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写意花鸟画的笔墨风格与个性
浅谈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特点

可 见笔墨 是中国画 的重要语 言 ,是表 现绘 画形象 的基 础 。中国画 的 憨 厚可 爱 ,这 不仅 体现 了写意 花 鸟画 笔 墨技 巧 的简练 概 括 ,也 体 用 笔和 书法 的用笔 是相通 的 ,正如赵 孟 糗的题 画 诗日 :“ 石 如飞 自 现 出写 意花 鸟画 笔墨 的趣 味性 。 木如 籀 ,写 竹还应八 法通 。若也有 人能会此 ,须知 书画本来 同 ”。 三 、 写意 花鸟 画 笔墨 的抒情 性 此 诗道 出了书 画 同源 ,也 即是 说 中国 画是 写 出来 的而 不是 描 出来 宋 苏轼 题 画诗 : “ 味 摩诘 之诗 ,诗 中有 画 :观摩 诘 之 画 ,画 的 ,这在 写 意花 鸟画 当中 ,笔 墨的书 写性 尤 为显著 。 中有 诗 ” 。写 意花 鸟 画更 是主 张 “ 不 专于 形似 ,而独 得 象外 ”。 写 意花 鸟 画非 常讲 究 笔墨 技法 ,因为 相 比 山水 画 、人 物 画 , 石 涛 也说 : “ 画受 墨 ,墨 受 笔 ,笔 受腕 ,腕 受心 ”。 清 代 恽 南 写 意 花 鸟 画 的 造 型 更 为 简练 概 括 ,在 画 面 中 塑 造 花 鸟形 象 的线 田在谈 笔 墨的 情感 表现 功 能 时 日: “ 笔 墨本 无情 , 不可 使运 笔 者 条 、 墨色 的好 坏 高低 都非 常 的明显 ,因此 写意 花 鸟画 对笔 墨 的质 无 情 , 作 画在 摄 情 ,不 可使 鉴 画 者 不 生 情 。 ”清代 沈 宗 骞语 : 量 要求 更高 。 “ 笔 墨 之 道 , 本 乎 性情 ”等 言 论 表 明 ,中 国画 的 “ 意”和 “ 气 古有 “ 笔 为 墨 帅 ,墨 为 笔 充 ” “ 笔之 所 到 , 墨之 所 成 ”之 韵 ”等 精神 内涵主 要 是通 过笔 墨来 表 现 ,而 笔墨 作 为写 意花 鸟 画 说 。 写意花 鸟 的线 条 正是 通过 行笔 快 慢 、轻重 、提 按 、顿 挫 、转 的 重要 语 言 ,也恰 恰 是画 家对 宇宙 、 自然 感悟 的反 映, 以及 画家 折 , 以及 运墨 的焦 、 浓 、重 、淡 、清 书写 出来 的,犹 如 书法 写字 真 实情感 、情 绪 的流 露 。 样 ,表 现 力 量 感 和 韵 律感 。历 代 写 意 花 鸟 画 家 都注 重 学 习书 明代 徐 渭 “ 笔 底 明 珠 无 处 卖 ”的 墨 葡 萄 , 其纵 肆 酣 畅 的 笔 法 , 并 以书入 画 ,在他 们 的 画面 中都 可 以看 出其 笔墨 的 书写性 。 墨 ,不 知 是墨 点还 是泪 点 ,挥 写 出 了他 内心 的激 奋 、苦 闷 ;清代 如 明代 徐 渭 以草书 入 画 ,其写 意花 鸟 画 的线条 表现 出狂放 纵 肆 、 八 大 山人所 画 翻 白眼 之鱼 鸟 ,绵里 藏 针 的笔 墨反 映埋 藏 在他 心 里 水 墨淋 漓 的笔 调 :清 代八 大 山人 以篆 书入 画 ,其 写意 花 鸟画 的线 的那种 遗 民孤 高和 愤 懑 ;清代 郑板 桥 笔下 的兰竹 , 瘦劲 而潇 洒 , 条 含蓄 内敛 ,外柔 内刚 :而晚 清吴 昌硕 以石鼓 文 笔法 入 ,其 写意 表现他 “ 干 磨万击还坚 劲 ,任 尔东 西南北风 ”的倔 强和傲骨 ;近现
我对大写意花鸟画笔墨的理解与认识

成功美术馆馆藏邢少臣画作文/邢少臣大写意花鸟画这个“大”字我认为它包容很多,它不是单纯的笔头大,墨块大就叫大写意,那样就太片面了。
我认为这个大字讲的应该是大的境界、大的开合、大的气势、大的心胸、大家风范。
单纯的笔头大,墨块大并不代表大写意。
我认为大写意花鸟画要宁直勿曲、宁方勿圆、宁涩勿滑、宁粗勿细、宁黑勿淡、宁整勿碎、宁厚勿薄、宁长勿短、宁稚拙、勿草率、宁单纯勿繁琐、宁可画面上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也不要追求笔墨上的“十全十美”。
大写意绝不是信手涂鸦,不负责任胡涂乱抹!大写意更注重细节的把握和处理。
有时画大写意心比画工笔还要细上几倍,成败在于细节,大写意也是如此。
没有细节没有精微的画不叫大写意。
所以笔与笔之间,墨与墨之间,物与象之间,神与境之间都有许多值得探究的深奥之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切要合情、合理、合法,没有理法不是大写意。
所以画大写意也要依法、依理、依情。
这个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理,这个法就是天地自然规律之法,这个情就是社会自然与人之情。
大写意花鸟画在达到很高境界时,画家本人在作画过程中并不完全是在画画儿。
完全是画家本人情感的流露与宣泄!是画家本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作画的方式宣泄到画面上。
借物抒情,情感才是画面的核心价值。
笔墨则属于次要位置。
那种直抒胸臆的表达,笔墨则完全为情感而流露。
笔墨自身的起伏、顿挫、回旋、转折、拖拽、浓、淡、干、湿、粗、细这些变化是随着画家本人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是随着画家本人情感的流露而流露。
而不是完全依托在物象上,笔墨形象在这个时候属于次要位置。
一幅好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我们除了看到它表象的笔墨以外,更多的关注画面上作者精神与情感的表达。
那种画面上内在的精神往往比单纯的笔墨更能感染人,更能打动人,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反之用笔很大,毫无内在可言。
平,板,滑,流,则不属于大写意!所以说画画并不是单纯的画画,那样就太肤浅了。
毛笔的运用是如何将你手中之笔而完美表达你胸中之意,心中之情,这是最关键的,用笔就成了中国画最为讲究也最为挑剔的评判标准。
探究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

探究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当代写意花鸟画,是指在花鸟画的创作中融入了当代的文化氛围、艺术表现和思想表达。
它不仅追求自然观察,而且强调情感表达和艺术感受,探究自然万物背后的哲学和人类的精神生活。
