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易错题整理运动和力

中考复习易错题整理运动和力
中考复习易错题整理运动和力

中考复习易错题整理运动和力

中考复习易错题整理〔一〕·运动和力

解卷:本卷主要考察摩擦力,重力,物体运动受力分析等知识点,总体难度较大,适合做提高练习用.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甲与乙放在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m1

C.只有当m1=m2,甲与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

2、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C.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拉一物体A和吊篮B,一个人站在篮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00N,当人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拉A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800N;

B.600N;

C.700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木板是静止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6、如图所示维工人师傅推车运送纯净水的图片,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

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的方法比较省

力 B.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

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无法判断

7、如图13所示,AB是一质量为m的均匀细直杆,A端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B端置于水平地面上,杆身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杆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μ,保持平衡,则此时杆与地面的摩擦力

为〔〕

A、mg tgθ

B、mg sinθ

C、μmg

D、μmg

8、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图7

A.〔M+m〕gB.〔M+2m〕gC.Mg+fD.Mg+2f

9、如右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出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推力

B、重力、支持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10、如图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档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关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吊扇在高档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档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吊扇在任意档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吊扇在任意档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11、小军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以利用下列知识中的: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②④ ;

D、①③④.

12、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二、填空题

13、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如图15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为.

图17

14、如图所示,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没有打滑,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__________〔填“前”或“后”〕.仔细观察发现鞋底的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15、如图6,小明进火车站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先在传送带上向左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3倍.行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__________〔填“左”、“右”〕,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 N.

16、轮轴的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如图b所示,当轮轴绕O点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有FR=Gr.如图a所示,一自行车上连接踏脚板的连杆长Rl,由踏脚板带动半径为r1的大齿盘,通过链条与半径为r2的后轮齿盘连接,再带动半径为R2的后轮转动.〔1〕设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进时,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为F,链条受到的拉力为T,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分别写出T与F、T与f之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 ;〔2〕设R1=20厘米,R2=33厘米,踏脚大齿盘与后轮齿盘的齿数分别为48和24,则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F与后轮的摩擦力f之比为 _________ .

17、质量为50kg的小宇,在体育课上进行爬杆训练,当他沿竖直杆匀速下滑时,杆对手的摩擦力的大小

为N,方向竖直向上.〔取g=l0N/kg〕.

18、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战机,它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行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飞行动力.若已知它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f与其飞行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k 为常量〕,不计飞行时的油耗.当质量为m 的歼10战机以速度v沿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F=______,气流对飞机产生的升力N=_______.〔用字母表示〕

19、如图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所示.

〔1〕甲纸带对应的是图线,甲、乙、丙三条纸带拉动最慢的是纸带.

〔2〕若打印甲纸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牛,此时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3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请在图中画出丙纸带对应图线CO的大致位置.

20、如图所示,昆明至曲靖的城际高速列车——“子弹头”动车组开通运行后,平均速度为120km/h,最高速度可达140km/h.若昆明至曲靖的距离为156km,则从昆明到曲靖需要_______h.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采用流线形的货车头,目的是___________.

21、“旋蛋实验”可以判断一个鸡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快速旋转该鸡蛋,用手制动后又立即释放,如果鸡蛋又“自动”转动起来,那么这个鸡蛋一定是鸡蛋,这是因

.

三、多项选择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提水桶感觉很累,是因为水桶的重力作用在手上

B.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四、作图题

23、如图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五、简答题

24、仔细观察木匠用的木锯和工人锯铁管用的钢锯的锯齿,发现这些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你知道为什么吗?

六、实验探究题

25、“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为:先猜想后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试猜想惯性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设计出一种方案加以验证.

2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甲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乙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甲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

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27、学习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昵?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12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应使橡皮筋,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突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F

1/N F

2

/N F

1

和F

2

的夹

合力F/N

1 4 5 θ

1

8.7

2 4 5 θ

2

8.3

3 4 5 θ

3

7.8

备注:θ1<θ2<θ3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在不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

F 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

28、实验桌上有如图22所示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有挂钩的长方体木块一块,一端安装了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六个质量相同的钩码,细线若干.请选用以上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运动物体与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压力N的关系为:f摩擦力=kN〔k为常数〕”.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29、小东学完摩擦力的知识后,发现当物体受到向前的拉力或推力时,物体向前运动,这时物体就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所受拉力或推力的方向相反.请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不正确.请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及结论.

