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人教版必修3)

3.2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人教版必修3)
3.2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人教版必修3)

3.2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

1、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2、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这说明()

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向侧芽

B、原顶芽不再向侧芽运送过量生长素

C、顶芽摘除后,侧芽开始分泌生长素

D、顶芽摘除后,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一般地说()

A、高浓度和低浓度都促进生长

B、高浓度和低浓度都抑制生长

C、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D、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

4、对生长素生理作用概括不准确的是()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D、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5、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6、让不易生根的植物枝条生根,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的()

A、上端

B、中部

C、下端

D、两端

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摘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

8、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

9、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

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

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

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10、初春受到寒流侵袭的梨树花瓣大部分凋萎,有的甚至脱落,有无适宜的补救办法()

A、没有适宜的补救办法

B、适当地整修枝条

C、喷施一定浓度的营养液

D、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11、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里,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和茎生长的方向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12、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13.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14、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15.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均)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

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 )

A .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B .光照不均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 .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来提供营养

D .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16. 扦插的枝条带芽,易生根成活的原因是 ( )

A.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B.芽能产生生长素

C.芽生长迅速

D.芽的顶端分生组织能进行细胞分裂

17.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

A .生长素

B

C .脱落酸

D

1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20.下左图是某学校高二学生根据西瓜授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变化曲线(注:横坐标

示实际天数,纵座标示子房直经大小),其中A 曲线表示正常授粉情况下的记录,请分析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促进

长 抑

生长

生长素浓度

(1)曲线A表示子房直经逐渐____ ,说明授粉后子房能发育成___ _,原因是胚珠发育成___ _的过程中,合成___ _,促进其发育成果实。

(2)曲线B表示子房直径逐渐___ _,说明子房___ _,曲线B下降的可能是Ⅰ雌蕊未____ ,Ⅱ子房发育早期,人为除去了__ __或被虫蛀,使果实发育缺乏___ _,而停止发育。

(3)对比曲线A和曲线B得出的结论是___ _。

(1)增大果实种子生长素

(2)变小没有发育授粉种子生长素

(3)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21.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不考虑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请设计出两种方法,来培养上右

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并说明原理:

(1)方法是___,原理是_ _。

(2)方法是______ ,原理是__ _。

(1)给予单侧光照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光侧分布少,背光侧分布多,结果背光侧生长较快,植株向光弯曲生长

(2)将花盆横放使植株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地心引力引起生长素在近地面分布多,背地面分布少,结果近地面生长快,植株向上弯曲

22、有甲、乙、丙、丁四株月季扦插枝条,分别作以下处理:甲株为带芽枝条,乙、丙、丁去芽,但丙、丁两株用两种不同浓度的人工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下端。栽植后,丙株生根很少,丁株生出大量的根。请回答:

(1)甲株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乙株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株生根很少,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丁株生出大量的根,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生长素是由_______分泌的;生长素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起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起抑制作用。

