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PPT学习教案

第62页/共80页
节气门开度在0~50%之间时,动
视频(触点式)
第63页/共80页
2.线性(电位计式)
采用线性电位计原理。
节气门轴驱动电位计的滑动触点。微机给ECU提供5v参考电压, 将节气门开度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
第64页/共80页
超声波的发射探头:逆压电效应 超声波的接收探头:压电效应
工作原理:
在卡门漩涡发生器下游管路两侧相对安装超声 波发生探头和接收探头。因卡门涡流对空气密 度的影响,就会使超声波从发射探头到接收探 头的时间较无漩涡第时45页变/共80晚页 ,控制电路对这个信 号处理后,就可以得到体积流量信号。
视频
多孔式喷油器
第26页/共80页
区别
轴针式:特点是轴针可使汽 油环状喷出,有利于雾化; 针阀在喷口中往复运动,不 易引起喷口堵塞。
球阀式:
与轴针式主要区别在于阀针的 结构
球阀式阀针由钢球、空心导杆 和衔铁用激光束焊接整体制成
球阀式喷油器球阀杆为空心杆, 质量轻。另外,由于球阀有自 动定心作用,因而具有较高的 密封性能。
第4页/共80页
工作原理
涡轮泵主要由一或两个 叶轮、外壳和泵盖组成。
工作原理:
叶轮在电机带动下,不 断的将燃油由进油口压 向出油口,当压力达到 一定程度,顶开止回阀
电机停止工作时,止回 阀关闭,使系统保持一 定的残余压力,方便发 动机下次启动
第5页/共80页
特点
安全阀作用:
当供油系统压力超过一定值时, 通常为343~441kpa,顶开安全阀, 使燃油流回油箱,防止输油压力 过高。
膜片承受三个力:
上方:弹簧压力和进气管内气体的压力;下方:燃油压力 进气管真空度增大,膜片上移,回油量加大,燃油压力降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控制系统PPT学习教案

图4-5 汽油泵电机电阻测量
④判断电机的电阻值是否正常。
第4页/共37页
【思考题】 1.电机的测量电阻过高可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有那些原因会引发电机的测量电阻过低?
第5页/共37页
【实训活动二】 燃油泵通电检测
1.实训设备:汽车或燃油泵单体、万用表、蓄电池、跨接 线、专用测试仪或汽车扫描仪、与试验汽车对应的电路 图。
【实训活动一】 喷油器发动机上的单体检测
1.实训设备:汽车或发动机台架、听诊器、试灯、万用表。
2.实训步骤:
①从发动机喷油器上拔下喷油器
接线插座;
②用万用表检测喷油器线圈电阻
值,判断是否正常,如图4-17 所示;
图4-17 喷测器电阻值测量
③如喷油器线圈电阻值正常,利
用自制测试导线插在喷油器上,
将另一线端接到蓄电池通电,
第7页/共37页
【实训活动三】 燃油泵的车上检测
1.实训设备:AJR电控发动机或发动机台架、万用表、跨接 线。
2.实训步骤: ①找到中央继电器板,如图
4-7所示。 ②观察或用万用表电阻档检
测5号熔断丝是否断路。 ③拔下燃油继电器,参考附
录1电路图,熟悉喷油泵电 路。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测继
图4-7 中央继电器板与燃油继电器
⑦如导线没问题,可继续检查继电器电阻和通电检测,如图 4-8所示。
第9页/共37页
【思考题】 1.观察电路图,分析哪些元件故障可引起燃油泵不运转。 2.分析为何可以进行步骤④的连接试验?
