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四季养生与健康
中医养生保健如何根据季节调整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保健如何根据季节调整身体健康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而中医养生保健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关注。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季节的变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身体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出发,介绍如何根据季节来调整身体健康。
春季是阳气复苏的季节,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意指春天需要注意保暖。
根据中医观点,春季阳气上升,阴气相对衰弱,此时应增加营养摄入,多食用一些性温的食物,如姜、蒜等。
同时,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应注意避免感冒。
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如散步、太极拳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陶冶情操。
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气温升高,容易出现中暑等问题。
中医认为夏季多雨湿热,人体易出现湿热内蕴的情况,常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
因此,夏季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多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以达到清火解暑的作用。
此外,夏季还应多喝水,保持体内湿润,避免脱水。
另外,夏季还可以进行一些适宜的户外运动,如游泳、打太极拳等,既锻炼身体,又消暑降温。
秋季是阳气渐收的季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体阳气开始内收。
根据中医理论,秋季的保健重点是养阴润燥。
由于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等问题。
因此,秋季的饮食应以养阴润燥为主,多食用一些糯米、蜂蜜等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
此外,秋季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养生活动,如采摘水果、散步等,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气温低,人体阳气最为内收。
根据中医养生观点,冬季应该注重保暖养生。
冬季的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食用一些温性食物,如姜、葱、羊肉等,以增强体内阳气。
此外,冬季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人体抵抗力。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参加温泉、针灸等养生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身心,增强健康。
中医养生如何健康调理四季之气

中医养生如何健康调理四季之气中医养生,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与四季之气的相互关系密切,因此,如何健康调理四季之气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的方法和建议,帮助读者在四季更好地调理自己的身体。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中医养生认为春季是阳气生发的时节。
在这个季节里,人体需要调整自己的体内阴阳平衡,适应气温的变化。
首先要注意的是保护好自己的肝脏。
中医认为春季与肝脏的相应脏器是肝脏,所以春季养生重点是调养肝脏。
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多吃一些具有护肝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茶叶等。
同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充分吸收阳光和新鲜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二、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们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口渴多汗、食欲不振等症状。
为了健康调理四季之气,中医养生提倡夏季要注重清凉养生。
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清凉解毒的食物,如黄瓜、西瓜等。
此外,夏季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体内的水平衡。
此外还要避免暴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三、秋季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但也是人体阳气渐衰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人们容易感到乏力、容易感冒等。
为了健康调理四季之气,中医养生指导秋季应该养护肺脏。
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调理,多吃一些滋养肺脏的食物,如梨、百合等。
此外,还需要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四、冬季养生冬季是寒冷的季节,人们容易感到疲倦、精力不足。
为了健康调理四季之气,中医养生建议冬季要注重温养肾脏。
可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姜、糯米等。
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冬季宜早睡早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
结语中医养生是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四季不同气候特点的认识,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理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
春季宜养肝,夏季宜清热,秋季宜养肺,冬季宜温养肾,这些都是中医养生的典型做法。
中医季节养生四季调理健康无忧

中医季节养生四季调理健康无忧中医注重季节养生和四季调理,认为适应自然季节的变化,调整身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中医在四季中的养生方法,让您在四季中保持健康无忧。
春季养生调理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代表了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春季,中医倡导清肝养肺,宣发肝阳,祛除寒湿。
具体方法如下:1. 调节饮食:春季易受寒湿侵袭,应少食寒凉食物,如生冷食品和寒凉凉性的水果。
多食用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湿。
2. 多活动:春季气候宜人,适宜户外活动。
多参加体育运动、散步等活动,以增强阳气。
3. 调理情绪:中医认为情绪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易生疾病。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调整肝脏功能。
夏季养生调理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中医养生主张清热消暑,防止暑湿侵袭。
1. 合理饮食:夏季易出现口干、心烦、食欲不振等情况,适量摄入水分,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清热解暑。
2. 避免过度劳累:夏季气候炎热,容易导致人体阳气消耗过多,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
3. 防止中暑: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和油腻的食物,避免午后阳光直射,适量补充水分。
秋季养生调理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是人体阳气渐收的时候。
中医认为秋季养生应以润肺养阴为主,注重滋补身体。
1. 调节饮食:秋季易出现肺燥干咳、皮肤干燥等问题,适当增加食物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如橙子、柚子、蜂蜜等。
