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课程论文,中国猪肉行业供应链模式研究
猪肉配送方案范文

猪肉配送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猪肉是我国人民餐桌上重要的一种肉类食品,其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猪肉的品质、安全和健康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保证猪肉的质量和新鲜度,猪肉的配送十分重要。
二、问题分析目前猪肉的配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时效性问题:猪肉作为一种易腐食品,需要在短时间内送达消费者手中,以保持其新鲜程度。
2.保温问题:在冷链配送中,如何保持猪肉在途中的温度,以防止冷链断裂造成肉品腐烂。
3.配送范围问题:猪肉的销售范围广泛,如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配送。
三、解决方案1.冷链配送:使用冷链物流手段,将猪肉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可以使用冷藏车或者冷藏箱等设备进行保温,避免猪肉在途中的腐烂。
2.快递配送:与快递公司合作,利用其专业的配送网络将猪肉送达各个地区。
快递公司有着完善的仓储和配送系统,能够确保猪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消费者手中。
3.区域配送中心:在各大区域设立配送中心,将猪肉集中配送到各个中心,然后再由中心进行区域内的配送。
这样可以减少配送中断,提高效率。
四、操作流程1.订单接收和处理:消费者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下单购买猪肉,商家接收订单并进行处理。
2.仓储准备:商家将待配送的猪肉进行集中仓储,按照订单进行分拣和打包。
3.快递初配:商家将打包好的猪肉送到当地的快递公司,由快递公司进行初次配送。
4.区域配送中心:快递公司将猪肉运送到所在地区的配送中心,再从配送中心进行最后的配送。
5.配送到达:快递人员将猪肉送至消费者的门口,并进行验收,确认无误后交付给消费者。
五、技术支持1.温度监控:在冷链配送中,使用物联网技术对猪肉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温度超过标准范围,及时进行告警和处理。
2.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消费者需求和猪肉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分析,优化配送方案,提高配送效率。
六、风险控制1.冷链断裂风险:在冷链配送中,需要确保冷藏车或冷藏箱设备的完好性,防止冷链断裂造成猪肉腐烂。
猪肉供应链管理及销售策略

猪肉供应链管理及销售策略在当前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猪肉作为主要的肉类供应,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猪肉供应链管理及销售策略的有效实施对于保障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提供安全的肉类产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肉供应链的管理,以及可行的销售策略。
一、猪肉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的定义和组成猪肉供应链是一系列涉及猪肉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的环节。
它包括供应商、生产者、加工商、分销商和最终消费者等多个参与者。
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将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和确保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2. 供应链可见性与信息共享供应链的可见性是指实时跟踪和监控整个供应链过程的能力。
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各参与者可以及时了解原料供应、生产状况、物流运输和产品质量等重要信息,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反应速度。
3. 农场管理和养殖技术高效的农场管理和养殖技术是确保猪肉供应链高质量和稳定供应的关键。
农场管理应注重疾病控制、环境适应性、饲料管理和动物福利等方面,而先进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和改善动物健康。
4. 物流与运输物流和运输环节是将猪肉从养殖场运送至加工厂然后再到零售商的重要步骤。
科学的物流策略和运输规划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确保产品新鲜度和防止供应链中断。
5. 合规和质量控制合规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猪肉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合规要求包括可追溯性、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等方面;质量控制则涉及养殖、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标准化和监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猪肉销售策略1. 多渠道销售猪肉销售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包括传统的批发市场、超市零售、电商平台和直销等。
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还能提高销售效率和扩大市场份额。
2. 品牌建设与营销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产品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有效的营销手段如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和社交媒体推广等,能够增加品牌曝光度和销售额。
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分析

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分析曹文彬;邵奎露【期刊名称】《物流工程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为了研究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以猪肉供应链系统为例,采集月度数据对猪肉供应链进行实证分析,讨论玉米、仔猪、生猪和猪肉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揭示了各个价格对供应链稳定性的不同影响,为政府保证供应链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the article takes the pork supply chain system as example,collect monthly data on the pork supply chain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then discussing th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rice of corn,piglet,hog and pork.So it is shown that the four price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the supply chain and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ensurethe stability of the supply chain.【总页数】3页(P89-90,57)【作者】曹文彬;邵奎露【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2【相关文献】1.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屠宰加工企业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分析 [J], 刘召云;孙世民;王继永2.