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科研训练论文题目

院(系)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有限元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有限元法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数值分析方法,是力学、应用数学与现代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限元法是一种高效能、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限元法最早应用于结构力学的计算,有限元法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主要讲述有限元法简介、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其中重点是对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介绍,并对有限元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有限元法、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发展趋势

一、有限元法简介

(一)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有限元,通俗的讲就是对一个真实的系统用有限个单元来描述[1]。有限元法是把求解区域看作由许多小的在节点处相互连接的单元所构成,其模型给出基本方程的分片近似解,由于单元可以被分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尺寸,所以它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几何形状、复杂的材料特性和复杂的边界条件。再加上它有成熟的大型软件系统支持,使其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应用极广的数值计算方法[2]。

(二)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我们现在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学是学过圆周长的计算的,我们那时候可以直接用圆周率计算。在古代人们还不知道利用圆周率计算圆周长的时候,古代数学家曾经利用多边形的周长L代替圆的周长S。我们可以将圆内接多边形视为圆周长的下限值,而将该圆的外切多边形视为圆周长的上限值,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多边形上下限的差值越来越小。用有限元的术语叙述即两个近似值向真值S收敛这个例子已经具有有限元思想的雏形[3]。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由无限多点组成的连续介质构件,划分为由有限个单元仅在节点处相连的离散体,这些单元也仅在节点处传递力,单元的类型可以按问题的性质选取,单元内任意一点力和变形的关系也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规定和选取,一般力求简单的函数关系,在相邻单元的共同边界上应满足变形的连续性,即变形协调条件,在对各个单元进行上述分析之后,再将各单元组集成原构件进行总体分析[4]。归纳起来,有限单元法有两个关键的步骤,把一个由无限多点组成的连续体变为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离散体,把一个满足微分关系的微分方程组使其满足简单代数关系的代数方程组[5]。

(三)有限元法的发展趋势

有限元的应用范围也是相当的广的。它涉及到工程结构、传热、流体运动、电磁等连续介质的力学分析中,并在气象、地球物理、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6]。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有限元法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变为现实,并且大量的应用到各行各业,有限元法有着广阔的前景[7]。

1.从单纯的结构力学计算发展到求解许多物理场问题

2.由求解线性工程问题进展到分析非线性问题

3.增强可视化的前置建模和后置数据处理功能

4.与CAD软件的无缝集成

5.在Wintel平台上的发展[8]

二、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发展与应用

(一)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发展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结构力学的运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我们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等一切建筑物都运用了结构力学。还有我们用的家具、我们乘坐的车、还有铁路公路也广泛的运用了结构力学,甚至我们用的很多物品也运用了结构力学。不止我们现代的生活中运用了很多结构力学,在古代建造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法国境内的加尔德水道桥等许多著名中外建筑其中也包含了结构力学。从古代的建筑物到我们现在结构力学广泛运用在我们生活之中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结构设计的规律以及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逐渐有了认识,并且根据经验和实验,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形成了专门的结构力学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实践。

1.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出现

结构力学是在19世纪末就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典结构力学。经典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杆件结构的计算方法。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船舰技术的发展和飞机、火箭制造的需要,有发展了板、壳和薄壁结构力学[9]。但是,在提出结构力学经典方法,例如力法和位移法的年代,人们还在使用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当时由于计算手段的限制,对于大型结构的分析问题,结构力学很难完成。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矩阵理论在结构力学中得到运用,产生了结构矩阵分析法,从结构矩阵分析法中产生有限元法[10]。有限元法(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 是计算力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的应用数学、现代力学及计算机科学相互渗透、综合利用的边缘科学[11]。而有限元法的物理概念最初是来自杆系结构力学的分析,杆系结构本来就是由有限根杆单元组装起来的,这种体系已经有了成熟的分析方法。连续体既然由有限个单元的组合体系代替后,就可以引用杆系分析中的成功经验和最合适的方法。由于单元数目非常多,所以数学上就须采用矩阵表达式。连续体的有限元分析将分成两步单元体的特性分析和全体单元的组合分析。最后组成的方程组是一个庞大的联立方程组[12]。尽管有限元方法的概念可能很早就有人想到,但只有到计算机出现后这方法才能应运而生,并有很大的发展。有限元法的离散化就是化无限为有限,从而化难为易。单元必须适当的小,才能模拟连续体,而且小了才可以在计算单元特性时可以用插值函数。而关系到全局的节点组装必须尽可能正确。这好比一根曲线用很多小段来模拟,小段可以是些简单的直线,只要连接的节点位置控制好,这些直线小段就能模拟好这条曲线。有限元法通过离散与组合,可以适应结构的边界形状,材料性质及荷载分布等复杂性,又因为采用矩阵数学和单元组方法,适合于电算程序的编制,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个受杆系力学的概念与方法启发的数值分析方法,现在已成为许多领域,包括力学、物理、化学、工程等科学的有力工具[13]。

