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

1.人员

车梯作业不少于12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8人(不含司机)。

2.工具

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接触网作业车 台 1

2 大绳滑轮组 1:0

3 套 1

3 单大绳 20m 根 1

4 工具包 个 1

5 钢卷尺 把 1

6 水平尺 600mm 把 1

7 力矩扳手 套 2

8 断线钳 600 把 1

9 扭面器 85-120 把 2

10 铁榔头 把 1

11 木手锤(橡胶锤) 把 1

12 测量工具 测量仪或

测杆

套 1

13 安全工具

14 防护工具

3.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定位线夹 个 装配形式确定

2 锚支定位卡子 个 装配形式确定

3 支持器 个 装配形式确定

4 吊弦线夹 套 1

5 吊弦 套 1

6 定位环 套 2

7 定位管卡子 套 1

8 开口销 个 适量 各种型号

9 弹簧销 个 适量 各种型号

10 销钉 个 适量 各种型号

11 垫圈 个 若干 各种型号

12 螺栓 套 若干 各种型号

13 绑扎线 φ1.6 米 若干

14 不锈钢铁线 φ3.5 米 若干

15 钙基脂润滑油 袋 1

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

二、检修技术标准

1.腕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腕臂偏移应符合腕臂偏移安装曲线要求。腕臂无弯曲,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0mm。悬挂点距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符合规定。

2.平腕臂(压管)端部露头200mm,直线及曲线上腕臂安装完毕后,不得抬头,平腕臂(压管)低头斜率不大于30‰。

3.水平拉杆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拉杆安装位置要满足承力索的悬挂需要,必须处于受拉状态。

(2)拉杆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悬挂点侧仰高不超过100mm;

4.腕臂带电部分不得侵入电气包络线。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

5.结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00mm。

6.腕臂上的各部件(不包括定位装置)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铰接处转动灵活。

(1)防风拉线环的U形螺栓穿向补偿下锚方向(以中心锚结为界),防风拉线长环在定位管端。

(2)腕臂棒式绝缘子排水孔朝下。

7.各部零部件无裂纹、变形,顶丝、锁紧螺母无缺失。 8.支撑定位装置各零部件均按规定力矩进行紧固(见附件1:接触网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

9.双线路腕臂应保持水平状态,其允许仰高不超过100mm,无永久性变形。定位立柱应保持铅垂状态,无永久性弯曲变形。

10.定位线夹处接触线工作面平行于轨面连线,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符合规定。当电力机车受电弓通过和温度变化时,接触线能上下、左右自由移动。

11.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一般情况下呈水平状态,正定位允许抬头;反定位允许低头,但坡度不得大于150mm/m。正、反定位管状态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定位管端部余长为150mm。

12.定位线夹受力面安装正确,U形定位销钉应从无环夹板侧穿向有环夹板侧,并向上弯曲600

,止动垫片安装到位。

图3-3-1

13.双腕臂能分别随温度变化自由移动、不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支

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0mm。

U型销的掰开方向应朝

上60度√

14.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影响受电弓运行。

15.定位装置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定位器偏移

定位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允许误差±10%。

(2)定位器坡度

曲线软定位器坡度在标准值的基础上应考虑外轨超高,但不得超过定位器坡度的最大标准值。

对于限位、弓形等定位器,安装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设计的要求。

(3)拉出值

曲线半径(m) 300~12001200≤R≤1800R>1800 ∞

区间拉出值(mm) 400 250 150 ±300

隧道拉出值(mm) 300 150 100 ±200

①V<160Km/h时,接触线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大允许偏差±30mm。

②V≥160Km/h时,接触线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大允许偏差±20mm。

(4)定位器间隙

限位定位器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1.5倍时限位的要求,对无法限位定位的,按2倍抬升量设计,校验受电弓抬升400mm时不与任何支持装置发生碰撞。

限位定位器子钉间隙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lmm。

限位间隙d=h×a/L(h为定位器的现为范围,按受电弓最高抬升量150mm的1.5倍计算为225mm,a为限位支座底部至限位顶块间距离,一般为90mm,L为限位定位器长度) ,如下表3所示:

序号 定位器长(L) 定位器限位间隙(d)

1 1150 17.6

2 1250 16.2

示例: hmax= 225mm, a=90mm, L=1150mm d=17.6 mm

hmax= 225mm, a=90mm, L=1250mm d=16.2 mm

限位间隙

(5)防风拉线

防风拉线固定环距定位器端头水平距离600mm,允许误差+50~-100mm,面向下锚侧安装,防风拉线与水平方向呈45°。

图3-3-3

防风拉线短环端回头100mm;长环断回头250mm,防风拉线固定环应位于长环中间位置,向上推金属圈,并在末端作一个弯。

(6)定位器等电位连接线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7)曲线软定位器与腕臂定位环之间的连接采用带防松措施的不锈钢调整螺栓或直径为Φ4mm 的不锈钢整体钢丝绳,部分普速线路困难情况可采取2股直径为Φ3.5mm 不锈钢铁线拧合而成。使用CC 型调整螺栓时,螺纹露头不小于20mm,并有防转动的开口销或用Ф1.6不锈钢丝穿孔与调整螺栓本体绑扎2圈。

