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鉴赏教案

齐文化鉴赏教案
齐文化鉴赏教案

齐文化成语故事

1、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形容临淄商业繁华、人口众多。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意思是临淄有三百闾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住太阳,每人挥一把汗就像下雨一样,人多得肩擦肩,脚挨脚。 2、及瓜而代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本来讲好明年瓜熟了就换防。两个人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一年的戍守任务,到了瓜熟轮换的时候,齐君却不派人来接替他们。两人派使者给于是,两人对政令无常、朝令夕改的齐襄公大为不满,便偷偷地去投靠与襄公结怨甚深的公孙无知,共同商量作乱之事。在一个冬天,齐襄公到渠丘田猎,早有预谋的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三个人,乘机起事,向毫无防备的齐襄公发起攻击。齐襄公在慌乱中被公孙无知斩杀,后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 3、一箭之仇、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相交很深,成为莫逆。管仲家贫,有老母,鲍叔牙时有接济资助,甚至一起赚钱,管仲也是多得多分,而鲍叔牙绝无怨悔,史称“管鲍之交”。齐僖公、襄公时期,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而管仲则是公子纠的师傅。因为齐襄公诸儿淫行无度,滥杀无辜,暴虐无道,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逃奔到了莒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出奔鲁国。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无知杀死,无知又被雍廪杀掉,小白与公子纠回国抢国君之位。公子纠派管仲带领军队拦截从莒国回国的小白。管仲弯弓搭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假装被射中,倒在车中,骗过管仲,抢在公子纠之前赶回临淄,登上君位,也就是齐桓公。后来,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劝谏下,不计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相。他们对内推行全面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创建了春秋首霸的赫赫伟业。 公元前645年,管仲患了重病,桓公去探望他,询问谁可以继任相位。管仲认为鲍叔牙善恶分明,不适合担任相国。易牙听说齐桓公与管仲的这段对话,便去向鲍叔牙告管仲的黑状。鲍叔牙却认为管仲理解自己、一心为公、并不去计较。可见,管鲍之交不仅仅是私交,更多的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国家利益之上的人间大爱。 4、老马识途 公元前664年,北方少数民族山戎攻打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向齐桓公告急。齐桓公、管仲率领齐军前去救燕。齐军与燕军合兵一处,杀得山戎大败,山戎首领带着残兵败将逃入孤竹国(今河北西北部)。齐军追击山戎的过程中,误入荒漠,迷失了方向。管仲向齐桓公建议说:“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让他们走在队伍的前面,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依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题工作总结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题工作总结 主要目标是围绕"营造书香学校"这一主题,依照"同学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空虚、形式多样、鼓励创新、锲而不舍"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学校读书活动,摘取课题研究之硕果《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实验研究报告。 我校拟订了营造书香学校活动方案,并逐一进行了落实。活动开展如下: 活动目的: 1.让同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养成热爱书籍,博学多才的好习惯,感悟祖国语言的广博精深,领悟人生真谛。 2.让同学对自身整个小学阶段课内外阅读加以梳理和检测,并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朗诵、征文、故事会、知识竞赛等,激发同学读书兴趣,让他们明确自身差异,体验阅读的快乐。 3.进一步繁荣学校的学校文化,构建有特色的书香学校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活动组织者:教科室、语文组、英语组 活动参与者:1--5年级全体同学 活动步骤: 一、深入宣传,营造“书海畅游”的良好氛围。 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班主任会,通过学校举行读书节活动营造“书海畅游”的学校文化氛围,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熏陶和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珍贵的时期。单就语文学习而言,假如一个人在他(她)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学习兴趣最旺盛的年龄里所做的事只是围着分数抠教材做习题,那么对于小朋友来说,就是一种最可痛惜的浪费和禁锢。所以我们更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要在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之外,抓紧培养同学阅读能力。否则,我们视自身是浪费了小朋友的金色童年,我们将不能原谅自身。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营造书香学校的深入开展。 为确保营造书香学校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我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各中层领导、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实施具体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层层落实,奖惩兑现。形成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的阅读活动。 三、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 (一)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各班可发动同学把自身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空虚班级图书角。各班要积极参与借阅管理,定期举行好书交换活动,各班要逐步形成畅游书海,先读为快的阅读氛围。 (二)召开主题班会,不时把阅读活动推向深入。 每个班级每两周必需召开一次开展阅读振兴活动主题班会,介绍读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主题班会,让同学既学到读书的好方法,加深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三)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同学兴趣。 1.古诗背诵竞赛。 举办古诗背诵竞赛活动。各班同学人人参与。经过认真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由全校第一名参与区古诗背诵竞赛,调动同学参与背诵古诗活动的积极性。 2.组织“齐国故事我来讲”的演讲竞赛。 3.“星级同学”等荣誉的评比。为树立同学身边的典范,班内评选出阅读之星、博览之星、古诗背诵大王……并为他们颁奖鼓励。 4.读书节手抄报评比。为烘托读书氛围,各班以阅读振兴活动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5.“走进李白”“走进成语王国”四、五年级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和书签制作评比。在开展阅读振兴活动过程中,老师们还可以充沛发挥同学的聪明才智,设计制作精美的卡片和书签。指导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考试说明》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设想】 1、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 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 一、考点解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其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鉴赏其表达技巧(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从2002年高考起,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即由原来的判断选择变为语言表达。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大多数同学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试题难度不大,按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备考训练,应该是不难解答的,但事实却不然,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作答失误。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莫言小说鉴赏】从齐文化的角度看莫言创作

