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磁珠技术

合集下载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食品微生物检测成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

而免疫磁珠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已经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免疫磁珠技术的原理免疫磁珠技术是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磁性微珠表面,并将其与待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结合,通过磁力分离技术将目标微生物从复杂的基质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二、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1. 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免疫磁珠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 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免疫磁珠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如霉菌、酵母菌等。

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致病菌的存在情况,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3. 检测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免疫磁珠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如花生、虾、蟹等食品中的过敏原。

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为过敏人群提供了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

三、免疫磁珠技术的优点1. 特异性强免疫磁珠技术采用特异性抗体,可以高效地捕捉目标微生物,避免误检和漏检。

2. 灵敏度高免疫磁珠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出微生物的极低浓度。

3. 快速、简便免疫磁珠技术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

4. 应用范围广免疫磁珠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中的微生物、致病菌和致敏物质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免疫磁珠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免疫磁珠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加快检测速度,降低成本,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

五、结论免疫磁珠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

磁珠分离技术一、原理免疫磁珠法分离细胞基于细胞表面抗原能与连接在磁珠上的特异性单抗相结合,在外磁场中,通过抗体与磁珠相连的细胞被吸附而滞留在磁场中,无该种表面抗原的细胞由于不能与相连着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结合而没有磁性,不在磁场中停留,从而使细胞得以分离。

免疫磁珠法分正选法和负选法,也称阳性分选法和阴性分选法。

正选法-磁珠结合的细胞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的细胞;负选法-磁珠结合的细胞为不需要细胞。

一般负选法分选较为常见,因为此方法获得的所需要的细胞表面不含有抗体及磁珠的干扰。

现以两步法分选小鼠CD4+ CD25+ T 细胞的分选为例分别介绍负选法、正选法如下。

1、材料试剂:<1>、生物素化的,小鼠CD4阴性分选抗体混合物[cocktail ,内含抗B 细胞(CD45R ,B220)、CD8+T 细胞(CD8a ,Ly-2)、造血细胞(CD11b,Mac-1),NK 细胞(CD49b,DX5)等非CD4+T 细胞表面标志的抗体]。

<2>、结合有磁珠的抗生物素抗体(Scimall 科学在线提供);含0.5%BSA (或0.5%FCS )及2mmol/L EDTA 的PBS 缓冲液;抗小鼠CD25-PE 抗体;结合有磁珠的抗PE 抗体(Scimall 科学在线提供);磁珠分离器或分离柱。

2、实验步骤<1>、负性分选小鼠CD4+T 细胞<2>、阳性分选小鼠CD25+ T 细胞二、注意事项:1、如果分离细胞用作培养,全过程注意无菌操作。

2、磁珠分离系统分离的细胞纯度可以达到80%-99%,得率在60%-90%左右,仅次于或相当于流式细胞仪的分选效率,与FACS相比,MACS设备简单,耗时极短,故而应用广泛。

设定不同的程序(细胞得率或纯度不可兼得),连续两次过柱分选可进一步提高分选细胞纯度,通常可达到95%-95%。

3、由于阳性分选得到的细胞表面结合有抗体及磁珠,有可能影响细胞的功能,故目前常用阴性分选的方法分离细胞。

免疫磁珠富集细胞步骤

免疫磁珠富集细胞步骤

免疫磁珠富集细胞步骤
免疫磁珠富集细胞是一种利用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对目标细胞进行特异性标记和分离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血液、组织液及其它生物样本中稀有细胞的高效纯化。

以下是免疫磁珠富集细胞的基本步骤:
1.准备磁珠:
选择针对目标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

根据生产商推荐的方法稀释磁珠,并在适宜条件下活化。

2.样本处理:
收集待处理样本(如血液、骨髓、胸腔积液等),根据需要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裂解或者其它预处理步骤以去除杂质细胞或血细胞成分。

将处理后的样本与已活化的免疫磁珠混合,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孵育,使磁珠上的抗体与目标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形成“玫瑰花结”结构。

