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信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好
农村信贷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信贷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信贷是指在农村地区提供贷款支持的金融服务。
农村信贷的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影响农村信贷水平的因素。
一、政策因素
政策是影响农村信贷水平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调动金融机构提供农村信贷,如优惠税收政策、扶持农村金融发展、设立农村信贷基金等。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人口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信贷的需求和供给。
二、金融机构因素
金融机构也是影响农村信贷水平的因素之一。
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信贷规模、信贷利率等因素都会对农村信贷水平产生影响。
同时,金融机构的地域分布、业务人员素质、信息化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农村信贷的实施和效果。
三、农村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综上所述,政策、金融机构、农村经济和社会因素是影响农村信贷水平的关键因素。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提高农村信贷水平。
同时,农村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长 塘 乡 、 圩 镇 和 雁 江 镇 等4 乡 ( ) 为 调 研 点 刘 个 镇 作
(0 9 2 0 年这 4 调 研 点 的农 民人 均 收 入 远 远 低 于 全 个
将 好 于未 得 到信 贷满 足 的农 户[。但 目前对 农村 金 1 ]
融 、 村信 贷行 为 的经 典 研 究所 使用 的样本 大 都 集 农 中在 改革 开放 前 期 , 以适 应 当今农 村 经 济发 展 的 难
需 要 : 者 只研 究 了农 业 较 为发 达 的省 份 . 于 农 或 对 业 欠 发达地 区缺乏 指导 意 义 。 本研 究 根据 随机 性 原
国平 均水 平 , 我 国属 于相 对 落 后 地 区 ) , 走 访 在 共 了8 户 农 村 家庭 , 0 着重 对 其 近5 的小 额 借 款 数 量 年
m ir - r d ti u a r a fGu n x c o c e i n r r la e so a g i
F N ig Z U B o j, U S o - i A G Pn , HO a-i L h u y
(uiesSho, u nx nvrt, ann 3 0 4 C ia B s s colG agi iesy N n ig5 0 0 , hn) n U i
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 , 在此基础上运用 因子分析模型筛选出影响农村居 民小额信贷需求 的主要 因素 , 并基于线性多 元 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以探 索满足农户小额信贷需求 的途径 , 同时提 出扩 大农 户小 额信 贷需 求的政策建
议。
关键词 : 农户 ; 小额信贷需求 ;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 多元回归分析 ; 政策建议
中 图分 类 号 : 82 3 F 3.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8 6 (00 0 — 86 0 10 — 1 1 2 1 )8 0 6 —4
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通过对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石头梁村118户农户及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农户信贷情况的相关数据,并采用log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家庭年收入、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人数对农户信贷需求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信贷需求;logit模型;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200-0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户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身份已随之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农户作为生产和消费的综合体,既有生产性需求,同时也具有消费性需求。
一、数据统计分析(一)数据来源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陕西省山阳县高坝店镇石头梁村进行了问卷调查。
石头梁村人口710户共263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672人。
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75亩。
自2004年启动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工作后,人均年收入由2003年的1230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00元。
(二)样本分布特征分析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分布。
样本农户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户主年龄、家庭人口、劳动力人口、家庭年收入和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
(1)户主年龄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户主年龄分布最集中的年龄段为31-40岁和41-50岁,30岁以下年龄段农户占比较少。
(2)家庭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分布详见表2:样本农户家庭人口分布在1-7人范围内,平均每户人口为3.7人,每户劳动力人口为2.4人,基本符合我国农村家庭的普遍结构。
(3)家庭年收入分布情况详见表3:大部分样本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分布在10000-50000元范围内,收入在这个范围内的农户,54%的劳动力人口选择外出从事建筑劳务,同时家中发展生猪养殖、核桃种植、农作物种植的收入结构。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老一辈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主要集中在小学文化程度,但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认识的转变,他们更多的倾向于让自己的子女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接受更高的教育。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建立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研 究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02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现 状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概述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定义
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水平也会 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 。如果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农 村居民的信用状况得到更好的 保障,那么他们可能会更愿意 申请消费信贷。
04
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数据来源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该数据涵盖了农村居民的家庭金融信息,包括收入、支出、 资产和负债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 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
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进 行适度消费和合理投资。
费信贷需求变化的动态研究。
研究展望
1 2 3
加强全面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更全面地探讨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 求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 面。
强化实证研究
应注重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 法,深入挖掘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 。
重视动态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动态 变化,揭示其发展趋势和规律,为相关政策的制 定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影 响因素分析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以海南省屯昌县.