水平距离600mm

防风拉线 拉线定位环

定位器端头圆孔

图3-3-4风拉线安装示意图

(8)工作支定位器应处于受拉状态,支持器安装方向正确,定位管在支持器外露应在50~80mm范围内。

(9)当反定位管采用“V”字斜拉线时,其长度和张力应相等,斜拉线宜采用截面积为10mm2的整体不锈钢丝绳或Φ10圆钢,如采用不锈钢丝时按下列标准制作:用2股直径为Φ3.5mm的不锈钢丝拧合而成,受力均匀,在承力索端采用吊弦线夹或钢线卡子永久固定,若在定位管端采用可调式时,斜拉线回环直径80~100mm,回环垂直于线路平面,距离支撑管卡子300mm;

(10)当反定位器采用单斜拉线时,采用截面积为10 mm2的整体不锈钢丝绳时受力均匀。其在斜腕臂连接斜拉线的支撑管卡子(定位环)处采用永久固定方式,距承力索座(套管绞环)200mm,在定位管支撑管卡子处采用可调方式时,斜拉线回环直径80~100mm,回环垂直于线路平面,距离支撑管卡子300mm;

(11)反定位器上的支撑管卡子距长定位环应保持100~150mm的距离,长定位环处反定位器露头不超过400mm;

(12)正定位的定位管宜采用防风支撑管安装方式,当采用不锈钢丝绳时,连接方式与单斜拉线连接方式一致;

(13)定位环应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受力面正确。定位管上定位环的安装位置距定位管根部不小于40mm(软定位器上的定位环距端部的长度以40mm为宜)。定位装置各部件之间应连接可靠,定位钩与定位环的铰接状态良好,转动灵活,无卡滞,且无放电和烧伤痕迹等电腐蚀现象。

三、作业程序

1.提前测量定位点接触线高度及拉出值,确定调整量。

2.检调定位器偏移、坡度及拉出值,测量限位间隙是否符合标准,限位间隙测量方法如下:

利用异径塞棒测量定位器止钉间隙,异性塞棒粗端用于测量1150mm定位器止钉间隙,细端用于测量1250mm定位器止钉间隙,间隙大于塞棒直径1-2mm为合格。

图3-3-5 限位间隙检查示意图

3.检查定位钩、定位器、定位线夹等有无裂纹、烧损、磨损、严重锈蚀等缺陷,检查定位线夹螺母是否在受压侧, U型穿销是否向上掰成600,止动垫片应隈到位。

4.检查定位器尾部电连接线固定螺栓是否紧固。

图3-3-7连接线安装工艺

图3-3-8 正确连接线安装图片

5.检查防风拉线安装状态是否有卡制现象,测量防风拉线固定环距定位器端头水平距离为600mm面向下锚侧,与水平方向呈45°,短环回头100mm,长环回头250mm。

6.检查平腕臂、压管、水平拉杆受力状态是否良好,综合调整套管铰环位置和调节板孔位(压管调节滑动管长度),若腕臂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腕臂。

7.检查防风支撑、定位环、支撑管卡子、调整螺栓、软定位拉线、斜拉线等支撑装置零部件状态是否良好,各部螺栓是否紧固到位(见附件1:接触网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

8.检查腕臂如有无弯曲、永久性变形和严重锈蚀,存在以上缺陷

时进行更换;检查偏移值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9.清扫绝缘,并检查绝缘状态情况,是否有破损和放电痕迹。

四、处理方法

1.腕臂顺线路的偏移值不符合规定调整方法

(1)查阅腕臂安装曲线图,根据现场温度,确定腕臂偏移值或通过腕臂偏移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确定腕臂偏移值。

腕臂偏移计算公式:E=La(Tx-Tp)

E:表示腕臂偏移值(负值表示偏向中锚侧,正值表示偏向下锚侧)L:表示调整腕臂到中锚中心柱的距离

a:表示线涨系数(铜的线涨系数为17×10-6)

Tx:表示现场温度 Tp:表示无偏移温度(根据设计值)

(2)松开承力索座压板螺母,移动腕臂到规定偏移值处;小半径曲线时需在支柱顶部或腕臂顶部(方法同曲线更换平腕臂)搭0.75T手扳葫芦卸载承力索座所受曲线分力。

(3)拧紧承力索座压板螺母。

2.定位器偏移值不符合标准调整方法

(1)根据测量数据,确定调整方向和调整量。

定位偏移值的计算公式:

E=La(t

x -t

p

L——定位器至中心锚结的距离(m)

a——线胀系数(1/℃) t

x

——调整时的温度(℃)

t

p

——平均温度(℃)

(2)确认腕臂偏移正确。否则先在承力索上做好标记,松动组合承力索线夹螺栓,推动腕臂移到标准位置。

(3)用手扳葫芦等,将定位器卸载(卸载方法见接触线检修工艺),松动定位线夹螺栓,将定位器调至标准位置,按标准力矩紧固。

(4)松动、拆除手扳葫芦。

3.定位器坡度不符合要求调整方法

(1)在保证接触线高度的前提下调整吊弦。

(2)升降腕臂上定位环或下部定位绳的位置直至达到要求。

(3)一般情况下,直线正定位环高=H+230mm,反定位时为H+380mm(H 为接触线高度)。

4.定位拉出值调整方法

将定位器卸载,松开定位管上的定位环(或软横跨下部固定绳上的定位环线夹),根据调整量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然后紧固其各部螺栓,拆除工具。

5.斜拉线处理方法

(1)斜拉线不受力,对可调式斜拉线,调整其拉线长度即可。

(2)斜拉线损坏,对损坏的斜拉线进行更换(若无备用斜拉线,可用2股直径为Φ3.5mm的不锈钢丝(或铁丝)制成后,临时代替斜拉线。后续进行更换。

五、安全卡控重点

1.调整定位坡度及调整接触线高度时,两者必须相互兼顾。

2.受力部件的更换必须卸载后,方可进行。

3.调整定位偏移后及安装定位线夹时要确认定位线夹落槽。

4.定位器调整程序:

(1)确定接触线高度;

(2)调整定位器偏移;

(3)调整定位器坡度;

(4)调整拉出值。

5.水平拉杆只能承受拉力,在受压或难以判断是受拉还是受压的情况下选用压管。

6.调整或更换套管铰环、定位环等受力部件时,必须在充分卸载的情况下进行。

7.小曲线半径进行卸载张力作业时要站在线索受力反方向,防止线索伤人。

8.更换支撑定位装置应通过预检、计算后安装,所有参数一次达标,避免反复调整。

9.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零件表面的最终洁净。要轻拿轻放,不能野蛮安装,保证各零配件不能有划痕、碰伤、弯曲、变形等现象。

10.车梯作业要采取防止倾倒和滑移的措施。作业车作业时指定专人操作作业平台,超出车梯工作台范围内作业或作业平台外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防止高空坠落。

11.隧道内接触网参数测量只能使用激光测量仪,禁止使用绝缘测杆测量。

12.调整承力索位置、更换悬吊等受力部件时,必须在充分卸载的情况下进行。

13.使用力矩扳手按标准力矩对设备进行安装、紧固作业。

人工立杆作业指导书教程文件

一、人工立水泥杆作业指导书 一、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18米及以下水泥电杆的组立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引用标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作业目的 保证电杆组立满足运行条件、符合质量要求。 四、作业流程 4.1作业程序 4.2、操作方法 1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常用立杆方法有多种,如汽车起重机立杆;用架杆组立;叉杆组立;人字型抱杆组立等。下面仅述采用固定的人字型抱杆立杆的方法。文中所讲的电杆均指钢筋混凝土电杆。 立杆就是将电杆按照规定位置立起埋入杆坑,有些杆还要按规定装设拉线。 4.3施工准备: 电杆组立前应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对使用的机具进行检查,应良好;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和施工程序。 电杆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复核坑深,清除坑内余土并找平;检查马道是否合适;设计要求需装设底盘时,将底盘水平放置于坑内中心。 用红漆标出电杆埋深,然后使用撬棍将电杆移到马道上,调整杆身使杆根对准坑内滑板,以便杆根下滑,同时防止杆根冲坏坑壁。 当线路需跨越时,一根电杆高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用两根电杆连接,目前,一般采用电焊法或法兰盘连接法。 五、立杆:

采用固定人字形抱杆立杆,工机具见表: 5.1地锚设置: 沿杆坑中心线在牵引反方向距杆坑中心约1.5倍杆长处,埋设地锚,以便固定制动器与临时拉线(制动绳); 在立杆方向的左右侧,距杆坑中心线约1.5倍杆长处,各埋设一个地锚,作固定临时拉线用(晃绳); 在牵引侧距杆坑中心线约1.5倍杆长处,设牵引地锚,以便固定滑轮组; 在距牵引地锚后15m处,埋设一个地锚,作固定绞磨用; 牵引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5m,其余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2m。与地锚接触的坑壁应保持垂直,其下部应挖一个放置地锚的土槽。地锚应与牵引方向保持垂直。在淤泥及砂土处设置地锚时,应在地锚上加压两块木板,以加大地锚抗拉力。 5.2起吊工机具和地锚的连接: 在电杆上用U型环固定起吊钢丝绳,并使其穿过单滑轮,单滑轮由总吊绳与抱杆连接。吊绳在抱杆上至少缠绕两圈以上,以免窜动。杆高在15m以下的电杆,可采用单固定点起吊。 在抱杆顶端与牵引地锚间经滑轮组连接,使牵引绳由动滑轮引出,通过导向滑轮与绞磨连接。 用U型环将吊绳和牵引绳在抱杆上固定。 在地势不好的情况下立杆时,为防止抱杆倾倒,在其顶端绑扎处加装两侧晃绳,以使抱杆稳定。

接触网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教学文案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DK588+588.21~DK636+661.62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合福施图(路)-HFMG-07-J00)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7、《路基接触网基础》(合福客专施(房)-2001) 8、《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V) 9、《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II)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1、路基段CPIII控制桩基础施工图 1.2编制原则 本方案遵循有关规范、标准、设计文件、招标文件等,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 1.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京福客专合肥至福州铁路段HFMG-V标段桥梁公司分部施工管段DK607+813.97~DK619+000内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京福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采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设计速度为250km/h,采用电力牵引动车组双线运营模式。中铁一局集团合福铁路客运专线福建段V标桥梁公司分部,起讫里程为:DK607+813.97~DK619+000,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境内,总长11.2km。 2.2主要工程数量 我分部管段内路基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六种:ZJ-A1、B1、C1桩基础和DJ-A(二)、B(二)、C(二)独立基础。拉线基础有两种,分别是ZJLX和DJLX。桥梁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三种QJ-A2,QJ-B,QJ-C,拉线基础为QJLX-1基础一种。 各型号接触网基础数量见表2.1、2.2

