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不同国家对地方政府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地方政府指的是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指的是提供有形或无形的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不可分割性,决定其私人提供会出现困境,因此,应当由政府组织供应.地方公共服务指的是提供的在地方的层次上被消费者共同地且平等地消费的物品.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是因为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居民的偏好,因而所提供公共服务的质和量更符合本地居民的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全球性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公共需求不断发展和变化,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如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以至带动整个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首先,应当提高地方政府服务的财力,包括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税收、稳定地方政府财源以及进行预算管理科学化。其次,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权限,使地方政府更多的将各种资源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第三,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将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区分开来,地方政府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来,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共服务的生产进行监管和规范。第四,通过加强公共治理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多样化,为此,应当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责任

市场化,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第五,更加重视责任政府的建立,同时要实现科学的绩效管理。

案例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案例分析: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广州市政府目前在20个街道办进行购买社会服务试点,政府购买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福利与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社区矫正、劳动就业、医疗卫生、青少年教育、残障康复、婚姻家庭等领域。 第一家进社区的社工机构是广州阳光社会事务中心,设在越秀区建设街。它是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的5个教师发起成立的,理事成员全都是老师,理事长朱静君是系主任、副教授。 2009年年初,建设街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在市、区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大胆创新,以居民自治为切入点,向广州市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购买服务,建立了“建设街阳光社会工作站”,率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开展专业的社会服务。建设街阳光社会工作站成立后,在街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接收、发展了多名社工党员,并于2010年6月正式成立了“建设街阳光社会工作站党支部”,深入开展了“自律诚信比贡献,服务社会当先锋”行动。阳光社工站党组织和党员以低保低收入家庭、边缘困难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和独居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以促进社区和谐与发展为服务目标,通过采取“四种方式”,推进“四个培育”,实现“三个转变”,并取得了可喜成效: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畅通了,社区的服务品质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增强了,自治意识和能力也提高了。 2009年阳光社会事务中心刚成立时,越秀区政府尝试性付给它28万元,用于购买建设街的社区自治服务。随后两年,中心获得了市、区两级财政超过500万元购买项目,专业社工由5人发展到40多人。2009年在30多个社工机构评估中获得第一名。 广州市民政局一位处长说,在购买服务之前,政府社会服务的具体事务,基本上都是交给社区居委会做,如果不将这些社会服务"外包"出去,居委会实际上是做不好的。一是居委会承担着社会治安、社会救助、就业再就业、计生等130多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居委会工作人员根本无暇开展有效服务;二是社区的专职社工缺乏专业的处理问题的手段和能力,有"专职",而无"专业";三是居委会被群众认为是"衙门",专职社工被认为是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无论好坏都经常受指责。而社工都是社会问题处理专家,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处理手法截然不同。 日前,湖南省邵东县综治办与邵东县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夜间治安巡逻协议书》,将县城城区夜间治安防控承包给了保安公司。这在当地引起争议,并引发了关于把治安外包是否妥当的讨论。 如今,公共服务购买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政府也由公共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三篇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三篇 篇一: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主管单位: 实施单位: 一、规划综述 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分支机构建设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主体、建设和运营主体等。投资主体决策选取平台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委托进行工程设计、筹集建设资金,并成立运营管理机构或委托进行管理。建设主体按照相关规划和工程设计进行平台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 (一)平台的投资主体 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可能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财政)性投资,这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盈利性机构投资,一般来说这是辅助性资金来源。 1、政府(财政)投资。 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总体来说是非营利性的,或者是微利的,因此,其建设资金应该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性支出。政府的财政性支出的主要形式有: A、财政拨款。 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是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

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为鼓励科技创新、促进开发区(园区)产业发展,会不断加大财政拨款的力度。 B、政府主导的各类基金。 政府主导的各类基金也可以称为政策性基金,它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基金,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风险基金,而是一种由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它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这类基金是一种引导性基金,通过对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资助,带动和引导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投资(贷款)。政府(管委会)在整个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的不仅仅是单纯出资者的角色,还扮演着资金管理者、建设管理者的角色。在政府对平台的投资管理过程中,政府决策部门通过对平台建设项目的计划、预算等进行审批,初审合格后报批,然后由资金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资金核拨与管理。另外资金监督部门和项目实施监督部门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监督。政府对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投资并不是以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长期产业发展和开发区(园区)综合性效益为考量,因而资金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的弥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足。政府除了应该加大对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以外,还要需为开发区(园区)平台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2、非政府渠道投资。 在一定条件下,非政府投资也是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各种非政府渠道的市场化资金运作,同样可以获得大量的平台建设资金,主要方式为企业投资。