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包括四个方面:作者的主观表现方式、艺术表现手法、风格特征和时代内涵。
一、主观表现方式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更强调艺术家的主观表现方式,即艺术家自身的情感、意识和观念对表现自然的影响。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个性与内心体验,化繁为简、选取画面主题和表现思路,从而使画作更加鲜明、生动和感性。
艺术家独自创作和自己的个性化表现有时候会让作品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二、艺术表现手法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和技法,而更加强调艺术手法的多样性、个性化和超越性。
即:花鸟画不仅仅是要求画作形似自然,主要是凸显作者对事物美感的感悟,以及作者对生活、情感、文化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者大胆尝试新的材料、构图和表现手法,例如擦、淋、漂、噴等传统画法之外的新技术,在探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艺术极致中,实现了花鸟画的艺术创新和时代更新。
三、风格特征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
它强调的是画家对于自然界的表现,也充分地表现了花鸟的姿态、表现情感的能力等。
其中,风格特征的体现包括:表现特征、笔墨特征、情感特征等。
在表现特征上,有的艺术家偏向写意、抒情化的表现,有的则突出写实的特征,而有的则强调情感表达;在笔墨特征方面,则强调用笔的姿态和手法来表现画面中物象的形态和神态;情感特征更是当代写意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家的体验与思考来表现出画家的情感,为画作融入了当代的艺术气息和时代感。
四、时代内涵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体现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和思想内涵。
在当代人的美学观念和思想风貌中,自然美、人文美、人类精神内在美的表现,已经成为了时代审美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
当代写意花鸟画充分表现了这些审美特质。
浅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

浅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中国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特点在于其笔墨的气韵,以及其审美取向。
笔墨气韵是指线条和笔墨所呈现的各种情形所产生的艺术感受。
而审美取向是指中国花鸟画家对于花鸟的情感和体现方式。
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线条和笔墨的流畅与精神境界的和谐线条与笔墨是中国花鸟画中最重要的因素。
这些因素所表现出来的流畅与精神境界的和谐是中国花鸟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这是它的气韵之所在。
在中国花鸟画中,线条和笔墨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进而达到不同的效果。
2.色彩鲜艳、清新自然在笔墨气韵中,颜色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颜色运用得当可以增加画面的柔美和艺术性,而颜色张扬和过分则会破坏画面的和谐。
中国花鸟画运用的色彩鲜艳、清新自然,或者浓重深沉。
颜色的运用需运用得当,方可体现花鸟的真实感。
3.画面的气势和品位气势和品位是中国花鸟画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气势可以通过线条和笔墨的运用来产生。
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也会影响画面的气势。
品位主要表现在对花鸟的审美关注上,中国花鸟画家注重捕捉花鸟的动态美,从而传递意境,使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愉悦。
4.画家的技法与艺术鉴赏技法和艺术鉴赏在中国花鸟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技法是中国花鸟画家表达蕴含在花鸟美中的艺术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手段。
而艺术鉴赏则是观看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中国花鸟画家常常通过技法和艺术鉴赏来使创作的画作更具意境,使它具有静谧的美学效果,从而使观众沉浸在其中。
总之,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是中国文化保存的一部分。
它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
在笔墨上极力追求的流畅和精神境界的和谐,适当运用色彩,表现出画面的气势和高品位,这些都是中国花鸟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只有学好这些元素,方可达到演绎一幅中国花鸟画的境界。
中国当代花鸟画的笔墨与意境的表达

中国当代花鸟画的笔墨与意境的表达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达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它所呈现出来的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活跃着生命与无穷无尽的遐想的一种美。
每一幅画都有作者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意向,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生命是止于艺术的结果。
