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词表3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单音节语素构成并列式复合词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单音节语素构成并列式复合词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也称对立词、反义合成词或反义相成词。

反义词表示的是相反或相对的意义,突出的是事物具有的对立特征,而当两个长期连用的反义词词汇化为反义复合词之后,它所突出的便不再是对立特征,而是事物内在的统一性。

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汇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中文摘要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在反义复合词中,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约占95%以上。

学术界对数量很少的偏义反义复合词关注较多,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研究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成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这一术语是我比照偏义复合词这一名称独创的。

据我的统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有近三百个。

除了近十个偏义复合词以外,其余的词都是非偏义反义复合词。

这些词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二百多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深入研究,我发现了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例如:“左右这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中所包含的“身边跟随的人”这项意义与其构词语素“左”和“右”的本义比较相去甚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在词义生成过程中所发生的这一变化不同于偏义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总有一个语素的意义被完整保留下来;也不同于某些近义复合词,它们的词义往往是两个语素义的简单汇合。

我所关注的这类词,当它们的语素凝结为词以后,几乎都会产生全新的义位。

我把这一现象称为“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变异特征”。

为了清楚地揭示这一语义变异现象,采用了义素分析法。

分析的结果是:少量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其词义的构成义素与语素义的构成义素相比较,部分义素发生了变化。

这类词约占我所统计的反义复合词的四分之一。

三个词类——偏义副词、同义副词、连绵词

三个词类——偏义副词、同义副词、连绵词

判断方法 3、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拆开后,都单独有意义,且能与别的字构成另外 的词。但拆开后的字义与该联绵词本身的意思没有联系,它们也不可能用 双音合成词的任何一种构词方式组合成该词的意思。比如,“仓促”这一 联绵词,拆成“仓”、“促”两字,它们的意思分别为: 仓 (1)仓房,仓库(2)姓。 促 (1)时间短:短促、急促。(2)催,推动:督促。(3)靠近:促膝谈心。 但是,“仓”的两个义项与“促”的三个义项无论用双音合成词的哪种构 词方式组合,都不能表示“仓促”所含有的“匆忙”的意思。“仓”、 “促”这两个字,只是该联绵词的书面语言符号罢了。再如“马”单独有 意义,“虎”单独也有意义,但它们各自的意义同样与联绵词“马虎”的 意义无关。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于是 行旅不至,人物无资”(因此商人不来这里做 买卖,当地的人贫穷并且物资缺乏。)中的 “行”、“旅”,都是“来往的旅客”的意思。
示例 ①夫差将欲听与之成(高一册《勾践灭吴》)(意思就是“夫差将欲听 (之)与之成”。 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这里,“将”和“欲”都是副词“将要”的意思。又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初三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和“讥”连用,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 ③老臣病足……故愿望见太后(高一册《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的脚有 毛病,不能够快跑。) “愿”和“望”都是“希望”的意思。如《触龙说赵太后》:“愿及未填 沟壑而托之。”又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 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 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 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 词。

“反驳”的词汇化

“反驳”的词汇化
语 言应 用研 究
‘‘
反驳 ” 的词 汇1 『 匕
口刘春 语
摘 要 : 中 国 古代 汉 语 不 同于 其 他 国 家的语 言 ,也 不 同 于现 代 汉 语 。 古代 汉语 主要 是 以单 音 词 为 主 , 而现 代
汉语多是双音节词或是多音节的复合词 ,从古代单音词发展 到现代复合词 ,汉语词 汇经历了一个词i t 过程 。本 r ̄ - 文主要探讨 “ 反驳 ”一词在语言发展过程 中凝 固成稳定词 项的演 变过程 。 关键词 :反驳 词 汇化 复合词
( )但 同时也 觉得他 的感触 太枯燥 ,色彩 太暗淡,总 3
颜 有点和 自己的趣味相 反驳。 ( 郭沫若 文 艺论 集续 集 ・ 眼 语 ・ 渊 )
中钉 ) 但 是 “ 驳 ” 作 为 “ 立 , 矛 盾 ”这 一 义 项 在 现 代 反 对
( )君子,小人之反也。 (( 7 ( 荀子 ・ 不苟 )
手 掌 ,所 以 “ ”的 本义 是手 心 翻 转 ,翻 转 过来 。 反
( )以齐 王 , 由反 手 也 。 (《 子 ・ 孙 丑 上 》 ) 4 孟 公
( )我 想找话 来反 驳你 们 ,但 是我 不能够 。 ( 1 巴金
( 亡 ) 《 灭
( )变所欲 为 , 易于反 掌 ,安于泰 山。 ( ・ 乘 5 汉 枚
基 础 上 ,又 会 引 申出 一 些 新 的 义 项 。这 个 新 的 义 项 产 生 以