摘 要:齐文化是一种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的文化,自古以来,深刻地 影响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莫言作为古齐国属地上的现代子民,身上流淌着齐文化血 脉,创作中自然烙有鲜明的齐文化印记。 关键词:齐文化;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1)05-0020-04 从齐文化的角度看莫言创作 王恒升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莫不烙有作家文化人格的鲜明印记,而文化人格的形成又离不开长期耳 濡目染的文化环境。作为古齐国属地的现代子民,莫言的身上自然流淌着齐文化的血脉,张扬着齐文化秉赋的性格。“齐文化以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为特征”,是一种“尊贤上功”、 崇利善变的“实用主义的文化”。 [1] 这种文化基因,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莫言,而且在他30多年的文学实践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一、广收博采与融会贯通 新时期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路走来,历经数十个文学潮流,终发展成如今浩荡无疆的多元阶段。然而,无论文学如何翻腾裂变,绝大多数的作家终能被各个潮流瓜分殆尽,成为它们的形象代言人。如提到伤痕文学,必谈刘心武;提到反思文学,必谈王蒙;提到改革文学,必谈蒋子龙;提到中国式的现代派小说,必谈刘索拉;提到先锋文学,必谈马原;提到寻根小说,必谈韩少功;提到女性文学,必谈王安忆;提到新写实,必谈池莉;提到现实主义回归,必谈河北“三驾马车”;提到新生代,必谈韩寒……当然,在每一个文学思潮中,并不仅仅只有上述几人,每一个潮流都会促生大批作家登上文学舞台。笔者的意思是说,不论文学如何变化,活跃其中的作家绝大多数都只能各领风骚数几年,而风头一过,文学的宫墙上就会变幻出新的大王旗,拥有长久的且旺盛的文学创作 生命力的作家是不多见的。但莫言恰恰是一个拥有旺盛的创造力的作家。熟悉莫言创作的人一般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想把莫言像其他作家那 样归类,实在是太难了!因为他的身影从他出道那天起就始终活跃在新时期文坛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甩出一篇或几篇作品,震撼并冲击着人们或紧张或松弛的阅读神经,让人们知道莫言依旧是一个文学弄潮儿。莫言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创造力,与他的广收博采和融会贯通是分不开的。 莫言的广收博采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一点如同众多的文坛新军。贾平凹模仿杨朔,迟子健模仿萧红,而莫言模仿的是孙犁。在莫言早期的《春夜雨霏霏》、《民间音乐》等作品中,流露着鲜明的“荷花淀”风格,这也是他当时颇受孙犁看重的原因之一。孙犁曾评价《民间音乐》“有点艺术至上的味道”。[2]对于模仿, 莫言并不讳言,而且公开断言:“几乎没有人是一下子就会写出很成熟的作品,大多数作家刚开始时都是模仿,包括我们伟大的鲁 迅,他的好几部作品都可以找到模仿的原本。”[3] 甚至公开承认《售棉大路》就是模仿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公路》写出来的。在《独特的声音》这篇文章里,他说:“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公路》与我的早期小说《售棉大路》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阅读它时,我的心情激动不已,第一次感觉到叙述的激情和语言的惯性,接下来我就模仿着它的腔调写了《售棉大路》。这 收稿日期:2011-03-20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联重点科研课题“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影响力研究———以莫言的小说创作为例”(09-ZZ-WH-17);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莫言小说创作与高密地方文化关系研究”(2009141)作者简介:王恒升(1964—),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20· ·