110kV钢管杆作业指导书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110kV 临时用电线路工程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2012年6月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适用范围 (1) 1.2、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1) 1.3、概述 (1) 第二章作业准备及条件 (3) 2.1、组立方法的选择 (3) 2.2、吊装机械设备的选择 (3) 2.3、技术准备和条件 (3) 2.4、人员配置 (5) 2.5、机具配置 (5) 第三章作业方法及施工要求 (7) 3.1、钢管塔的结构特性 (7) 3.2、钢管塔的安装工艺要求 (7) 3.3、施工操作方法 (7) 3.4、钢管塔组立现场布置图 (8) 第四章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9) 4.1、作业质量应符合如下标准 (9) 4.2、材料检验要求 (9) 4.3、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9) 4.3、检验要求 (10) 第五章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1) 第六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5) 第七章作业人员的职责及权限 (16)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适用范围 1.1.1本标准适用于绵阳电铁皂角铺牵引变电站110kV临时用电线路工程的钢管杆组立的施工。 1.1.2本标准规定了钢管杆组立的施工工艺和吊装方法,明确了施工时的安全、质量注意事项、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1.2、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手册》(杆塔组立部分)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 5009·2—2004) 有关设计图纸、铁塔施工图会审纪要。 1.3、概述 1.3.1本工程起于110kV兴高Ⅱ线N12塔“T”接点起,至于110kV变电站进线构架止,全长0.581km的110kV单回架空线路本体设计。 线路名称: 导线型号:LGJ-240/30 地线型号:LBGJ-50-20AC 本工程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1.3.2杆塔型号及数量: 1.3. 2.1本工程共有杆塔7基,其中单回路转角塔4基,占57.1%;单回路转角钢管杆2基,占28.6%;双回路终端塔1基,占14.3%。 使用塔型及数量见下表:表1

盘扣支架作业指导书

盘扣式支架作业指导书 一、盘扣组成及特点 本项目盘扣材质均采用Q345A,盘扣支架主要由立杆、水平杆、竖向斜杆、可调底座、可调托座等组成。立杆直径为φ60mm,壁厚为3.2mm,型号有50cm、100cm、150cm、200cm、250cm、300cm;水平杆管径为φ48mm,管壁厚为2.5mm,型号有30~180cm(以30cm的倍数);竖向斜杆管径为φ48mm,管壁厚为2.5mm,具体采用的型号根据支架布置图确定。盘扣支架全部经过热镀锌处理。 图1 盘扣节点 盘扣支架的特点: 1、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承载能力高,考虑安全系数,单肢设计承载力可达40KN以上。 2、竖向拉杆,水平拉杆和斜拉杆使支撑架具有了很好的稳定性。材料用量少,安装快捷、简便,效率高。 3、热镀锌防腐处理,坚固耐用,周转次数高,节约成本。 二、盘扣支架组搭步骤 1.可调底座 依支架配置图尺寸放样后,将可调底座排列至定点。 1

受力平面 立杆套筒 图2 可调底座 2.基座 将基座的立杆套筒部份朝上套入可调底座上方,基座下缘需完全置入扳手受力平面的凹槽内。 图3 基座 3、第一层水平杆 将水平杆头套入圆盘小孔位置使水平杆头前端抵住立杆圆管,再以斜楔贯穿小孔敲紧固定。 4.基础立杆:

未加装(连接棒)的立杆统称为「基础立杆」,依下图所示将「基础立杆」长端插入基座的套筒中。以检查孔位置查看基础立杆是否插至套筒底部。「基础立杆」仅使用在第一层搭接,第二层往上均使用「立杆」。 L=10cm 检查孔 5 4 L=40cm 5.第二层水平杆 如下图位置,依步聚3安装第二层水平杆。

6.第一层竖向斜杆: 将「竖向斜杆」全部依顺时针或全部逆时针方向组搭,如下图。将「竖向斜杆」套入圆盘大孔位置,使竖向斜杆头前端抵住立杆圆管,再以斜楔贯穿大孔敲紧固定。注意!竖向斜杆具有方向性,方向相反即无法搭接。 7.第三层水平杆: 如下图位置,依步聚3安装第三层水平杆。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 指导书 二○一四年五月

目录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3) 第二节基坑开挖 (4) 第三节基础浇筑 (9) 第四节混凝土支柱安装及整正 (16) 第五节硬横梁安装—钢柱安装 (25) 第六节硬横梁安装—横梁安装 (29) 第七节硬横梁安装—吊柱安装 (34) 第八节拉线安装 (39) 第八节支柱装配—腕臂安装 (44) 第九节补偿下锚—拉线安装 (49) 第十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展开 (54) 第十一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61) 第十二节承力索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67) 第十三节接触线架设—线索展放 (74) 第十四节定位装置安装 (84)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附加线安装架设 定位装置安装 腕臂计算参数测量 腕臂结构计算 腕臂结构预配 腕臂结构安装 承力索、中锚安装、倒鞍子 设备、接地装置安装 电连接安装、下锚绝缘子安装 静态检测 动态检测 承力索悬挂点测量 接触悬挂精调 吊弦计算 吊弦安装 吊弦制作 基坑确认 支柱安装整正 拉线安装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 预配车间施工现场工程技术部 接触线架设 定位装置初安装 补偿装置安装

第二节基坑开挖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厢车站接触网的基础浇筑。包括支柱、拉线、硬横梁支柱基础等。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基坑测量定位准确; 3 技术要求 (1)基坑开挖采用人工开挖; (2)开挖好的基坑要做好防护支撑; (3)开挖好的基坑四周做好警戒标识。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开挖→防护措施→填写记录 4.4工艺流程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先将需安装基坑周围地面清理干净、平整; (2)复核基坑类型、基坑坑深和侧面限界; (3)确认基坑类型、支柱限界、基坑深度(轨面埋深):区间:(道床高度按1.04米,底板按0.1米);H78、H60、H93 、400等径支柱:为4.14米;站场:(道床高度按

钢管杆吊装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

***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 ***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项目部

年月 批准:时间:年月日审核:时间:年月日编制:时间:年月日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SJSX2-SG01-005

