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
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

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哎呀,今天我可真是受益匪浅啊!窦桂梅老师的那个绘本与作文课例分析,简直就是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对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窦老师讲的那个绘本故事,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她用那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写作的奥妙所在。
她说:“写作就像是在画画,你要把你的想法、你的感受,都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这句话真是说到了我心坎里去了!我以前总是觉得写作很难,就是因为我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现在我明白了,只要我用心去写,就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来。
而且,窦老师还教我们了一个超级实用的技巧——“五步法”。
她说:“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列出要点;第三步,组织语言;第四步,修改润色;第五步,完成作品。
”这个方法真是太棒了!我以前总是不知道怎么开始写作文,现在有了这个方法,我就可以根据这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下去。
而且,窦老师还说:“写作就像做菜一样,你得先准备好材料,然后才能下锅炒菜。
”这句话也是太有道理了!我要把我的想法和感受都准备好,然后再开始写作文。
还有一点,窦老师教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多样性。
她说:“不要总是用同一个词,要学会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来丰富你的文章。
”我觉得这个方法真的很好。
以前我总是喜欢用一些很简单的词汇,导致我的文章显得很单调。
现在我知道了,要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来丰富我的文章,这样才能让我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窦老师还教我们要注意句子的结构。
她说:“要学会运用各种各样的句式结构,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我觉得这个方法也非常好。
以前我总是用一种固定的句式结构来写文章,导致我的文章显得很呆板。
现在我知道了,要学会运用各种各样的句式结构,这样才能让我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窦桂梅老师的这个绘本与作文课例分析,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好好学习窦老师的教诲,以后一定要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倾听心灵拔节的故事(听窦桂梅课有感)

倾听——心灵拔节的故事——品窦桂梅经典绘本课《大脚丫跳芭蕾》有感题记:再一次倾听,再一次歌唱,生命的远景像纯洁的火焰,更远的地方大海无边,更高的地方也布满阳光,这圣心登临的高度,命运也在为你——跌宕在永吉教育网上初闻窦桂梅校长要来永吉讲课,内心便像猫抓一样想亲临现场听课,没想到春登中心校领导远见卓识,竟然让全体教师集体听课一天。
于欣喜若狂中,怀着虔敬的心聆听了窦老师精彩的讲课和讲座。
这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能在窦老师(虽然已经是窦校长了,但是请允许我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引导下上课的孩子们是人生中难得的幸运。
在这节课中,他们收获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叫做“梦想”的美丽人生。
也许孩子们不是那个大脚丫,可是他们确实把自己当成了那个大脚丫,用“我发现”“我还发现”“我还要发现”的心来感受:梦想在,舞台就在。
当贝琳达垂着头,走向餐厅去工作的时候,我相信孩子们和我一样,心很痛。
这多么像人生中无数次的失落啊!难道梦想就这样被搁置了吗?窦老师的那句:心怀一种热爱和梦想,命运总会在你人生的拐角处和你的梦想相遇。
让我们都对梦想产生了最美好的期盼。
贝琳达成功,当窦老师领孩子们再次回头看看贝琳达生活中经历的人和事时,学生们懂得了感恩一切经历,不论是鼓励还是阻挠。
当我把自己当成贝琳达,怀着一种小人得志的心理再看热烈鼓掌的评委时,似乎心中郁积的怨气终于得以抒发。
然而窦老师却引导孩子们,实际上也是在引导在座的每一个人:评委就是成功背后的逼迫力量,好比匕首,催促着你前行。
厨师、指挥这样的贵人,他们就好比你头上的太阳,能引导你前行。
人生多好啊,你发现,当你成功,当你成为英雄,当你成为这样的明星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这样默默陪伴你的人,他们在路边为你鼓掌。
窦老师的课讲得多好啊!在她的课上总能让人对人生产生最美好的期盼,总能让人宠辱不惊,感恩所有。
感谢一切生活的“评委和挫折”,是他们让我们学会谦卑,有尊严的生活;感谢一切生活中的贵人,是他们让我们学会感恩,高贵的生活。
听窦桂梅老师《看图说话》体会

听窦桂梅老师《看图说话》体会www.5yfontsize="6">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7听窦桂梅老师讲《看图说话》有感曾经听过窦桂梅老师《为生命奠基》的报告,至今还记得她精彩的演讲内容的,深深地被她那不平凡的经历所打动。
