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异同

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异同
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异同

齐文化,有两种理解,一是齐地文化,二是齐国文化,齐国文化是齐地文化的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通常所说的齐文化是指齐国文化

历史沿革

齐地文化共分4个历史时期

第一时期

东夷文化时期,从原始社会到商末,是齐地的原始的本土文化。文化代表人物有:舜帝、太昊(伏羲)、少昊、后羿、蚩尤、商汤文化代表朝代:商朝文化代表特质:一种巫蛊文化、天下共主的文化、开放文化文化代表学说:巫蛊学

第二时期

齐国文化时期,从齐国建国到汉武帝时期,齐国文化是一种继承文化,是从东夷文化继承而来,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提。齐文化的保留不得不感谢太公: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文化代表人物:钟无艳、缇萦、东方朔、邹衍文化代表朝代:齐国文化代表特质: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丽的明星。文化代表学说:阴阳学

第三时期

齐鲁融合时期,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唐宋年间。文化代表人物:董永、王羲之、诸葛亮

第四时期

鲁文化时期,至今。文化代表人物:辛弃疾、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齐地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编辑本段资料

欲了解中国人的特点,必先了解人类的共性。同理,欲了解齐文化,必先了解什么是文化。所谓文化,我以为,它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的总和。这个定义中的产品,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比较抽象但制约着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宗教、科技、文艺、思想等精神产品。以此类推,那么文化也就相应地表现为三个层面: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了解了什么是文化,齐文化的广义内涵也就清楚了。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这个定义中,齐人的概念是既宽泛又带有一定标准的。作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不应该把里籍在齐地作为唯一标准。因为管仲生于楚,宁戚是卫国人,而陈完是陈国迁到齐国的移民,而上述三人都参与并创造了齐文化,他们是很标准的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作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也不应该把是否居住在齐地,是否能齐言作为界定的标准。因为齐地是一个变量,能齐言者也是一个变量。孟子一部分时间并不居住在齐地,也不能齐言,但他在稷下学宫的思想学术交流和言论,却更新发展了齐文化,为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虽不是土生土长的齐人,但他对齐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应该是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所以综上所述,凡是参与创造过齐文化,对齐文化有贡献的人,都应是齐人。定义中所谓的特定历史时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齐文化存在的时间,我认为应主要定格在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这个时间段内。当然从文化的渊源角度,齐文化的存在时间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从文化的影响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

二是齐文化存在的空间,我认为应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了解了齐文化的创造主体、时间段、地域范围和主要内容,接下来就要具体的从大面上探讨一下齐文化的特点了。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丽的明星。

鲁文化

摘要:鲁文化由周公制礼作乐导夫先路,与宗周礼乐文化一脉相承,并深受殷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因子的融合,再加上鲁国人七百余年的文化创造,使得鲁文化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有独具的鲁礼,强调尊尊而亲亲,崇尚礼制中的德治精神,有重文崇文的倾向,尊重文化传统。

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也是整个周代最著名的礼乐之邦。春秋时期,就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鲁文化基础深厚,极富特色,大致说来,有三个来源:一是周文化,这是鲁文化的主体、主流;二是殷文化,鲁国有不少殷遗民,也有不少奄遗民,奄是殷商的附庸,殷遗民和奄遗民共同尊奉殷文化;三是东夷文化,东夷人是鲁地的土著居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可以说,鲁文化是融合了周文化、殷文化和东夷文化而成。融合即是创造。与上述三个来源相比,鲁国人七百余年的文化创造才是最重要的。

一、鲁文化的先驱——周公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鲁国在周代各诸侯国中,地位非同一般,既在各诸侯国的位次排列顺序(称“班”或“周班”)上居于首位,《国语·鲁语上》明确记载“鲁之班长”,又享有其他诸侯国不敢奢望的特权:祭祀周公时可以用天子礼乐。周代礼乐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规定,天子有天子之礼乐,诸侯有诸侯之礼乐,大夫有大夫之礼乐,决不可以僭越。鲁国享有特权,可知鲁国的确非同寻常,亦由此可知周公在鲁国地位崇高,其对鲁国社会和文化有着巨大影响。

周公是文王之子,武王的同母弟,名旦,鲁国的始受封之君,也是周代杰出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和大军事家。因为早先被封于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周公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在商周之际,在协助武王打天下和辅佐成王治天下两方面均有着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1)协助武王克商,武王卒后摄政称王

周公在文王时,即以仁、孝闻名,文王卒后,成为武王的最得力的助手。在灭商之中,周公“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做出了重要贡献。灭商后第二年,武王病亡,周公拥立武王的长子诵即位,是为成王。这时,“小邦周”刚刚取代了“大邦殷”,立足未稳,内有权力的

分配与争夺,外有图谋复辟的殷人势力,而成王幼弱,周公乃毅然摄政当国,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

周公摄政,前后共计7年。这是周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基本上概括了周公摄政期间的历史功绩。

(2)三年东征,平定天下

周公摄政当年,“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刚刚把周人政权稳固了下来,东方就发生了武庚和“三监”的叛乱。周公沉着应对,亲拥成王东征,第二年打败了武庚和“三监”;第三年继续东征,讨伐参与叛乱的奄、徐、薄姑等,最终取得了平定叛乱的胜利,中原及东方完全纳入了周朝的统治范围。接着,周公又秉承武王遗志,在“天下之中”的伊洛盆地营建了成周洛邑,使之成为新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周朝遂名副其实地成为继夏、商之后而兴起的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王朝。

(3)分封诸侯

东征胜利后,天下一统,如何维护周人的天下长治久安?是摆在周初统治者面前的重大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周公再次表现了一个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汲取武庚和“三监”叛乱的惨痛教训,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分封制,目的是“选建明德,以蕃屏周”,即选用有明德之人,分封为诸侯,作为周朝的藩屏、侯卫。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戚,也有部分异姓功臣和历代圣王的后裔。无论同姓诸侯,还是异姓诸侯,与周天子都是君臣关系,共同尊奉周天子为天下的共主。分封制始自武王,由周公完善、发展,成为周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

(4)制礼作乐

周公制礼作乐,从其摄政第六年开始着手,并在这一年初定规模、框架,后来逐步充实、损益、完善,以至“周道四达,礼乐交通”(《礼记·乐记》),臻于极盛。

礼乐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它的基本特点是,以礼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和核心,明贵贱,辨等级,正名分,一切人和事都要遵循礼的规范和准则。礼分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五礼的节目繁多,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基本上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乐,通常与礼相配合,行什么样的礼,配什么样的乐。礼乐配合,文质彬彬,既尽善又尽美,展示了一个伟大的成熟的文明所拥有的和谐与典雅。

周公制礼作乐,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即“敬德保民”。“敬德”,是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有德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保民”,是因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保民”实际上就是保社稷、保国家。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王国维曾经指出:周人所以“祈天永命”者,乃在于“德”与“民”二字,“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而制度典礼之专及大夫士以上者,亦未始不为民而设也。……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故克殷之后,尤兢兢以德治为务。”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观堂集

林》卷十。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也指出:周人克商后,出于追寻历史性的解释,而发展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历史观和政治观,“这一套新哲学,安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引导了有周一代的政治行为,也开启了中国人道精神及道德主义的政治传统。”许倬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09页

二、鲁文化的直接来源:宗周礼乐文化

宗周礼乐文化是鲁文化产生的前提,又是鲁文化的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二者本质上同属一种文化,都属于“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