第10页/共37页
【实训活动四】 专用仪器检测 1.实训设备:专用故障诊断仪或通用故障诊断仪、AJR电控
发动机或发动机台架。 2.实训步骤 ①使用专用故障诊断仪1552或其它通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2.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是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简称。
电控单元的功用是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空气流量计及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宽度的电脉冲信号以控制喷油量。
电控单元由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及控制电路等组成。
燃油供给系统优点汽油喷射发动机与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突出的优点是能准确控制混合气的质量,保证气缸内的燃料燃烧完全,使废气排放物和燃油消耗都能够降得下来,同时它还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增加了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的缺点就是成本比化油器高一点,因此价格也就贵一些,故障率虽低,一旦坏了就难以修复(电脑件只能整件更换),但是与它的运行经济性和环保性相比,这些缺点就微不足道了。
分类汽油喷射型式分为机械式和电子控制式两种。
机械式汽油喷射装置是一种以机械液力控制的喷射技术,早在30年代就应用在飞机发动机,50年代开始应用在德国奔驰300BL轿车发动机上。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电子技术能在发动机上得到应用,一种更好的汽油喷射装置――电子控制汽油喷射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结构任何一种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都是由喷油油路,传感器组和电子控制单元(微型电脑)三大部分组成。
当喷射器安装在原来化油器位置上,称为单点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当喷射器安装在每个气缸的进气管上,称为多点电控燃油喷射装置。
原理喷油油路由电动油泵,燃油滤清器,油压调节器,喷射器等组成,电控单元发出的指令信号可将喷射器头部的针阀打开,将燃油喷出。
传感器好似人的眼耳鼻等器官,专门接受温度,混合气浓度,空气流量和压力,曲轴转速等数值并传送给"中枢神经"的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是一个微计算机,内有集成电路以及其它精密的电子元件。
它汇集了发动机上各个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和点火分电器的信号,在千分之几十秒内分析和计算出下一个循环所需供给的油量,并及时向喷射器发出喷油的指令,使燃油和空气形成理想的混合气进入气缸燃烧产生动力。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第一章: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分配器、喷油嘴等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理解第二章:燃油泵的检修2.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泵的作用和类型掌握燃油泵的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2.2 教学内容燃油泵的作用和类型:机械式燃油泵和电子式燃油泵燃油泵的检修方法:拆卸、检查、清洁、更换燃油泵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正确选择燃油泵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燃油泵的检修方法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泵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燃油滤清器的更换3.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更换的重要性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和注意事项3.2 教学内容燃油滤清器的作用: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和污物燃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拆卸、更换、安装燃油滤清器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燃油滤清器、安全操作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滤清器更换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燃油分配器的检修4.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分配器的作用和结构掌握燃油分配器的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4.2 教学内容燃油分配器的作用:将燃油分配到各个喷油嘴燃油分配器的结构:燃油分配器本体、喷油嘴、燃油管等燃油分配器的检修方法:检查、清洁、更换燃油分配器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正确选择燃油分配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燃油分配器的检修方法4.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分配器检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喷油嘴的清洗和更换5.1 教学目标了解喷油嘴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喷油嘴的清洗和更换方法5.2 教学内容喷油嘴的作用:将燃油雾化并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内喷油嘴的重要性: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喷油嘴的清洗方法:超声波清洗、化学清洗喷油嘴的更换方法:拆卸、更换、安装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喷油嘴的清洗和更换方法5.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喷油嘴清洗和更换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六章: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发动机启动困难、油耗增加、动力下降等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视听诊断、故障码读取、实际操作诊断故障诊断工具:诊断仪、万用表、示波器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际案例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6.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7.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维护与保养的方法7.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延长发动机寿命、保证发动机性能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定期更换燃油滤清器、检查燃油泵和喷油嘴等维护与保养的工具:扳手、螺丝刀、专业维护工具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维护与保养的方法7.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维护与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燃油供给系统的节能与环保8.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意义掌握燃油供给系统节能与环保的措施8.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意义: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节能与环保的措施:提高燃油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能与环保的相关政策:国家相关政策介绍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节能与环保的意义和措施8.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节能与环保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九章:燃油供给系统的实例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9.