齐文化发展简史精编

齐文化发展简史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齐文化发展简史 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齐文化存在的时间,一般是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结束。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时间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 齐文化存在的空间,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齐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一,别具一格,特点明显。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在地理环境上,齐文化是半岛濒海型文化(非完全海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齐文化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非完全的工商经济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齐文化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兼容式政治文化(非纯爱民、法制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 综上所述,齐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两周时期的齐国,与古希腊大致处于同一阶段,她们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可称得上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而八百年齐国故都临淄,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和中心,更是久负盛名。周至汉时期,临淄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为中国最重要的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手工业科技中心和海盐、丝绸贸易最大集散地,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齐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 东夷,指活动在夏、商、周统治中心以东的东方部族。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天山东全省、河北省东部、河南省东部、江苏省北部等地区。东夷族同华夏族一样,也有高度发达的文明。40万年以前的沂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题工作总结

《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课 题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坐落于古齐国故都,在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于春祥主任的感染下,我校立足实际,充沛利用乡土资源,在弘扬齐文化上做*。让全校师生一起营造书香学校,吸取齐文化务实创新的精神,让读书随同终生,从书中获益,申报了《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新教育研究。 主要目标是围绕"营造书香学校"这一主题,依照"同学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空虚、形式多样、鼓励创新、锲而不舍"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学校读书活动,摘取课题研究之硕果《营造书香学校,弘扬古齐文化》实验研究报告。 我校拟订了营造书香学校活动方案,并逐一进行了落实。活动开展如下: 活动目的: 1.让同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养成热爱书籍,博学多才的好习惯,感悟祖国语言的广博精深,领悟人生真谛。

2.让同学对自身整个小学阶段课内外阅读加以梳理和检测,并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朗诵、征文、故事会、知识竞赛等,激发同学读书兴趣,让他们明确自身差异,体验阅读的快乐。 3.进一步繁荣学校的学校文化,构建有特色的书香学校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活动组织者:教科室、语文组、英语组 活动参与者:1--5年级全体同学 活动步骤: 一、深入宣传,营造“书海畅游”的良好氛围。 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班主任会,通过学校举行读书节活动营造“书海畅游”的学校文化氛围,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熏陶和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珍贵的时期。单就语文学习而言,假如一个人在他(她)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学习兴趣最旺盛的年龄里所做的事只是围着分数抠教材做习题,那么对于小朋友来说,就是一种最可痛惜的浪费和禁锢。所以我们更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要在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之外,抓紧培养同学阅读能力。否则,我们视自身是浪费了小朋友的金色童年,我们将不能原谅自身。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营造书香学校的深入开展。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三、教学难点 古诗词的积累 四、教学方法 思考活动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古诗音乐材料