艺术反映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美即为现实美,中国画也不例外,中国画笔墨中所表达的现实生活中花、鸟的美比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花富有情趣,比现实中的鸟更显灵动。
就单单落墨的韵味而言,不仅在于笔法的走势还在于画家的修养(文化素养)。
中国画创作最忌讳浮躁和世俗气,文化修养不够深厚就会占有俗气,一个画家文化修养层次的深浅会影响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意境高低,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厚积薄发,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达到的。
笔墨本身没有情感而言,之所以能够传情是因为画家想要表达某种境界,借助于笔墨的魅力显现出来。
因此,他与现实生活中的美相比较就是更高一级的美(即高级形态的美)。
他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成为人们触动心弦的审美意象。
比如:郑板桥的竹。
是经历了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他写意的墨竹一气呵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注重与书法笔势相结合,又有疏密浓淡,怪石则加少许横皴淡擦,使其富有强悍不急,方劲挺直的气势。
已经不只是对竹的简单图像加以描摹,其笔下所展示的是一种中国之精神,民族之魂魄!确实很有中国风的味道!中国画中还有许多寓意,比如把小鸡和荔枝画在一起,安排在一幅画面之中,就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喜鹊和梅花组成一幅画就是喜上眉梢的意思等等。
先来说小鸡和荔枝的组合。
小鸡大概有拳头那么大,由于鸡与吉谐音,因此鸡有吉祥的寓意,画的时候可用大白云蘸水调中等墨色藏锋起笔画小鸡的脑门儿,这一笔要大胆利落,不假思索,禁止犹豫拿不定主意;侧锋画小鸡的翅膀和臀部,翅膀和臀部分别是一个大八字和小八字,大腿向后,用的是中等墨色;胸部使用淡墨,最后用小叶筋或者点梅蘸浓墨画它的小腿、四肢和翅膀;然后用朱砂点上小鸡冠,记住要厚,否则就压不住底下的墨。
浅谈花鸟画写生绘画意境与笔墨感受

浅谈花鸟画写生绘画意境与笔墨感受中国画由于成长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上,自身就具备强烈的民族文化概念,因为它是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产物,是在中国禅、易、儒、释的哲学基础上衍生的。
所以它一出现,笔墨、精神、意境就成了它独特的文化形态。
中国绘画从出现以来,以线造型,以书入画,知白守墨都强烈的表现出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和审美标准。
在这种文化大前提下,中国画的内容形式始终和中国的哲学、中国的诗歌、中国的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中国画自出现它就以极高的姿态和形式屹立在绘画世界里。
就实质而言中国画就是以墨以笔,以线,以点画出一种图示,一种符号,来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
中国画并不刻意追求图像的真实,它强调的真实是概念和文化的真实,是境界和状态的真实。
而因它的背后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诸多元素。
中国画讲诗化、讲气韵,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所以好的绘画作品不应只是景象物态的再现,而把意境的追求放在第一位。
所以他讲精神与气韵,画家灵魂与精神在美学境界的升华,是对自然物象的认识和感悟。
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冥思穷源,虚心观物。
”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者更有感悟的审美心境。
理论上才有“应物象形”“气韵生动”之句。
好的作品除了笔墨物象等载体外,画中所达到的精神追求和意境创造才是画家的真正目的。
所以要达到这一切,必须要牢记中国画只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
而高层面的意境产生必须借助画家的良好的文化素养来完成。
对一位好的画家来说多读书,读好书是何等的重要啊。
二、中国画的笔墨“笔墨”以及传统绘画中有关“笔墨”的理论,是历史文化在绘画形式中综合反映之所在。
这是中国画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认知形式。
对当今的花鸟画家来说,“笔墨”所表现的质量是提高花鸟画家创作艺术品位的重要手段,所以一个好的中国画家,要更多的从内容和形式上注重“笔墨”、质量、风格,特点和内涵。
以致使当今中国花鸟画从汲取西方科学造型手段的同时又保留着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是一个独特民族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是一个独特民族画种所要具备的艺术本质,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艺术形式的文化本质。
探究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

探究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与传统写意花鸟画相比,当代写意花鸟画更注重传达画家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点。
