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赏析

教学大纲

制定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制定时间:2005年9月制订

课程中文名称:英美文学赏析

课程英文名称: Understanding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号:09003016

学时数:34

学分数:2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非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全院通识任选课,总学时34,周学时2。

2. 课程任务:英美文学赏析课程旨在从英美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介绍英美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使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对部分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导读,使学生初步理解对英美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英国文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英国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了解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掌握英语诗歌基本知识:韵律、节奏、英雄双行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和主要流派具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第一节古英语和中世纪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三节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及复辟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四节启蒙时期文学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五节浪漫主义时期文学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六节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七节现代主义文学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八节当代文学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作业:1)概要了解英国文学及英语诗歌基本知识;

2) 预习莎士比亚选读作品。

第二讲威廉?莎士比亚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威廉?莎士比亚的基本作品及作品特色;了解莎士比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威廉?莎士比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深入认识。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代背景(突出戏剧发展)。

第二节莎士比亚生平及创作

戏剧,十四行诗,

第三节艺术特色

分析戏剧节选Romeo and Juliet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作业:1)概要了解十四行诗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2)预习有关多恩的知识及选文

作业:1)概要了解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及复辟时期文学

2)预习有关多恩和弥尔顿的知识及选文

第三讲17世纪:玄学派诗人邓恩和弥尔顿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资产阶级革命及复辟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玄学诗的特点;邓恩的生平;邓恩的文学创作;认识《失乐园》与《圣经》的关系;了解霍桑的主要创作、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分析。讨论《失乐园》片段,理解人物撒旦的反叛

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玄学诗的特点、弥尔顿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深入认识。

第一节邓恩与玄学诗派

玄学诗的特点;邓恩的生平;邓恩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弥尔顿生平及创作

生平,思想发展,主要作品

第三节艺术特色

介绍Paradise Lost角色、情节、主题及艺术特色

第四节分析Paradise Lost节选

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作品的意义

作业:1)深入了解启蒙时期文学特点

2)预读《鲁滨逊漂

流记》片段和《格列佛游记》片段

第四讲十八世纪小说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启蒙运动、古典主义、感伤主义、

英国小说的兴起和小说的要素;了解十八世纪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笛福和斯威夫特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深入认识。

第一节启蒙运动、古典主义、感伤主义、英国小说的兴起

思想发展,主要作品

第二节Robinson Crusoe

情节,人物性格,主题

第三节Gulliver’s Travels

情节,人物性格,主题

作业:1)理解《格列佛游记》作品片段中的象征和讽刺

2)预习有关前浪漫主义诗歌的有关作品

第五讲前浪漫主义诗歌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前浪漫主义诗歌思想的发展;分析布莱克代表作中表现的对自然的热爱及宗教色彩;介绍彭斯作品《红玫瑰》。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布莱克与彭斯的代表作品具有深入认识

第一节前浪漫主义

思想,代表诗人

第二节威廉·布莱克

生平,代表作,艺术特色,讨论并比较《小羔羊》与《老虎》关系

第三节罗伯特·彭斯

生平,创作思想,代表作,艺术特色

第四节浪漫主义概述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作业:预习奥斯汀作品

第六讲简.奥斯汀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奥斯汀的创作特点、思想、艺术

特色和文学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奥斯汀的小说特点和思想具有初步认识

第一节生平及创作

生平,文学思想和艺术特点的创新

第二节奥斯汀的小说分析

《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及作品的

意义

作业:(1)了解《傲慢与偏见》的语言风格及作品的意义

(2)预读狄更斯作品

第七讲批判现实主义及查尔斯·狄更斯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批判现实主义在英国的发展,

狄更斯的创作理念及阶段,并分析其主要作品、艺术特点;分析、理解《远大前程》,赏析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着重理解分析《远大前程》作品主题和匹普性格的变化及意义

第一节狄更斯不同时期作品的艺术思想、创作特色与成就

第二节主要作品:《远大前程》

第三节分析赏析

分析Great Expectations作品主题和匹普性格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业:1)了解19世纪英国诗歌

2)预习丁尼生、布朗宁诗歌

第八讲哈代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从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时期的

社会背景和文学创作的概况、代表诗人、作品、艺术特点,;分析、理解哈代的主要作品,赏析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体会哈代作品的艺术特点:悲观主义,宿命论

第一节托马斯·哈代

1.哈代的生平与创作

2.哈代的创作倾向: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并存

3.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观”