3.磁性分离:
将孵育好的样品放置于磁场设备中(如MACS分选器或其他磁力架)。

在磁场作用下,结合了磁珠的目标细胞会迅速聚集到管壁或磁力板上,而未结合磁珠的非目标细胞则不会被吸引,从而实现初步的物理分离。

4.洗涤与收集:
温和地移除未结合磁珠的液体部分,通常需进行数次洗涤,以进一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细胞和其他杂质。

当完成洗涤后,关闭或移除磁场,用适当的缓冲液或培养基收集富集的目标细胞。

5.后续操作:
可以直接对收集到的目标细胞进行下游实验分析,例如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分析等。

6.质量控制:
对分离出的细胞进行计数、活力检测以及目的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的确认,确保富集效果满足实验要求。

以上步骤为一般性的流程描述,具体操作时应参考所使用的免疫磁珠产品说明书和实验室规程。

免疫磁珠分离法

免疫磁珠分离法

免疫磁珠分离法介绍免疫磁珠分离法是一种先进的生物技术方法,可用于分离和纯化特定目标分子。

这种方法基于对特定分子的高度选择性结合,通过使用磁性珠子将目标分子与其他非特异性组分分离开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磁珠分离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原理免疫磁珠分离法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相关抗原之间的结合力来实现分离和纯化的。

在该方法中,磁性珠子上涂覆有特异抗体,这些抗体能够与目标分子高度选择性地结合。

当样品中包含目标分子时,抗体会与其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步骤1. 准备磁性珠子在免疫磁珠分离法中,选择合适大小和类型的磁性珠子非常重要。

通常,珠子的大小在1-5微米之间,表面覆盖有一层特异抗体。

磁性珠子可以通过商业供应商购买或自行制备。

2.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收集、预处理和溶解。

样品中可能包含大量的杂质和非特异性蛋白质,这些都会干扰免疫分离过程。

因此,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目标分子,必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3. 结合反应将磁性珠子加入样品中,并与目标分子进行结合反应。

一般需要在恒温和适当的时间下进行反应,以确保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充分。

4. 磁珠分离利用磁性珠子的磁性特性,将珠子简单地用磁场固定在容器的一侧。

非特异性组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容器底部,而珠子与目标分子形成的复合物会留在悬浮液中。

这样就能够简单、快速地实现目标分子的分离。

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免疫磁珠分离法的几个常见应用示例:1. 蛋白质纯化免疫磁珠分离法可用于纯化复杂混合物中的特定蛋白质。

通过使用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的抗体修饰的磁性珠子,可以将目标蛋白质高效分离出来,并去除其他非特异性组分。

2. 细胞分离免疫磁珠分离法可用于分离不同类型或特定表面标志物的细胞。

通过选择性使用与目标细胞结合的抗体修饰的磁性珠子,可以实现对混合细胞群体的分离和纯化。

3. 病原体检测免疫磁珠分离法可用于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通过与病原体相关的抗体修饰的磁性珠子,可以高效地将病原体与其他细菌或病毒区分开来,并进行快速分离和鉴定。

免疫磁珠法和荧光细胞分选法的区别

免疫磁珠法和荧光细胞分选法的区别

免疫磁珠法和荧光细胞分选法是生物技术领域中常用的细胞分选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在原理、应用范围、操作流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免疫磁珠法和荧光细胞分选法的区别进行介绍和分析。

1.原理免疫磁珠法是利用免疫磁珠对目标细胞进行标记,通过磁场将标记的细胞分离出来的一种分选技术。

而荧光细胞分选法则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荧光标记的细胞进行分选,通过激光识别和排序,实现对目标细胞的分离。

2.应用范围免疫磁珠法主要应用于对大量样本进行处理和分选,例如从血液、组织等样本中分离出特定的细胞类型。

而荧光细胞分选法更适用于对多种标记物进行复杂的细胞分选,可以实现对多种目标细胞的高效分离。

3.操作流程免疫磁珠法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磁珠标记、磁场分选、洗涤等步骤,整个过程较为快速。

