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百色水利枢纽施工组织规划
28右江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右江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施工方案一概况1.1工程布置特性简述本工程引水系统位于右江水利枢纽大坝左岸山体,由进水口和引水隧洞组成。
进水口布置于库内,采用岸塔式布置型式,最低开挖高程为EL174.00m,位于正常蓄水位EL228.00以下56m。
进水口一期开挖及支护工程已基本结束,二期尚有EL197.50m以下约4万m3石方明挖及边坡支护工程,进水口建筑物外型结构尺寸为86×26×55m(长×宽×高)。
四条引水隧洞采用一机一洞的单独供水方式, 每条引水隧洞由渐变段、上下平洞段、上下弯段、竖井段组成。
引水隧洞相邻洞轴线间距20.30m,四条引水隧洞分别长约251.7m、227.8m、204.2m、180.4m(包括竖井段),下平洞段有中心角为53.412°的水平转弯段。
引水隧洞进口有13m的渐变段,其余为圆形断面,典型开挖断面直径8.3m,由于引水系统所在围岩较差,一次支护主要为系统锚杆、管棚、管式锚杆及网喷砼支护,钢管衬砌段为60cm厚素砼衬砌,非钢管衬砌段为80cm厚钢筋砼衬砌。
压力引水隧洞多为Ⅳ、Ⅴ类围岩,上平洞以Ⅴ类围岩为主,竖井及下平洞以Ⅳ类围岩为主,靠近主厂房段为Ⅲ类围岩。
1.2 主要项目及工程量引水系统主要工程项目有:1、进水口二期开挖;2、进水口边坡支护及引水隧洞进洞口支护工程;3、进水口砼工程;4、引水隧洞开挖及支护;5、引水隧洞洞身砼工程;6、引水隧洞洞身钢管安装及钢衬砼;7、引水隧洞回填灌浆、固结灌浆、钢衬接触灌浆以及帷幕灌浆;8、引水隧洞施工支洞的设计、施工(含支洞封堵及灌浆)。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表5-1:主要工程量表表1-11.3 引水系统主要施工对策1、引水隧洞洞群轴线距离为20.3m,洞壁间距为11.8m ,约一倍开挖洞径,相邻洞室开挖时所产生的爆破振动破坏及二次应力重分布对隧洞岩柱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特点,在引水洞群中,采用间隔开挖的方法施工。
百色水库灌区规划范围及灌溉面积分析

百色水库灌区规划范围及灌溉面积分析唐春燕【摘要】百色水库灌区位于广西三大旱片之一的桂西北旱片,是一个全程以管道输水的大型现代化灌区.分析了灌区的自然气候、农作物种植情况和灌区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灌区内耕园地面积及灌溉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原百色水利枢纽设计灌溉范围的基础上,重新核定百色水库灌区的范围及面积,以使灌区适应右江河谷最新的农业发展需求,最大化地发挥灌区效益.【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百色水库灌区;右江;规划范围;灌溉面积【作者】唐春燕【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74.21 项目背景百色水利枢纽位于郁江上游干流右江,坝址布置于百色市上游22 km处,是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9600 km2,多年平均流量263 m3/s,年径流量82.9亿m3。
水库正常蓄水位228 m,死水位203 m(初期运行死水位195 m),总库容56.6亿m3,调节库容26.2亿m3,百色水利枢纽于2001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8月下闸蓄水,2006年7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8年11月初,水库蓄水首次达到正常高水位228.0 m。
百色水库灌区为百色水利枢纽的配套灌区,原设计灌溉范围涉及下游右江区、田阳、田东及平果4个县(区)沿江的22个乡镇,包括右江灌区、福禄、小梅、那孟、那音、布见、龙马等现有万亩灌区在内,设计控灌面积58.4万亩,其中已建水利工程灌溉31.8万亩,恢复和扩大提灌面积26.6万亩。
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那塘补水泵站向百东河水库灌片补水;新建20处果场电灌站,更新改造电灌站5处(修福、那读、果化、驮亮、小梅)及相应的渠系配套建设。
枢纽自2006年建成运行以来,在防洪、发电、压咸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但其灌区配套建设一直没有实施,灌溉效益未能有效发挥。
右江航运资源的科学利用——对百色枢纽通航设施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万千瓦 , 最大 出力 5 万千瓦 , 8 年利用小 时数为 3 5 时, 10小 多年
平 均发 电量为 l .l 7 亿度 , 0 枯水期 保证 出力 1. 千瓦 ; 化 23万 渠 库 区上游干流 18公里 , 0 形成 3 0多公里的库区航道 。 0
2综 合 效 益 .