4.哈代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5.哈代作品的艺术特色

6.选读《德伯家的苔丝》

(1)故事梗概(2)作品的主题

第九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戏剧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19-20世纪初主要戏剧流派,

并着重分析王尔德和萧伯纳的作品、艺术特点,赏析其作品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后世英国戏剧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体会王尔德的风俗戏剧和萧伯纳的“问题剧”

第一节王尔德的生平、创作生涯及美学理论

第二节王尔德的戏剧

分析《认真的重要性》片段,重点赏析人物对话的机智与幽默

第三节萧伯纳

1.萧伯纳的生平、文学生涯、文学创作主张

2.萧伯纳戏剧的特点与社会意义

3.萧伯纳的戏剧对20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

作业:预习劳伦斯作品

第十讲劳伦斯

主要内容:D. H. Lawrence & His“The Rocking-Horse Winner”

教学目的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D. H. Lawrence的主要创作特点,理解“The Rocking-Horse Winner”中的母亲对儿子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D. H. Lawrence作品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探索,对工业化革命的危害的批判,主要难点将是“The Rocking-Horse Winner”中儿子对母爱的渴望和母亲对金钱的贪婪。

第十一讲二十世纪英国诗歌

主要内容:Dylan Thomas, Philip Larkin, and Ted Hughes

教学目的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Dylan Thomas, Philip Larkin, and Ted Hughes的主要创作特点,理解诗歌“The Fern Hill”,“The Trees”和“Hawk Roosting”。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Dylan Thomas的浪漫主义色彩,Philip Larkin作为运动派诗人的主要特点,Ted Hughes以动物为主要创作对象的特点。主要难点将是用较少的时间了解作者的主要特点。

第十二讲美国文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了解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美国文学史和主要流派具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第一节殖民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

第二节启蒙时期与独立战争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三节浪漫主义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四节现实主义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五节现代主义时期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第六节当代文学

本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

作业:1)概要了解美国文学

2)预习

第十三讲浪漫主义:霍桑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认识超验主义思想对霍桑的影响,霍桑与超验思想的分歧以及在文学上的表现;了解霍桑的主要创作、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浪漫主义思想和霍桑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深入认识

第一节浪漫主义思想

欧洲影响、美国特色、霍桑与超验思想的分歧

第二节霍桑生平及创作

生平,思想发展,主要作品

第三节艺术特色

介绍The Scarlet Letter人物、情节、主题、心理分析及艺术特色

第四节分析The Scarlet Letter节选

时代思想、Hester Prynne的形象、性格、小说中象征的运用

作业:1)深入了解美国浪漫主义特性

2)预习有关梅尔维尔的知识及选文

第十四讲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19世纪主要的美国诗人,着重分析惠特曼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惠特曼的诗歌特点和思想具有初步认识

第一节朗费罗的生平及《人生颂》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惠特曼生平

生平,思想发展,与爱默生的关系,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第三节主要作品

《草叶集》特色及思想

第四节艺术特色

分析One’s Self I Sing,

O Captain! My Captain!

作业:1)了解惠特曼与狄金森的区别

2)预习有狄金森的诗歌

第十五讲现实主义及马克·吐温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美国19世纪中后期的现实

主义、地方色彩小说和自然主义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基本主张、艺术理念、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同时代和后期美国文学的影响术特色,培养理解和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概要了解马克·吐温的创作思想发展、主要作品、艺术特点,以及对现代美国文学的影响;分析、理解、赏析其作品的特色和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以上流派具有初步认识,了解并赏析马克·吐温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1) 美国南北战争

(2) 战后美国社会特点及影响

(3)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影响

第二节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

(1) 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现实主义小说

(2)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方色彩小说

(3)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第三节马克·吐温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第四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第五节艺术特色

地方色彩,幽默,语言特色

第六节:分析赏析The Celebrated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

作业:1)了解马克·吐温与詹姆斯的异同

2)预习有詹姆斯的小说

第十六讲现代主义:迷惘的一代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20世纪初期至中叶美国现代文学产

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当代美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概要了解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主要作品、艺术特点,以及对现代美国文学的影响;分析、理解他们的主要作品,赏析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

第一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1) 两次世界大战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弗洛伊德学说

(3) 欧洲现代派艺术

第二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文学

(1) 诗歌:意象派诗人;象征主义

(2) 小说:“迷惘的一代”

(3) 戏剧:表现主义

第三节菲茨杰拉德生平及主要作品

第四节菲兹杰拉德与“爵士乐时代”