在“空中课堂”中能亲自听到她讲课,真是受益非浅。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写话和中高年级的作文的基础。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在指导看图后只要求学生说清“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略加想像。
而窦老师的这节课,在向我们展示了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的几个层次中注重引导学把句子说得更生动。
在指导学生观察《秋景图》时分以下几步:、图上有……有……还有……2、把第一个句子中说得内容带到下面的句式中在说一说:秋阿姨给我们带来了……带来了……带来了……3、图上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还有()的________。
4、再次把上一个句子中的内容带到下面的句式中说一说:秋阿姨给我们带来了()的______,带来了()的_______,还带来了()的________。
5、通过以上练习再请学生说说:秋阿姨来到_______,来到了_______,也来到了_________。
6、秋天这么美,秋阿姨说:“_______________。
”大雁说:“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说:“_______________。
”通过这一步步地指导,学生不仅可以说出通顺完整的句子,而且窦老师还引导学生换角度说出了生动,富于情趣的句子。
再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换角度说,更重要的是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架”,引导学生如何说,怎样说。
不管在任何教学活动中,老师的这种“支架”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www.5y。
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

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我学习了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与作文课例,收获可大啦!在课例中,窦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有趣的绘本故事。
就比如说《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绘本,小兔子和大兔子比谁爱对方更多,它们用张开手臂、跳得高高的方式来表达爱。
这让我明白了,原来爱可以这样形象地表达出来。
以前我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怎么写心里的感受。
但是通过窦老师的课例,我学会了像绘本里那样,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
比如写“我很开心”,我可以写“我的心就像一只小鸟,快乐地在蓝天上飞翔”。
窦老师还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就像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里,毛毛虫每天吃的东西都不一样,作者把这些细节都画得特别清楚。
我现在写作文也会多留意身边的小细节,比如同桌笑起来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就像盛满了甜甜的蜜。
小朋友们,绘本和作文真的很有趣,让我们一起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吧!《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我从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与作文课例中学到的东西,那可真是太棒啦!窦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本叫《大卫,不可以》的绘本。
大卫这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做一些让妈妈生气的事,但是妈妈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从这里我明白了,就算我们犯了错,家人还是会爱我们。
这让我在写作文的时候,想到了我自己调皮的事情。
有一次我把妈妈的花瓶打碎了,心里特别害怕,但是妈妈没有骂我,还说只要我诚实承认错误就好。
我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里,感觉作文变得特别生动。
还有《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绘本,爷爷总是能把旧东西变成新的好东西。
这让我学会了在作文里要有想象力,比如我写我的铅笔变短了,我可以想象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魔法棒。
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多看看绘本,多写好作文吧!《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一)》小朋友们,我最近可开心啦,因为我学到了好多关于绘本和作文的知识,这都多亏了窦桂梅老师的课例呢!窦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叫《我爸爸》的绘本。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作文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作文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文学素养的提升。