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子化小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作风问题的深入持续整治,使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权力被逐步关进了“制度笼子”。在从严管理领导干部的新常态下,少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比如:“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遇到重大、疑难或棘手事件,回避逃脱”、“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等,这些认识的存在,导致少数干部在其位不谋其事、在岗不在状态、为官不为、尸位素餐。为此,如何解决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当前存在的少数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现象,经过调研思考,总结出几点粗浅认识,以期对问题的解决能有一点助推作用。 一、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现象的具体表现“为官不为”是指公职人员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者不及时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自己份内该办的事不是马上办、立即办,而是拖着办,能应付一天算一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唯利是图,没有好处“不办事”。这种干部存在利益至上的唯利心态,贪利贪势,眼光狭隘,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随时想搞权力寻租,许多事情为与不为、办与不办全看是否有利可图。履行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以有无利益为衡量标准,看利益行事,有好处则办、无好处则不办。对待可办可不办的工作,没有人打招呼坚决不办、甚至缓办,领导看不到的坚决拖着办、简单办甚至不办,凭个人意愿设置办事障碍,把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

(二)拖拉懒惰,拖沓应付“不做事”。份内该做事的不做,该办的事不办,该及时办的事拖着办。这类干部对待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任务,不是按单位要求部署办、马上办、及时办,而是拖着办,能拖则拖,能应付一天是一天,直至把工作拖到无人问津、石沉大海。有时在领导的再三催促和群众的多次反映下,才心不干情不愿地给予办理。 (三)敷衍塞责,世故圆滑“绕开事”。把问题推出去,把成绩揽回来是这类干部的办事原则。对待一些棘手或者可能产生矛盾的工作,推诿扯皮,想尽办法不办事、少办事。遇到棘手的事绕道走、绕开走,想尽办法推出去。这种人奉行的原则是“多栽花、少栽刺”,得罪人的事坚决不干,讨人嫌的话坚决不说,以不出事的逻辑为办事原则,世故圆滑成家常便饭。 (四)墨守成规,宁可不做事,但不能“做错事”。这种人的做事原则就是“老和尚撞钟,按部就班”。这类干部能力强、有想法,但考虑的问题、顾虑的因素过多,于是便抱着“宁可不做事,但不能做错事”的心态去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起来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畏手畏脚。 二、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原因分析产生为官不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分析起来还是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本质上还是作风问题。 (一)从思想认识上分析,还是价值观上的问题。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公共服务能力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服务能力 、单项选择题: 1、公共服务是一项(C)工程。 A 政府 B 民间 C 系统 D 专项 2、(B)是公共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 A 公共性 B 服务性 C 组织性 D 非营利性 3、以下不属于公共问题的是(C) A 非典 B 地震 C 某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D 南方雪灾 4、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A) ① 教育公共服务② 卫生公共服务③ 科技公共服务④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⑤ 公共事业服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 C①③④⑤D③④ 5、以下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是(D) A 失业保险 B 养老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福利彩票 6、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D)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7、以下对于改革开放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C)A 公共服务由政府作出选择 B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C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D 政府生产或提供服务 8、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对此说法错误的是(B) A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缩小 B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扩大 C 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引入了市场机制 D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9、以下不属于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是(D) A 政府 B 非政府公共部门 C 公务人员 D 公民 10、公务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① 诚信能力② 联系群众的能力③ 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④ 自我规范的能力⑤ 高效行政能力⑥ 应用电子政务的能力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 a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11、(C)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 政府 B 公务人员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及选择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及选择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政府基于以公民为中心的理念,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多途径、多渠道、全天候地向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 电子政务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规划与标准、实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电子化采购、电子税务、移动电子政务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通过电子政务的学习,之所以选择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这个题目,主要因为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实行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可以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节约公共服务的成本,改善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是构建一个回应有力的、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服务型政府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自1999年实行“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基本上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在服务内容、质量和互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国民教育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具体国情,单一政府门户网站模式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在中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为提高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更快更好地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以及在某一特定地区如何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政务大厅、电话呼叫中心、应急联动等模式都是辅助模式。现阶段,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门户网站模式存在的问题有:保障措施不到位,政府网站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在线办事能力差,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广度、深度不够;政府反馈不及时,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政府门户网站模式下的公众需求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互联网渗透率低,公众存在的心理惯性,公众的传统价值偏好结构等。 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四种模式:人工-人工模式,电子化-人工模式,人工-电子化模式,电子化-电子化模式。 1、电子化-电子化模式,是指在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前台和后台都采取电子化的方式。其优点是能极大地提高政府的效率且方便了公众,是未来电子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中国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和公众教育程度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此种模式的便捷;另外,此种模式的实行不符合我国公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办事直接去政府”的心理惯性,造成公众的不适应。 2、人工-电子化模式,是指在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前台实行“人工方式”,而后台实行“电子化方式”。此种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是对传统的行政管理程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实现了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办公,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即符合我国公众的办理政务的心理习惯,又避免了公众办事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来回奔波。但是,此种模式仍然需要公众去政府大厅这个“政府部门”,仍然需要具备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官僚性技巧。