《人间天堂》《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最后一个巨头》

第五节《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菲兹杰拉德的小说艺术

《了不起德盖茨比》第9讲: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

第六节海明威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第七节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色:

“硬汉”形象、“重压下的风度”、“冰山”原则等。

赏析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

作业:1)了解美国南方文学的历史

2)预习20世纪诗歌

第十七讲20世纪美国诗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概要了解20世纪主要诗歌流派,代

表诗人、作品、艺术特点,以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影响;分析、理解他的主要作品,赏析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体会各位诗人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埃兹拉.庞德

1.庞德的生平和创作生涯

2.庞德与意象主义

3.庞德与中国文化

4.庞德的诗歌理论及艺术特色

5.庞德的诗歌

(1) 短诗:《地铁站一瞥》

(2) 长诗:《诗讲》

6.选读

《地铁站一瞥》:主题、意象、语言

第二节罗伯特.弗洛斯特

1. 弗洛斯特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 弗洛斯特的诗歌:田园诗;自然诗

3. 弗洛斯特诗歌的艺术特色

4.弗洛斯特的诗论

5.选读

《火与冰》《未选择的路》《雪夜停马在林边》:主题、象征与比喻、语言

第三节兰斯顿·休斯

1. 休斯生平及创作生涯

2. 黑人诗歌

3. 赏析:《梦想》《我与骡子》

作业:1)了解美国戏剧发展

2)预习奥尼尔的戏剧

三、学时分配

讲次讲目学时分配备注第一讲英国文学概述2

第二讲威廉?莎士比亚2

第三讲玄学派诗人邓恩和弥尔顿2

第四讲十八世纪小说2

第五讲前浪漫主义诗歌2

第六讲简.奥斯汀2第七讲批判现实主义及查尔斯·狄更斯2第八讲哈代2

第九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戏剧

2

第十讲劳伦斯2第十一讲二十世纪英国诗歌2第十二讲美国文学概述2第十三讲浪漫主义:霍桑2第十四讲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2

第十五讲现实主义及马克·吐温

2

第十六讲现代主义:迷惘的一代2

第十七讲20世纪美国诗人2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英美文学赏析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教学中将在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帮助学生读懂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为此,课上教师将安排

i.关于文学史的讲授(含历史背景、文学流派、文学常

识等知识性和理论性的内容);

ii.通过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讲授每篇作品前对作品进行阅读和思考;

iii.课上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将围绕某个作家、作品的突出特点,以便学生对其有所体会;

iv.课后要求学生对讨论加以总结。

2.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

因学时紧张,本课程不单设习题课和答疑课,课外作业除课后练习外,还包括教师在课堂上推荐的阅读书目。答疑采用平时上课老师当面回答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无

六、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陶洁主编,《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出

2000年7月第一版,2005年2月第2版

[2] 王守仁主编,《英国文学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2001年9月第一版,2004年2月第7次印刷。

2. 主要参考资料(仅列部分参考书目)

[1] 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2] 刘守兰编著,《英美名诗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3] 刘守兰编著,《英美名诗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4] 常耀信著,《漫话英美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2月。

[5] 汪介之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6] 汪介之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7] 张伯香主编,《英国文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1

月。

[8] Chris Baldick主编,《牛津文学术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9] 陈嘉著,《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 董翔晓等著,《英国文学名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 王佐良著,《英国文学论文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

[12] 王佐良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3。

七、课程成绩考核

(1)识记: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包括流派、思潮、作家作品等;

要求学生能够识别有代表性的选文出处及作者。

(2)领会:学生能根据所学的文学基本常识对特定选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3)简单应用:学生应能够在对特定作家的时代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分析作品内容所传达的思想理念等;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能综合多方面的文学常识和概念等知识,结合具体的文本,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作家作品提出初步的个人见解,能

用英语表述观点。

该课程成绩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两部分。考试除测试文学常识外,重点测试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和赏析方面。笔试分数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出勤(10%)、作业(10%)、课堂表现(10%)等。

考试原则和目的:

该课程内容丰富,融合了社会背景,文学流派成因,作家作品介绍,作品分析赏析等内容,力争将趣味性和指导性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赏析水平和审美能力。因此考试的原则和目的是全面检查学生是否初步掌握主要文学知识

和理解赏析所学文学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能力,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又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考试形式:

为了较好地考核学生的文学知识和能力,既照顾到科学性、客观性,又考虑到文学课程固有的主观性特点,同时为确保试卷的信度,本考试既有选择等客观试题,又采取问答题形式。客观试题部分旨在较好地测试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试卷的效度;主观部分测试学生实际的理解赏析能力。

考试内容:

客观题型与主观题型平衡分布;客观题型以连线、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为主,主要考察文学常识要点。主观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理解赏析和综合表达能力。题型大体有连线、选择题、名词解释、段落理解和问答题。整个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为保证主观题部分能客观公正地计分,必须综合考虑理解深度和表达水平。

英美文学赏析教学大纲制定(修订)程序表

大纲名称英美文学赏析

制定(修订)单位外国语学院

制定时间2005年9月1日修订时间

制定(修订)说明

为指导非英语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英美文学赏析”课程教学,参照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准》、山东财经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大纲。大纲的各项规定可以作为“英美文学赏析”课程教学安排、教材编写和征订、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的依据。

课程组负责人(签字):周洁

2005年9月1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二级学院学术分委员会意见

二级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意见

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注:此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各学院归档保存,一份交教务处备案

高中生经典英文小说阅读与欣赏系列 Eveline

Eveline by James Joyce SHE sat at the window watching the evening invade the avenue. Her head was leaned against the window curtains and in her nostrils was the odour of dusty cretonne. She was tired. Few people passed. The man out of the last house passed on his way home; she heard his footsteps clacking along the concrete pavement and afterwards crunching on the cinder path before the new red houses. One time there used to be a field there in which they used to play every evening with other people's children. Then a man from Belfast bought the field and built houses in it -- not like their little brown houses but bright brick houses with shining roofs. The children of the avenue used to play together in that field -- the Devines, the Waters, the Dunns, little Keogh the cripple, she and 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Ernest, however, never played: he was too grown up. Her father used often to hunt them in out of the field with his blackthorn stick; but usually little Keogh used to keep nix and call out when he saw her father coming. Still they seemed to have been rather happy then. Her father was not so bad then; and besides, her mother was alive. That was a long time ago; she and 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were all grown up her mother was dead. Tizzie Dunn was dead, too, and the Waters had gone back to England. Everything changes. Now she was going to go away like the others, to leave her home. Home! She looked round the room, reviewing all its familiar objects which she had dusted once a week for so many years, wondering where on earth all the dust came from. Perhaps she would never see again those familiar objects from which she had never dreamed of being divided. And yet during all those years she had never found out the name of the priest whose yellowing photograph hung on the wall above the broken harmonium beside the coloured print of the promises made to Blessed Margaret Mary Alacoque. He had been a school friend of her father. Whenever he showed the photograph to a visitor her father used to pass it with a casual word: "He is in Melbourne now." She had consented to go away, to leave her home. Was that wise? She tried to weigh each side of the question. In her home anyway she had shelter and food; she had those whom she had known all her life about her. O course she had to work hard, both in the house and at business. What would they say of her in the Stores when they found out that she had run away with a fellow? Say she was a fool, perhaps; and her place would be filled up by advertisement. Miss Gavan would be glad. She had always had an edge on her, especially whenever there were people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2003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100190 英文名:English Movie Appreci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前置课:基础英语 后置课:无 学分:2学分 课时:34课时 主讲教师:李丽萍褚玉襄 选定教材:Andrew Lynn,英语电影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课程概述: 本课程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体来直接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动态的需要。通过涵养学生的影视艺术感觉,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品位。 学习语言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语言只有放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才有其意义,学生才能够将语言认知能力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的: 通过对影视英语的分析与欣赏,让学生能够身入其境地了解影视中各种人物的对话,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特有的文化背景、历史与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地貌等特点。本课程借助现代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得各种特点的素材和资料,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所用语言和其使用的环境,尤其是英文经典和热门电影的赏析和解读帮助学生领略电影大师们特色各异的创作韵趣,进一步认识电影思维、电影语言的独特规律,并从欧美和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域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作品的文化学内蕴,通过教师分段的各种提问与讲解,使学生能对影片的内容有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逐渐培养起他们独立欣赏原版片的习惯与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较为顺利地听懂有一定难度的英语电影、电视片段等,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特点,提高英语文化素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沈阳理工大学 英美文学选读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142012 课程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的历史,并通过选读部分作品,提高其文学修养,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欣赏及阅读理解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 能大致清楚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学思潮情况及主要作家 2.能力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阅读文章,分析重要作家一些著名作品的内涵。 (三)实施说明 授课时教师要着重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尤其重点讲述重要作家的写作风格、代表作品并提供相关评论。通过选读部分名篇,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让其试着去欣赏、理解原文,课上学生参与讨论,课后留此类的赏析阅读作业,逐渐使学生学会如何看英语原版小说,并从中受益。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教师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课上讨论,在发表见解的同时他们会渐渐发觉自己在文学以及理解方面的进步。同时留相关论文及阅读材料,让学生学习写评论,有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以促进未来八级考试的复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理解、欣赏及评论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出勤占20%,平时考核四到六次,共占8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平时考核以论文、课上讨论、课上或课下作业完成情况为准;无故旷课三次则取消学生总评成绩。 (七)主要参考书目: 《英美文学选读》吴翔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英美文学选读》张伯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2000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重点在于让学生知晓英美文学历史、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文学术语;并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和内涵,以此来逐渐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小说“阿拉比”英文赏析

