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油脂肪酸的用途

椰子油脂肪酸的用途
椰子油脂肪酸的用途

椰子油脂肪酸的用途

椰子油脂肪酸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了椰子油制作而成的,椰子油脂肪酸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功效和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椰子油脂肪酸以及椰子油脂肪酸的用途。椰子油脂肪酸不但可以用在工业上而且也可以用来制造多种我

们常见的日用品例如肥皂等,下文我们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椰子油脂肪酸的多种用途。

系椰子油经皂化、酸化、水洗、脱水而制得。由约45%月桂酸,18%肉豆蔻酸,10%棕榈酸,8%辛酸,8%癸酸,8%油酸,2%

硬脂酸,1%亚麻子油酸及少量己酸组成。可与碱作用。也可以发生酯化、胺(氨)化反应。还可以与环氧乙烷反应。用于改性醇酸树脂,纺织助剂,液体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化工助剂等精细化工行业,制备肥皂。还可作为长链烷基的来源。

椰子油脂肪酸适用于日用、工业洗涤剂,造纸助剂及化纤油剂等的合成或复配。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简称CDEA,商品名:6501,尼纳尔)是其一种重要的下游产品之一。椰子油脂肪

酸二乙醇酰胺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浊点。性状为淡黄色至琥珀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发泡、稳泡、渗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酸性时与之配伍增稠效果特别明显,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配伍。能加强清洁效果、可用作添加剂、泡沫安定剂、助泡剂、主要用于香波及液体洗涤剂的制造。

在水中形成一种不透明的雾状溶液,在一定的搅拌下能完全透明,在一定浓度下可完全溶解于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中,在低碳和高碳中也可完全溶解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椰子油脂肪酸,我们知道椰子油脂肪酸就是采用了椰子油制作而成的一种脂肪酸,椰子油脂肪酸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强大的功效,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椰子油脂肪酸的用途。

棕榈油是什么油

棕榈油是什么油 文章目录*一、棕榈油是什么油1. 棕榈油是什么油2. 棕榈油的营养成分3. 棕榈油的特点*二、棕榈油不适合作为日常食用油来吃*三、如何选择植物油 棕榈油是什么油 1、棕榈油是什么油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棕榈油是世界用量领先油脂大豆油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他竞争对手包括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榈仁油和橄榄油。然而,2004年以来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总用量首次超过了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豆油。 2、棕榈油的营养成分棕榈油含均衡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酯。50%的饱和脂肪酸,4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10%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推测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但经过许多专家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趋势,原因是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的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含量微乎其微(1%),棕榈油中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600-1000mg/kg)、类胡萝卜素(500-700mg/kg)和亚油酸(10%)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3、棕榈油的特点棕榈油在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市场上常把低酸值的棕榈油叫做软油,高酸值的油则叫做硬油。 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稳定性较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烟点高,故用作油炸食品很合适。 可将棕榈油进行分提,使固体脂肪与液体脂肪分开。其中固体脂可用来代替昂贵的可可脂作人造奶油和起酥油;液体油脂用作凉拌或烹饪用油,其味清淡爽口。大量未经分提的棕桐油用于制皂工业。用棕榈油生产的肥皂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 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 E(500—800ppm)。为了进一步提高棕榈油的营养价值,研究提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工作已在积极进行,国外在这方面已取得

椰子油生产工艺

椰子油生产工艺 来源:中国榨油机网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824069521.html,/椰子树主要生产区域位于亚洲、太平洋中的岛屿、非洲及美洲的中南部、椰树的产量很高。通常椰子肉经过干燥后变成椰子干,椰子油则从椰子干中提取出来的,新鲜椰子肉中含有30%-40%的油和50%的水,而干燥后的干椰子含油量达60%-70%,水分4%-7%椰子油具有特殊香味。2000年世界椰子油产量为331万吨,菲律宾是世界上椰子油最大的供应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椰子油是属于月桂酸类油脂的特殊植物油脂,其植物油中最丰富的脂肪酸是月桂酸,化学式[CH3(CH2)10COOH]。椰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见下表。 ⑵椰子油脂酸组成及含量: 脂肪酸组分:含量% 己酸C6 :0 0.5 辛酸C8 :0 7.8 癸酸C10:0 6.7 月桂酸C12:0 47.5 豆蔻酸C14:0 18.1 棕榈酸C16:0 8.8