读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
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
名家说得对:一个不读书的学校就是一所没有希望的学校。
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
因此根据名师工作室的要求,我读了很多书目,对教学最有感触的还是《窦桂梅教学实录》。
读后感受就是窦老师的课堂就是绿意浓浓的语文课堂。
你们看窦老师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闪现着智慧的光芒。
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从而形成了敢思、敢说、敢辩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品格。
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身心潜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学生创新的火苗在碰撞中点燃;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共同去创造文化。
多数学生的发言,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相互补充。
学生在讨论中同中求异,是中求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倡导争鸣精神,发展个性创造。
再看窦老师的课堂更是言与意的融合,演绎语文的精彩。
她的课堂不满足于匆匆忙忙得出问题答案,而是把提出的问题当作诱饵,去深入感悟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
赋予语言文字呼唤、心跳、体温。
让语言充分撞击学生的心灵,“悟”得语言内在的真意,然后通过朗读、口述、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不仅追求的是“瞬间的震撼”,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动态发展的言意融合的过程,使教学不断地荡溢出浓浓的意蕴,演绎语文的精彩。
总之,看了窦老师的教学实录,让我感受到这才是真正的绿意浓浓的语文课堂。
是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
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幅五彩斑斓的画,一曲动人心弦的歌。
发现: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听窦桂梅老师教学《大脚丫跳芭蕾》

周益民美国图画书作家埃米·扬的《大脚丫跳芭蕾》,描绘了贝琳达在备受打击后实现梦想的故事。
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贝琳达那双灵巧的大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的叙事并不复杂,主题似乎也很明确。
我有点好奇,教者将选定怎样的内容展开教学呢?课堂的气氛热烈无比,有些环节教者简直欲罢不能。
孩子们阅读体验之丰富,完全超出我们这些成年人的预料。
不时闪现的真知灼见,令听课者惊叹不已。
我突然领悟,这一课,教者其实是在努力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无限可能性,是在用一种主体浸润而非客观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拥有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
“可能性”需基于对阅读材料性质的准确把握。
我们知道,恰切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合乎教学材料自身规定性的。
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者对这一规定性的理解。
有日本“图画书之父”美誉的松居直先生说:“作为编辑者,我一直在追求‘绘本的可能性’。
”他说的是策划与编辑,恰也道出了图画书自身的重要特点。
这种由文字与画面共同编织的“纸上剧场”,有着丰富的意味和广阔的解读空间。
正如日本学者鸟越信先生所说:“图画书自身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仅就《大脚丫跳芭蕾》这一作品的主旨,课堂上学生就读出了“励志”“成长”“梦想”等多种况味。
“可能性”也是对图画书阅读过程的一种认识。
图画书的阅读,需要在不断的阅读互动中,通过对画面的细致观察,积极想象、补充,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个体的阅读者携带着自身的阅读经验、人生体验,必然会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差异在共同阅读中又转化成一种有意义的教学资源,促成阅读者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
本课教学,窦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由逐页的故事了解到对作品主题的探讨,再到延伸阅读,使整个课堂不只具有了广度,也具有了深度。
“可能性”的有效实现在于教者找到了恰当的方式。
“我发现”“我还发现”“我还要发现”,“发现”贯穿始终,这是教学的主线,更是学生阅读之旅延展的脉络。
在层层深入的阅读发现中,学生的体验不断加深,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
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

绘本与作文窦桂梅课例分析对我的收获哎呀妈呀,说到这个窦桂梅老师的课例分析,我就忍不住要激动地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啦!就像吃了一颗开心果,心里那个美啊,真是让人乐开了花。