礼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不能确指其起源于何时,但至少从夏代开始,礼乐文化就已进入了大致成熟的发展时期。此后,由夏及商,由商及周,礼乐文化一脉相传,“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经过长时期的损益选择,“郁郁乎文哉”,于周为盛,粲然大备。然而,由于文献不足,对于夏、商两代的礼乐文化,即使博学如孔子,也不能闻其详。宗周礼乐文化则不然,对于孔子来说,它不是死文化而是活文化,不是文化遗存而是文化生活,所以,孔子说过:“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礼记·中庸》)“吾学周礼,今用之”,正表明了这一点。

宗周礼乐文化,实赖文王和周公而成:周文王奠定其修德敬德的精神方向;周公制礼作乐,提供了其日后藉以发展的基本范式和基本规模。

周文化承接殷文化而来,但周文化不同于殷文化。在古人看来,周文化的基本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文”;殷文化的基本特点,同样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质”。具体到继承法来说,何休《公羊解诂》隐公元年指出:“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质家”指殷,其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亲亲”,根据这一原则,嫡子有孙而死则立弟。“文家”指周,其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尊尊”,根据这一原则,嫡子有孙而死则立孙。“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孙。殷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长子。周道,太子死,立适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史记·梁孝王世家》)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亲亲”和“尊尊”实际上反映了重母统与重父统的差别和对立,“所谓传统的‘殷道亲亲’,系指商代重母统,所以长子死了,传位于母弟,不传孙。所谓‘周道尊尊‘,系指周代重父统,所以长子死了,传嫡孙,不传子。亲亲立弟,说明商代仍然保留了原始氏族社会的继承风格,而尊尊传嫡孙正是斩断了旧的继承制度的证明。”李衡眉:《“夷俗仁”发微》,载《文史哲》1992年第1期。继承法只是“文”和“质”的一方面的内容,从这一方面的内容即可看出“文”和“质”、周文化和殷文化的差别。

礼乐文化是制度文化。王国维曾对周代制度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论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商之际。他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又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观堂集林》卷十。制度是礼乐产生的基础。王国维论周代立子立嫡之制,称“有周一代

礼制,大抵由是出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观堂集林》卷十。。立子立嫡之制是原生的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皆由此而派生,是次生的制度。礼乐是文化也是制度,其核心是礼制。礼制更在其次,就一层一层的派生关系而言,礼制是制度的末端;就制度与礼制的关系而言,礼制从属于制度,哪儿有什么样的制度,哪儿便有什么样的礼制。由此可知,宗周礼乐文化实由各种社会制度而生成,并以社会制度为核心,为社会制度服务。

三、鲁文化的其他来源:殷文化和东夷文化

鲁地原居民是“商奄之民”,立国之初又分有“殷民六族”。“商奄之民”和“殷民六族”,是鲁国的“国人”,他们的社祭之所称为“亳社”。鲁国的姬姓贵族,则是西来的周人,他们是殖民者和统治者,其社祭之所称作“周社”。春秋末年,阳虎发动政变,曾经“盟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人于亳社。”(《左传》定公六年)与贵族在周社盟誓,与国人在亳社盟誓,亳社、周社的地位几乎同等重要,所以鲁国人喜欢用“间于两社”来比喻执政大臣(《左传》闵公二年记成季将“间于两社,为公室辅”)。鲁国的商奄之民和殷遗民,作为“国人”,为数众多,聚族而居,他们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据报道,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鲁国故城两周墓葬,可以明显地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墓是当地土著“商奄之民”的墓,“从西周初年至少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这个事实说明当地民族固有的社会风尚曾牢固地、长期间地存在着,并经历了自己发展变化的过程。”《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5页。

鲁国的殷遗民的确有着自己的礼俗,并且通过孔子对鲁文化产生了影响。孔子是殷遗民中的一员,他对本民族有着文化上的认同感。据记载,孔子临终前说:“殷人殡于两楹之间……。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礼记·檀弓上》)这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他死后要用殷人的丧礼。孔子弟子子张也是殷遗民,他曾向孔子请教“高宗谅阴,三年不言”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是:“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高宗”指殷王武丁。大概子张察觉到了殷遗民的丧葬礼俗与古书记载的“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有某种联系,所以他向孔子请教,而孔子是从三年之丧的角度予以回答。孔子和子张师生二人,一问一答,说明这两位“殷士”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子张的父亲死后,主持丧事的公明仪“问启颡于孔子,孔子曰:‘拜而后启颡,颓乎其顺;启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在这里,孔子明确主张实行三年之丧。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孔子时代殷遗民行三年之丧的重要证据;同时,这也说明三年之丧不是孔子的发明,而是孔子对本民族一种礼俗的倡导和推广。子张死后,同样也是用殷礼治丧的。可见,殷文化对孔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地的“商奄之民”主要是东夷人,他们和殷遗民一样,也继续保持了他们自己的习俗和文化。东夷人秉性温柔,敦厚和平,讲究礼让,崇尚仁德。许慎《说文解字》在“大”部中解释了“夷,东方之人”之后,又在“羊”部中指出:“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这里提到的“夷俗仁”,是一条很重要的消息,说明孔子大力倡导的仁,或许受到了夷俗的影响,或许最初来自夷俗。《后汉书·东夷列传》指出:“《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生。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柢”是树木的主根。《韩非子·解老》篇解释《老子》中的“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时,说:“树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者,书之所谓‘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由此看来,所谓“夷者,柢也”,

是比喻东夷人有好生的仁德,喜爱“万物柢地而生”。仁的德性是好生(“仁而好生”),很自然,有仁德,即长寿,所以有“夷俗仁,仁者寿”之说。“仁者寿”,亦见《论语·雍也》篇,董仲舒解释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我们联系《淮南子·地形训》说“东方有君子之国”、《山海经·海外东经》说“君子国……其民好让不争”来看,东夷地区当有敦厚和平、好让不争的民风。这种民风在“礼失而求诸野”的中国已不可得,但仍为人们所向往,称之为君子之风。孔子曾经一度动过“欲居九夷”的念头,有人以为不可,说东夷鄙陋,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这是说:那是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鄙陋的呢?孔子对东夷人及其文化是相当尊重的。郯国国君来鲁国访问,孔子乘机“见于郯子而学之”,收获颇丰,事后对人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可见,孔子时代,东夷人还保持着较高的文化水平。

正因为东夷人有仁德,而又为孔子所尊重,所以有学者断定:东夷人的社会道德观念,“便是中国历史传统上所说的‘仁道’。……孔子本是接受东方传统的仁道思想的,又进一步发展为儒家的中心理论。”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219页。的确,“夷俗仁”应该是孔子、儒家关于仁的思想的最早渊源。

四、鲁文化与周文化的关系

鲁国立国之初,即已得“周”独厚,其文化发展亦复如此。早在西周时期,鲁国就已经是“大东”地区的文化中心。进入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在东迁之前曾遭到戎人的烧杀抢掠,大量文物典籍被毁;东迁之后则日益衰微,王官失守,学在四夷,则鲁国进一步成为当时全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时,鲁文化一方面居于宗周礼乐文化的正统地位,一方面又成为宗周衰落之后礼乐文化的代表。