已完工( 即升船机上游 引航道水下部 分、 靠船墩等工程 ) 。国家
10米 , 3 正常蓄水位 2 8 , 2 米 设计 最大 水头 15米 。 0 电站装机 5 4
2 5 0吨级垂直升船机 , 两级 升船机 , x0 设 总提升高度 为 1 5 , 1米
垂 直升船机的承船厢有效尺度为 1l 1x ( 。 1x 2 3 米) 百 色水利枢纽工程 分两 期建设 , 期工程包括 主坝 、 一 地下 厂房和副坝 , 二期工程为通航建筑物。 一期工程总工期 为 6 , 年 其 中准备期 2年 , 主体工程 建设期 4年。通航 建筑 物部分工 程
计委 20 年批示 :通航建筑物进水 闸部分水下工程 与主体工 01 “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是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 的郁江堤库 结合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骨干工程, 被誉为防洪 、 发电、 供水灌溉和 航运综合效益最好 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防洪效益 : 使广西 区首 府南宁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 5 0年一遇 ,使右江沿岸的百色 、 田 阳、 田东、 平果 、 隆安等五县 市基本免除 5 0年一遇以下 的洪水灾 害; 发电效益 : 电站承担广西电网的部分调峰任务 , 枯水年调峰电 量占电站年发电量 的 6 %以上 , 4 在它调蓄作用下 , 西津 、 贵港 、 桂
珠委设计院正在进行垂直升船机二期工程的设计工作 。
三 、 江 其 他 枢 纽 及 富 宁 港 的 规 划 建 设 右
百色水利枢纽RCC施工工法

第六章混凝土施工百色水利枢纽RCC施工工法一、总那么为将百色水利枢纽RCC主坝工程建设为精品工程,必需标准百色水利枢纽碾压砼重力坝的施工,因此制定《百色水利枢纽RCC施工工法》。
本工法是以《百色水利枢纽RCC主坝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书》第二卷“技术条款”和《右江百色水利枢纽RCC主坝工程碾压砼重力坝施工技术要求》、《水工碾压砼施工标准》和《水工砼施工标准》及现场碾压实验功效为要紧依据。
本工法未提及部份,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
有关砼实验按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的《主坝RCC现场碾压实验要求》、《水工碾压砼实验规程》和《水工砼实验规程》执行。
所有参加碾压砼施工及治理人员都必需遵守本工法。
凡违背本工法规定而对工程质量、进度、平安等造成阻碍后果者和严格执行本工法、取得突出成绩者按《百色水利枢纽RCC 主坝工程质量奖罚方法》执行奖罚。
本工法是在总结闽江-黄河水电工程联营体的责任方闽江工程局承建棉花滩水电站碾压砼重力坝(坝高115m)施工体会的基础上,借鉴《棉花滩大坝RCC施工工法(终稿)》,结合百色水利枢纽RCC主坝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形编制而成,在《百色水利枢纽RCC施工工法》(第一稿)和(第二稿)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形成《百色水利枢纽RCC施工工法(定稿)》。
本工法说明权属于闽江—黄河水电工程联营体工程技术部。
二、RCC施工工艺流程图三、RCC原材料操纵与治理是由中热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粗细骨料(砂、石)、外加剂等材料组成。
碾压砼采纳的原材料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本工法的规定要求。
原材料操纵由设备物资部、实验中心和相关的操作部门一起负责实施。
凡用于主体工程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钢材均须依照合同及标准有关规定,作抽样复检、抽样项目及频数按表一执行。
百色水利枢纽RCC主坝工程原材料检测项目抽样频数表(表一)注:(1)实验用水检测频次视具体情形而定。
(2)大、中、小石、砂等的含泥量必要时进行;(3)抽样方式按标准进行,另当一次抽样不合格时,那么加倍抽样,假设仍达不到设计要求,那么该产品列为不合格品或降级利用。
百色水利枢纽