(1)能正常生根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不能正常生根去芽后,不能产生生长素,因此不能正常生根(2)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枝条生根生长素浓度适宜,促进枝条生根(3)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低浓度生长素高浓度生长素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1、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二)秦汉:初步发展,但受到限制 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2、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还不高; 3、汉武帝时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战乱不断,商业衰落 (四)隋唐:进一步发展 1、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2、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3、城市商业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 4、陆上丝路贸易达到顶峰; 5、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五)宋代:空前繁荣 1、商业活动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 市的变迁:宋以前:官府对市的管理严格,“市”“坊”分开,市场交易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 宋以后:(1)、市、坊界限被打破; (2)、“草市”更加普遍; (3)、经营时间被打破; (4)、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5)、出现四大商业名镇。 2、城市繁荣,经济职能增强; 3、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5、通过海上丝路,对外贸易发达; 6、边境榷场贸易发达; (六)元:空前繁荣 1、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2、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七)明清:进一步繁荣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全国出现30多座专门的工商业城市;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比较快; 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4、明中后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 5、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萎缩 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商业兴起较早,且不断发展; 2、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3、货币、金融发达; 4、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5、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 6、宋元时全面繁荣; 7、城镇商业繁荣程度较高; 8、外贸以朝贡贸易为主; 9、明清时外贸逐渐萎缩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和拓展,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一节,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本节课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了解,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本节的能力目标也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这一探究活动得到体现,此项探究活动能够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及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是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领悟预实验意义的良好载体。合理有序地组织好此探究活动,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1)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2)高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过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在必修一的学习中系统的学习过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但对于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和结论形成缺乏系统的思考,因此在探究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细化各步骤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二、设计思路 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和实物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标准“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不难。 较为复杂的是本节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活动的处理。由于该项探究活动跨越周期较长,材料、试剂不同也容易导致实验结果差异大,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在1课时内无法完成。在设计本节课时,事先组织部分学生进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通过实验的照片和数据记录,将其作为探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情景创设的材料,使学生对生长素的两重性有了直观印象,同时也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同时,将课堂上的探究目标确立为对实验原理、方法的探究,让学生们在问题引导下积极思考,在合作讨论中有效学习,在整个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能力。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后练习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C、顶芽与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 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析: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幼嫩的种子。 答案:A 2、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 解析:打顶使植物的顶端优势解除,从而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有利于侧芽的生长。 答案:D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与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 可能对应于下图乙中的位置就是( ) A、a B、b C、c D、d 解析:植物横放时,生长素受重力刺激集中于近地侧,d侧与b侧的生长素浓度升高,但根的 敏感程度高于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即生长1 cm所需时 间逐渐增加。 答案:D 4、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就是()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解析:顶端优势就是由于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导致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 抑制了侧芽生长的现象.解除顶端优势最常用的方法就就是去掉顶芽.B项中虽然去掉了顶 芽,但由于在顶芽断口处放有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羊毛脂中的生长素会运往侧芽,因此 不能解除顶端优势。C项就是去掉顶芽后,在顶芽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没有生长素运往侧芽,D项中琼脂小块不能提供生长素,故C、D两项措施都可解除顶端优 势。 答案:B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基础巩固训练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2014·宁波高二检测)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产生的原因就是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了侧芽处积累 D、切除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解析】选D。除去顶芽解除了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生长,A正确;顶端优势促进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顶端优势的原因就就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处积累,抑制了侧芽生长,C正确;除去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仍然很高,抑制侧芽生长,D错误。 【误区警示】本题容易错选C.误认为就是顶端的生长素产生过多抑制了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忽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就是生长素在侧芽处积累造成的。 2、(2014·日照高二检测)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于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于其生长 【解析】选D。打顶使植物的顶端优势解除,从而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有利于侧芽的生长。 3、(2014·临沂高二检测)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突破点就是: (1)理解根的向地性的原因: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2)分析曲线走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升高,最后大于虚线代表的浓度。 【解析】选A。水平放置的植物,由于受重力刺激,远地侧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随着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对近地侧根的生长会出现抑制现象,故A项正确. 4、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就是(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解析】选 D.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或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 5、切开凹凸不平、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发现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 【解析】选D.发育中的种子能产生生长素,促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若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会使西瓜表现出凹凸不平或发育不均匀。 6、(2014·菏泽高二检测)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能被应用于 ( ) A、水果催熟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属于高考的范畴,占有一定地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作用。 本课题是在前面讲过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植物的向光性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例讲诉植物的激素调节问题。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其他植物激素的理解,从而掌握植物的激素调节。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因此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不难。其次对于生物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有利于课程的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理论联系实际,简述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加深学生理解; 2、能力目标 能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设计并完成实验; 3、情感目标 探讨了生长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 (2)植物不同部位对生长素不同的敏感程度。 2.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五、教学策略 替代式教学策略、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 六、教具 多媒体教具 七、教学过程

“人体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那么植物呢?” .引入植物生长素。(2分钟) 提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生理作用时有什么特点?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最适浓度,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对比;“根据刚刚所学内容,结合生活中现象: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同学们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顶端优势?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导学案

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其他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等植物激素。 2 3.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的结果。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含义:___________的对植物的_____________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_________ 、__________广泛、___________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_______________催熟。 (2)用__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_______________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___________药物效果、药物毒性、________ 、________ 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__________ 、施用方式、___________ 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课时检测: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3、尝试利用多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讨:1、什么是植物激素?