价值工程1影响农户对小额信贷满意度的相关指标及其确定1.1指标确定的依据。
小额信贷满意度的测定, 实质是考察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量大小, 这里假定, 满意度越高, 小额信贷的需求量越大, 贷款规模越大, 贷款使用人数也越多, 即贷款的覆盖率越高; 同样, 满意度越高, 农户重复小额贷款的次数越多, 贷款的覆盖深度也越强。
可见, 农户对小额信贷的参与程度 (不仅仅包括广度, 还包括深度可以直接反映农户对小额信贷满意度的高低。
因此, 只要找出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专家意见调查法归纳出影响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农户参与度的主要指标, 这些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是从信贷的参与主体、小额信贷本身的产品设计、其他相关因素等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
而和这三个方面高度相关的变量又进一步进行归纳整理, 最后得出影响满意度的八大因素。
即贷款者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经营种类、小额信贷模式、得到贷款的时间、贷款利率、政府贴息、小额信贷的影响等。
1.2指标体系的构成。
就信贷参与主体而言, 这里主要有小额信贷的借贷双方, 即农户和小额信贷机构。
而小额信贷借款者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经营种类, 对小额信贷的认知都会影响农户对信贷的需求和参与程度; 而就放款机构而言, 小额信贷机构对小额信贷满意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服务效率上, 诸如农户获取贷款的时间、信贷员的政策水平等等; 小额信贷本身的产品设计也是影响农户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诸如小额信贷模式、贷款期限的长短、利率水平高低等等;其他因素则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诸如政府贴息、小额信贷的影响等。
具体变量指标详见表 1。
2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2.1样本选取截至 2011年 10月 21日, 海南省屯昌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 2249户,金额 3668.88万元, 存量贷款客户 1523户, 贷款余额 2875万元, 使海南省小额信贷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
林区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林区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林区农户信贷需求日益凸显。
农户需要信贷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发展生产经营、改善生活条件、应付突发事件等。
林区农户信贷需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更好地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林区农户信贷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农户的信贷需求起着直接的影响。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扶持等都会影响到农户的信贷需求。
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和金融政策,包括信贷政策的灵活性、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都会对林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林区农户信贷需求的大小和变化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农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情况、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都会对农户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农户的资金需求。
如果某一季节的农产品价格较高,农户对于购买生产资料或者扩大种植规模的需求会增加;而如果市场需求放缓或者出现滞销,农户对于信贷需求可能会相应减少。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林区农户信贷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林区农户的文化程度、社会关系、收入水平等都会对其信贷需求产生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风险也是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的因素之一。
如果农户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社会风险较小,他们对于信贷需求可能会相对较小;反之,如果农户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风险较大,他们对于信贷需求可能会较大。
四、金融机构因素金融机构因素也是影响林区农户信贷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分布、服务水平、金融产品的创新等都会对农户的信贷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高,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多样化和灵活,农户对于信贷需求可能会增加;而如果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较低,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单一和不灵活,农户对于信贷需求可能会减少。
五、自身因素农户自身的因素也会对其信贷需求产生影响。
农民信贷需求与行为影响因素

农民信贷需求与行为影响因素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信贷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其借贷行为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农民信贷需求与行为影响因素。
一、农民信贷需求1. 农业生产需求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非常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无论是种植业、畜牧业还是渔业,都需要耕地、种子、养料、饲料、水电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因此,农民需要信贷来购买这些生产要素并完成农业生产。
2. 周转资金需求农民经常面临种植、养殖等产业收入波动的情况。
在一些季节上,如收获季节,收入会较多;而在其他季节,如种植季节之初,收入会较少。
因此,农民需要贷款作为周转资金,在高收入季节把钱借出去,低收入季节再借回来用于补贴生产和生活支出。
二、影响农民信贷需求的因素1.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农民信贷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民信贷需求。
例如,对农业产业链的扶持会促进农产品竞争力提升,从而增加农民对贷款的需求。
2. 收益率农民在购置一些生产要素或需求周转资金时,往往会考虑到收益率。
如果现在借款的利息高于农民预计的收益率,农民就不会选择贷款。
反之,如果借款利息低于农产品价格的增长率,农民会选择贷款以增加农业生产。
3. 借款安全性农民在选择贷款时会考虑到借款的安全性,如果农民认为贷款过程是不安全的,农民则不会选择贷款。
三、影响农民贷款行为的因素1.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农民贷款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民的贷款行为受到其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
如果所在社区流行借贷,周围的农民就更加容易借款。
相反,如果所在社区不流行借贷,农民的借款行为就会受到抑制。
2. 知识程度农民的知识程度对其借款行为也有影响。
对于没有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来说,贷款理念经常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贯彻。