工程进展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于 1998 年 3 月经国务院 同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2001 年 9 月通过国家 计委开工报告的审查, 10 月初国务院同意该工 程开工。工程建设总工期为 6 年。按 2001 年上 半年价格水平计算,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 为47.13亿元(不含送出工程投资)。该项目资 本金为20 亿元,由中央和广西共同负担,其中 中央投资12.5亿元,广西投资7.5亿元,其余投 资27.13亿元使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工程建设期间的项目法人由水利部和广西共同 组建,为广西右江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 其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建设,并对 工程质量与建设投资管理负责。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9600平方公里,多 年平均流量 263 立方米 / 秒,年径流量为 82.9亿立方米。百色水库面积136平方公 里,水库移民推算至2005年为27018人, 淹没土地17.06万亩。
百色枢纽电站为地下式厂房,总装机容量54万千瓦, 安装4台单机容量分别为13.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 电站年均利用小时数3130小时,多年平均发电量16.9 亿度,其中可调峰电量占64%以上,可缓解电网峰谷差 矛盾和电力供需矛盾。在水库调蓄作用下,将使下游9 个梯级的枯水期电能增加3.67亿千瓦时,其中已建的 西津、贵港、桂平3个梯级及同步建设的那吉梯级增加 枯水期电能1.87亿千瓦时。 郁江和西江是珠江流域中通航效益最好的河流,但 南宁至百色目前一般只可通航120吨船舶,且常因冬季 枯水而需减载甚至停航。百色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大 为改善百色至南宁及滇东南地区的交通条件,为开辟 一条沟通云、贵、两广的水路出海通道、开发周边地 区资源创造条件,加上已建成的南昆铁路、南百二级 公路和即将建设的南昆高速公路,构成贯通南昆经济 区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使西南出海通道更加完善。 该工程的兴建对发展农田灌溉,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也将有明显的效益。百色水利枢纽建成后将提供充足 的电源与水量,可使右江盆地保证灌溉面积由目前的 48.8万亩增至58.4万亩。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规划设计初探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规划设计初探
韦卓信
【期刊名称】《人民珠江》
【年(卷),期】1998(000)006
【摘要】施工规划设计是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招标设计阶段新增内容,其编制内容和基本概念与以往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同小异,但性质和作用却有本质的区别。
笔者根据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特点和自己对施工规划设计的认识,提出百色水利工程施工规划设计的内容和设想。
【总页数】1页(P6)
【作者】韦卓信
【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2.5
【相关文献】
1.百色水利枢纽(广西库区)水库移民规划设计 [J], 欧辉明
2.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规划设计 [J], 韦卓信;彭茂雄
3.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规划设计 [J], 韦卓信;彭茂雄
4.百色水利枢纽云南库区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与实施浅议 [J], 吴壮海;陈文炳
5.百色水利枢纽广西库区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J], 邱振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色华村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广西百色华村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项目简介广西百色华村特大桥是百色市右江区达江乡对外恢复工程建设项目,位于百色水利枢纽库内。
全长481m,桥面总宽8m。