七、教学过程 1.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古诗的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同学们!刚才你们欣赏了几段优美的音乐,你发现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歌词都是古诗)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老师相信,多年的学校生活中,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词。今天, 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倘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来个古诗词知识大比拼,你们说怎么样?老师知道为了今天的竞赛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因为你们才是这课堂的主人。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小队争得荣誉?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鼓励我们自 己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中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准备了6幅画,每幅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并朗诵出来,有没有兴趣试一试?请看大屏幕! 2.主实践,互动感知 第一关。古诗万花筒 A组:下面四句古诗含有四种花,你能说出来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齐文化发祥地——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

齐文化发祥地——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 抓好齐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带动提升淄博旅游品牌影响力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开放、包容、创新、重商、法治的核心精髓,契合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顺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挖掘阐发潜力。7月19日上午,在齐盛国际宾馆会议中心召开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强调,要切实增强龙头产品的带动力,围绕齐文化旅游“一个核心”、齐长城沿线旅游“一条主线”和聊斋、古商城、陶琉旅游、生态文化“四个亮点”,精心策划打造一批国内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拳头项目,提升淄博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一个核心”:深度开发‘齐文化’旅游 “一个核心”,即抓好齐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旅游活动中由文化旅游拉动的占40%。我市是齐文化发祥地,这是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要紧紧围绕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齐文化研究。发挥好齐文化研究院作用,深入挖掘齐文化典籍、人物、故事、建筑乃至服饰、语言等深层次资源,通过策划实施齐故城、稷下学宫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特别是齐故城项目要聘请高手策划,真正做成有特色、有生命力、可看可玩可买可住的精品工程,加快齐文化从学术研究向旅游产业转化,使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有市场、有温度、有亲和力,努力实现“春秋文化看淄博”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放大齐文化影响力。对中国古车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等已有较大影响力的展馆,要运用现代旅游理念和科技手段进行再创新、再策划、再挖掘,实现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增强吸引力和参与性。同时,要突出特色发展理念,精心选取姜太公、管仲、稷下学宫、蹴鞠等最具代表性的齐文化符号,通过影视、动漫、游戏等表现手段,以及做大做强“寻根游”、足球起源地邀请赛等特色旅游产品,真正让齐文化这块金字招牌立起来、走出去,充分发挥对全市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 “一条主线”:打造以齐长城为主题的的旅游体验长廊 “一条主线”,即抓好齐长城沿线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强高端策划,深度整合齐长城沿线文化、生态资源,加快打造以齐长城为主题,集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体验长廊。一是齐长城与山水。以齐长城为轴线,串联潭溪山、齐山、马鞍山、原山、梦泉、涌泉等自然资源,带动沿线发展自然生态游、山水风情游等各类旅游形态。二是齐长城与文化。重点抓好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齐长城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齐长城文化旅游品牌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形象,打造形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热点。三是齐长城与乡村。结合旧村搬迁和改造,将齐长城沿线的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按照齐地风格实施再造,建设齐文化为主题的村落集群,并通过田园小道、景观通道、自行车道等串联起来,既疏解沿线村庄的接待压力,又形成户外运动体验的精品线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发展战略)齐文化发展简史