2、看教材53页的问题探讨资料后讨论问题?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探究一: 1、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激素的作用? 2、阅读课本53-54页,归纳: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完成表格。 3、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赤霉素的? 4、以下是两种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A.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更准确?为什么? 5.各种植物激素在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时,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吗?试举例说明。(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探究二: 6、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7、请你自己进一步查找以下三方面的资料: (1).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断被发现和使用,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你可以从农业技术用书或比较可靠的网站进一步获取资料,也可以搜集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说明书,以了解有关信息。 (2).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浓度、使用时期、使用方法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造成损失。试举一两个事例。 ( 3).试列出几种我国法规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危害,或者举~两个因植物生长调节剂指标不合格而引起的农产品贸易纠纷。 8 讨论: (1).你知道哪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 2).哪些水果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乙烯利? (3).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4).如果你是水果销售员,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 9 技能应用: 假如现有一种用于麦田除草的除草剂刚刚研究出来。作为厂里的工程师,你的任务是研究这种除草剂在麦田除草时的浓度要求。请列出你的研究思路。 假如让你来设计这个产品的说明书,你认为除了浓度参考范围外,还应该在这个说明书中写些什么。 10\ 思维拓展: 分析下列图解,在空白框内填写适当的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古代商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古代商业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课分三小目阐述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古代对外贸易的变迁。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讲述了古代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元、明清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阐述了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市”的变迁及城市职能的变化;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概述了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介绍了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特征。教学时,要运用图片和资料,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理清商业活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古代的对外贸易。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等重要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辩证统一、互相作用;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图1战国货币图2秦半两钱

高中生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试题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 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 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2.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说明了( )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3.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移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能( ) 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B.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D.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4.(2011·河南焦作市模块水平测试)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 A.植物的向光性B.根的向地性 C.顶端优势D.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田中除杂草5.丝瓜是单性花,小明用正常的丝瓜雌花探究生长素的作用,他的做法是:①开花前将1号花套上纸袋,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 A.2号花未套纸袋B.2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只进行套袋处理的雌花D.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促进细胞的代谢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二、非选择题 7.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看图回答问题:

(1)曲线A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中B点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曲线交点D的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 一、选择题 1.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对照组 (未处理)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 1 0.7 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2,4—D浓度(ppm) 1000 850 720 630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实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受粉的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 4-D浓 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子番茄平0 13.26.46.53.53.43.30.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word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长素的生理作 用》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质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质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摸索回答,师提示。 提示: 1.不同。如图所示,关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 mol/L;关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 mol/L;而关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 mol/L。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关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畴则抑制生长。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摸索注意。 板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能够促进雌花的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的生长;维管束的分化、形成层活性提高;叶片的扩大;不定根、侧根的形成;种子的生长、果实的生长、坐果;伤口的愈合;顶端优势。同时能够抑制花、果实、幼叶的脱落,侧枝的生长,块根的形成等。 讲述 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能够阻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能够阻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样情形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关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来说,一样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锐;根比芽敏锐,芽比茎敏锐,幼嫩细胞敏锐,衰老细胞迟钝。双子叶植物一样比单子叶植物敏锐。 关于植物什么缘故会有顶端优势现象,目前要紧存在两种假说。 教材中介绍的是“生长素学说”,即认为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处,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那个学说是由K.V.Thimann和F.Skoog于1924年提出的,许多实验支持该学说。 另一种说明是1900年K.Goebel提出的“营养学说”。该假说认为顶芽构成营养库,垄断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侧芽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而生长受抑制。那个学说也有许多支持的证据。 介绍:α-萘乙酸(NAA)、2,4-D、生根粉