2. 调理作息:秋季天气干燥,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的作息时间能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3. 提高免疫力:适量进行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预防秋季常见疾病。
冬季养生调理冬季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中医强调养阴护精、温补身体。
1. 调节饮食:冬季气候寒冷,应多吃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等,以增强体内的阳气。
2.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四肢、背部等易受寒的部位,避免感冒和关节疼痛。
3. 定期锻炼:冬季可以适当增加锻炼的时间,如太极拳、气功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docx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文章目录*一、中医四季养生知识1.中医春季养生知识2.中医夏季养生知识3.中医秋季养生知识4.中医冬季养生知识*二、中医养生的禁忌*三、中医养生的食物中医四季养生知识1、中医春季养生知识 1.1、御寒防风莫忽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
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1.2、饮食调养是关键: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1.3、锻炼运动很重要: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
动则养形,活则血流。
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
不过动有主幼、被幼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2、中医夏季养生知识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盛,阴气也从夏至开始滋长。
养生应要顺应自然,•方面应保护阳气,不应让它过于旺盛而上火,另一方而也要滋阴调息,养护心脏。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是养心的季节。
炎热的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
听轻音乐是一个调自的好方法,轻音乐能舒缓气息,使心里得到平静,让心脏得到休息。
夏季,我们不忘皮肤的防晒,但后脑阳晒却被忽视了。
后脑是全身阳气最盛的部位,后脑经常晒太阳等于体内不断聚焦阳气,Fn气过盛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所以出门应做到后脑的防晒。
夏季常会出现胃肠不适、乏力倦怠、头晕头痛等症状,中医称之为“侵夏”。
因此夏季饮食应采用清淡食材,宜吃冬瓜、萝卜、黄瓜、黑木耳、苦瓜、淡水鱼、养生茶及有利于和胃养胃的食物。
3、中医秋季养生知识秋季乃养生保健之最适季节。
苜先要调饮食,可喝些绿豆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可食用鱼、泥瞰等肉类;其次要祛暑热,勿于烈日下暴哂,要及时补充水份,可多喝些淡盐水、菊花茶、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其三要防风寒,开空调或风扇不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要注意睡眠充足,要注意劳逸结合,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一定要午睡,哪怕时间很短。
中医四季养生分析

中医四季养生分析中医四季养生,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它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迭,万物生长,人的身体亦然。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共同探讨中医四季养生的智慧,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守护我们的健康。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中医认为,春季是人体肝气旺盛之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特点。
此时,宜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养肝血。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天,正是我们调整身心,激发潜能的大好时机。
夏日炎炎,万物茂盛。
中医认为,夏季是人体心火旺盛之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特点。
此时,宜饮食清淡,多饮水,以养心神。
正如古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季,正是我们调养心神,激发创造力的黄金季节。
秋风送爽,万物凋零。
中医认为,秋季是人体肺气旺盛之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敛的特点。
此时,宜饮食清淡,多吃梨、柿子等润肺食物,以养肺气。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秋季,正是我们调整呼吸,净化心灵的好时节。
冬日严寒,万物收藏。
中医认为,冬季是人体肾气旺盛之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的特点。
此时,宜饮食温补,多吃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以养肾气。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冬季,正是我们积蓄能量,迎接新的一年。
中医四季养生,不仅关注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更注重调养身心,激发潜能。
正如古人所说:“养生之道,莫先于调身。
”在四季更迭之际,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起居,做到“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让身心与大自然同步,共享和谐之美。
愿我们在这中医四季养生的智慧指导下,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守护我们的健康,享受美好人生。
中医四季饮食与保健

中医四季饮食与保健中医认为,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根据四季的特点来调整饮食,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春为四季之首,此时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但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加快。
在饮食方面,宜多食甘温之品,如红枣、蜂蜜、韭菜等,以助阳气生发。
同时,应少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春季阳气的舒展。
春季容易出现肝气旺盛的情况,此时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玫瑰花茶等。
此外,由于春季风邪较盛,容易侵袭人体,导致感冒、咳嗽等疾病,所以要多吃一些具有疏风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生姜、洋葱等。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暑热盛行。
人体的阳气向外发散,出汗增多,容易耗气伤津。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爽口、易于消化为主,如绿豆、西瓜、苦瓜等。
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夏季湿气较重,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此,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冬瓜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不洁的食物,以防引起胃肠道疾病。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容易伤肺。
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等。