而荧光细胞分选法需要流式细胞仪等专业设备的支持,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进行细胞的荧光标记、仪器的调试和样本的分析等多个步骤。

4.分选效果免疫磁珠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细胞的高效纯化,但在分选的灵活性和多参数分析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荧光细胞分选法能够实现对多种标记物的同时识别和排序,分选效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总结来看,免疫磁珠法和荧光细胞分选法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分选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

免疫磁珠法和荧光细胞分选法是在生物技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细胞分选方法。

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继续深入探讨免疫磁珠法和荧光细胞分选法的运作原理、应用范围、操作流程以及分选效果等方面的差异。

5. 存活性在细胞分选过程中,细胞的存活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免疫磁珠法相对来说更有利于细胞的存活性,因为它的操作相对温和,不需要暴露于强光或激光的照射下。

相比之下,荧光细胞分选法需要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激光照射和高压气流来驱动细胞的流速,这可能会对细胞的存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免疫磁珠纯化蛋白的原理

免疫磁珠纯化蛋白的原理

免疫磁珠纯化蛋白的原理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IMB)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性抗体偶联在磁性珠子表面,通过抗原抗体的非共价结合及磁性珠能够吸附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快速、高效及特异性纯化目标蛋白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

1.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免疫磁珠通常是从大肠杆菌酸生产工艺中制备出的磁性颗粒,表面覆盖有可选择某个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在蛋白的样品中,这些特异性抗体可以与目标抗原进行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2.免疫磁珠的捕获将免疫磁珠加入蛋白样品中,磁性作用会使免疫磁珠快速从样品中被吸附,而目标蛋白结合在免疫磁珠表面的特异性抗体上,形成免疫复合物。

3.洗涤通过旋转磁体或磁珠分离器将免疫复合物从未结合的物质中分离出来,并先后进行多次洗涤以去除非特异物质,减少背景干扰。

4.洗脱将诱导免疫复合物大幅度变形或破裂或降解的缓冲溶液添加到磁珠上,使得免疫磁珠上已捕获目标蛋白质离开免疫磁珠,从而得到纯净的目标蛋白样品。

免疫磁珠纯化蛋白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纯化技术之一,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高选择性免疫磁珠可以与目标蛋白高度特异性地结合,减少了背景干扰,并最大程度上使目标蛋白净化能够得到升级。

2、易于蛋白高效、快速纯化采用免疫磁珠纯化技术可以轻松地处理大量的样本,并能够快速提取出高纯度的目标蛋白样品。

3、广泛应用范围免疫磁珠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蛋白质、抗体、病毒、激素、细胞因子及其它不同种类的分子的纯化和富集。

免疫磁珠纯化蛋白已成为目前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其应用范围已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制药等等。

例如,目标蛋白质的纯化可以用于表达纯化蛋白、生物分子分离、分析和定量测定、抗体制备、生物学研究、诊断检测及疫苗生产等。

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对生物药物进行纯化和快速纯化。

此外,免疫磁珠技术还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之类的测试。

免疫磁珠分离法原理与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法原理与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法原理与应用标题:免疫磁珠分离法:原理与应用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离和纯化靶标蛋白成为许多研究人员和生物制药公司关注的重要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形形色色的方法被开发用于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纯化特定蛋白质。

其中一种高效且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免疫磁珠分离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免疫磁珠分离法的原理、优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原理:免疫磁珠分离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技术,通过免疫磁珠与靶标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目标蛋白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免疫反应:免疫磁珠是一种通过磁力控制的微米级磁性颗粒,表面覆盖着特异性抗体。

当样品与免疫磁珠混合时,抗体会与目标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2. 磁珠分离:通过外加磁场,免疫磁珠可以被快速沉降到离心管底部,而其它非特异性成分则会在上清中保持。

这种磁珠分离的特异性和高效性使得目标蛋白质能够被有效地分离和纯化。

3. 洗脱:经过磁珠分离后,目标蛋白质与非特异性成分被分离,而磁珠上的目标蛋白则需要被洗脱下来。

这可以通过改变洗脱缓冲液的pH 值、离子浓度或添加特定的解离剂来实现。

二、优点:免疫磁珠分离法具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生物制药和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优点:1. 高度特异性:由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磁珠分离法可以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高度特异性结合,从而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的可能性。