30、某课外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之后,想进一步证明“当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物体对接触面压力N成正比”.请选用如图23所示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有挂钩的长方体木块一块,一端安装了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六个质量相同的钩码,细线若干.设计一个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调节弹簧测力计使指针位置.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的重力G1,记录在表格中.将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后通过定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拉木块,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木块与砝码总重G2

3〕仿照步骤〔3〕在木块上增加砝码,再做4次,分别测量F3......F6和木块与砝码总重G3 (6)

将以上数据都记录在表格中.

4〕根据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求得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 1---f 6,木块对接触面压力N1---N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

31、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形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_______.根据现象:_______.得到结论:_____.

32、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

据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低中高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

0.8 2.2 3.8

力/N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

是:.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

骤: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写出一个〕.

33、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请你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结论.

34、要想利用图装置证明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______的两个小球从斜面______ 高度滚下,通过比较______ 来说明小球动能的大小.

35、如图所示是福娃小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请你对此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1: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

36、图2是小强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请思考并回答:

1.假设脚踏板每2s转1圈,在这种情况下,要计算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还需要测量哪些量?请你用这些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

2.该自行车后架上装有向车头灯供电的小发电机,小发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R0=1.0cm的摩擦小轮.行驶过程中,当需要小发电机向车头灯供电时,小轮压紧车轮,此时小轮与自行车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车轮带动小轮转动,发电机发电.测得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半径分别为8.0cm、3.4cm、33cm,问当自行车的车速为15km/h时,摩擦小轮的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r/s〕是多少? 取π =3.14.

3.小强利用第1问中推导的公式,计算出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请你帮助小强计算自行车前进的速度〕.然后他又实地测量了自行车的速度,对比后发现总有差别,请你说明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7、小明和小静同学在研究变速运动中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单位是m/s2〕跟物体所受外力以及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做了大量实验,其中一次列表如下:

表1 用质量M=0.1kg的小车做实验的结果:

物体受到的力0.01N 0.02N 0.04N 0.08N

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 0.10m/s2 0.20m/s2 0.40m/s2 0.80 m/s2

表2 小车受到的力为0.08N不变时,做实验的结果:

小车的质量0.80kg 0.40kg 0.20kg 0.10kg

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 0.10 m/s2 0.20 m/s2 0.40m/s2 0.80 m/s2

由表1可得出的实验结论:;

表2可得出的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C.

本题将重物A、吊篮B和人视作一个整体,整体受弹簧测力计拉力和整体的重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当人用100N拉力A时,这个力属于整体的内力,整体所受外力没有发生变化,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等于整体重力,即仍为700N.

5、D

6、拉车时,人对车的拉力一般是斜向上的,这样会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了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以较省力;

而推车时,人用力方向一般是斜向下的,这样会增大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大了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推车较费力.

故选A.

7、B

8、D

9、B

10、电风扇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杆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拉力T1=重力;

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风扇叶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风扇叶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固定杆对扇叶的拉力T2空气对扇叶施加的力T′,风扇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所以G=T2+T′,所以T2<G.

故选D.

11、A

12、A

二、填空题

13、K2G

14、前,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5、右, 0 ;

16、FR1=Tr1、Tr2=fR2, 3.3

17、500

18、〔1〕kv2 〔2〕mg

19、〔1〕.A ;乙.〔2〕.等于 .

20、1.3 减小空气阻力

21、生用手制动后,随蛋壳转动的蛋清和蛋黄由于惯性,不会马上停下来,立即释放后,蛋清和蛋黄又会带动蛋壳转动起来.