桥型布置为5x4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70+125+7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a)1.1.1、主要设计标准1.线路等级:三级2.设计行车速度:V=30KM/H3.桥面宽度:桥宽8米,行车道宽7米4.车辆荷载等级:汽车-20,挂车-1205.设计洪水频率:1/1006.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7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7.通航水位:228.50米(为百色水利枢纽库水库建成后,坝前正常蓄水位)8.通航净空:按IV(3)级航道标准,设两个通航孔,净宽35米,净高8米b)1.1.2、工程结构形式及主要工程数量1.主桥主桥上部结构为75m+125m+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桥主梁为单箱单室箱梁,采用双向预应力砼结构,箱梁采用变截面,箱梁底板上下缘顺桥向均为1.8次抛物线,其顶点设在主桥中跨合拢段中心处。
在一个箱梁截段内梁高及底板厚度均按直线变化。
腹板厚度在支点附近采用55cm,其余采用40cm。
箱梁采用挂篮悬臂对称浇注施工,边跨现浇段8.34m段采用吊架现浇。
全桥设置纵﹑竖向预应力体系。
2.引桥引桥设计采用5x40米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为1号墩采用桩径180厘米的单排挖孔灌注桩基础和2、3、4号桩采用桩径130厘米的双排挖孔灌注桩基础。
引桥有四个承台,均为方形承台。
1、2、3、4号墩承台的尺寸分别为3m(顺桥向)x6.8m(横桥线)x2.5m(高度)、5.6mx5.6mx2.5m、5.6mx5.6mx2.5m、5.6mx5.6mx2.5m。
引桥1号墩采用薄壁实心墩;2、3、4号墩采用薄壁空心墩。
1、2、3、4号墩墩身的尺寸分别为 1.8m(顺桥向)x4m(横桥线)x20.157m(高度)、2.507mx4mx35.357m、2.561mx4mx38.057m、2.745mx4mx47.257m。
右江航运资源的科学利用——对百色枢纽通航设施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右江航运资源的科学利用——对百色枢纽通航设施规划建设
的若干建议
张文爽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阳光下,百色水利枢纽135平方公里的库区水面波光粼粼,湖上山峰层林尽染:若加上百色市郊的澄碧湖,其蓄水量仅次于鄱阳湖和洞庭湖,成为全国第三大淡水湖。
工程建成伊始,即已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尤为可喜的是形成了宝贵的航运资源——400多公里的库区深水航道和码头岸线,随着右江干流上水利、航运枢纽的相继建成和开工,将发掘出更为丰富的航运资源,科学的利用和充分的整合右江航运资源,建成珠江水运出海南通道,百色枢纽通航建筑物的规划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鉴于此,本文提出若干建议。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张文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
【相关文献】
1.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消防设计
2.右江那吉航运枢纽——节约环保航电
结合的明珠写在广西右江那吉航运枢纽通航之际3.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
标准将重新进行论证4.珠江上游右江百色水利枢纽有望"十四五"通航5.政府、交通航运部门高度关注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立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右江百色水利枢纽位于郁江上游右江河段上,坝址在广西百色市上游22km处,是一项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碾压砼主坝一座,地下发电厂房一座,副坝两座,通航建筑物一座。
主坝为全断面碾压砼重力坝,坝顶总长700m,坝顶高程234m,最大坝高130m,坝体砼248.23万m3,其中碾压砼190.79m3。
发电系统主要建筑物有:岸边式进水塔1座,4条内径为6.5m的引水隧洞,内装4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35MW的地下主厂房硐室群及布置在主厂房顶的地面变电站等。
通航建筑物采用那禄线2×300t带中间渠道的两端垂直升船机,第一期工程只建上游引航道水下部分。
银屯副坝位于主坝东侧5km处,为混合料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235m,坝顶宽7m,坝顶长375m,最大坝高50m;香屯副坝位于主坝北东侧4.8km处,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35m,坝顶宽7m,长96m,最大坝高30m。
本工程采用国际招标。