硬脂酸C18:0 2.6 油酸C18:1 6.2 亚油酸C18:2 1.6 C20:0 0.1 C20:1 微量 注:椰子油理化特征熔点24~27℃凝固点19~22℃碘值7.5~10.5 皂化值248~263 Reichert-Meissl值6~8 Polenske值14~18 Kirscher值1~2 折射率/40℃1.448~1.450 由于椰子油中有高含量低中碳脂肪酸存在,虽其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其熔点仍仅为24~27℃,其在常温下呈半固态,椰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棕榈酸的熔点分别为44℃、54℃和63℃最高熔点和最低熔点的差距仅为19℃,它们构成的甘三脂熔点相差也很小,造成椰子油的塑性范围窄,椰子油分提后的硬质部分常被作为可可脂,人造奶油的原料,椰子油的风味主要归因于微量存在的δ-内脂和γ-内脂,使椰子油具有奶油香味。 低碳脂肪酸甘三脂是医疗食品和婴儿食品配方的成分之一,椰子油不仅含有丰富的C12脂肪酸,还含有超过15%的C6、C8、C10脂肪酸,是低碳脂肪酸最丰富的来源。椰子油中还含有约0.5%的不皂化物,包括淄醇、角鲨烯、色素、碳水化合物和微量的维生素E(主要为δ-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和δ-生育三烯酚)。

棕榈油组成及熔点

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 52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皂化价,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7(8)杂质%:0.09(9)熔点℃:52(10)酸价,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碘价(韦氏法):40gI/100g。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44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价,gI/100g:53(3)皂化价,mgKOH/g:187(4) 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 R3.0(7)水分及挥发物%:0.06(8)杂质%:0.05(9)熔点℃:44(10)酸价,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33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价,gI/100g:54(3)皂化价,mgKOH/g:184(4) 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 R3.0(7)水分及挥发物%:0.04(8)杂质%:0.04(9)熔点℃:33(10)酸价,mgKOH/g:0.1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24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40℃/25℃水)0.902(2)碘值gI/100g:56(3)皂化值,mgKOH/g:180(4) 透明度:3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 R3.0(7)水分及挥发物%:0.03(8)杂质%:0.03(9)熔点℃:24(10)酸值mgKOH/g:0.16(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棕榈油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均衡,大约有44%的棕榈酸,5%的硬脂

棕榈油资料.doc

棕榈油现货与期货知识集粹 目录 一、棕榈油现货基本情况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 (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 (四)棕榈油的主要用途 (五)棕榈油的保管方式 二、全球棕榈油的生产与贸易 (一)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 (二)棕榈油主要生产国 (三)全球棕榈油贸易状况 (四)世界棕榈油的消费状况 (五)国际市场中棕榈油价格走势 (六)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加工和出口 三、我国棕榈油的进口 (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 (二)近期棕榈油进口政策的变化 (三)分国别棕榈油进口情况 (四)我国棕榈油分海关进口情况 (五)我国不同度数棕榈油进口情况 四、我国棕榈油的加工、流通及消费 (一)我国棕榈油加工、流通情况 (二)我国棕榈油消费情况 五、棕榈油的现货价格 六、国内棕榈油现货中远期交易情况 七、国际棕榈油期货交易发展趋势 (一)国际棕榈油现货市场背景 (二)交易所竞争日趋激烈 八、大马交易所毛棕榈油期货合约及制度 (一)大马交易所毛棕榈油期货合约 (二)大马交易所毛棕榈油交割品级要求及交割地点(三)大马交易所毛棕榈油期货相关风险管理制度 九、大马交易所毛棕榈油期货价格走势及分析 十、大马交易所棕榈油期货市场参与者

一、棕榈油现货基本情况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其中棕榈油产量

几种植物油脂肪酸的成分

1.花生油 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萮酸(behenic acid),亚油酸37.6%,油酸41.2%,二十碳烯酸,二十四烷酸等。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2.菜籽油 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 3.芝麻油 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 4.棉籽油 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 5.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90%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6%左右,还含有维生素E,植物固醇、磷脂、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 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 6. 亚麻油 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 7. 红花籽油 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 8. 大豆油 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 脂肪酸组成如下:豆蔻酸≦ 0.05% 饱和脂肪酸,棕榈酸 7.5 - 20.0% 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 0.3 - 3.5% 单不饱和脂肪酸,十七烷酸≦ 0.3%,十七碳一烯酸≦ 0.3%,硬脂酸 0.5 - 5.0% 饱和脂肪酸,油酸 55.0-83.0 %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 3.5 –21.0% 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 1.0% 多