而有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则可能比较了解贷款的操作,选择更多样化的贷款方式。
3. 贷款机构服务贷款机构服务的质量和精度也会对农民的借款行为产生影响。
影响农户参与小额信贷因素的调查分析的论文

影响农户参与小额信贷因素的调查分析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小额信贷是为低收入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的一种制度化信贷方式。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小额信贷,它在发展农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根据影响农户小额信贷的因素的性质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几个类别,构建理论假说,建立模型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logit模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农户获取资金的来源,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信贷。
小额信贷是为低收入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的一种制度化信贷方式,它在十几年中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仅以农村小额信贷在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陈集村农户中的业务发展情况为调查对象,分析该村在小额信贷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农户参与小额信贷的情况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小额信贷在我国的生命力初步显现。
宿迁作为江苏这个发达省份中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城市,在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在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陈集村,针对农户参与小额信贷业务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此次调查涉及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地状况、农业经营、消费、信贷与储蓄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抽样方法为系统抽样。
调查采取调查员直接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共收回问卷100份。
1.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情况调查发现,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户均有不同程度的借贷需求。
我们对所有农户的借贷目的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表:根据调查,农户参与借贷的主要目的大致可以分为消费和生产经营两类,在消费类中,文化教育支出以43%的高比例排在首位。
而生产经营类中,购买大型农机所占比例较高,为25%。
2.农户参与小额信贷的情况在接受调查的100户农户中,参与了小额信贷的为84户,占84%。
这表明当地相当多的农户参与了小额信贷,小额信贷的普及度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2
0.056
低=1,高=2 短=1,长=2 低=1,高=2 低=1,高=2
负
1.41
0.086
正
1.19
0.098
负
1.30
0.09
正
1.26
0.099
种模型估计结果(如表 2 所示)。 从 Model1 到 Model4,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变量逐步
被剔除出回归模型,笔者以 Model 1 的计量结果对农 户农信社信贷可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方向及显著 性归纳如下:
用 ,农 村 长 期 的 金 融 抑 制 使 得 农 户 投 资 缺 乏 金 融 支 持。可见,激励农户的投资行为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村金融为视角,以云南玉溪 红塔区 220 农户资金借贷状况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 二元 Logistic 方法分析了农户从农信社获得信贷资金 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意在为化解农户融资困境,激发农 户投资热情,投身新农村建设找到现实可行的途径。
二、调查方法和数据来源 调查样本的抽取采用两阶段法: 第一阶段,采用 典型抽样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在玉溪红塔区选 取 具 有 典 型 代 表 性 的 村 级 样 本 ,分 别 是 小 瞿 井 、邓 山 嘴、储井、殷沙河、山神庙等自然村;第二阶段,分别在 所选村级样本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择农户进 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资金融
贷可能性与农户贷款期限具有负相关关系,即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贷款的期限越长获得金融机 构贷款的可能性越小;金融机构贷款效率与农户借贷 需求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 融机构贷款效率越高,农户借贷需求越高,获得贷款的 可能性越高。
(二)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模型 结合农户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农村金融现状,笔者 将农户从农信社获得信贷资金可得性作为实证分析的 逻辑起点,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户主及农户家 庭内在性因素和农信社外在性因素,具体变量如图 1 所示。
收稿日期:2008-08-03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南林学院 2007 校重点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沈茂斌(1967-),男,四川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谢彦明(1979-),男,吉林蛟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政策与理论; 朱培巧(1969-),女,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预期影响方向 平均值 标准差
18 岁以下=0,18-25 岁=1,26-30 岁=2,
31-40 岁=3,41-50 岁=4,51—60 岁=5,
负
60 岁以上=6
文盲=0,小学=1,初中=2, 高中=3,大专及其以上=4
正
纯农户=0,其他=1
正
人
正
%
正
2 千元以下=0,2 千~5 千=1,5 千~1 万=2,
earning、the peasant household understands the extent of the RCCS and the experience of debit and credit in RCCS hav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the loan's quantity ha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and the loan's efficiency ha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1 万~1.5 万=3,1.5 万~2 万=4,2 万~3 万=5
正
3 万以上=6
亩
正
间
正
有=0,无=1
正
否=0,是=1
正
无=0,有=1
正
4.15
0.12
2.25
0.14
0.41
0.055
5.26
0.19
1.11
0.08
2.53
0.18
2.47
0.39
4.22
0.46
0.43
0.055
0.85
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940(2009)01-0110-05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easant Household Credit Behavior's Affecting Factors