此外,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坚果丰富多样,可以适当食用,以补充营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秋季天气转凉,不宜再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而且,秋季肺气较旺,应少吃辛辣食物,以防肺气过盛。
冬季寒冷,是匿藏精气的时节。
饮食上宜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等,以补充身体的阳气和能量。
冬季进补是很多人的选择,但进补也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
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滋补品,如阿胶、鹿茸等。
但对于身体健壮的人,则无需过度进补,以免造成营养过剩。
此外,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柑橘、橙子等,以增强免疫力。
总之,中医四季饮食与保健强调的是顺应自然、因时制宜。
健康科普-中医四季养生

健康科普-中医四季养生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很多人群加入了养生大军。
而中医药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四季养生的相关治疗。
春季养生《皇帝内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养生重点脏器为肝:中医理论中,春天对应的脏器是“肝”,主气是“厥阴风木”,大家可以看春天的风不同于秋天的风一派凋零肃杀之像,而春天的风泛泛乎万物将生之像。
春风固然已有温暖的感觉,但中医说“风”是百病之长,也就是说,“风”可以是很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春天也要防风。
春季养生要做到“春捂”,为什么呢?因为春季的“养生”不是普通养生之道养护生命的意思,而是“培养生长之气”的意思。
春天的时候万物经历了冬天的蛰伏和酝酿,开始生长和发陈,小草长出了嫩芽,树木长出绿叶,所以这个时候呢,人体也顺应天地之气,自身之阴阳气血生长。
但是这个时候正气像小草的嫩芽和刚敷出来的小鸡崽那样,虽然开始长,但是尚未茁壮,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小心翼翼把他捧在手心里呵护,不能太寒不能太热,过大过强的刺激,他像初生的小儿那样太弱难以承受。
春天养生的作息是要遵循“晚睡早起”的规律,为什么呢?因为春天是阳气初生的季节,所以我们要多沐浴在日光之中,就像上面所说的“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晚点睡,早点起,起来之后披着头发,放松形体,在院子里大步走,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养生”—使阳气生长起来。
所以春天千万别睡懒觉噢!夏季养生:《皇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了解中医养生四季养生法

了解中医养生四季养生法一、引言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之一,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中医养生四季养生法是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起居和运动等方面的养生方法,以达到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四季养生法,并从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春季养生法1.调整饮食:春天气温回暖,适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草莓、苹果、菠菜等;忌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2.保持适当运动:春天微风拂面,适宜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可选择气功或太极拳来放松身心。
三、夏季养生法1.清淡饮食: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黄瓜、西瓜、茄子等,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2.注意防暑降温:夏季天气炎热,应注意及时增加水分摄入,避免中暑;可选择多喝菊花茶、薏米粥来清热解暑。
四、秋季养生法1.稳定情绪:秋季阳气逐渐收敛,人的体内阴气相对旺盛,容易出现忧郁和抑郁的情绪,可以通过参与户外活动、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来调节心情。
2.调整饮食:秋季天气转凉,宜多吃一些具有润肺滋阴作用的食物,如梨子、百合、银耳等;忌过食生冷和刺激性食物。
五、冬季养生法1.保暖防寒:冬季寒冷干燥,应采取措施保暖,如穿厚衣服、戴帽子等;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要加强保暖工作。
2.均衡饮食:冬天容易胆囊结石,应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食物,尽量选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麦片、全谷类及新鲜蔬菜。
六、总结中医养生四季养生法着重强调了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和注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方法。
春季要保持温和的饮食和适宜的运动;夏季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同时注重防暑降温;秋季要稳定情绪并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冬季则需注重保暖和均衡饮食。
通过遵循这些四季养生法,我们可以增强身体健康、提高抵抗力,并有效预防疾病。
在进行中医养生四季养生法时,请根据自身体质和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尤其是对于有特殊状况或慢性病患者更应咨询医生的指导。
此外,在日常养生中也要注意合理作息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现代人饮食不均衡。 如:摄取过多的脂肪,高热量,高糖,
低纤维,新陈代谢紊乱。 均衡饮食的敌人:压力、污染、食物的
品质、煮食的方法 、药物等。
2000年全球1000万人患癌症,620万人死亡, 未来20年罹患癌症将增长50%,即1500万人。
每一种癌症发生都有其不同原因,这些致癌 原因之所以会导致发病,自由基数量的增加是主 要的原因之一。
自由基与疾病
自由基与血管疾病——十大死亡原因中第二名的脑血管疾病,和 第三名的心脏病,最主要都是因为血管阻塞所引起,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不亚于癌症。 我国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胆固醇中坏的胆固醇称为低密度 脂蛋白(LDL)LDL很容易被自由基氧化,形成泡沫细胞,附着在 血管壁上,就像水管里的污垢,经过日积月累,会阻塞血管或像山 崩一样,形成血栓。真正形成动脉粥状硬化的是[被自由基氧化的 LDL]。 白血球制造过量的自由基是引发某些疾病的原因。 自由基与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白内障、风湿性关节炎都有关系。 科学家已经证实,自由基至少与一百多种疾病有关,称自由基为 百病之源。
早期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良,传染疾病多,身体机能快速 衰退,平均年龄只有30岁。
随着时代进步,外在环境的改变,平均年龄已达80岁,但 慢性病会干扰身体机能。
最理想的曲线,要改善内在环境,减少自由基造成的慢性 病,寿命延长到基因决定的120岁,而身体机能到120岁最 少还能维持在50%。
生活方式的改变
你必须是站着的,保养你的五脏六腑,否则,要更换需要 很多钱 。延年益寿应该从现在开始。
人类的老化进程
一出生便开始老化的——[皮肤]:色素沉淀,失去弹性, 缺少光泽。
不会再生的——[脑] 二十岁开始老化,到65岁有5%老年人 罹患老年痴呆症,80岁大约有25%。
三十岁以上的都市人[肺]老化最快:抽烟(二手烟)、空 气污染、哮喘病、气管感染都会加速肺脏老化。
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调查仅5%,85%亚健 康,10%疾病状态。
一、健康四大要素
(1)乐观心态(环境很重要); (2)充足的睡眠; (3)适量的运动; (4)均衡饮食。
二、机体七大营养素: 水:70%+ (1)蛋白质:20%=材料(21种,8 种必需补充) (2)碳水化合物+ (3)脂肪=能量(3种) (4)维生素+ (5)矿物质+ (6)微量元素=催化剂(14 种) (7)纤维素=助消化(15 种)共计40种须从食
谁也不想,人到了四、五十岁,因为糖尿病必须要定时吃 药,限制饮食;六十岁因为脑中风而行动不便,必须要别 人随身照顾;七十岁因为老年痴呆症而让家人担心,或者 还没有享受人生就身患癌症而英年早逝。
保持身体健康,是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你的健康是属于周围人的—老婆、孩子、车子、房子,而
人的寿命应该是多久?
