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墨荷_墨荷大写意
世界莲花里——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卷》释读

2016/04世界莲花里——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卷》释读文/陈艳【摘要】八大山人的传世之作《河上花图卷》以大写意手法铺就的花之长河映照出他对生命之长河的吟咏和喟叹。
他吟诵着李白的诗句,参悟着曹洞宗的禅理,挥舞着大笔写出一个心中世界,荷花、荷叶、莲子无不是人生隐喻。
两种莲花,是身体和灵魂的双重叙事;一在眼前,荣枯变相,随遇而安;一在彼岸,寄予禅定,永不凋零。
【关键词】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卷;莲花;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画大家八大山人(1626—1705年)的晚期代表作《河上花图卷》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馆方特意设计了一个曲线形展板立于展厅中央,形象地呈现着蜿蜒河道中的莲花。
图卷把时空拉到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康熙帝远征噶尔丹;五月,明朝遗老72岁的八大山人隐居在江南的河岸边,陪伴着荷花的荣枯,历时近4个月,完成了一幅约13米的长卷。
这条精心绘制的花之长河映照出他对生之长河的吟咏和喟叹,情真意切,笔笔生情,道不尽的晨昏与春秋。
卷首,四方红底的白文印开启了长卷的卷首,引我们来到这生命之长河、生命之国度。
一株初开的幼荷伴着春风的乐音,舞之蹈之,步入了空旷的舞台,羞涩的荷叶舒展开来,脉脉含情地向左侧弯下纤细的腰肢,含笑请君随之前去。
穿过一片长满青苔的斜坡,蘑菇似的小石块匆匆让路,几丛竹叶示意着抬头向前望,或浓或淡的荷叶灵活地翻转着身子,或藏或露的花朵粲然地笑着、嬉闹着,水流潺潺,绿意盈盈,淡淡墨韵迎送着微醺的风儿,犹如惠风吹拂着衣袂,悠悠的花香在盛夏丝丝荡漾,好一个神仙世界!真是“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鄂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缓缓地,在清凉世界中醒过神来,转过几块似鞠躬、似偃蹇的怪石,欲寻仙而往,却被一棵枝条低垂的老树引入了另一片宽阔的水域。
顺水而行,渐渐感到气氛有些异样,那荷叶交错掩映于大小石块间,不再那么放情自在,似乎想蜷缩起来;柳枝儿无奈地划过水面,叶儿们正离它而去。
最全名家荷花图欣赏

最全名家荷花图欣赏
张⼤千画荷
⾃古⾄今,画荷名家佳作可谓层出不穷。
清代⽯涛的《墨荷图》,朱耷的《荷⽯图》,齐⽩⽯的《秋荷》,张⼤千的《彩荷》,⽯鲁的《荷趣》等名画,从不同的⾓度描绘荷花的品格和融⼊荷⽂化的⾃我精神意识。
名家精品让我们欣赏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荷花作品之时,体会画家在传承与变⾰中不断探索的进取。
张⼤千画荷
“出尘离染,清洁⽆暇”,中国⼈喜欢荷花,似乎达到了情有独钟的地步。
黄永⽟画荷
张⽴⾠画荷
张⽴⾠画荷
谢天赐画荷
何⽔法画荷
李魁正画荷
王同君画荷
王同君画荷
⾼晓迪画荷
王同君画荷
韩荆画荷
江宏伟画荷
刘存惠画荷
莫晓松画荷
宋⾬桂画荷
谢天赐画荷
谢天赐画荷
韩莉画荷
⾼晓迪画荷
⾼晓迪画荷
⾼晓迪画荷
郭西元画荷
江宏伟画荷
韩璐画荷
韩璐画荷
曹俊画荷
韩璐画荷
王⽟钰画荷
曹俊画荷
鲁慕迅画荷
韩璐画荷
⾼晓迪画荷
郭西元画荷
王⽟钰画荷
周华君画荷
刘存惠画荷
⽥钧画荷
霍春阳画荷
张桂铭画荷
王同君画荷
江宏伟画荷
江宏伟画荷
黄永⽟画荷
潘天寿画荷
潘天寿画荷
曹俊画荷
崔⼦范画荷
冯今松画荷
冯今松画荷
冯今松画荷
冯今松画荷
郭⽯夫画荷
郭⼦良画荷
郭⼦良画荷
韩莉画荷
何⽔法画荷
何⽔法画荷
黄永⽟画荷
黄永⽟画荷
黄永⽟画荷
黄永⽟画荷
霍春阳画荷
贾⼴健画荷
贾⼴健画荷
贾⼴健画荷。
论“以书入画”在写意花鸟画中的意义——以毕业设计《墨》为例

