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屏 障。它可 以中和 ( ) 或 钝化 某些 细菌毒 素 、 制炎症 反应 、 抑 刺 激小肠 绒毛膜刷状缘处代谢酶 的活性 , 提高小肠 黏膜免疫 应答 反应 。布拉 氏酵母 菌散剂易定植于肠道 , 耐受 胃酸和胆盐 及 胃
蛋 白水 解 酶 的 破 坏 , 服 3d 其 在 胃 肠 道 的 浓 度 达 到 稳 态 , 连 , 形
用 对 腹 泻 引起 受 损 的 肠 黏 膜 具 有 保 护 、 复 和 滋 养 作 用 , 修 且 能在肠 道内迅速定植 , 殖能力强 , 耗氧 和分解过 氧化氢 , 繁 消 制
( 文编辑 : 华玲 ) 本 方
等 比重 罗 哌 卡 因腰 一 联 合 麻 醉 在 二 次 剖 宫产 术 中 的应 用 硬
两组 患儿腹 泻发 生率 、 日平 均大便 次数 , 腹泻 持续 时间 比
较 : 表 1 见 。 表 1 两 组 抗 生 素 相 关 性 腹 泻 患儿 腹 泻 发 生 率 、 日平均 、 大 便 次 数 、 泻 持 续 时 间 比较 ( 腹 面±S )
成 胃肠 黏膜 屏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 其还可 以黏附细 菌 、 病毒 ,
e fc s o a c a o c sb u ad i n t e s l i t si e i e h u— fe t fs c h r my e o l r i o h mal n e t n h at y h n
剂通过 补充肠道正常 菌群 , 纠正菌 群失 调 , 分泌抑 菌或 杀菌 物 质 和增 强肠 道局部免 疫反 应等机 制 , 有效 清 除病 毒和细 菌 , 明
生 态 系统 越 脆 弱 , A 发 生 几 率 越 大 , 泻 越 严 重 。微 生 态 制 A D 腹
参 考 文 献

浅谈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浅谈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16期 117浅谈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王利娜温岭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台州 317500摘要:目的:近年来,剖宫产率相应增高,蛛网膜下腔阻滞作为常用麻醉方式之一,被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

罗哌卡因作为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能够阻滞子宫、阴道感觉神经,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对重要脏器的毒性相对较低,逐渐成为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常用药物。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比分析。

方法:120 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均实施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将其随机分为 A 组(0. 75%)、B 组(0.50%)、C 组(0. 30%)各 40 例,观察和比较各组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 C 组相比,A 组和 B 组麻醉优良率明显升高,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组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0.75%罗哌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够较快达到预期麻醉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关键词:哌罗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6-0117-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均实施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将其随机分为A 组 (0.75%)、B 组(0.50%)、C 组(0.30%)各40例。

A 组: 年龄 23.0~34.0(27.0 ±5.0)岁,体质量57.0~85.0(68.0±8.0)kg ; B 组: 年龄24.0~35.0(27.5±5. 5)岁,体质量 56.0~85.0(68.5±7.0)kg ; C 组: 年龄 24.5~35.5(28.5±6.0)岁,体质量 57.5~86.0(69.0 ±7.5)kg 。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方式,需要对产妇进行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麻醉模式选择中,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这种联合用药在剖宫产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具有较快的起效时间和较长的麻醉持续时间,且具有较好的组织渗透性和生物利用度。

舒芬太尼是一种镇痛药,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和较短的作用时间。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手术疼痛,缩短恢复时间。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麻醉效果明显。

盐酸罗哌卡因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联合舒芬太尼可以迅速实现麻醉和镇痛效果,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手术疼痛感。

操作简便。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以通过蛛网膜下腔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操作简便,能够减少对手术医生和麻醉医师的操作技能要求,提高手术效率。

安全性高。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稳定,不会对产妇和新生儿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可能引起过度麻醉。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的用药剂量和配合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可能会引起产妇的过度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可能引起呼吸抑制。

舒芬太尼是一种镇痛药,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影响产妇的呼吸功能,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