詹姆斯·乔伊斯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英国文坛巨匠。他的早期作品《都柏林人》是一部由十五个故事组成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以作者的家乡都柏林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该城市的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麻木不仁的瘫痪状态,成功地展示了不同身份的人物同僵死和瘫痪的社会之间的激烈冲突以及他们失败之后痛苦不堪的感受。作者从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对这部小说集进行布局,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的瘫痪。《阿拉比》是该小说集中“童年期”的第三篇,描述的是一个少年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以及幻想破灭后的失望和痛苦。 在故事中,乔伊斯细致而深刻地刻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主人公在认识自我,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孤独和痛苦。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主人公是一个天真无邪、正在成熟的少年,他居住的地方名叫“北理查蒙德街”,住处的周围是一些阴森森的楼房、幽暗潮湿的花园和满是泥泞的巷子。然而,少年对这些并没有深刻的意识,直到他对“曼根的姐姐”产生了朦胧的“爱慕”之情时才有了一种孤独和茫然之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爱情究竟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当有一天他朝思暮想的“曼根的姐姐”主动和他说话,并告诉他该去“阿拉比”集市时,他的思想有了变化,他渴望去集市为心爱的姑娘买一份礼物。可见少年去“阿拉比”的渴望是出于对心中朦胧的爱情的本能追求。“阿拉比”这个具有阿拉伯异域色彩和东方世界神秘魅力的集市给他带来了希望和诱惑,寄托着他的爱情和理想,象征着他探索与追求的目标。于是,去“阿拉比”集市意味着他开始了追求理想,寻找自我的“成长之旅”。然而,当他几经周折到达集市时,“几乎所有的摊棚都关门了。半个大厅里黑沉沉的。我有一种孤寂之感,犹如置身于做完礼拜后的教堂中。”当他困难地想起自己来集市的目的时,他随意走到一个摆着瓷花瓶和印花茶具的摊棚前。他看见的却是一个女郎与两名英国男子调情的场面。他们轻浮放肆的话语跟他心中神圣、纯洁而又压抑的爱情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他迷茫了,不明白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为什么跟他理想的爱情完全不一样,觉得自己心中的爱情受到了亵渎,他无法忍受。恰好在这一刻少年产生了“精神顿悟”:他终于领悟到现实世界和他心中的理想世界之间的巨大差异,认识到现实社会的麻木和不堪。于是,他“抬头凝视着黑暗感到自己是一个受到虚荣心驱使和拨弄的可怜虫,于是眼睛里燃烧着痛苦和愤怒”。由此可见,少年追求理想的“阿拉比”之行实际上是他的一次认识自我、认识人生的的成长之旅。他认识到在这个麻木、瘫痪和压抑的现实社会中,任何美好理想都会最终化为泡影。 通过这个故事,乔伊斯揭露了19世纪爱尔兰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希望爱尔兰人民能够振作起来,摆脱教会的束缚,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

英文诗歌赏析

英文诗歌赏析:李清照《醉花阴》 To the Tune of Intoxicated Under the Shadow of Flower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Light mists and heavy clouds, melancholy the long dreary day. In the golden censer the burning incense is dying away. It is again time for the lovely Double-Ninth Festival; The coolness of midnight penetrates my screen of sheer silk and chills my pillow of jade. After drinking wine at twilight under the chrysanthemum hedge, My sleeves are perfumed by the fragrance of the plants. Oh, I cannot say it is not endearing, Only, when the west wind stir the curtain, I see that I am more gracile than the yellow flowers.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WHAT IS SUCCESS Ralph Waldo Emerson 成功的内涵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陈采霞译 What is success? 成功是什么? To laugh often and love much; 笑口常开,爱心永在, To win the respect of intelligent people 赢得智者的尊重, And the affection of children; 孩子们的爱戴; To earn the approbation of honest critics 博得真诚的认可, And endure the betrayal of false friends; 容忍损友的背叛; To appreciate beauty; 欣赏美好的东西, To find the best in others;