椰子油使用方法1、外用

椰子油使用方法1、外用 椰子油使用方法1、外用护肤:每日洗脸或沐浴后可取适量椰子油涂抹在脸部或身体上,按摩1-2分钟,皮肤会变得光滑细润。或者每次做面膜前,先用椰子油在面部按摩1分钟左右时间,然后再敷上面膜。 护发:每日取适量椰子油按摩头皮及发梢,而后至少揉搓15 分钟,过后可将油洗掉,长期使用头发会变得乌黑亮丽。秀发的吸收能力要比皮肤差,因此在护理中需要等待的时间稍长一些。 卸妆:椰子油有强力的清洁效果,可清洁皮肤内之汗垢,绝不伤肌肤。取2-5ml的椰子油于干燥的手掌内,待彩妆及污垢浮出后,用清水洗净。卸妆后,请务必用洁面品进行双重洁面。另外卸妆时不要长期用椰子油按摩,以防余妆随着椰子油被吸收进皮肤里。 防晒:夏日外出,涂抹些许椰子油可以预防晒伤。当您用于防晒时,请记得适时地反复涂抹,因为汗水的稀释与皮肤的吸收会减弱它的防晒功效。 皮肤疾病:每日涂抹椰子油,并保持油的湿润,有缓解皮肤病的效果。 外伤消炎:在刀伤、蚊虫叮咬、烫伤伤口处,涂抹椰子油,直至痊愈,在这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确保纯鲜椰子油始终敷于患

处。用一片纱布、保鲜膜、和胶带或绷带,把浸泡好的纱布放在患处,再铺上保鲜膜,用胶带或绷带把它系好。请保持纱布和绷带的湿润与清洁,做到每天更换。 口腔保健:睡前刷牙后,含一汤勺椰子油,含15分钟后,然后吐掉不再喝水,有保健牙床,改善口臭、牙周炎的效果。 防妊娠纹:怀孕的母亲每天使用椰子油按摩下腹部,能帮助分娩顺利,并能预防妊娠纹。产妇使用椰子油按摩腹部,也可以减轻妊娠纹症状。 椰子油使用方法2、内服生饮:椰子油每日摄取量因人而异,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食用者感觉舒适即可 ●建议最初每天摄取1汤勺(约15ml)的初榨椰子油,先让身体适应它,然后逐渐提高摄取量。如将初榨椰子油作为润肤使用,建议每日使用1汤勺。 ●另一个确定每日摄取量的办法是根据食用者体重,体重低于23公斤的儿童建议每天摄取量为1汤勺,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摄取量为3.5汤勺。 成年人,三餐前半小时,每次服用一汤勺(15ml左右)椰子油,全天中每隔两三小时就服用椰子油一次,效果更好。注意:睡前尽量别饮用椰子油,因为椰子油有温和提神作用,如果食用过晚,会延后睡眠,但不会影响睡眠。 烹饪:耐高温,椰子油的冒烟点在230℃左右,可煎炸、烘焙、煮饭、炒菜等,在高温烹饪下保持油品的营养成分,是烹饪健康美食的上好选择。 饮料:可以在咖啡、果汁、蜂蜜、奶茶、开水里可以加入一

棕榈油1

棕榈油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东南亚和非洲作为棕榈油的主要出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消费量每年约为600万吨,占市场总量的20%。 需求情况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受全球棕榈油种植面积扩张以及成熟棕榈油面积提高等因素影响,2012年全球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或创下历史新高。 2012年年底,国内棕榈油现货市场回暖,主要是“两节”需求启动刺激终端贸易商加快采购。但与此同时,国内棕榈油进口到港速度加快,远超需求增加量;棕榈油进口成本下滑,远期预期更低。 主要产地 棕榈油又称棕油、棕皮油,由油棕果中果皮提取的油脂,为不干性油。油棕果原产于非洲西海岸,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开始大量种植,到80年代东南亚的油棕面积和产量都已超过非洲。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植物油脂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由于受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进口,进口量占世界棕榈油贸易量的15%以上。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4.5吨毛棕榈油