针对上述问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药的临床应用技能培训,掌握准确的用药剂量和配合原则,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临床医生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用药的效果和风险,合理调整用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优势。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包菊;曲元【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12(047)003【摘要】目的观察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00例ASA Ⅰ~Ⅱ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比重1.008)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给予7~10mg,罗哌卡因组给予11~ 15mg.腰麻平面不足T6者,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结果两组均于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分钟达到最高平面,均为T4(T6 ~T2).运动阻滞分级在注药60分钟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均可在150分钟内恢复.结论 0.5%罗哌卡因可以达到与0.5%布比卡因同样的阻滞麻醉效果,产生相对较少的麻醉并发症及更轻程度的运动阻滞.0.5%罗哌卡因可以作为布比卡因的替代药物.%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thecal with 0.5% isobaric ropivacaine. Methods One hundred parturients presenting for cesarean deliver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2 groups. Group B received intrathecal isobaric bupivacaine 7 ~ lOmg, Group R received intrathecal isobaric ropivacaine 11 ~ 15mg.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for sensory and motor blockages and side effects. Results 0. 5% isobaric ropivacaine, compared with 0. 5% isobaric bupivacaine, produced spinal anesthesia of similar and effective clinical quality with shorter duration of motor block.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aximum extentof cephalad sensory block among the two groups ( Group B: T4 [ T6 - T2 ] ; Group R: T4 [ T6 -T2 ] ). However, the time to complete recovery from motor block was longer in the Group B than the Group R(P < 0.001). No patient had inadequate anesthesia. Apgar scores at 1 min and 5 min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With regard to side-effects,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was higher in the Group B than the Group R(P < 0.05). But the incidence of hypotension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intrathecal with 0.5% isobaric ropivacaine provides sufficient anaesthesia for caesarean delivery. The 0.5% isobaric ropivacaine resulted in shorter motor block and simila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总页数】4页(P50-53)【作者】包菊;曲元【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相关文献】1.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最佳剂量和浓度探讨 [J], 何海;高艳青;严燕平;刘竺君2.国产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J], 顾俊超;崔晓丽3.探讨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运用问题 [J], 王圣文4.剖宫产术中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母婴RAAS系统的影响研究 [J], 张利成5.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观察研究 [J], 李海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常常在妇产科手术中用于麻醉目的。

它具有突出的局部麻醉效果,适用于妇产科手术中的疼痛管理。

下面将对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罗哌卡因可以有效地控制手术区域的疼痛,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受到最小的疼痛。

相比其他局部麻醉药物,罗哌卡因具有更长的作用时间,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麻醉。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较高。

罗哌卡因的局部麻醉作用仅限于麻醉部位,不会对全身产生影响,因此对胎儿的影响较小。

罗哌卡因不易穿过胎盘屏障,不会对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产妇来说,罗哌卡因的应用也较为安全,只会在局部产生麻醉效果,而不会对全身产生影响。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还可以减少手术风险。

由于罗哌卡因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较少的疼痛和不适,减少了手术风险。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手术,如剖宫产手术,罗哌卡因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加快产妇的康复过程。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使用过量的罗哌卡因可能会导致神经毒性反应,如神经麻痹和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罗哌卡因进行妇产科麻醉时,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使用过量。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它有效地控制手术区域的疼痛,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较高,能够减少手术风险。

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剂量的控制,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罗哌卡因进行妇产科麻醉时,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合理的用药管理。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摘要】本文通过观看等比重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腰麻用于妇产科手术的可行性。

得出结论: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腰麻用于妇产科手术具有方式简便、快速靠得住的优势。

【关键词】等比重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妇产科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药物已普遍的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关于等比重的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手术的报导较少。

我院在妇产科手术中利用等比重的罗哌卡因已余万例,现将临床中的应用观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式选择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其中剖宫产手术60例,妇科手术包括有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全切术、附件病灶切除术等。

