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影剂肾病1

合集下载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22保 健医疗保健2016.08吕 斌造影剂肾病重在预防。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如必须使用,应在造影前积极纠正诱因,使用低肾毒性造影剂,并给予水化治疗。

造影后,及时监测血肌酐水平,从而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

编辑:迟昊 XuDaPing123@ 1.造影剂的选择和用量 尽量选择对肾脏损伤比较小的造影剂,如非离子型造影剂优于离子型造影剂。

另外,尽量减少造影剂使用次数,延长两次造影的间隔时间,减少单次的造影剂用剂量。

2.水化 这是目前为止公认的防止造影剂肾病的有效方法。

它可使造影剂更快地排泄,减少造影剂在肾脏沉积,同时还可以纠正部分患者容量不足的状态。

另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也有一定的疗效。

3.避免使用损害肾脏药物 一些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应尽量避免使用。

4.其他治疗 N-乙酰半胱氨酸、前列腺素E1、茶碱类等药物可能有效。

少尿的患者如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予以透析过渡。

另外,血液滤过也可作为一种防治造影剂肾病的方法。

如今随着CT、磁共振等造影技术和介入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频繁使用造影剂会产生新的疾病,即“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使用造影剂后2~3天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血肌酐水平较基础值上升25%)。

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微,一周后可自行好转。

其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

但也有患者可出现少尿、无尿、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症状,甚至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需透析治疗。

因此,目前造影剂肾病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明确的造影剂接触史;二是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如血容量不足、感染、休克、使用损害肾脏药物等;三是接触造影剂后复查血肌酐水平是否较基础值上升25%。

高龄、原有肾脏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低血压、贫血、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血容量不足等,都是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高危因素。

因此,在这些患者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对于已经使用造影剂的高危患者,需密切随访肾功能,一旦发现造影剂肾病,应及时治疗。

造影剂肾病与医学教育

造影剂肾病与医学教育

造影剂肾病与医学教育造影剂肾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肾脏疾病,与医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对造影剂肾病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与医学教育的关联。

造影剂肾病是在进行放射性造影检查后发生的肾脏损伤。

放射性造影剂是一种用于改善影像质量的药物,通过注射到血液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和器官的细节。

这些造影剂在排泄过程中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慢性肾脏病或其他肾脏疾病的患者来说,风险更大。

造影剂肾病可以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甚至终末期肾脏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脏移植等治疗。

造影剂肾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阶段、急性期阶段和恢复期阶段。

前期阶段是指接受造影剂注射后的24小时内,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异常。

急性期阶段是指接受造影剂注射后的24小时内至7天内,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肾损伤的症状,如血尿、尿量减少等。

恢复期阶段是指接受造影剂注射后的数周到数月内,患者的肾功能可能会逐渐恢复,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与医学教育有着紧密的关联。

医学生在学习放射学和影像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放射性造影剂的使用和安全性。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评估病人的肾功能和相关风险因素,以减少造影剂肾病的风险。

医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无创检查手段,如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等,以减少对造影剂的依赖。

在医学教育中应该加强对造影剂肾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决定是否使用造影剂进行检查。

他们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

医生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剂量和途径,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肾脏的损伤。

医学教育也应该加强对患者筛查和评估的教育,以提高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决策能力和风险认识。

医学教育还应该加强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措施的教育。

一旦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医生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病情和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

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

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造影剂肾病是指由于使用造影剂后导致的肾脏损伤,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

因此,对于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肾脏损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目前,国内外对于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本文将对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表现。

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尿液改变、肾功能下降等。

其中,血肌酐升高是造影剂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通常在使用造影剂后24-72小时内出现。

此外,尿蛋白增加、尿液改变也是造影剂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造影剂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肾脏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肾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对于判断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CT、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的损伤程度,辅助诊断造影剂肾病。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造影剂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及时发现肾脏损伤。

此外,肾脏活检也是诊断造影剂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等信息,可以对造影剂肾病进行诊断。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诊断为造影剂肾病,①使用造影剂后出现急性肾损伤;②血肌酐升高幅度明显;③尿蛋白增加;④影像学检查显示肾脏损伤;⑤肾脏活检显示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理改变。