2.数值法与解析法的结合

以有限元法为代表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解决解析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的结构力学问题,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因为有限元法对不论什么对象和场合,总是在全域把结构离散化,并一律采用分片的低阶多项插值逼全局的解函数,这固然是具有通用性的一面,但也带来自由度多,方程组庞大,工量大和费用贵的不利一面。所以有限元法是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有时解得太累太贵,应该可以解得更好些才好。于是就出现了数值法与解析法相结合的想法也就是使数值法与解析法在结合中各自扬己之长补人之短,把问题解得更好,更经济。数值法主要靠机器,而解析法过去主要靠人,今后必须也要与电脑相结合。两者结合,可以使问题解决的简捷、经济和更准确些[14]。

3.结构优化设计和结构自我控制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结构力学初期的任务,是分析结构在外因作用下的反应(应力、变形……)。从分析杆系结构开始,现在可以分析由梁、析架、板、壳、薄壁构件等组成的复杂系统。计算手段从手算到利用电子计算机。方法从解析到数值,再到数值与解析的结合[15]。要改造事物使其更加完善,还应该研究结构特征的识别、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工作状态的控制,这些是结构力学高层次的任务。即可以根据高效的力学分析方法和数学规划论,借助于计算机,就有可能让结构优化设计自动化。而结构控制是对一个正常的结构,在非常的、灾难性的外因如地震、风暴、爆炸等作用下,需要自动控制,以保存自己。甚至在正常环境作用下,也希望能够自我调控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工作。结构控制就是要设计一个伺服系统在接受结构工作信息的反馈之后,输入一定的能量以产生控制力,来控制结构的工作状态,使结构工作指标最佳。结构优化设计与结构自我控制已经开始在很多领域开始发展和运用,至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控制,还在探索阶段。主要困难是结构质量非常大,控制系统的质量和耗费的能量当然亦大,还有环境作用的随机性难以掌握。但是一般小型结构的控制,还是可以做到[16]。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电子计算技术的出现使结构力学有了一个飞跃。传统的狭义结构力学,工作领域从弹性杆系扩展到杆、梁、板、壳等组合的复杂系统。研究层次从被动的分析发展到主动优化设计,再进一步到结构的控制。结构力学未来的发展都是多学科相结合的,如有限元结构力学算法、计算机、优化设计、结构自我控制等多学科的相结合。在未来的结构力学中我们遇到的模型也会越来越复杂、未知量会越来越多、多学科相结合的问题[17]。

(二)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

我们从上文叙述中可以知道有限元法最早是波音公司的设计师们在设计飞机机翼主架的应力、应变时提出来的。有限元法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结构力学的计算,最后发展到各个领域,可以说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方面的应用是最成熟的,也是应用最广的[18]。

1.有限元法在建筑结构力学方面的应用

现今有限元技术在建筑业结构力学中也凸显了它的重大作用。我们经常看见的建筑物、高速公路、铁路、厂房里的钢结构等存在着大量的结构力学计算问题,但平常的结构力学计算方法都无法解决[19]。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的求解中得到了空前的应用。用有限元法不仅可以计算出复杂

的力学结构,而且可以减少没有必要的支撑,是建筑物的结构简化,建筑物的寿命延长,而且在强大的冲击力下还能够起到支撑作用[20]。

2.有限元法在机械行业结构力学方面的应用

有限元法最早是应用在航空航天行业的,现在也大量的应用在机械行业。现如今出现的大型工程机械、汽车、大型货轮等都以有限元为主的CA E技术应用的先锋。在这些机械中如工程机械是有大型的钢结构,汽车存在着车架,货轮中存在着船体结构[21]。这些大型机械、汽车、货轮等都是要永久运动的结构。因此怎样设计出好的结构是产品好坏的关键之一,应用有限元法计算这些大型结构的力学模型,可以使这些产品结构简化并可更加牢固。如果再应用有限元法对这些机械中的零部件结构强度、刚度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减轻其自身重量并节省材料,从而改善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性能[22]。