《庄子·天下》篇是我国最早的学术史著作。该篇作者把古代思想、学术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第一个阶段,是“道术”无乎不在,“皆原于一”;第二个阶段,是“道术”“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第三个阶段,是“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故“道术将为天下裂”参见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1页。。这是从“道术”演变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在这里,第一个阶段相当于王官之学或政教合一的阶段,第三个阶段相当于诸子百家之学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间,有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即“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的阶段。“邹鲁之士、搢绅先生”是指哪些人呢?邹鲁,地域名称。搢绅,搢,插的意思;绅,束身的带子。《论语·卫灵公》记孔子回答子张问什么是“行”,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子张听后,立即“书诸绅”,就是把孔子说的话记在束身的带子上。这是孔门儒者服饰用绅的明确而可信的记载。搢绅是一种服饰特点,大概是指身着宽松的长袍,用绅束身的样子。蒋锡昌在其所著《儒家哲学》里说:“‘搢绅’盖即‘儒服’之一种。’搢绅先生‘称儒家也。‘搢绅先生’即‘邹鲁之士’,‘邹鲁之士’即上文‘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之‘君子’,皆儒家之称也。”转引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9页。蒋锡昌把“邹鲁之士”和“搢绅先生”完全等同起来,认为都是指儒家而言,似乎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邹鲁之士”是从地域上讲的,应该包括“邹鲁”一带的士人。而“搢绅先生”是从服饰上说的,是指身着“搢绅”打扮的先生。显然,“邹鲁之士”的概念大于“搢绅先生”,应该包括“搢绅先生”在内。“搢绅”大概不是专指儒服,而是当时一种在有学问的人当中比较流行的服饰,儒家的人可以穿,墨家的人也可以穿。因此,“搢绅先生”既可以指儒家

的人,也可以指墨家的人。这样看来,所谓“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就是指邹鲁一带有学问的士人,再联系他们所习的“诗、书、礼、乐”来看,他们大致是儒、墨中人。儒、墨两家都习诗、书、礼、乐,也都精通诗、书、礼、乐,但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儒、墨两家对于诗、书、礼、乐持有不同的看法。儒家持同情的看法,有一种温情的敬意,主张“述而不作”,在礼坏乐崩中维持礼乐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墨家则持改革的看法,主张对礼乐进行一番合乎时宜的改造。

明乎“邹鲁之士、搢绅先生”之所指,我们再来看《庄子·天下》篇所述的古代思想、学术的发展。《庄子·天下》篇认为,古代思想、学术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可以称之为“道术”。“道术”本来只有一个,故曰“原于一”,在政教合一的时代,“道术”自然在王官之学,由王官所掌握。然而,到了礼坏乐崩、学术下移的时候,诸子百家为了应对时代课题而涌现了出来,他们藉由各种方式了解那个“道术”,人人有所见,亦人人有所得,并且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得谈论着“道术”,都自以为自己了解或掌握了真“道术”,有一个人即有一个人的“道术”,有两个人即有两个人的“道术”,有一千个人即有一千个人的“道术”,于是“道术将为天下裂”。介乎“道术”原于一和为天下裂之间的,是“道术”转移到了邹鲁一带,集中到了《诗》、《书》、《礼》、《乐》、《易》、《春秋》那里,从而为“邹鲁之士、搢绅先生”所能明瞭掌握。“邹鲁之士、搢绅先生”明瞭掌握了“道术”,也就是掌握了古代思想、学术的核心和命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邹鲁也可视为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的中心。

春秋时人对鲁国的文化中心地位是有深刻印象的。晋国韩起出使鲁国,在考察了鲁国文物典籍方面的情况后,慨叹:“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吴国季札依次考察了鲁、齐、郑、卫、晋等国,只有在鲁国看到了当时唯一保存比较完备的周乐,当他连续观看了十几种乐、舞后,更是一步三叹:“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孔子是精通礼乐文化、既有所“述”又有所“作”的大思想家,他几次宣布“吾从周”,可是,他明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王室卑微,学术下移,鲁国成为新的礼乐文化中心,所以他又曾喟然而叹:“呜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礼记·礼运》)的确,在孔子心目中,只有鲁国最接近“周道”,也只有鲁国保存的周代礼乐最丰富最纯正。因此,在当时情况下,孔子别无选择,他只能把“从周”归结为“从鲁”,——“吾舍鲁何适矣”,这就是孔子虽然不太情愿却也无可奈何的文化选择。

五、鲁国礼乐传统的特点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周公制礼作乐,对于鲁国礼乐文化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影响。并且,伯禽代周公就封,周王室予以厚赐,周成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礼记·明堂位》)因为周公的关系,鲁国立国之初,就拥有了天子礼乐、祝、宗、卜、史、礼器、典籍等等,这些都为礼乐文化所必须,因此,鲁国一开始就很容易形成比较完整的礼乐文化体系,进而形成自己的礼乐传统。

鲁国立国之初,为了推行宗周礼乐文化,在其境内进行了一番比较艰难也比较彻底的礼俗改革。《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比较而言,姜太公受封于齐,

则是“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齐国对待当地礼俗、文化的方针是“因其俗,简其礼”(《史记·齐太公世家》),鲁国的方针则是“变其俗,革其礼”。可见,齐国比较尊重当地原住民的习俗和礼仪,因地而制宜。鲁国则不然,鲁国要除旧布新,要对当地原住民的习俗和礼仪实行彻底变革、改造,以推行宗周礼乐文化。这一方面在推行宗周礼乐文化上比齐国更为彻底,一方面也使得鲁国的礼乐文化比齐国更为纯正,更少羼杂当地原住民的习俗和礼仪。

鲁国的礼乐文化既与宗周礼乐文化同质而且一脉相承,又吸收了殷文化和东夷文化中的一些有益的成分,再加上鲁国人几百年的文化创造,这一切都使得鲁国礼乐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有属于自己的“鲁礼”

鲁国在春秋时期有“周礼尽在鲁矣”的美誉,说明当时鲁国所保存的以及所实行的主要是周礼。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鲁国以周礼为基础,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予以斟酌损益,也制定了自己的礼,称鲁礼。《左传》昭公五年记鲁国葬叔孙豹,季氏命治丧的杜泄指挥叔孙豹的枢车走西门,杜泄以为这不合鲁礼,说:“卿丧自朝,鲁礼也。吾子为国政,未改礼而又迁之。群臣惧死,不敢自也。”“卿丧自朝”,不说是周礼,而说是鲁礼,在这里,鲁礼与周礼应该有所区别。或许在“卿丧自朝”的大节上,鲁礼与周礼基本相同,只在细节上有所区别。由于文献不足征,今人对于鲁礼难言其详,但鲁礼的存在不容否认。

(2)强调宗法上的“尊尊而亲亲”观念

鲁国宗法观念浓厚,在用人政策上,十分讲究血缘宗法关系上的亲疏贵贱,优先任用亲者、贵者。这与齐国任人唯贤、崇尚功业、重用有实绩的人明显不同。齐鲁两国用人政策上的这一差异,据说早在立国之初即已确定:“昔太公始封,周公问:‘何以治齐?’太公曰:‘尊贤而上功。’……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而亲亲’。”(《汉书·地理志》)“尊贤而上功”与“尊尊而亲亲”,是两条完全不同的用人路线,并由此导致完全不同的后果。齐国的“尊贤而上功”,有利于发现人才,能够将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政权机构中来,提高效率,减少失误,扩大统治基础。鲁国“尊尊而亲亲”,不容许宗法关系上的疏远者加于亲近者之上,更不容许异姓之人参与政权机构,久而久之就把姬姓贵族搞成了一个封闭性的小圈子,不利于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在这方面,齐鲁两国的差异非常明显。管仲和曹刿是同时代的人,而且都是从社会下层脱颖而出的贤能之士。管仲原是齐桓公的政敌,经鲍叔牙推荐,齐桓公能够以事业为重,不记一箭之仇,重用管仲为相。曹刿在国难当头之际,毛遂自荐,帮助鲁庄公出谋画策,夺取了齐鲁长勺之战的重大胜利。建功立业在先,已经显示出曹刿忠君爱国的德与才,可是,曹刿在鲁国却始终未得到重用。这和管仲形成了鲜明对照。

