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视频
合集下载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28张PPT内嵌视频)

后果 大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 VS 宦官
权
力
争
夺
外戚代表——“跋扈将军”梁冀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 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他一家人全部封侯,各地 上贡皇帝的物品要先送到 他家才敢献给皇帝。年幼 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 他就毒死了汉质帝。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背景 都是在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后,吸取前朝灭亡
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内容 都有释放奴婢、轻徭薄赋、减轻刑罚等内容
结果
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 强盛的局面
原因
①他亲身参加了农民起义了解过度压迫会迫使百 姓造反。只有爱惜民力才能安定民心。 ②借鉴西汉初的治国经验
以史为鉴
启示
1、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要善于吸取前人教训
课堂小结
东 汉 的 兴 衰
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洛阳
巩固统治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兴
2.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结果: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出现“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衰
黄巾起义
谢 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目 录
壹 导入新课
贰 叁
新课讲授
一、汉室再兴之光武中兴 二、失控的权利争夺之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风云再起之黄巾起义
课堂小结
导入
长安
洛阳
新课
汉室再兴
之
光武中兴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16张PPT)2022_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把持朝政
宦官 得宠
夺回君权
诛杀 外戚
皇帝 早逝
皇帝 长大
母后临朝
幼主 继位
君权旁落
外戚 专权
依靠宦官
外戚和宦官都是 利用君权作乱,并 非自身具有至高无 上的权力。
究其根本原因是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和皇位世袭制。
思考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光武中兴
如何从打天下变成治天下?刘秀以温和宽松的政策赢得民心,此谓“柔道”。 根据材料,说说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材料一: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 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 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材料四: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 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4.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材料五: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 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5.缓和民族 矛盾
光武中兴
根据材料,说说光武帝采取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东汉人口统计表
封侯。” 材料三:《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
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 震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该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材料二中童谣的大意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谁?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巾起义为 什么会“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黄 巾 起 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三、黄巾起义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 灾害频发。 2、黄巾起义的爆发时间和领导人:184年 张角 3、宗教:太平道 4、黄巾起义的特点和性质:
间生活和地方风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文化昌盛的东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汉朝五贤帝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击鼓说唱俑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高56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 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 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 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 夸张,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 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 表。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后裔。
新莽末年,刘秀与其兄在家乡乘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三、黄巾起义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 灾害频发。 2、黄巾起义的爆发时间和领导人:184年 张角 3、宗教:太平道 4、黄巾起义的特点和性质:
间生活和地方风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文化昌盛的东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汉朝五贤帝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击鼓说唱俑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高56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 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 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 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 夸张,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 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 表。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4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后裔。
新莽末年,刘秀与其兄在家乡乘势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2张PPT 含)

•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起义
四、黄巾起义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 建宁三年 )河内人妇食夫 ,河南人夫食妇。
1、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
●社会动荡不安,贫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频发。
黄巾起义
四、黄巾起义
2、时 间: 公元184年
光复汉室铸辉煌 ——东汉建立和光武中兴
一、东汉的建立
1、背景:社会动荡、农民起义
复高祖之业,定万 公元24年,刘秀迎
世之秋。——刘秀 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郭圣通,与“更 始”决裂
娶妻当娶阴丽华。 公元23年,刘秀昆 ——刘秀 阳之战,一战成名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民涕泣于市道。
公元22年,刘秀等 人从宛城起兵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梁冀,先后立过3个皇帝, 一家中7人封侯,出了3个皇后、 6个贵人、2个大将军、有3个驸 马;其家产达30多亿,相当于国 库一年租税的一半。汉质帝因说 他是“跋扈将军”,而被他毒死。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 和 殇 安 顺冲质 桓 灵 少献 帝 帝 帝 帝 帝帝帝 帝 帝 帝帝 即位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年龄 卒年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新东 朝汉 建建 立立
公 元
公 元
9 年
25 年
黄巾起义
光
东
武
汉
公
帝
中
元
统
后
184
治
期
年
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期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起义
四、黄巾起义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 建宁三年 )河内人妇食夫 ,河南人夫食妇。
1、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
●社会动荡不安,贫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频发。
黄巾起义
四、黄巾起义
2、时 间: 公元184年
光复汉室铸辉煌 ——东汉建立和光武中兴
一、东汉的建立
1、背景:社会动荡、农民起义
复高祖之业,定万 公元24年,刘秀迎
世之秋。——刘秀 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郭圣通,与“更 始”决裂
娶妻当娶阴丽华。 公元23年,刘秀昆 ——刘秀 阳之战,一战成名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民涕泣于市道。
