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排气法
基础护理学:三种输液排气法比较

1 基础护理学:三种输液排气法比较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排气成功与否,是每位护士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通过几种排气法的比较,旨在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方法:传统排气法即将莫菲氏滴灌倒置,到液面至1/3~1/2时,将滴管迅速倒转180度使莫菲氏滴管内液体流入下方管内,然后逐渐完成一次性排气。
温东红等的排气法认为,将莫菲氏管下端输液管向上反折夹于手中,并挤压莫菲氏管一下或两下,使液面迅速达到1/2~2/3后,放松反折处,使莫菲氏管液体流入下方输液管内。
我们对以上两种方法进行了改良,其步骤是:将莫菲氏管倒置,挤压数下,待液面充满莫菲氏管1/3时,再挤压滴管一下或两下。
然后将莫菲氏管与水平面缓慢形成45度角,使液面流入下段输液管内,当看到液面降到下段之后,即将输液管完全垂直,此时莫菲氏管内液体快速流入下方,从而完成一次性排气。
结果:我们将300例输液病人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100例用传统排气法,乙组100例用温东红提倡的排气法,丙组100例为改良后排气法。
通过观察和效果评定,甲组成功率为86%,乙组成功率为94.2%,丙组成功率为98%.可以看出,丙组的排气法成功率大于另外两组。
讨论:传统方法中当滴管倒转180度时,因液体快速倒转而形成晃动,易使液体在流动时不稳定而产生气泡。
温东红等的排气法虽增加了压力,加快液体流入下段输液管内,可是易在反折处形成一小空隙,当放松手指之后,流入下段的液体常有一小气泡,从而影响了排气效果。
改良后的排气法形成一角度后再将液体流入下段,减缓了液体的不稳定性,液体沿管壁始终成通畅状态,即缓冲了水流冲击,又不会因反折而产生小气泡。
通过改良后排气方法,减少了气泡形成,避免因排出气泡而增加时间和浪费一些药液。
2。
静脉输液排气预防空气的技巧