食用棕榈油的危害是什么

食用棕榈油的危害是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种类的食用油,当然各种类型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用处,比如有专门用来炒菜的,也有专门用来炖菜的,还有专门拌凉菜的。最近几年以来,一种名为棕榈油的食用油在市场上流通起来,那么,棕榈油到底能不能经常吃,食用棕榈油的危害是什么呢? 一、棕榈油是一类脂肪酸的混合物,熔点为40度的棕榈油 (注:指要达40度才能熔化成液体的棕榈油),只能用于做肥皂和化妆品;熔点为24度的,可以用来炸方便面和做糕点;熔点为12度的可以作为食用植物油。但现在市场最容易获得的是熔点为24度的棕榈油。这样的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猪油还高,吃了易得冠心病、高血压等病。 二、棕榈油是植物油中品质最差的一种,它含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棕榈油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超过50%,营养品质比猪油还差。当温度降低时,它会与猪油一样凝结成白色固体。长期食用棕榈油会造成人体血清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棕榈油到底能不能吃 一、为何棕榈油不适合作为日常食用油来吃?

虽然,棕榈油是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国际市场上价格最便宜的烹调油。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极少用来烹饪。主要是因为棕榈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棕榈酸和硬脂酸,总共可达50%以上,对于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很多。因此,如果作为日常食用油来食用,对于身体的危害可想而知。 二、棕榈油在食物中的应用。 虽然棕榈油不作为日常食用油,但是很多食物中都可能含有这种油脂。比如油炸食品、方便面、薯片、饼干、点心、氢化油、调和油等等。之所以将棕榈油作为这些食物的重要用油,一方面是因为氢化植物油的危害较大,顾客不认可。 为了提高销量,很多生产商会采用棕榈油;另一方面,棕榈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耐高温,烟点高,适合高温煎炸食物,这是一般植物油所不具备的特性;再者就是,棕榈油在室温下也呈现半固态和固态,对于保持食物形状稳定以及酥脆的口感更为有利。所以,棕榈油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加工食品中。 鉴于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且对于心血管疾病有潜在的风险,建议大家多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少吃深加工食品。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浅尝辄止,才是健康之道!

棕榈油用途

一、棕榈油简介 棕榈油是从棕榈的果肉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各占一半。它含有39%油酸、10%亚油酸、45%棕榈酸和4.5%的硬脂酸,富含胡萝卜素和生育三烯酚。棕榈仁油是从棕榈果仁中制取的,组分与棕榈油有很大的差别。它的组分和特性与椰子油非常相似。棕榈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围是C6-C20,脂肪酸类型以月桂酸为主,大约占总组分的46%-51%。 CH3—(CH2)14—COOH 棕榈酸 CH3—(CH2)16—COOH 硬脂酸 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亚油酸 CH3—(CH2)7—CH=CH—(CH2)7—COOH

油酸 CH3—(CH2)10—COOH 月桂酸 甘油 棕榈油加工工艺流程: 1.精炼 物理精炼: 脱色白土蒸汽 ↓ ↓ 毛油→预处理→脱色、过滤→脱臭→RBD油(精炼脱色脱臭油) ↓ ↓ 废白土脂肪酸蒸馏物和挥发物 化学精炼: 磷酸碱溶液脱色白土蒸汽 ↓ ↓↓ ↓ 毛油→预处理→碱炼→离心分离→脱色过滤→脱臭→NBD油(中和脱色脱臭油) ↓ ↓ 皂脚杂质挥发性气味 ↓

酸化 ↓ 棕榈酸油 (主要组成:游离脂肪酸中性油部分甘油酯如单甘酯甘二酯) 2.分提 干法分提:适用于中和、脱色或完全精炼后的棕榈油,不需化学试剂。油温控制在70℃,通过控制冷却水温度来得到不同熔点的组分,结晶,过滤分离。 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 表面活性剂法分提:适用于棕榈毛油。 20℃时, 0.5%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硫酸镁电解质溶液 ↓ 毛油→结晶器→离心→水相(硬脂晶体)→破乳→热水清洗→真空干燥→硬脂 ↓ 轻相(软脂)→热水清洗→真空干燥→软脂 溶剂法分提:为得到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如类可可脂或其他特殊的脂类而可以采用的唯一方法,所用溶剂为己烷和丙酮。 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 二次分提:主要应用于碘价大于60的棕榈油或棕榈油分提的中间馏分,含有较高比例的软脂酸、油酸二甘油酯,可用来生产类可可脂。 二、棕榈油的用途 棕榈油80% 被用于食用用途,其余20%的棕榈油产品被用于非食用用途,虽然与其食用部分相比用量较少,但它同样重要,因为其