首先得说说这窦老师上课的风格,那叫一个独特!她讲课的时候,就像是在给我们讲故事一样,把那些枯燥的语文知识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比如说吧,她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那表情和动作,简直就像是那个小女孩本人在给我们讲故事呢!
还有啊,窦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能抓住重点,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知识点。
比如说,她在教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写作文啊,就是要把你脑子里的想法
都写出来,不要怕写错字,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话说得
我心服口服,感觉窦老师就是写作文的小能手啊!
最让我佩服的是窦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
记得有一次,有个小朋友因为生病没来上课,窦老师还特意打电话去问候他的情况,真是个细心的大朋友啊!这种关爱学生的精神,真是让人感动不已。
通过这次课例分析,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写作技巧,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我觉得窦老师就像是我们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让我们在快乐中成长。
总的来说,窦桂梅老师的课例分析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我感觉自己像是吃了一颗智慧的种子,种在了知识的土壤里,期待着茁壮成长。
要是以后还能有机会上这样的课,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更棒的学生!。
绘本,让习作有声有色

绘本,让习作有声有色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万安中心小学 赖丹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文难,难于跃纸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因缺乏生活发现,提到作文就皱眉头,觉得无话语可言,无内容可写,无情感可抒;对习作缺少信心,习作语言僵硬,缺少灵动。
绘本以图画和文字两种形式共同讲述故事,遵循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塑造丰满的形象,安排生动的情节,将儿童生活、心理和趣味投射到绘本中,充满着浓厚的童真、童趣和童心,具有鲜明的儿童性。
绘本的图与文之间相互衬托,足以提升儿童的观察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升华儿童的精神世界。
课标指出习作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巧妙合理地利用优秀的绘本,抓住不同绘本的特点为学生的习作服务,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唤醒学生的习作意识,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习作有声有色。
一、丰富情境,激发兴趣习作是一项需要激情、需要灵感的思维活动,这项思维的活动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熏染下发生的。
绘本鲜艳的图画夸张可爱,富有童趣;灵动的文字简洁幽默;精彩的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学生对绘本有着发自内心、本能的喜欢。
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融入故事,走近人物,获得真切体验,让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
《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讲了塔比莎的一颗牙齿松动了,为了让牙掉下来,塔比莎用尽了各种办法,可牙齿就是顽固得不掉下来。
在塔比莎非常沮丧时,突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啊嚏,这个牙齿“嘣”一下跳了出来。
塔比莎太高兴了,给牙齿小精灵写了一封信,让小精灵收好她的牙齿。
换牙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事,作者幽默的漫画风格融合了学生的内心情趣,文字与画面配合巧妙,俏皮可爱地描绘了大家都熟悉的经验。
教师借助绘本图片和文字,与学生一起观察图画,一起猜测情节的发展,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被绘本奇思妙想的情节和夸张有趣的画面所吸引。
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时,就可以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孩子们,你们在换牙时,有没有遇到这样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肯定很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我爸爸》绘本与作文:《我爸爸》执教: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第一版块:导入第二版块:看图第三版块:回味1.整体感知图画书。