优点 :传统的静脉输液排气法是液体瓶与墨菲滴管正立 ,
药 液 滴 下 时 冲力 大 , 互 震 荡 易 产 生 泡 沫 , 重 复 排 气 时造 成 相 而
该输液器包装袋 , 送至病房 , 做好核对 , 用一只手把输液瓶挂在
输 液 架 上 , 一 只手 捏 紧 墨菲 滴 管 下 端 不 松 手 , 使 墨 菲 滴 管 另 并
( 收稿 日期 :0 9 0 — 5 20 — 9 2 )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年第 1 卷 2 00 4 月下旬刊
能减 退 , 梢 神 经 病 变 , 肢 动 脉 供血 不 足[ 良好 的 护 患 关 系 、 末 下 2 1 , 精 心 的护 理治 疗 及 糖 尿 病 教 育 可 以增 强患 者 对 治 疗 的 依从 性 , 提高 糖 尿 病 足 的治 愈 率 l 引 。做 到早 发 现 、 治疗 , 而 消 除足 部 早 从
好。 方 法 : 先按 常 规 无 菌 操 作 把 输 液 器 插 入 输 液 瓶 中 , 好 首 套
倒立 , 与上段输液器成“ ” 。 u 到滴 管 内 1 ~ / ,将 墨菲滴管 自上而下 , 23后 2 3 。斜立 , 0 紧捏 墨菲滴 管下端的手此时松开 , 液体流至针 头末
作者简介: 王宗英 , ,7岁 , 女 3 本科学历 , 毕业于三峡大学护理 系, 主
管护 师 。 E mal n d i1 @s h . m — i : g al wa 1 o uo o
药液的浪费 , 操作时花费时间。 用改进后的方法排气 , 因液体和
墨菲滴管压力角度 的改变 , 排气时几乎 不产生泡沫 , 高了排 提 气的成功率 , 此方法简便 、 高效。
静脉输液排气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排气操作流程介绍静脉输液排气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步骤,目的是为了确保输液管道中无空气和气泡,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输液排气的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输液排气之前,需要准备以下物品和设备: 1. 输液器:选择合适的输液器,根据医嘱将药物加入输液器中。
2. 输液管:确保输液管的连接处完好无损,无渗漏。
3. 皮肤消毒剂:一般可选择酒精棉球或碘伏等进行皮肤消毒。
4. 消毒纱布:用于擦拭皮肤,保持清洁。
5. 注射器:选择合适的注射器,用于排气操作。
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排气位置1.确保患者舒适地卧床或坐椅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患者的姿势。
2.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步骤二:消毒皮肤1.双手洗净并戴上无菌手套。
2.选择适当的皮肤消毒剂,根据需要将其倒在消毒纱布上。
3.用消毒纱布轻轻擦拭输液部位的皮肤,保证擦拭范围大于插针所需范围。
步骤三:选择合适的插入点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插入点,一般可以选择前臂内侧或手背等部位。
2.用消毒纱布将插针所在部位包扎,提供良好的固定。
步骤四:连接输液器1.打开输液器的包装,确保包装完整无损。
如果发现损坏,应重新更换。
2.将输液器连接到输液管,确保连接口完全密闭、无渗漏。
3.确认药物已加入输液器,并将输液器倒置2-3次,使药液均匀分布。
步骤五:注射器抽空1.将药物连接口置于下方,并将注射器插入连接口。
2.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抽取一定的药物液体。
此时需要保证注射器内无气泡。
步骤六:插入插针1.将注射器连接口与插针连接口对齐。
2.轻轻旋转注射器,插入插针中。
3.保持注射器的位置,同时用手指固定插针处的皮肤。
步骤七:进行排气操作1.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药物缓慢注入静脉。
2.同时观察输液管道,如果发现有气泡或空气,应及时停止推注,将气泡排出。
3.持续观察输液管道,确保无气泡后可以继续推注。
步骤八:结束操作1.完成药物推注后,将注射器从插针中拔出。
静脉输液排气的方法

静脉输液排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缠绕式液体输送管排气管法:当液面低于茂菲氏滴定管下65CM时,可以用此方法。
具体操作为把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往上举,使莫菲氏滴管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观察液体流入莫菲氏滴管至1/3处时关紧调节器,随即放下手中输液管,待莫菲氏滴管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莫菲氏滴管里的液面后,再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
2. 分离出来针管排气管法:当液面留到茂菲氏滴管下大于65CM时,可以用此方法。
3. 指压式输液管排气法:茂菲氏滴管直立,折叠滴管根部的输液管,挤压滴管1-2次,使输液瓶内液体快速流入滴管,液面达2/3,松开折叠处,然后正常排气。
请注意,以上方法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似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寻求医疗帮助。
巧谈输液排气法1(3-5年,5年以上)

• 冲管:生理盐水250ml+肝素钠半只,
抽5-10ml冲管。
• 封管:生理盐水250ml+肝素钠半只,
抽10ml正盐水(同前) 10ML封管半小时后 回抽。 • 3.尿激酶溶栓后回 抽。
四.拔管
1、穿刺部位有炎症反应、疼痛和原因不明发热,应 拔出导管,并送导管尖端培养。 2、不需中心静脉测压或输液时应拔除导管。 3、导管不畅时,排除因体位不当或输液管道受压、 扭曲等因素外,可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缓慢推注、 抽吸,若仍不能复通则应及时拔管。 4、如患者全身、局部无反应,导管可留置一个月甚 至更长时间。 5、严格消毒,去除针线固定,轻缓拔出,按压穿刺 点5min以上,防止出现局部血肿,贴无菌敷贴或纱 布。
请欣赏 视频操作MVI_3753.MOV
讨论:
你认为呢?
传统:不安全因素 改良:值得全院推广
法律意识增强 维权意识增强 不信任感 医疗纠纷
简单、方便、 安全、有效 提高工作效率 患者、护士心 理压力小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 一.贴膜的更换
• 二.冲管与封管 • 三.堵管 • 四.拔管
• 中心静脉导管:
指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或 右心房的任何静脉导管。
• 一般主要通过锁 骨下静脉、颈内 静脉、颈外静脉、 头静脉或肘正中 静脉将导管插入 上腔静脉,也可 通过股静脉、大 隐静脉,用较长 导管插入到下腔 静脉。
贴膜的 更换
无菌纱布 每日更换
透明贴膜 每周 更换1-2次
随脏随换
冲管与封管
• 每日两次冲管12N-12MN.
改良排气方法:
步骤:
1将输液器开关滑至液面以下 2关闭输液器开关 3挤压莫菲氏滴管使液体进入 4左手反折输液器开关下端皮条 5右手将夹闭的输液器开关向上拉,使液体挤压至莫 菲氏滴管 6打开输液器开关 7松开反折的输液器开关下端皮条 8调节滴数。
巧用手指快速排气法