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海南师范学院本科英语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美国文学 课程编号:03101026 学时:3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它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学从十七世纪殖民时期到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作品。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标是:通过文学史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和作品; 通过美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文原著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理解基本功方能顺利地学习该课程,与此同时,它与美国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关系密切,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相关衔接课程有《英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和阶段,包括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时期、浪漫主义时代、南北战争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文学现象及特征。 2.了解各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熟知其内容、风格和艺术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了解伴随美国文学各个阶段产生的文艺批评思潮,提高学生的文艺理论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参考书,撰写读书报告及评论课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相对来说是一致的 从时段上来说,19世纪20年代以后的美国文学由于处于第二次繁荣时期,对于美国文学的历史走向曾发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自然是本课程的重点而这一阶段的文学语言丰富、色彩各异,且与哲学、史学、艺术学等结合得比较紧密,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语言上和思想上都具备一定的难度,是本课程的难点所在另外,后现代文学作品的出现也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因此了解后现代作品的创作手法,写作动机也是本科的一个难点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在专业基础课之外,定期安排专家讲学,题目多涉及与课程难度相关的内容,旨在拓宽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高中生经典英文小说阅读欣赏与写作系列 The Terrible Old Man

The Terrible Old Man by H. P. Lovecraft It was the design of Angelo Ricci and Joe Czanek and Manuel Silva to call on the Terrible Old Man. This old man dwells all alone in a very ancient house on Water Street near the sea, and is reputed to be both exceedingly rich and exceedingly feeble; which forms a situation very attractive to men of the profession of Messrs. Ricci, Czanek, and Silva, for that profession was nothing less dignified than robbery. The inhabitants of Kingsport say and think many things about the Terrible Old Man which generally keep him safe from the attention of gentlemen like Mr. Ricci and his colleagues, despite the almost certain fact that he hides a fortune of indefinite magnitude somewhere about his musty and venerable abode. He is, in truth, a very strange person, believed to have been a captain of East India clipper ships in his day; so old that no one can remember when he was young, and so taciturn that few know his real name. Among the gnarled trees in the front yard of his aged and neglected place he maintains a strange collection of large stones, oddly grouped and painted so that they resemble the idols in some obscure Eastern temple. This collection frightens away most of the small boys who love to taunt the Terrible Old Man about his long white hair and beard, or to break the small-paned windows of his dwelling with wicked missiles; but there are other things which frighten the older and more curious folk who sometimes steal up to the house to peer in through the dusty panes. These folk say that on a table in a bare room on the ground floor are many peculiar bottles, in each a small piece of lead suspended pendulum-wise from a string. And they say that the Terrible Old Man talks to these bottles, addressing them by such names as Jack, Scar-Face, Long Tom, Spanish Joe, Peters, and Mate Ellis, and that whenever he speaks to a bottle the little lead pendulum within makes certain definite vibrations as if in answer. Those who have watched the tall, lean, Terrible Old Man in these peculiar conversations, do not watch him again. But Angelo Ricci and Joe Czanek and Manuel Silva were not of Kingsport blood; they were of that new and heterogeneous alien stock which lies outside the charmed circle of New England life and traditions, and they saw in the Terrible Old Man merely a tottering, almost helpless grey-beard, who could not walk without the aid of his knotted cane, and whose thin, weak hands shook pitifully. They were really quite sorry in their way for the lonely, unpopular old fellow, whom everybody shunned, and at whom all the dogs barked singularly. But business is business, and to a robber whose soul is in his profession, there is a lure and a challenge about a very old and very feeble

英文诗歌赏析方法

英文诗歌赏析方法 英诗的欣赏:诗的格律、诗的押韵、诗的体式、诗的评判。 诗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 一、诗的格律 “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 1. 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 So deep / in luve / am I :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 Robert Burns(1759-1796):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 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 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 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 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 William Blake:The Tyger 3. 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 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 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 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 4. 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 foot: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两音步扬抑抑格-??/-?? ?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 ?Think of her / ?mournfully. - Thomas Hood 5. 抑扬抑格(轻重轻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扬抑格?-?/?-?/?-?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 / my ?babie / thy ?sire was / a knight. 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 二、诗的押韵

