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

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崛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也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

热点。本文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基础的争论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的应

用厘清略思路。

关键词:引力模型理论基础实证研究

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

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世纪40年代James Stewart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

Tinbergen,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

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并有若干具体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 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

的贸易流动估计。

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

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

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Anderso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

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

完全替代的。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

H-O模型,垄断竞争模型。Helpman & Krugman 明确表明,引力模型是来源于规模报酬递

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

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和出口国规模联系在一起。Deardorff (1998)表示,引力模型同样得

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H-O模型,他得出此结论的窍门就是放松了国际间要素

价格相等的假设,这样国家间就可以专门生产差别产品。产品的不同在供给一方,消费偏好在需求一方,这样就暗示了引力方程,Deardorff强调引力类型贸易的关键是国家

间生产差别产品,而差别产品是由垄断竞争企业提供还是专门化生产并不是关键。

Eaton & Kortum(2002)建立了一个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同质产品新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也是体现了一种引力关系。Deardorff(1995)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模型都可以导出类似引力方程的结果,但它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仅仅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

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许多学者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

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除了上文提到的Tinbergen(1962),还主要有

Poyhonen(1963)、Bergstrand(1985,1989)、McCallum (1995)、Balistreri (2003)、Anderson & Wincoop(2003)等。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GDP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Linnemann将人口作为变量引入模型,Bergstrand在模型中引入了人均收入和汇

率及多个虚拟变量,使模型包含更多影响贸

易量的因素。McCallum表明,在控制了贸

易量大小与距离的情况下,加拿大各省之

间的贸易量是这些省与美国各洲贸易量的

22倍。开创了对“边境效应”问题的研究。大量研究(Helliwell and McCallum,1995;Helliwell,1999;Wei,1996;Anderson and Smith,1999;Head and Ries,2001等)发现,“边境效应”的确存在,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有所不同,而且呈下降趋势。Anderson & Wincoop(2003)、Evans(2003)又分别从边境效应的大小、影响边界效应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从调整解释变量阶段过度到对边境效

应的解释阶段。

引力模型在我国贸易领域也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金哲松(2000) 、谷克鉴(2001)、骆许蓓(2003)等分别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

众多影响我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因素。金哲松(2000)在其《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一书中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

它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理邻近程度、政治关系及“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