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合集下载

应用潘塞缇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体会

应用潘塞缇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体会

应用潘塞缇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体会2007年5月~2009年10月采用潘塞缇(Ponseti)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2例,从目前随访结果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11个月,平均7个月。

其中单足8例,双足4例。

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者10例,经手法矫正并佩戴支具失败者2例。

治疗方法:首先用一手示指和中指固定住患足的踝关节,拇指先触摸到外踝,并顺外踝下移,准确找到外移的距骨头,将拇指放在距骨头上固定,同时用另一手示指放在患足第一跖趾关节处,以距骨头为轴,推动前足做旋后、外展动作,在患儿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并维持1~2分钟。

重复该动作4~5次后,维持前足位于最大的旋后、外展位,然后开始石膏固定。

先在膝下均匀缠绕石膏棉,由助手开始打膝下石膏,开始时先在脚趾处绕3~4周,然后逐步向上延伸,维持膝关节屈曲约80°,小腿稍外旋。

石膏一直打到腹股沟处,待石膏稍干后修剪石膏边缘,待石膏完全变硬后即可让患儿回家。

其后每1周拆除石膏,重复上述步骤1次,连续5~6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患足都会出现较明显的改观。

在最后一次石膏打完后,患足的旋前、内收畸形可完全矫正,仅跖屈畸形未得到纠正。

此时要做的就是跟腱切断术。

在换药室里消毒局麻后,用11号刀片在跟骨结节上方约15cm处经皮切断跟腱,并背屈踝关节,此时足的背屈可达20°~25°,并且足相对于踝关节在冠状面上可外展60°~70°。

在此位置上重新石膏固定3周。

3周后拆除石膏,即刻双足应用支具。

若是单侧马蹄足,患侧外展60°~70°,健侧外展30°~40°,若为双侧马蹄足,则两侧均外展70°,且要求支具连杆与肩同宽。

在前3个月内应全天佩戴,3个月后穿戴时间可改为白天2~4小时,夜间12小时,每天共佩戴14~16小时,并坚持到3~4岁。

宝宝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怎么办

宝宝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怎么办

育儿知识是涵盖孩子各年龄段在育儿时遇到的各方面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对新生婴儿更好的照顾,更好的呵护所需要学的一种知识。

因为每个不同月龄的宝宝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呵护及教育方式。

从宝宝及母亲双方的角度关注育儿生活,涉及儿科疾病、幼儿保健、孕妇保健、孕期保健、育儿教育等方面。

豆豆还在妈妈肚子里七个月大的时候,在一次例行的产前超声检查中被发现有双侧足内翻。

妈妈忧心忡忡的去咨询小儿骨科医生,医生首先向妈妈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过程及随访,让妈妈重拾信心。

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给豆豆做了全身体检,包括染色体检查,幸运的是,豆豆除了双足内翻,其他检查都是正常的。

出生第10天,爸爸妈妈就带着他来到了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豆豆的左脚已经自发恢复正常了,只是右脚还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在接受了潘赛缇方法治疗2个月后,豆豆的右脚终于恢复正常了,爸爸妈妈看了后也很是欣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足部畸形。

据估计,全球每1000个出生的孩子中大概有1个就患有马蹄内翻足,每年有超过十万名先天性马蹄足婴儿出生,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许多马蹄内翻足患儿因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出现陈旧性马蹄内翻足,最终导致机体残疾,给患儿、父母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生理、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

采取手术治疗的话,虽然可使足部外观好转,但患足仍有僵硬、无力,常常伴有疼痛。

青春期后,疼痛加剧,出现跛行。

目前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主要是采用潘赛提方法(Ponseti方法),即通过手法矫正+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切断或延长+足外展支具的治疗,这是被临床实践所证实的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金标准,据统计,如果在新生儿期就能接受规范的潘赛提方法治疗,一般95%以上的宝宝还是可以获得功能正常、灵活、无痛、有力、外观正常、以脚底着地、能正常穿鞋的脚。

只有一小部分的马蹄内翻足患儿,他们的足内翻可能只是染色体异常或神经肌肉疾病的一个表现,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的畸形,像这种孩子,可能就很难有正常的人生了。