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基于猪肉供应链的实证分析 [J], 徐玲玲;李清光;山丽杰3.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促进作用 [J], 王继永;孙世民;刘召云4.供应链视角下中国猪肉安全的风险甄别及政策启示——基于1624个猪肉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 [J], 刘青;周洁红;鄢贞5.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分析 [J], 曹文彬;邵奎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猪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李娟孙世民韩文成来源:《物流科技》2010年第07期摘要:猪肉供应链管理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作者从概念、特征与作用,合作伙伴的选择、竞合与行为,以及运行效率与绩效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猪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猪肉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若干前瞻性问题。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猪肉供应链;研究进展;合作伙伴;质量安全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pork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become one of hot issues in academic studies, which causes general concerns to scholars domestic and oversea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total research situ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outlines the research process on pork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and partners selection, partners coopetition and behaviour, as well as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s etc., and proposes many prospective issues of pork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ork supply chain; research process; partners; quality and safety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产量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7%左右,但猪肉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即影响了国人的身心健康,又制约着猪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024年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范文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其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其优化模式,为提升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二、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状1. 资源概况山东省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多样,农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
丰富的资源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传统物流模式传统的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多采用以批发市场为纽带的网络化销售体系。
农民将农产品出售给当地的批发商,再由批发商运输至各地区的销售市场或超市。
三、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存问题1. 效率低下传统的物流模式存在着运输成本高、运输时间长的问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销售效率。
2. 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供需不匹配,造成部分农产品的积压和浪费。
3. 缺乏冷链物流系统冷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使得部分对温度敏感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
四、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优化模式研究1. 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包括冷库、冷藏车等设施的投入使用,确保对温度敏感的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2. 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生产者、物流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供需匹配度。
3. 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五、新型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实践与效果分析1. 电商平台+冷链物流模式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的在线销售,结合冷链物流系统,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配送。
这种模式在山东的多个地区得到了成功实践,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品质。
2. 农业合作社+第三方物流模式农业合作社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为农民提供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储存和运输服务。
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

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是供应链管理水平竞争和物流管理的竞争,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改变了物流管理方式和模式,其中供应链物流管理尤为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篇一浅析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摘要【摘要】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企业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水平的竞争。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两大重要领域。
本文从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等方面加以探讨,以期对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一些启发。