三、多项选择

22、ABC

四、作图题

23、〔略〕

五、简答题

24、能增大锯子与被锯物体间的距离,使锯子两侧与被锯物体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

六、实验探究题

25、惯性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6、〔1〕小木块

〔2〕大小、方向

〔3〕同一直线

〔4〕甲纸片没有摩擦力对二力大小关系的影响〔每空一分〕

27、〔4分〕每空1分

〔1〕相同仍然伸长到C 〔2〕不等于减小

28、〔1〕调节弹簧测力计使指针指零刻线位置. ………………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的重力G1,记录在表格中.将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后通过定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木块,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

〔3〕在木块上加一个砝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木块,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4〕木块与砝码总重G2 ……………………

〔5〕仿照步骤〔3〕在木块上增加砝码,再做4次,分别测量F3......F6和木块与砝码总重G3……G6,将以上数据都记录在表格中.……………………

〔6〕根据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摩擦力=F、N=G,得到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摩擦力1---f摩擦力6,木块对接触面压力N1---N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7〕整理实验器材.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压力关系的实验记录表格··········

29、器材:购物车

过程:向前推购物车,车向前运动,用一个向后的力拉车,车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结论:车向前运动过程中,车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3分.器材、过程、结论各1分〕

30、5〕指零刻线. ………………

6〕竖直向上匀速…………………

7〕木块上加一个砝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

8〕 f =F、N=G,…………………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压力关系的实验记录表格··········

31、实验步骤: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

根据现象:若F1 >F2

得到结论:则木块下表面粗糙〔现象及结论不唯一〕

32、〔1〕二力平衡

〔2〕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或风速越大,阻力越大〕,只答阻力与风速有关不得分

〔3〕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4〕物体的形状〔或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或空气密度等等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33、〔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地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地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

〔3〕若F1>F2,则木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铁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则两物块下表面粗糙程度相同.

34、不同相同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

35、问题1:踢出去的足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解答:重

力、

问题2:球离开脚后为什么会继续运动?解答:由于惯性

36、

1.还需要测量三个轮子的半径:大齿轮〔主动齿轮或轮盘〕半径R1、小齿轮〔被动齿轮或飞轮〕半径R2、后轮半径R3.……3分

推导自行车速度的表达式:

设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转动周期分别为T1、T2和T3.

可得:大齿轮边缘的速度:v1= 小齿轮边缘的速度:v2= 后轮边缘的速度:v3= ……1分

因为:v1=v2,T2=T3,……1分

所以:自行车前进的速度:v= v3= ……2分

2.设摩擦小轮的速度为n0,

可得:n0= ……2分

= r/s ……1分

=66.3r/s……1分

即当自行车的车速达到15km/h时,摩擦小轮的转速:n0=66.3r/s ……1分

3.因为自行车脚踏板的周期T1=2s,且R1=8.0cm、R2=3.4cm、R3=33cm

所以:自行车前进的速度:v= m/s……1分

=2.44m/s=8.8km/h ……1分

可能原因:①自行车辐条不紧,导致车圈在行驶过程中为椭圆;②车胎内气不足,导致车胎与地面接触部分到车轴距离小于所测车轮半径;③自行车实际行驶路径与测量长度的路径不重合;④大齿轮、小齿轮、后轮半径测量的不准;⑤行驶过程中脚踏板的周期很难保证为2s.……2分

说明:每答对一种情况得1分,原因分析最多得2分.答案合理即给分.

37、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当物体受到的外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小,速度变化越大;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训练——易错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易错题汇总 第一周: 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 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 2、一百万有10个(1千万)。 分析:学生没有仔细读题,想当然以为是10个一百万是多少。 改正:一百万有10个(十万)。 第二周 1、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写作:(1000100) 分析原因: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不够仔细。 纠错措施: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到万字,再写数。 改正: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写作:(10000100) 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C )。 A. 83688000 B.80848400 C.800808000 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 第三周 1、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50000005000 )。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分级写数,导致漏了一个0。 纠错措施:让学生熟记数位表,左起右起都能记住。再按数位写数。 改正: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500000005000 )。 2、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9 )。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5~9 )。 第四周 1、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2、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第五周

力、运动和力易错题整理

第 1 页 共 1 页 郑州一中实验初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周考 物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 考查内容:第七章、第八章 命题人:王留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 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2.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3.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 /2时,物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 .减小为原来的1/2 B .和原来一样 C .增大为原来的2倍 D .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各用4N 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 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5.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6.如图所示,一木板B 放在水平面上,木板A 放在B 的上面,A 的 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F 向左拉动B , 使它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 ,下面的说法中 F B A T

