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型酸奶的研究
绿豆乳制备工艺的优化

LI Zh n i t l ( olg f ih- d sr n giutrl n e er g S a d n eh ooyU iest, io S a d n 5 0 9 U a 4 C l e g t n u t a dA r l a E gn ei , h n ogT c n lg nvri Zb , h n o g2 5 4 ) ea e oL i y c u n y
维普资讯
安 徽农 业科 学 , unl f nu nr Si20 。62 :3 —4 J ra o A hi g . c 0 83 ( )79 7 0 o i .
责 任编 辑 张杨 林 责 任校对 王 森
绿 豆 乳 制备 工 艺 的优 化
刘战丽 L 王相友 1(山 理 大 轻 与 业 程 院山 淄 542 国 业 学 学 ,京l8 2 , 1 东 工 学 工 农 工 学 ,东 博20 ;中 农 大 工 院北 o 3 . 59 . o)
摘要 对绿豆浸泡、 脱腥及磨浆等工艺进行 了研 究。 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泡工艺参数为 :a C . 利 N H O 0 5%, 2 料水比 l ,0o浸泡 : 2 4 C
1 。 0 最佳磨 浆 工 艺参数 为 : 水 比 l 0 温度 8 。 h 料 :, 1 0 C o 关键 词 绿豆 ; 泡 ; 浆 ; 浸 磨 工艺参 数 中 图分类 号 T 249 文献标 识码 A S 1. 文 章编 号 0 1— 6 l20 )20 79 0 5 7 6 1(080 — 03 —2
Absr c Th mme so , ip s l n n i e h i u o ngbe nm i r t de Th e tc at fi ta t ei rin d s o a d a dngt c n q efrmu a l aesu id. eb s rf o mme o Sta h e st ft k  ̄ini h tted n iyo he Na HCO i 2 S0.5% , n h ai ewe nmae il n tri : t mmeso i Sl t 0 o e e au e Th ls u ro rf f a d ter t b t e tra dwae Sl4.hei o a rintmei 0h wi 2 C tmp rt r . eno t peirc at h s o gi d n h tter t ewe nmae ila dwae :0a h xrc .h rn i e rn i gi t a h ai b t e tra n tri l l st ee ta t tegi dngtmpeau ei 0o S o S r tr S8 C.
含谷粒发酵绿豆酸奶的研制

r i p e s o t f g r a i n, 4  ̄ C r i p e n i n g ,
绿豆 , 又名青小豆 , 是我 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绿 豆中含有 6 1 . 8 %~ 6 4 . 9 %的碳水化合物 、 1 9 . 5 %~ 3 3 . 1 %的蛋 白质 、 2 . 1 %~ 3 . 0 %的脂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 还含 有生物碱 、 香豆素和植物甾醇等生理活性物质 ; 绿豆不 仅是一种营养全面的食物 , 还具有清热解毒 、 改善肠道菌 丛、 抗 菌抑菌 、 降血脂 、 抗氧化 、 抗肿瘤 、 提高免疫力 及 降血糖 等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 酸奶营养丰富、 更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 而混合型酸奶 由于独特的口感 、 丰富的营养价值 以及特有的益生作用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绿豆 中不含乳糖 , 虽然也能 提供乳酸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产生凝乳现象 , 但发酵 酸度不如酸奶 , 且乳酸菌活菌数也低于牛乳。另外, 由于 绿豆中淀粉含量高 , 严重影响绿 豆乳酸菌饮 料的稳定性
S h e n Li n g
(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e x p e ime r n t o n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p r e p a in r g mu n g —b e a n y o g h u r t c o n t a i n i n g g r a i n s w a s s t u d i e d.T h e r e s u l t s o f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s h o we d t h a t ma i l g —b e a n a n d wa t e r r a t i o o f 1: 8 g r i n d i n g, mu n g b e a n mi l k a n d mi l k a r e mi x e d i n t h e r a t i o o f 1 : 2, a d d i n g 6 % s u c r o s e, p e c t i n 0 . 1 %, CMC 0 3% a n d 0 . 0 6 % x a n t h a n g u m a s c o mp o u n d s t a b i l i z e r , f e r me n t a t i o n f o r 6 h a t 4 2 ' E, a d d i n g 8 % c a n p r o d u c e h i g h — q u a l i t y g r a i n mu n g — b e a n y o g u t. r
酸奶实验研究报告总结

酸奶实验研究报告总结
该研究对酸奶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料的选择、加热温度和时间对酸奶的质量和口感具有显著影响。
首先,本实验通过选取不同的配料组合进行了酸奶的制作。