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不同车型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故障的解决方法:故障诊断、排除、维修案例分析:针对具体车型进行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实例分析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实物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例分析的方法9.4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实例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十章:燃油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新型燃油供给系统的技术特点10.2 教学内容燃油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电气化、智能化、高效节能新型燃油供给系统的技术特点: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直喷技术、混合动力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对汽车行业、环境、消费者等方面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型技术特点10.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燃油供给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作用和组成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

汽车燃油供给系教案教案标题: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掌握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3.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故障。
教学重点:1.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2.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故障。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成。
2.提问:汽车发动机需要什么来产生动力?学生回答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汽车燃油供给系统。
二、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0分钟)1.介绍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详细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构成,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进气歧管、喷油嘴等组成部分。
三、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40分钟)1.详细讲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泵的工作原理、燃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喷油嘴的工作原理等。
2.介绍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调整方法,包括燃油泵的调整、喷油嘴的调整等。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提供几个实际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该故障可能出现在哪个部件上,以及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避免故障的发生。
五、总结与评价(15分钟)1.归纳总结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2.进行小结和评价。
教学手段:1.板书法:重点内容进行板书;2.多媒体展示法: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3.案例分析法: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2.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3.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故障案例。
教学延伸:1.在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查找或在线更多有关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信息,并进行总结;2.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工厂,亲手操作和维修汽车燃油供给系统;3.邀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知识。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燃油供给系统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能够对燃油供给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
二、教学内容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 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及维护3. 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更换方法4. 燃油喷射器的原理和故障分析5. 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案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进行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练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的图文资料和故障案例。
2.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实物或模型。
3. 准备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视频或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介绍燃油供给系统在汽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理论: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故障原因。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拓展1. 介绍燃油供给系统的最新技术发展,如直喷技术、混合动力系统等。
2. 分析燃油供给系统在未来汽车发展中的趋势和挑战。
3.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供给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
七、教学评估1. 设计燃油供给系统相关知识的测试题,检查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
2. 进行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搜集学生故障分析的案例,评价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
八、教学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燃油供给系统的维护经验。
2. 开展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
3. 邀请汽车维修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汽油燃油供给系统

授课班级:XXX 授课教师:XXX
本节目标
• 1.掌握燃油系统的组成和公用 • 2.掌握燃油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工作原
理,了解其在车上安装位置和拆装方法. • 3.熟悉燃油系统油路流向和系统油压在
不同工况下的数值.
燃油供给系
• 组成:燃油泵/燃油滤请器/油压脉动阻尼器 /油压调节器/喷油器
• 高电阻喷油器:电磁线圈电阻大,电感大, 响应不好;无需串入附加电阻,喷油器驱 动电压一般为12V。
电流驱动型
• (2)电流驱动控制电路 • 喷油器刚接通时,电磁线圈电流4~8A;电
磁线圈完全打开后,电磁线圈电流1~2A。
冷起动喷油器
• 冷起动喷油器之在发动机低温起动时工作, 是辅助喷射,用以改善发动机低温起动性 能,一般安装在发动机进气总管上。
• 作用:供给发动机燃烧过程所需燃油.
• 油箱内置式的优点:可防止气阻和燃油泄 漏,噪音小,应用广泛。
电动燃油泵
• 电动燃油泵的作用:是把燃油从油箱内吸出 并通过喷油器铬供给发动机气缸。
• 分类:
燃油泵
内置式
外置式
滚柱泵
齿轮泵
涡沦泵
侧槽泵
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 结构:油泵、 永磁电动机、 安全阀、单 向阀、外壳 等。
L型电动燃油泵的电路图
D型电动燃油泵的电路图
燃油泵转速的控制
燃油泵转速的控制
讨论
燃油泵不工作的故障分析
如何对燃油泵控制电 路进行检修??
1、电动汽油泵的离车 检验 什么情况下燃油 泵从车上拆下检 验???