SHEN Mao-bin,XIE Yan-ming,ZHU Pei-qiao
effect of rural finance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Based on the logistic model, by utilizing investigation
data for 220 peasant households, analyzing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successful probability of the credit for the peasant
household in RCCS,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e credit for the peasant household successful probability of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s the peasant household's internal factors and the RCCS's external factors, thereinto, the peasant household's annual
Keywords:peasant household;credit behavior;affecting factors;logistic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目标,意在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发展。 而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农村生产 发展的状况,而农村经济发展无疑受到多种因素的制 约,但资金投入是关键。在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结构 中,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其作用越来越居于 主导地位,杨明洪(2000)研究证实农户资金投入量已 占总投入量的 40%-60%,农户投资是农村经济发展和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吴方卫等(2001)利用拓展 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测算资本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率,结果表明,改革开放 20 年,资本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率达到 60%以上,居各投入要素贡献率的首位;姚耀军 (2005)研究表明,信贷资金对农户投资有着重要的作
图 1 农村居民借贷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三)计量模型的设定及变量解释 为了定量分析和测定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 素,明确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和程度,笔者采用二元 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 220 个农户样本数据进 行了分析。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Ln(p/1-p)=β0+β1X1+β2X2+…βnXn 其中,p 是 y=1 的概率,参数 B=(β0,β1X1,β2X2,… β n)为 回 归 系 数 ,是 待 估 计 的 参 数 。 在 计 量 分 析 中 ,将 农户信贷可得性是否发生定义为因变量,否=0,是=1, 将农户农信社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定义为相应的 0,1,2,3,…等变量。在这里 n=15,即将农户农信社信 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分解为 15 个解释变量,分别隶属 于 2 个类别,即农户信贷内在性因素和农信社外在性 因素,具体变量解释见表 1。 (四)Logistic 分析结果 运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对 220 农户信贷可得性的 截面数据进行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数据处理过程 中,采用向后筛选法(Backward Wald),共有 14 个计量 估计结果,从各种模型的运行结果看,模型整体检验可 行,由于不同模型估计结果和结论相似,这里只列出四
1. 从 户 主 个 人 特 征 变 量 看 ,户 主 年 龄 对 信 贷 可 得 性的影响为负,表明农户的年龄越大,其获得农信社贷 款的可能性越小,表明了农信社对大年龄户主贷款偿 还能力的担忧,但其作用统计上不显著,其回归系数的 Wald 检验为 0.888;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对信贷可得性的 影响为正,其回归系数的 Wald 检验为 0.251,表明农户 文 化 程 度 越 高 ,其 获 得 农 信 社 贷 款 的 可 能 性 越 高 ,可 见,农信社对高素质农户资金高效率的配置和如期还 贷有着更高水平的信任;户主的职业特征对信贷可得 性的影响为正,其回归系数的 Wald 检验为 0.261,表明 农户的非农化倾向越明显,农户获得信贷的可能性越 高,原因可能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自有资金和财产 越难满足其非农业生产经营,农户信贷需求越强烈,农 户获得农信社信贷资金的可得性越高,另一方面,农信 社存在着向非农化贷款的偏好。
110第2期 2009 年 Nhomakorabea农村金融
入和融出等情况,共调查 265 户,收回有效问卷 220 份, 有效收回率 83%。
三、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 (一)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 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 析,即从农户的视角分析农户及其家庭等内在性因素 对其信贷需求的影响,因此,在探讨农户信贷可得性的 的内在性因素时,更多是从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 入手。而从农户信贷可得的视角,以农户信贷可得性 的内在性和外在性影响因素分析几乎没有涉及,尤其 忽略了作为信贷供给者诸如农信社信贷额度、信贷效 率和信贷利率等外在性因素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 响。笔者认为,农户信贷可得是农户信贷需求的进一 步延伸,从农户的视角,探讨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 素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1.户主及农户家庭内在性影响因素。农户的社会 经济特征,户主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对农户借贷需求分 别有着负向和正向的作用,即农户年龄越大,其借贷需 求就越小,受教育年限越长,其借贷需求就越大;职业 特征影响到农户对借贷的需求,户主的职业特征决定 了农户生产投资规模的大小,相对于纯农户来说,兼业 户或纯非农业户的生产投资规模相对较高,其借贷资 金的需求也就越大;劳动力负担系数反映了农户家庭 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支出的大小,该系数越大,子女 教育、养老等负担程度越重,其借贷资金需求越大;农 户生产经营规模对农户借贷需求具有正向影响,农户 生产经营规模越大,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就越大,农户发 生借贷的可能性和借贷的规模也会越大;农户家庭收 入对农户的借贷需求具有负向影响,家庭收入反映了 农户对生产投资和生活现金支出的支付能力,因此,收 入水平越高,财产和自有资金的规模也越大,农户借贷 需求就越小;农户经验知识拥有量对农户的借贷需求 有正向作用,如户主有无打工经历、对农信社是否了解 和有无借贷经历等[1];另外,农户性格、生理因素等使 其在贷款问题上产生的认知偏差、行为偏差也是形成 农户信贷约束的原因,并且很大程度上导致金融机构 对农户贷款的外部性约束加大[2]。 2. 金 融 机 构 外 在 性 因 素 。 一 般 情 况 下 ,金 融 机 构 借贷利率对农户的借贷需求具有负向影响,即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借贷需求随利率的上升而下 降;金融机构放贷的可能性与农户的贷款额度具有负 相关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贷款的额 度越大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能性越小;金融机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