公共服务能力答案介绍

您的得分:!恭喜,您通过了《公共服务能力》的考试! 考试标题《公共服务能力》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 及格。 所属课程《公共服务能力》 倒计时48:6 一、判断题(10 道) 1. 效率只有用来满足公众的需要和实现公共利益时才有现实意义。 正确 错误 2. 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 正确 错误 3. 公共服务就是公共管理。 正确 错误 4. 公益性文化产品一般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 正确 错误 5. 除了事业单位外,还有大量社团类,行业自律性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也应该属于公共服务主体范畴。 正确 错误 6. 自有国家以来,政府就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 正确 错误 7. 公共服务产品的私人供给,意味着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的让渡。 正确 错误 8. 秩序是政府着眼于国家外部稳定以保障国民安全和利益的公共服务产品。

正确 错误 9. 公共服务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正确 错误 10. 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服务产品性质。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缩小 B.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扩大 C. 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引入了市场机制 D.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2. 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3. 民营化本质上是更多地依赖()提供公共服务,减少政府直接公共服务负担。 A. 民营企业 B. 民间组织 C. 非政府公共部门 D. 人民群众 4. 以下不属于公共问题的是()

公共服务能力-试卷97分答案

1、公共服务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正确 错误 2、公益性文化产品一般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 正确 错误 3、公共服务产品的私人供给,意味着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的让渡。 正确 错误 4、自有国家以来,政府就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 正确 错误 5、秩序是政府着眼于国家外部稳定以保障国民安全和利益的公共服务产品。 正确 错误 6、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服务产品性质。 正确 错误 7、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 正确 错误 8、除了事业单位外,还有大量社团类,行业自律性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也应该属于公共服务主体畴。 正确 错误 9、公共服务就是公共管理。 正确

错误 10、效率只有用来满足公众的需要和实现公共利益时才有现实意义。 正确 错误 11、公共服务是一项()工程。 政府 民间 系统 专项 12、()是公共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 公共性 服务性 组织性 非营利性 13、以下不属于公共问题的是() 非典 地震 某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南方雪灾 14、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容包括()①教育公共服务②卫生公共服务③科技公共服务④社会保障公共服务⑤公共事业服务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 ①③④⑤ ③④

