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经验及其对我国光谷建设的借鉴_龚志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5期2004年10月

理 工 高 教 研 究

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

V ol.23 N o.5

 O ctober2004

硅谷经验及其对我国光谷建设的借鉴

湖北省委党校 龚志梅 万小艳

摘要: 中国光谷建设,如何步入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至关重要。硅谷不能复制,但其建功立业的经验值得借鉴。搞好宏观调控和分工协作,培育和完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搞好制度环境建设等,应成为推进光谷建设的现实切入点。

美国硅谷的巨大成功,使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当作一种典范来效仿和追求。笔者认为硅谷虽不能复制,但是其建功立业的基本原则却是普遍适用的。借鉴硅谷经验,全面推进“中国光谷”建设意义深远。

一、硅谷的成功要素及我国的现实条件

美国硅谷作为世界的一个奇迹,一直为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所关注,相关的研究及精辟论著可谓俯首皆是。其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突出的创新特色。创新是硅谷的灵魂。提起硅谷,人们首先想到这里是高新技术的聚集地。其实,硅谷重视技术创新,但更重视市场创新;而且硅谷企业的创新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的市场创新,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正如有专家所言,“硅谷的人们更大程度地追求市场价值,追求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硅谷当地的大学也形成了鼓励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风气,鼓励那些掌握了技术的学子进行风险创业,迅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一项技术成果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它自身技术含量的高低,而在于其在市场化以后能够创造的价值的多少,即所谓“不管是土豆片还是芯片,能创造价值就是好片”。市场是一切技术的试金石,只有不适应市场的技术,没有不适合技术的市场。因此,我们在建设中国光谷的时候,不仅把它建成一个高新技术的中心,更应该将其培育成一个高新技术市场化的中心。各地方政府在投巨资推动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花功夫来弄清楚这些工作的市场价值是多少,更要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另外,要建成中国光谷,政府还必须引导和强化创业企业“市场载舟、市场覆舟”的意识,促使其把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执着追求放在第一位。

2.独特的创业文化氛围。硅谷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包括从事研究和开发的高科技人才、风险投资家等。硅谷的人才人所创造的硅谷文化,特别是创业文化,被认为是造就硅谷奇迹的重要因素。虽然对于何为硅谷文化,尚无准确的界定,但笔者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1)创业是一种风气。硅谷人的生活和工作观是“活着为了工作”,而在其他地方,则是“工作为了活着”。他们有一套特殊的价值观,即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创新和冒险。硅谷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们的消费与财富相比及不成比例,他们是穿牛仔裤、吃比萨饼、喝可乐的工作狂;对他们来讲工作本身就是乐趣,创业本身就是目标。然而,我国的研究人员大多还没有超越“为了生活而工作”的阶段,冒险精神也较为欠缺。

(2)鼓励冒险与宽容失败的氛围。硅谷人承袭了美国西部传统的冒险精神,具有敢想敢干的作风。在硅谷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It's ok to fail,即失败是允许的,人们也不觉得失败是丢脸的事情。硅谷对宽容失败的气氛,使得人人都想尝试开创新企业。正是这样的一个社会体系和生活氛围,使许多企业在不断的失败中成长起来,并对不想冒险尝试的人造成压力。然而,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则鲜有这样对失败的宽容。政府和投资商对于高新技术这样的高风险行业,常常一投资就急着想要获得回报;高科技产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创业失败也十分正常,但在我国创业人却经常会因此而遭受白眼、甚至不公正的评价和待遇。

(3)对技术的忠诚与弥漫的同志情谊。硅谷的职业化特征,使得人们的角色很容易互相转变:老板转换为雇员,雇员转换为老板。这使硅谷人对自己的技术专长和工程师、科学家同事高度忠诚,而对所供职的公司不太在意,与此相应,企业中的等级观念也不甚明显,众多的部门均享有高度的自主权。硅谷人忠于技术而疏于企业所造就的宽松气氛,大大加快了该地区的技术进步;同时,也使硅谷的人际交往弥漫着“同志

情谊”,而且这种情谊超过了美国工业历史上任何其他的地方,在互相竞争的公司里上班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在下班后照样是好朋友。他们会在工作之余聚在一起,谈论各自的“技术攻坚”。根据T om W olfe的一项调查,一家半导体公司的经理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会毫不犹豫地询问竞争对手公司的同行。这种对技术的忠诚及其所造就的“同志情谊”,极大的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这种氛围在我国几乎没有。中国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出于对所在公司利益的关注,而采取的极为保守的态度,而且不同公司的员工之间的互动也很少,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就更不用说了。