宿州学院2009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教务处发[2009]23号 关于宿州学院2009级新生大学英语课程 分级教学的通知 各系(院): 为贯彻教育部于2004年1月颁布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推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2009级新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 现将分级教学实施办法(试行)通知附后,望各系(院)按分级教学的办法与要求,认真做好本系(院)2009级新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分级工作,保证新生大学英语课程按级进行教学。

附件1:宿州学院2009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试行)附件2:宿州学院2009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附件3:09级新生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总表 教务处外语系 2009年9月22日

附件1: 宿州学院2009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育部于2004年1月颁布了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新《课程要求》),基本特征之一是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为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落实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大学英语教学实施方案。 二、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别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1、2、3、4级(以下简称“大学英语分级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本科学生应在两年内修完大学英语分级课程并通过水平测试,学校鼓励学生提前完成大学英语分级课程的学习,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结合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使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通过学习,毕业时英语能力达到教育部提出的相应层次要求。针对需要达到“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学生,各类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所不同。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5040011 名称: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 授课专业:全校学生 学时:2学分: 预修课程:美学原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电影作品鉴赏为主,讲授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基础,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电影艺术的鉴赏方法及评论等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理论和知识的教学,选取部分国产电影经典影片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课程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鉴赏性于一体,帮助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本科生的校内选修课。精选电影史上能清晰地标示摄影机能不断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且清晰地显示出电影本体特性,电影语言丰富的经典影片和优秀影片,以及近年来的优秀电影进行有重点的鉴赏和评论。通过大量观摩,使学生增加电影阅读量,增强对电影语言的感受,学会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分析电影,学会写作影视评论文章,认识到电影的多元化,在今后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电影的鉴赏(4学时) 了解艺术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电影鉴赏活动的基本特点,培育影视观念。掌握影视构成,影视语言。理解影视的功能类型,创作方法,体裁样式,审美型范。 第二讲影视的评论(4学时) 理解不同的风格样式构成互文本关系的语言现象,叙事动机。掌握景深镜头的长镜头。课外观摩影片《盲井》。 第三讲电影《启示录》赏析(4学时) 理解影片对野蛮的战争进行的深层次审视,采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掌握黑白分明的用光象征手法,主题的强化。 第四讲《城南旧事》赏析(2学时) 了解本片是一部散文结构的诗电影,理解“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悉”的情感渲染。掌握场景的重复手法,音乐重复的作用,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影片色彩。

“英美诗歌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 外国语学院

“英美诗歌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王莉执笔人:曹英慧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名称:英美诗歌选读 课程编号:04188043 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学分:2 开设专业: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英国文学史及选读(04102613)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英美诗歌赏析》是一门英语专业文学方向限选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诗歌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知识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诗歌所包含的语言特征、修辞手段和细腻的感情都是英语语言丰富表现能力的集中体现。另外,诗歌也是增进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诗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意义,弦外之音、话外之语,它对语言的超常使用将使人们对英语的多种表现手法更加敏感,对英语的特殊表达习惯更加熟悉。总之,学习诗歌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高人文素养以及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按照诗歌主题为脉络,介绍诗歌基本知识,梳理英美诗歌的不同流派及其风格,使学生掌握相关韵律法则,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挖掘诗歌内涵,感受诗人寄托在诗中的思想和情愫,进而能够独立进行诗歌阅读、欣赏甚至诗歌翻译及创作。 (二)课程目标 具体来说,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 1. 基本诗歌阅读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英、美诗歌的特点、常见修辞手法,英语诗歌的基本要素、相关知识; 2. 初步鉴赏能力:能读懂难度适中的英文诗歌,理解字面意思,并能指出主题、韵律形式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中的象征、意象等,挖掘诗歌内涵,领会诗歌的奥妙。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Movie Art 二课程代码:05091314 三课程类别:专业课 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课程。本课程诣在通过对优秀的电影进行集中欣赏,对学生的影视欣赏和把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之后进行的摄影与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优秀的电影大师身上学习到影视艺术的精髓。通过对优秀的电影的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镜头运动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五学时/学分:32/2 六先修课程:动画赏析 七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八教学内容及要求: 电影篇 第一章亚洲电影 一、亚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中国:《霸王别姬》 《那山那人那狗》 《英雄》 《张思德》 《红河谷》 《阮玲玉》 《大话西游》 《无间道》 《悲情城市》 《饮食男女》 韩国:《八月圣诞节》《生死谍变》 日本:《秋刀鱼之味》《花火》 印度:《季风婚宴》 伊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越南:《三轮车夫》 重点:个案赏析《霸王别姬》 难点:个案赏析《无间道》 第二章欧洲电影