人的一生能活多久?是由基因决定的,一般认为有120年。 今天许多发达国家 平均寿命已有80岁;但因为老化与各种 慢性疾病,使得我们生命的晚年,常常必须忍受病痛或身 体功能衰退的低品质生活。若能做好 保健工作,除了可以 减少疾病,还可将寿命延长到应有的120岁。
任何事业的成功,健康应放在第一位,其它都视为0。人 们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年老的 时候可以安享天年,并且带给大家舒适平安的生活。
锌:使免疫系统再现活力的微量元素。孕妇 摄取足够的锌有助胎儿发育。
铁:最主要的功能是运输氧气。避免贫血, 增加抗氧化能力,但过量的铁反而会增加自由基 的数量。
走出亚健康
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抗氧化剂
亚健康状态禁吃的食物
忌吃高胆固醇食物:蛋黄、鱼子、鱿鱼、蟹黄、黄油、奶 油、动物性脂肪(鸭油、鱼油)除外。
忌吃甜食:糖、巧克力、冰淇淋等。发胖诱发高血压、糖 尿病。
忌吃油炸食物:尤其动物油炸食物,癌症危险。油条含铝 对人的智能和骨骼均有害。
忌食陈食、罐头、隔夜菜等,营养受损 霉烂变质,肠胃疾 病,很强致癌性。
不宜多吃熏烤食物:胃癌。 不宜吃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高。 不宜多吃动物内脏:脑、肝、肾、血,血胆固醇增高 不宜多吃方便食品:方便面、饼干、糕点,含维生素少
中医四季养生与健康
世卫组织191个国家健康生命报告:
日本74.5岁, 澳大利亚73.2岁 法国73.1岁 美国68.4岁(24位) 中国62.3岁(81位),男性61.2岁,
女性63.3岁,平均寿命71.8岁。
自由基与疾病
自由基与癌症——位于十大死亡原因的首位
2000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人, 每年死于癌症已达150万,居民死亡4人中,即有 一人死于癌症。平均每18分钟就新增加一名癌症 病患。全球每4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自由基与抗氧化营养素
抗氧化维生素: B胡萝卜素:全能抗衰老抗氧化物。 维 生 素 C:最有益长寿的维生素。 维 生 素 E:无可替代的延缓衰老力量。
自由基与抗氧化营养素
抗氧化矿物质:
铜:抗氧化成分之一,是骨骼形成的重要成 分之一,帮助毛发和皮肤生长,帮助铁吸收。
硒:使人长寿独一无二的微量元素。促进体 内多余脂肪的代谢,抗病毒作用。
六十[耳]顺不顺——男性听力较女性快,糖尿病、高血压 也会加速听力退化。
当以上功能退化时,我们根本不会察觉任何东西。
人体机能衰退曲线图
当人年纪越来越大,细胞折损的越来越多,身体功能很自 然地就会大不如前。
根据研究,人只要一过三十岁,便开始步向老化之路,许 多器官的功能以每年6.25%的速度衰退,多数人在四十岁 时的器官功能可达80%,五十岁时剩70%,到70岁时仅剩 35%。
女性的大衰期三十五岁——每年以1%的速度降低骨质密 度,更年期后更以5~6%的速度流失骨质。
[灵魂之窗]四十岁后关上一半:4,30%~40%的人60岁患白内障, 70岁时高达60%~70%。
有[心]活过四十五岁——心脏扩大、心脏瓣膜纤维化、血 管弹性差、血管壁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