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儿童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儿童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儿童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儿童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孟珊珊;张乐乐;张海邻;胡晓光;张维溪;苏苗赏;罗运春【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3(042)010【摘要】目的研究ELISPOT试验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入住笔者医院的32例儿童结核病患儿及38例非结核患儿进行痰涂片分析、结核抗体检测、PPD试验及ELISPOT试验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LISPOT诊断儿童结核病的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94.7%,与PPD试验相比,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PPD试验,但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3),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与PPD 强阳性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较,特异性相仿(P=0.485),敏感度显著高于PPD试验(P <0.001).ELISPOT试验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痰培养及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LISPOT试验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诊断儿童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在儿童结核感染早期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总页数】4页(P151-154)【作者】孟珊珊;张乐乐;张海邻;胡晓光;张维溪;苏苗赏;罗运春【作者单位】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325027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结核病诊断中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试剂临床应用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J], 杨蕾;卢锦标;都伟欣;王国治;陈保文2.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在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叶丽萍;陈虎;吴雪琼;梁艳;施兵;刘丽辉;金建刚;张玉珠;胡文清;刘明娟;阳幼荣3.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任轶杰4.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法在青春期少儿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孙艳;杜方雄5.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叶猛;徐贵;何月;王龙;马威;胡风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快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74例结核病患者(疾病组)和48例非结核病(对照组)对照,同时采用结核杆菌涂片、结核抗体(TB-Ab)、结核菌素试验(TB-PPD)及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进行检测,并比较四种检测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T-SPOT.TB法的敏感性为75.68%、特异性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70.97%,均明显高于TB-PPD法的55.41%、56.25%、66.13%、45.00%和TB-Ab法的36.49%、68.75%、64.29%、41.25%,涂片染色镜检阳性率仅为9.46%。

结论:T-SPOT.TB 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快速、敏感的方法,在结核性疾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标签:结核杆菌涂片;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病我国是全球结核高疫情国家之一,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人,以肺结核为主,肺外结核约占15%~20%[1]。

目前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痰涂片、痰分枝杆菌培养和结核菌素(PPD)试验等,阳性率与特异性均较低,临床上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肺外结核更为明显,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是结核诊断的金标准,但分枝杆菌培养时间太长(6~8周)[2]。

江苏省已广泛接种卡介苗(BCG),与结核菌素试验所用的结核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有交叉反应,会出现较高的假阳性,部分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又会出现较高的假阴性率,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引进近年发展起来的结核感染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为临床早期发现结核病提供帮助。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快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我国酶联免疫斑点法用于诊断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

探讨我国酶联免疫斑点法用于诊断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

探讨我国酶联免疫斑点法用于诊断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北院)河北保定 710000)【摘要】目的:探讨我国酶联免疫斑点法用于诊断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35例肺结核患者和35例正常体检人员,对其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开展诊断检测工作,进一步针对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组采用T-SPOT诊断方式检测的肺结核疾病诊断阳性率为85.71%,对照组采用T-SPOT诊断方式检测的肺结核疾病诊断阳性率为8.5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肺结核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检测结核感染的高效技术,在肺结核疾病诊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肺结核;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46.6;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16-01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疾病,在联合国相关疾病研究结果统计中发现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受到了结核分歧杆菌的感染[1],其中每年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

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如何早期实施有效的诊断对于开展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肺结核患者和35例正常体检人员,对其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开展诊断检测工作,进一步针对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肺结核患者和35例正常体检人员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

其中男50例,女20例。

研究组,年龄15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43.92±10.34)岁。

对照组,年龄15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43.63±10.23)岁。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辅助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辅助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
t be c l s m e ng ts M e h d u r u ou ni ii. t o s:T o a e e e n c l r n a d fom t l s v nt e hid e ge r of 0~ 1 e r ho we e a s s e o 4 y a sw r se s df r s pe t d t be c l sm e i g tsw e ee r ld i h s s u nd w e ede e t d b n y e lnk d i m u os us c e u r u ou n n ii r n ole n t i t dy a r t c e y e z m —i e m n — po s a ( SPOT ), t e ul w a om p r d w ih t fn lc i c ld a no i s w ela t e u t f ta s y EII he r s t sc a e t he i a l nia i g ss a l s he r s ls o
维普资讯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OURNAI OF XI I NJANG MEDI CAL UNI VERS TY 2 0 y l 5 I 0 8 Ma . ( ) 3
67 1
酶 联 免疫 斑 点 技术 辅 助 诊 断小 儿结 核性 脑 膜 炎 的临床 意 义
中图 分 类 号 : 4 . l;R5 2 3 R4 6 6 l . ;R5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 5 l 2 0 ) 50 l 一4 l ( 5 5 ( 0 8 0 — 6 7O 9
An l sso he u iiy o n y e ln d i m u o po s a n c l r n a y i f t tlt f e z m —i ke m n s ta s y i hid e