(3)一切以礼为准绳,着重发挥礼制中的德治精神

礼在周代包罗了礼、法、道德规范、典章制度等等,所谓“制度在礼,文为在礼”即指此而言。鲁国奉行周礼,知礼、习礼、好礼、学礼蔚然成风。孔子一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要求弟子们“立于礼”,做一个“文之以礼乐”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

渊》),要求一切均以礼为准绳,由礼为之“制中”,即“礼乎礼”(《礼记·仲尼燕居》)。鲁国人重视礼,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格外看重礼的德治内容,对于礼所包含的法治精神不太重视,所谓“礼乎礼”,实际上是要求按德治办事,强调了德治的精神。相对说来,鲁国比较缺乏法治的传统和精神。

比较一下齐国的情况,会看得更清楚。齐国和鲁国一样,也奉行周礼,但齐国一向有讲法的传统,比较注重周礼中的法治精神。西周时期,齐国即有一部成文法典《吕刑》,载于现存《尚书》中的“周书”部分。有学者称:“《吕刑》讲刑,故齐为最先产生中国法家之地区”杨向奎:《论〈吕刑〉》,载《管子学刊》1990年第2期。。管仲为相时,一方面强调礼、义、廉、耻,一方面重视法的作用。他在进行改革之初,就要求“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国语·齐语》)。管仲以后,齐国的讲法的传统沿袭不改,到礼崩乐坏的时候,便脱离周礼独立发展而发扬光大,终于在战国之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齐法家学派,与三晋法家学派相映争辉。

(4)重文崇文的倾向宗周礼乐文化,就内容而言,可分为礼乐和刑政两大部分。

礼乐属文,刑政属武,一文一武,文出自文王,武出自武王,所以,“周道”也就是文武之道。周人特别推崇文王和武王,原因在于他们是“周道”的奠基者和开创者。周公制礼作乐,属于文的系统。鲁国秉承宗周礼乐文化,对于文武两方面不是给予同等的重视,而是着重继承和发展了它的文的传统。孔子盛赞“郁郁乎文哉”,又,“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似乎透露出了一种重文轻武的倾向。齐国一向有重武的传统,不但有过几度国势强盛,而且培育出了若干大军事家,特别是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公认的武圣人。比较而言,鲁国培育出了儒墨两大显学,大思想家孔子更被推崇为“至圣”。可以说,孙子是武之圣,孔子是文之圣,两人一文一武,一齐一鲁,分别代表和反映了齐鲁两国文化的最高水平,也都对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对待礼乐传统,有明显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鲁国人珍惜文化,尊重传统,他们对于自己的先人、先君、先王怀着深深的着恋和莫大的尊敬,念念不忘,言必称“先王之训”,事必尊“先人之业”。《国语·鲁语下》记贵族夫人敬姜教育儿子的一段话,总共不到500字,却数次提到“昔圣王”、“古之制”、“先王之训”、“先人之业”、“必无废先人”等等。孔子更主张“克己复礼”,在“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的时代,极力维持着礼,使礼不坠落,不松弛,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当“告朔”祭日已流于形式的时候,子贡主张撤去作牺牲的羊,孔子不同意,对子贡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当宰我主张改革三年之丧、缩短丧期为一年时,孔子不同意,理由是三年之丧是报答父母三年襁褓养育之恩,并批评宰我为“不仁”(《论语·阳货》)。鲁国人如此尊重、维持自己的礼乐传统,这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实在难能可贵。可以说,在对待礼乐传统上,几乎每一个鲁国人都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齐文化成语故事

1、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形容临淄商业繁华、人口众多。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意思是临淄有三百闾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住太阳,每人挥一把汗就像下雨一样,人多得肩擦肩,脚挨脚。 2、及瓜而代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本来讲好明年瓜熟了就换防。两个人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一年的戍守任务,到了瓜熟轮换的时候,齐君却不派人来接替他们。两人派使者给于是,两人对政令无常、朝令夕改的齐襄公大为不满,便偷偷地去投靠与襄公结怨甚深的公孙无知,共同商量作乱之事。在一个冬天,齐襄公到渠丘田猎,早有预谋的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三个人,乘机起事,向毫无防备的齐襄公发起攻击。齐襄公在慌乱中被公孙无知斩杀,后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 3、一箭之仇、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相交很深,成为莫逆。管仲家贫,有老母,鲍叔牙时有接济资助,甚至一起赚钱,管仲也是多得多分,而鲍叔牙绝无怨悔,史称“管鲍之交”。齐僖公、襄公时期,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而管仲则是公子纠的师傅。因为齐襄公诸儿淫行无度,滥杀无辜,暴虐无道,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逃奔到了莒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出奔鲁国。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无知杀死,无知又被雍廪杀掉,小白与公子纠回国抢国君之位。公子纠派管仲带领军队拦截从莒国回国的小白。管仲弯弓搭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假装被射中,倒在车中,骗过管仲,抢在公子纠之前赶回临淄,登上君位,也就是齐桓公。后来,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劝谏下,不计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相。他们对内推行全面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创建了春秋首霸的赫赫伟业。 公元前645年,管仲患了重病,桓公去探望他,询问谁可以继任相位。管仲认为鲍叔牙善恶分明,不适合担任相国。易牙听说齐桓公与管仲的这段对话,便去向鲍叔牙告管仲的黑状。鲍叔牙却认为管仲理解自己、一心为公、并不去计较。可见,管鲍之交不仅仅是私交,更多的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国家利益之上的人间大爱。 4、老马识途 公元前664年,北方少数民族山戎攻打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向齐桓公告急。齐桓公、管仲率领齐军前去救燕。齐军与燕军合兵一处,杀得山戎大败,山戎首领带着残兵败将逃入孤竹国(今河北西北部)。齐军追击山戎的过程中,误入荒漠,迷失了方向。管仲向齐桓公建议说:“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让他们走在队伍的前面,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依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题工作总结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题工作总结 主要目标是围绕"营造书香学校"这一主题,依照"同学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空虚、形式多样、鼓励创新、锲而不舍"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学校读书活动,摘取课题研究之硕果《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实验研究报告。 我校拟订了营造书香学校活动方案,并逐一进行了落实。活动开展如下: 活动目的: 1.让同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养成热爱书籍,博学多才的好习惯,感悟祖国语言的广博精深,领悟人生真谛。 2.让同学对自身整个小学阶段课内外阅读加以梳理和检测,并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朗诵、征文、故事会、知识竞赛等,激发同学读书兴趣,让他们明确自身差异,体验阅读的快乐。 3.进一步繁荣学校的学校文化,构建有特色的书香学校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活动组织者:教科室、语文组、英语组 活动参与者:1--5年级全体同学 活动步骤: 一、深入宣传,营造“书海畅游”的良好氛围。 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班主任会,通过学校举行读书节活动营造“书海畅游”的学校文化氛围,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熏陶和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珍贵的时期。单就语文学习而言,假如一个人在他(她)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学习兴趣最旺盛的年龄里所做的事只是围着分数抠教材做习题,那么对于小朋友来说,就是一种最可痛惜的浪费和禁锢。所以我们更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要在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之外,抓紧培养同学阅读能力。否则,我们视自身是浪费了小朋友的金色童年,我们将不能原谅自身。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营造书香学校的深入开展。 为确保营造书香学校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我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各中层领导、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实施具体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层层落实,奖惩兑现。形成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的阅读活动。 三、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 (一)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各班可发动同学把自身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空虚班级图书角。各班要积极参与借阅管理,定期举行好书交换活动,各班要逐步形成畅游书海,先读为快的阅读氛围。 (二)召开主题班会,不时把阅读活动推向深入。 每个班级每两周必需召开一次开展阅读振兴活动主题班会,介绍读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主题班会,让同学既学到读书的好方法,加深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三)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同学兴趣。 1.古诗背诵竞赛。 举办古诗背诵竞赛活动。各班同学人人参与。经过认真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由全校第一名参与区古诗背诵竞赛,调动同学参与背诵古诗活动的积极性。 2.组织“齐国故事我来讲”的演讲竞赛。 3.“星级同学”等荣誉的评比。为树立同学身边的典范,班内评选出阅读之星、博览之星、古诗背诵大王……并为他们颁奖鼓励。 4.读书节手抄报评比。为烘托读书氛围,各班以阅读振兴活动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5.“走进李白”“走进成语王国”四、五年级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和书签制作评比。在开展阅读振兴活动过程中,老师们还可以充沛发挥同学的聪明才智,设计制作精美的卡片和书签。指导