15、以下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是()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 社会福利 福利彩票 16、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 中国 日本 美国 英国 17、以下对于改革开放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公共服务由政府作出选择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生产或提供服务 18、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围缩小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围扩大 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引入了市场机制 事业单位部管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19、以下不属于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是() 政府 非政府公共部门 公务人员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摘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时公民的普遍需要,时提高政府回应力和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进而得到公民信任和支持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转型,政府职能也逐渐向社会管理过渡,相应的在地方治理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地方政府的职能必然要发生转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成了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提供核心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以此调控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达到和谐的地方治理。这就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它是地方政府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公共服务时用以解决公共问题,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其基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每一独立的市场主体所不能单独解决的公共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政府行为的最终产出,是政府行为与公民需求最主要的结合点,也是公民评价政府及其领导者的主要尺度。它主要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就业,发展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而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也迫切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公共产品供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核心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能力是指地方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调动社会资源,履行政府职能,以实现地域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潜在和现实的功能性能量和力量的总和。是地方政府实现有效治理的基础。从横向的角度来考查,地方政府能力主要包括以市场规制和公共服务等为核心的十大能力。所谓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集中表现为通过计划调节、市场调节等各种制度性安排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产品。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消费该产品”,其实质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服务,而不是“产品”本身。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是以消费者的偏好为依据的,对于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则根本不能进行资源的分配。这种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来的商品或服务即是公共产品。对公共产品的需要属于社会性需要,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是任何人不付代价均可使用,而其使用并不损害他人效用,这样很难禁止他人不付费而坐享其成,导致“搭便车”。这种特性使得私人部门很少有诱因去生产,导致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囚徒困境”、“公用地悲剧”或者“集体行动的困境”,正是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奔论分析。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人们无不主张公共产品的供给必须有政府的介入并且直接由政府来提供。这些产品既包括国防、外交等公共服务,也包括公安、市政建设、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众所周知,国防、外交等通常是由中央政府提供的,但是,后者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只能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并且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 从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角度看;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偏好不同,公共产品宜实行分别供给;另一方面,对公共产品受益只能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分配来考察其供给效率。根据受益范围不同,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准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品”(10cal Publ5c goods),也称为“区域性公共品”,是指在地方层次上被消费者共同且平等地消费的产品,如城市的消防队、治安警察、路灯等。地方性公共品一般而言只能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与思考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与思考 一、中国中小企业现状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对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强大,不仅要有能走向世界的大企业,而且也要有成功的中小企业。经济中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在那些并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商业、服务等行业中,中小企业往往是主体。中小企业还具有大企业所不具有的两个优势:一是中小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是就业的主渠道。二是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能及时适应需求变动而调整。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更为重要。 以上海市为例,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突出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即98765:9即在工商登记中,98%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缴纳税收和提供就业岗位做出了很大贡献;8即在所有类型的企业中,84%的就业岗位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任何社会力量和政府领导都不会轻视中小企业;7即在上海的高新技术企业中,71%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74%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由中小企业实现的,中小企业是创新的活力源泉;6即在全社会的实有资本的投入中63%是由中小企业投入的;5即上海地方税收中,接近50%的地方税收是由中小企业提供。 尽管中小企业很重要,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研发不利、管理粗放、人才不够、环境不利、装备不强和信用不高8大难,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对中小企业获取公共服务的专题调研中了解到,中小企业服务存在以下几方面较突出问题:中小企业对公共服务信息了解渠道单一、渠道不畅,面对诸多信息不知如何下手;中小企业对公共服务资源找寻困难,优秀的公共服务资源找寻更不易,存在“找不到、用不起、用不好”的现实性问题;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诉求解决成本高等。 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大力扶持。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务院发布国发[2009]36号文件,即《国务院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基层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机构,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基本上履行以下五项职能: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向上级反应基层的各种情况等;对上级部门派驻的机构,履行代管或协调、协助、服务等职能。二是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理顺群众情绪,调解矛盾纠纷,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负责辖区内的生产安全等。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等。四是提供农村综合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劳务输出等服务。五是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履行农村基层党建职责,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村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等。 制约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体制不顺、干部整体素质不高、财政困难、历史遗留等。另外,村级组织薄弱、矛盾纠纷较多、农村维稳工作难度加大、政府诚信缺失带来的干群关系紧张、站所职能发挥不明显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发挥。