注本表一式3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1份。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 5 - 1.1工程概况.................................................................................................................................. - 5 - 1.2地质、地形地貌及水文状况.................................................................................................. - 5 - 1.3交通运输情况.......................................................................................................................... - 6 - 1.4自然环境.................................................................................................................................. - 6 - 1.5铁塔配置.................................................................................................................................. - 7 - 二、编制依据................................................................................................................................................ - 8 - 三、作业流程................................................................................................................................................ - 8 - 四、工艺流程及主要质量控制点................................................................................................................ - 8 - 4.1作业准备.................................................................................................................................. - 9 - 4.2施工准备................................................................................................................................ - 10 - 4.3技术准备................................................................................................................................ - 10 - 4.4吊车就位................................................................................................................................ - 10 - 4.5地面组装................................................................................................................................ - 10 - 4.6构件吊装................................................................................................................................ - 11 - 4.7钢管杆检修............................................................................................................................ - 11 -

电杆坑拉线坑基础开挖作业指导书

一、技术措施 1. 凡参加此次工作人员,都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工作 过程中严肃认真,严禁打闹戏笑。 2. 凡登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电工安全作业培训、考试合格、适应高 空作业要求的外线电工担任,并持证上岗。 3.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与图纸施工。 4. 整个施工过程监督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负责人必须是由非常熟 悉线路架设要求、走向及图纸的人担任。 5. 所有需要使用的工器具、导线、金具、电杆、保险带等都必须是 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经试验合格的安装器材,并将其合格证、资料等认真保留存档。 6. 安装器材必须经过我矿的供应科、机电部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7. 挖坑、立杆、拉线、紧线等必须按现场的设计图纸施工。 8. 在同一路所架设的同一段线路内,所采用的导线必须材料相同、 型号相同、规格相同。 9. 架空线路最边上的导线,到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7米。 10. 各种横担、瓷瓶、设备线夹等金具的安装必须符合架空线路安装手册的有关规定。 11. 施工中所使用的金具必须经过防锈处理,规格必须符合线路要求,不可勉强代用。 12. 挖坑前应先调查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情况。立杆及修理杆

坑时,应防止杆身滚动、倾斜,采用叉杆和拉绳时,拉绳和地面成 夹角应为45°左右。. 13. 横担必须装得水平,其倾斜度不得大于1%。 14. 拉线盘的埋设要充分考虑电杆的受力方向及地形的影响。 15. 根据不同杆型的需要,选择拉线的应用类型;根据环境条件,选择拉线的结构形式。 16.导线与绝缘子的贴靠方向规定是:对于直线部分,直线杆上的导线,必须贴靠同一方向;对于转角部分,转角杆上的导线,必须贴 靠在绝缘子外侧,使导线转角的拉力加在绝缘子上,不使绑线承受拉力。 17. 电杆起立所需的立杆用工具和器具,应根据电杆的尺寸、荷重和起吊过程中的最大受力进行选择。 18. 导线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不打死弯,且不能损坏导线。 六、安全措施 1. 电杆、导线、工器具、瓷瓶、金具等的运输 ⑴、材料的运输指定专人进行清点,以免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丢失、盗走等现象的发生。 ⑵、施工过程中如需起吊,使用吊装设备进行吊装作业时,必须严 格遵守国家关于起重吊装作业的规定,并指定专人现场统一负责指挥,起吊点和起吊工器具的选择必须经试验,保证其承受拉力大于所起吊重物重力的3倍以上。起吊中,重物下面严禁站人或通过。

栏杆工程作业指导书

栏杆工程作业指导书 编制李庆日期 2014年2月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一、目的: 保证栏杆工程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符合2002年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的相关要求及合同约定的标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庆地区民用住宅小区的公共楼梯和户内金属(金属玻璃)栏杆安装工程的施工、检查和验收。(注:各类建筑的专业设计尚应满足相应设计要求) 三、编制依据: 依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规范、知名企业施工工艺标准及结合重庆地区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四、作业要点: 1.技术质量职责: 1.1业主负责监理,总、分包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并对过程、结果进行跟踪、督促管理。 1.2总包单位负总包管理责任,对最终产品负责。 1.3分包单位对施工的质量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损失。 1.4监理单位对分包单位负监督管理责任,对总分包单位负协调管理责任。 2.技术质量要求; 2.1分部(子分部)工程分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并在开工前报送监理单位和总包单位。 2.2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按要求持证上岗,并按要求报送监理单位和总包单位。 2.3分包单位施工前应接受业主、监理、总包单位对其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包括工程概况、技术质量要求、工期进度要求、安全文明施工等内容。 2.4分包单位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监理、业主要求及合同要求,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并报送监理单位和总包单位。 2.5分包单位应对作业班组进行入场教育、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2.6分包单位应及时完善各种隐蔽资料,检查记录、施工记录等,并在监理和总包单位要求、指导下装订成册或由总包单位代理装订,报送总包单位统一组卷。