3.有限元法在生物医学力学中的应用

在对人体力学结构进行力学研究时, 力学实验几乎无法直接进行, 这时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力学实验的方法恰成为一种有效手段。

(1)改良及优化器械的设计利用有限元力学分析, 可以改良医疗器械的力学性能以及优化器械的设计。除了实验方法外, 利用有限元法对器械进行的模拟力学实验具有时间短、费用少、可处理复杂条件、力学性能测试全面及其重复性好等优点。另外, 还可进行优化设计, 指导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及改进, 以获得更好的临床医疗[23]。

(2)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仿真实验利用有限元软件的强大建模功能及其接口工具, 可以很逼真地建立三维人体骨骼、肌肉、血管、口腔、中耳等器官组织的模型, 并能够赋予其生物力学特性。在仿真实验中, 对模型进行实验条件仿真, 模拟拉伸、弯曲、扭转、抗疲劳等力学实验, 可以求解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任意部位的变形, 应力、应变分布, 内部能量变化及极限破坏情况。目前有限元法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 取得了大量的成就[24]。

三、有限元分析软件

目前流行的CAE分析软件主要有LS-DYNA、ADINA 、ANSYS、ABAQUS等。以下为对这些常用的软件进行的比较和评价:

(一)LSTC公司的LS-DYNA系列软件LS-DYNA长于冲击、接触等非线性动力分析。LS-DYNA是一个通用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最初是1976年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开发完成的,主要目的是为核武器的弹头设计提供分析工具,后经多次扩充和改进,计算功能更为强大。虽然该软件声称可以求解各种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属成型等接触非线性、冲击载荷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问题,但实际上它在爆炸冲击方面,功能相对较弱,其欧拉混合单元中目前最多只能容许三种物质,边界处理很粗糙,在拉格朗日——欧拉结合方面不如DYTRAN灵活。

(二)HKS公司的ABAQUS软件ABAQUS是一套先进的通用有限元系统,属于高端CAE软件。它长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可以分析复杂的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系统,特别是能够驾驭非常庞大的复杂问题和模拟高度非线性问题。ABAQUS不但可以

做单一零件的力学和多物理场的分析,同时还可以做系统级的分析和研究,其系统计分析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分析软件来说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指出的是,ABAQUS 对爆炸与冲击过程的模拟相对不如LS-DYNA。

(三)ADINA ADINA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有限元软件,它独创有许多特殊解法, 如劲度稳定法(Stiffness Stabilization),自动步进法(Automatic Time Stepping),外力-变位同步控制法(Load-Displacement Control)以及BFGS梯度矩阵更新法,使得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如接触,塑性及破坏等), 具有快速且几乎绝对收敛的特性, 且程式具有稳定的自动参数计算,用户无需头痛于调整各项参数。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它有源代码,我们可以对程序进行改造,满足特殊的需求。

(四)ANSYS ANSYS是世界著名的大型通用有限分析软件,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机械、电子、压力容器、生物医学、核能等领域,在国内外拥有众多用户。其以多物理场(结构、流体,热和电磁)分析及其耦合分析功能而著称,并提供了各物理场间相互耦合的功能。

1.ANSYS技术特点

(1)可实现多长场合及多场耦合分析

(2)可实现前后处理和分析求解的一体化及多场分析统一数据

(3)基于变分原理的多物理场优化功能

(4)显示和隐式算法并存,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分析功能

(5)多种求解器并存,适用于不同的物理问题和不同的硬件配置

(6)支持异种、异构平台的网络浮动,且用户界面统一、数据文件兼容

(7)强大的并行计算功能,支持分布式并行和共享内存式并行

(8)多种网格划分技术并存,提高分网效率和网格质量

(9)良好的二次开发环境

(10)丰富的CAD/CAE接口

2.一个完整的ANSYS 应用分析,典型的分析过程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前处理

创建或读入有限元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所需输入的资料,如节点坐标、单元内节点排列次序等;定义材料属性;划分网格。

(2)求解

施加荷载,设定约束条件以及求解。

(3)一般后处理或时间历程后处理

查看求解结果中的变形、应力、应变、反作用力等基本信息;获取求解结果分析信息。绘制求解结果的各种分析曲线;获取动态分析结果用与时间相关的结果处理。POST1用于静态结构分析、屈曲分析及模态分析,将求解所得的结果,如变形、应力、内力等资料,通过图形接口以各种不同表示方式把变形图、应力图等显示出来。而POST26仅用于动态结构分析,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时域处理。(4)结果处理