应用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5例分析

应用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5例分析

应用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5例分析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应用Ponseti法(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皮下跟腱切断+足外展矫形支具)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

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4月应用Ponseti法治疗25例患儿共40足,年龄为出生后14天~8个月,应用Ponseti手法矫正结合系列管型石膏固定,每7~10天更换1次,连续4~6周;连续石膏矫形后如果仍遗留残余马蹄畸形、足部背伸障碍者则施行皮下跟腱切断术,术后长腿石膏固定4周,拆除石膏后佩戴足外展矫形支具,直到患儿能正常行走。

结果随访24例,失访1例(1足),平均随访13.5个月,其中35足畸形矫正效果满意,2足因不配合手术、2足因合并基础疾病不适宜手术而遗留残余畸形。

结论早期应用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能充分矫正畸形,有效避免广泛软组织手术损伤,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图分类号】R7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071-02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儿童常见的出生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0.1%,病因不明确,有不少的假说,如环境因素、胚胎发育畸形及遗传等但均难以肯定。

Bōhm 认为胎儿足在胚胎内发育过程中是由马蹄、内收、内翻位逐步地向正常位发展的。

在此演变过程中因某种原因或胚胎的原发性缺陷而产生畸形。

Dunn 认为畸形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遭受压迫,使足前部被压在内收、旋后及下垂位。

Stewart 观察到夏威夷群岛的日裔居民习惯于采取足内翻坐位,其发病率较高。

这可能因所采取的坐位,子宫内胎儿易受压而使发病率高。

Wynne-Davis 从遗传角度进行了144例的家属调查得出结论,部分是遗传异常,但尚未找出显性、隐性基因遗传的规律。

其他学说如Stewart认为与肌肉止点异常有关。

Moore发现神经有异常,Sherman认为是距骨畸形所引起的。

图解潘塞提(Ponseti)石膏矫形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图解潘塞提(Ponseti)石膏矫形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图解潘塞提(Ponseti)石膏矫形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由美国Iowa 大学的Ponseti 博士提出的Ponseti石膏矫形术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使马蹄内翻足治疗成功率超过95%,目前已经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金标准。

经过几十年的长期临床随访研究发现,应用Ponseti 方法治疗马蹄内翻足,可以使患儿远期获得有力量、灵活而无痛的足(见下面视频),完全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足僵硬、疼痛等并发症。

11岁男孩Joshua,曾经患有双侧马蹄内翻足,生后经Ponseti石膏矫形治疗后获得一双有力量、灵活而无痛的足,能自由参加篮球、网球、高尔夫球和滑雪等运动项目。

参考资料:Clubfoot :Ponseti Management (Third Edition).。

潘塞缇石膏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

潘塞缇石膏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

潘塞缇石膏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11-06T16:47:51.7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作者:张维琴[导读] 在2011年至2017年5月,我院中医科采用潘塞缇马蹄形足石膏疗法。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中医科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应用潘塞缇石膏疗法对2岁内患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患儿进行石膏固定护理,矫正马蹄内翻畸形,减少残疾。

方法:对17例28足2岁以下的患儿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每7~14天更换石膏1次,必要时进行经皮跟腱切断术,术后打3~4周石膏1~2次,拆除石膏后配穿合适的足外展背屈矫形支俱。

结果:17例患儿足畸形获得较满意矫正,活动功能良好,护理并发症少。

结论:CCF 采用潘塞缇石膏疗法并护理,方法简单、伤害低,经济有效,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石膏疗法;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318-02在2011年至2017年5月,我院中医科采用潘塞缇马蹄形足石膏疗法,对2岁内的17例马蹄内翻足患儿进行石膏固定矫正畸形,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宣教及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取得较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9例,女8例,双侧11例。

年龄在7d~2岁之间,平均须 5~ 6次石膏固定。

1.2 方法Ponseti方法通常由1名专业矫形医生和助手(护士)共同配合完成。

首先由矫形医生先对患足进行手法矫形,用拇指推顶距骨头,逐步使距骨头复位,恢复距舟关系,前半足外展,足底心向上,在马蹄状态下,维持前半足外展并推顶第一距骨头矫正足的内收、高弓畸形[1],维持矫正位置2~3分钟后放松,反复进行2~3次后进行矫形石膏固定。