师:同学们,看完书之后,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把书合上,想想,这本书都写了些什么呢?噢,在脑子里过一下电影,我们就发现,围绕爸爸的酷画了这么多的图,围绕爸爸这么多的特点,写了爸爸的酷。
原来,这就是一个网络图啊。
大家看,这就是你们看书的时候,放在你脑子里的网络图。
你们现在用这样的方法看图画书,慢慢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写作提纲。
(学生听得认真。
)(品读:这里体现了一种学习习惯、读书方法的指导,而黑板上窦老师的板书,形成了一份形象的网络图。
)师:我们把书合上,还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哪幅图给我的印象最深呢?我们再重新把书打开,这回可不是一页一页地翻,而是要重点看你印象深的那几幅图,再好好品味品味。
现在大家说说看,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品读:好一个再“好好品味品味”,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在脑子里“过了电影”,那一幅幅印象深刻的图画又仿佛出现眼前。
)生:里面猩猩用手举杠铃的时候,我的印象最深。
生:爸爸跳过月亮那么高。
生:他不怕大野狼,像猫头鹰那样聪明……2.发现“画中画”。
师:我是多么喜欢你们啊,让我们再一次打开书,看看给你们留下印象深的几幅图。
这回再看图的时候,可不能是走马观花了。
看吧,哇,这是一只大野狼,大家好好看,画里面还藏着画,里面还有什么?生:树后面有一顶小红帽。
师:对了,读过小红帽和大野狼的故事吗?(大多数学生说:读过。
)生:还有三只小猪。
师:你读过大野狼和三只小猪的故事吗?(生答:读过。
)师:对啦,亲爱的同学们,这里面原来藏着《小红帽和大野狼》和《三只小猪和大野狼》的故事呢!回去以后,没有读过的,都去找来读读。
你们发现没有,当你细细观察图画时,就会发现原来画里还藏着故事呢!看看,小红帽和三只小猪都吓得藏在树底下了,可是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谁不怕?生:爸爸。
大野狼的眼睛在瞅着爸爸呢。
师:“瞅”字用得好!吓得不敢正眼看爸爸呢。
想象大野狼平常走路的样子(老师让学生表演野狼“大摇大摆”走路的样子。
)师:再看看现在的样子,尾巴藏在哪里了?生:这叫夹着尾巴溜走了。
师:哈哈,用一个成语,叫“逃之夭夭”。
不仅这一幅,我们细心看看,每幅图都有呢!(品读:一个“瞅”字,一个动作,一个成语,语文尽在其中。
)师:这幅,了不起的歌手,你知道爸爸和谁一起唱歌吗?生:贝多芬师:贝多芬是作曲家,应该是了不起的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生:帕瓦罗蒂。
(热烈掌声)师:你真的了不起,又让我们多了一份知识。
瞧瞧,帕瓦罗蒂惊呆了,本来他才是世界第一男高音,可爸爸敢与帕瓦罗蒂站在一起,没想到,爸爸还在前面,他上后面去了。
知道唱的是什么代表作吗?(学生不知道,有的说“两只蝴蝶”,有的说别的……)师:是帕瓦罗蒂的代表作《我的太阳》:“我的太阳……”(学生跟着喊唱起来)(品读:一个语文老师要成为一个“杂家”,同理,一本经典的绘本作家,也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杂家”。
《我爸爸》里多次出现一些名人,比如刘易斯、帕瓦罗蒂,童话中的小红帽、三只小猪、大野狼……而爸爸跳过月亮的画面,更结合了一首《鹅妈妈童谣》的情节,童谣里说:“嘿!滴兜,滴兜,猫咪伴着小提琴,母牛跳过月亮,看到这么好玩的事儿,小狗笑了,盘子也跟着汤匙跑了!”图画里爸爸跳过月亮,童谣里的母牛没有出现,母牛的斑纹倒是跑到狗身上了,长了腿的盘子盛着汤匙跑出画面。
可以说,如果语文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让这样的一些课程资源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3.体会句子表达样式。
师:就这样,一幅一幅,里面藏着无穷的奥妙。
谢谢你们的眼睛,更感谢你们心里藏着的想象。
还是这幅图,前面还有半句,读啊!生:“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
”师:刚才我们是一幅图说一句话,没想到,这里把两幅图连起来了,有一个字特别关键,它起了桥梁的作用。
哪个字啊?生:是“也”字。
师:你们真了不起啊,就是这个“也”字把它们连起来了。
读读,让我们感受到这桥梁的作用。
师:你看,不仅发现“画中有画”,还发现句子也有特点呢!还有你们提到的几幅图,我们一起读读里面的句子。
(生纷纷读: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爸爸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师:我把你们说的这些话放在一块儿,发现了什么?生:每个句子都有“像”,还有“一样”。
师:你也能这样说说你爸爸吗?生:我爸爸像老鹰一样自由飞翔。
师:噢,可以。
生: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威猛。
师:噢,你爸爸好威猛啊!生:我爸爸像狮子一样在草原上称霸。
师:呵,就像《狮子王》中的狮子王一样。
师:一起来看这两句,很简单,二年级啦,没问题,两句话变一句话,中间的句号怎么办? 生:把句号变成逗号。
(课件改正原句。
)师:再读读这句,如果变成一句通顺的话,用上“也”,怎么办呢?生:“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师:真好。
爸爸哪儿去了,用哪个词替换掉了。
生:是“也”字。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你们的创造,竟然和书上的创造一模一样。
我不仅崇拜刚才的同学,我也崇拜你们呢。
太棒了!瞧爸爸高兴的。
(品读:谁说绘本不能教学“遣词造句”?这段课例,窦老师巧妙运用书中的语句,引导学生练习了“也”、“像……一样”、“两句话变一句话”等句式表达样式,为下面的“创作”环节再作铺垫。
)师:这次让我们再回到书的第一页。
我记得刚才你说的一句话——(对着刚才发言的同学。
) 生:爸爸傻乎乎的。
师:那你现在还想对爸爸说什么?生:爸爸,你好棒,酷毙了!师:虽然刚才你说傻乎乎的,这回再看爸爸的时候,你说的傻乎乎的味道中又多了爱,就像妈妈说爸爸一样,“瞧你那傻样”。