什么是棕榈油

什么是棕榈油 棕榈油是什么呢,棕榈油是一种植物油,棕榈油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植物油,棕榈油和大豆油以及菜籽油被称作是三大植物油,棕榈油到现在已经有很久的食用历史了,棕榈油就是采用了油棕树的果实榨出来的油,棕榈油的营养非常的丰富,棕榈油没含有胆固醇,棕榈油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 棕榈油是非常营养的一种植物油,这个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棕榈油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棕榈油里的胆固醇含量极低,而且棕榈油不容易被氧化并且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呢。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东南亚和非洲作为棕榈油的主要出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消费量每年约为600万吨,占市场总量的20%。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像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

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棕榈油,我们知道棕榈油是健康的植物油,棕榈油的使用非常的广发,到现在棕榈油已经被使用了五千多年,所以棕榈油是一种经得起考验而且非常有营养对人体无害的食用油。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希望对这里的朋友有帮助 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 种甘油脂的混合物。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 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 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 、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 时已全无固体成分。在夏天温度超过25℃ 时现场抽样检验,直接观察即可略知被检油的掺假程度,如果油中混有白色固体状物质则可理解为是不纯的棕榈软脂这点对现场抽样检测评定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然,精确的熔点测定必须在实验室中进行。 1.2 碘价 碘价是测定油脂不饱和程度的最常用的指标,是以加到100g油中碘的克数称之。(为了便于反应的进行,以氯化碘或溴化碘代替碘),棕榈油的碘值根据不同产品品种而不同,下列为棕榈油系列产品的碘价的产品指标,方法为Wijs法。棕榈软脂:56min;棕榈油:50—55;棕榈硬脂:48max(-般在21~48.0之间);棕榈仁油:18max。通过测定碘价,也可以判断所检棕榈油是否掺假或掺假程度如何,油中所含的饱和硬脂越高碘价越低。一般低于50的棕榈软脂可能掺入棕桐油,同时可结合熔点、密度等其它指标来综合分析。 1.3 密度/比重 脂肪酸和甘油酯的密度和比重小于1,并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饱和脂肪酸的密度和比重比相应的不饱和酸为小。不饱和程度愈高,则密度和比重愈大。共轭脂肪酸的密度和比重大于非共轭酸,

棕榈油

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入中国市场连续报道 棕榈油:马来西亚的健康使者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每年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哥伦比亚、尼日利亚、象牙海岸等国家,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热带地区,现在经过改良的棕榈品种已经广泛地在这些热带地区种植。马来西亚是目前棕榈油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其棕榈油产品远销至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油脂市场上,马来西亚棕榈油也占重要一席。近年来,马来西亚棕榈油约占中国棕榈油总进口量的70%,马来西亚也是向中国出口棕榈油最多的国家。 棕榈油的起源 自纪元伊始,人类便依赖植物为食物。有一种植物——油棕树,是食用油的丰富的来源。事实上,从油棕树果实中得到的油是所有油料作物中产量最高的,这种树的学名叫Elaeis guineensis。 1870年油棕树传入马来西亚时只被当作一种装饰植物。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商业种植。二十世纪60年代,橡胶和咖啡是马来西亚主要的贸易收入来源,为了减低对两者的依赖,政府采取措施加大了棕榈油的生产。今天,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棕油占马来西亚国家总产值的10%。 马来西亚棕榈油——健康生活的精华: 1.不含胆固醇 2.含有均衡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

3.食用棕榈油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4.它可增加“好的”胆固醇(HDL)的含量、降低“坏的”胆固醇(LDL)的含量 5.它是天然维生素E最丰富的来源 6.富含维生素E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原体的胡萝卜素 7.用它制作的人造奶油和起酥油不合反式脂肪酸 8.它是一种极好的烹调油、煎炸油 马来西亚的棕榈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油来源。毛棕榈油,加工后生产出一种金黄色的液体和固体脂。棕榈油富含脂肪酸并富含各类维生素。相比之下,棕榈油含有更多高油酸性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卓越的品质有益于健康。 首先,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它易被消化、吸收和利用。这使它适合那些有特殊饮食要求人们的需求,如康复中的人群。 烹饪中,特别是煎炸中,棕榈油不会在食品中留下很浓的味道,即便不立即食用,食品也不至于迅速变质。油棕树介绍 油棕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它从种植后的两年半至三年开始结果,经济寿命长达二十五年。每年每公顷油棕树可产五吨棕榈油,这比其他油料作物的产量高出五至十倍。 油棕果可被加工出两种不同的油,果肉可提炼出棕榈油,果仁获得棕仁油。每个油棕果中可得到九份棕榈油和一份棕仁油。新榨的棕榈油是目前所知维生素A原体、β胡萝卜素的最丰富来源,它还含有成分很高的维生素E类的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 自然健康的油脂 棕榈油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作,属性温和。虽然所有植物油都含有维生素E,但棕榈油的维生素E群中,