高二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练习题及答案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基础训练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致使水稻恶苗病的物质是()A.赤霉素B.赤霉菌C.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 2.细胞分裂素主要合成部位是()A.茎尖B.根尖C.成熟的果实D.萌发的种子 3.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果实发育D.果实成熟 4.细胞分裂素主要的生理作用是()A.促进细胞伸长B.促进细胞分裂C.促进细胞扩大D.抑制细胞分裂 5.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是()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 6.下列各组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 7.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作用 8.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植物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 度较高,其原因是 。 (2)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 素有。 (3)从图中可知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 长外,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4)图中各种激素动态变化说明了。(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9.下列化学物质中,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A.2,4—D B.乙烯C.吲哚乙酸D.油菜素 10.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主要的区别是()A.二者的作用不同B.二者的合成部位不同 C.二者合成的方式不同D.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11.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 取A、B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A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习题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生物选编练习 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班级姓名制作人:周彦芹 一选择题 ( )1.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 )2.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 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 生长 B、 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3.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A. 植物的向光性 B. 顶端优势 C. 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 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4.飞行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的生长方向是 A.根向下,茎向下 B.根向上,茎向上 C.根水平方向,茎向上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 () 5.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C.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枝生根D.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6.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A、芽能发育成茎和叶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有机营养()7.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顺利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 同浓度的吲哚丁酸(TBA、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 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从实验结果图来看,为促进枝 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A.3mg·mL-1 B. 6mg·mL-1 C.9mg·mL-1 D. 4.5mg·m L-1 ()8.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 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N肥B.提高CO2浓度C.喷洒磷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9.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A.根的向地性 B.茎的向光性 C.除草剂的应用 D.顶端优势 ()10.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 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 Array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生物课后巩固作业(人教必修3)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课后巩固作业(八)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符合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生理作用原理的一组是( ) A.田里倒伏的植物恢复了部分直立生长和向光性生长 B.田里倒伏的植物恢复了部分直立生长和根的向地性生长 C.根的向地性生长和果农修剪果树的顶枝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和果农修剪果树的顶枝 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茎、芽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给你的信息是( ) 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 3.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与生长关系,与P点相对应的是( )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 B.植株横置时,茎弯曲部位的近地侧 C.植株横置时,根弯曲部位的背地侧

D.具有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 4.(2011·海南高考改编)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幼根中是非极性运输 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幼根中是非极性运输 5.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A.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为图中A点和C点的浓度 B.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都为低于A点时的浓度 C.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都为高于C点时的浓度 D.再设置两种浓度之间一组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继续进行实验就能达到实

(完整word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答案.docx

[ 高二生物导学案17]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校:江门一中学科:生物编写人:马莉审稿:吴海涛 班级 ______学习小组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组内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 一、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知识目标)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能力目标)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知识目标) 4.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培养实验设计、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 和得出结论的能力。(能力目标) 【学习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学法指导 1. 使用要求:课前自主完成。 2.使用步骤:通读教材→完成”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积极思考→”分层巩固”→”大胆质 疑”→研读教材、查资料→解决问题→归纳积累知识,形成网络。 3.完成时间: 40 分钟。 【知识网络与积累】 【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既能 __________ ,也能 _____ ______ ; 既能 _________,也能 _____________ ;既能 ______________,也能 _________________ 。 (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 3)生长素调节生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浓度过高时 甚至杀死植物。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根________芽 ________茎 __________ 。 ( 4)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 顶端优势形成的原理是。 探究 1: 下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讨论: 1.对于根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曲线 AB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B 点表示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曲线 BC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C 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生长的效应是; 超过 C点,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转为,而且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 。 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根最适浓度约是mol/L;芽最适浓度约是mol/L;茎最适浓度约是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 3.作用特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性 既能生长,也能生长; 既能发芽,也能发芽; 既能落花落果,也能花果。 mol/L。 4.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和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生长;浓度过高时会生长,甚至植物。 ②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比较。 ③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根>芽 >茎。 探究2: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除?有何应用?顶端优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3.3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分析问题,学生合作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学生合作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突破措施:情境创设→阅读课本→分组构建概念图→展示→评价概念图→归纳比较 2.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突破措施: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提取信息→交流观点→形成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3第3章第3节,是在生长素及其生理功能已经阐述清楚的基础上,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扩展与总结。从实例出发,引出其他4种植物激素,以资料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并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实例、图解、思考、小字说明、资料分析、课后拓展题等多管齐下的“全方位战略”,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分析 学生之前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对于本节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与生理作用在进行简单引导后,学生是可以合作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的。 很多时候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总是理论和现象分离的,常见的现象,不知蕴含的生物学理论,所学的生物理论知识,不知就是常见的普遍现象。因此,从日常生活的物品出发,适时引发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此时,再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理解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掌握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 另外,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认识问题、解释问题,甚至解决问题,而本节的资料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同时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获得认识生活并解释生活的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学案导学法,概念图,合作学习,资料分析法 六、教学用具:实物,课件,学习资料 七、教学流程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新课标必修3)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不同。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 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 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 mol/L。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的生长;维管束的分化、形成层活性;叶片的扩大;不定根、侧根的形成;种子的生长、果实的生长、座果;伤口的愈合;顶端优势。同时可以抑制花、果实、幼叶的脱落;侧枝的生长;块根的形成等。 〖讲述〗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对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来说,一般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关于植物为什么会有顶端优势现象,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 教材中介绍的是“生长素学说”,即认为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处,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这个学说是由K.V.Thimann和F.Skoog于1924年提出的,许多实验支持该学说。 另一种解释是1900年K.Goebel提出的“营养学说”。该假说认为顶芽构成营养库,垄断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侧芽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而生长受抑制。这个学说也有不少支持的证据。 〖介绍〗α-萘乙酸(NAA)、2,4-D、生根粉 NAA是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萘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组织培养体系,可以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它具有与IAA不同的环状结构,但其侧链与IAA相同,比IAA稳定,因此常代替IAA使用。 2,4-D的化学名称是2,4-二氯苯氧乙酸,它是一种除草剂,现在广泛应用于无菌培养体系,用于诱导细胞增殖。2,4-D除了作为除草剂之外,它最显著的用途是引起脱分化和未组织化的细胞生长,另外,它还具有使幼苗矮化粗壮的功能。但2,4-D能够引起染色体变异,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 生根粉是一类可以用来促进插条生根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溶解于酒精或水,一般以生长素类物质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如ABT生根粉(商品名称艾比蒂生根粉)就含有萘乙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2、掌握实验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3、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及上课时间 1课时,10月17日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探究式教学。 2、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探究活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视频。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 从这个实验看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与其浓度有关系,低浓度的时候促进生根,高浓度时抑制生根。这是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 那么生长素的作用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作 2 4 6 8 10 12 4 4.2 4.4 4.6 4.8 5 5.2 5.4 5.6 5.8 6 NAA 的浓度(ppm ) 生根数目(个)