巧用手指快速排气法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定量的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
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持续输液时应及
时更换液体,以防空气进入,但是临床上大家常碰到各种原因导致空
气进入下段输液管。
传统的排空气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关闭调节器,
轻弹输液管,将空气弹至茂菲氏管内;另一种方法是打开调节器,护
士双手分别反折针头与导管连接处两端,旋开分离,放松导管一端,
排出液体及空气后反折夹闭导管,然后与针头端衔接旋紧。
方法1污染小,但费时、费力;方法2浪费药物、污染大且造成空气拴塞。
这里介
绍一种简单、安全、快捷的排空气法,以供参考。
1。
用物
与静脉输液法相同。
2。
方法
关闭输液调节器,更换下一瓶体,常规消毒后,从第一瓶内拔出通气
管及输液管插入第二瓶内,按压茂菲氏管,使液面达2/3或以上,护士
以左手食指为轴,以调节器上端输液管为起点,紧压食指环形绕圈,
使导管内液面上升,随之空气也上升,至全部空气都进入茂菲氏管内。
下段输液器内液面与茂菲氏管内液面融合后,即可放开下段缠绕的输
液管,此时茂菲氏管的液面会下降,输液管内空气被挤到茂菲氏管内,适当调节茂菲氏管内液面高度即可。
3。
优点
只有密闭式管上操作,密闭性好,可保持无菌,随时可以使用,节约
药物。
4。
注意事项
下段输液管内有2/3或更多空气时,不适用此方法。
调节器的位置应尽
量靠近针头,可适当放低输液瓶的位置,以便有更多的输液管供缠绕,做到心中有数。
静脉输液不同排气方法的效果探讨

闭 , 紧头皮 针 与输液 管连 接处 。 旋 悬挂 液体 瓶 于输液
架 上准 备实验 。 1 2 2 排气 方法 ..
并 与临 床上使 用 的 几种排 气 法进行 了比较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2 2 1 改 良法 . ..
挤 压滴 管 。 液体 到达 滴管 之前 在
1 1 材料 四川科 伦实 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生 产 的规 .
~一一 一~一 ~一~ 一~ ~~。 一一一 . 一一 ~一 一~
家、 同批 号 的 7号 头 皮 针输 液 器 , 秒表 。 一 高度 的 同
输液 架 。
静脉 输液是 临 床 常 用 的治 疗 手 段 和 护理 操 作 , 据报 道 ’ 有 9 ~ 9 的住 院 病 人 进 行 输 液 治 I. _ O 5 疗, 而静脉 输液排 空 气 ( 称 排 气 ) 静 脉 输 液操 作 简 是
输液 管道 中 , 致使 管道 内残 留空气 , 以一 次性排 气 难 成功 l 和导致 排 气 时 间延 长 的缺点 。同时 , 端 过 _ 5 终 滤器 、 乳头垂 直 向上 , 分 利用 空 气 密 度小 的特点 , 充 让液 体缓慢 均 匀推 动 空气 排 出。此 外 , 端滤 器 垂 终 直 向上时 , 的上半部 即与 头皮针 衔接 的一面 , 成 它 形 四周 低 中间高 的模式 , 容易收 集 空气 , 为空气顺 利 也 排 出提供 了结构 上 的保 障L 。改 良法 同 时避免 了传 6 ] 统法 和倾斜 法倒 置 、 转 滴 管 , 顺 折叠 、 开 滴管 下 端 松 输液 管 , 上提放 平 下端 输 液 管 等 繁琐 动 作 。本研 究 结果 表 明 , 良法 一 次排 气 成 功率 为 9 , 改 8 明显 高 于传 统法 的 6 % 和挤 压 法 的 6 , 8 0 P< 0 O , 均 .l平
静脉输液中两种不同排气法的效果比较