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内容【关键词】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影响现代企业物流的一个着重因素——物流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1. 物流管理内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我国《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管理的表述为:“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是由以下活动或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管理工作:采购、仓储、运输、物料搬运、用户服务、通讯联络、废物利用和处理,环境控制,其中运输与库存决策、供应和分配及其渠道一体化、用户服务等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系统化和集成化是现代物流突出的特点。
2. 供应链管理内涵我国2001年8月正式施行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
他们既向其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或服务,又向其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或服务。
供应链强调的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策略,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将具有供需关系(包括服务供需、物料供需和资金供需)的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
猪肉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猪肉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当前,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产品初步实现了供求平衡。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地下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消费中关注的热点,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提供高附加值、安全的猪肉制品将成为我国猪肉行业发展的主流。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将逐渐与世界融为一体。
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中国农产品中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品种处于比较劣势,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而劳动密集型的农副产品,如肉禽蛋、果蔬、水产品等则有相当大的价格比较优势,同时,我国猪肉行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现有2000多个猪肉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200多家,有总量300万吨以上的冷藏设施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加上政府正在大力推广“定点屠宰”,许多设施较为先进完善的加工企业已纳入政府管理和支持的范围,屠宰行业的市场准入日趋严格。
但是,由于国际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迅速,日本、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防止我国农产品的大量涌入,纷纷提高了进口农产品检测标准,这给我国的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当今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我国猪肉行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猪肉行业供应链管理模型的初步构想,即把猪肉产品的养殖、屠宰、冷冻、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零售及相关服务等节点构建成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从分析顾客的需求入手,对供应链中的资金、物流及信息进行整体调配,从而为猪肉加工食品的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顾客满意等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决策思路,以促进我国猪肉产品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增强猪肉制品的有效供给,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我国猪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之所以选择猪肉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是因为猪肉及猪肉制品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并且猪肉的供应链相对较长,也比较完整,可以通过延长加工层次来充分提高生猪的价值增值;而且,生猪的养殖与加工过程相对较易控制,且目前已有较多的行业标准,便于规范化管理。
题目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存档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探讨英文标题专 业: 院 系: 年 级: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职 称: 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 制中文标题采用三号楷体,英文标题采用Time NewRoman 四号,英文标题除虚词外首字母大写。
届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横线中的内容按实际情况填写,均采用三号楷体。
要注意所填内容居于横线的中间,而且各行左右两边要在同一垂直线上!“题目”采用2号中宋加粗中文采用黑体五号,数字采用Time NewRoman 五号。
A4纸型。
版面上空3cm ,下空2.5cm ,左边距2.5cm ,右边距2.5cm ,靠左侧装订,装订线为0.5cm 。
目录注:从第1页开始摘要 (1)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猪肉行业供应链模式研究
摘要
中国猪肉处理销售发展较为完善,但是,猪肉的供应却问题很大,我国猪肉供应链规模小,分散,大部分由农村散户供应,缺乏监管,肉质无法保证,使中国的猪肉呈现外强中干的形式,不仅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猪肉的要求,在国际上也缺乏竞争力,目前存在猪肉行业存在三种供应链模式,分别为传统供应链模式,新型供应链模式和混和供应链模式。
本文从文献出发,归纳总结了这三种模式的特点,并对中国猪肉行业供应链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统供应链模式;新型供应链模式;混和供应链模式;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第一大国,自 1972 年至今,我国猪肉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猪肉也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来源,人均猪肉占有量居世界第一,明显高于其他肉类。
同时,养猪也是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
不仅满足内需而且可以大量出口,但以日本,欧美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防止我国猪肉的大量涌入,纷纷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标准,这给我国目前的猪肉行业又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中国的猪肉行业在农产品中发展最快,现有2000多个猪肉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200多家,有总量300万吨以上的冷藏设施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加上政府大力推广“定点屠宰”,猪肉处理生产显得异常红火。