【莫言小说鉴赏】从齐文化的角度看莫言创作

摘 要:齐文化是一种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的文化,自古以来,深刻地 影响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莫言作为古齐国属地上的现代子民,身上流淌着齐文化血 脉,创作中自然烙有鲜明的齐文化印记。 关键词:齐文化;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1)05-0020-04 从齐文化的角度看莫言创作 王恒升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莫不烙有作家文化人格的鲜明印记,而文化人格的形成又离不开长期耳 濡目染的文化环境。作为古齐国属地的现代子民,莫言的身上自然流淌着齐文化的血脉,张扬着齐文化秉赋的性格。“齐文化以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为特征”,是一种“尊贤上功”、 崇利善变的“实用主义的文化”。 [1] 这种文化基因,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莫言,而且在他30多年的文学实践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一、广收博采与融会贯通 新时期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路走来,历经数十个文学潮流,终发展成如今浩荡无疆的多元阶段。然而,无论文学如何翻腾裂变,绝大多数的作家终能被各个潮流瓜分殆尽,成为它们的形象代言人。如提到伤痕文学,必谈刘心武;提到反思文学,必谈王蒙;提到改革文学,必谈蒋子龙;提到中国式的现代派小说,必谈刘索拉;提到先锋文学,必谈马原;提到寻根小说,必谈韩少功;提到女性文学,必谈王安忆;提到新写实,必谈池莉;提到现实主义回归,必谈河北“三驾马车”;提到新生代,必谈韩寒……当然,在每一个文学思潮中,并不仅仅只有上述几人,每一个潮流都会促生大批作家登上文学舞台。笔者的意思是说,不论文学如何变化,活跃其中的作家绝大多数都只能各领风骚数几年,而风头一过,文学的宫墙上就会变幻出新的大王旗,拥有长久的且旺盛的文学创作 生命力的作家是不多见的。但莫言恰恰是一个拥有旺盛的创造力的作家。熟悉莫言创作的人一般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想把莫言像其他作家那 样归类,实在是太难了!因为他的身影从他出道那天起就始终活跃在新时期文坛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甩出一篇或几篇作品,震撼并冲击着人们或紧张或松弛的阅读神经,让人们知道莫言依旧是一个文学弄潮儿。莫言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创造力,与他的广收博采和融会贯通是分不开的。 莫言的广收博采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一点如同众多的文坛新军。贾平凹模仿杨朔,迟子健模仿萧红,而莫言模仿的是孙犁。在莫言早期的《春夜雨霏霏》、《民间音乐》等作品中,流露着鲜明的“荷花淀”风格,这也是他当时颇受孙犁看重的原因之一。孙犁曾评价《民间音乐》“有点艺术至上的味道”。[2]对于模仿, 莫言并不讳言,而且公开断言:“几乎没有人是一下子就会写出很成熟的作品,大多数作家刚开始时都是模仿,包括我们伟大的鲁 迅,他的好几部作品都可以找到模仿的原本。”[3] 甚至公开承认《售棉大路》就是模仿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公路》写出来的。在《独特的声音》这篇文章里,他说:“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公路》与我的早期小说《售棉大路》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阅读它时,我的心情激动不已,第一次感觉到叙述的激情和语言的惯性,接下来我就模仿着它的腔调写了《售棉大路》。这 收稿日期:2011-03-20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联重点科研课题“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影响力研究———以莫言的小说创作为例”(09-ZZ-WH-17);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莫言小说创作与高密地方文化关系研究”(2009141)作者简介:王恒升(1964—),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20· ·

齐文化发展简史精编

齐文化发展简史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齐文化发展简史 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齐文化存在的时间,一般是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结束。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时间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 齐文化存在的空间,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齐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一,别具一格,特点明显。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在地理环境上,齐文化是半岛濒海型文化(非完全海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齐文化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非完全的工商经济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齐文化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兼容式政治文化(非纯爱民、法制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 综上所述,齐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两周时期的齐国,与古希腊大致处于同一阶段,她们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可称得上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而八百年齐国故都临淄,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和中心,更是久负盛名。周至汉时期,临淄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为中国最重要的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手工业科技中心和海盐、丝绸贸易最大集散地,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齐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 东夷,指活动在夏、商、周统治中心以东的东方部族。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天山东全省、河北省东部、河南省东部、江苏省北部等地区。东夷族同华夏族一样,也有高度发达的文明。40万年以前的沂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题工作总结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 题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坐落于古齐国故都,在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于春祥主任的感染下,我校立足实际,充沛利用乡土资源,在弘扬齐文化上做*。让全校师生一起营造书香学校,吸取齐文化务实创新的精神,让读书随同终生,从书中获益,申报了《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新教育研究。 主要目标是围绕"营造书香学校"这一主题,依照"同学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空虚、形式多样、鼓励创新、锲而不舍"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学校读书活动,摘取课题研究之硕果《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实验研究报告。 我校拟订了营造书香学校活动方案,并逐一进行了落实。活动开展如下: 活动目的: 1.让同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养成热爱书籍,博学多才的好习惯,感悟祖国语言的广博精深,领悟人生真谛。

2.让同学对自身整个小学阶段课内外阅读加以梳理和检测,并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朗诵、征文、故事会、知识竞赛等,激发同学读书兴趣,让他们明确自身差异,体验阅读的快乐。 3.进一步繁荣学校的学校文化,构建有特色的书香学校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活动组织者:教科室、语文组、英语组 活动参与者:1--5年级全体同学 活动步骤: 一、深入宣传,营造“书海畅游”的良好氛围。 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班主任会,通过学校举行读书节活动营造“书海畅游”的学校文化氛围,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熏陶和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珍贵的时期。单就语文学习而言,假如一个人在他(她)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学习兴趣最旺盛的年龄里所做的事只是围着分数抠教材做习题,那么对于小朋友来说,就是一种最可痛惜的浪费和禁锢。所以我们更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要在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之外,抓紧培养同学阅读能力。否则,我们视自身是浪费了小朋友的金色童年,我们将不能原谅自身。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营造书香学校的深入开展。