当前,基层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取得三方面的支撑,即通过完善责权统一和转移支付等制度、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等三方面有效联动。 完善权责一致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界定、细化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明确基层政府的行政权限,做到权随责走,人随责配,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基层政府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规范基层的责任,对不应由基层承担的职责,不再列入基层目标责任考核,把基层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承担;加强上级委托授权的监督和管理,加快确认基层执法主体地位,提高执法效率与质量。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缺口。对欠发达地区,应更多地采用专项转移支付来实现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完全覆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将大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养机构、养人,而不是用于公共服务的投资,同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基层配套资金的比例;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合作,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其财政收入,使基层政府能够有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根据当地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进行公共服务的投资决策;增加财政转移支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去年以来,市人社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设城乡一体均衡、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全面推进就业、社保等民生保障工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着。一、做到“三个到位”,奠定坚实工作基础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沟通政府部门与基层群众的桥梁,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政府有责任。为此,我们把构建“职能明晰、制度健全、规范高效、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了“三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2012年,我们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长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提高了各镇街区及相关部门的思想认识,达成了共识。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市里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府办、人社、发改、财政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镇街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基层平台的总体规划、建设、管理和指导。三是工作部署到位。市政府印发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从建设的目标、具体任务、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同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将各镇街区平台建设情况纳入对镇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定期督查和通报,调动起了镇街区抓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人社局落实包靠责任制,成立了八个包靠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班子成员和2名科长组成,对包靠的镇街区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

公共服务能力

赵定涛-公共服务能力 赵定涛:大家好!今天我们探讨的题目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今天我会讲四个问题。首先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就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它的必要性。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服务性政府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在这儿我们会探讨一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它的理论的基础和现实的需求。后面重点就是讨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它的构成要素,最后讨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下面我们讲第一个问题,强化公共服务它的必要性。我们知道公共服务是政府所因此履行的主要职能之一,目前我国政府的职能中心正在由抓经济建设逐步的转变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面来。因此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公共服务能力也是所有公务人员需要着力提升的基本能力。那为什么目前这么强调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是公共管理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它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所以今天我们要强调一下公共服务它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方面是它的现实需求,无论是从全球,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和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的现实状况都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面第一个方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公共服务方面理论的基础,我们知道政府的管理已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

它的特征就是管制性的政府,是公共行政阶段;第二个是公共分析阶段,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这一段就是公共行政阶段,然后到20世纪的后期,尤其是80年代以后,他过渡到第三个阶段叫做新公共管理运动这样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在20世纪的中和后期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这些理论很多都是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科里面涌现出来的这些理论。后面一些学者把这些理论推广应用大政府的管理,也就是公共管理的领域,有这么几个理论对现代的公共管理发展,尤其是对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第一个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布坎南,他是1986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他就是发现了有一个悖论,就是在市场经济活动的领域,我们知道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他提出了理性认的讲述,也就是在自由经济的活动过程当中,人们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这个是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那么每个个体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那通过自由竞争、通过市场经济这样一种机制,使得个人的这样一种努力在客观上也同时带来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增加,公共利益的扩大。也就是在实行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了公众功利。布坎南就发现这样一个矛盾,就是在经济活动过程当中在市场经济类人好像是自私的,但是在政府管理领域,因为政府要求公务人员与政府机构要求代表是公平、正义是实现了公众的利益。那么就出现了矛盾,为什么人在市场活动当中,在经济活动过程当中是自私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到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差异_一个理论假说及其证据_周黎安