2021-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艺术画廊论“以书入画”在写意花鸟画中的意义———以毕业设计《墨》为例唐蜜(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000)摘要:书法与中国绘画也是一种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关系,中国美术史中早就有“书画同源”、“以书入画”、“书画杂糅”等艺术理念的阐述,特别是以元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家为代表,他们主张“以书入画”和“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意义与作用,并且推动着中国传统写意画的进步。
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家为线索,探讨笔者作品中用笔用墨的特点和“以书入画”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以书入画;意义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5-003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5.014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书入画”艺术概念的提出影响着写意花鸟画的创作。
到当代社会写意花鸟画也一直没有离开中国书法对它的影响,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等艺术概念深刻而且具有广泛意义价值。
一、“以书入画”的基本内涵(一)“以书入画”的思想表达及表现手法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中,先秦,河图洛书是最早可以证明“书画同源”的依据,到了魏晋,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并以疏体密体二者的不同特点,引出了“书画同源”的艺术概念,也初步构建了“以书入画”的艺术概念。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书画同体而未分。
”是最为完整的解释“书画同源”说的著作。
在文人画兴盛发展的元代,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画家,他认为中国的书法与绘画无论是在用笔上还是用墨上都有多多少少的联系。
正如他的绘画作品《秀石疏林图卷》中所提“写竹还需入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阐述了“以书入画”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以书入画”就是将书法中的用笔用力的特点结合到绘画中去,使得绘画作品的画面中具有书法的提按顿挫、节奏韵律,以此来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
翰墨写匠心,疏放图意境—读易图境大写意花鸟画

翰墨写匠心,疏放图意境—读易图境大写意花鸟画发布时间:2021-05-20T15:27:43.5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第4期作者:易珍珍[导读]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的完美追求和表达,易珍珍怀化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摘要: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的完美追求和表达,易图境的大写意花鸟画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精神性格交融和转化,构成了绘画的灵魂。
运用焦墨重彩的画风谱写了不同的绘画道路,具有极高的艺术可读性。
关键词:意境、趣味性、色彩、真实性【本论文为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易图境大写意花鸟画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C1003】中国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带有哲理的情感表现,以及由此而构成的以其情感为核心的意象精神。
自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这一针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观点以后,所有的中国画表现类型都接纳了这一思想。
中国画中的“神”即呈现出事物本身所传达出来的内在精神状态,根植于中国哲理内涵的情感总是以自己无穷的变化来超越现实—象征、变形、抽象的表现。
易图境其写意画以传统为根基,充分吸收前人之长,并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形成翰墨禅心,充满意境童趣,个性鲜明的审美画风。
一、意趣禅心有人说:易老不图名利图意境。
湘西浓厚的风土人情,造就了易图境写意画的真性情。
易图境的写意画,在事物对象的造型上把握本质特征并倾注了他本人的丰富情感,形象巧妙地把握住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他在70多岁时,构图开始呈现饱满,质朴率真,神韵表现的艺术特点。
他的作品时而一群麻雀喜登枝,仰头欢歌乐滋滋,它们或静止栖息,或展翅飞舞,或低头细语,或静默啄食,场面热烈,为整幅画面静中增喧;时而水墨中出现几只活灵活现的青蛙,似在商议,哪里的虫子最好吃,观者似乎能够听取蛙声欢语;时而整个画面被荷的寂静填满,深邃而极致。
他的画面中的家禽悠闲安然,“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作者正是将家禽用这一色彩方式予以表达,大树的厚重感用焦墨充分表达出来,厚重却又通透,在留白中辅以淡彩表现秋高气爽的蓝天,天风接素秋。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二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1、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橙、緑、紫)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帕特农神庙(古希腊)位于(雅典卫城)的最高处。
4、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的重要经验。
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
5、透视现象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6、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7、黄金分割的比值(1:、618)8、偶戏的种类(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9、飞天是从古代印度传来的XXX艺术形象。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我国著名的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寺)】10、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1、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12、色彩的调配:(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13、手工制作的方法通常有:(剪、折、刻、撕、粘、贴)等14、剪纸通常可以分为:窗花和鞋花两类。
我国剪纸有南、北之分,北方细致,北方粗犷。
15、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可以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山川画;按表现手法分:可以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XXX等。
主要用墨办法有:焦、浓、重、淡、轻。
16、邮票由(面值)、(主题图案)、(文字)、(属性)等部分组成。
17、剪纸分为(阴刻)、(阳刻)、(阴阳刻)等表现手法。
18、《早春之路》日本画XXX《金秋》中国画林风眠《冬猎》油画XXX《夏》油画列维坦俄国《红色的房间》XXX法国《尼斯的英格兰散步大道》油画XXX法国《马亨港湾》XXX荷兰油画《银莲花》油画XXX法国《露气》中国画XXX《腐败上河图》张择端北宋《池塘》法国的XXX《鸢尾花》作者凡高凡高的《自画像》、《向日葵》《白杨树》法国XXX群众艺术家---XXX不仅是画家照旧书法家、篆刻家和墨客。
20世纪的艺术大师—XXX被称为“野兽派”作品有《带帽的女人》19、暖色中有(红)、(橙)、(黄)三种色彩,暖色中以(蓝)、(紫)两种色彩为主,个中(橙)、(紫)色彩为间色。
名词解释:大写意