马原 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物质观 B.联系观 C.发展观 D.实践观 2.列宁同志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实践活动的目的是(B) A.改造主观世界 B.改造客观世界 C.改造内心世界 D.改造精神世界 4.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出了(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D)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8.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的基础是(A) A.实践 B.理论 C.本质 D.人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指(B)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物质到精神 10.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D)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1.宋代诗人陆游在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3、下列说法中,①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 ④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⑤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2)实数a 的倒数是 a 1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内容补充 一个数的平方=它本身这个数0,1 一个数的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一个数的立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1+m B、 12+m C、12+m D、1+m 分析:此题注意审题 二、填空题 11、某市对全市3万名初中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次调查中,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 ;如果视力在4.9到5.1之间(含4.9与5.1)为正常,那么全市大约有 名初中生视力 是正常 的。

12、设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代数式b (10+a )的值等于 。 根号9<根号10<根号16,所以3<根号10<4,所以,a=3 b=【根号10-3】 所以,b (10+a )=【根号10-3】【根号10+3】 所以利用因式分解的结果为1 13、比较大小:-15、如图所示,AD =4,CD =3,∠ADC =90°,AB =13,BC =12,该图形的面积等于 . 则x= ; 16、已知x 满足(x-1)3=-27 8 ,17、若不等式组???b x a x 的解集为x ﹥a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注意等号 18、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注满全池,两管同时开,3小时注满全池。如果设单独开乙管x 小时注满全池,由此得到方程 。 二、填空题 11、240,7500; 12、1 13、﹤,﹥ 14、4+7或4-7 15、24 16、-32,y ≥21 17、a ≥b 18、61+x 1=3 1 三、解答题 20、(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 (1)因式分解 题略【注意区别计算,结果要逐步考察】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2.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3.如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瓶子,使其竖直且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瓶子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瓶子静止在手中,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减少瓶子里水的质量,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 4.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B.t1~t2时间内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C.t2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D.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5.下列关于运动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若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将逐渐停下来 D.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但其运动方向可能保持不变 6.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0N,F2=20N B.f1=10N,F2=20N C.f1=20N,F2=40N D.f1=10N,F2=40N 7.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8.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小学数学毕业班学生易错题整理

小学数学毕业班学生易错题整理 一、填空 1、A=2×3×a,B=3×a×7,已知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15,那么a=( ),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 2、有一个放大镜,在这个放大镜下,一条线段其长度是原来的3倍,在这个放大镜下,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倍,正方体的体积是原来的()倍。 3、1/4 时=()分 4、把一个比的前项增加3倍,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该乘上()。 5、甲数是乙数1.5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甲数占两数和的()。 6、小红1/5小时行3/8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用()小时。 7、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3米的()。 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德比是3:2:1,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4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甲班人数比乙班多1/4,则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10、水结成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加1/11,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11、六年级今天实到123人,缺席2人,今天的出勤率是()%。 12、甲乙两数的比是3:5,甲数比乙数少()%。 13 a÷5=b(a、b是大于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4、一根绳子长5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1米的(),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15、一台榨油机6 小时榨油300千克。照这样计算,1小时榨油()千

克,榨1千克油需()小时。 16、修完一条公路,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2天。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 17、一项工程投资20万元,比计划节约5万元。节约()%。 18、男生人数的3/4与女生人数的4/5一样多,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1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36分米,宽是长的4/5,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0、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增加3.96。这个小数是()。 21、100千克增加2/5后是()千克;()吨减少25%是75吨; 22、一根钢管锯成8段,每锯断一次的时间相等,锯一段用的时间与锯完所用总时间的比是()。 23、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120米,宽比长短1/3,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24、小麦的出粉率是85%,300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千克,要磨340 0千克面粉需要小麦()千克。 25、某汽车制造厂上半年生产小汽车36400辆, 比原计划多生产3900辆,超产()。 26、李明和张冬在操场上跑步,李明跑一圈用时4分钟,张冬跑一圈用时5分时,李明比张冬快()%。 27、一件商品打八折后售价400元,这件商品的原价是()元。 28、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80,减数与差的比是4:5,被减数是(),差是()。 29、含盐8%的盐水500千克,其中含水有()千克,现在把盐水浓度降为含盐5%,则应加水()千克。 30、在周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其面积是()平方米。 31 4、6、9、15、10五个数中,能组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原思考题附答案(2)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 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 第一章 3、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哲学: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二者有无同一性(认识论上:可知论vs不可知论)。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内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从左侧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冲上右侧的光滑曲面,最远能到达A点。现在启动传送带,使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让该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物块最远能到达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2.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 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3.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4.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心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一开始小球和装置一起沿某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 5.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6.小红和妈妈在超市购物,她用8N的力水平推着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红发现前面有人,她马上用17N的水平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此时妈妈不再施力),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17N B.小车受到的合力是8N C.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D.小车受到的合力是25N 7.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8.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