不同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的比较

不同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的比较

hg e np T r u t 2 ( 3 6 ) 6 1 ~5 ) 4 1 ~ 7 ) 2 ( ~5 ) n ( ~ 2 ) r s e t ey a d t ema E h d 1 ~ 2 , ( ~4 , ih r l B g o p wi 7 1 ~ 5 ,2 ( 2 2 ,3 ( 8 9 , 6 8 0 a d 1 1 4 , e p ci l, n h P a ( i h 1 v O )2O )
【 要】 目的 摘
探 索结核 分枝杆菌 不 同抗 原的酶联 免疫斑点检 测技术 ( L S O ) E IP T ,对结核性 胸膜 炎的辅助诊 断价值 。方法 分 离
5 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 者和 4 3例 恶性 胸腔积液患者 的胸腔 积液单个核细胞 ,经 5个蛋 白抗 原:E AT 6 F 一0 S -、C P 1 、ES _/ F 一0融 合蛋 臼 AT 6C P 1
a d 43 pa i n s wi ai n n y p e r le f s o ( PE) we e s p r t d a d t e o- u t r d wih 5 M . nt e s wh c r a l e r t r n te t t m lg a c l u a f u i n ma h r e a a e n h n c c lu e t TB a i n i h we e e ry s c e o y g
si lt y itr rn Y a e ce n r sn e as p t o mig C l , F wi da itr u r l rn e . s l o ae e t muae b ef o — w sd t t a dp e e td(l S o r n el S C) t ame in( e q at e a g ) Re ut C mp rd t t d n e e d o F s h n i s oh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斑点实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斑点实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斑点实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斑点实验(T-SPOT)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1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非结核引起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胸腔积液ADA检测及T-SPOT实验。

结果: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检测结果,ADA敏感性87.50%,特异性88.09%;T-SPOT敏感性为89.28%,特异性为92.85%。

两种方法联合检出阳性率为95.54%,与T-SPOT.TB(89.28%)及胸腔积液ADA (87.50%)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提供很好的依据,是结核性胸膜炎较好的实验室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单一致病菌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1年全世界范围新增结核患者870万例,死于结核的人数约140万[1]。

由于结核菌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导致结核病的诊断较复杂,易误诊、漏诊。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报告显示,结核病的确诊率仅37%,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仅有50%的结核病例通过细菌学方法被证实[2]。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同样较为困难。

因此寻找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十分迫切,可避免误诊、漏诊,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亦十分重要。

为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现将本院154例胸腔积液患者作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及酶联免疫斑点实验(T-SPO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胸腔积液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肺部影像学等检查诊断的结核性胸膜炎11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84例,女28例,年龄6~80岁,平均(35.28±14.38)岁。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分析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分析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分析一、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简介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激活的新型生物物理化学技术,该技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γ(IFN-γ)结合,通过酶作用将显色底物作用聚积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的位置,形成斑点。

通过计数斑点的数量,可以间接反映出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γ的水平,从而分析细胞免疫功能。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性感染、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1. IFN-γ的检测IFN-γ是由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其在机体的抗结核感染和免疫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IFN-γ,通过检测IFN-γ水平可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正是通过检测IFN-γ水平来诊断结核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应用该技术,可以在脑脊液中检测到IFN-γ水平的变化,从而辅助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

2.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检测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可以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来刺激患者的T细胞,进而检测其分泌的IFN-γ水平。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用特异性的抗原刺激T细胞,从而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包括早期分泌抗原(ESAT-6、Cfp10)和Ag85等,这些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生物标志物。

三、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在操作上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对实验人员的要求较高。

目前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的商业化产品尚未完善,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和实际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和亚型繁多,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抗原进行检测,从而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度变化。

若是泌尿系统其他部位产生了损伤,那么也可能导致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多,但是由于滤过机制差别显著,红细胞体积会有所不同。