结果表明,选择含有乳酸菌的牛乳作为基础配料,加入适量的糖和香草精等调味料,可以制作出口感细腻、酸度适中的优质酸奶。
然而,当配料中含有过多的糖或者其他添加剂时,酸奶的质量会受到负面影响,口感变得粘稠或者过甜。
其次,本实验对加热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将牛乳加热至适宜温度可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并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
适宜的加热温度为80-90摄氏度,持续加热时间为15-20分钟。
当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时,乳酸菌的活性受到破坏,导致酸奶发酵不成功或口感不佳。
最后,本实验还研究了存放时间对酸奶的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酸奶在室温下存放1-2天后,口感会更加醇厚,酸度会进一步增加。
然而,存放时间过长或者存放温度过高,会导致酸奶变质,产生异味或者发霉。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酸奶的制作过程,提出了一些关于配料选择、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制作建议。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酸奶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条件相对简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绿豆酸乳的研制

139 .. 定 。
2
21 .
结 果 与 分 析
绿豆 的加入 量 与加水 量
用 胶 体 磨 磨 浆 时 , 加 水 量 以 1 5为 宜 。 根 据 感 :
具有 防衰 老 和 延 年益 寿 的作 用 l 将 绿 与 鲜 乳 按 。
一
13 .
操 作 要 点
I . 绿 豆预处 理 .I 3
将 绿 豆 洗 净 后 浸 泡 , 水 温 以 ( 、水 比 例 豆
定 比 例 混 合 .经 乳 酸 菌 发 酵 后 制 成 新 型 蛋 白 酸 奶
2 ~2 ℃ 为 宜 , 时 间 3~4 ( 季 ): 泡 好 的 绿 豆 0 s h 夏
尤 其 是 磷 、铁 青 量 较 高 。 绿 豆 有 清 热 解 毒 、抗 炎
优 质 白 砂 糖 : 市 售 . 符 合 GB 1 《白 砂 特 标 77
准 》 求 要
菌 种 : 保 加 利 弧乳 杆 菌 、嗜热 链 球 菌 。 辅 料 : 琼 脂 、 明 胶 、 C C, 食 用 级 . 符 合 M G 70 B2 6  ̄ 品 添 加 剂 使 用 标 准 》 求 要
12 . " 1 流 程 -艺
症 、 利 尿 消 肿 、 明 目 降 压 、促 进 吞 噬 功 能 的 作 用 , 对动 脉 硬化 、减 少 胆 固醇 、保 肝 也有 明 显 疗 效作 用 ; 另 外 .绿 豆 还 可 解 金 石 、 砒 霜 、草 木 一 切 诸 毒 绿 趸 衣 中 的 具 药 效 作 用 的 主 要 成 分 较 绿 豆 仁 多 , 因 此 ,要 生产 具 有 解 毒 消 署 和 风味 好 的保 健 食 品 ,应 以 全 豆 为 原 料 , 以 综 合 豆 {: 豆 衣 的 营 养 、 药 用 功 和I年 6来自 毫 誊{ |
绿豆酸奶的研制

】2 . 工艺流程
( 搅拌冷却 :将发酵好凝乳取出冷却至1 ~ 0C;( 灌 8 ) 2o 9 5 )
装后 熟 :灌装后 放2 7 冰箱 内冷 藏 2 h 行 后熟 。 —℃ 4进
摘
要 :绿豆 营养价值 高 ,酸奶 以其 可贵 的营养价值而享誉全球 。绿豆酸奶不单有 酸奶 本 身的优 点还 结合 绿
豆 自身的益处 ,本试验研 究 了绿豆酸奶 的最佳工艺 配比。结果表 明 ,g4 0 rmi 离心1mi ̄ Z绿 豆浆 ,然 L 0 0/ n 5 n
后 以绿 豆浆3 %、果糖03 2 . %、绵白糖75 . %为配 比制得的绿豆酸奶 口感极佳 。 关键词 :酸奶 ;绿豆 ;稳定剂
纯 牛奶一 混 合一 预热一 均 质一 杀菌一 层液体 。每个相同转速取两次样 品,离心沉淀率取两次
冷却一接种发酵一冷却一灌装
样 品的平 均值 。 将不 同转速 下 获得 的绿 豆 浆添 加 到酸 奶
1 操 作要 点 . 3
中 ,绿豆浆添加量 为2 %、稳定剂 为03 5 .%、绵 白糖为
( 绿豆浆制备 :将绿豆于8 ℃烘箱烘 1 mi,再 以 1 ) 5 n 5 75 .%。以感官评价指标和离心沉淀率来确定绿豆浆最
收稿 日期 : 0 2 0 — 0 2 1—2 2
优处理条件。离心沉淀率的计算公式 :离心沉淀率( = %) 离心沉淀质量/ 样品质量 ×1 0 ;离心沉淀率越大 ,去除 0
1 材料 与方 法
11 材料 与仪 器 .
9  ̄ 5C 0 9 o 保温5 1 ml ~ n O 冷却至4 ~ 3C;( 接种 :将发 1 4o 6 )
速溶绿豆酸奶制作工艺的研究

n u o h o cbd d u k o b i d a n in e ] fa i a d at i s i t hal u tni / g en n l o Joc s n 1 e r ut a 0 q i l i y n ds l li 1o l t i bc r , hw g o e t f c o nr n a d at C li J pd c su l a h o e v g e t cc c ea o n b h 】 n i u b a e . 1 l
摘要 [ 目的] 究速溶绿豆酸奶 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 。[ 研 方法]以优 质绿豆为主要 原料 , 经浸泡 、 去皮磨浆 、 、 糖化 过滤 、 茵发酵 、 乳酸 调 配均质和真 空冷 冻干燥 等生产工 艺制成 速溶绿豆酸奶粉 。[ 结果] 速溶 绿豆酸奶 乳酸 茵含 量 ≥l u g酸度 8 ’ 白质 含量 2% 一 oc/, 8f o1蛋 o, 5 3% , ≤50 脂肪 03 ~1 %。复溶后产 品稳 定 , o 水分 .%, .% . 0 不分层 , 淀。品尝评 定认为 , 产品具 有绿豆乳 香味和 乳酸发 酵风味 , 无沉 该 口 感细腻 , 无异味 , 气浓郁 、 爽 口。[ 香 酸甜 结论 ] 速溶绿豆 酸奶复溶性好 , 有一 定量 的乳酸 茵活茵 , 有绿 豆和乳 酸茵 的双重 保健作 用 ; 含 具