在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中,首先需要画家具备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绘画基本功包括线条、构图、色彩、光影、变形等方面的掌握。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画家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注重画家对于主题的理解和表达。
画家需要对所要表现的花鸟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特点、生态和意义。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通过作品传递出更加真实的感觉和意义。
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还注重画家的个人情感的表达。
画家可以通过笔墨、色彩和构图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更具有个性和艺术感染力。
画家可以通过留白、变形和重构等创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花鸟的理解和感受。
在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中,画家还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风格,如西方绘画、抽象艺术和装饰艺术等。
画家可以通过学习和融合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来创造出更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在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中,创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画家可以通过尝试新的绘画材料、技法和题材,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方式。
画家还可以尝试将写意花鸟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音乐、舞蹈和诗歌等,来创作出更加具有个人特色和创新性的作品。
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在创作中,画家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深入的花鸟知识和表达技巧,同时还需要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创新的尝试。
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画家才能创作出更加有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当代写意花鸟画作品。
探究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

探究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
当代写意花鸟画是指在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基础上,融入了当代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
花鸟画作品。
它通过自由的线条、大胆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现代艺术家对
花鸟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多种多样,下面我将从表现手法、题材选择和创作思路等方面进行探究。
当代写意花鸟画在表现手法方面追求自由和个性化。
传统的写意花鸟画注重意境和神
韵的表达,追求准确的写实和优美的构图。
而当代写意花鸟画则更注重艺术家个人在创作
过程中的个性和思想表达。
艺术家可以使用激情四溢的线条,强烈的笔墨,或者大胆的色
彩来表现自己对花鸟的理解和情感。
还可以运用多种绘画技法和媒材,例如水墨、丙烯等,来丰富画面的效果和表现力。
在题材选择上,当代写意花鸟画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更加注重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反映。
除了常见的花鸟,艺术家还可以选择其他与花鸟相关的题材,例如自然风景、人物、
文化寓意等。
通过将花鸟与其他元素相融合,艺术家可以以更丰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花鸟
的情感和思考。
当代写意花鸟画还可以关注当代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物种保护等,
通过艺术的方式传递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今写意花鸟画的笔墨风格与个性
我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大国,传统文艺丰富多彩。
我国绘画传统艺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国画艺术在世界文化艺术平台也享有了一定的美誉。
我国国画作品中对形象的刻画最为在意,对形象刻画的意境美已经成为了绘画创作过程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绘画中的标志。
作者在文中主要研究了当代写意花鸟画的笔墨风格与个性,着重分析了当代写意花鸟画作品中灵活多样的笔法与丰富的色彩表现。
标签:写意花鸟;笔墨风格;笔法;色彩
一、笔法的灵活多样表现
谢赫在《古画品录·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说明了用笔的重要性和评判标准。
董其昌认为“以自然之蹊径论,画不入山水,以笔墨之精彩论,则山水决不如画”,这表明了笔墨是一种符号化的表现语言,而不单是一种造型语言。
还有诸多古人的精彩画论都阐明了中国画的笔墨的重要性。