椰子油脂肪酸开发前景

椰子油脂肪酸开发前景 椰子油脂肪酸(Cocinic acid)又叫椰子油酸或椰油酸,化学名称叫4-羟基-6-甲基-1,3-苯二甲酸。外观为白色或乳黄色固体蜡状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带有天然椰子油香味,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于纺织助剂、丁苯橡胶乳化剂、高级香皂的皂基,合成各种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 椰油酸是由八酸、十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组成,以月桂酸为主,占50%左右。 椰子油脂肪酸的CAS NO:61788-47-4,EINECS号:262-978-7,其化学分子结构式如下: 椰子油脂肪酸组成中富含中碳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MCFA),其中己酸至癸酸(C6:0~C10:0)含量约为15%,远高于大豆油、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油脂,是目前MCFA的主要来源。 椰子油脂肪酸适用于日用、工业洗涤剂,造纸助剂及化纤油剂等的合成或复配。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简称CDEA,商品名:6501,尼纳尔)是其一种重要的下游产品之一。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浊点。性状为淡黄色至琥珀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发泡、稳泡、渗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酸性时与之配伍增稠效果特别明显,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配伍。能加强清洁效果、可用作添加剂、泡沫安定剂、助泡剂、

主要用于香波及液体洗涤剂的制造。在水中形成一种不透明的雾状溶液,在一定的搅拌下能完全透明,在一定浓度下可完全溶解于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中,在低碳和高碳中也可完全溶解(数据来源:五泰信息咨询https://www.360docs.net/doc/824069521.html, 市场调研报告https://www.360docs.net/doc/824069521.html,。 CDEA的合成原理: (1)脂肪酸和二乙醇胺直接合成法:该法工艺简单,但是成本高,副反应多,一般很少采用。 (2)精制油与二乙醇胺直接反应,也称一步法。在实用中烷醇酰胺通常由脂肪酸(FA)与过量的二乙醇胺(DEA)制成(1:2、1:1.5型)以保证脂肪酸反应完全,所得的产物是等摩尔酰胺与DEA 的缔合物,有良好的水溶性。该法成本较低,但产品色泽深,其中烷醇酰胺的含量仅70%左右,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国内中小厂家目前多采用该方法。 (3)由椰子油与醇进行醋交换反应生成月桂酸酯,再与二乙醇胺反应生成产物.也称二步法。目前国内外大企业均采用较先进的甲酯法,该法反应温度低,所得产品色泽淡、透明度好、增稠性能高。其中月桂酸二乙醇酰胺的含量可达85%以上,且原料成本与一步法持平,故产品的竞争力强。 酯交换法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合成过程中涉及到甲醇的弥散、劳动保护、防火、防爆等问题。若使用油和甲醇合成高级脂肪酸甲酯,需要进一步分离产物中的甘油。因而甲酯化法设备投资比较大,更须

棕榈油简介

[1]棕榈油是一种植物油,又名,是从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 取出来的,是续大豆色拉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为生物柴油使用。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产国。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受全球棕榈种植面积扩张以及成熟棕榈油面积提高等因素影响,2013年全球棕 榈油产量继续增加,或创下历史新高。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 中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 棕榈油是从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Refin 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它被人们当成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花生油、向日葵油、、猪油和牛油等。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报告