公元22年,刘秀等 人从宛城起兵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梁冀,先后立过3个皇帝, 一家中7人封侯,出了3个皇后、 6个贵人、2个大将军、有3个驸 马;其家产达30多亿,相当于国 库一年租税的一半。汉质帝因说 他是“跋扈将军”,而被他毒死。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 和 殇 安 顺冲质 桓 灵 少献 帝 帝 帝 帝 帝帝帝 帝 帝 帝帝 即位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年龄 卒年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新东 朝汉 建建 立立
公 元
公 元
9 年
25 年
黄巾起义
光
东
武
汉
公
帝
中
元
统
后
184
治
期
年
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期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 帝国日衰,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 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2、王莽改制
恢复井田制,禁止买卖奴婢 改革币制 (币制混乱) 民族关系恶化 (下句丽、降奴单于) 国家提供借贷业务 (政府从中获利)
巩固统治,稳 之一)”。另外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缓严和。民族矛盾。
材料3: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鲜卑内迁。此后,内迁各
定社会形势 族的生活习俗逐渐跟汉人趋同,有些民族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军队成为
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
东汉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
农业 牛耕 水利
手工业 冶铁 制瓷
耕作方式的变化(二牛一人一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王景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提高了冶铁质量 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已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西汉末年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1.通过了解东汉的建立及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认识到政治清廉、社会稳定,有利于巩 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完成阅读课文及史料,分析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影响等史实, 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时 空观念,历史解释) 3.结合所学,分析统一对于当今的中国的意义,认识到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的基础。(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光武中兴
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 帝国日衰,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 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2、王莽改制
恢复井田制,禁止买卖奴婢 改革币制 (币制混乱) 民族关系恶化 (下句丽、降奴单于) 国家提供借贷业务 (政府从中获利)
巩固统治,稳 之一)”。另外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缓严和。民族矛盾。
材料3: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鲜卑内迁。此后,内迁各
定社会形势 族的生活习俗逐渐跟汉人趋同,有些民族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军队成为
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
东汉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
农业 牛耕 水利
手工业 冶铁 制瓷
耕作方式的变化(二牛一人一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王景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提高了冶铁质量 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已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西汉末年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1.通过了解东汉的建立及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认识到政治清廉、社会稳定,有利于巩 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完成阅读课文及史料,分析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影响等史实, 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时 空观念,历史解释) 3.结合所学,分析统一对于当今的中国的意义,认识到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的基础。(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光武中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现
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习与
探究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 均寿命是多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合作探究五:黄巾起义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 害频发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元184年
张角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织 发起的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群 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 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西汉后期政局——政治腐败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人物: 外戚王莽建立“___新__”_朝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王莽被杀)
2、东汉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减轻负担 减轻刑法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 制。 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允许内迁 缓解矛盾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 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现
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习与
探究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 均寿命是多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合作探究五:黄巾起义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 害频发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元184年
张角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织 发起的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群 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 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西汉后期政局——政治腐败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人物: 外戚王莽建立“___新__”_朝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王莽被杀)
2、东汉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减轻负担 减轻刑法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 制。 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允许内迁 缓解矛盾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 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33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25年 都城: 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前6— 57),汉景帝后裔。新 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 王莽,昆阳之战,光武 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 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 解。统一天下,定都洛 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 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 三十三年,谥号光武, 庙号世祖。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19岁 10岁 满月 13岁
幼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33岁 27岁 2岁 32岁 8月卒 30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6月废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 负担,减轻刑罚;
缓解劳动力缺失 恢复发展经济
(2)合并郡县,裁减官 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3)允许北方少 数民族内迁,缓和 民族矛盾。
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 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的兴衰得到哪些历史经验或 者启示?