检查分析结果,检验分析结果。在得到检验分析结果后,如果检验结果正确,则分析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果检验结果与实际工程系统误差较大,则需要提供改进分析方案,重新回到当前处理进行分析[25]。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静定和超静定杆系结构,例如多跨连续梁、钢架、三角拱等结构。利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位移法或力矩分配法求解超静定结构,求解非常麻烦,特别是多次超静定结构,需要求解方程组,特别麻烦。有限元分析软件解决了求解的问题,不仅具有强大的前处理功能,而且其后的显示功能可以清楚的给出结构的位移、内力图,使结构力学的求解不仅简单而且直观。

四结束语

总之,结构力学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有限元方法,甚至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有限元方法。从一开始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流体力学、电磁学、传热学等学科,由二维问题扩展到三维问题、板壳问题,由静力学问题扩展到动力学问题、稳定性问题,由线性问题扩展到非线性问题,由弹性材料扩展到弹塑性、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和复合材料,从航空技术领域扩展到航天、土木建筑、机械制造、水利工程、造船、电子技术及原子能等,由单一物理场的求解扩展到多物理场的耦合,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丁科,殷水平.有限单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0

[2]Darryl L.logan A First Course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ird Edition[M].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2002.1-19

[3]鲁建霞,苟惠芳.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与发展过程[J]. 机械管理开发,2009,24(2):74-75

[4]K.J.Bathe.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Prentice-Hall,Inc.1996.1-15

[5]陈乐生.什么是有限元方法. 技术讲座.,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6.

[6]杜平安,于亚婷,刘建涛. 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12

[7]Desai C S and Abel J F. Introduction to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M].Van Nostrand reinhold Co.1972.1-20

[8]Bathe.KJ.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 in Engineering Analysis[M]. Prentice-Hall,Inc.1976.1-16

[9]曾攀.有限元分析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

[10]张永刚,有限元发展及其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1):178

[11]Cook,R.D., Malkus,D.s.,and Plesha, M.E.,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M].Wiley,New York,1972.1-35

[12]杨迪雄.结构力学发展的早期历史和启示[J]. 力学与实践,2007,29(6):83-86

[13]武及可.结构力学的回顾与展望.湖南大学第1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宣读文件,2002

[14]钱令希.关于结构力学发展的思考[J].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4,11(1):

2-8

[15]冯振唐译.计算结构力学进展与趋向[J].AIAAJ,1987,25(7):977-995

[16]陈锡栋,杨婕,赵晓栋,范细秋. 有限元法的发展现状及应用[J]. 机械制造业信息化,2010,39(11):6-8

[17]王光远.论不确定性结构力学发展[J].力学的进展,2002,32(2):205-210

[18]王世忠等.结构力学与有限元法[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4

[19]焦俊婷,刘立渠.结构力学的有限元分析[J]. 嘉应大学学报,2002,20(3):74-76

[20]李廉昆.结构力学中的有限元法[J].长沙铁道学院工程力学教研组.

[21]钟万锶.关于计算结构力学的一些看法[J].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85,2(1):105-106

[22]古安涛,古安澜译.等参数有限元在车辆结构力学中的应用.SAE papper,770606号.

[23]陈先忠,武松涛.有限元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 力学与实践,2004,27(7):25-26

[24]叶绍松,阮祥发,赵燕.有限元法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18(4):8-9

[25]马奎兴.有限元及其软件简介[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3):190-192

结构力学(二) ( 复习资料汇总 )

第1次作业(结构力学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 ) A. 静定刚架; B. 单跨静定梁的组合体; C. 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 D. 铰结体系 2. :以下关于影响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 A. 影响线指的是单位力在结构上移动时所引起的结构的某一内力(或反力)变化规律的图形 B. 利用影响线可以求结构在固定荷载作用下某个截面的内力 C. 利用影响线可以求结构某个截面内力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D. 影响线的横坐标是截面位置,纵坐标为此截面位置处的截面内力值 3. A. B. C. D. 仅由平衡条件不能确定 4. 不计杆的分布质量,图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为( ) A. 1; B. 2; C. 3; D. 4 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A. 杆端弯矩; B. 结构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6. 单元坐标转换矩阵是() A. 奇异矩阵 B. 对称三对角矩阵 C. 对称非奇异矩阵 D. 正交矩阵 7.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包括() A. 独立的角位移 B. 独立的线位移 C. 独立未知的结点角位移和线位移 D. 结点位移 8. 图乘法计算位移的公式中( ) A. A和y C 可取自任何图形B. A和y C 必须取自直线图形 C. 仅要求A必须取自直线图形 D. 仅要求y C 必须取自直线图形 9. 已知材料屈服极限 =300MPa,结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则极限弯矩Mu=()