但是,猪肉的供应却问题很大,我国猪肉供应链规模小,分散,大部分由农村散户供应,缺乏监管,肉质无法保证,使中国的猪肉呈现外强中干的形式,不仅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猪肉的要求,在国际上也缺乏竞争力。
因此,完善猪肉的供应链的管理,构建猪肉供应链模式是很重要的。
一、中国猪肉行业供应链研究文献综述
Chenjun Pan 和 Jean Kinsey(2002)研究了中国的猪肉供应链运作状况。
研究表明中国猪肉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但是由于中国存在众多分散的养殖农户,使供应链很难进行有效地纵向整合。
同时中国的物流体系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使中国猪肉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极为低下,且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中国还存在非法屠宰以及不规范的农贸市场管理问题。
我国对猪肉行业的研究往往局限在生产总量、消费总量、价格波动趋势等宏观方面,没有试图建立起整体的猪肉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视角下的生猪供应链管理研究少而且有局限。
卢凤君、叶剑和孙世民(2003)通过优质猪肉供应研究,指出通过建立
品牌来完善猪肉供应的可信度是有效解决提供问题猪肉的败德行为的方式。
陈超(2003)针对目前中国肉类加工食品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一现状,提出了新型的供应链模型:
创新的加入信息代理中介组织,由农业企业组成并吸纳规模较大的农户与销售商参与。
戴迎春(2003)更明确提出生猪生产阶段和屠宰阶段的纵向协作是猪肉供应链纵向协作关系中的瓶颈。
其对养殖户选择销售渠道的分析结果显示,商贩和食品站是养殖户主要的生猪销售对象。
养殖户在选择销售渠道时,价格因素、付款因素以及信任因素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他们选择不同销售渠道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
其对合同养殖状况的调查表明,养殖户在销售生猪时经常采用口头协议或书面合同,这种协议或合同实际上是一种短期销售合同,并不能帮助养殖户规避养殖中存在的价格风险和生产风险。
卢凤君(2006)则比较了国内外生猪产业链主要在九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包括生猪产业价值链差异、物流链差异、组织链差异、信息链差异、利益分配机制差异、质量保障体系差异、产品价格与质量关系差异、风险的来源与防控差异、环保和政策差异。
孙世民(2006)以猪肉质量安全为导向,提出了优质猪肉供应链宜采用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相结合方式的观点,其基本构架可采取“公司+基地+专业技术协会+适度规模养猪场+超市+支持机构+中高收入理性消费者”的形式。
朱莹莹(2008)要将传统的农户饲养通过不同的模式纳入到猪肉供应链管理的体系中来,提出了混合供应链,其关键在于将生猪生产阶段和屠宰加工阶段的混合,密切饲养环节与屠宰加工环节的关系,便于供应链管理的规划与实施。
而最近几年的文章曲芙蓉(2012),刘召云(2009),王继永(2009)只以优质猪肉为研究对象,但事实上在中国猪肉供应链的源头,猪肉质量并不好控制。
二、现行中国猪肉行业供应链详述
通过文献阅读可以总结出目前的猪肉行业存在三种供应链模式,分别为传统供应链,新型供应链和混和供应链。
图1
传统供应链是面向低端市场的传统的猪肉交易模式(如图 1左边浅灰色方框所示),农户散养的生猪通过猪贩子上门收购流通到生猪批发市场或者传统的小屠宰场或屠宰点,再经过不同级的猪肉批发市场流通到农贸市场、普通饭店等处最后达到消费者手中。
一般在2006年前,中国的生猪供应链都是这种模式。
新型供应链是面向高端市场,走规模养殖的道路的供应链管理方式,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的养猪场,或者专业化的养殖小区提供猪源,经过大型现代化的屠宰加工,最后通过超市、专卖店进行销售、直供给对肉质要求高的宾馆、饭店,或者进行出口(见图 1 右边白色部分)。
与传统供应链相比,面向高端的供应链更重视猪肉质量,在猪肉的流通环节上能够进行把握和控制。
现在,正在试图建立全面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方式。
通过传统供应链与新型供应链比较二者的比较(如表1),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局限,农民基数的庞大变形时间长,不是短时间内,还未完成全面的转变,因而形成了出于过渡期的混合供应链管理方式。
表1传统供应链与新型供应链比较
混合供应链管理方式是传统饲养和现代化屠宰、贮运、销售相结合的供应链模式,在饲养阶段,主体仍旧是传统农户散养或者小规模养殖;在屠宰加工阶段,这些猪源被收购到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中进行现代化的屠宰加工(见图 1 中农户散养、上门收购部分与现代化屠宰加工的联结),供应链的下游环节与新型供应链一致,这种方式也是现在中小城市广为适用的方式,可以用于过度,慢慢向新型供应链转变。
三、对中国猪肉行业供应链发展建议
1、我国猪肉饲养环节以散养为主,生猪散养的现状短期内在我国不会改变,没有必要在现在大投入去改变饲养状况。
在屠宰加工阶段,城市中屠宰加工行业不断规范但仍有待整合,农村自宰自食和非法屠宰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取缔,重罚非法屠宰组织。
销售与消费阶段,我国猪肉消费仍以热鲜肉为主,但超市、专卖店等新形式逐渐受到欢迎,应加强冷鲜肉,半成品肉的销售。
2、针对传统供应链,在明确各部门职责,化分各环节的控制内容、控制主体和被控制主体的基础上,强调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以及行业协会对农户、对经纪人、对企业、对整个行业的规范的作用。
针对新型供应链,通过特定模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结机制、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认证制度、加强科技创新、树立品牌意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混合型供应链是生产阶段的传统与屠宰加工的新型的混合,因此可分环节借鉴传统供应链和新型供应链的发展策略。
但总体趋势是,传统、混合不断向新型靠拢,逐步发展成规模化的猪肉产业。
参考文献
[1]Chenjun Pan and Jean Kinsey. The Supply Management of Pork: U.S. and China,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2.
[2]陈超.罗英姿. 创建中国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模型的构想[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1):89-92 .
[3]卢凤君.张琳.刘晓峰.国内外生猪产业链的对比分析[J].管理与营销.2006(2):76-78 .
[4] 孙世民.卢凤君.叶剑.优质猪肉供应链企业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条件研究[J].2004,20(4):285-287 .
[5] 朱莹莹.我国猪肉供应链模式研究[C]..江南大学.2008
[6] 曲芙蓉.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质量安全行为研究[C].山东农业
大学.2012.
[7] 刘召云.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选择方法及其应用研究[C].山东农业大
学.2009.
[8] 王继永.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屠宰加工企业与超市竞合关系研究[C].山东农业大学.2009.
[9] 戴迎春.韩纪琴.应瑞瑶.新型猪肉供应链垂直协作关系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9(3):12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