第13卷第4期2008年8月 新 余 高 专 学 报J OURNA L O F X I NYU COLLEGE V o.l 13,NO.4 A ug.2008 )5 )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差异: 一个理论假说及其证据 p 周黎安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1)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差异 中图分类号:D 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65(2008)04-0005-02 收稿日期:2008-08-04 作者简介:周黎安(1966-),男,江西黎川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莫里斯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在现实中,不仅地方官员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地区之间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也存在系统的差异。比如一个商人想到东南部沿海地区和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建厂,他(她)将遇到的政府服务一定有系统的差别。媒体经常报道,在中国发达地区非常成功的招商引资政策到了一些落后地区就变成了/开门引客,关门打狗0的招商策略。甚至有商人私下总结道,在南方做生意,向政府行贿,事情可以做成;而在西部一些省份,花钱也做不成事。为什么在同一个国家,相同的文化、法律和制度,不同地区的政府公共服务却会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如何解释这种差异?进一步说,为什么在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更可能表现为/协助之手0(helping hand),而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通常表现为/攫取之手0(grab -b i n g hand)? 讨论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高效的公共服务,而如果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又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那么由此推理下去,我们就不难得出/穷者愈穷、富者愈富0的结论,换句话说,国富国穷是一个系统性的现象。这看上去是一个悲观的结论。 要解释国富国穷的原因绝非易事,不过这不是我们这里的任务。我们这里试图提出一个相对简单的理论假说,来解释我们看到的中国地区间政府服务的系统差异。理论假说的基本逻辑如下: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低,工商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一些主要国有企业因体制原因经营绩效不甚理想。这就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由于工商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很少,在当地人们就业最好的选择就去是政府机关和各职能部门,因为政 府机关收入有保障/旱涝保收0,工作轻松稳定。于是有关系和门路的人就千方百计想安排到政府部门工作,最终使得政府部门人员严重超编,人满为患。有证据表明在许多政府机构超编比例非常之高,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财政拨款是根据正式编制确定的,超编人员不在正式编制内,就需要单位自己从预算外的/小金库0想办法解决。而行政部门/小金库0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各种行政性收费和罚款,这是养活政府冗员的主要财政基础。当政府部门面临巨大的/养家糊口0的刚性压力时,一切可以收费和罚款的机会都会显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0,而很难产生发达地区/藏富于民0的心态。 另一个结果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工商企业数量少,给定同等规模的收费,每个企业必须分担的政府/搜刮0费用相对就比较大,其后果就相对严重。况且在落后地区,如上所述,由于政府部门超编严重,收费和罚款的动机非常强烈,尤其使得企业不堪重负,经营成本上升,难以维持运转,这可能使得能够生存下来的工商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外资也不敢进入,进一步加剧事态的恶性发展。 根据上面的论述,一个政府与当地企业的恶性循环由此形成:经济落后导致工商业不发达,就业机会少,政府部门的吸引力增加,人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去政府部门,使得政府冗员增加;而政府人员超编又导致/养人0难,必须开拓预算外财源,各种行政性收费和罚款增加,致使企业负担过重,经营效率下降,投资激励不足。而经济发达地区正好启动了一个良性循环:工商企业数目多,在企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就多,收入水平就相对高,这都降低了政府部门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于是人们更多地流向了

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方案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实施单位: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一、规划综述 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分支机构建设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主体、建设和运营主体等。投资主体决策选取平台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委托进行工程设计、筹集建设资金,并成立运营管理机构或委托进行管理。建设主体按照相关规划和工程设计进行平台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 (一)平台的投资主体 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可能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财政)性投资,这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盈利性机构投资,一般来说这是辅助性资金来源。 1、政府(财政)投资。 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总体来说是非营利性的,或者是微利的,因此,其建设资金应该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性支出。政府的财政性支出的主要形式有: A、财政拨款。 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是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为鼓励科技创新、促进开发区(园区)产业发展,会不断加大财

政拨款的力度。 B、政府主导的各类基金。 政府主导的各类基金也能够称为政策性基金,它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基金,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风险基金,而是一种由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它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这类基金是一种引导性基金,经过对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资助,带动和引导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投资(贷款)。政府(管委会)在整个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的不但仅是单纯出资者的角色,还扮演着资金管理者、建设管理者的角色。在政府对平台的投资管理过程中,政府决策部门经过对平台建设项目的计划、预算等进行审批,初审合格后报批,然后由资金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资金核拨与管理。另外资金监督部门和项目实施监督部门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监督。政府对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投资并不是以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长期产业发展和开发区(园区)综合性效益为考量,因而资金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的弥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足。政府除了应该加大对开发区(园区)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以外,还要需为开发区(园区)平台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思路选择