另外,pH值和渗透压的变化对于尿液红细胞的形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是pH值在9.0以上,那么尿液中的红细胞膜脂质外层表面会出现增加现象,导致红细胞发生棘形、锯齿形形态改变;若是pH值在4.0以下,那么红细胞膜脂质内层表面会出现增加现象,进而出现可逆性口型形态改变,也可能出现细胞溶解现象。

若是渗透压相对较低,那么红细胞会出现面包圈样的形变,易发生溶血现象;若是渗透压相对较高,而且pH值比较高,那么锯齿形、棘形红细胞产生概率也更大。

采用尿液红细胞辨别肾性和非肾性疾病,早期便有通过相差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的方法,但是这类方法价格相对较高。

本次研究使用了光学显微镜观察血尿红细胞数量和种类,发现肾性疾病患者血尿红细胞变形种类多在2种以上,变形数量超过总数80%者比例颇高,非肾性疾病患者血尿红细胞变形种类多在2种以下,变形数量低于总数的20%。

可见,光学显微镜观测血尿红细胞形态分型在临床鉴别肾性、非肾性血尿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花费费用较低,更适合推广于基层医院。

综上所述,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尿液红细胞的形态分型,进而有效区分肾性、非肾性血尿的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操作简单,该方法适合在广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许艳茹.光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在血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0):1240⁃1241. [2]王会祥.尿红细胞形态和MCV在判断血尿来源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2007,22(1):77⁃78.[3]卢新兆,黄晓华.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2016⁃2017. [4]于传海.尿液红细胞形态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外医疗,2009,28(6):159.[5]乌云娜.尿液中红细胞形态在血尿来源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1):1332⁃1333.[6]汪伟,王艳,方华,等.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5):617⁃618,622.(收稿日期:2017⁃09⁃08)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林凯生林健雄【摘要】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是 毋庸 置疑 的。 不 良生 活 方 式 对 人 健 康 的 影 响 , 是 多方 面 的。
比可 以看 出 , 经 过 健 康 生 活方 式 教 育 , 人 们 从 膳 食 结
构、 摄 入量 、 运 动量 等 方 面 还 是 积极 趋 向于 合 理 化 和 健 康 化 的 。主 要 表 现 为 肉食 及 肉 制 品 摄 入 量 减 少
盂珊 珊 张 乐 乐 张海邻 胡 晓光 张维 溪 苏苗 赏 罗运春
摘 要 目的 研究 E L I S P O T试 验 在 儿 童 结 核 病 临床 诊 断 中 的应 用 价 值 。方 法 对 2 0 1 1年 1 1月 ~2 0 1 2年 1 1月 入 住 笔
者 医院的 3 2例 儿 童 结 核 病 患 儿 及 3 8例 非 结 核 患 儿 进 行 痰 涂 片分 析 、 结核抗体检测 、 P P D试 验 及 E L I S P O T试 验 检测 , 比较 分 析 不 同方 法 的 检 测 结 果 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结 果 E L I S P O T诊 断 儿 童 结 核 病 的 敏 感 度 为 8 7 . 5 %, 特 异性 为 9 4 . 7 %, 与 P P D 试 验 相 比. 敏 感 度 和特 异性 均 高 于 P P D试 验 , 但 敏感度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0 . 3 2 3 ) , 特 异性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0 3 ) 。 而 与 P P D 强 阳 性 诊 断 结 核 病 的敏 感 度 和 特 异 性 比较 , 特异性相 仿( P= 0 . 4 8 5 ) , 敏感 度 显 著 高 于 P P D试 验 ( P< 0 . 0 0 1 ) 。E L I S P O T试 验 阳性 率 为 8 7 . 5 %, 显 著 高 于 痰 培 养 及 结 核 抗 体 检 测 阳性 率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P< 0 . O 1 ) 。结 论 E L I S P O T试 验 具 有 相 对 较 高