A s at [b cv] h i t s r a t ̄ a e r es n outhr tiio it trn e gr 1 e oj tg0 bt c r Oj te Te m o h r ec WSo t yt o sadp dcca crt s nil ba y u . M t d I o ei a f eeah u h pc r a esc fn a fg n o t l h Wi d l
绿豆酸奶的研制

o e mu g b a ce n n h a y s l o n e n, a ig l h re o o , a i g te y g r o n e n f v r f h n e n,la ig t e g me mel fmu g b a h vn i tge n c l r h vn h o u t f t g mu g b a a o . l Ke wo d : n e n y g r fr na in p o e sp r me e y r s mu g b a ; o u ; e me tt ; r c s a a t r t o
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 与 发 酵 科 技
F o n r nt to c o o y o d a d Fe me a i n Te hn l g
第4 6卷 ( 4期 ) V 1 6 N . 第 o. , o 4 4
绿 豆酸 奶 的研 制
张 如 意
( 州 科 技学 院 , 郑 河南 郑 州 406) 5 0 4
发 酵5  ̄ h 最终 得 到 的产 品 酸甜 适 中 , h6 , 口感 细腻 , 织状 态均 匀, 组 有发 酵乳 特 有 的 香味 , 且 保 留 了绿 豆 的 保 健 作 用 , 并
去 除 了绿 豆 腥味 , 绿 色 、 有绿 豆 香 味 的酸 奶 。 浅 具 关 键词 :绿豆 ; 奶 ; 酵; 艺参 数 酸 发 工
e pe me t i ha o e e e i nt t i" c ry n n v l t n nay i,o i ia in h b s om ua n x r ntwih s nd v r xp rme ,as o ts ar i g o e auai a l ss pt z to te e tf r l a d i o m p o u e t c n q o d t n.Th e ut h we r d c e h i ue c n ii o e r s lss o d:M u e n wa h d t ki ng b a s s e he s n,d z y up ile e t .a d t n o en s r ,f tr d e c n he ,m u g n
植物酸奶品质优化的研究进展

尹新雅,王爽,朱玲,等. 植物酸奶品质优化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3):397−405.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30325YIN Xinya, WANG Shuang, ZHU Ling, et al. Advances in Quality Optimization of Plant-based Yogurt[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3): 397−40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30325· 专题综述 ·植物酸奶品质优化的研究进展尹新雅,王 爽,朱 玲,张 晖*(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摘 要:植物酸奶的出现为牛乳蛋白过敏、高胆固醇、关注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人群带来了福音。
然而,植物酸奶因存在乳清析出、异味及酸度不高等品质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喜爱度,因此对植物酸奶品质优化进行研究在拓宽植物基食品的商业应用方面意义重大。
本文概述了不同来源植物酸奶营养、风味及质构上存在的主要品质问题,着重阐述了植物酸奶品质调控的相关手段及措施,包括配方改良、加工条件优化、发酵方式改善三方面的作用方式及效果,探讨了植物酸奶体系稳定、植物蛋白溶解性提高、凝胶网络交联加强等方面的机理。
不同调控措施对植物酸奶品质的改良效果存在差异、各有优缺点,有时需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以最大化改善植物酸奶品质问题。
最后展望了一些潜在的植物酸奶品质调控措施,以期为生产高品质植物酸奶提供指导方向。
关键词:植物酸奶,品质优化,配方,加工技术,发酵方式本文网刊:中图分类号:TS2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24)03−0397−09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30325Advances in Quality Optimization of Plant-based YogurtYIN Xinya ,WANG Shuang ,ZHU Ling ,ZHANG Hui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Abstract :The advent of plant-based yogurt provides a beneficial option for individuals having cow milk protein allergies,high cholesterol, as well as those who prioritize animal welfare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Despite this, plant-based yogurt has experienced a decline in consumer preference owing to factors such as whey separation, unpleasant odor, and insufficient