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PDF版,含解析)

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PDF版,含解析)
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PDF版,含解析)

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国庆拓展)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 A,PB,使S△P 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如图,点A(a,b)在第二象限,其中a,b满足等式+|a+b+n|=0,点B在第一象限内,射线BC∥OA,与y轴交于点C(0,5).

(1)当n=1时,求A点的坐标;

(2)点P在y轴上从(0,﹣3)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运动(到达C点后停止运动),求当时间为t秒时(不考虑点P与点O,C重合的情况),∠AOP,∠OPB,∠PBC的大小关系;

(3)如图,若∠AOF=30°,点D是射线BC上一动点,∠FOD,∠ODC的平分线交于点E.∠E的大小是否随点D的位置变化发生改变,若不变,请求出∠E的度数;若改变,说明理由.

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3,3),点A、B分别在x轴正半轴和y轴负半轴上,且P A=PB.

(1)求证:P A⊥PB;

(2)若点A(9,0),则点B的坐标为;

(3)当点B在y轴负半轴上运动时,求OA﹣OB的值;

(4)如图2,若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时,直接写出OA+OB的值.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0),B(b,0),其中a,b满足|a+1|+(b﹣3)2=0.(1)填空:a=,b=;

(2)如果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2,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ABM的面积;

(3)在(2)条件下,当m=﹣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得△BMP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9班专用) 一、填空题 1.已知点A (0,1)、B (2,0)、C (0,0)、D (-1,0)、E (-3,0),则在y 轴上的点有 个。 2.如果点A ()b a ,在x 轴上,且在原点右侧,那么a ,b 3.如果点()1,-a a M 在x 轴下侧,y 轴的右侧,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两点A ()m ,3-,B ()4,-n ,若AB ∥y 轴,则n = , m 的取值范围是 . 5.?ABC 上有一点P (0,2),将?ABC 先沿x 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三角形上与点P 相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6,如图所示,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 (3,-2),“车”位于点(-1,-2),则“马”位于 . 7,李明的座位在第5排第4列,简记为(5,4),张扬的座位在第3排第2列,简记为(3,2),若周伟的座位在李明的后面相距2排,同时在他的左边相距3列,则周伟的座位可简记为 . 8.将?ABC 绕坐标原点旋转180后,各顶点坐标变化特征是: . 二、选择题 9.下列语句:(1)点(3,2)与点(2,3)是同一点;(2)点(2,1)在第二象限;(3)点(2,0) 在第一象限;(4)点(0,2)在x 轴上,其中正确的是( ) A.(1)(2) B.(2)(3) C.(1)(2)(3)(4)D. 没有 10.如果点M ()y x ,的坐标满足 0=y x ,那么点M 的可能位置是( ) A.x 轴上的点的全体 B. 除去原点后x 轴上的点的全体 C.y 轴上的点的全体 D. 除去原点后y 轴上的点的全体 11.已知点P 的坐标为()63,-2+a a ,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 ) A.(3,3) B.(3,-3) C. (6,-6) D.(3,3)或(6,-6) 12.如果点()3,2+x x 在x 轴上方,y 轴右侧,且该点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则x 的值为( ) A.1 B.-1 C.3 D.-3 13.将某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将该图形( ) A.横向右平移2个单位 B.横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 C.纵向向上平移2个单位 D.纵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 14.下面是小明家与小刚家的位置描述: 小明家:出校门向东走150m ,再向北走200m ; 马将车8题图