社 , 2 0 0 7: 1 8 —1 3 8
3 中 国 营养 学 会 . 中国居民膳食 指南 [ M] . 西藏 : 西藏人 民 出版社 ,
2 0 1 0: 3 —5 4
短 期 内 仅 靠 自我 约 束 和 自 我 革 新 , 有 时 的 确 不 容
易 。例 如 吸 烟 的 问题 , 油、 盐摄人过量 的问题 , 前 后
提高上 ( P<0 . 0 5 ) 。但 同 时也 看 出 , 健 康 教 育 也 有
难 以应 对 的难 题 , 就 是人 们 的 习惯 。l 0余 年 甚 至 数
十年 养 成 的 习 惯 , 无论 是好 习惯 还是坏 习惯 , 想 在
2 江 崇 民. 国 民体 质 测 定 标 准 知 识 问 答 [ M] . 北京: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医 学 研 究 杂 志 2 0 1 3 年1 O 月 第4 2 卷 第1 O 期
物 的摄 人量 、 体 育锻 炼 、 吸烟 情况 等方 面 , 量 化且 较 全
面地评 估 生活 方 式 干 预对 身 体 质 量 的 影 响 。通 过 对
・i 仑
善 ・
行 。尽 管 如 此 , 健 康 合理 的生 活方 式 能 增 强体 质 , 这
2 3 8 . 8 7 g 增加到 5 1 4 . 3 g , P<0 . 0 5) , 运 动 时 间 增 加 ( 从 日均 2 3 . 0 1 mi n增 加 到 3 8 . 3 4 mi n , P< 0 . 0 5 ) 。这
也 会 产 生 负 面影 响 。 因此 , 要 积 极 培 养 健 康 合 理 的 生 活方 式 , 自觉 摒 弃 不 良生 活 习 惯 , 才 是 健 康 的 决
为例 [ J ] . 搏击 ・ 体育论坛 , 2 0 1 1 , 3 ( 1 0 ) :3— 7 5 王文辉. 大学 生 体 质 现 状 及 因素 分 析 [ J ] . 皖西学院学报 , 2 0 0 9, 2 5
( 2 ) : 1 4 2—1 4 4
6 王丽娟 . 高科 技 时代 加 强 体 育 锻 炼 的必 要 性 探 究 [ J ] . 科协 论坛 ,
定 因素 。
参 考 文 献
1 张东 秀 , 任波 , 何学华 , 等. 黔 南 地 区 大 学 生 生 活 方 式 与 体 质 状 况
调查研究 [ J ] . 黔 南 民 族 师 范学 院 学报 , 2 0 0 9, 6: 3 8—3 9
种 变化 也 导致 了人 体质 量 向好 的方 面发展 , 主 要表 现 为肺 活量 、 柔韧 性 、 反 应 速度 、 身 体 质 量 综 合 评 分 的
4 吴俊心. 健 康 生 活 方 式 对 大 学 生 体 质 的 影 响 —— 以 山西 师 范 大 学
对 比无 明显 变 化 ( P>0 . 0 5 ) , 说 明这些 问题仅靠 自
觉 控制 有 一 定 难 度 , 还 需 要 全 社 会 共 同探 索 切 实 可 行 的监 控 方 法 。 从身 体质 量 的改善 来看 , 生 活方 式 的调整 不见 得
不 仅 表 现 在恶 性 肿 瘤 、 心脑血管疾病 、 糖尿病 、 高 血 压、 肥胖 症 高 发 等 方 面 , 还表现在器官功能减退 , 身 体各部位功 能退化 , 以及 抑 郁 、 焦 虑 等 心 理 问 题 多 发 等 方 面 。同样 地 , 不 良生 活 方 式 对 人 的身 体 质 量
2 0 1 0, 8: 1 91— 1 9 2
能改 善所 有 的 体 质 指 标 。部 分 身 体 素 质 指 标 , 如 握 力、 闭眼单 脚 站立 时 间 , 仅 靠增加 蔬 菜水果 摄 入量 、 控
烟、 增 加 有氧 运动 这 种 生 活 方 式 的 调整 , 是 难 以提 高 成绩 的( P> 0 . 0 5 ) , 需 要有 针 对性 地 进行 专 门训 练才
7 钱振宇. 生活方式对 体质 健康状 况 的影响 [ J ] . 科技信 息 , 2 0 0 9 ,
1 0: 5 6 3— 0 5—1 4 )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0 5— 3 1 )
酶 联 免 疫 斑 点 技 术对 儿 童 结 核 病 诊 断 的应 用 价值
( 从 日均 1 3 1 . 6 3 g减 少 到 9 2 . 4 4 g , P< 0 . 0 1 ) , 新 鲜 蔬
菜 水 果 的摄 人 量 增 加 ( 从 日均 4 0 6 . 4 7 g增 加 到
5 2 4 . 2 7 g , P<0 . 0 1 ) , 主食摄 入量 合理增 加 ( 从 日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