土建工程分标方案见下页表:表1—1 百色水利枢纽土建工程分标方案表2.主坝区施工总平面布置2.1布置条件百色水利枢纽坝址河段为开阔“V”型斜向谷,较平直,河流流向为正南至南东170°,平水期水面高程为120m左右。
河床地形变化较大,坝址两岸山坡较陡,无阶地可利用,施工布置比较困难。
左岸地形相对完整,边坡为28~38°,坝轴线处左岸山顶高程311.5m,距坝址下游直线距离约0.8km处,有一平缓山坡,坡顶高程为204.4m,面积约4万m2,可作为地下厂房标的施工场地。
右岸坝轴线下游130m有深大的右4#沟深切,河岸地形不整齐,4#沟的左侧沿辉绿岩体上盘界面形成一条三面临空的平缓山梁,坡角约20°,山顶高程为334.6m;4#沟右侧为一平缓山头,高程为233.6m;平缓山头后面二级山头高程为267.6m。
右岸坝址上游地形较陡,不便布置施工场地,坝轴线下游可供布置施工临时设施的较缓山坡面积约35万m2。
根据地质报告综合分析,坝址上下游两岸未发现较大滑坡和崩塌,也未发现特别高陡的岸坡被断层切割成潜在的失稳地段,因此岸坡稳定,对施工布置无影响。
枢纽区附近两岸植被良好,冲沟主要沿层面或软弱带发育。
左岸有左1#、左2#、左3#、左4#等4条冲沟,右岸有右1#、右2#、右3#、右4#、右5#等5条冲沟,这些冲沟以F4断层为界,上游冲沟弯曲,沟口小,沟脑大;下游冲沟平直,沟口大,沟脑小。
上述冲沟以右4沟规模最大,方向为NW295°~315°,切割深150~200m,沟底纵坡约6%,其次为5#沟,右4#沟和5#沟的集雨面积和设计洪水如表2—1:表2—1 右江4#、5#沟设计洪水流量表距坝址右岸下游1.5km有广西百色至云南富宁县的省际公路经过(323国道),施工对外交通选定新建左岸公路方案。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机电设备、钢材、水泥等外来物资经铁路运抵本工程百色转运站,再转左岸公路运至施工现场,转运站距坝址24.24km。
本工程砼所需的砂石骨料主要利用人工砂石料;地下厂房砼所需要的骨料则利用厂房开挖料轧制,筹建期和准备期砼所需的砂石骨料主要利用右江天然石料。
施工用电由东笋变电站架设110kV输电线路14.7km,至主坝区施工变电站,降压为10kV 后输送至各工区配电站供给用户。
百色水利枢纽所处地理位置离百色市仅有22km,施工应尽可能利用百色市现有机械修配企业和商业服务设施。
2.2 布置原则总的布置原则是在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施工设施的费用:⑴.尽量利用百色市现有的机械修配能力、商业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能力,坝区不设大修厂、中心医院等大型公用设施,仅设小规模的机械保养维修站、日用生活用品供应站、卫生保健站等,以压缩第一生产、生活设施;⑵.在方便建设期间的管理的前提下,部分业主的管理机构要考虑布置于百色市;⑶.施工场地、生活营地需要按施工分标进行布置,以便施工管理;⑷.尽量利用荒山坡地分级布置,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⑸.能供多个工程标使用的场地,则分期重复布置并限期使用,以提高场地利用率;⑹.在布置生活福利设施时,按施工队伍精干组合的原则,符合实际地考虑民工、单职工、双职工不带家眷的组合型式,确定设施规模,不设学校、幼儿院等设施;⑺.主要的生产设施及主要交通道路均布置于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上;.尽量利用开挖弃渣填平冲沟,增加施工场地。
2.3现场供水系统规划现场供水系统包括生活供水系统、右岸大坝标生产供水系统、左岸电站标生产供水系统,其中生活供水系统由业主进行建设和经营,生产供水系统由各标承包商自行建设、使用和管理。
⑴.生活供水系统供水规模1500m3/d,从坝上游左岸施工区外1.8km取抽右江水,取水泵站采用斜坡道型式。
⑵.右岸大坝标生产供水系统供水规模3328m3/h,其布置方式为:第一个取水点从左岸大坝上游600m右江取水,抽水流量2668m3/h,经三级泵站抽至265m高程转输水池,从转输水池供水分成两支,一支自流至右岸234砼系统及大坝,流量1248m3/h,另一支经第四级泵站送至六角界人工砂石加工厂,流量1499m3/h;第二个取水点为4#冲沟小水库,设一级回收泵站将回收水送至六角界人工砂石加工厂300m高程水池,流量1375m3/h;第三个取水点设在坝下游平圩大桥上游侧的右岸边,设计供水流量500m3/h,在右4#冲沟下游240m高程设转输水池,部分工厂设施由该水池供水,余下部分送至4#冲沟上游265m高程水池,与上游取水系统连成整体,作为系统检修时互补水源。
该系统第一个取水点为大坝上游右江,施工期坝上游水位变幅在水库蓄水前为120~170m,在水库蓄水后为195~218m,故取水泵站宜采用缆车取水泵站型式,其余泵站采用固定型式。
⑶.左岸电站标生产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供水规模为700 m3/h,从坝下游右江取水,泵站型式采用固定式,转输水池设在左岸下游220m高程。
以上各施工供水系统拟在转输水池设砼沉淀池,确保施工用水水质。