七下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①能熟练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存在性问题; ②能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并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 探究案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0,1),B(2,0),C(2,1.5). (1)求△ABC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a,0.5),试用a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0),B(-2,-2),将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 图2 (1)如图1,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平行的线段; (2)如图2,若线段AB移动到CD,C、D两点恰好都在坐标轴上,求C、D的坐标; (3)若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内,且S△ACD=5,求C、D的坐标; (4)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线段AB平移至线段PQ时,由A、B、P、Q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0,若存在,求出P、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3】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 (1,0),B (-2,3),C (-3,0). (1)求△ABC 的面积; (2)若把△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 请你在图中画出△A B C '''; (3)若点A 、C 的位置不变,当点P 在y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ACP ABC S S =V V ; (4)若点B 、C 的位置不变,当点Q 在x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BCQ ABC S S =V V . 【例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2),且满足2 (2)20a b ++-=,过C 作CB ⊥x 轴于B .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如图2,求∠AED 的度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1) ①能熟练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存在性问题; ②能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并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 探究案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 (0,1),B (2,0),C (2,1.5). (1)求△ABC 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0.5),试用a 的式子表 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x P O C B A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0),B (-2,-2),将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连AC 、BD . 图1 y x D O C B A 图2y x D O C B A 图3 y x O B A 图4 y x O B A (1)如图1,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平行的线段; (2)如图2,若线段AB 移动到CD ,C 、D 两点恰好都在坐标轴上,求C 、D 的坐标; (3)若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内,且S △ACD =5,求C 、D 的坐标; (4)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线段AB 平移至线段PQ 时,由A 、B 、P 、Q 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0,若存在,求出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3】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 (1,0),B (-2, 3),C (-3,0). (1)求△ABC 的面积; (2)若把△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得到△A B C ''',请你在图中画出△A B C '''; (3)若点A 、C 的位置不变,当点P 在y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 2ACP ABC S S =; (4)若点B 、C 的位置不变,当点Q 在x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BCQ ABC S S =. 【例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 2),且满足2(2)20a b ++-=,过C 作CB ⊥x 轴于B .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 ∠CAB ,∠ODB ,如图2,求∠AED 的度数;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训练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知识点总结

第9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 1.相关概念(1)定义: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几何意义: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与有序实数对(x,y)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点的坐标先读横坐标(x轴),再读纵坐标(y轴). 2.点的坐标 特征( 1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如图所示): 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①在横轴上?y=0;②在纵轴上?x=0;③原点?x=0,y=0. (3)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 ①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 ②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4)点P(a,b)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①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为(a,-b);②关于y轴对称的点P2的坐标为(-a,b); 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3的坐标为(-a,-b). (5)点M(x,y)平移的坐标特征: M(x,y)M1(x+a,y) M2(x+a,y+b) (1)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 何象限.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 的平移,图形上所有点的 坐标变化情况相同.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 形面积时,先观察所求图形 是否为规则图形,若是,再 进一步寻找求这个图形面积 的因素,若找不到,就要借 助割补法,割补法的主要秘 诀是过点向x轴、y轴作垂 线,从而将其割补成可以直 接计算面积的图形来解决. 3.坐标点的 距离问题(1)点M(a,b)到x轴,y轴的距离:到x轴的距离为|b|;)到y轴的距离为|a|. (2)平行于x轴,y轴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点M1(x1,0),M2(x2,0)之间的距离为|x1-x2|,点M1(x1,y),M2(x2,y)间的距离为|x1-x2|; 点M1(0,y1),M2(0,y2)间的距离为|y1-y2|,点M1(x,y1),M2(x,y2)间的距离为|y1-y2|.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纵 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 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 知识点二:函数 4.函数的相关 概念(1)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 叫做变量. (2)函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 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 图像法、解析法. (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原则为:整式为全体实数;分式的分母不为零;二次 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失分点警示 函数解析式,同时有几个代 数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应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 的公共部分. 例:函数 y=3 5 x x + -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是x≥-3且x≠5. 5.函数的图象(1)分析实际问题判断函数图象的方法: ①找起点:结合题干中所给自变量及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应到图象中找对应点; ②找特殊点:即交点或转折点,说明图象在此点处将发生变化; ③判断图象趋势: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图象的倾斜方向. (2)以几何图形(动点)为背景判断函数图象的方法: ①设时间为t(或线段长为x),找因变量与t(或x)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用含t(或x)的 读取函数图象增减性的技 巧:①当函数图象从左到右 呈“上升”(“下降”)状态时, 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减 小);②函数值变化越大,图 象越陡峭;③当函数y值始 终是同一个常数,那么在这 x y 第四象限 (+,-) 第三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一象限 (+,+) –1 –2 –3123 –1 –2 –3 1 2 3 O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见题型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见题型 1.数轴上表示5的点与表示 – 1的点之间的距离是 ; 2.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2.1-和 4 3 ,那么A B = . 3.经过点Q (2,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 . 4.经过点P (-1,5)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 . 5.点(2,3)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6.如果点A (a ,b )在第三象限,那么ab _____0 (填“<”,“=”或“>”) . 7.如果点A (2,n )在x 轴上,那么点B (2-n ,1+n )在第_________象限.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a -,2)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a 的值是 . 9.如果点P 在第二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5,那么点P 的坐标是 . 10.点A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的坐标为 ; 11.点P (–1,0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2.点A (–3,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 ; 13.已知点P (1-m ,2)与点Q (1,2)关于y 轴对称,那么m =____________. 14.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的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2,6)向下平移3个单位到达点N ,点N 在第______象限. 16.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是A (-1,5)、 B (-5,5)、 C (-6,2). (1)分别写出与点A 、B 、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点A ' 、B '、C '的坐标; A '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 ____________; (2)在坐标平面内画出 △C B A ''';(写结论) (3)△C B A '''的面积的 值等于____________. B A C 6 5 4 3 2 1 O 1 -6 2 3 4 5 6 x y -5 -4 -3 -2 -1 -1 -2 -3 -4 -5 -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 漂市一中钱少锋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有序数对 比如教室中座位的位置,常用“几排几列”来表示,而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影响座位的位置,因此用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有序数时,记作(a,b),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a,b). 要点诠释: 对“有序”要准确理解,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表示不同位置。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 注:我们在画直角坐标系时,要注意两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且有公共原点,通常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坐标轴的正方向。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