1、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 应民心,注重民生。 2、体恤民情,善于调整政策,让 人民安居乐业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东 汉
汉 的 建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
刑罚;(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
部编版ppt课件《东汉的兴衰》精品ppt课件(24张ppt)

天黄 下天 大当 吉立 。;
你能解释这则语言预言是 含义吗?
比较黄巾起义和陈胜、吴广起义 的异同点。
有 有 黄巾军提出预言,明确了 准 组 斗争目标——“黄天当立”, 备 织 起义时间——“岁在甲子”。
,
练习:
1、东汉建都于: (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 ( )
公元17、18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地 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 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他是被 割去舌头的皇帝。
东汉的建立
刘秀(前6年—57年2月),字文叔, 西汉末年南阳郡人,出生于西汉南 顿县(《后汉书。光武帝纪》,西汉 皇族后裔,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 九世孙。公元25年-57年在位,共 三十三年。葬于原陵,庙号世祖, 谥号光武(谥法:能绍前业曰光, 克定祸乱曰武)。史称:汉光武帝。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殇帝
10岁 出生100多天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你能发现此 表中的问题吗? 当继位的皇帝年
幼或无能时,宰 相等人不能发挥 作用,会导致什 么后果?
东京皇统屡绝,权归 女主,外立者四帝, 临朝者六后。莫不定 策帷帘,委事父兄, 贪孩童以久其政,抑 明贤以专其威。任重 道悠,利深速。…… 而赴蹈不息,焦烂为 期,终于陵夷大运, 沦亡神宝。
——《后汉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列传》
东汉从和帝开始,皇帝即位时的年纪都很小, 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便 依靠父兄,协助处理朝政,于是就形成外威专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课堂总结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 上第一 次打破 世界各 地区的 封闭状 态,逐 渐使世 界连成 一个整 体。为 什么在 以后的400年间 会产生 这样的 奇迹? 简而言 之,是 由于资 本主义 创造了 巨大的 生产力 。以蒸 汽机为 代表的 第一次 工业革 命和以 电动机 为代表 的第二 次技术 革命, 人类的 生活 进入了 一个新 时期。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2.刘秀以柔术治天下,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光武
中兴”的局面。他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A )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3.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东汉后期什么 社会状况( C )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 B.农民处于丰衣足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D.商品经济的繁荣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4.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 不同特征是( A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东汉时张纯说:“(光武)兴于匹庶,荡涤 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 过于光武。”
——《龙川文集》卷5《酌古论一》
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 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原因:两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吸取前 朝繁民劳众激化矛盾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训。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 造成的社会动荡。
1.光武中兴
西汉的灭亡
王莽
公元9年称帝, 改国号为“新”。 即为历史上的 “新”朝。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 (光武帝)
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 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
光武中兴
措施: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 于用人纳谏;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 策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
影响: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延续王朝的统治和强盛,出现治世的局面。
课堂小练习 你怎样评价光武帝?
东汉中期以后,发生了什么?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和帝及以后各帝即位年龄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第 二 部 分 :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4岁 9岁
你能发现此表 中的问题吗?这 个问题会导致什 么后果?
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 表现: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
量的相互角逐 结果: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
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3.黄巾起义
以民为贵、和谐兴盛
你认为东汉王朝走向衰弱的原因有哪些?
刘秀的“柔道”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有妥协的
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朝廷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错
综复杂的激烈争斗。
1.它是东汉的首都,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中 国历史上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有 “千年帝都”之称。“它”是( D ) A.长安 B.北京 C.南京 D.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