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大家看书50页的问题探讨,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的结果。 问:1.对于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于浓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曲线,例如对于根来说,在10-10以前是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10-10时促进效果最强;10-10到10-8随着浓度提高促进作用减弱;10-8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10-8以后随浓度提高,抑制作用增强。 对于芽、茎变化趋势是一样的,所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及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3.当生长素浓度为10-6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对根是抑制,对芽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茎是促进。 4.哪一种器官对生长素最敏感? 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和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根>芽>茎,顶芽大于侧芽。 怎样表现出促进和抑制的生理作用? 二、体现两重性的现象 现象一、顶端优势 大家看我们校园的雪松外形上有什么特征?对金子塔形,这是为什么呢? ①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的抑制的现象。 ②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③解除方法:去掉顶芽(应用:果树、棉花等的剪枝、摘心) 现象二、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10-10 10-8 10-6 10-4 10 c /m o l ·L -1 长

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

1. 对于根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曲线AB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_______________ ; B点表示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__________ 浓度; 曲线BC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_______________ ; 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 ; 超过C点,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转为____________ ,而且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___________ 。 2. 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根最适浓度约是mol/L ;芽最适浓度约是mol/L ;茎最适浓度约是mol/L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应用 (1 )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女口:等。 (2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结实; ③获得________ 果实; 区分:无子蕃茄:培育原理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作用特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 性 既能_________ 生长,也能__________ 生长; -既能 __________ 发芽,也能__________ 发芽; -既能_________ 落花落果,也能_____ 花_____ 果。 2. 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和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 ________ 生长;浓度过高时会_________ 生长,甚至________ 植物。 ②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 ________ ,老细胞则比较__________ 。 ③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根>芽>茎,顶芽_____ 侧芽。 3. ①____ 概念:植物的顶芽____________ 生长,而侧芽生长受的现象。 ②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 素浓度又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侧芽的生长受到的缘故。 ③____ 解除方法: (应用:果树、棉花等的剪枝、摘心) ④___________________ 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 三?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 )该探究实验可提出什么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2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比较简便的是 ___________ 法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3)在正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有什么好处?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预实验?为什么?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 ;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关变 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你准备设计成什么样的浓度梯度?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 )。 A. 果树的整枝修剪 B.摘心促进侧芽发育 C.无子番茄的获得 D.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2.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 —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 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 .此浓度只对杂草起作用 C.小麦和杂草对此浓度敏感程度不同 D .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起抑制作用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基础知识预习】 F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4.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分析: (1)由 于. 处生长 速度 (2)由于 处生长速度 _作用,B处生长素浓度于 A处,茎向上生长。 _作用,D处生长素浓度于 C处,根向下生长。 于A处,茎对生长素敏感性较 于C处,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 无子西瓜:培育原理 侧芽对生长 顶端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