“ 驳 ”一 词在 现 汉 语 中 , 一 个 词 可 以 有 一 个 或 是 一 后 , 原 来 的基 本 义 并 不 会 消 失 , 这 就 使 得 本 义 与 引 申义 共 个 以上 的义 项 ,其 中 每 个 义 项 或 相 联 系 ,或 相 背 离 。 比 如 存 并 用 , 从 而 形 成 了 汉 语 词 汇 一 词 多 义 的特 点 。 所 谓 词 的 “ 手 ” 一 词 可 以表 达 松 开 手 之 意 ( 了手 , 就 不 要 随便 放 牵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

作者: 钱华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页码: 114-117页
主题词: 频度 高频词素 低频词 习得策略
摘要:双音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究其原因,一是丰富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地用于课堂教学,二是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80%以上的反义复合词为超纲词。

本文对收集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312个反义复合词进行了考察。

超纲字不是习得反义复合词的主要障碍。

同时还发现:有60.8%的复合词词素是《大纲》中的甲级字和乙级字;而这些汉字复合成词后绝大部分成为超纲词。

通过分析反义复合词及其构词词素在《大纲》中的等级、及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频度状况,探讨习得反义复合词的方法,降低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难度。

如果能够把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将有利于缩短科研成果用于课堂教学的“周转行程”;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之间、在教材中“高频字”与“低频词”之间建立起桥梁,缓解两两脱节所造成的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障碍。

反义复合词“彼此”的词汇化及其成因

反义复合词“彼此”的词汇化及其成因

反义复合词“彼此”的词汇化及其成因王晓辉【摘要】“彼”“此”本是一对反义词,二者经历了“复句中对举→并列短语→并列复合词”的演变过程,最终凝固成词,意义上则由最初非词分立的“这、那”到统称义“彼此1”(两方、双方)的出现,以及在此基础上词义范围扩大形成的“彼此2”(多方中的两方)和词义引申形成的“彼此3”(不同、区别)。

这一词汇化过程受紧邻共现的句法环境、语义相容及语言经济原则等动因的影响,同时也是在双音化的韵律作用、重新分析、认知组块及转喻推理等机制的促成下完成的。

%“bi (彼)” and“ci(此)” are opposite in meaning. These two units have a lexicalized process on structure from clause to the co-ordinate phrase, then to the copulative term. while the meaning from“zhe(这) and na(那)” turn into“two parties” which we call it“bici1(彼此1)”, th ento“bici2(彼此2)” which generates because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semantic range, and then to“bici3(彼此3)” according to the abstract transition. The lexicalized process is affected by the exchange of syntactic position, the fusion of semantics, the constraint of rhythm regulation and the motivation of cognition.【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6页(P45-50)【关键词】彼此;词汇化;语义相容;重新分析;转喻【作者】王晓辉【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反义复合词“彼此”从形式上看,由表“远指”的“彼”和表“近指”的“此”组合而成,意义上则由分立的“那”“这”融合产生“两方、双方”的统称义。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词表2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词表2

A 安危
B 褒贬褒贬(bian) 彼此(丙)标本(丁)宾主薄厚冰炭本末捭阖跋涉伯仲
C 裁缝(丙)裁缝(feng)操纵(丙)产销长短唱和沉浮晨昏成败乘除出入(丁)春秋雌雄粗细(丁)存亡出没出纳朝野迟早传习
D 大小旦夕弟兄(丙)东西(甲)东西(xi)动静(丙)得失多寡多少(甲)多少(shao)答问
E 恩怨儿女(丙)
F 反正(乙)方圆肥瘦夫妻(丙)俯仰父母夫妇(丁)
浮沉
G 甘苦纲目高矮高低公婆公私供求购销贵贱高下供销(丁)供需规矩广袤
H 寒暑寒暄好歹好赖好恶黑白(丁)横竖横直厚薄
呼吸(乙)缓急毁誉呼应行列晦明晦朔寒热J 吉凶奖惩将士教学(乙)教(jiao)学军民姐妹今昔交接进出进退巨细稼樯经络绝续
K 开关(丁)枯荣快慢宽窄考妣
L 来回(丙)来去来往(丙)来往(wang)劳资老少老小老幼冷暖离合利弊(丁)利钝利害(乙)利害(hai)录放劳逸
M 买卖(乙)矛盾(乙)明灭卯榫
N 男女南北内外浓淡
P 平仄铺盖前后(丙)亲疏轻重曲直取舍乾坤去就
R 任免人物(乙)日月日夕日夜(丙)荣辱
S 僧尼僧俗赏罚上下(丙)伸缩深浅(丁)升降生死始终始末时空士女是非(丙)是否收发首尾授受输赢死活商贾参商松紧夙夜损益水火手足手脚睡觉(甲)舒卷溯望锁钥
T 天地(丁)听讲吞吐天渊天壤题跋庭院
W 往返(丁)往还往来(丙)忘记(乙)文武问答(丁)往复万一(丙)外出(丁)
X 翕张遐迩先后向背消长兴衰兴亡行藏兄弟(乙)兄弟(di)休戚修短虚实序跋轩轾消息行止Y 源流妍媸炎凉异同抑扬因果阴阳隐现幽明远近盈亏依违宇宙(丙)原委言行
Z 臧否早晚(丙)皂白增删瞻顾朝夕正误中外昼夜主次主从装卸子女姊妹纵横左右作息中西珠玑质量(乙)凿枘正误真伪赠答涨落。

