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活血汤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

合集下载

温阳活血方治疗阳虚血瘀型心绞痛40例

温阳活血方治疗阳虚血瘀型心绞痛40例

芩、 熊胆粉 、 山羊角 、 金银花 、 连翘组成 ,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 , 其组
方 中黄 芩 清 热燥 湿 , 于泻 肺 清 气 分 热 ; 胆 、 长 能 山羊 角 涤 痰 平肝 泄热 , 复 肺气 之 肃 顺 ; 银 花 、 翘走 卫 分 则 宣 散 解 毒 , 气 分 以 金 连 入 泻火 透 邪 。据 报 道 , 热 清 注 射 液对 肺 炎 双 球 菌 有 抑 制作 用 , 痰 既
( 稿 日期 2 0 收 0 8—0 2—1 ) 1
( 收稿 日期 2 0 0 一 0 0 8— l 3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 肺炎 3 6例
杨 雪梅
中 图分 类 号 : 5 3 1 9 文献 标识 码 : R 6 . B 文章 编 号 :0 4—7 5 20 )7— 9 0—0 10 4 X(0 80 0 9 1
维普资讯

9 0・ 9
中国中医急症 20 0 8年 7月第 1 第 7期 J T M.u.0 8V 11 , o7 7卷 E C J120 , o. 7 N .
敏, 遂予 中药 前 方 加 减 治疗 , 服用 汤 剂 8剂 后 , 状 明 显 缓 解 , 症 复 查 胸 片 左下 肺 炎 基 本 吸 收 。 我们 体 会 对 于老 年 重 症 肺部 感 染 患
异 均无 显 著 性 ( P>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11 一般 资料 3 均 为 我 院 急诊 病 例 , . 6例 男性 1 8例 , 性 1 女 8 例 ; 龄最小者 5 年 3岁 , 大 者 8 岁 , 均 7 .5岁 ; 慢性 支气 最 ( 平 】 01 有
温 阳活血 方 治疗 阳虚 血瘀 型 心绞痛 4 0例
王 I 沈 雅 静 真

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62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62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62例
郭光;高克颜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04(017)001
【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和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笔者自2001~2003年运用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62例,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郭光;高克颜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2
【相关文献】
1.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56例 [J], 李国成;马明超;周永强;周艳鹏;赵锋
2.丹七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刘翠霞
3.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 [J], 刘鑫
4.活血化瘀通脉汤对心血瘀阻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卢盛维;
赖俊生;卢洁光
5.活血定心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J], 曹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中医药方,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血管功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一、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和作用血府逐瘀汤是由桃仁、赤芍、川芎、当归、丹参、甘草等数味中草药组成的,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活血通络、调节血液循环等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心血管系统出现瘀滞,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发心绞痛的症状。

血府逐瘀汤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心血管的环境,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1. 缓解心绞痛症状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缓解心绞痛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对于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心血管功能血府逐瘀汤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心血管功能。

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清除瘀血,血府逐瘀汤能够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脏功能,降低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

3. 改善心脏供血不足血府逐瘀汤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而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心肌的血氧供应,从根本上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三、临床研究1. XXX医院对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心肌供血情况得到改善,心功能提高。

2. 一项对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对照研究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没有显著改善。

1. 血府逐瘀汤的剂型可以是汤剂或者颗粒剂,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

2. 患者在服用血府逐瘀汤的过程中,需要遵照医嘱,严格按照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使用,切忌过量或者未经医生指导随意更改剂量。

心绞痛的治疗方案中医

心绞痛的治疗方案中医

一、中医病因病机1.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脉不通,引起心绞痛。

2. 痰浊阻络: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痰湿内生,阻于心脉,引起心绞痛。

3. 心气不足:年老体衰,久病体虚,心气不足,心脉失养,引起心绞痛。

4. 心阳虚衰:久病伤阳,心阳虚衰,心脉失于温煦,引起心绞痛。

二、中医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白芍、川芎、红花、丹参等。

(2)痰浊阻络型:治宜化痰祛湿,通络止痛。

方选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丹参等。

(3)心气不足型:治宜益气养心,活血通络。

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丹参、桂枝等。

(4)心阳虚衰型:治宜温阳益气,活血通络。

方选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干姜、丹参、桂枝等。

2. 针灸治疗(1)体针:主穴: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配穴:气滞血瘀型加太冲、血海;痰浊阻络型加丰隆、阴陵泉;心气不足型加神门、心俞;心阳虚衰型加关元、气海。

(2)耳针:主穴:心、交感、神门、心俞;配穴:气滞血瘀型加肝、胆;痰浊阻络型加脾、胃;心气不足型加肾、肺;心阳虚衰型加心、交感。

3. 推拿治疗(1)按揉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按揉2-3分钟。

(2)拿捏法: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肩井、曲池、合谷、委中等穴位,每次拿捏2-3分钟。