五、治疗和预防。

对于已经诊断为造影剂肾病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积极的液体管理、利尿剂的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等。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应该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造影剂检查,减少肾脏损伤的发生。

六、总结。

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对于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造影剂肾病百度文库

造影剂肾病百度文库

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肾病(contrast associated 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

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

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

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概述随着现代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造影剂肾病(contrastassociated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

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

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造影剂肾病害而发生急性肾衰。

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

大量研究报道,CAN伴肾功能不全为6%~92%,不伴肾功能不全为0~22%。

大量前瞻性对照研究指出,一般注入造影剂后血清肌酐值高于基础值的25%或50%即有诊断意义。

症状体征(查看内容)接受造影剂者血清肌酐通常在24h内升高,96h达峰值,一般7~10天后回复达基础值。

但也有报道,肾功能在1~3周内呈进行性下降,然后回复达基础值。

60%以上CAN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少尿,对襻利尿剂有抗性,也有非少尿者。

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自然恢复,10%者需要透析治疗,不可逆肾功能衰竭者少见,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尿液检查可见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及各种碎片,非特异性,与肾功能改变不相关。

尿酸盐结晶常见,偶可见枸橼酸钙结晶,大量蛋白尿不常见。

有急性小管坏死的大多数患者,尿钠排出往往大于40mmol/L,钠排泄分数(FENa)大于1%;但有1/3急性肾衰者尿钠排出低于20mmol/L,少尿者钠排泄分数小于1%。

[1]应用造影剂后X线摄片双肾显影持续达24~48h为CAN的特征性表现。

【病例讨论总结】造影剂肾病__小结..

【病例讨论总结】造影剂肾病__小结..

造影剂肾病(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
一.定义:使用造影剂48h内发生的排除其他原因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二.诊断标准:SCr上升44.2 μmol/L(0.5 mg/dl),或较基础水平升高超过25%
三.流行病学
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6-6% ,但在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中发病率可高达20%以上,有多个高危因素人群中发病率高达40%-90%
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大病因
四.危险因素
1.原有肾功能不全
2.糖尿病
3.充血性心力衰竭
4.肾病综合征
5.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
6.血容量减少或脱水
7.多发性骨髓瘤
8.短期内接受多种放射性造影剂者
9.造影剂的剂量
10.其它:如高龄、贫血、高血钙、同时应用其他的肾毒性药物等
五.发生机制
1.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
2.高渗性导致肾缺血、缺氧
3.肾小管梗阻
4.活性氧介导的损伤
六.临床表现
1.血清肌酐通常在48-72h内升高,4-5天达峰值,一般7-10天后回复达基础值。


有报道,肾功能在1-3周内呈进行性下降,然后回复达基础值
2.常表现为非少尿型ARF,但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可表现为少尿型ARF。

造影剂肾病如何诊断鉴别造影剂肾病易混淆疾病

造影剂肾病如何诊断鉴别造影剂肾病易混淆疾病

造影剂肾病如何诊断鉴别造影剂肾病易混淆疾病
一、概述
现在社会中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不是特别的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疾病使人们都受到折磨,身体上如果出现肾病的话,是非常严重的,造影剂肾病是肾病的一种,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严重高血压或者肾功能不全。

遗传,感染可能都会引起中毒性肾病,如果有朋友真的患上造影剂肾病,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诊断呢?得了造影剂肾病有哪些原因呢?由某同事为大家讲一下。

二、步骤/方法:
1、造影性肾病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肾病,很多原因都是会引起造影性肾病的发生,例如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肾脏方面的疾病,因此有糖尿病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在患病期间对自己的保护,不要让自己引起并发症。

2、肾功能不好的人如果使用造影剂,同意引起造影剂性肾病,尤其是老年人,所以做造影前需要充分的水化,如果肾功能是好的,则影响不是很大,建议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尿常规,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3、在饮食方面更应该要注意,注意高钾食物和注意含钾丰厚的蔬菜及水果、比如说黄豆芽,韭菜等。