电动燃油泵的检验
• 2.电动燃油泵工作 情况的就车检测
什么情况下要对电 动燃油泵就车检测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任务一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学习目标1.了解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2.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原理3.掌握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件作用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汽车用燃油输送系统绝大多数仍采用构造简化的化油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西方各国都制定了汽车排放法规法案。
同时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等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控制汽油机喷射发动机的诞生。
1953年美国奔第克斯(Bendix)首先开发了电子喷射器,1957年正式问世。
传统的化油器存在诸如发生气阻、结冰、节气门响应不灵敏等现象,在多缸发动机中供油不匀,引起工作不稳、不利于大功率设计。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早在上世纪30年代,汽油喷射系统就已在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被作为研究对象,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发,在1945年开始应用于军用战斗机上。
它充分的消除了浮子式化油器不能完全适用军用战斗机作战工况的缺点,汽油喷射技术应运而生。
尽管汽油喷射技术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其生产受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工艺、技术的制约,其制造成本非常高,因此汽车用汽油喷射装置最初只能应用在数量很少的赛车上,它能满足赛车所要求的大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灵敏的油门响应性能。
到50年代末期,大多数赛车都已经采用了汽油喷射作为燃油输送系统。
汽油喷射应用于民用批量生产的轿车发动机上,实在1950-1953年高利阿特与哥特勃罗特两公司首先在2缸2冲程发动机上安装了汽油喷射(缸内喷射)装置。
1957年奔驰公司又在4冲程发动机上才用了它。
由于各发动机制造商强调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高,为了确保全负荷时大扭矩输出特性,空燃比控制必然偏小,以提高喷油量,因此,对空燃比的控制精度也比较低。
但是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电子燃油控制的各种有点渐渐显现出来,包括各种精细的补偿功能和良好的空燃比控制性、灵敏的节气门响应性、高功率的从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案
课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一体化教程授课老师:XXX
教学过程设计
4)油压调节器
使燃油压力相对于大气压力或进气歧管负压保扌寸疋值,既保扌寸喷油压力与喷油环境压力的插值一定。
当供油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压力调节器内的减压阀打开,汽油便经过回油管流回油箱,保持输油管压力恒定。
提问油压调节
器的安装位置
考察细节把握
能力
5)燃油滤清器
作用是阻止燃油中的颗粒物、水及不洁
物,以防堵塞喷油器针阀,保证燃油系统
精密部件免受磨损及其他损害。
6)喷油器
是个简单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通电时,
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
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环形间隙
高速喷出,形成雾状,利于燃烧充分。
7)冷启动阀
冷起动阀的作用是在冷起动发动机时向进
气歧管喷射额外的燃油,以改善低温起动
性能。
8)炭罐
收集汽油箱和浮子室内的汽油蒸汽,并将
汽油蒸汽导入气缸参与燃烧,从而防止汽
油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
燃油供给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提问学生燃油引发学生对工况配置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过浓和过稀的燃油系统重
气,供入气缸参与发动机工作,燃油系统的好坏关系到汽车性能与排放。
下一节课将上电控喷射系统的分类、燃油泵的类型结构和喷油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影响要性的思考
小结
(3分钟,第
课时结束)
复习上节内容(8分钟)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燃油箱、燃油
泵、燃油缓冲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
器、节温定时开关和冷启动阀(冷启动喷油
器)等。
提问学生燃油
泵的类型、冷
启动阀的作用
检查学生学习
掌握情况
教授新课
(10分钟)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燃油喷射部位分:
1•缸内喷射;
2•进气歧管喷射;
3•节气门体喷射。
2)按喷油器的数目分:
1•单点喷射;
2•多点喷射。
3)按进气量的检测分:
1•速度密度控制型(D型);2•质量流量控
制型(L型)。
4)按喷射的时序分:1•顺序喷射;
2•分组喷射;
3•同时喷射。
提问三种不同喷射方式的优缺点
(10分钟)三、电动燃油泵的类型与结构
1、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1)按安装位置分:
1. 油箱内置式;
2. 油箱外置式。
提问外置式的
缺点
启发学生思考
2)按结构分:
1. 涡轮式;
2. 滚柱式;
3. 转子式;
4. 叶片式。
2、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1)涡轮式电动燃油泵
2)滚柱式电动燃油泵
3)齿轮式电动燃油泵
考察学生上节
课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