(3)抖法:用双手握住患者手臂,从肩部抖至腕部,每次抖动2-3分钟。

4. 饮食调养(1)气滞血瘀型:宜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橘皮、玫瑰花等。

(2)痰浊阻络型:宜食化痰祛湿、通络止痛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百合等。

(3)心气不足型:宜食益气养心、活血通络的食物,如红枣、山药、核桃等。

(4)心阳虚衰型:宜食温阳益气、活血通络的食物,如羊肉、鸡肉、鹿角胶等。

三、注意事项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 饮食宜清淡,低脂、低盐、低糖,戒烟限酒。

温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探析

温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探析

性,也体现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必要性。

从另外一方面而言,现代医学包括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确实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资源,中西医结合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们在临证中还是要注意辨证论治,还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中医药。

在这一方面,张锡纯衷中而又参西,尊古却不泥古,很值得我们学习。

总而言之,“大气下陷”理论由张锡纯详细阐发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创制了升陷汤等一系列方剂,临床可应用于治疗由于大气下陷所致的多种疾病,运用得法疗效确切,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其作用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本文承蒙李浩教授指导,特此谢忱。

)收稿日期:2008203209(编辑 张大明)文章编号:1001-6910(2008)06-0006-03学术探讨温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探析沈金玲(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 “阳微阴弦”为冠心病之主要病机,阳气亏虚为发病之本,因此治疗上宜温阳扶阳。

温法具体应用分为温阳益气、温阳散寒、温阳活血、温阳化饮、通阳宣痹、温阳除悸、回阳救逆等。

关键词:温法 冠状动脉疾病/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志码:B 冠心病是老年人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轻者影降低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甚是必要。

由于冠心病多发于老年人,且在冬季易于发作,说明阳气不足为老年冠心病发病之本。

本文就温法治疗该病探析如下。

1 “阳微阴弦”是老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病机1.1 冠心病与中医“胸痹心痛”相类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可见心绞痛、心肌坏死、心力衰竭等[1]。

而“胸痹心痛”之“胸背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中痞”、“胸中气塞”、“胸痹缓急”等[2],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主要症状描述相似;而“胸痹心痛”之“喘息咳唾”,“短气”又与心力衰竭之左心衰竭表现相像。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例, 1 女 5例; 年龄最大 8 岁 , 1 最小 4 岁 , 1 平均 6 ; 2岁 病程 6个月至 1 。2组患者在病程 、 1 a 年龄 、 性别等 方面 无显著
性 差 异 >O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根据 17 9 9年全 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 心绞痛及心 律失常座谈会制 定的 《 j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拟 …
维普资讯
・ 盖 20 年第2 卷第8 Gnuor l TM 20 10 o ‘ 07 0 期 a u ao C ,07 o2 . s J n f V. N8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 冠心病心绞痛 3 0例临床观察
陈泽涛, 陈维达, 李文凤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0 1) 504
据、 候分类 。 证
症状消失或基本 消失。 有效: 症状发作次数、 程度及持续 时
间 明显 减 少 。 无 效 : 状 无 改 善或 加 重 。 症 4 2 心 电 图疗 效 评 定 标 准 . 显 效 : 电 图缺 血 性 改变 恢 心
2 2 排 除标 准 .
凝心脉证型。
排除急性 心肌梗死和 其他心脏病 患者 ,
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有效: 心电图缺血性 s T段回升 0 0 .5 V m
以及肝、 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 中医辨证排除心阴亏损 、 寒
3 治疗 方 法
以上 , 但未达 到正 常水平 , 主要导联倒 置的 T波变浅达 其
2% 5 以上 , T波 由平坦转变直立 。无效 : 电图与 治疗前 或 心 比较无 改变 , 或较 治疗前 s T段压低 加深 , 倒置加深 , T波 或 由直立变平坦, 由平坦变 倒置 。 4 3 心 绞痛 发作次数 、 . 程度 、 持续 时间 显效 : 同等劳累 程度不引起心绞痛 , 心绞痛 发作次数和持 续时间减 少 8% 0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1 临 床 资料
组2 2例中 ,显效 5 ,有效 1 ,无效 5 ,总有效率 例 2例 例 7 . %, 72 2组总有效率 比较 , 8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1. P 00 ) 具体数据见表 1 . 3. . 2 心电图疗效 2组心电图治疗疗效 比照 ,治疗组显 2 效8 , 例 有效 1 例 , 1 无效 1 例 , 1 总有效率 6. %, 3 3 对照组 , 3 显效 5例 , 有效 6例 , 无效 1 例 , 1 总有效率 5 .0 0 %。2组总 0 有效率 比较 , 结果为 P 0 5 有显著性差异 , <. , 0 具体数据见表 2
注: 与对 照 组 比较 P O0 。 <. 5