齐文化发祥地——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

齐文化发祥地——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 抓好齐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带动提升淄博旅游品牌影响力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开放、包容、创新、重商、法治的核心精髓,契合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顺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挖掘阐发潜力。7月19日上午,在齐盛国际宾馆会议中心召开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强调,要切实增强龙头产品的带动力,围绕齐文化旅游“一个核心”、齐长城沿线旅游“一条主线”和聊斋、古商城、陶琉旅游、生态文化“四个亮点”,精心策划打造一批国内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拳头项目,提升淄博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一个核心”:深度开发‘齐文化’旅游 “一个核心”,即抓好齐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旅游活动中由文化旅游拉动的占40%。我市是齐文化发祥地,这是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要紧紧围绕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齐文化研究。发挥好齐文化研究院作用,深入挖掘齐文化典籍、人物、故事、建筑乃至服饰、语言等深层次资源,通过策划实施齐故城、稷下学宫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特别是齐故城项目要聘请高手策划,真正做成有特色、有生命力、可看可玩可买可住的精品工程,加快齐文化从学术研究向旅游产业转化,使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有市场、有温度、有亲和力,努力实现“春秋文化看淄博”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放大齐文化影响力。对中国古车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等已有较大影响力的展馆,要运用现代旅游理念和科技手段进行再创新、再策划、再挖掘,实现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增强吸引力和参与性。同时,要突出特色发展理念,精心选取姜太公、管仲、稷下学宫、蹴鞠等最具代表性的齐文化符号,通过影视、动漫、游戏等表现手段,以及做大做强“寻根游”、足球起源地邀请赛等特色旅游产品,真正让齐文化这块金字招牌立起来、走出去,充分发挥对全市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 “一条主线”:打造以齐长城为主题的的旅游体验长廊 “一条主线”,即抓好齐长城沿线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强高端策划,深度整合齐长城沿线文化、生态资源,加快打造以齐长城为主题,集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体验长廊。一是齐长城与山水。以齐长城为轴线,串联潭溪山、齐山、马鞍山、原山、梦泉、涌泉等自然资源,带动沿线发展自然生态游、山水风情游等各类旅游形态。二是齐长城与文化。重点抓好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齐长城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齐长城文化旅游品牌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形象,打造形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热点。三是齐长城与乡村。结合旧村搬迁和改造,将齐长城沿线的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按照齐地风格实施再造,建设齐文化为主题的村落集群,并通过田园小道、景观通道、自行车道等串联起来,既疏解沿线村庄的接待压力,又形成户外运动体验的精品线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发展战略)齐文化发展简史

齐文化发展简史 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齐文化存在的时间,一般是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结束。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时间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 齐文化存在的空间,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齐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一,别具一格,特点明显。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在地理环境上,齐文化是半岛濒海型文化(非完全海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齐文化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非完全的工商经济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齐文化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兼容式政治文化(非纯爱民、法制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 综上所述,齐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两周时期的齐国,与古希腊大致处于同一阶段,她们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可称得上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而八百年齐国故都临淄,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和中心,更是久负盛名。周至汉时期,临淄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为中国最重要的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手工业科技中心和海盐、丝绸贸易最大集散地,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齐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 东夷,指活动在夏、商、周统治中心以东的东方部族。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天山东全省、河北省东部、河南省东部、江苏省北部等地区。东夷族同华夏族一样,也有高度发达的文明。40万年以前的沂源人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几乎同一时期,他们活动在以沂源为中心的泰沂山脉中段地区,创造了丰富的旧石器文化,可以说是东夷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从距今8500年开始,依次经历了距今约8500~7800年的后李文化——距今7300余年的北辛文化——距今65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500年的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至3500年的岳石文化等阶段。他们发明了薄如蛋壳、表面光亮如漆的“蛋壳陶”,开始饲养家畜、修筑城墙、种植水稻、冶炼青铜、创造文字。按照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考察文明起源的四大因素(文字、城市、金属器具、礼仪)来加以科学审视,我们可以断定,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而淄博、临淄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齐文化的奠基者是姜太公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兴周,因首功被封于齐。公元前1045年,他击退了莱人的进攻,建立了齐国,定都营丘(今临淄)。姜太公建立齐国以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他诛杀了以所谓的“仁义”乱齐的司寇营汤,和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齐国政权的“贤人”狂矞、华士兄弟,使齐国混乱的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时间,就去向周公汇报了安邦定国的政绩。

中学读书交流会活动方案

中学读书交流会活动方案 中学读书交流会活动方案一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育德、励志、启智、明史;读书是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 文化的通道。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校组织开展校园读书节 活动。通过活动,要让每一位师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 书的习惯;在实践中与大师对话,为人生奠基;引导师生共同读书,与书为伴,与经典为友,开拓视野,享受学习的快乐,营造“书 香校园”的文化氛围。 一、活动目的: 1、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净化师生精神世界,让全校师生开拓 视野享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2、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 的内在素质修养。 3、全校形成读书热潮,使校园充满浓浓的书香之气。 二、活动主题:让心灵徜徉书海,让书香溢满校园 三、具体实施方案: 四、“祖国在我心中”读书征文活动:(语文教师负责) 主办单位:南京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南京日报报业集团。 征文对象:全区中小学生征文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征文要求:读书征文活动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以

“童眼看中国”、“祖国,我想对您说”、“祖国我为您骄傲”、“我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等写作视角,热情抒发中小学生对伟 大祖国、对可爱家乡(江宁)的热爱之情,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 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征文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不得抄袭。中学生征文字数在XXX字左右。 参赛及评奖办法:比赛分区级预赛和市级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阶段) (1)X月X日-X月X日:参赛者采用网络投稿的形式,登陆xxxxxx,实名注册登陆后,到“主题征文”栏目中,在相应的组 别投稿,稿件标题下方正中分两行,第一行标明“江宁区”、学 校全称、组别(小学、初中、高中)、班级、姓名及联系电话,第 二行标明“指导教师”及指导教师姓名;以班级为单位集体上传。 X月X日将本班征文作品电子稿打包传送到郭晓倩处。 (2)X月X日-X月X日:教育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参赛稿件 进行区级评审,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各XXX 名,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按该校参赛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比例待定)评选,同时设优秀指导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奖文章将刊发在“南 京江宁教育信息网”上,其中一等奖将直接参加市级比赛。 (决赛阶段) X月上旬:组织获得区一等奖作文的作者(共计XXX人)参加市级现场命题作文比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决赛分组评选 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同时设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

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以时代为基础 ①哲学源于时代是对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对时代有反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通过对旧思想、旧制度、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通过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③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分析思考:生态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而言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发展模式,它立足于当代人类对经济与环境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反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并驾齐驱。生态经济学呼吁人类发展生态经济,追求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前提的生态经济效率,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 二、正确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及特征 1.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三大工人运动)。 (2)自然科学基础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衡与转化、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2.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其产生来看:它有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基础,是对人类哲学思维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2)从内容来看:做到了两个有机统一。 (3)从使命来看:哲学的使命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要革命地改造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4)从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实践发展而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本质特征。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核心内容。 (2)它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 (3)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4)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齐鲁文化起源及形成的不同特色