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要想写出一个点的坐标,应过这个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a,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b,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a,b).用(a,b)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所以这是一对有序数。 注:①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②由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示点到x轴的距离。 知识点三:点坐标的特征 l.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 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象限,如图2.这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 2.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表示为(a,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表示为(0,b). 注意:x轴,y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在坐标轴上。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求几何图形的面积

图1 图2 图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求几何图形的面积 一、 求三角形的面积 1、有一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 例1: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0)、(0,3)、(0,-1),你 能求出三角形ABC 的面积吗 2、无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 例2: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1)、B (1,3)、C (2,-3),你能求出三角形ABC 的面积吗 归纳:求三角形面积的关键是确定某条边及这条边上的高,如果在坐标系中,某个三角形中有一条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则根据这条边的两个顶点的坐标易求出这边的长,根据这条边的相对的顶点可求出他的高。 二、求四边形的面积 例3:如图3,你能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吗 分析:四边形ABCD 是不规则的四边形,面积不能直接求出,我们可以利用分割或补形来求。

归纳:会将图形转化为有边与坐标轴平行的图形进行计算。 怎样确定点的坐标 一、 象限点 解决有关象限点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各象限的符号特征,由第一到底四象限点的符号特征分别为(+,+)、 (-,+)、(-,-)、(+,-)。 例1:已知点M (a 3-9,1-a )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a =( ) A 、1 B 、2 C 、3 D 、0 二、轴上的点 解决有关轴上点问题的关键是把握“0”的特征,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可记为(x ,0);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可记为(0,y );原点可记为(0,0)。 例2:点P (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P 点的坐标为( ) A 、(0,-2) B 、(2,0) C 、(4,0) D 、(0,-4) 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所谓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就是各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y x =”的特征,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记为(x ,x );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记为(x ,-x )。 例3:已知点Q (8,4m 22 2++++m m m )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_________. 四、对称点 对称点的横、纵坐标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点P (a ,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上(a ,-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b );关于一、三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是(b ,a );关于二、四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是(-b,-a ). 例4:点(-1,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4) B 、(1,-4) C 、(1,4) D 、(4,-1) 五、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同。 例5:点A(4,y)和点B (x ,-3),过A 、B 的直线平 行于x 轴,且AB=5,则x=____,y=_____.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结构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结构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要掌握以下几点: 1.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已知点P(x,y),它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的顺序是不能任意交换的,A(3,2)和B(2,3)表示两个不同的点. 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P,存在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有唯一的P点和它对应.这里,(x,y)称为点P 的坐标,x是横坐标,y是纵坐标,x写在前,y写在后. 各象限内坐标的符号 点P(x,y)在第一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三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四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2.特殊点的坐标 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零,即(x,0),如果某点的坐标为(x,0),则它在x轴上. 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零,即(0,y),如果某点的坐标为(0,y),则它在y轴上.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即(x,x),如果点的坐标为(x,x),则它必定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x,-x),如果点的坐标为(x,-x),则它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原点的坐标是(0,0),反之,坐标是(0,0)的点是原点. 3.对称点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如果一个点的坐标为(a,b),那么这个点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分别是(a,-b),(-a,b),(-a,-b).它的逆命题亦成立. 4.点P(x,y)到两坐标轴的距离 点P(x,y)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y|和|x|. 点P(x,y).(由勾股定理可证)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专题四 函数 第一节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一【知识梳理】 1.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注意:坐标原点、x 轴、y 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意义:平面中,点的坐标是由一个“有序实数对”组成, 如(-2,3),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横坐标表示点在平 面内的 左右位置,纵坐标表示点的上下位置。 3.各个象限内和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的符号规律 ①各个象限内的点的符号规律如下表。 说明:由上表可知x 轴的点可记为(x , 0) ,y 轴上的点可记做(0 , y )。⒋ 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 (y x ,)①关于x 轴对称的点P 1(y x -,);②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2(y x ,-);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 3(y x --,)。 5.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 (x , y)建立了___________关系。 6.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轴、_____轴的距离相等,可以用直线___________表示;第二、四象限角平线线上的点到_____轴、_____轴的距离也相等,可以用直线___________表示。 7.函数基础知识 (1) 函数: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对于x 的 ,y 都有