接触网的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 一、定位装置的作用与选择要求 为了使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在运行中与接触线良好地接触取流,需将接触线按受电弓的运行要求进行定位,这种对接触线进行定位的装置称为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使接触线始终在受电弓滑板的工作范围内,受电弓的磨耗均匀,将接触线所产生的水平力传递给腕臂。 定位装置对于接触悬挂的工作性能及机车受电弓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定位装置的要求是: (1)定位装置应保证将接触线固定在要求的位置上。 (2)当温度变化时,定位管不影响接触线沿线路方向的移动。 (3)定位点弹性良好,当机车受电弓通过时,能使接触线均匀身高,不形成硬点,且不能与该装置发生碰撞。 二、定位装置的组成 定位装置由定位位、定位器、定位线夹及连接零件组成。根据支柱所在的位置不同及受力情况,定位装置采用不同形式,一般有硬定位装置、软定位装置、反定位装置、双定位装置及特殊定位装置。 1.定位管 定位管的作用是固定定位器并且使其在水平方向便于调节;它有普通定位管和T型定位管两种类型。 (1)普通定位管 普通定位管是用镀锌钢管加工制成的,尾部有定位钩,定位钩通常通过定位环固定在腕臂上;如图2—3—1所示。 图2-3-1 普通定位管 设置定位管的为了定位器在水平方向和坡度方向上便于调节,是定位装置结构较灵活,增加定位点的弹性。定位管的长度和外径的选用是根据支柱所在的位

置和定位管受力情况而确定的。定位管安装应呈水平状态,当定位管较长时,为了保证其的水平状态可将其端部用铁线吊住。 (2)T型定位管 T型定位管又称套筒式定位管,它与普通定位管的尾部不同,加焊了一段套管,便于与棒式绝缘子配套并增加其尾部的机械强度。T型定位管多用于隧道定位和多线路腕臂支柱装配使用。由棒式绝缘子、T型定位管、支持器、定位线夹及连接零件组成。如图2—3—2所示。 图2-3-2T型定位管 1—T型定位管;2—长支持器;3—TB-25型棒式绝缘子 2.定位器 定位器是定位装置中关键的部件,其作用是通过定位线夹把接触线按设计标准拉出值的要求固定在一定位置,并承受接触线的水平力。它是由镀锌钢管、套筒、定位销钉焊接而成。定位管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管定位器、弯管定位器、特型定位器等几种常用的定位器。如图2—3—3所示。 图2-3-3 各型定位器结构 a—直管定位器;b—T型定位器;c—软定位器;d—T型软定位器 3.定位线夹 用在接触线定位处,是用来连接接触线和定位器,适用于截面积为120m㎡、110m㎡、85m㎡的铜接触线。其由两面组成,一面为有环夹板,另一面无环夹板,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时必须把线夹入槽,紧固扭力为25N/m,注意有环夹板处于受力方向的外侧。结构如图2—3—4所示。

宁杭高铁接触网作业指导书概论

NGG/JS280-2013 南京供电段宁杭高铁接触网检修工艺 第一章总则 根据宁杭高铁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高速接触网施工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验收标准,制定本检修工艺。 对于新操作项目,需要样板引路,确认安装标准和工艺操作。特别是对于需要新增材料、配件的验证,确保材料申请的正确性。 不得踩踏接触线或对接触线施加外力,以避免影响接触线的平直度。配备携带方便和功能良好的照明工具。以确保检修的准确性。 带入线路的工机具和材料、配件等应登记编号,确保工完场地清,不留任何杂物(如一个螺帽、一个铁丝头等)。 修正或更改现有零部件(及结构)位置和状态必须得到车间技术人员、现场负责人的同意,并做好记录,确保现状满足高速运行和安全质量要求。 切实落实记名检修制度,记录检查人、检修人和现场负责人。排查发现的问题应提供照片。 第二章腕臂结构 一、作业准备 1、人员:车梯作业14人;作业车作业10人。 (1)车梯作业:工作领导人:1人;座台要令、防护:1人;车梯上作业:2人;推、扶车梯:4人;两端验电接地:4人;两端行车防护:2人

(2)作业车作业:工作领导人:1人;座台要令、防护:1人;平台上作业:2人;两端验电接地:4人;两端行车防护:2人 2、工、机具:作业车(或车梯)、水平尺、力矩扳手、钢丝套、滑轮组、滑轮、大绳、橡胶锤(或木锤)、温度计、安全工具、防护用具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3、材料:套管双耳(套管绞环)、承力索座(钩头鞍子)、定位环、管帽、黄油、调节板、平腕臂、斜腕臂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二、检查项目 1、套管座 2、承力索座 3、套筒双耳 4、套管单耳 5、定位装置 6、弹性吊索 7、其他零部件 三、检查方法与标准 1、套管座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第1部分:输电线路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编码:SDXL-ZW-06

SDXL-ZW-06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目次 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61 2 编写依据····································································································································· (61) 3 作业流程····································································································································· (62)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63 5 作业准备····································································································································· (64) 6 作业方法····································································································································· (65)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67)

更换电杆、导线、变压器、开关作业指导书

编号:×××七、10kV××线改造工程××#~××# 停电作业指导书 编写人: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工作负责人: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审核人: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批准人: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安全到位人员: 作业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供电公司××供电分公司

目录 一、准备阶段 ·····························································第×页 1.1 准备工作安排··············································第×页 1.2 作业现场示意图··········································第×页 1.3 主要工器具··················································第×页 1.4 主要设备材料··············································第×页 1.5 旧设备材料回收··········································第×页 1.6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第×页 1.7 现场补充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第×页 1.8 人员分工······················································第×页二、作业阶段······························································第×页 2.1 开工 ······························································第×页 2.2 作业内容、步骤、要求及工艺标准 ··········第×页 2.3 作业终结 ······················································第×页 三、总结阶段······························································第×页附: 1 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2 质量检查记录

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京广线(北京局)松林店(不含)~局界 电气化改造工程 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004 编制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京广铁路电化工程项目经理部

1 目的 规范现场作业,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2 施工准备 2.1劳力组织 2.2主要工机具

