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怒江水电开发
案例7: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

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案例摘要:怒江在自由奔腾了千万年后将被大坝拦腰截断。
六库电站在流域综合规划及环评缺失、移民安置规划未审核、国家尚未正式核准的情况下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而这只是“两库十三级”怒江大水电开发的第一步。
自2003年起,怒江水电开发已经争论了 6 年有余,成了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
随着六库电站的动工,中国环保史上的最大交锋进入白炽化。
背景资料1999年,国家发改委「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决定用合乎程序的办法对怒江进行开发」. 于是拨出资金,对怒江中下游云南境内的水电开发进行规划.怒江流域水电规划进行了近3 年时间,2003年7月基本完成。
但是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于是在建与慎建问题上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六库电站已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但争论从未停止。
建设国家大剧院是几代人的心愿.早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剧院批示,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
1998年4月国务院方正式批准立项,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7年9月建成。
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经西藏流入怒江栗僳族自治州境内,纵贯贡山、福贡、泸水等县流入保山市出境.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资源之一。
同时,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具有的优势有:地质条件好、水能资源富集;搬迁人口少,移民人口从宽估算不到三峡电站移民人口的1/10 ;淹没土地少,沿江耕地较分散,河谷地带基本上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库淹没耕地58996亩,都是人地矛盾极其突出的地方;开发成本低,怒江洪峰流量较小,泄洪建筑和导流工程投资小;对外交通方便,流域干流两岸均有公路通过。
审查会让批复不得不延后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提出,2003年9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要正式实施,要求大型电站规划必须专门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鉴于怒江水电开发的规模和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日期的临近,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因此不得不延后。
怒江水电开发的工程伦理问题

怒江水电开发的工程伦理问题案例: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分析1.一个规划中的水电开发开发工程何以引发如此广泛的争论?这反映了工程实践的什么特点?答:水电开发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人口迁移、人文、自然环境保护、交通、经济等。
由于开发工程不可能兼顾所有方面的利益,需要在多方面的因素中进行取舍、平衡,综合出最佳方案。
最终的方案直接牵涉到人们的生活,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难以修复的影响,所以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这个开发工程,反映了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的知识和技术总是不完备的特点。
任何工程都需要面对新的情境和问题,并因此包含着部分的无知和不确定性。
工程实践的本质也是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过程。
同时,也反映了工程实践的主观性特点,人类在实施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主观意识到影响,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单纯性的为了经济的利益,忽略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2.这个争论反映了哪些工程伦理问题?如何理解水利工程开发中出现的这些伦理问题?答:这个争论反映了工程的技术伦理问题,利益伦理问题,责任伦理问题以及环境伦理问题等。
(1)首先,技术伦理问题,在水利工程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对水库的山体造成破坏,引发泥石流,塌方的工程施工问题。
(2)其次,利益伦理问题,水利工程开发一方面可以给当地经济带来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均收入和GDP。
另一方面,会影响当地的文化利益,水库的兴建使当地失去了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同时,水库的兴建也影响了环境利益,不利于当地生态发展,可能导致鱼类或者其他动物灭绝。
(3)最后是工程的责任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水利工程牵涉到范围广,从工程批复到工程实施,如果后面出了环境问题,工程问题,决策者必然要承担起决策的责任,所以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多方面考证,避免决策失误。
环境伦理问题也是当地动植物,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
3.重大工程的实施应该如何处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答:重大工程的实施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平衡关系,包括如下方面:(1)做好全方面调研,在工程实施前,充分深入现场,对环境,当地居民,工程实地勘探,项目论证,进行仔细研究。
工程伦理案例题