与之对应,此时称y 是x 的 ,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 . (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①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②在实际问题的函数式中,要使实际问题有 意义。 (3)常量:在某变化过程中 的量。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 的量。 (4) 函数的表示方法:① ;② ;③ 。 能力培养: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用函数来描述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巩固练习】 1. 点P(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它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 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 2.龟兔赛跑,它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不久兔子就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于是兔子便得意洋洋地躺在一棵大树下睡起觉来.乌龟一直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向终点跑着,兔子一觉醒来,看见乌龟快接近终点了,这才慌忙追赶上去,但最终输给了乌龟.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龟兔行走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情况的是 ( ). 3.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 (3,-2)上,则○炮位于点( ) A.(-1,1) B.(-1,2) C.(-2,1) D.(-2,2) 4. 如果点M(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 ,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图中的三角形是有规律地从里到外逐层排列的.设y 为第n 层(n 为 正整数)三角形的个数,则下列函数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y =4n -4 B 、y =4n C 、y =4n +4 D 、y =n 2 6. 函数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 ≥1- B . x ≠3 C . x ≥1-且x ≠3 D . 1x <- 7. 如图 ,方格纸上一圆经过(2,5),(-2,l ),(2,-3), ( 6,1)四点,则该圆的圆心的坐标为( ) A .(2,-1) B .(2,2) C .(2,1) D .(3,l ) 8. 右图是韩老师早晨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的函数 图象.若用黑点表示韩老师家的位置,则韩老师散步行 走的路线可能是( ) 相帅炮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点1: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知识解析: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特征如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1)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若点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2<a<0 B.0<a<2 C.a>2 D.a<0 4、点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m,0)在() A.x轴正半轴上 B.x轴负半轴上 C.y轴正半轴上 D.y轴负半轴上 5、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 A x x -- ,在第四象限,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7、对任意实数x,点2 (2) P x x x - ,一定不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2:点在坐标轴上的特点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 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坐标原点(0,0) 4、已知点P(m,2m-1)在y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 考点3:对称点的坐标 知识解析: 1、关于x轴对称A(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2、关于y轴对称A(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3、关于原点对称A(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1、点M(2 -,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2 -,1 -)B. (2,1) C.(2,1 -) D. (1,2 -)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2,-3)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 是(). A.(-3,2) B.(3,-2) C.(-2,3) D.(2,3) 3、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 (2,1).如果将矩形OABC绕点O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为矩形OA1B1C1, 那么点B1的坐标为( ). A. (2,1) B.(-2,l) C.(-2,-l) D.(2,-1) 4、若点A(2,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3)则ab的值 是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点 B(a,2),则a=. 6、点A(1-a,5),B(3,b)关于y轴对称,则a+b=______. 7、如果点(45) P- ,和点() Q a b ,关于y轴对称,则a的值 为.