最好不要吃油条,方便面,臭豆腐。

这些食物对于身体是有很大危害的,而且尤其是产生毒素后不容易排出去。

所以要更加注意。

三、注意事项:
应按照每日的尿量来控制入液量,在饮食方面不要吃方便面,臭豆腐等等,保持身心愉快,患者应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不要盲目用药,祝身体健康。

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肾病的症状,造影剂肾病治疗【专业知识】

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肾病的症状,造影剂肾病治疗【专业知识】

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肾病的症状,造影剂肾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造影剂肾病(contrast associated nephropathy,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

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常用的造影剂均为高渗性,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

以下是易造成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1.危险因素(1)原有肾功能不全。

(2)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年龄超过50岁,有心血管并发症及肾功能不全者危险性大。

(3)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为明显危险因素。

(4)肾病综合征。

(5)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

(6)血容量减少或脱水: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脱水状态下,造影剂可引起肾内血管显著收缩。

(7)多发性骨髓瘤: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可引起急性肾衰,曾一度认为多发性骨髓瘤者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为反指征。

但在一组回顾性多发性骨髓瘤接受造影剂后的观察中发现CAN发生率仅为0.6%~1.25%。

因此临床若需要,仔细监测,补充容量后仍可进行。

(8)同时应用其他的肾毒性药物。

(9)短期内接受多种放射性造影剂者。

(10)造影剂的剂量:剂量越大,肾损害增加,当剂量大于30ml时,造影时平均血压小于13.3 kPa(100mmHg)则危险性增加。

(11)高血钙。

2.可能的危险因素(1)年龄:由于高龄者肾单位减少及肾血流量的降低,GFR随年龄而下降,CAN发生率高。

(2)无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

(3)贫血。

(4)蛋白尿(不伴有肾病综合征)。

(5)肝功能异常。

(6)高尿酸血症。

(7)男性患者。

(8)高血压。

(9)接受肾移植者。

二、发病机制1.高渗性导致肾缺血、缺氧因一般造影剂均为高渗性,浓度在1400~1800mOsm/L,其含碘量高达37%,当高渗性的造影剂到达肾脏后,一方面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缺血;另一方面可使肾血流中红细胞皱缩、变形、血黏度增高,使肾血流减慢、淤滞,发生肾缺氧性损伤。