齐文化发展简史 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齐文化存在的时间,一般是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结束。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时间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 齐文化存在的空间,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齐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一,别具一格,特点明显。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在地理环境上,齐文化是半岛濒海型文化(非完全海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齐文化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非完全的工商经济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齐文化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兼容式政治文化(非纯爱民、法制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 综上所述,齐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两周时期的齐国,与古希腊大致处于同一阶段,她们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可称得上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而八百年齐国故都临淄,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和中心,更是久负盛名。周至汉时期,临淄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为中国最重要的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手工业科技中心和海盐、丝绸贸易最大集散地,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齐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 东夷,指活动在夏、商、周统治中心以东的东方部族。其活动范围包括今天山东全省、河北省东部、河南省东部、江苏省北部等地区。东夷族同华夏族一样,也有高度发达的文明。40万年以前的沂源人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几乎同一时期,他们活动在以沂源为中心的泰沂山脉中段地区,创造了丰富的旧石器文化,可以说是东夷文化的源头。东夷文化从距今8500年开始,依次经历了距今约8500~7800年的后李文化——距今7300余年的北辛文化——距今65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500年的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至3500年的岳石文化等阶段。他们发明了薄如蛋壳、表面光亮如漆的“蛋壳陶”,开始饲养家畜、修筑城墙、种植水稻、冶炼青铜、创造文字。按照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考察文明起源的四大因素(文字、城市、金属器具、礼仪)来加以科学审视,我们可以断定,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而淄博、临淄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齐文化的奠基者是姜太公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兴周,因首功被封于齐。公元前1045年,他击退了莱人的进攻,建立了齐国,定都营丘(今临淄)。姜太公建立齐国以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他诛杀了以所谓的“仁义”乱齐的司寇营汤,和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齐国政权的“贤人”狂矞、华士兄弟,使齐国混乱的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时间,就去向周公汇报了安邦定国的政绩。

中学读书交流会活动方案

中学读书交流会活动方案 中学读书交流会活动方案一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育德、励志、启智、明史;读书是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 文化的通道。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校组织开展校园读书节 活动。通过活动,要让每一位师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 书的习惯;在实践中与大师对话,为人生奠基;引导师生共同读书,与书为伴,与经典为友,开拓视野,享受学习的快乐,营造“书 香校园”的文化氛围。 一、活动目的: 1、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净化师生精神世界,让全校师生开拓 视野享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2、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 的内在素质修养。 3、全校形成读书热潮,使校园充满浓浓的书香之气。 二、活动主题:让心灵徜徉书海,让书香溢满校园 三、具体实施方案: 四、“祖国在我心中”读书征文活动:(语文教师负责) 主办单位:南京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南京日报报业集团。 征文对象:全区中小学生征文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征文要求:读书征文活动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以

“童眼看中国”、“祖国,我想对您说”、“祖国我为您骄傲”、“我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等写作视角,热情抒发中小学生对伟 大祖国、对可爱家乡(江宁)的热爱之情,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 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征文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不得抄袭。中学生征文字数在XXX字左右。 参赛及评奖办法:比赛分区级预赛和市级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阶段) (1)X月X日-X月X日:参赛者采用网络投稿的形式,登陆xxxxxx,实名注册登陆后,到“主题征文”栏目中,在相应的组 别投稿,稿件标题下方正中分两行,第一行标明“江宁区”、学 校全称、组别(小学、初中、高中)、班级、姓名及联系电话,第 二行标明“指导教师”及指导教师姓名;以班级为单位集体上传。 X月X日将本班征文作品电子稿打包传送到郭晓倩处。 (2)X月X日-X月X日:教育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参赛稿件 进行区级评审,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各XXX 名,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按该校参赛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比例待定)评选,同时设优秀指导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奖文章将刊发在“南 京江宁教育信息网”上,其中一等奖将直接参加市级比赛。 (决赛阶段) X月上旬:组织获得区一等奖作文的作者(共计XXX人)参加市级现场命题作文比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决赛分组评选 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同时设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