而在写意花鸟画中笔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用笔方面,黄宾虹曾归纳出“平、留、圆、重、变”五字诀。
笔线画在纸上,要求平直中有波折变化,而波折变化又必须控制得恰如其分,不破坏平直的基调。
笔在运行过程中要留得住,不能信笔滑去,失去控制。
又要圆笔中锋,以求浑厚。
用笔要重,要有力,但又不可使蛮劲。
最后又要求在自然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这些基本原则,便是用笔之“法”。
所谓用笔功夫,就是对这些“法”的深入体会和熟练运用。
若违背这些原则,就容易形成忌病,如“钉头”、“鼠尾”、“蜂腰”、“鹤膝”、“锯齿”、“圭角”等等。
这些忌病之所以不可取,诚然不是条条框框,而是因为这类用笔轻浮浅薄,缺少内涵,故无法形成美感。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很早就指出了用笔的重要性。
中国画包容着中国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具体的形式内容,就用笔而言也有许许多多的讲究与要求。
谈到中国画的用笔,线是其中的基本要素,因为中国画主要是用线来造型体现物象和感情等精神世界的。
中国画用笔的方法十分灵活,笔下体现的气度千变万化。
笔在纸上的运行大致可分为中锋、侧锋、顺锋、逆锋、散锋等形式,其间又有急徐、快慢、涩畅等速度上的以及点戳、提按、顿挫等力度上的区别,当然,表现出的视觉艺术效果也就各不相同。
古以来的中国画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用笔用墨的技法讲究。
传统写意花鸟画法中讲究对书法下笔的技术性应用,书法与书画同源。
元代书画家赵孟曾说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
知书画本来同。
”这主要说明了古代书画大家也认识到书画之间不可分离的重要性,书画一家也得到了许多其他书画大家的青睐于喜爱,并逐步被现代与当代画家所接受,其中书法主要是一种抽象的变化着的线条和空间构造表现的艺术形式,对故人历来讲究用笔有力、下笔有神的主题相一致,所谓“力透纸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丰富的色彩表现
千百年过去了,花花鸟鸟依旧在,依旧那样的鲜艳夺目、婀娜多姿。
写意花鸟画解放色彩俨然是顺应现时代精神。
古人讲究“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画道之中,水墨至上”这种传统用色思想一直主宰中国画领域。
在写意花鸟画中的色彩不单纯是“赋彩”,而是像用墨一样,墨分五色,用色也要以用墨的方法。
这样即强化了颜色,又有写意花鸟画的笔意和雅韵。
中国画的颜料是古人长时间经验积累起来的,有透明的植物颜色也有不透明的石色,用起来效果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张桂铭喜用重色和原色,以色趣增加墨趣味,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具有穿透力和感召力。
他变“随类赋彩”为“随意赋彩”,并不忌讳大红大绿、蓝紫相间,色彩用得是那么和谐、鲜活、亮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葫芦系列》中有深蓝色的果实,与黄色、红色搭配,这蓝色便成了清醒剂;《五彩夏塘》中的莲蓬,红、黄、蓝、白、绿,五彩杂陈,不但不觉得怪诞,反而感觉有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久违了的绚烂大美,它与现代都市人的审美情趣是如此吻合。
在何水法大写意花鸟画里的色彩不是“赋”而是“写”的。
在那里,墨分五彩,五彩即墨。
色是有笔墨之色;笔墨是有色之笔墨。
所以,色彩的丰富与变化是无比的。
更重要也更具意义的是,这种丰富与变化是正宗“中国制造”。
吴冠南的画更是以色彩浓丽见长,近年来致力于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
他努力消解山水与花鸟画的边界;用纯色彩表现形象,一反传统以墨为主的方法,将墨作为众多色彩中的一种颜色来运用等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
在下面的这幅画中,色彩艳丽明朗,颜色变化丰富多端,“其所作幽香野逸,恬淡崇本,独树新格,于近时花鸟画中别立门户。
”冯今松的画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所有作品之中,画面盎然生气。
他所绘画的荷花,坚贞、高洁,力求朴茂俊朗、氤氲蓬勃的情调。
画中的红荷与碧水,在用色上进行了大胆的对比,而是画面效果特别响亮。
但写意花鸟画作为中国画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应展现的必然是中国画精神,因此在用色的时候,尽管不拘泥于原有的条条框框,但我们应该清楚不是把写意花鳥画全盘西化,而是要吸纳精良,融会贯通。
郭怡宗对于绘画的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当代独特风格作画理念,他的画卷是表现个人道德情操与素质修养的工具,欣赏他的画卷可以提高自我的绘画能力,改善素质修养的发展和素养的提高中国的文化有别于西方,中国的写意花鸟画也是别具一格的艺术。
传统文人画家要求诗、书、画、印并重,画家不仅要在笔墨技巧上炉火纯青,也要在诗词、文史、画论等方面的综合文化素养上有所提高,只有学识广博,才能知己知彼,才能明确方向,才能培养大气的胸襟,把艺术推向前进,把笔墨真正推上大气之高境地。
参考文献
[1]赵婉如.《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浅谈》.《岱宗学刊》.2011 年7 月.80-82
[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陈昭.《中国写意花鸟画墨法意蕴的嬗变》.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王晨荘,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是国画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