第一章结合本章关于怒江水电开放的引导案例,思考并回答怒江水电开发中面临着哪些复杂的伦理问题或伦理困境?在面对以上伦理问题时,作为工程师,应如何进行伦理选择和伦理决策?第二章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8月14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联合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事故发生的最初3分钟内,包括9座核电站在内的21座电厂停止运行。
随后美国和加拿大的100多座电厂跳闸,其中包括22座核电站。
负荷损失总计6180万千瓦,停电范围为9300多平方英里,涉及美国的密歇根、俄亥俄、纽约、新泽西、马萨诸塞、康涅狄格等8个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受影响的居民约5000万人。
到8月15日晚9时30分,纽约城在停电29小时后全面恢复供电。
事后调查发现,美、加停电事件是一起由电网局部故障,扩大到电网稳定被破坏,电压崩溃,最后造成电网瓦解,引起大面积停电的严重恶性事故,波及面之广,影响之大,是北美继1965、1977年的两次大停电之后最为严重的停电事故,其严重程度远超前两次事故。
纵观整个事故过程,起因不过是位于俄亥俄州的一处线路跳闸,接着便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系统发生摇摆和震荡、局部系统电压进一步降低、发电机组跳闸、系统功率缺额增多、电压崩溃、更多发电机和输电线路跳开,从而引起大面积停电。
(1)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哪些风险因素引起的?(2)从哪些方面入手可以防范类似工程风险的发生?第三章广州市花都区垃圾焚烧项目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原有的城市公共设施,如交通设施、能源供给以及废物处理等,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进或提升。
以垃圾处理设施为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 和80%”的总体要求,其中,到2015 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 和70% 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35%。
第二讲-工程与伦理---副本

任务取向,与社会现实的
研究的核心和对象
好奇取向,与社会现实联系 目的取向,与社会现实关系密 多方面因素相联系,在各
相对较弱;针对自然界
切;针对人工客体
方面利益间权衡;针对实
践客体
研究规范
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性 以获取经济和物质利益为目的;
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保密和专利
团结、协作、团队精神
2021/8/2
工程根据设计进行生产 或制造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
真正的工程师就是设计 师
B
将工程理解为建 造的过程
作为实践行为的“建造” 是工程的本质
设计只是工程过程中的重 要环节
建造的过程依赖于设计, 但却超越了设计
最终被建造出来的人造物体 现了工程的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在一定意义上,设计和建造是工程实践两个关键的环节,但是这两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
10
1.1 如何理解工程
工程和技术的联系
它们都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为 目的,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 中为了获得更为优质的生活而改造 世界的活动。
1
技术是工程的手段,工程是 技术的载体和呈现形式,技
4
术往往包含在工程之中。
2
任何时代的工程活动都要以 那个时代的技术为基础,工
程要对技术进行集成。
(2)工程伦理研究始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门哲 学、伦理学、社会学交叉的 新兴的学科门类。(工程伦理
的建立)
2021/8/2
7
1.1 如何理解工程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
技术与工程 工程的定义 工程的过程 作为社会实践的工程 理解工程活动的几个维度
2021/8/2
8
1.1 如何理解工程
政策制定案例分析