造影剂肾病健康教育课件

造影剂肾病健康教育课件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评估风险
在使用造影剂前,医生应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风 险因素。
使用前可以做肾功能检查。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水合作用
确保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前后充分水合,有助于减 少肾脏负担。
医生会指导患者饮水量。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替代检查
在高风险患者中,考虑使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MRI。
患者教育与支持
随访管理
建立随访机制,定期检查患者的肾功能和健康状 况。
确保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后的长期健康监测。
谢谢观看
这些方法可能不需要造影剂。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识别症状
监测尿量变化和其他潜在症状,如乏力和恶 心。
及时报告医生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检测方法
可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评估肾功能。
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后续治疗。
如何识别处理造影剂肾病? 治疗方式
轻度病例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和监测来处理 ,严重病例则可能需要透析。
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患者教育与支持
患者教育与支持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造影剂肾病的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 能力。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
患者教育与支持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和 压力。
可以引入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
这些变化可能引发肾脏功能下降。
为什么会发生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种类
不同类型的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不同,碘含 量高的造影剂风险更大。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影剂。
为什么会发生造影剂肾病? 使用情况
造影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也会影响肾脏的损 伤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2007-2009年):对比剂综合理化特性更关键
新的依据推荐慢性肾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对比剂的应用可扩展为等渗 对比剂或除碘克沙酸和碘海醇外的低渗对比剂。
第三阶段(2009-2011年):重视对比剂剂量
在2011年新版UA/USTEMI患者诊疗ACC/AHA临床指南中,取消了关于等渗对比剂 的推荐,而把术前风险评估(ACS 患者计算CrCl)、围手术期的充分水化和 根据肾功能限制对比剂最大用量作为I类推荐。
注射造影剂48小时内尿检可发现轻度蛋白尿和颗粒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多数患者表现为尿浓 缩功能下降,尿酶升高等肾小管功能异常;亦有部分病人尿检完全正常;故造影后若不检查肾功能 和尿检,则易造成CIN漏诊。
Company Logo
造影剂肾病
CIN总的发病率为3% ,但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时, 发病率可达50%以上。 虽然CIN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后果较为严重, 可使冠心病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透析治疗甚至是死亡。 造影剂肾病“三高一低”: 高发病率、高消费、高死亡率,低认知。
Company Logo
新概念
近年主张采用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acute kidney injury,CI-AKI)概念代替CIN。 CI-AKI是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引起的医院内发 生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占全部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 竭的11%。 造影后若不检查肾功能和尿检,则易造成漏诊。
血液净化 预防性透析:
透析可有效清除造影剂,但研究显示透析并未减 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因此除非存在容量负荷过 重,并不推荐透析治疗。
Company Logo
小结
预防造影剂肾病的 “八字方针”
1.分层:发现高危患者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的前提。 2.水化: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措施。 3.限量:限制造影剂用量。 4.避免:术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Company Logo
造影剂的选择
分 类 第一代 (高渗对比 剂) 结 构 通用名 分子量 (MW) 636 碘含量 (mg/ml) 300 300 350 300 370 300 370 320 350 320 渗透压 (mOsm/k g H2O) 1550 680 830 680 800 590 770 710 790 290
Company Logo
发病机理
1、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2、肾小管的毒性损伤 3、肾小管阻塞 4、氧自由基损伤
Company Logo
发病机理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造影剂进入肾小血管,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液流动 速度减慢, 引起肾血管收缩导致肾髓质部缺血,导 致GFR的下降。
肾小管的毒性损伤