诗歌赏析教案

诗歌赏析 屯桥中学夏利阳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特点 2、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 3、掌握诗歌赏析的诀窍“再创造”、“想象”、“泡”、“找”、“进”、“猜”、“补”。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掌握诗歌赏析的诀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同学在欣赏古诗词时觉得无从下手,这固然和缺乏积累有关。诗歌鉴赏对有一定文学积累的人来说有时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感性的理解,但欣赏诗歌也是有一定方法和规律可循的。首先,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其次,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像活动是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赏析《大漠落日》 大漠落日 孔孚 圆 寂 学生自由赏析一分钟填空 在这首诗中我悟到了____, 看出了诗歌的_____特点。 全诗就两个字,实际上只是一个词,但分行排列,既具象,又抽象,形神兼备地把“大漠落日”这位得道高僧,经历了岁月沧桑、人间变迁后终于由“圆”到“寂”的过程全包容进去了。太阳在将要落下去的时候,看上去很圆、很红、很美,落下去后大地一片沉寂,正如高僧“圆寂”了一样庄严肃穆。但是我们看到的落日,在另半球的人看来却正是朝阳,与“圆寂”不灭再生的意义暗合。生便是死,死便是生,生生死死,此消彼长。 三、结合《大漠落日》分析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特点 外在特点: 1、分行排列 2、节奏和谐 3、语言凝练 内在特点: 1、联想自然 2、意象生动 3、意境优美

4、抒情言志 5、反映生活 四、诗歌赏析从何入手 (一)步骤: 第一步作者、写作背景 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观点认为;作文如做人,文学即人学,“诗品出于人品”。“人品”的内涵主要指人的品德和才情气质,而强调作家应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见其诗如见其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见他豪放、浪漫的性格;柳永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可见其细腻、婉约。 我们可从作者的生活历程透视其诗歌蕴藏的主体倾向,从他的文学创作观察其个体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从他的主要事迹解读他诗作的创造内涵与艺术风格。 第二步把握意象 1、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着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 《天上的街市》“星空”意象:表现了作者要求奋飞、新生、自由的愿望,同时也包含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态度,流露出浓重失望、悲愁的情绪;“纸船”意象: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思念母亲和祖国的一颗心、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2、物象——形象——意象 3、意象的特点: ①意象要鲜明、有力,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意象渗透诗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的思想与感情,它不是对事物的客观描摹,即使是诗中最细微、最平常的事物,也都渗透了诗人主观上的情意。例如《再别康桥》这首诗中,柳树、水草、清潭、夏虫,都是寻常景物,但在诗人充满离情别意的眼里,他们都显得那么美丽、迷人而深情依依。 ②意象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四个意象都统一于“早春”。 第三步品味意境 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境/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意/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看似平淡无奇的描绘,却把那种归隐情趣,闲适恬淡之情,与恬静秀美的风光融成一片。这种景与情的融合,便构成了诗的意境,所以读诗要从把握诗的艺术形象入手,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二)诀窍: 1、再创造: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2、想像: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 3泡——形象 诗人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 欣赏诗歌就要把它“泡”开来,还原到繁复的生活现象中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 勉县第八中学刘懿仁 《中考说明》考点概要:(1)初步欣赏诗词的形象特点、体味意境。(2)初步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3)初步分析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一、诗词的形象: (一)1、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二)、常用诗歌意象解说: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思乡,怀人)(望月思乡); 明月----团圆或思乡;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笛声----思乡怀远;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 夕阳、落日、斜阳、秋天、流水---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人生)(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红豆----相思;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年华易逝、时光的流逝); 霜----人生易老,环境的险恶,人生的坎坷;云、秋蓬----游子漂泊不定;杨柳----送别、伤感(折柳伤别、离别);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离散、漂泊之意);落叶----失意;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梅----坚强、不屈不挠、傲雪;兰、荷----高洁(坚贞之志);飞鸟----象征自由;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芳草——离恨;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梧桐细雨----凄凉悲伤,萧瑟冷寂(凄楚悲凉);菊----隐逸、高洁、脱俗(傲视);鸦、猿----凄苦、哀伤的象征;