从政策议程角度看 本案例中的政策问题是怒江中下游水电站建设问题 这一问题是国家根据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建设的需要直 接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的,属于政策议程的内在提出模 型。 在水电规划公布后,社会公众对国家这一重大项目表 现出极大的关注,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民间环保组 织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反对意见,引起国家环保总局 的高度关注,打乱了云南省怒江州政府的计划,使得 中央决策者更慎重的考虑。在这一阶段,政策议程更 接近于一种外在提出模型。
政策制定案例分析政策制定案例分析这一问题是国家根据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建设的需要直接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的属于政策议程的内在提出模在水电规划公布后社会公众对国家这一重大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民间环保组织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反对意见引起国家环保总局的高度关注打乱了云南省怒江州政府的计划使得中央决策者更慎重的考虑
政策制定案例分析
方案规划的原则来看 民主参与 相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作为国家一项重大的规划其制 定、评审是在一种封闭的状况下进行的。 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专家独立性较差。 没有广泛征集社会公众的意见,尤其是专家的意见。 因此这样一种缺乏民主参与的规划很难保证其具有科 学的理性。
政策制定案例分析
政策合法角度看 国家发改委将通过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上报国 务院审批的过程就是政策合法化过程。 政策合法化体现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正是在这种政策合法化过程中,公众才得以有效参与, 各种不同的意见才得到了表达。从而弥补了在规划阶 段民主的缺失。作为决策者合法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 主,慎重吸纳少数反对者意见,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 科学化。
政策制定案例分析
方案规划的原则来看 现实可行性 单从经济角度看,规划通过,怒江可以引进1000多亿 元的水电开发资金,加上建成后每年10个亿的税收, 相对于现在怒江州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个亿,显然会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环保可行性上方案争议较 大,仍被中央叫停。说明方案规划的可行必须是全面的 可行,即政治、经济、技术、生态等方面的可行。 。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笔名水博,著名水电专家,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水利问题研究、水利科普工作。
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接受水资源管理培训。
1990年起进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专职从事水电专业国际交流。
随着即将启动的怒江水电开发,怒江这个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月2日,一篇题为《怒江水电开发还得权衡利弊》文章的刊出,立即引起传媒的热炒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之争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怒江水电开发归根结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我们”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的存在?为了阻止怒江水电开发,伪环保人士除了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现实进行明目张胆的歪曲之外,还煞有介事地警告说:“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水体富营养化、滑坡与塌陷、下游断流、局地微气候循环中断、生态移民演变为生态难民,由此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我们不要陶醉在驯服了一条条奔腾的江河,大自然的惩罚随时都会要人类兑现。
”情况真的会如此可怕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我们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
贵州的红枫湖水库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但是,从时间上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却非常明确。
因为,红枫湖水库是我国建国初期建设的水电站,建成后的前30年里红枫湖的水质都非常好,从未出现过任何富营养化的问题。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体养殖和污水排放逐渐增多,最近几年使得该水库的水体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
去年贵州省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治污措施,控制网箱养鱼,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目前,红枫湖的水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总之,红枫湖的水质在水库建成后30年不变,然后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由好变坏,最后,又随着污染治理由坏变好的过程非常明确地说明,水库水体的变坏,是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结果,与建设水库没有直接关系。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也很说明问题。
我国的新安江水库已经建成了半个多世纪,由于污染排放控制得好,至今仍然是一库“有点甜”的矿泉水;而没有水库的淮河下游,却因为沿江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怒江水电站开发案例

2021/4/9
5
A. 赞成怒江水电站开发的公共政策分析。 B. 不赞成怒江水电站开发的公共政策分析。 要求:展示各种政策分析标准,并进行讨论。
2021/4/9
6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7
Hale Waihona Puke 2021/4/94
中国水坝总量居世界第一,为缓解能源紧张、带动西部经济,开发水 电本无可厚非。但是否应多听各方意见,权衡一个工程是否真正利国 利民。发电仅40余年的黄河三门峡水库由于严重老化并引发去年渭河 特大洪灾,被今春的陕西省“两会”联名要求停止蓄水。美国的科罗 拉多大峡谷在100年前也有过筑坝争论,但最终被建为科罗拉多国家 公园,事实证明其经济价值不亚于水电站。相比较,怒江流域的民族 和文化都富有更深远的内涵。
文字可编辑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01020304添加标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会议基调年会视频
2021/4/9
1
环境、生态、地质专家纷纷质疑,位于地质板块交界的怒江 大峡谷,地质和生态条件十分脆弱,怎经得住人类花费1000 亿元的改造?
2021/4/9
2
(完整word版)张雨18140515-工程伦理思考题作业