名词解释:大写意大写意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恰,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的序幕。
徐渭在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方面创造性的贡献尤为突出。
明以后,这种写意的美学主张已逐渐发展成熟为绘画史上代有传人的大写意画派。
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
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
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
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
大写意画-狄少英作品譬如现时代的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是现时代山水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画派,是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袁振西杨牧青所倡导的一个新的山水画风,它以粗犷、豪放为其情调,以干笔、枯笔为其基调,在遵循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原理下以层层积染之法,形成“勾擦大胆、点面隐约、迹简意深、设色简略、墨彩交融、夸张巧拙”鲜明风格,以体现生命的原初意义,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附:《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作与技法简述》大写意与小写意所谓的小写意,更倾向于水墨画法写物象之实,上接元人墨花墨禽的传统;而所谓的大写意,更倾向于以水墨画法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继承的是宋元的文人墨戏传统。
与其说大写意画-谭翃晶今人提倡写意画风,不如说是在倡导表现主义的艺术趣味。
正是这主观表现的艺术趣味,在中国画领域中催生了粗笔水墨,也即今人所谓的水墨大写意的技法,这种画风在技巧上体现以书法线条配合垛笔以简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对象,作画时注重用线的书法味和墨色的多变性,首重趣味。
略与大写意兴起同时小写意画风也在生长之中。
明清小写意相对于宋元更重视用笔的轻松和书写性。
用笔技法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
笔意就是要意在笔先,画家下笔时要心使腕运,以一种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驱使笔墨,才能因意成象,以象达意。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
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
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
1984年病逝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密不可分的。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
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
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
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
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墨荷的诗词

墨荷的诗词
墨荷,又称墨莲,是一种生长在深水池塘中的莲花,尤以其墨绿色的花瓣和清雅的香气而闻名。
下面是一首关于墨荷的诗词:墨荷香满池塘晚,碧波荡漾入殿堂。
寂寞池台花照水,夜深月影泛银光。
墨绿瓣开绽清香,凝眸俏立袅芳花。
风吹荷叶拨斜影,红颜似玉动芳华。
池中飞滟荷花影,映照天光宛似璀璨。
才情犹若清泉脉,含蓄如画悠悠然。
墨荷低垂净泊舟,风吹浪影涟漪转。
一朵洁白如胜雪,浸润人心动情流。
这些诗词描述了墨荷花在夜晚中绽放的美丽景象,清雅的香气传遍整个池塘,月光照射下,墨荷的花影如银波一般闪耀。
诗人用婉约的词藻描绘出墨荷花的姿态,墨绿的花瓣洁白如玉,吹送的微风拨动着荷叶,余晖照在墨荷身上,使其更显绚丽多姿。
诗中还运用到寓情于景的手法,把墨荷与才情来进行比较,流露出诗人对墨荷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词以其清新、婉约的笔触,将读者带入墨荷的世界中,感受到墨荷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花鸟画墨荷_墨荷大写意
中国写意花鸟画,它是最具中华民族精神、魂魄性和文化特质的艺术。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枝独秀的写意花鸟画它的精神本身是源于生活的,同时它又是高于生活的一种绘画艺术。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写意花鸟画图片,一起来看看吧!
写意花鸟画墨荷
【写意花鸟画墨荷:1】
【写意花鸟画墨荷:2】
【写意花鸟画墨荷:3】
【写意花鸟画墨荷:4】
【写意花鸟画墨荷:5】
看了以上的写意花鸟画图片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花鸟画的知识吧!
花鸟画笔墨运用技巧
黄宾虹先生用墨,讲究一幅画中须备三种以上的墨法。
他使用种种墨法,追求的是笔愈密致、形愈完整,墨愈苍郁。
他主张渴笔焦墨要腴润,要刚而有柔、润而不枯,要求墨气淋漓。
他也常用元人谑墨法,力求蓊郁生动的效果。
白石老人讲求用墨的浑融变化,加强统一于笔的效果,体现在整幅画面上的是笔歌墨舞、抑扬疾徐的动人韵律,使人见物象而不见笔墨。
笔墨要相互为用,不可脱节。
运笔中要注意体现出韵律感,要通过不同的用笔方法,去追求不同的墨气和墨色。
笔是骨,墨是筋肉,所谓笔骨墨肤,骨具然后筋络可连,血肉可附。
若落笔轻浮,便容易被墨色所掩,用墨太丰,可减低质的真实感;太枯,则无气韵,太润,则又难得神理。
笔韵从用墨高度出,要做到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渴而不枯,润而不肥。
笔墨运用得好,才能处处通灵,处处醒透。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