讨 论

治 疗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心绞痛及心 电图疗效参照 17 中西 . 9 9年 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 《 冠心病心绞 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①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 。 显效 胸 痛、 胸闷、 心悸 、 气短等症状消失或基本 消失 ; 有效 : 状发 症 作次数 、 程度及 持续 时间明显减少 ; 无效 : 症状无 改善或加 重。 ②心 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 : 心电图缺 血性改变恢复正 常或者大致正常 ; 有效 : 电图缺血性 s 回升 00 m 心 T段 .5 y以 上 ,但未达 到正常水 平 ,其 主要导联倒 置的 T波变浅达 2%以上 , T波 由平坦转变直立 ; 效 : 电图较治疗前 5 或 无 心 无 改变或较治疗前 s T段压低加深 , T波例置加 深,或 由直 立变平坦 , 平坦变倒置。 32 治疗结果 . 321 心绞痛疗效 2组治疗心绞痛疗效 比较 ,治疗组 .. 显效 1 例 , 效 1 , 2 有 5例 无效 3例 , 总有效率 9 . %, 0 0 对照 0

补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补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补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

对照组口服消心痛、卡托普利、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汤。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补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补气活血汤;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多发于中年以后,心绞痛是其中一种类型。

自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补气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4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40~72岁,平均61.50岁;病程0.6~15年,平均4.50年;合并高血压33例,糖尿病17例,高脂血症32例,脑梗死13例。

对照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41~73岁,平均61.50岁;病程0.5~14年;合并高血压32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27例,脑梗死10例。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

两组均给予消心痛、卡托普利、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药物,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片。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汤,基本方:党参15 g,黄芪15 g,炙甘草10 g,川芎10 g,当归10 g,丹参15 g,赤芍10 g,红花3 g,瓜蒌10 g,枳实9 g,薤白10 g,菟丝子6 g,肉桂3 g。

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次煎汁200 ml,早晚各1次口服。

30 d为一个疗程。

2 疗效标准2.1 心绞痛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胸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同治疗前;加重:症状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阳活血汤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阳活血汤,4周后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阳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阳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标签:心绞痛;阳虚血瘀证;温阳活血汤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剧烈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

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本院采用自拟的温阳活血汤治疗心绞痛阳虚血瘀证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源于本院心内科2009年1~12月门诊和住院部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9岁,平均(63.21±4.98)岁,病程1~10年,平均(6.35±1.2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7岁,平均(64.64±6.23)岁,病程1~10年,平均(6.41±1.19)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ACC/ACP(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内科医师协会)2002年心绞痛诊疗指南的建议。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并结合《中医诊断学》[3],符合血瘀证及心阳虚证的辨证要点。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治疗组同意接受服用中药治疗;年龄为40~80岁。

1.4 排除标准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重度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心脏疾病者;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活动性心肌炎或心包
炎等其他心脏疾病者;伴有肝、肾、脑、肺等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糖尿病血糖未控制到一般标准者等。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片,10 mg/次,3次/d;肠溶阿司匹林片,50 mg/次,1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院自拟的温阳活血汤。

处方由:黄芪20 g、桂枝10 g、当归15 g、桃红10 g、红花10 g、党参10 g、川芎10 g、赤芍15 g、丹参10 g、生姜3片、焦山楂10 g、炙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150 ml/次,分2次口服。

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观察过程中,受试者不得使用以心绞痛胸痹阳虚血瘀证为主要适应证及可能对本次临床观察有影响的其他中西药物。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字2检验。

1.7 观测指标
记录患者每次心绞痛发作的诱因,疼痛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每周统计1次。

患者胸痛不适发作时随时检查。

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包括憋闷、胸痛、心悸、气促、自汗、乏力等)改善情况。

1.8 疗效评定标准
1.8.1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显效: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心电图。

有效: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

无效: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与心电图較治疗前加重。

在综合疗效判断时,若心绞痛等主要症状疗效与心电图疗效两者不一致时,以疗效差的结果为综合疗效。

1.8.2心电图改善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有效:S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

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以上,或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个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可反复发作的、心前区阵发性的压榨性疼痛,可牵射到左上臂内侧、左面颊等部位,其症状一般可于几秒至几十分钟之内缓解。

根据其发病特点,本病多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

张仲景把其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认为胸阳不振、阴邪结节而致病。

本病以血瘀、寒凝、气滞、痰浊等原因导致的血行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或气血阴阳的亏损所致的血不养心,心脉失养“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

以瘀血、痰浊、气滞为标,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本虚标实,相互致病,并以气虚血瘀贯穿病程。

临床以胸闷、胸痛为辨病依据,患者多伴有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等血瘀证的一般症状。

本文所讨论的阳虚血瘀证以阳虚和血瘀为主要病因,因胸阳不振,心失所养,行血不畅所致。

并可兼见畏寒肢冷、面色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迟弱等阳气虚衰的表现。

治当温阳活血化瘀。

温阳活血汤是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味,在补气活血的同时温补心阳。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的代表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在此基础上添加的温阳类中药可振奋心阳、温通经脉。

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活血化瘀类中药用于治疗冠心病行之有效,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此类中药具有扩张冠脉,改善血流,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

桂枝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冠脉循行,抗血小板聚集[4]。

山楂中含有山萜类及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等作用。

诸药合用,具有化瘀不伤正的作用。

本观察结果表明,温阳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7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9-70.
[3]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8.
[4]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7,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