2024年成反义、近义、叠词总结

2024年成反义、近义、叠词总结

2024年成反义、近义、叠词总结
很抱歉,由于篇幅限制,我将为您提供2024年成反义、近义和叠词的总结,但可能无法涵盖全部____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反义词:
1. 上升 -下降
2. 繁荣 -萧条
3. 安定 -动荡
4. 进步 -落后
5. 兴旺 -衰退
6. 宽松 -紧缩
7. 平等 -不公
8. 和谐 -冲突
9. 成功 -失败
10. 平稳 -波动
近义词:
1. 新颖 -新奇
2. 美丽 -漂亮
3. 快乐 -愉快
4. 智慧 -聪明
5. 健康 -强壮
6. 丰富 -富裕
7. 真实 -真实
8. 快速 -迅速
9. 艰难 -困难
10. 热情 -热心
叠词:
1. 高高兴兴
2. 忙忙碌碌
3. 早早晚晚
4. 一一对应
5. 红红火火
6. 哭哭笑笑
7. 好好学习
8. 越来越好
9. 乖乖听话
10. 大大小小
希望以上总结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更多的字数或其他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拼音顺序排列如下:
A爱憎安危
B裨阖褒贬褒贬(bian)背向本末彼此宾主薄厚C裁缝裁缝(feng)操纵长短唱和朝野沉浮
晨昏晨夕成败城乡乘除迟早出入出没
出纳春秋雌雄粗细存亡从违
D大小旦夕旦暮得失弟兄弟妹低昂东西
东西(xi)动静断续短长多寡多少多少(shoo) E恩仇恩怨儿女
F反正(zheng)方圆肥瘦夫妇夫妻浮沉俯仰
父母父子
G甘苦纲目高矮高低高下刚柔供求公婆
公私攻守官兵广裹供需功过干支购销
规矩贵贱古今
H寒暑寒热寒暄好歹好赖好弄好恶行列
黑白横竖横直呼吸呼应缓急毁誉晦朔
晦明厚薄
J吉凶集散稼措奖惩将士交接教州60)学
教小60)学姐妹今昔进退进出巨细聚散
军民经纬
K开关快慢宽窄宽狭枯荣
来往来往(wong)来回老小老少冷暖利弊
利钝利害利害(hai)里外离合录放
M买卖矛盾卯桦明灭名实
N南北男女内外浓淡
p平仄婆媳
Q起伏起止起降起落前后亲疏轻重曲直
取舍去留去取去就乾坤弃取
R人物任免荣枯荣辱日夜日夕钠凿
S赏罚上下1,上下2 深浅伸缩生死升沉升降盛衰时空始末始终是非是否士女师生师徒胜负收支收发首尾手足手脚授受输赢朔望水火睡觉死活松紧损益锁钥
T题跋天地天壤天渊吞吐头尾
W往来往返往还忘记文武问答
X遐迩先后向背消长消息霄壤翁张兴亡兴衰行止休戚序跋兄弟兄弟(di)兄嫂虚实
Y言行炎凉妍娃严慈扬弃依违抑扬异同阴阳因果音义隐现盈亏宇宙源流远近幽明
Z凿钠减否早晚皂白增删朝暮朝夕昼夜装卸主次土从中外中西质量祖孙作息左右纵横姊妹子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