人教版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教案

7.1.1有序数对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3、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世界的重要手段,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利用有序数对准确地表示出一个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问题:如果老师要提问同学(下面为某教室平面图) 1、只给一个数据“第3列”,你能确定回答问题的同学的位置吗? 2、给两个数据“第3列第2排”,你能确定该同学的位置吗? 3、你认为在平面中需要几个数据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二、探究新知 通过找“列数”和“排数”的交叉点,我们就能找个具体的位置。 问题1、(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 (1) 请在教室内找到下表用数对表述的位置。 (2)观察上面四组数对以及他们所对应的位置,思考:1,3和3,1表示的是不是同一位置? 归纳: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如果约定了前面的数表示“列数”,后面的数

表示“排数”,那么a与b组成的数对就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像表格中的数对可以记作(1,3)、(5,2)(3,6)。 问题2: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准确表示一个位置,你能举出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地理位置的例子吗? 三、应用新知 游戏情境:下面我们通过游戏来加强同学们对有序数对的了解。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找出与以下有序数对相对用的同学(1,5)),(5,1),(2,4),(4,2),(3,3),(7,3),看看叫什么名字? 练习1、根据左下图例子(3,2),口答其他圆点的有序数对? 练习2、如右下图,红马的位置是(2,1),你能表示出红帅、红车、红炮的位置吗? 练习3、如果将一张“12排10号”的电影票记为(12,10),那么(10,12)的电影票表示的位置是,“6排25号”简单记为 练习4、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希望路25号 B、北偏东30° C、东经118°,北纬40° D、西南方向50米处 四、总结提升: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序数对 1、什么叫做有序数对? 2、注意的问题:(1)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对;(2)有序数对用符号表示时,中间用逗号隔开,外边必须加小括号。 五、精留作业 课本65页第1题 课本68页第1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综合题

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 题》 2015-06-15一.解答题(共17小题) 1.(2015春?玉环县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1,2).且|2a+b+1|+=0. (1)求a、b的值; (2)①在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S△COM=S△ABC,求点M的坐标.(标注:三角形ABC 的面积表示为S△ABC) 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S△COM=S△ABC仍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2.(2015春?汕头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 (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负整数m,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不小于△AOP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015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4.(2014春?富顺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见图1),且|2a+b+1|+=0 (1)求a、b的值; (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 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 适用学科初中数学适用年级初中二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1、物体位置的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1、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 2、会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教学重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已知点的坐标确定这一点的位置,由已知点的位置确定这一点的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和由坐标变化探求图形之间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思考我们能否用数字来表示棋子的位置呢?

二、复习预习 数轴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记为0;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 如上图,利用数轴能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呢?接下来我们将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行、列定位法 2,方向定位法 3、经纬定位法 4,区域定位法 5,方格定位法