孩子出生后7d就应开始治疗,每1~2周一次拆除石膏,手法治疗,将组织轻轻牵伸,然后打上膝上石膏,保持牵拉矫正的角度,使韧带变柔软。

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9例效果分析

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9例效果分析

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9例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4-14T10:33:21.4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华金福李缘张维琴陈远连[导读]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1]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小儿先天畸形。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康复科云南昆明650224摘要目的:对应用潘塞缇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9例CCF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潘塞缇技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结果:49例患儿均得到随访,患儿马蹄内翻足得到畸形矫正,皮下跟腱可触及,踝关节背屈≥10°,外展≥30°,高弓消失,跟骨无内翻,已经行走的患儿跟腱有力,足发育良好,步态正常;多关节挛缩马蹄内翻足部分矫正;2足因未能系统性按照疗程进行手法以及石膏固定并发跟骨内翻,通过穿戴支具后基本得以矫正;治疗后的Piran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潘塞缇技术治疗CCF效果良好,能有效避免手术造成创伤,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医疗费用也较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潘塞缇技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效果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1]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小儿先天畸形,是畸形足中最多见的,发病率达到0.1%~0.3%,男性多于女性,单侧或双侧发病,双侧多见[2]。

发病机制复杂,目前都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危害性较大。

临床中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软组织松解术、肌力平衡术等手术疗法,但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伴随的并发症也较多,复发率也较高,对患儿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近些年来,潘塞缇(Ponseti)技术治疗CCF应用也较为广泛,临床效果良好。

福利机构遇到CCF的患儿几率较大,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及时诊治。

改良潘塞缇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对比研究

改良潘塞缇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对比研究

改良潘塞缇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利用对比研究方法对改良潘塞缇(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5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36例先天性马蹄足患儿作为实验组,另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42例先天性马蹄足患儿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Ponseti方法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irani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费用以及治疗周期。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irani评分(1.02±0.02)分与对照组的(1.06±0.0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残留畸形1例(前足内收畸形),对照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8%与对照组的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儿的费用为800~1200元/例,低于对照组的6800~7200元/例。

实验组治疗周期为4~6周,短于对照组的7~9周。

结论改良Ponseti 方法技术简洁、方便,利于推;避免Ponseti方法中手术和麻醉风险;强调后期足、踝功能锻炼及家长依从性的重要作用;降低治疗费用。

关键词改良潘塞缇;先天性马蹄足先天性马蹄足是常见小儿足部畸形,发病率为1%~2%,其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将导致终身残疾。

Ponseti教授在50年前以Ponseti方法治疗本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

目前Ponseti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良好的疗效不断地被报道。

但是,目前国内医生在利用Ponseti方法治疗马蹄足时均采用全麻下跟腱切断术来矫正跟腱挛缩畸形(马蹄畸形),这必然带来手术及麻醉风险。

随着对此研究的不断推广,寻求相对安全、损伤小的治疗手段,已经提到日程中。

本组研究(利用改良Ponseti 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是利用系列石膏矫正跟腱挛缩畸形,避免传统手术切断跟腱及麻醉风险,进一步减少治疗的费用、减轻治疗创伤、简化技术,现报告如下。

综合康复治疗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例

综合康复治疗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例

综合康复治疗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例发表时间:2017-02-16T17:06:52.7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作者:华金福尹剑林陈关粉李缘[导读] 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康复科云南昆明650224摘要目的:观察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综合康复的影响和疗效。

方法:1例3岁患儿,先天性右小腿部分缺如;左足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

采用潘塞缇长腿管型石膏连续矫治加经皮跟腱切断术、羊膜束带狭窄环松解术,手法牵拉,穿戴外展支具的治疗。

结果:经8期的长腿管型石膏连续矫治,加经皮跟腱切断术,羊膜束带狭窄环松解术,手法牵拉。

患儿左足下垂、内收、高弓、内翻畸形完全矫正,右足佩戴假肢,双足穿戴外展支具,通过皮拉尼评分得分从4分到0分,提示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得到临床康复。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羊膜束带综合征;马蹄内翻足;综合康复羊膜束带综合征(amniotic bang syndrome)是一种儿童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因羊膜早破所致,由于胎儿突起部分被纤维束带粘着、缠绕导致不对称性结构破坏,伴有各种异常。