齐鲁文化起源及形成的不同特色 山东地区的自然景观奇美壮丽,以泰山与大海为最,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海岱”的代称,又因这一地区自周初分土建邦以后即以泰山山脉和蒙山山脉为界,分封成两个诸侯国:其北为齐,其南为鲁。所以又有“齐鲁”的雅称。久而久之,人们便以诸侯国之名代指其所在地之名,相沿成习,并延续至今。由此来看,“齐鲁”这个称谓可谓源远流长。 而就“齐鲁文化”而言,广义地说,它泛指“齐鲁”这个广袤的地区从古至今的璀璨文化,狭义地说则特指先秦时期“齐”、“鲁”两国的丰厚文化成果。但这里要讲“齐鲁文化的起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不单单要探究齐鲁两国的文化成果,也需要探寻齐鲁地区文化的起源,而一厢情愿的凭着非此即彼的定义方法来研究齐鲁文化的起源,得出的结论未免失之偏颇。齐鲁文化的起源的研究,既要跨越狭义的齐鲁两国的文化去探寻此前齐鲁先民的文化成就,又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说明“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各自确立,以及两者相互融合的问题上。 一、齐鲁文化的渊源 (一)齐鲁先民文化——东夷文化 在齐鲁大地上,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泰沂山区、约与北京人同时的“沂源猿人”。因发现于沂源县土门乡鲁山之阳,遂命名为“沂源猿人”。“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他们所创造的采集狩猎经济形态的旧石器文化至今尚存留于沂源溶洞之中。沂源猿人的发现这也说明了,齐鲁文化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 时至新石器时代,齐鲁先民由于生活在华夏中原地区的东方而被称为“东夷”。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被称为“东夷文化”。据现今考古出土发现了众多的日益完善的精制石器、骨器、玉器、彩陶、黑陶等等,证明了居于齐鲁土地上的东夷人以精制石器与新型收割工具为代表的原始农业文化已充分发达。他们不仅曾经创造出过灿烂的文化成果,更形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和特征鲜明的发展体系。即:从上起距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资料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 它是昌乐人民生活的一副历史风俗画,昌乐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风土人情与民间艺术都自成一格,别具风采,具有与异地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它介绍了昌乐历代相沿的风俗、习俗、民情与丰富的民间艺术,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乡土气息,凸现了昌乐人民日常生活的轨迹以及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的演变过程 第一章民间艺术 第一节说唱艺术 1.茂腔(旧时称“肘股子戏”) 茂腔是清末明初从诸城,安丘传入我县境内的,在昌乐东南、南部地区广为流传。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语言通俗易懂,唱腔淳朴动人,表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阿陀镇、朱汉镇、红河镇、崔家庄乡、高崖镇等地都有业余子弟班。1949年后大部分都改唱京剧、吕剧了。继演下来的仅有亓家店子、王俊、西双庙、浴马沟等子弟班,他们排练的曲目有《西京》、《闯帐》、《金刀记》、《王定保借当》、《穆桂英挂帅》,《王汉喜借年》、《小姑贤》、《桂花庭》、《站月墙》等曲目。 2、河北梆子 清末民初传入我县境内,1949年前消失。清末在五图镇40余村合组戏班,主要演出《狮子楼》、《大登殿》、《翠屏山》、《杀狗劝妻》。清宣统年间,马宋镇黎家建戏班,有30余人,演出《郭子仪上京》、

《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民国初年,阿陀镇崖头成立梆子戏班,主要剧目有《狮子楼》、《王定保借当》、《钥匙记》等。崔家庄河北梆子业余班成立于1924年,排演了《春秋配》、《陈三两爬堂》、《香山》等。1950年改学京戏。在朱汉镇,朱刘、等地也曾有河北梆子戏班。 3、吕戏(吕剧) 清末,博兴、广饶的农民艺人在朱刘镇前牟村教唱吕剧,成立了业余吕剧班,是1949年以前县内唯一的吕剧班,曾演出小剧目《《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小姑贤》等。1949年后,全县各乡镇都兴起了演唱吕剧的潮流,吕剧成为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演出的剧目还有《李二嫂改嫁》、《都愿意》等,当时的业余爱好者数以万计。1976年——1985年全县自编自演的剧目50余出。4、大戏(京剧) 京剧是盛行全国的国戏,在昌乐俗称“大戏”。昌乐民间于1935年出现尧沟镇北郭京戏班,节日里在乡间演出,主要剧目有《打龙袍》等。此后五图镇辛旺京戏班组成,鼎盛时50余人,演到青州、临朐一带,这是我县境内第一个民间艺术团体。后来昌乐镇、马宋镇、朱汉镇、崔家庄镇、朱刘镇、鄌郚镇、北岩镇、乔官镇等成立了庄户戏班。其中马宋镇组成了50余人的京戏班,演出了大型剧目《秦香莲》、《玉堂春》《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后来高崖镇的刘感照组织了业余京戏班,演出了《双蝴蝶》、《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甘露寺》等大型传统剧目,刘感照祖孙三代同台献艺,一时传为佳

齐文化概要

齐文化简介 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齐文化存在的时间,一般是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结束。从文化渊源的角度,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甚至到4、5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时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34年),甚至可顺延至当代。 齐文化存在的空间,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其影响区域包括今天山东大部(临沂南部、日照、济宁之外的地区);天津南部、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 齐文化的源头是东夷文化,其发展历史分六个阶段:①奠基阶段: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三策治齐。 ②第一次顶峰:齐桓公、管仲春秋首霸。(公元前685年—公元643年;改革、亲邻、攘夷、尊王)。③继续发展:晏婴相齐时期(公元前500年前后;礼、民、廉、智)。④第二次顶峰:战国齐威王、宣王时期(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01年,桂陵、马陵之战;稷下学宫)⑤低沉:战国后期到

齐国灭亡(公元前279年,即墨守将田单火牛阵破燕。光复齐国。)⑥复兴与消融:是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到公元前134年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一段时间内,齐文化阴阳五行思想对秦政治影响巨大;齐文化邹衍大九州学说直接催生了徐福东渡的壮举。齐文化黄老之学对西汉前期政治影响巨大,是文景之治的思想基础;齐地公羊学派学者董仲舒、公孙弘将儒学提升至西汉官方意识形态顶端。 齐文化物质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齐国齐地文物,包括齐国齐地遗址遗迹等“不可移动文物”和齐国齐地青铜器、陶器等“可移动文物”。以齐国故都临淄为例。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方面,至2016年4月,我区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全区有古文化遗址300余处,大型古墓、台基159座。可移动文物方面,出土文物数以万计。仅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这一个馆,就藏有珍贵文物数千件。其中馆藏国家一级文物38件,二级文物53件,三级文物1398件。1991年,临淄后李春秋殉车马、淄河店2号墓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4年,临淄区因文物资源丰富、齐文化内涵丰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区县级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齐文化十大名人是:1、周师齐祖姜太公、2、春秋首霸齐桓公、3、中华名相管仲、4、一代廉相晏婴、5、兵家之

最新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点整合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与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注意:哲学并非都是时代的精华(课本第16页) 【例1】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例2】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例3】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 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二)社会变革的先导 1、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首要体现。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例4】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齐文化大赛试题

齐文化知识竞赛试题(成人组) 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分数: 一、填空题(1*16=16分) 1、临淄,原名()。公元前859年,齐献公姜山因城临淄水,改名为临淄。 2、《齐民要术》的作者是(),他曾做过高阳郡太守。 3、被誉为“人类兵学圣典”的军事著作是(),作者是()。 4、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因《三都赋》而使洛阳为之纸贵的临淄人是()。 5、成语“知己知彼,()”出自《孙子兵法》。 6、“孙庞斗智”中的“孙庞”指的()与庞涓。 7、1994年1月4日,临淄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名城。 8、《管子》卷十九()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部详明而完备的学生守则。 9、世界足球起源地是()。 10、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临淄区()镇。 11、“东方金字塔”是指()。 12、要么不鸣,一鸣叫起来就让人大吃一惊,指的是成语()。 13、“管鲍之交”一般比喻知心相契,友谊深厚的朋友,“管鲍”指的是齐国人()与()两个人。 14、(“,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是第一次提出百年树人的终身教育理念。