2.4土石方开挖平衡土石方开挖部位主要有:业主自营工程:施工道路开挖、施工场地平整;导流隧洞标:进出口明挖、4#沟明挖、洞挖、临时道路开挖、施工场地平整;大坝标:左右岸坝肩、河床基坑、电站进水口明挖砂石砼系统及综合加工厂场地平整、施工临时道路;电站标:地下厂房引水洞开挖、地下洞室群开挖、砂石砼系统及综合加工厂场地平整、施工临时道路;各工程项目明挖量见表2—2,本工程土石方明挖方量859.69万m3(自然方),折合松方1263.74万m3。
其中的部分地下厂房开挖的辉绿岩石渣拟用以轧制地下厂房砼粗骨料,方量为17.84万m3(折合成松方27.30万m3),由于开挖与用料不同步进行,拟采用易地堆存的办法解决,即在坝址左岸180m厂前区平台处设毛料堆存场地。
本工程土石填筑227.0万m3(实),折合松方283.7万m3,由于围堰填筑与大坝开挖是交叉进行,围堰填筑所需的土石料是到左右岸上游的弃渣场取料,故这部分填筑仍参与平衡计算,计算结果最终弃渣量980万m3。
根据土方平衡计算结果,需要堆渣场容量共约1000万m3,弃渣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施工场地附近的滩地、沟、谷等。
经实地规划及经济技术比较并考虑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选择了八个弃渣场,分别为:左岸上、下游弃渣场,右岸上游弃渣场,右岸4#上段弃渣场,右岸4#下段弃渣场,右岸5#上段、下段弃渣表2—2 各工程项开挖量表场、位于左岸进场公路约4km乐融沟弃渣场,渣场总容量1060 m3,其中左岸上游弃渣场、右岸上游弃渣场为填筑围堰时的取渣场。
堆渣场容量详见表2—3。
3.主坝区施工控制进度本工程分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及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
筹建期从1997~1999共三年,主要完成左右岸进场公路、平圩大桥、场内干线公路、施工营地、生活供水系统、施工供电系统、施工通讯系统等项目建设。
准备期从2000~2001共两年,主要完成导流隧洞工程、施工工厂设施、场内支线公路、施工支洞。
两岸坝肩基础开挖等准备工程的建设。
主体工程从2002~2004年8月约3年时间,主要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其中,水电站工程因准备工程工作量不大,故提前到2001年开始。
2004年9月~2005年12月为工程完建期,主要进行余下机组安装及大坝工程完建工作。
第一台机组发电为2004年9月,总工期6年。
各标段控制进度如下:3.1 导流隧洞标导流隧洞标在1999年6月进场准备,同年9月开工,2000年9月完成洞挖,2001年3月完成砼衬砌,4月完成回填灌浆;进水口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进行进口渐变段施工,2000年4月至2000年12月完成进水塔施工,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进行出口明渠施工,2001年5月竣工验收,2001年6月拆除下游围堰,工程完工。
3.2大坝标2000年6月进场准备,2001年10月完成施工工厂设施建设及场内施工公路修建,2001年1月初开始开挖两坝肩常水位以上坝基,同年8月底完成开挖,随即进行基础处理。
电站进水口明挖也于2001年1月初开始进行。
同年11月完成。
上游围堰于2001年9月戗堤预进占,10月上旬截流,围堰工程2002年3月底全部完成。
2001年11月初具备下基坑条件,2002年5月中完成河床坝基开挖、基础处理及垫层常态砼浇筑。
消力池基础开挖除保护层外,也在2002年5月中完成,然后停工渡汛,右岸挡水坝段碾压砼浇筑与河床部分坝基开挖施工平行进行,截流后第一个枯水期季节(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底),右岸挡水坝段砼浇至180.0m高程;二枯(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底)左岸挡水坝段砼浇至170.0m 高程,右河床挡水坝段砼浇至170.0m高程,溢流坝段砼浇至165.0m高程,完成消力池砼浇筑;二汛期溢流坝段缺口过洪渡汛,;三枯(2003年10月初至2004年5月底)溢流坝段砼浇至210.0m高程,安装中孔闸门,其他坝段砼均浇至218.3m高程,具备封堵导流隧洞和初期蓄水条件,2004年5月导流隧洞下闸封堵,进行初期蓄水,同年8月水库水位升至低发电水位以上,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三汛期坝体拦洪渡汛,溢流坝堰面和3个泄洪中孔参加泄洪;四枯(2004年10月初至2005年5月底)各坝段全线达到234.0m高程,并安装完表孔闸门。
3.3 水电站标2001年12月初至2004年3月底全部完成引水压力隧洞及进水塔施工。
2001年1月初至2002年4月底完成主副厂房开挖及喷锚支护,2002年4月初开始浇筑厂房砼,2004年1月初开始安装第一台机组,2004年9月初第一台机组安装完毕并开始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