齐鲁文化起源及形成的不同特色

齐鲁文化起源及形成的不同特色 山东地区的自然景观奇美壮丽,以泰山与大海为最,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海岱”的代称,又因这一地区自周初分土建邦以后即以泰山山脉和蒙山山脉为界,分封成两个诸侯国:其北为齐,其南为鲁。所以又有“齐鲁”的雅称。久而久之,人们便以诸侯国之名代指其所在地之名,相沿成习,并延续至今。由此来看,“齐鲁”这个称谓可谓源远流长。 而就“齐鲁文化”而言,广义地说,它泛指“齐鲁”这个广袤的地区从古至今的璀璨文化,狭义地说则特指先秦时期“齐”、“鲁”两国的丰厚文化成果。但这里要讲“齐鲁文化的起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不单单要探究齐鲁两国的文化成果,也需要探寻齐鲁地区文化的起源,而一厢情愿的凭着非此即彼的定义方法来研究齐鲁文化的起源,得出的结论未免失之偏颇。齐鲁文化的起源的研究,既要跨越狭义的齐鲁两国的文化去探寻此前齐鲁先民的文化成就,又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说明“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各自确立,以及两者相互融合的问题上。 一、齐鲁文化的渊源 (一)齐鲁先民文化——东夷文化 在齐鲁大地上,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泰沂山区、约与北京人同时的“沂源猿人”。因发现于沂源县土门乡鲁山之阳,遂命名为“沂源猿人”。“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他们所创造的采集狩猎经济形态的旧石器文化至今尚存留于沂源溶洞之中。沂源猿人的发现这也说明了,齐鲁文化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 时至新石器时代,齐鲁先民由于生活在华夏中原地区的东方而被称为“东夷”。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被称为“东夷文化”。据现今考古出土发现了众多的日益完善的精制石器、骨器、玉器、彩陶、黑陶等等,证明了居于齐鲁土地上的东夷人以精制石器与新型收割工具为代表的原始农业文化已充分发达。他们不仅曾经创造出过灿烂的文化成果,更形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和特征鲜明的发展体系。即:从上起距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 2、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解题思路,用“自我诊疗法”有效提高答题技巧。 3、规范答题思维,掌握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解读考情,典例解析,随堂诊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2、讲练结合法:例题解析,随堂巩固练习,随讲随练,随错随改,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8题(6分)得分情况:全市均分为3.08分,此题得0分的比例为1.72%,1分的为2.90%,2分的为21.86 %,3分的为39.80 %,满分的仅占0.89%。三分及以下的占了66.28%! 三、知识回顾 1、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知识框架 四、真题体验 1、考向一——表达方式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3分) (1)【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 题干信息我的解读 分析颔联明确答题区域,紧扣颔联分析说明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明确答题方向(表达技巧),“哪些”说明至 少应该有两种 分值3分一种修辞手法1.5分,且要明确答出是何种 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 (2)【审读文本】(确定答题要点) 落日鸟边下: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日落”“鸟飞”皆是动景。 秋原人外闲:远离喧嚣人群,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空阔,是静景。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资料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 它是昌乐人民生活的一副历史风俗画,昌乐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风土人情与民间艺术都自成一格,别具风采,具有与异地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它介绍了昌乐历代相沿的风俗、习俗、民情与丰富的民间艺术,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乡土气息,凸现了昌乐人民日常生活的轨迹以及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的演变过程 第一章民间艺术 第一节说唱艺术 1.茂腔(旧时称“肘股子戏”) 茂腔是清末明初从诸城,安丘传入我县境内的,在昌乐东南、南部地区广为流传。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语言通俗易懂,唱腔淳朴动人,表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阿陀镇、朱汉镇、红河镇、崔家庄乡、高崖镇等地都有业余子弟班。1949年后大部分都改唱京剧、吕剧了。继演下来的仅有亓家店子、王俊、西双庙、浴马沟等子弟班,他们排练的曲目有《西京》、《闯帐》、《金刀记》、《王定保借当》、《穆桂英挂帅》,《王汉喜借年》、《小姑贤》、《桂花庭》、《站月墙》等曲目。 2、河北梆子 清末民初传入我县境内,1949年前消失。清末在五图镇40余村合组戏班,主要演出《狮子楼》、《大登殿》、《翠屏山》、《杀狗劝妻》。清宣统年间,马宋镇黎家建戏班,有30余人,演出《郭子仪上京》、