考点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轴: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称为y轴,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O为原点 3、象限: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平面,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的四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汇总情况及经典题型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七、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例1、平面点的坐标是()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对 D 一个有序数对 学生自测 1.在平面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不在任何象限 B 原点O的坐标是0 C 原点O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 D 原点O在坐标平面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轴上,坐标为(x,0)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轴上,坐标为(0,y)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3 1,则点Q 的坐标是 , 例2 点P (a-1,2a-9)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3、 已知:A(1,2),B(x,y),AB ∥x 轴,且B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B 的坐标是 .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相等 D .互为相反数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 (3)已知点P (3-x ,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 5.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6.如果直线AB 平行于y 轴,则点A ,B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点有第三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四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 ,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 。 例1 .如果a -b <0,且ab <0,那么点(a ,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2、如果x y <0,那么点P (x ,y )在( ) (A) 第二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四象限或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学生自测 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 象限. 2、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 点的坐标是 。 3.点 A 在第二象限 ,它到 x 轴 、y 轴的距离分别是3、2,则A 坐标是 ; 4. 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且在x 轴上方,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点P '(-a ,-b +1)在第 象限; 5.点(x ,1-x )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本小题12分)设点P 的坐标(x ,y ),根据下列条件判定点P 在坐标平面的位置: (1)0xy =;(2)0xy >;(3)0x y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图形相结合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几何图形相结合 扣庄乡陈官营中学田海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复习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思考问题的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重点: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 难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小篇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在R t△ABC中,∠C=90°a=3,b=4,则C=___ 2.如图1,等腰△ABC中,AB=AC,∠B=46°,BC=4,AD⊥BC (1)∠C=______° (2)∠BAD=______° (3)BD=______. 3. 等腰△ABC中∠B=60°,则△ABC是____三角形. BC=4,AD⊥BC,则AD=_____ 4.点A(1,-4),则点A在第______象限 5.点B(-1,-2),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_______;则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________;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点B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点B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_ 二、例题讲解 等边△ABC中AB=AC=BC=6,请建一个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个点坐标。 教师总结:在坐标轴上只要有线段长就能求点的坐标,有坐标就会知道一些线段长,当点不在坐标轴上时,过点做两坐标轴的垂线,利用勾股定理也能求点的坐标。 变形:如图9,等边△ABC两个顶点的坐A(-4,0),B(2,0) (1)求点C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变形:如图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CDO的直角边OD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CD=2,OD=1,将△CDO沿x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把所得图像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AOB,,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1) ①能熟练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存在性问题; ②能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并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 探究案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 (0,1),B (2,0),C (2,1.5). (1)求△ABC 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0.5),试用a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x P O C B A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0),B (-2,-2),将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连AC 、BD . 图1 y x D O C B A 图2 y x D O C B A 图3 y x O B A 图4 y x O B A (1)如图1,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平行的线段; (2)如图2,若线段AB 移动到CD ,C 、D 两点恰好都在坐标轴上,求C 、D 的坐标; (3)若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内,且S △ACD =5,求C 、D 的坐标; (4)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线段AB 平移至线段PQ 时,由A 、B 、P 、Q 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0,若存在,求出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3】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 (1,0),B (-2,3),C (-3,0). (1)求△ABC 的面积; (2)若把△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 到△A B C ''',请你在图中画出△A B C '''; (3)若点A 、C 的位置不变,当点P 在y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 2ACP ABC S S =V V ; (4)若点B 、C 的位置不变,当点Q 在x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BCQ ABC S S =V V . 【例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2),且满足 2(2)20a b ++-=,过C 作CB ⊥x 轴于B .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 如图2,求∠AED 的度数;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训练案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0),B (7,0),C (9,5),D (2,7) (1)在坐标系中,画出此四边形; (2)求此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0∠a,则点P)2, (a -应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 ,1 (2+ -m一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B C∥x轴,则() A.点B与C的横坐标相等 B.点B与C的纵坐标相等C.点B与C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相等 D.点B与C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不相等 4.若点P) , (y x的坐标满足0 = xy则点P必在() A.原点 B.x轴上 C.y轴上 D.x轴或y轴上 5.将△ABC各顶点的横坐标分别减去3,纵坐标不变,得到的△A'B'C'相应顶点的坐标,则△A'B'C'可以看成△ABC()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B.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 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D.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6.点P(2,-3)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 A.(-1,-5) B.(-1,-1) C.(5,-1) D.(5,5) 7.过点A(2,-3)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B,则点B坐标为() A.(0,2) B.(2,0)C.(0,-3)D.(-3,0) 8.已知点B在四象限内,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B的坐标是() A.(2,-3) B.(3,-2) C. (-3,-2) D.(3, 2)或(3,-2) 9.已知点A(3a+6,a-3)在x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 A.(3,0) B. (-2,0) C . (0,-5) D. (15,0) 10.如图,把图○1中△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图○2中的△A'B'C',如果图○1的△ABC上点P的坐标是) , (b a,那么这个点在图○2中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A.)3 ,2 (- -b a B.)3 ,2 (- -b a C.)2 ,3 (+ +b a D.)3 ,2 (+ +b 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2,-2)和点Q(2,4)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个单位长度,线段PQ和中点坐标是____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5 ,2 (+ -b a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3.已知点P) ,2 (a -,Q)3,(b,且PQ∥x轴,则= a_________,= b___________ 14.已知三点O(0,0),A(-2,0),B(-2,3)围成的△ABO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5.点P) , (b a在第四象限,则点Q) , (a b-在第______象限 16.已知线段AB=3,AB∥x轴,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两坐标轴所成角的平分线上,且到x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