10. 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与下面的哪一个因素无关 A. 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的选取 B. 结构的约束信息 C. 单元的几何参数 D. 杆端位移与杆端力之间的变换关系 11. 欲减小图示结构的自振频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减小质量m B. 增大刚度EI C. 将B支座改为固定端 D. 去掉B支座 12. 图(b)为图(a)所示结构MK影响线,利用该影响线求得图(a)所示固定荷载作用下的MK值为() A. 4kN?m B. 2kN?m C. -2kN?m D. -4kN?m 13. 图示为三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其相应的频率是ω a 、ω b 、ω c ,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应是( ) A. B. C. D. 14. 图(a)所示一组移动荷载作用在图(b)所示的梁上,则C截面弯矩的最不利位置为() A. P 1作用在C点上 B. P 2 作用在C点上 C. P 3 作用在C点上 D. P 3 作用在B点上 15. 平面杆件自由单元(一般单元)的单元刚(劲)度矩阵是( ) A. 非对称、奇异矩阵 B. 对称、奇异矩阵 C. 对称、非奇异矩阵 D. 非对称、非奇异矩阵 16.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为正对称的是( ) A. 弯矩图 B. 剪力图 C. 轴力图 D. 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 17. 由于温度改变,静定结构() A. 会产生内力,也会产生位移; B. 不产生内力,会产生位

结构力学思考题答案

1、结构的动力特性一般指什么? 答: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指:频率(周期)、振型和阻尼。动力特性是结构固有的,这是因为它们是由体系的基本参数(质量、刚度)所确定的、表征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量。动力特性不同,在振动中的响应特点亦不同。 2、什么是阻尼、阻尼力,产生阻尼的原因一般有哪些?什么是等效粘滞阻尼? 答:振动过程的能量耗散称为阻尼。 产生阻尼的原因主要有:材料的内摩擦、构件间接触面的摩擦、介质的阻力等等。当然,也包括结构中安装的各种阻尼器、耗能器。 阻尼力是根据所假设的阻尼理论作用于质量上用于代替能量耗散的一种假想力。粘滞阻尼理论假定阻尼力与质量的速度成比例。 粘滞阻尼理论的优点是便于求解,但其缺点是与往往实际不符,为扬长避短,按能量等效原则将实际的阻尼耗能换算成粘滞阻尼理论的相关参数,这种阻尼假设称为等效粘滞阻尼。 3、采用集中质量法、广义位移法(坐标法)和有限元法都可使无限自由度体系简化为有限自由度体系,它们采用的手法有何不同? 答:集中质量法:将结构的分布质量按一定规则集中到结构的某个或某些位置上,认为其他地方没有质量。质量集中后,结构杆件仍具有可变形性质,称为“无重杆”。 广义坐标法:在数学中常采用级数展开法求解微分方程,在结构动力分析中,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求解,这就是广义坐标法的理论依据。所假设的形状曲线数目代表在这个理想化形式中所考虑的自由度个数。考虑了质点间均匀分布质量的影响(形状函数),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给定自由度数目的动力分析,用理想化的形状函数法比用集中质量法更为精确。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可以看成是广义坐标法的一种特殊的应用。一般的广义坐标中,广义坐标是形函数的幅值,有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在广义坐标中,形状函数是针对整个结构定义的。而有限元法则采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作为广义坐标,且形函数是定义在分片区域的。在有限元分析中,形函数被称为插值函数。 综上所述,有限元法综合了集中质量法和广义坐标法的特点: (l) 与广义坐标法相似,有限元法采用了形函数的概念。但不同于广义坐标法在整体结构上插值(即定义形函数),而是采用了分片的插值,因此形函数的表达式(形状)可以相对简单。 (2) 与集中质量法相比,有限元法中的广义坐标也采用了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这与集中质量法相同。 4、直接动力平衡法中常用的有哪些具体方法?它们所建立的方程各代表什么条件? 答:常用方法有两种:刚度法和柔度法。刚度法方程代表的是体系在满足变形协调条件下所应满足的动平衡条件;而柔度法方程则代表体系在满足动平衡条件下所应满足的变形协调条件。 5、刚度法与柔度法所建立的体系运动方程间有何联系?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方便? 答:刚度法与柔度法建立的运动方程在所反映的各量值之间的关系上是完全一致的。由于刚度矩阵与柔度矩阵互逆,刚度法建立的运动方程可转化为柔度法建立的方程。一般来,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求[δ]和求[k]的难易程度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互为倒数,都可以用同一方法求得,不同的是一个已知力求位移,一个已知位移求力。对于多自由度体系,若是静定结构,一般情况下求柔度系数容易些,但对于超静定结构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仅从建立运动方程来看,当刚度系数容易求时用刚度法,柔度系数容易求时用柔度法。 6、计重力与不计重力所得到的运动方程是一样的吗? 答:如果计与不计重力时都相对于无位移的位置来建立运动方程,则两者是不一样的。但如果计重力时相对静力平衡位置来建立运动方程,不计重力仍相对于无位移位置来建立,