静脉输液中两种不同排气法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输液器排气方法的比较,探讨静脉输液中提高输液器一次性排气成功的方法。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8年12月~2009年3月期间在病房输液的病人中抽取300例次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采取改良排气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排气方法,观察两种方法排气时输液管内、管壁及过滤器内有无气泡,从排气到穿刺成功后固定所用的时间有无差异性。
结果:两种不同的排气方法所用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用观察组方法排气可提高输液器一次性排气的成功率。
结论:采用观察组改良排气法可显著提高输液器一次性排气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常规的输液器排气方法。
【关键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并且输液器具有无菌、无毒、无致热原、使用方便的特点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中3。
因此,输液前排气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因排气不畅、一次排气成功率低,使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下部官腔出现间断性细小气泡,从而延长操作时间、出现药液浪费污染和引起病人紧张焦虑情绪甚至引起医疗纠纷4,5,6。
本研究针对此情况,明确研究目的通过采用高琳1等研究的改良排气法并与常规排气法2,8进行比较,探求提高输液器一次排气成功的方法,不仅会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9,也可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7。
2008年12月~2009年3月,对我实习医院在此段时间内于病房输液的病人采取了改良排气法和常规排气法这两种排气方法,现将观察与记录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3月期间在我实习医院病房输液的病人中抽取30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0例次。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排气方法;观察组采用高琳等研究的改良排气法(后称改良排气法)。
两组均为同一护士操作,使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两组输液器、液体种类、环境温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成为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
的一种治疗手段。在以前, 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额外治
疗手段。在今天,静脉输液已成为医学护理中治疗与支 持的重要手段。
------ 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
长的过程Biblioteka Company LogoCompany Logo
莫生“气”,排好 “气”
Company Logo
THANKS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1 缓慢流速 2 倒立过滤器 3 在过滤器内的液面水平推进
Company Logo
细节决定成败
爱心、耐心、责任心,落到细节 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给予了患者优质的护理 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得到社会和患者的认可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方法一: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时 倾斜45度 注意水流的缓慢 不宜产生气旋 不易产生气泡 方法二: 缓慢放下倒置的茂菲滴管,使药液充分 透过过滤膜, 填充倒置椎体空间, 防止 气体残留
Company Logo
过滤器
垂直状的排气方法 液体水柱呈直线迅速流下, 容易形成气旋、飞溅的液体产生较多气泡,气 泡随着气旋被液体带入输液管道中,致使管道 内残留空气
点滴在工作,点滴在生活
Company Logo
要做好点滴工作
Company Logo
静脉输液治疗
据统计: 81% 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 的工作时间。 今天,超过80% 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 疗,而且治疗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排气不成功所带来的问题
1 2 3 4
浪费药物 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工作效率低下需要重复工作 患者容易产生不满意
Company Logo
茂菲滴壶
精密输液器茂菲滴管下端的过滤膜下面有一个倒 置锥形空间,常规排气法容易在此处残留气泡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排气成功的标准
目测输液管内壁及过滤器、头皮针内无气泡,管 壁上无明显小气泡附着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排气时间
从输液瓶挂上输液架开始到排气关闭调节器
Company Logo
传统排气中产生的问题
1 2 3 4
一次性不成功的几率大 不成功后采取挤压的方式处理 弹击输液器 分离输液借口进行重新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