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造影剂在肾髓质内引 起的高渗状态,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氧 化应激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Company Logo
发病机理
肾小管阻塞
造影剂经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 肾小管内的水 分99%被重吸收, 而造影剂变得特别黏稠, 最后形 成栓子堵住肾小管, 造成肾小管进一步的损伤。
Company Logo
水化治疗
方法
目前多数采用造影前后以 1.0-1.5ml/kg.h 滴速持 续静滴12小时生理盐水,保持尿量75-125ml。
应个体化调整,尤其对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 需注意补液量和尿量,以免加重心肾功能恶化。
Company Logo
充分水化__基于血容量稳定状态
浅谈造影剂肾病(CIN)
济医附院 Company LOGO 陈安勇
1 2 3
概念 发病机理 预防与治疗
4
小结
Company Logo
病例 病例
老年女性,79岁,因急性前壁心梗入院 肌酐正常
冠脉造影检查提示三支血管病变
植入2枚支架 支架术后,患者血肌酐持续上升
Company Logo
病例
术后 7天 术后 12天
Company Logo
离子型单体
泛影葡胺
碘海醇
第二代 (低渗对比 剂)
821 777
791 807
碘帕醇
非离子型单体 碘普罗胺 碘佛醇
第三代 (等渗对比 剂)
非离子型二聚 体
碘克沙醇
1550
对比剂安全性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前):等渗对比剂更安全
2007年ACC/AHA在UA/USTEMI患者治疗临床指南中,建议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血管造影 时,优先选择等渗对比剂。
阳性结果
中性结果
阴性结果
速尿、甘露醇
Company Logo Rev Cardiovasc Med.2006 Fall;7(4):177-97.
预防
避免肾毒性药物
氨基糖苷类 二性霉素B 免疫抑制剂 双胍类降糖药 化疗药物 非甾体消炎药
ACEI
Company Logo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
在体内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当发生CIN时二 甲双胍可在体内大量蓄积,有引起高乳酸血症或 乳酸酸中毒的可能。反过来乳酸酸中毒又可以影 响肾功能,造成恶性循环—致死率极高
Company Logo
治疗 N-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剂
作用:①NAC的直接抗氧化作用. ②NAC可促进谷胱甘肽合成. ③NAC可引起血管舒张作用.
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清除自由基,中和肾血管收 缩带来的危害。文献报道N-乙酰半胱氨酸+碳酸氢 钠能够有效减少CIN的发生。
Company Logo
* 中等危险 实施前4小时与造影后8~12小时持续以0.9%NS
1.0~1.5ml/kg/h速度静滴 高危险 造影前12小时与造影后12~24小时持续以 0.9%NS 1.0~1.5ml/kg/h速度静滴 严密监测出入量、尤其尿量,以维持入量多于出量,保持 正平衡并伴有高尿量 造影后24小时监测血BuN、Cr,如果有任一项指标增加, 则继续水化、监测;48小时重复监测,每天一次,直到 SCr水平回到基础水平。 如果病人尿量减少或SCr增加,请肾科大夫会诊。
氧自由基损伤
可以通过氧自由基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作用, 功 能性的肾血流再分布也造成了肾髓质的缺血和肾 小管的破坏。
Company Logo
预防 迄今为止,对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尚 无特效治疗方法。 重在预防 危险评估,核查使用造影剂的适应症 对造影剂肾病进行危险分层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
造影剂肾病(CIN)
使用对比剂后3d内,Scr绝对值升高≥0.5 mg/dl(1mg/dl= 88.4 μmol/L)或较基础值升高≥25%,并排除其他原因的肾脏 损害。
Scr
升高程度: (44.2μmol/L) >25%
221μmol/L
血肌酐409μmol/L 血钾6.24mmol/L
术后 13天 术后 14天
血肌酐 591μmol/L 血钾 6.41mmol/L
Company Logo
病例
支架术后,患者血肌酐持续上升 术后 7天-221μmol/L 术后12天-409μmol/L,血钾6.24mmol/L 患者再发胸痛,神志淡漠 给予降钾,大剂量利尿剂冲击治疗,效果不佳 次日,患者心跳骤停一次,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 心律,但神志未恢复,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当日,血肌酐591μmol/L,血钾6.41mmol/L 行腹透治疗,效果不好,持续无尿。 1天后,患者因高血钾,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Company Logo
使用
造影剂限量公式:
5ml×kg/血清肌酐(mg/dl) (不超过300ml) 高危患者造影,造影剂剂量小于30ml比较安全。
Company Logo
CIN的药物预防
Company Logo
国外专家共识:CIN的药物预防
《美国对比剂肾病工作组专家共识》
有潜在益处,需进一步评估 胆茶碱/氨茶碱、他汀类药物、维生素C、 前列地尔等 在减少造影剂肾病的风险上 未显示持续有效 N-乙酰半胱氨酸、非诺多泮/多巴胺、 钙通道阻滞剂、 L-精氨酸 可能有害
水化治疗
造影前水化可 纠正亚临床脱水, 造影后补液可减 轻造影剂引起的 渗透性利尿。可 以增加肾血流量, 改善肾血管收缩 所致的肾脏缺血 状况。
同时能够加快 造影剂的排泄速 度,减少造影剂 在肾脏停留时间 ,通过降低肾小 管造影剂的浓度 、减少其对肾小 管上皮细胞的毒 性作用。
同时水化治疗 有利于降低肾小 管中尿液的粘滞 性,减少肾小管 管型血栓的形成。
为此国际上CIN防治指南强调造影前后48 h停用 二甲双胍。 发生率低,往往被忽视
Company Logo
水化 水化治疗
水化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预防CIN的有效方法。对 于高龄患者,联合水化治疗能够明显降低CIN的发 生风险。
大量试验表明,静脉输液比口服补液的效果好。
Company Logo
危险因素Mehran Risk Score(MRS)
因素 GFR 指标 <20mol/min 20-40 40-60 低血压 慢性肾功不全 收缩压<80mmHg 分值 6 4 2 5 5 5 >75岁 4 3 3 每增加100mL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充血性心衰(肺水肿病史、 IABP)
年龄 糖尿病 贫血 造影剂用量
Scr
>1.5mg/dL
4
Company Logo
评分与结果
Company Logo
CIN中国专家共识(2012),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