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3000~1/1500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或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畸形足中最多见的。

发生率为1/1000左右。

男性多于女性。

单侧或双侧发病,双侧多见[1]。

两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都尚未完全阐明。

两种疾病发病率均较低,但是其危害较大。

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例及治疗方法鲜见报道。

福利机构遇到疑难重症、畸形发育患儿的几率较大,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及时诊治。

我科于2015年期间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1例羊膜束带综合征伴左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取得满意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畸型足的矫正
准确定位距骨头
这是关键的一步(图F)。首先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踝骨上, 另一只手握住脚趾和脚掌;然后将放在踝骨上的拇指和食指向前滑动, 在脚踝前面的凹陷处触及距骨头(红色);因为舟骨(黄色)向内侧 偏移,其结节几乎与内踝相触,距骨头的外侧部分 (红色)在皮下 几乎没有任何掩盖,所以比较容易触及; 跟骨的前部(兰色)在距
潘塞缇(Ponseti)方法的理论基础
运动学
图D示跟骨的前部位于距骨头的下方, 这种体位引起跟骨的内翻畸形。在不 将跟骨外偏的情况下(图E),试图 推跟骨至外翻位会迫使跟骨与距骨相 抵抗,且不能矫正其内翻。将跟骨侧 向移动(外偏),使其与距骨的相对 位置正常(图F),才能矫正马蹄足 的足跟内翻畸形。
骨头的下方可以被触及。 另一只手将前足在内翻位 向外侧移,你会感觉到当 跟骨在距骨头下方侧向移 动时,舟骨自然在距骨头 前方移动。
畸型足的矫正
固定距骨
拇指放在距骨头上,如标本图 A上的黄色箭头所指,将其固定, 并作为足外偏的轴,该手的食指放 在外踝后方,进一步稳定踝关节, 使足在踝关节下方外偏,同时避免 跟腓后韧带将腓骨向后拉。
潘塞缇(Ponseti)方法的理论基础
生物学
1.马蹄足不是胚胎畸形,正常足发育成马蹄足发生在孕期的第4-6月期间。 超声检查 很少见到16周以前的胎儿有马蹄足。图A 示17周的男性胎儿患 双侧马蹄足,且左侧重。 2. 马蹄足的踝关节内侧面、后面的韧带,跗骨关节韧带非常厚且张力高因 此它们将舟状骨、跟骨限制在内翻、内偏位。图B是通过右足踝关节轴的冠 状面影象,显示三角韧带、胫舟韧带和胫后肌腱增厚并与短跟舟韧带融合, 距跟骨间韧带正常。 3.显微镜下看新生儿的韧带富含胶元纤维和细胞(图C),成束的胶元纤维呈 现出波纹状被称为皱折,这种皱折使韧带容易被牵拉,对婴儿韧带的缓慢 牵拉不会引起任何损害。
畸型足的矫正
纠正足弓
将前足与后足的位 置进行排列以纠正足弓。 足弓畸形指足内侧弓起 的弧度(图C,黄线), 它是由于前足相对于后 足而言外翻造成的。新 生儿的足弓通常比较柔 顺,只需将前足内翻就 能达到足弓的正常弧度 (图D、E)。换言之, 将前足内翻后从脚掌面 看足弓既不过高也不平 坦。将前后足排列达到 正常足弓,对足的有效 外偏以纠正足内偏、内 翻是必需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打石膏技术