3.开放型的生产结构与完善的商业机制。硅谷公司的生产结构是开放型的。在硅谷,公司不是大而全,而是专业化,公司在一系列相关技术的背景下生产各自的专有产品,不同公司生产的部件相容。这种开放型、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能促进公司间的集中研究和动态调整。此外,公司在地理位置上往往集中在一起,这种特征使得员工们很容易变换公司,而不必改变生活的其他部分。比如,不必改变住所、不必操心孩子上学和配偶就业等问题。硅谷开放的经营环境,加上活跃的人才流动使得人们有机会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建立起各自广泛的人际网络。这种地区中联系紧密的社会网络和相对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鼓励了科学研究,并且促进了企业创新。与之相比,我国的公司大多是自成体系、配件相互不通用的大而全的模式,这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限制了企业发展和员工创业。另外,硅谷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了诸如风险投资机制、股份期权机制等在内的行之有效的商业机制。风险投资的大量存在,使得在硅谷创业比较容易:对创业者来说,由于资金来自于风险投资商,创业者本身可以说没有什么风险;而对风险投资商来说,由于其所选择的余地非常大、非常多,其本身的风险也并不是很大。这样使创业企业可以比较自如地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其次,完善的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包括金融、律师、会计师、猎头公司、市场营销,以及租赁公司、设备制造商、零售商等,又大大拓展了企业的生存空间。然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发展所需的专业化商业基础设施也不配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业空间的拓展。

4.逼迫人全心付出的竞争环境。硅谷每天在造就许多百万富翁的同时,也在淘汰数百家公司。硅谷的工作人员不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公司老板,都必须全力以赴、高度紧张的工作;否则,就可能被挤出市场。正是这种残酷的竞争,使得硅谷的公司非常有竞争力。与硅谷相比,我国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硅谷创业者高强度的劳动方式对我国众多的创业者来说,甚至有些“天方夜谭”的味道,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员工多数还处于“脚踏两只船”的状况:一边是可以依靠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一边是自己所供职的公司,广大员工普遍缺乏“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精神。我们要建设自己的硅谷,也应该创造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种氛围中,成功者腰缠万贯,失败者一无所有;迫使员工全心全意为“硅谷”服务,全力以赴搞研究、做市场。

除上所述,硅谷还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重视与扶持也是硅谷模式的一大亮点。另外,政府支持和创建的自然环境,由政府流向硅谷的大批定单也不容忽视。这都值得我国在光谷建设中参考和借鉴。

二、推进中国光谷建设的对策思考

1.搞好宏观调控和分工协作。在我国“光谷大战”已经日趋白热化,如何避免没有重点、一哄而上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笔者认为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让任何一个光谷停止建设是不现实。要解决这一难题,推进光谷建设,不妨换一种方式,即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各地的分工协作,实行“组建多个中心,共创一个光谷”的战略。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大趋势。中国如果有能力,兴建的光谷当然越多越好。但是,中国在目前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所必须达到的“临界质量”看,现在还没有一个部门或单位在面向未来的开发中具有单独的取得充分竞争和重大突破的能力;也没有一个部门或单位具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资源,去从事具有高度风险和技术十分复杂的项目攻关。二是从整个国家的状况来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高科技的资源十分有限,而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不是自由竞争,却是寡头垄断。科学越是发展,险阻越大,越需要联合攻坚,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再把资源分散,会使所有的光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将来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众多的光谷在经过一段从零开始的快速增长后,各地的发展都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大家都处在科技的瓶颈,最后还是被迫走向联合。三是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是高科技发展的国际大趋势,中国的光谷建设战略也应该符合这一趋势。因此,实行“组建多个技术中心,共创一个中国光谷”的战略,应该说是当前建设中国光谷最有效的方式。而且,共创一个名声响亮的中国光谷,还能给世人以深刻而明确的印象,有助于更有效地吸引人才、资金和其它资源。

(2)可行性与能够解决的现实难题。各地的光谷联合起来,通过分工协作共创“中国光谷”的品牌,从科学的角度讲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从政府的角度看存在困难。各地方政府注重与国际知名公司进行联合,为什么不能加强国内的联合,集中精干队伍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呢?光谷建设应该占领国内市场是没有问题的,但就战略而言,则必须立足国际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在全球化条件下,光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国内市场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够打入国际市场,势必会造成国内市场的丧失。而且,实施联合战略来培植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仅能避免无谓竞争,还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使国家安全多一份保障。为了本地光电子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相关城市不仅应该展开必要的正面竞争,还要从防御的角度同其他城市合作,为竞争而合作,通过合作来竞争,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正如美国企业界的一句名言所说:“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因此,最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清理不利于要素流动、不利于公平竞争、抑制创业者和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各项政策,改变目前产业零星分布、条块分割的局面,通过建立光谷发展联盟,为共同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