二、单项选择(1*18=18分) 1、“以人为本”出自下列哪部齐文化典籍:() A、《齐民要术》 B、《考工记》 C、《管子》 2、成语“得意洋洋”的由来与()的车夫有关。 A、齐桓公 B、晏婴 C、齐宣王 D、姜太公 3、成语“尽善尽美”是哪位历史名人对齐韶的评价:()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战国后期,燕军侵齐,攻下城池七十余座,谁在莒城袒右报国()? A、司马穰苴 B、鲁仲连 C、田单 D、王孙贾 5、齐桓公时期,谁在临淄城郊饭牛,叩角而歌,被齐桓公、管仲发现,任为大司田?() A、小臣稷 B、管仲 C、宁戚 D、崔杼 6、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流通货币是()。 A、齐刀币 B、半两 C、五铢 D、大布黄千 7、下面哪个人物与典故“不受嗟来之食”有关?() A、高傒 B、黔敖 C、黔娄 D、田单 8、以平民身份鼓琴论相,并以与徐公比美事劝国君悬赏纳谏的是哪一位?() A、管仲 B、晏婴 C、邹忌 D、鲍叔牙 9、谁射了齐桓公一箭,反而被齐桓公拜为相国?() A、管仲 B、晏婴 C、邹忌 D、鲍叔牙 10、“三令五申”指的是()从严治军的故事。

2018年临淄齐文化节手抄报-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临淄齐文化节手抄报 篇一:校园文化艺术节手抄报 宜兴市桃溪小学第14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手抄报评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激发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广泛阅读,不断积累;端正书写,养成习惯;展示书香建设成果,展示书香学生风采,决定举行桃溪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手 抄报评比活动。 二、活动时间、参赛对象 时间:201X年4月8日——5月23日 参赛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三、活动主题 我读书·我快乐 四、参赛流程 1、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帮助下,收集资料,撰写读书心得、写字经验等,精心设计、认真书写,制作一张关于读书写字方面的手抄报。 2、班内初评。 3、挑选精品。每班至少推荐5张,参加校评。(5月20日上交大队部) 4、组织评奖。优秀作品将在学校文化橱窗展出并收藏。 五、评审小组 尹稚英、李顺芳、吕正

六、评分标准 1、主题突出、鲜明,与时俱进。 2、版面设计新颖、合理,插图美观。 3、书写工整,字迹清析、美观、规范。 4、内容充实,可读性强,整体效果好。 5、作品正面要注明主题、学校、班级、姓名。 6、纸张大小以8K为主,图文一律为学生手笔。 宜兴市桃溪小学 201X年4月1日 篇二:第四届宿舍文化节---手抄报设计大赛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第四届宿舍文节宿舍文化手抄报设计大赛 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第四届宿舍文化节——宿舍文化手抄报设计大 赛 二、活动主题:宿舍是我们共同的家,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宿舍文化生活,活跃宿 舍氛围,展现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学生们宿舍的风采,策划此次宿舍文化手抄报设计活动。以宿舍为单位,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宿舍的风采。通过绘画等方式展现在手抄报上,以此表达我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加深宿舍友谊。 三、活动时间:201X年11月28日-----201X年12月16日 主办单位:学生工作处 承办单位:院团委 协办单位:院学生会生活部

齐文化解读

姜姓,是尧舜之世的"四岳"和"三后"之首,因佐禹治水有大功而受封于吕,以封地为氏,是姜太公吕尚的先祖。作为人类社会的根本制度,礼法初始制立于伯夷,制立于齐地。"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的结论,应与伯夷肇制礼法的史实相印证。 自伯夷基立的先礼后法的制度,历太公、管仲等明君贤相的承传不废而形成传统。《司马法·天子之义》:"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进一步总结律定为传统制度。以礼法兼用作为传统制度的齐国齐地,久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礼俗风尚。 知礼则能行义。古籍称东夷齐地为"君子国"、"大人国",因其礼俗是"仁而好生"、"好让不争"、"见利而让"。崇礼尚义之俗流传在歌诗里,《史记·乐书》:

"《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志之,故谓之《齐》……明乎《齐》之诗者,见利而让也……见利而让,义也。"崇礼尚义之俗又体现在齐人的行动中。 齐人崇尚"取与义"。义即合理。取以义、与以义才是合理。《史记·礼书》说:"人生有欲。……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可见礼是为使人的物欲有度量,为使人知义、知足、知合理而制定的。官高禄厚犹不知足,是不知礼不知义的表现。"不义之财,非吾有也"。田母的识见出于她的践礼行义。而她所践行的礼义,正是齐国承传不废的俗尚,叫做"见利而让"。 法出于礼。伯夷导民以礼,齐之以法。即"伯夷导民使知礼节,有不从教者,乃以刑威之"。《书·大禹谟》引舜告皋陶说:"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五刑"出自伯夷的刑典。作为东夷人的舜、皋陶同伯夷一样,先礼后刑、刑以弼教及刑期于无刑,是他们的共识。以此形成了齐国法治的特点。继伯夷、太公之后,桓、管治齐国,更突出了这一特点,并用以奠定了战国时期东方法学思想的基础。 重礼尚法,先教后刑,而成"政之大经",即齐地的治国安民之道。可惜的是,这条治国路线在战国后期齐闵王时代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闵王"不修礼义"、"不举义法"、"不本政教","行不义,杀无罪"(《资治通鉴·周纪四》),致使国势日弱,好端端一个强齐被断送了,这真是惨痛的教训。 齐文化的务实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务实思想,其中,齐文化的务实精神更是绚丽夺目。在齐文化发展的三个时期中,从初期的姜太公,到中期的管仲、晏婴,

齐鲁文化的研究

齐鲁文化的研究 (电信学院) 一.齐鲁文化简述 齐鲁文化,又称海岱文化,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日的山东省京杭大运河以东地区、江苏省北部、辽东半岛,基本上与胶辽官话区以及山东省内的冀鲁官话区相符,向西以大运河与中原文化为界,向南与江淮官话区的江淮文化相邻。齐鲁文化可细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 齐鲁文化准确的来讲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即齐文化和鲁文化的交融。齐国和鲁国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齐国和鲁国基本以泰山为界限,齐国在泰山以北,鲁国在泰山以南。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二.齐文化和鲁文化 说到齐鲁,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山东,的确,齐鲁是山东的别称。但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齐,鲁是两个国家,两种文化。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姜齐”或“吕齐”。鲁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齐鲁两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起了无可比肩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1.齐文化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国,其疆域有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东靠海,西南和莒、杞、鲁等小国接界,北和燕接界,西和赵、卫接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周武王灭商之后,把功臣们派发到各地去做诸侯。姜太公即吕尚,得到了封地齐国,这标志着齐国的产生。齐国的存在时间非常长,从公元前十一世纪一直持续到前221年。齐国在诸侯国中有很高的地位,在齐桓公时,齐国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了诸侯的霸主。桓公之后,齐国虽然有所衰败,但齐国一直是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大国。 姜太公到了封地以后,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因其俗,简其理”促成了东夷文化向齐文化的转变。齐国较鲁国来讲,社会更加开放,社会风尚带有明显的工商业氛围,崇功利,轻伦理,文化风气开放,注重实用。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国能成为称霸的大国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鲁国的经济文化更加保守一些,鲁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