石膏成型 不要用强力将石膏成型,要均匀轻柔。不要在 距骨头上用拇指持续加压,而是要用力和放松反复进行以避 免皮肤压力过大。在距骨头处成型时,要将脚固定在被矫正 的位置(图E )。注意,左手的拇指在距骨头处T成EX型T时,食 指在跟骨上方将石膏成型。
潘塞缇方法概述
马蹄足分类(图A)
未曾治疗型:两岁以下的马 蹄足 陈旧型:超过两岁以上的未 曾治疗型 治愈型:经潘塞缇方法治愈 的 复发型:治愈后又复发的前 足内翻和后足内翻 僵硬型:伴随其他综合征出 现的僵硬的马蹄足,如多发 性关节畸形 复杂型:经其他治疗方法治 疗过的马蹄足
潘塞缇方法概述
潘塞缇方法如何矫正马蹄足的畸形?
手法复位
将内翻的脚外偏。拇指始终固 定距骨头,如黄箭头所指,在婴 儿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将脚外偏, 在适当用力的情况下保持该位置 60秒,然后放松。注意一定不要 将脚外翻。
畸型足的矫正
每次打石膏后都有改善
右图示石膏后的变化。 内偏和内翻 :第一次
石膏纠正了足弓和内偏;脚 仍有明显的跖屈,经过第二 次石膏至第四次石膏后,矫 正了内偏和内翻。
打石膏技术
打石膏的步骤
先手法矫形 每次打石膏之前,都要用手法将脚的位置摆正(图A)。 石膏内衬 在腿上包一层薄垫作为石膏的内衬,要尽量薄以保证石膏能 准确成型。打石膏时握住脚趾,使脚尽量保持在矫正的位置。(图B)
打石膏技术
打石膏 先打膝下,然后向上延伸至大腿。开始在脚趾处绕3-4圈 (图C ),然后向上至大腿。石膏要平坦均匀,在绕到足跟上方时要 稍多用力拉石膏(图D)。要始终握住脚趾,石膏可以绕到握着脚趾 的手上,以保证脚趾处有足够的空间
为一出生3天的婴儿,其舟骨向内侧偏移,只 与距骨头的内侧面构成关节;楔状骨位于舟骨 的右侧,骰骨位于其下方,跟骰关节朝向内后 侧,可见跟骨的前三分之二位于距骨的下方; 胫前肌腱、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均向内侧偏移。
潘塞缇(Ponseti)方法的理论基础
Pirani 将打石膏前、中、后的影 像资料进行比较得出了此结果。 图B 示距舟关节,图C 示跟骰关 节。治疗前,舟骨(红线标记) 位于距骨头的内侧面(兰色); 注意石膏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是如 何被矫正的。同样的,骰骨(绿 色)在同一次石膏过程中是如何 与跟骨(黄色)达到正确排列的
马蹄内翻足 潘塞缇 治疗法
Global-HELP Publication
背景
马蹄形足是最常见的先天残疾病症之一,往往出现 在保健措施匮乏的国家,不幸的婴儿患者不得不面 对残疾人的一生。
发达国家,很多马蹄足患儿经过很大的手 术,但结果是畸形得不到矫正且伴有并发 症,如僵硬、无力,常常还有疼痛。
应用潘塞缇方法,单纯马蹄足可以在两个月或两个月以 内矫正,只需要微小的手术或不需要手术。这一点已经 通过35年的跟踪随访研究和全球许多国家的临床实践得 到证实
马蹄足的畸形基本上都有 距骨变形和舟骨向内侧移位
潘塞缇方法概述
潘塞缇方法如何矫正马蹄足的畸形?
A图反映的是当脚 沿距骨头旋转时所 有的成分都得到矫 正。这些都发生在 打石膏的过程中。 B图是从后面观察 跟骨内翻在这个过 程中得到矫正。
潘塞缇方法概述
马蹄足的矫正通常分几个步骤?
1.手法复位并且连续打4次石膏,5-7 天更换石膏 2.必要时,跟腱切断术 3打第五次石膏,保持3个月 4.夜间戴脚外偏支具以保持矫正效果
跖屈:随着内偏和内翻 的矫正,跖屈逐渐得到改善, 这是矫正手法的一部分,因 为跟骨在距骨下方外偏时会 自然背屈。在跟骨内翻未得 以矫正时,不要试图纠正跖 屈。
畸型足的矫正
第四次石膏后脚的外观
如图D示,足弓、内偏、内翻被完全纠正,跖屈有改善,但尚 未完全被纠正,经皮跟腱切断是必须的。对于脚不是特别僵硬的病 例,跖屈可能通过多打一次石膏解决,而不用做跟腱切断手术;若 可疑时,最好还是做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