棕榈油期货价格的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 (2013-12-12 16:17:19) 1、用途: 无论是国还是国外,都以食用为主,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 广泛使用的工业煎炸油,大量地用于薯条、膨化食品和方便面的生产过程中。工业用途占总消费量的比重相对较小(20%左右),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生物燃料成为了未来的新增长点。 2、生产 东南亚是最大产区,其中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全球最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2007/2008年 度,两国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4.2%和42.7%,占绝对主导地位。 目前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 3、消费 消费量超过100万吨的主要消费国有中国、印尼、欧盟、印度、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的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0%,其中,中国是第一消费大国,2007/2008年度,占全球的13.7%。 中国、印度、欧盟和巴基斯坦是全球进口量最大的前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年进口量超过500万吨。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66%)和印尼(33%)。 4、棕榈油的季节性: 我国消费以食用消费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因此其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 以往年份里,棕榈油消费具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熔点高,在冬季容易凝结,不易于搀兑,因此出现夏旺冬淡状况。但近几年来随着棕榈油分提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低熔点的棕榈油开始进入冬季消费市场。 5、价格的影响因素: 产量:马来西亚和印尼两个国家的产量 库存:由于棕榈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库存增加,价格往往会迅速走低。 需求:棕榈油在我国是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植物油品种,占国植物油消费总量的20%以上。随着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消费扩以及对其他植物油食用消费的替代增长,棕榈油的需求扩更加迅速,必然会对其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棕榈油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上市的第一个纯进口品种。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是目前国消费市场上三大主要植物油。棕榈油期货07年10月份在大商所上市后,与大商所去挂牌交易的豆油期货和商所挂牌交易的菜籽油期货,形成了完善的国油脂期货市场。榈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众多,比

饲用油脂

饲用油脂 饲用油脂的使用价值 人们最初在日粮中添加油脂的目的是提供高浓度能量,满足动物快速生长过程对高能量的需求。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和油脂在饲料中广泛使用,人们发现了油脂更多的使用价值。 1.能值 油脂的能量浓度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25倍,可以很容易用来配制高能日粮。脂肪还能与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互作,提供超过理论计算的总代谢能和净能,产生超额能量效应。油脂热增耗低,在动物处于炎热环境下,添加油脂可以明显减轻动物热应激发生程度,提高动物生产水平。 2.必需脂肪酸 快速增长动物对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a-亚麻酸)的需求大增,常规饲料原料可能不能完全满足,添加适量(2%以上)油脂就足以满足动物 对必需脂肪酸需求。 3.促进脂溶性营养成分的吸收 日粮必须保持一定水平的脂肪,脂溶性色素和维生素才能良好消化吸收,而饲料原料中脂肪含量往往变异很大,添加适量外源脂肪可以减少原料

脂肪变异带来的脂溶性成分消化吸收不稳定,保证脂溶性成分稳定发挥作用。 4.适口性 饲料中添加油脂可以使饲料产生滑润的口腔触觉感觉,同时带有愉悦的油香气,更容易被动物接受和采食,提高动物采食量。 5.饲料稳定性 油脂具有一定的粘性,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减少饲料分级,保证使用过程中营养成分在饲料均匀分布,达到最佳的利用价值。油脂还具有疏水性,在水产颗粒饲料中添加油脂能延长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时间,减少营养成分的散失。 6.饲料加工 饲料添加适量(1%以上)油脂可以减少饲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减少物料损耗,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添加油脂还能降低饲料制粒过程的摩擦阻力,降低能耗,延长设备使用时间。 饲料用油脂的分类 饲用油脂属于真脂,来源于植物种子或者动物体组织。常温下,植物油脂一般为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一般为固态,称为脂。无论是单一来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大部分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实验研究发现,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肝脏的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 ) 还原酶的活性增高,使胆固醇合成增加,植物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有椰子油、棉籽油和可可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不必需脂肪酸,可以在体内合成,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棕榈烯酸及油酸,是橄榄油的最主要成分;而芥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果仁及牛油果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多个双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常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红花籽油、粟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及果仁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动物脂肪与植物油 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离不开动物脂肪与植物油,应如何去认识和应用呢?油脂的营养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来源。人们常认为动物脂肪就是饱和脂肪,就不好,而植物脂肪就是不饱和脂肪,所以就好,其实这并不确切。譬如,鱼肝油是动物脂肪,但不饱和脂肪酸很多,而椰子油是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却很多。因此,衡量动物脂肪与植物油的好坏,关键在于它本身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及其饱和程度、维生素含量、消化率的高低、储存性能等。下面比较动物脂肪(猪油、牛油、羊脂、黄油、奶油)和植物油(芝麻油又名香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

棕榈油简介

[1]棕榈油是一种植物油,又名棕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是续大豆色拉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为生物柴油使用。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产国。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受全球棕榈种植面积扩张以及成熟棕榈油面积提高等因素影响,2013年全 球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或创下历史新高。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 中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精炼油(Refin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2]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