2.3主要材料设备 3 工艺流程 3.1安放底板 将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用棕绳将底板系好,缓慢放入坑底。 3.2立杆 立杆车就位,司机操作吊车将杆吊起后对准坑位,支柱对准坑位后,徐徐下落,落至坑口时扶杆人员将支柱方向扭正,让杆缓缓落入坑底。待支柱倚住坑壁稳定后,进行摘钩,取下钢丝套子、吊臂复原、安装列车撤离。

3.3整正 3.3.1将整正器的框架安装在支柱上(安装高度一般为轨面上方400mm左右),整正器一端四角固定于支柱四周适当位置上(确保不侵入限界),另一端连接到支柱框架上,摇动整正器手柄,用其丝杠长度的变化调整支柱限界。 3.3.2调整支柱面与线路平行时,则将圆木矫正器插入腹孔,人工转推圆木进行调整,确保支柱面与线路平行,用丁字尺进行测量检查。 3.3.3在调整过程中,应同时利用丁字尺、水平尺、倾斜率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定,边观察、边矫正,直至参数达标。

(支柱整正图) 3.4安装下部横卧板 支柱侧面限界、倾斜度达到标准后,停止整正,将整正器手柄卸下,用棕绳系好横卧板并送至坑底,施工人员下坑调整横卧板至与支柱密贴并安装Γ型螺栓。 3.5回填:每回填200mm夯实一次,使其密实牢固。 3.6安装上部横卧板 上部横卧板顶面低于路基面不小于300mm,根据横卧板的尺寸计算出最下面一块距支柱底部的距离,然后从下往上进行安装。横卧板安装时应与支柱密贴,螺栓紧固力矩要符合设计要求。 3.7加固完成后,卸下整正器。 3.8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4 技术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 4.1支柱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弯曲度不大于2‰;支柱翼

接触网定位装置检调的资料

定位装置 组成:定位管斜吊线、定位管支撑、定位器防风拉线、定位环、定位支座、定位管、定位器、限位定位器、弓形定位器、软定位器、弹性支座、定位线夹、套管双耳、定位管卡子、锚支定位卡子、管帽等。 作用:保证接触线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在机车受电弓工作范围内,并将接触线的负荷通过支持装置传递给支柱。 技术标准 1、定位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平行于轨面,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符合规定。当电力机车受电弓通过和温度变化时,接触线能上下、左右自由移动。 2、定位器坡度。标准值:160km/h 及以下区段为1/10~1/5。160km/h 以上区段为设计值。安全值:160km/h 及以下区段为1/10~1/5;160km/h~200km/h 区段1/10~1/5。200km/h 以上区段为设计值。限界值:160km/h 及以下区段为1/10~1/3;160km/h 以上区段与安全运行值相同。 3、定位器偏移。标准值:在平均温度时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沿接触线纵向偏移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相一致。安全值:标准值±10%。限界值:极限温度时其偏移值不得大于定位器管长度的1/3。 4、软定位器的定位拉线调整端在定位器侧,固定端在腕臂侧。 5、定位管及定位肩架。反定位管、定位肩架及组合定位器的定位管的状态符合设计规定。反定位器主管两侧拉线的长度张力应相等,定位管卡子距定位环应保持100~150mm 的距离。各管口封堵良好,定位拉线受力适当且不应有严重锈蚀。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自由转动,不得卡滞;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0mm。 6、定位环应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定位管上定位环(定位支座)的安装位置距定位管根部不小 于40mm。定位装置各部件之间应连接可靠,定位钩与定位环(定位支座)的铰接状态良好。 7、弹性支座绝缘子连接器与水平线的夹角为:-7.5°~-25°;腕臂中心线与棒式绝缘子中心线的夹角不得超过30°,连接处的弹性销钉铆接牢靠;平衡阻尼器压簧的长度应保持在20~26mm 之间。 8、防风支撑。山谷口、高路堤(一般指高出自然地面5m)、高架桥等“风口”地段,应有防风措施(如在腕臂与定位管之间加设定位管支撑等)。 准备工作 1、人员:车梯作业14 人;作业车作业12 人。

吊车作业指导书资料

吊车驾驶员岗位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描述吊车驾驶员岗位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及工作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风险、可能导致的事故和应急措施,以及涉及的其它应知应会知识等。 1主要作业内容 听从指挥的指挥,控制起重机,通过吊、索具完成物资的装卸作业 2 本岗位的基本要求 2.1吊车驾驶员必须取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驾驶证、集团公司颁发的内部准驾证和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证、交通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技术等级初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2.2吊车驾驶员必须按照设备巡回检查图对所驾设备进行每日“一日三检”,岗位的“巡回检查”。 2.3基本要求: 2.3.1上岗前参加班前安全讲话。服从班长工作安排,对本岗位工作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3.2 每周按时参加周一安全例会,认真开展自学活动,做好学习记录。 2.3.3 每季度参加一次应急演练。 2.4 正确穿戴劳保上岗作业。 2.5作业许可 2.5.1双机以上联合作业应办理二级作业许可证 2.5.2一般吊装作业应由本队或本班组批准。 2.6 有关违章处罚的要求: 违反本作业指导书规定要求,将遵照《物资供销公司HSE奖惩管理办法》执行,每发现一起一般违章行为视情节轻重处责任者300-500元罚款;每发现一起严重违章行为视情节轻重处责任者500-1000元罚款;每发现一起特别严重违章行为视情节轻重处责任者1000-2000元罚款。违章年积分达到4分的,给予批评教育和口头警告;违章年积分达到5-8分的,给予1-3个月的待岗培训处理;违章年积分达到9-14分的,给予3-6个月待岗培训处理;违章年积分达到16分记以上的,给予免职或解除劳动合同处理。同时视违章情况给予取消技能鉴定资格、先进评比资格、取消年终安全奖等处罚。 2.7实施“两卡”的有关规定 作业时随身携带“两卡”(三违行为登记卡,危害识别与隐患登记卡),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并上报。 3 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3.1作业过程描述