所有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ECG、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开放上肢静脉,以10ml/kg/h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或羟乙基淀粉代血浆,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垫枕,常规消毒铺巾,剖宫产术患者选择L2-3或L3-4为穿刺点,肥胖及身高较矮的病人多项选择L3-4为穿刺点,置入腰麻针达蛛网膜下腔后给予等比重的罗哌卡因10mg+芬太尼20ug至,向头侧于10~15s注入;妇科手术患者选择L2-3为穿刺点,给予等比重的罗哌卡因18mg+芬太尼20ug至,向头侧于10~15s 注入鞘内;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固定导管。

术中持续吸氧,酌情利用辅助药物,手术时刻超过2h或阻滞平面低于T8维持麻醉时硬膜外追加体积分数%的利多卡因8~12ml;术中当SBp&lt;90mmHg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0~30mg;心率&lt;50次/min,静脉注射阿托品~。

术毕常规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镇痛。

观看评定指标:(1)采纳体表针刺法测试感觉阻滞(针刺无痛)平面及改良Bromage法评定下肢运动阻滞情形。

(2)麻醉成效评判。

(3)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

(4)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48h 内)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映。

2结果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起效时刻:±,达Bromage3级时刻±,感觉阻滞峰平面抵达时刻±,Bromage0级恢复时刻±,疼痛显现时刻±,术中麻醉成效3级者96%,2级者4%,1级和2级者为0;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映:低血压者%,恶心、呕吐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小时拔除尿管,自行下地排尿,无头痛、头晕者。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与等比重罗哌卡因进行麻醉,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进行统计学分析, 得出结论。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 等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90%,低于重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42 %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药物,能够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相对较少,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妇科手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手术比例逐渐增加,而腰麻以其起效快、阻滞完善、用药量少等优点成为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毒性低,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分离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

为研究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96 例剖宫产手术孕妇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妇产科患者,年龄在20-45岁之间, 平均年龄(33.26 士0.48)岁, 体重在53-84Kg 之间, 平均体重为(65.66士3.29)Kg。

1.2 方法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等比重组与重比重组, 每组48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方式、ASA分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对外周静脉行通路开放,行乳酸钠林格液15ml/kg.h持续输注,于L2、L3 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 行蛛网膜下腔麻醉。

①重比重组将2ml0.75%的罗呱卡因药物与1ml10%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行蛛网膜下腔静脉注入, 速度为0.1ml/s, 注入3ml; ②等比重组将2ml0.75%的罗哌卡因药物与1ml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 注入蛛网膜下腔, 速度为0.1ml/s, 注入3ml。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妇产科手术中进行麻醉。

它通过阻断神经传导,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罗哌卡因的应用在妇产科手术中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下面是其应用效果的分析。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由于妇产科手术的特殊性,需要同时考虑到产妇的安全和胎儿的安全。

罗哌卡因具有局部麻醉的特性,能够减轻产妇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觉,同时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罗哌卡因被广泛应用于剖腹产、阴道分娩等手术中,能够有效提高产妇手术的舒适度,减轻术后的疼痛程度。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多样。

根据手术的不同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可以选择的应用方法有多种。

常见的应用方法有腰麻、骶骨内膜下麻醉、会阴麻醉等。

腰麻是最常用的应用方法,通过在腰椎部位注射罗哌卡因,使产妇下半身麻痹,达到麻醉效果。

骶骨内膜下麻醉是将罗哌卡因注射到骶骨内膜下的空隙中,通过麻醉骶骨神经,达到麻醉的效果。

会阴麻醉是将罗哌卡因注射到会阴部位,麻醉会阴神经,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应用方法。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主要副作用有局部麻醉药中毒和神经损伤等。

局部麻醉药中毒是由于罗哌卡因的毒性作用过大,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神经损伤主要是由于麻醉时操作不当或者罗哌卡因的毒性作用过大,导致神经组织受损。

为了避免这些副作用的发生,医生在使用罗哌卡因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速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氧气饱和度等指标,及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轻产妇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觉,并且对胎儿安全。

其应用方法多样,根据手术需要和产妇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医生在使用罗哌卡因时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对于罗哌卡因的应用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监测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9-19T15:00:20.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苏俊宏[导读] 探讨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苏俊宏(江苏省如皋市城西医院麻醉科江苏如皋 226500)【摘要】目的探讨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麻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200 例ASA1-2 级拟行择期剖宫产足月妊娠产
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 组)与布比卡因组(B 组),每组100 例。