小学生整理错题集习惯培养方案

小学生数学错题地处理方法 【我为什么犯错】 按照我地理解,错题不外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特别愚蠢地错误、特别简单地错误,例如在粗心大意地时候把+算成;第二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地题目所犯地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 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掌握了自己犯错地类型,我就为防范错误做好准备.我比较重视一些概念上地错误,我仔细分析过我地试卷,可以说一半以上地错误都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地.每个经历过考试地人都知道,考试中审题特别重要.因此在复习中遇到自己所犯地错误,首先分析是否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如果是,就要找出这种诱使你审题不清地小陷阱,熟悉之后就不容易掉进去了. 【错误发生地原因】 错误大致分三类: 由于概念不清;造成错误发生地最重要地原因是对知识点地掌握不够准确.经常有同学对一些概念地理解似是而非,很明显,在实际演题过程中,怎么可能不发生错误.如果是不懂,那么对这道题目结果地直接影响只是不会做罢了.就因为说懂不懂,说明白不明白,做题心中无数.自然错误也就来了. 由于思路不对;由于对题型不很熟练,或者审题不当,造成思路不畅,南辕北辙.通常在考场上糊涂,一下考场就反应过来了.要不就是只要别人小小地点拨和提醒,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这种错误最具欺骗性,往往以为自己明白了,可实际上并不扎实地知识结构使错误再次出现变得非常容易. 由于粗心:关于由于粗心而引起地错误是低级错误,同样地,对粗心地忽视是造成同类错误不断发生地主要原因.对许多学习程度中等地学生地卷面进行分析,发现产生错误地一大特点就是:低级错误总是重复出现!对粗心在节里有详细地叙述. 【如何解决错误?】 解决错误地办法很简单,第一是,做完题一定要检查.第二是,要把曾经做错地题收录在错题本里. 头一条是对待可能会出现地错误采取地办法,是为了避免错误;第二条则是对已经发生过地错误采取地措施,为了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对错误进行毫不留情、毫

马原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二、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毛泽东同志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建国50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了解事物的要素系统,把握事物的联

9A期末易错题(一)(含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易错题整理 1. -- Finding information is not a big deal today. -- Well, the ______is how we can tell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is useful or not. A. courage B. message C. challenge D. knowledge 【考点】:名词辨析 【错因分析】:句意语境理解不清晰 【答案】:C 【解析】:A 项“勇气”,B项“消息”,C项“挑战”,D项“知识”,根据前面句意“找到信息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大问题了”,回答中应当是指区分信息是否有用才是挑战,因而选择C项恰当 2.--The fire ____at around 3 a.m. local time while people were celebrating with fireworks. -- I’m sorry to hear that. A. broke out B. put out C. came out D. went out. 【考点】:动词短语 【错因分析】:对短语含义记忆混淆 【答案】:A 【解析】:break out 爆发;put out 扑灭;come out 出版、出来、开花(发芽);go out 出去,根据句意应当为“当人们正在燃放烟花庆祝的时候,当地时间凌晨三点左右爆发了一场大火”,因而选择A项恰当 3. _________ green or ________ in a light green room ______ good for us.

运动和力易错题4份

《力和运动》 一、惯性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停止作用时,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逐渐慢下来,最后停止运动 C、可能改变运动方向 D、做匀速直线运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错误!未指定书签。.有一气球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里脱出一个物体, 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时间, 然后下降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错误!未指定书签。.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 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错误!未指定书签。.火车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一人在车厢地板上的P点竖直向上跳起0.5秒后落回到地板上。这个人的落地点是【】 A、在P 点前方1米处 B、在P点后方1米处 C、仍在P点处 D、无法判断 错误!未指定书签。.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上,有人竖直向上跳起,他的落地点在【】 A、位于起跳点后面 B、位于起跳点前面 C、落于起跳点左右 D、位于起跳点处 二、平衡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的三素完全相同, 这两个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一定是重力和支持力 D、一定是拉力和摩擦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质量相等的两只降落伞,甲伞以3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乙伞以5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在下降的过程中:【】 A、甲伞受到的阻力大 B、乙伞受到的阻力大 C、两只伞受到的阻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某同学站在磅秤上, 下列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压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起重机吊着3吨的货物,下列哪种情况下,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最大:【】 A、货物停在空中时 B、货物匀速上升时 C、货物匀速下降时 D、三者都一样大 三、合力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重500N的一袋大米放在地面上,一个同学用200N的力,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提这袋大米,此时这袋大米受到的合力是:【】