一、欧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法国:《碧海情天》《天使艾米莉》 德国:《铁皮鼓》《罗拉快跑》 意大利:《天堂影院》《美丽人生》 英国:《法国中尉的女人》 西班牙:《卡门》 波兰:《蓝色》 丹麦:《黑暗中的舞者》 马其顿:《暴雨将至》 苏联/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毒太阳》 瑞典:《野草莓》 重点:个案赏析丹麦:《黑暗中的舞者》 难点:个案赏析瑞典:《野草莓》 第三章美洲电影 一、美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美国:《淘金记》《辛德勒名单》《面具》《狮子王》《魔戒Ⅲ:王者归来》巴西:《中央车站》 重点:个案赏析美国:《魔戒Ⅲ:王者归来》 难点:个案赏析巴西:《中央车站》 第四章大洋洲、非洲电影 一、大洋洲、非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 重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 难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 电视篇 第五章电视栏目 一、电视栏目概要 二、个案赏析 新闻类:美国CBS《分钟》中国CCTV《东方时空》 谈话类:美国ABC《奥普拉·温弗莉访谈》中国CCTV《实话实说》 综艺娱乐类:香港凤凰中文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国CCTV《综艺大观》 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中国CCTV《幸运52》 重点: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 难点:个案赏析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 第六章电视剧 一、电视剧概要 二、个案赏析 美国:《兄弟连》

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ENGL201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英语、英语师范专业 开课学期:春(第5学期) 学分:2 主讲教师:秦伟刚 指定教材:《英美文学选读》,张伯香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教学目的:英国文学历史悠久,自中远古至今,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名家名作迭出,卷轶浩繁,为世界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莎士比亚,雪莱,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等,即便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都已成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作品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各自不同的手法,对英国的社会生活、文化,乃至人类的命运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艺术的表现和诠释。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有选择、批判性地阅读一些英国名家名篇的原作,对于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大有裨益。在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透过英国文学这一窗口,对英国的风土人情和英国的社会文化有一个基本认识和了解,对于将在不同程度上以英语作为工具从事学习和工作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不仅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选取英国作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为内容,以课堂精讲、小组讨论、独立研究等形式,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解读作家与作品,引入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加深对所读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认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写以文学为主题的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理解欧美文学和文化的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第一课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课时:第一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第一节 Why should we take this cours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literature.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the medieval period to the present 思考题: 1.What do you know about English literature? 2.Are you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中学经典短篇英文小说赏析《the cat and the fiddle》

The cat and the fiddle Hey,diddle,diddle, The cat and the fiddle, The cow jumped over the moon! The little dog laughed To see such sport, And the dish ran off with the spoon! Perhaps you think this verse is all nonsense,and that th e things it mentions could never have happened;but they di d happen,as you will understand when I have explained the m all to you clearly. Little Bobby was the only son of a small farmer who live d out of town upon a country road.Bobby's mother looked a fter the house and Bobby's father took care of the farm,a nd Bobby himself,who was not very big,helped them both a s much as he was able. It was lonely upon the farm,especially when his father an d mother were both busy at work,but the boy had one wa y to amuse himself that served to pass many an hour whe n he would not otherwise have known what to do.He was ver y fond of music,and his father one day brought him fro m the town a small fiddle,or violin,which he soon learne d to play upon.I don't suppose he was a very fine musicia n,but the tunes he played pleased himself;as well as hi s father and mother,and Bobby's fiddle soon became his con stant companion. One day in the warm summer the farmer and his wife determi ned to drive to the town to sell their butter and eggs an d bring back som e groceries in exchange for them,and whil e they were gone Bobby was to be left alone. “We shall not be back until late in the evening,”said hi s mother,“for the weather is too warm to drive very fas t.But I have left you a dish of bread and milk for you r supper,and you must be a good boy and amuse yourself wi th your fiddle until we return.” Bobby promised to be good and look after the house,and th en his father and mother climbed into the wagon and drov e away to the town. The boy was not entirely alone,for there was the big blac k tabby-cat lying upon the floor in the kitchen,and the l ittle yellow dog barking at the wagon as it drove away,an d the big moolie-cow lowing in the pasture down by the br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