意思是一样,透着你对爸爸的……生:喜欢。
(笑声、掌声。
)师:所以,今天中午回家,你就这么说你爸爸。
这回,谁还想对爸爸说点什么呢?我刚才可听见有人说爸爸你懒,你笨啊!生:爸爸,对不起。
师:也不用说对不起,其实你说的每一句话爸爸都爱听。
生:爸爸,人不可貌相。
师:海水不可斗量。
生:爸爸你真了不起,我好喜欢你呢。
(品读:这个环节与“导入”环节里的评价和打招呼,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第四版块:创作1.创作提示。
师:长得漂亮叫帅,但是爸爸有这么多的特点,很有个性,很有味道,所以说,我爸爸是“酷”。
到此,你想不想为你爸爸画一张像,为你爸爸写一句话。
师:这是我在我们学校教这一课时,我班同学自己的创造。
他们画了这样一幅图:“我爸爸像猪一样懒。
”你看他画的,盖着带花边的棉被,打着呼噜睡懒觉,多有意思啊。
我相信你们会比他更富有想象。
我这里还有一幅图,他没有完全停留在说爸爸像动物,而是把爸爸形容成了水啊、山啊,比如“我爸爸像雨水一样温柔。
”你们愿意这么做吗?师:看看提示(1. ____像____一样____。
2. ____像____一样____,也像____一样____。
)用上刚才你们发现的句式说一句话,画上一幅图,或者写几句话都成。
智慧就在你的手指间,开始吧。
(学生纷纷创作起来。
)(品读:明确的创作要求,鲜明的作品示范,清楚的句式提示,激励的评价语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2.展示与点评。
师:好,现在让我们把同学们请到台前来,看看这些同学画的画,听听这些同学的表达。
生:我爸爸像金茂大厦一样高大。
师:浦东的金茂大厦是吗?那可是世界第三大高楼啊!这个比方好,哈哈,不是“高”,而是高大!而且打的比方就是你看得见的,给他掌声。
生:我爸爸像装了磁带的录音机一样经常给我讲故事。
师:用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很好。
生:我爸爸下班回家像耕完地的牛一样“劳泪”。
师:爸爸的辛苦你看在眼里,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本来应该是“劳累”,你回去改一下。
不过,透过这个“劳泪”,看得出你心疼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掌声)生:我爸爸发火的时候像火山喷发一样。
师:爸爸的脾气好大啊,发火的时候有时也是为了你好。
不过这回,你回去把这幅画送给他,再给他读读这句话,看看你爸爸怎么说。
(笑)生: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也像飞机一样飞得快。
师:这句用上了“也”,说了爸爸两个特点,不错生:我爸爸像长毛猴一样有很多毛。
(大笑)师:哈哈,你也像爸爸一样很会搞笑。
我发现,不管是爸爸的优点还是缺点,在你的眼里都喜欢。
生:我爸爸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园”,爸爸的头也“园”,“园”得像西瓜一样。
师:注意,这里是表示形状的“圆”,不是表示地点的“园”,回去改过来。
生:我爸爸抽的烟跟火车一样多。
师:看起来多有意思啊,火车爸爸,多好的创造啊。
这可真叫图文并茂。
看这句,都写成一段话了,既有模仿,又有创造——生: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长颈鹿一样高大,这就是我爸爸,真的很酷!师:把我们模仿到的和创作的都放里面了。
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也是创造。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手里都是同学们刚才创作的作品,我们把它们装订在一起,这不就是我们这堂课创作的图画书吗?我为你们自豪,你们也和爸爸一样好伟大!(品读:这是本堂课的高潮之一,学生的精彩创作,让大家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注意窦老师对每个孩子习作的点评,体现了“作文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师:不过,我要问问亲爱的同学们,其实,爸爸的个头真有金茂大厦那么高吗?爸爸真的一跳,就能飞过月亮吗?爸爸真的能走钢索,又不用安全带?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我要这样夸?生:因为这是一个想象的世界。
师:那你要通过这个想象的世界表达什么呢?生:我喜欢爸爸,我爱爸爸。
师:你会写这个字吗?请你写上去吧。
生:我爱爸爸。
(学生在题目中间工工整整写上了“爱”。
)师:原来这里藏着一个字。
读吧。
生:我爱爸爸。
(品读:原来课前板书时,窦老师有意在“我爸爸”之间空下的格,是为这儿预备着的!)师:其实爸爸就像我们大多数的爸爸一样,他没有那么多的本领。
但是,因为他是我的爸爸,所以……生:我爱爸爸。
师:同学们,我们再回到第一幅图。
原来爸爸很普通,很平凡。
但是,正因为我们感受到的那份爱,所以,爸爸在我的眼里,就像……生:太阳。
(学生发现了“爸爸”后面还画着一个太阳。
)生:原来图中藏着的太阳告诉我们,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阳。
(品读:第三次回到首页的图画,这就是一咏三叹的艺术,这也是图画书不厌百回读的价值。
)第五版块:升华师:不是我的创作多么有才华,而是我对爸爸富有感情,我爱爸爸,爸爸就像太阳一样给我温暖、力量。
那就把你们刚才画的,再加上这本书里所要表达的,一起带着这份爱,再回味回味这本图画书吧。
(全体静听儿童配音朗诵,学生一起再从头至尾看一遍《我爸爸》:这就是我爸爸……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师:(这幅图前面没有出现过,定格这幅图)看,我的一双小手扑向爸爸的怀里,爸爸的衣扣变成了什么(小太阳!),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 (读到此处,停顿)生: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