acidity. Consequentl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plant-based yogurt carries immense relevance for extending the commercial utilization of plant-derived food products. In this review, a summary of nutritional, flavor, and textural qualit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plant-based yogurts derived from various sources was presented. Subsequently,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different regulatory techniques for plant-based yogurt quality was provided, including the action modes and impacts of improving the formula, processing condition, and fermentation method.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tabilizing the plant-based yogurt system, boosting the solubility of plant-based proteins, facilitating the cross-linking of gel network and other related aspects were discussed.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gulatory techniques on the quality of plant-based yogurt vary with each method presenting uniqu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ccasionally, a combination of methods might be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enhancement of plant-based yogurt quality. Lastly, the potential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plant-based yogurt were proposed. Our review aimed at offering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plant-based yogurts.Key words :plant-based yogurt ;quality optimization ;formula ;processing technology ;fermentation method根据团体标准T/WSJD 12-2020《植物蛋白饮料植物酸奶》的定义,植物酸奶是“以含有一定蛋白质的植物和(或)其制品为原料,经杀菌、发酵等pH 降低,发酵前或发酵后添加或不添加非动物来源配料加工制成的植物蛋白饮料产品”[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酸奶的功效
1.1.1调整肠道菌群
酸奶具有抑制有害菌,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道功能,因为有的肠道生来充斥着大量菌,分为有益的细菌和有害的细菌。有益的细菌是指那些能够改善身体机能,促进健康的细菌,也就是所谓的“益生菌”。以有益菌为优势群体的微生态平衡,可以确保肠道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和正常响应发挥着肠道安全卫士的功能。目前已经研究证实的益生菌大多数是包括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内的乳酸菌。每天喝杯酸奶,可使消化吸收功能明显改善,便秘和腹泻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胃胀腹胀等不适感觉也渐渐消失。酸奶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防治肠道感染。人体和动物实验都证明,在摄入酸奶之后,对各种肠道致病菌和病毒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腹泻发病率低,症状轻,恢复快。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开发出“旅行者用酸奶”,专门用于预防肠道疾病。
关键词:酸奶绿豆功效生产工艺
Mung bean yogurt research
Wang Lei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mung bean yogurt fermentation process, via Bulgaria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and Lactobacillus fermented mixture made from mung bean yogurt. Experiments explored through multipl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re: peanuts, milk 40%, white sugar 7%, inoculum 4%,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40℃, fermentation time 4h. The solidification model obtained mung bean yogurt nutritious, thick taste exquisite, unique flavor.