作者:张雨学号18140515,个人完成案例: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分析1.一个规划中的水电开发开发工程何以引发如此广泛的争论?这反映了工程实践的什么特点?答:水电开发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人口迁移、人文、自然环境保护、交通、经济等。
由于开发工程不可能兼顾所有方面的利益,需要在多方面的因素中进行取舍、平衡,综合出最佳方案。
最终的方案直接牵涉到人们的生活,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难以修复的影响,所以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这个开发工程,反映了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的知识和技术总是不完备的特点。
任何工程都需要面对新的情境和问题,并因此包含着部分的无知和不确定性。
工程实践的本质也是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过程。
同时,也反映了工程实践的主观性特点,人类在实施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主观意识到影响,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单纯性的为了经济的利益,忽略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2.这个争论反映了哪些工程伦理问题?如何理解水利工程开发中出现的这些伦理问题?答:这个争论反映了工程的技术伦理问题,利益伦理问题,责任伦理问题以及环境伦理问题等。
(1)首先,技术伦理问题,在水利工程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对水库的山体造成破坏,引发泥石流,塌方的工程施工问题。
(2)其次,利益伦理问题,水利工程开发一方面可以给当地经济带来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均收入和GDP。
另一方面,会影响当地的文化利益,水库的兴建使当地失去了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同时,水库的兴建也影响了环境利益,不利于当地生态发展,可能导致鱼类或者其他动物灭绝。
(3)最后是工程的责任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水利工程牵涉到范围广,从工程批复到工程实施,如果后面出了环境问题,工程问题,决策者必然要承担起决策的责任,所以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多方面考证,避免决策失误。
环境伦理问题也是当地动植物,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
3.重大工程的实施应该如何处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答:重大工程的实施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平衡关系,包括如下方面:(1)做好全方面调研,在工程实施前,充分深入现场,对环境,当地居民,工程实地勘探,项目论证,进行仔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于社会上的争论,这两座电站至今尚未动工。
行动者与关系类型
1、权威 2、资金 3、合法性 4、信息 5、组织
行动者资源
行动策略
1、中央部委的行动策略 2、地方政府的行动策略 3、企业的行动策略 4、人大与政协的行动策略 5、民间组织的行动策略 6、专家的行动策略
2003年9月3日,在北京举办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 座谈会”,与会的大多数专家对怒江水电开发持反对意见,并从河流生态、地质 地理、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动植物种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怒江的开发将 弊大于利。
2003年10月20日—21日,在云南昆明 召开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 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会学、生物、动物、经济、环保、景观 等学科的12位专家和云南省各部门的官员,两种意见在会上再次交锋,而且甚为 激烈。
2004年,国家发改委曾向国务院报送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不过, 国务院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 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赴云南考察工作期间,有地方官员向他反映怒江水 电建设停工已久,地方不知如何进退,希望中央能尽快定夺。温总理回京后,即 指示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加紧论证研究,尽快拿出自己的 意见。
如今的怒江州人民还延续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 溜索飞渡”的原始生产方式,贫困面之深、之广全国罕见。 1.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0%的地区被高山峡谷建设投入仅为9.7亿元,还不到云南省同期固 定资产投资总投入的1%。
2009年怒江州GDP仅为云南全省总量的0.77%,在 我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排第25位。人均纯收入1709 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怒江的高山峡谷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 如今,怒江已探明矿种28种、矿点220多个,有丰富的铅、 锌、铜、铁等有色金属,也有储量惊人的花岗岩、羊脂玉 等非金属矿藏。其中,仅兰坪县铅锌矿储量就达1600万金 属吨,全中国再无一处可与之匹敌。
案例:怒江水电开发的政策网 络分析
案例概述
1、怒江地区简介
怒江从世界屋脊一路奔腾向南,穿越人间最大的峡谷, 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汇入印度洋。其干流全长2020千 米,水力资源蕴藏量364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怒江 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州),生于斯、名以斯。“看天一条 缝、看地一条沟、出门过溜索、种地像攀岩”,这是怒江 人民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怒江州下辖泸水县、福贡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这四个 被称为云南扶贫攻坚“上甘岭”的国家级贫困县,按照国 家人均年收入1196元的贫困标准,仍有96%的独龙族、 90%的怒族、89%的普米族和90%的傈僳族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被称为是“边疆中的边疆、民族中的民族、山区中 的山区、贫困中的贫困”。
更为可观的是,历经三年的勘测规划成果表明,怒江 中下游水力资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 1029.6亿千瓦时,水电资源占全省20%。
2、怒江水电开发始末
2003年8月13日,有关部门曾牵头召集几大电力公司和相关部委,讨论怒江 流域水能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与建设的规划。在这次会上,赞成开发的意见占主流, 专家们列举了怒江开发可能带来的诸多有利影响。14日,由云南省怒江州完成的 《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一经出台,立刻争议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