领略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我若为王》的内容介绍。
2.2 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2.3 课文中表达的理想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题思想。
3.2 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3.3 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介绍课文的内容、作者、背景等。
4.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文学特点等。
4.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理想主义情怀。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若为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介绍课文《我若为王》的背景和作者。
5.3 分析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5.4 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5.5 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进行案例分析。
5.6 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7 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6.1 请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我若为王”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王者归来》、《王者之心》等,对比分析与本课文的异同。
6.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我若为王”的作文,谈谈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七、教学评价:7.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对未来憧憬的表达。
7.2 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讨论成果,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八、教学反思:8.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的参与度等。
8.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学习:9.1 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命的意义》等,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文学思想和风格。
《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袁卫星]教案教学设计
![《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袁卫星]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04d1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内容;(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3)了解作者袁卫星的背景及其作品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3)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若为王》的内容介绍;2. 作者袁卫星的背景及作品特点;3. 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4. 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5.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我若为王》;(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3)了解作者袁卫星的背景及其作品特点;(4)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5)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某些抽象和深层次的含义的理解;(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袁卫星及其作品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若为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主题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2)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5. 解读作品:(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2)分享解读心得,进行全班交流。
6. 创意写作:(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2)挑选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
《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教学目标1. 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 假设的论证方法和幻想虚拟的写法, 理清全文思路。
2.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思想的深刻认识, 在批判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奴性的危害。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
教学方法:1.讨论点拨法。
教读本文, 应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 品读鉴赏法。
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联系历史人物,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简介作者聂绀弩的杂文是“有力的响箭”。
三、文本探究1 从文章最后一段切入, 提出两个问题, 整体把握全文:①我若为王, 为什么最终不能为王?②既然不能为王, 为什么又会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a学习2――5段, 让学生认识到王的两面性——显赫之至与寂寞之至。
b学习6——7段, 明确中心, 思考“我终于不能为王”的原因。
重点理解“我将变成一个暴君, 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 连同尊长和师友, 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这个句子。
明确: 在上文中, 作者对于王权和奴才这一对“孪生子”表示了深深的憎恶和愤慨。
“生活在奴才们中间, 作奴才们的首领, 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 最大的悲哀。
”作者在这里又翻出一层意思, 认为奴才比王权更可怕, 因而要“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斩钉截铁地表示铲除一切奴种的强烈愿望, 体现了作者语言的犀利和思想的深刻。
c齐读最后一段, 联系全文, 理解“最大的王”及“真的人”的含义。
明确:世界上没有了奴才, “我”终于不能为奴才们的首领, 那么, “我”和所有的人都变成“真的人们”了。
对这种景象, “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2 师生再次品读第5段, 感受作品的文学性, 归纳奴性的特点。
四、课外拓展开放性讨论: 什么是奴才?奴性和王权有何联系?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卢梭对于羊显凶兽相, 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若为王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我若为王
——聂绀弩
点滴积累
△三十六计之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追。
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译文: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猛烈的反扑,故意放他一条生路,反而会削弱敌人的气势。
追击时,紧紧地跟踪敌人而不出击,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待他的兵力分散时再加以捕捉,这样不经过血战就可以取得胜利,这就是“需”卦的一原理:让敌人相信还有一线生机。
△名家名言
对奴隶的定义就是——不仅不反对在自己的脖子上套绳索,反而伸出舌头去吻那双套绳索的手的那一类人。
(茨威格)
对于羊显兽相,而对于凶兽显羊相。
专制者反而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鲁迅)
预习新知
1、给加点字注音
白痴()亲眷()(注意:誉,誊的区别)匍匐()
谄媚()畏葸()(注意:(“”)憎恶()
2、查字典词语含义
指谪:
谄媚:
光景:
3、简答
作者对“王”和“为王”持什么态度?
我“为王”,身边拥有臣民,我的感觉如何?
作者写我若为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联系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等,写下给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并简述主要事件。
走进课堂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
聂绀弩是卓越的杂文大家,又是卓越的诗人。
聂绀弩在杂文写作上,有意学习鲁迅的笔法,但又形成自己的风格:行文恣肆,用笔酣畅,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显出俏皮。
他的作品多已收录于《聂绀弩的杂文选》(1955)、《聂绀弩杂文集》(1981)、《聂绀弩散文》(1981)。
聂绀弩的诗由于有着十分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十分精彩的艺术特色,被不少人称为聂体,即以杂文入诗——“严肃的打油,沉痛的悠闲”。
三、了解文体(杂文及特点)
四、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1、研习2—6段
课文第6段“这样”属于指代性词语,结合课文说说“这样”一词的指代范围和指代意义。
(提示:结合课文过渡句来谈)
分析:“为王”后的光景。
(及时运用到作文学以致用)
小组讨论:“为王”后周围人(臣民)对我的态度。
(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自己概括成语)
品读第6段。
体味作者所批判的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
(联系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等,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给奴才下个定义。
2、研习7—8段
从行文思路看6段分析问题,2—5段摆现象,思考7—8段是什么?
分析“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矛盾吗?
研习第1段,分析其作用:
五、概括主旨
六、探究写法和结构
1、虚拟幻想的写法
2、欲擒故纵(大开大合)的结构
七、板书设计
引出话题——我若为王
提出问题
亲眷被捧
为“王”光景臣民:惟命是从、卑躬屈膝、巧言令色
我若为王(分析问题)实质:奴才的首领
表达观点杀掉奴才
(解决问题)不当君主
批判王权意识奴才思想
课堂反馈
1、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一组是:()
寂寞盔帽变换变幻
绣像白痴盅惑耀武扬威
德行德性骄痴娇惯
谄媚缘由缘故鞠躬尽粹
2、我喜欢“为王”吗?请从课文中的话回答
3、8段“真的人们”相对什么人而言?具体指什么人?
课外拓展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
只要是这样,也只能这样。
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
“你知道的。
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
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而且只有一小碗。
”
“这实在令人同情。
”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
“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掌伞,冬烧汽炉夏打扇。
半夜要煨银耳,侍侯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
“唉唉。
”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
我总得另外想法子。
可是有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的。
“
“是么?但愿如此。
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到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的不少了。
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
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吧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
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去就咬得真要命。
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么。
”
“这怎么行?。
”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来人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
”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
”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
”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很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
”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使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作品集《世故三味》“中国道理”部分)
1、从文中语言分析“奴才”的性格特征。
2、本文的写作主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