高中英语选修7 学生易错题汇总

选修七Unit 1 1. He has some shortcomings in his daily behavior, but ____he is a modest and considerate young man. A. at all B. after all C. all in all D. in all 2. It is bad manners for you to make ____ fun of the disabled; you should know they are in ____ great need of out understanding. A. a; a B. a;不填 C. 不填;a D. 不填; 不填 3. You should be ____ Mary to your classmates. A. as good a friend as B. as a good friend as C. as a friend good as D. as good friend as 4. 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give students quick and easy _____ to the digital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A. access B. passage C. way D. approach 5 . You can’t imagine what trouble I had____ him to give up drinking. A. persuaded B. persuading C. persuade D. to persuade 6. The rule says that the last _____ the office should remember ______ the windows. A.to leave; to close B. leaving; to close C. leaving; closing D. to leave; closing 7.The children all turned _____ the famous actress as she entered the classroom. A.looked at B.to look at C.to looking at D.look at 8.______, you need to give all you have and try your best. A.Being a winner B.To be a winner C.Be a winner D.Having been a winner 9. I felt greatly honored ______ into their society. A.to welcome B. welcoming C. to be welcomed D. welcomed 10. I did nothing all day but ____ to my friend who I haven’t seen for almost a year. A. write B. to write C.wrote D.writing 11.---- You have only ten minutes to get to the airport. ---- All right. I think I can _______. A. make it B.do it C. finish it D.get it 12. ----Do you think you could do without help. ----______.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for me. A. Take care B. Hurr y up C. Not exactly D. Don’t worry 13.---- Was he sorry fo r what he’d done. ----- _________. A.No wonder B. Well done C. Not really D. Go ahead 14. I regret _____ you that I’ll have to cancel my appointment with you tomorrow for some reason. A.telling B. to tell C. to have told D.having told 15. With so many files ____ for my manager, I have to work 12 hours a day these days. A. being typed B.type C.to type D.typing 16. ---The writing is difficult _______. Can you make sense of it? --- No. There are too many new words in it. A. to be understood B. to understand C. understanding D. being understood 17. The book that you bought yesterday is ____ interesting ____ the one you lost last month. A. as;as B. so; that C. the same; as D. such; that 18.---I am so sorry that I can’t gi ve you a helping hand at this moment. ---_____. A. You are welcome B. Don’t mention it C. Thank you all the same D. Absolutely not Unit2 1. --- Kayla, we are taking a trip to Hawaii tomorrow.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us?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大全附答案带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相交线与平行线 1.未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解:D. 2.未正确理解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垂线段的意义.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解:D. 3.未准确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错解:A. 解析:图中的内错角有∠AGF与∠GFD,∠BGF与∠GFC,∠HGF与∠GFC三组.其中∠HGF与∠GFC易漏掉。 正解:B. 4.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理解有误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C或D. 解析:平行线的定义必须强调“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所以②是错误的,平行公理中的“过一点”必须强调“过直线外一点”,所以④是错误的,①③是正确的. 正解:B. 5.不能准确识别截线与被截直线,从而误判直线平行 5.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人教版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检测试题

人教版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易错题难题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现有3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10N,一人用竖直的两板将三块砖如图所示夹起,则“2号”砖左侧和右侧各自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5N 5N B.5N 10N C.10N 5N D.10N 10N 3.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 位置。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pa段加速运动 B.ab段加速运动 C.bc段减速运动 D.a点速度最大 4.一个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管道如图甲所示,利用拉力F将一木块从管道的左端竖直

拉进,右端竖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木块的挤压作用相同,并测得拉动全过程中拉力和木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2N B.4~6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0~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7N D.2~4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5.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 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如下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 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 8.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