2. 高效性:免疫磁珠分离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目标蛋白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3. 可逆性:与其他分离方法不同,免疫磁珠分离法可以通过简单地改变外部条件来逆转目标蛋白与磁珠的结合,实现目标蛋白的洗脱和回收。

4. 可扩展性:免疫磁珠分离法可适用于从微量到大规模的样品处理。

三、应用领域:免疫磁珠分离法在多个研究领域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生物制药:免疫磁珠分离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用于纯化重组蛋白和单抗等生物药物。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突出,食品微生物检测成为了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检测灵敏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

而免疫磁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一、免疫磁珠技术的原理免疫磁珠技术是将磁性微珠与抗体结合,形成一种具有特异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目标分子进行捕获和富集,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快速检测。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磁性微珠的磁性特性,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将目标分子富集于磁珠表面,再通过洗涤等步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最终通过检测磁珠上的信号来确定目标分子的存在与否。

二、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1.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免疫磁珠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通过将磁珠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对目标菌进行富集和捕获,从而实现对食品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食品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免疫磁珠技术也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如花生过敏原、鸡蛋过敏原等。

通过将磁珠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对目标过敏原进行富集和捕获,从而实现对食品中过敏原的快速检测。

该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有效地避免食品中的过敏反应。

3.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免疫磁珠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

通过将磁珠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对目标添加剂进行富集和捕获,从而实现对食品中添加剂的快速检测。