Key words:YoghurtMung beanHealth caretechnics
酸奶是指利用在添加(或不添加)奶粉(或脱脂奶粉)的乳中(杀菌乳、浓缩乳),经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1]。酸奶的活菌含量要求必须大于或等于1×106cfu/ml。酸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绿豆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本文研究了绿豆型酸奶的加工工艺。
4结果分析……………………………………………………………………5
4.1绿豆浆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5
4.2发酵剂接种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5
4.3绿豆型酸奶评分结果………………………………………………………………5
5 结论…………………………………………………………………………6
1.1.3提高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率
酸奶中含有促进矿物质吸收的乳酸,还有蛋白质分解产生的酪蛋白磷酸肽(CPP)等肽类物质,可以有效提高钙、磷、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率。尤其是对于矿物质吸收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酸奶是极好的营养食品。
1.1.4激活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疾病的发生
摄入酸奶不仅不会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和血胆固醇,反而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这种作用一方面来自其中的乳酸菌及其菌体碎片,另一方面来自酸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类成分。酸奶中还含有可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还原酶的活性物质,又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并提高人体对各种逆境的抵抗能力,并有抑制肿瘤、抗御癌症等作用。所以,经常食用酸奶,可以增加营养,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降低胆固醇;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抗御癌症。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功能。
1.1酸奶的保健功能……………………………………………………………………1
1.2绿豆的功效…………………………………………………………………………2
2 原料及仪器设备……………………………………………………………2
2.1原料…………………………………………………………………………………2
2.2仪器设备……………………………………………………………………………2
1.1.2改善乳糖不耐症
因为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酸奶中的乳糖大部分会被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人们肠道易吸收的单糖,使酸奶中乳糖含有的乳糖量大大减少;其次,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分泌出“乳糖酶”,帮助人体消化乳制品中含有的少量的乳糖,诱导人体肠道产生乳糖酶。经常喝酸奶,可以提高对乳制品的消化能力,渐渐适应牛奶、冰淇淋等其他含奶食品。
3实验方法……………………………………………………………………………………3
3.1工艺流程……………………………………………………………………………3
3.2工艺要点…………………………………………………………………………3
3.3工艺参数……………………………………………………………………………4
3.4检测方法…………………………………………………………………………4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绿豆型酸奶的研究
系 别食品工程系
专 业生物技术及应用
班 级07级生物班
学生姓名王蕾
学 号2007040301030指导教Leabharlann 姓名魏秋红指导教师职称讲 师
河南 漯河
2009年11月7日
摘要……………………………………………………………………………I
1绿豆型酸奶的功效……………………………………………………………1
参考文献………………………………………………………………………6
致谢 ……………………………………………………………………………7
绿豆型酸奶的研究
王蕾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绿豆型酸奶的功效及其生产工艺,经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后制成绿豆酸奶。通过多次实验探讨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参数是:绿豆浆40%,白砂糖7%,接种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4h。制得的凝固型绿豆酸奶营养丰富、口感稠厚细腻,风味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