均于L2-3 间隙穿刺,腰麻给药量分别为:R 组0.5% 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2.5 ml (12.5mg),B 组等效剂量0.5% 布比卡因1.6m l(8mg),观察胎儿娩出后评分、产妇血压、心率改变及运动神经阻滞时间。

结果两组胎儿娩出后评分正常,R 组仰卧位低血压及心率减慢发生率显著降低,与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差异,R 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产妇术中生理功能干扰小,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仰卧位低压综合征发生率低,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机会,提高剖宫产手术麻醉安全性。

【关键词】剖宫产腰麻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是有心脏毒性低、运动阻滞轻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剖宫产手术对于麻醉的要求是既要起效快、镇痛完全、肌肉松弛,又要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药物对胎儿影响小。

既往剖宫产手术腰麻均选用布比卡因,效果良好,但存在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及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慢等特点。

本研究采用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与等效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剖宫产,并评价安全性与有效性。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 年6 月~ 2012 年4 月择期剖宫产手术200 例,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A S A)1 ~ 2 级,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20 ~ 36)岁,身高(155 ~ 172)cm,体重(68 ~ 90)kg。

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 组)、布比卡因(B 组)两组,每组100 例。

排除患有心肺疾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脊柱畸形及对局麻药过敏与术前确诊胎儿宫内窘迫产妇。

两组上述基本情况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产妇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首先输注复方氯化纳500m l,然后聚明胶肽注射液。

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产妇左侧卧位,L2-3 间隙穿刺,腰麻给药量分别为R 组0.5% 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
2.5ml(2.5mg),B 组0.5% 布比卡因1.6ml(8mg)。

硬膜外置管备用。

即刻平卧,术中持续鼻导管吸氧2Lmin,术中根据SBP 低于基础值及HR 情况适当调整输注速度,若SBP 低于基础值20%,静注盐酸去氧肾上腺素0.1m g,若心率低于50 次分,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1.3 观察指标
术中连续监测ECG、BP、HR 及SPO2, 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平面,采用Bromage 评分评定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为从给药开始到评分 >1 分时的间隔。

运动神经阻滞观察: 给药后毎10min 观察1 次,手术结束后毎 30min 观察1 次,直至运动恢复。

记录术中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

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Apgar 评分。

从镇痛、肌松效果、牵拉反应三方面评价麻醉效果分级,1 级镇痛效果差,疼痛较剧,腹肌紧,牵拉反应严重;2 级镇痛效果一般,轻度疼痛,腹肌较紧,轻微牵拉痛;3 级镇痛效果良好,腹肌较紧;4 级镇痛效果极好,腹肌较软。

从术中血压下降(SBP 低于基础值20%)、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术后尿潴留、头痛等方面评价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SPSS10.0 软件,两组给药后心率、血压改变采用x2 检验,神经阻滞时间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期和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两组最高平面达到T4,但麻醉起效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R 组均长于B 组,从最大运动阻滞恢复至无阻滞时间R 组明显短于B 组。

麻醉后30m i n 内,R 组的B P、H R比较平稳,B 组SBP 在给药后10 ~ 30min 比麻醉前或R 组的同一时点值下降明显。

两组新生儿1minApgar 评分均8 分以上,其中90% 达10 分,3minApgar 评分100% 达10 分。

3 讨论
今年来,盐酸罗哌卡因显著的心脏、中枢神经系统低毒性而被重视,已逐渐进入多种麻醉领域。

罗哌卡因不像布比卡因那样,毒性随妊娠时间而有所增加。

另有实验显示,胎儿对罗哌卡因的耐受性良好。

成人罗哌卡因腰麻的用量,一般介于8 ~ 22.5m g 之间,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推荐剂量为10 ~ 15m g。

研究显示,在达到相同麻醉效果的基础上,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可更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且更具有优越性,尤其表现在麻醉期间对血流动力学及运动阻滞的影响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