CPA评论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思路选择 沈荣华(北京 ) 现代各国政府事实 上都面临一种无法回避 的挑战:社会公众希望 政府能提供更多更好的 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又 希望政府避免公共开支 过大、在不加重税费的 前提下提供更多更好的 服务,这就对政府服务 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现阶段比以往更加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文考察分析了国内外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变革的趋势及相关问题,探讨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思路选择。 一、国外政府服务模式变革的流行趋势 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应当居于主导中心地位,对此并无多大争议,但对于政府应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供哪些公共服务,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则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主张,在实践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在市场经济形成初期,西方国家普遍遵循自由放任原则,政府职能也较为有限。进入20世纪,随着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主张由政府全面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政府职能不断扩张。战后,许多国家制定了详尽周到的福利计划,由政府提供从“摇篮到墓地”的服务,出现了所谓福利国家。 随着各国政府职能的扩张,公共支出和财政赤字也随之增长。自80年代起,西方各国政府财政不堪重负,陷入财政危机,引起社会公众不满,而公民社会的兴起,又对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促使一些西方国家首先进行政府改革,并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形成了一场以新公共管理为旗号的政府改革运动。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到公共服务提供中,用于改造传统政府服务模式。主要做法是:(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市场主体和市场力量来执行某些公共服务项目,参与建设经营,并利用市场竞争压力,促使服务提供主体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准市场化”。(2)将不必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移给各种社会组织,通过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非营利组织提供某些公共服务项目。(3)在政府公共支出和提供公共服务中加强成本效益核算,实行以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 对于上述改革的利弊影响,国外评价并不一致,争论将会继续下去。从成效看,新公共管理改革有助于改变传统公共服务模式的弊端,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这一点人们已有较为广泛的共识。主要经验包括:首先,强调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扩大政府规模,也不意味着一定要增加公共支出,由政府扮演直接提供者的角色,而应当转变政府角色,扮演好“掌舵者”,而非“划桨者”的角色,起好促进者、合作者和管理者的作用。第二,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现在已不再被认为是无法分解,无法收费,无法排除他人享 [作者简介]沈荣华(1955—),男,浙江桐乡人,现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访问学者(1992-1993)。曾在中央部委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多年,在政府体制改革、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领域多有研究和著述,主持和承担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部委的研究项目,著作有《政府机制》等10多部,发表论文30多篇。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见解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见解 摘要: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指地方政府满足地方社会公共需求、为地方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和功能。具体而言,地方政府为当地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按领域可分为基础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服务四大类型。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范围与中央政府是有明显的分工的。一般而言,国防、外交、国家安全、航天科技等全国范围内宏观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能范围,其他公共服务则可划归地方政府承担,或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来共同承担。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社会公共需求是政府存在的原因,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政府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代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就是满足当地社会的公共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重点如下: 1 为地方社会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服务。 地方公共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中的一项基本职能。公共基础设施是为当地企业生产和公众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本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公共设施可以分为这样几类: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环保设施;防灾设施。[]一个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关系到全体公众的利益,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涉及面较广,一般的私人组织筹划不了,不愿意做也不能做好,理应由地方政府这个当地社会最大的公共组织来承担。 2 为地方社会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 这是指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通常是生产性的,如地方政府对公共项目和国有企业的资金投入,对产业活动的价格补贴,技术开发和应用性研究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及对农业积极活动的投入等。 3 为地方社会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为当地社会提供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性公共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而不能以经济效益为主,这是由社会性公共产品具有的公共性、公益性和政府监督和管制的必要性所决定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具有公民权利的性质,并具有较强烈的再分配功能,对平等目标的关注在社会性支出的分配中居于重要地位。[]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厅)

筑强科技平台提升自主创新支撑能力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在科技部的大力指导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围绕我省“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以产业创新为主线,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的需求,集成建设了以重大研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平台体系,共建设了320个科技平台(其中国家级37项、省级283项)。一是围绕我省战略高技术攻关和重大目标产品创新需求,主要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建设了13个重大研发机构;二是主要围绕全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依托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企业,实行产学研共建机制,建设了78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围绕产业技术创新,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依托高校院所和大型企业,建设了51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四是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及系统化研究,主要依托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建设了178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平台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共投入建设资金73.3亿元,其中国家投入5.5亿元、省财政投入7.3亿元、主管部门配套8.3亿元、企业投入38.4亿元、其他投入13.8亿元。通过突出重点、集成实施,多元投入、强化管理,省市县联动,有力推动了我省科技平台的良性运行。 二.主要做法 (一)聚集科技资源,统筹规划部署科技平台建设 江苏是科技和教育大省之一,拥有部省属高校119家、科研院所129所。全省从事科技活动38.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3.8万人,有着丰富的科技设施和科技人才资源,为建设科技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集成配置各类科技资源,做好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是筑强科技平台的先决条件。 一是先后颁发了《2004-2010年江苏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和《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科技平台作为“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调了“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