《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民国初年,阿陀镇崖头成立梆子戏班,主要剧目有《狮子楼》、《王定保借当》、《钥匙记》等。崔家庄河北梆子业余班成立于1924年,排演了《春秋配》、《陈三两爬堂》、《香山》等。1950年改学京戏。在朱汉镇,朱刘、等地也曾有河北梆子戏班。 3、吕戏(吕剧) 清末,博兴、广饶的农民艺人在朱刘镇前牟村教唱吕剧,成立了业余吕剧班,是1949年以前县内唯一的吕剧班,曾演出小剧目《《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小姑贤》等。1949年后,全县各乡镇都兴起了演唱吕剧的潮流,吕剧成为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演出的剧目还有《李二嫂改嫁》、《都愿意》等,当时的业余爱好者数以万计。1976年——1985年全县自编自演的剧目50余出。4、大戏(京剧) 京剧是盛行全国的国戏,在昌乐俗称“大戏”。昌乐民间于1935年出现尧沟镇北郭京戏班,节日里在乡间演出,主要剧目有《打龙袍》等。此后五图镇辛旺京戏班组成,鼎盛时50余人,演到青州、临朐一带,这是我县境内第一个民间艺术团体。后来昌乐镇、马宋镇、朱汉镇、崔家庄镇、朱刘镇、鄌郚镇、北岩镇、乔官镇等成立了庄户戏班。其中马宋镇组成了50余人的京戏班,演出了大型剧目《秦香莲》、《玉堂春》《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后来高崖镇的刘感照组织了业余京戏班,演出了《双蝴蝶》、《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甘露寺》等大型传统剧目,刘感照祖孙三代同台献艺,一时传为佳

齐文化概要

齐文化简介 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齐文化存在的时间,一般是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结束。从文化渊源的角度,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甚至到4、5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时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34年),甚至可顺延至当代。 齐文化存在的空间,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其影响区域包括今天山东大部(临沂南部、日照、济宁之外的地区);天津南部、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 齐文化的源头是东夷文化,其发展历史分六个阶段:①奠基阶段: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三策治齐。 ②第一次顶峰:齐桓公、管仲春秋首霸。(公元前685年—公元643年;改革、亲邻、攘夷、尊王)。③继续发展:晏婴相齐时期(公元前500年前后;礼、民、廉、智)。④第二次顶峰:战国齐威王、宣王时期(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01年,桂陵、马陵之战;稷下学宫)⑤低沉:战国后期到

齐国灭亡(公元前279年,即墨守将田单火牛阵破燕。光复齐国。)⑥复兴与消融:是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到公元前134年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一段时间内,齐文化阴阳五行思想对秦政治影响巨大;齐文化邹衍大九州学说直接催生了徐福东渡的壮举。齐文化黄老之学对西汉前期政治影响巨大,是文景之治的思想基础;齐地公羊学派学者董仲舒、公孙弘将儒学提升至西汉官方意识形态顶端。 齐文化物质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齐国齐地文物,包括齐国齐地遗址遗迹等“不可移动文物”和齐国齐地青铜器、陶器等“可移动文物”。以齐国故都临淄为例。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方面,至2016年4月,我区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全区有古文化遗址300余处,大型古墓、台基159座。可移动文物方面,出土文物数以万计。仅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这一个馆,就藏有珍贵文物数千件。其中馆藏国家一级文物38件,二级文物53件,三级文物1398件。1991年,临淄后李春秋殉车马、淄河店2号墓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4年,临淄区因文物资源丰富、齐文化内涵丰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区县级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齐文化十大名人是:1、周师齐祖姜太公、2、春秋首霸齐桓公、3、中华名相管仲、4、一代廉相晏婴、5、兵家之

古诗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本文对其逐一解析,而且还从2009年中考试题中选取了相关题例,供大家参考。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2)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 (3)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分析原因。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