该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有效地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三、结语免疫磁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免疫磁珠技术将会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吸取上清液:取1支无菌加长吸管,从
6.洗涤:洗涤免疫磁珠混合物。重复上 述步骤 4~ 6 。
7.重复上述步骤4 ~ 5 。
8.免疫磁珠悬浮:将免疫磁珠重新悬浮 在100 μL PBS-Tween 20洗液中。
9.涂布平板:用漩涡混合器将免疫磁珠 混匀,用加样器各取50 μL免疫磁珠悬 液分别转移至CT-SMAC平板和改良 CHROMagar O157弧菌显色琼脂平板 一侧,然后用无菌涂布棒将免疫磁珠涂 布平板的一半,再用接种环划线接种平
免疫磁珠技术(IMB)在食品 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目录
1 免疫磁珠技术简介
1.1 免疫磁珠的结构与性质 1.2 免疫磁珠技术
2 免疫磁珠技术的应用
2.1 IMB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2.2 免疫磁珠与其它检测手段的联用 2.3 免疫磁珠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4 免疫磁珠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1.免疫磁珠技术简介
1.1 免疫磁珠的结构与性质
1.1.1 免疫磁珠的结构 免疫磁珠(IMB), 也称免疫磁性
微球, 是一种均匀、具有超顺磁性及 保护性壳的球形小粒子,基本上由载体 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其核心为顺 磁性粒子,核心外层包裹一层高分子料, 最外层是免疫配基。
羟基(-
载体微球
菌落识别
在CT-SMAC平板上,典型菌落为不发酵山梨醇的圆形、光滑、 较小的无色菌落,中心呈现较暗的灰褐色;发酵山梨醇的菌落 为红色;在改CHROMagar O157弧菌显色琼脂平板上为圆形、 较小的菌落,中心呈淡紫色一紫红色,边缘无色或浅灰色。 初步生化试验:
在CT-SMAC和改良CHROMagar O157弧菌显色琼脂平板上 挑取5个~10个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TSI琼脂,同时接种 MUG-LST肉汤,于36℃士1℃培养18 h~24 h。必要时进行氧 化酶试验和革兰氏染色。在TSI琼脂中,典型菌株为斜面与底 层均呈阳性反应呈黄色,产气或不产气,不产生硫化氢(H2S)。 置MUG-LST肉汤管于长波紫外灯下观察,无荧光产生者为阳 性结果,有荧光产生者为阴性结果;对分解乳糖且无荧光的菌 株,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分纯,于36℃士1℃培养18 h~24 h,并 进行鉴定。
2.1.1 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
传统分离E.coli O157∶H7所采用的直接分离 法存在着鉴别力差、抑制杂菌能力弱、耗时长、 工作量大等缺点。 采用免疫磁珠技术,能够快速地从各种食品样 品中分离富集E.coli O157∶H7,满足流行病学 的研究要求和提高控制力度。
现在这种免疫磁珠的方法已经被英国公共健 康服务实验室认定为标准的分离方法,我国也 已将免疫磁珠法对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纳入国 家标准(GB/T 4789.36-2008)和出入境检验检 疫行业标准(SN/T 1059.5-2006)。
1.2 免疫磁珠技术
免疫磁珠( immunomagnetic bead, IMB) 技术:是一种以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为 基础的免疫学检测和分离技术。它是以 抗体包被的磁珠为载体,通过抗体与反 应介质中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此复合物在外加磁场的作 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抗原 的目的。
基本原理:磁性微球经过一定处理后,
2 .免疫磁珠技术的应用
2.1 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与常规检验方法相 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它能从样品 中迅速、有选择性地分离出目的 微生物,有效地减少了背景的干 扰,提高了精准性。
还能捕获受损伤的靶细菌,而目 前所用的几种常规方法则不具备 这样的能力。目前,免疫磁珠技 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样品中致
1.1.2 免疫磁珠的性质
由于免疫磁珠的大小和形状具有均一性, 从而可使靶物质迅速和有效地结合到磁 珠上,也可使生成的新复合物在磁场中 具有相同的磁响应性,且行为一致
磁珠的球形结构可消除与不规则形状粒 子有关的非特异性结合
顺磁性可使磁珠置于磁场时显示其磁性, 并做定向移动, 从磁场移出时磁性消 除, 磁珠分散, 由此可方便地进行分 离和磁性导向
磁性物质 O金H属),小
载体微球
高分子层 功能基
如亚乙聚使现疏水颗(3F、e聚胺烯醋其具水、粒F3Oe乙、醇酸表有非-2亲4O)烯聚、乙
免疫配基
免疫配基通过生物高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到 磁性载体微球上形成免疫磁珠。由于载体微 球制备材料和方法不同,其表现出的物理性 质也不同, 从而可结合不同的免疫配基, 如 抗原、抗体、凝集素、DNA 和RNA 等。配 基必须具有生物专一性的特点, 而且载体微 球与配基结合要不影响或改变配基原有的生 物学特性, 保证磁珠的特殊识别功能。
3.结合:在18℃~30℃环境中,将上述 Eppendorff管连同磁板架放在Dynal MXl样品混合器上转动或用手轻微转10 min,使E. coli O157与免疫磁珠充分接 触。
4.捕获:将磁板插人到磁板架中浓缩磁珠。 在3 min内不断地倾斜磁板架,确保悬 液中与盖子上的免疫磁珠全部被收集起 来,此时,在Eppendorff管壁中间明显 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棕色聚集物。
增菌
具体操作步骤
免疫磁珠捕获与分离
1.将Eppendorff管按样品和质控菌株进 行编号,每个样品使用1支Eppendorff 管,然后插人到磁板架上。在漩涡混合 器上轻轻振荡E. coli O157免疫磁珠溶 液后,用开盖器打开每支Eppendorff管 的盖子,每管加人20 μL E. coli 0157免 疫磁珠悬液。
GB/T 4789.36-2008 免疫磁珠捕获 法检测程序
↓ 36± 1oC 18h~24h
涂板CO检2L(挑个酶改5H1阳布和m样~取阴g非5MLR良1(7ESC改mO可性U0疫珠获弧3366CTE±±T个11LMooG良CC疑,-+C磁捕↓↓↓↓↓菌)1S81免-h8a+~h,n~242肉h4菌革h阴Mg2)显血↓↓氧a2汤A落兰,r色5C化m5氏琼平
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