电力专业电杆组立 金具安装 导线架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xxx工程xxxx标段 编号xxxxxxxx 电力专业电杆组立、金具安装、导线架设施 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编制: 审核: 批准: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负责人: 2016年4月5日发布2016年4月6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2.作业准备..................................... 3.技术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3) 6.劳动组织 (5) 7.材料要求 (5) 8.设备机具配置 (6) 9.质量控制及检验 (7)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8)

xxx工程 混凝土支柱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工程电力专业导线架设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架空电力线路采用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铁横担,高压线路采用LGJ 型钢芯铝绞线或采用JKLGYJ型绝缘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3) (一)作业前一天的准备 (3) (二)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4) (三)要令及验电接地程序 (5) (四)作业过程 (6) (五)撤出地线及消令 (7) (六)收工 (8) 二、岗位作业指导书 (11) (一)工作票签发人作业指导书 (11) (二)工作领导人作业指导书 (12) (三)安全员作业指导书 (14) (四)驻站联络员作业指导书 (15) (五)现场行车防护员作业指导书 (16) (六)地线监护人及操作人作业指导书 (17) (七)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指导书 (18) (八)平台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19) (九)车梯推扶人作业指导书 (20) 三、接触网巡视作业指导书 (21) 四、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 (23) (一)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23) (二)两跨式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26) (三)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 (28) (四)电联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32) (五)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5) (六)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9) (七)滑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2) (八)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4) (九)弹簧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6)

(十)绝缘子检修作业指导书 (48) (十一)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0) (十二)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 (53) (十三)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56) (十四)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9) (十五)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61) (十六)扭力扳手使用作业指导书 (65) 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9

配电线路单车带电立杆作业指导书

配电线路单车带电立杆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10KV线路新立直线杆 二、作业方法 绝缘斗臂车等电位作业 三、人员组织 工作负责人1名 作业电工2名 地面电工4名 吊机操作1名 四、工作准备 1、工作负责人进入现场,核对作业线路名称及杆号,检查作业环境和作业区域线路,确认无事故隐患。 2、合理堆放好工器具。 3、用干毛巾擦洗绝缘工具并用2500兆欧表对绝缘防护用具进行摇测,电阻应大于700兆欧。 4、检查绝缘斗臂车和吊车,确认车况良好。 5、作业现场设置围栏并围好红白带,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工作现场。 五、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工作前应与调度联系停用作业线路重合闸,工作终结后向调度汇报恢复作业线路重合闸。 2、现场开好站班会,进行“二交一查”。

3、作业时人体应保持对接地体安全距离0.4M,异相安全距离0.6M,安全距离不足时应加强安全隔离措施。 4、吊杆时尽量避免摩擦导线。 5、水泥杆根部接地,吊车整车接地。 6、地面电工穿好绝缘靴,戴好绝缘手套。 7、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工作负责人命令,不得擅自工作,加强上下联系,严格监护(必要时可增设监护人)。 8、吊机吊臂头部与带电体距离不得小于0。7米、绝缘斗臂车绝缘臂有效长度不得小于1米,操作要平稳,不猛进猛退,要注意周围导线,防止勾扎。 9、一相作业完毕后,应迅速对其恢复和保持绝缘遮蔽,然后再对另一相开展作业。 10、高低压导线同杆架设时必须做好低压线路的停电措施。 11、绝缘斗臂车驾驶员不得离开车位,防止发动机熄火。 六、操作步骤: 1、到达现场,吊车,绝缘斗臂车停放合适位置,车底专用线接地。作业人员戴好绝缘手套穿上绝缘披肩后进入现场,工作负责人进行作业交底。做好工作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2、绝缘斗臂车1#、2#电工穿好安全防护用具进入工作斗系好安全扣。绝缘斗臂车1#电工用验电器对带电导线进行验电。 3、绝缘斗臂车2#电工调整工作斗至合适位置。1#电工用绝缘隔

钢管杆作业指导书

新村变~车河工业园10-35千伏线路工程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写:李文辉 广西广能工程有限公司 河池供电局配网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一年六月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工程简述 1.线路改造起于110kV新村变,南丹车河镇工业园区金山厂附近(将10kV龙马线23、24号开Ⅱ接入新双回10kV线路)。架空线路导线型号LGJ-240/30,全长为,四回杆塔设计,本期架设10kV、35kV线路各架设2回;电缆线路型号YJV22-3×300-26/35,全长2×;YJV22-3×15,全长2×。 2本工程使用的铁塔共使用10基型号分别为:JGUS1-12、JGUS1-15、JGUS3-12、JGUS3-15、JGUS3-18、ZGUS-15、ZGUS-20;钢管杆共使用10基

型号分别为:SGJ1-12、SGJ3-12、SGJ3-15、SGJZ-12;水泥杆共使用1基型号为:NJ1-15。 2、编写依据 序号引用资料名称 1 GBJ 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3 JGJ 82-19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4 DL/T 875-2004《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标》 5 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6 DL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7 DL/T 5092-1999《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8 Q/CSG 《10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1部分:送电工程 9 《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计[2004]27号)》 10 本工程的相关设计图纸 11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 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 13 现场调查情况 3、作业流程 3.1吊车吊装钢管杆作业(工序)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