有限元ansys静力分析的一个小例子

有限元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的平面,板厚为0.01m,左端固定,右端作用50kg的均布载荷,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弹性模量为210GPa,泊松比为0.25. 二、分析步骤 1.启动ansys,进入ansys界面。 2.定义工作文件名 进入ANSYS/Multiphsics的的程序界面后,单击Utility Menu菜单下File中Change Jobname的按钮,会弹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输入gangban为工作文件名,点击ok。 3.定义分析标题 选择菜单File-Change Titl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Plane Model作为分析标题,单击ok。 4.重新显示 选择菜单Plot-Replot单击该按钮后,所命令的分析标题工作文件名出现在ANSYS 中。 5.选择分析类型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分析类型,由于此例属于结构分析,选择菜单Main Menu:Preferences,故选择Structural这一项,单击ok。 6.定义单元类型 选择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单击弹出对话框中的Add按钮,弹出单元库对话框,在材料的单元库中选Plane82单元。即在左侧的窗口中选取Solid单元,在右侧选择8节点的82单元。然后单击ok。 7.选择分析类型 定义完单元类型后,Element Type对话框中的Option按钮被激活,单击后弹出一个对话框,在Elenment behavior中选择Plane strs w/ thk,在Extra Element output 中,选择Nodal stress,单击close,关闭单元类型对话框。 8.定义实常数 选择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 Add/Edit/Delete执行该命令后,在弹出Real Constants对话框中单击Add按钮,确认单元无误后,单击ok,弹出Real Constants Set Number 1,for Plane 82对话框,在thickness后面输入板的厚度0.01单击ok,单击close。 9.定义力学参数 选择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 在弹出的对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基础复习权威版(最新)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基础》复习思考题 ★1.对弹性体所做的基本假设? 答: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弹性假设;小变形假设; ★2.用D'Alember 原理由平衡方程推导运动微分方程? 答:微元体的平衡微分方程的表达式为: 31 112111 2332 122221 23 132333 31 23000f x x x f x x x f x x x σσσσσσσσσ????+++=?????????+++=? ????????+++=? ???? 根据D'Alember 原理,将运动物体看成是静止的,将惯性力22()u t ρ?-?当作体力加到微元体上,由上式 可以直接写出弹性动力学问题的运动微分方程: 23111211 12123232 12222221 2321323333321 23()()() u f x x x t u f x x x t u f x x x t σσσρσσσρσσσρ?????+++=????????????+++=? ???????????+++=?????? ☆3.什么是应力张量? 我们说一点的应力状态是什么涵义? 答:应力张量是一点应力状态的完整描述,它有面元方向和分解方向两个方向性,共有九个分量,由于存在对称性,其独立分量只有六个。应力张量是与坐标选择无关的不变量,但其分量与坐标有关,当已知某坐标系中的九个分量时,其他坐标系中的分量均可由应力转换公式确定。 一点的应力状态是一个具有双重方向性的物理量,其中第一个是面元的方向,用其法矢量ν表示,第二个是作用在该面元上的应力矢量方向,一般用其三个分量来表示。 4.在引出 Cauchy 应力公式时, 我们假设四面体处于平衡状态, 如不处在平衡状态则如何? 答:如果不处在平衡状态,Cauchy 应力公式仍然满足,关系式的成立与是否平衡无关。 5.在什么情况下剪应力互等定律不成立? 答:无论在变形体的内部或者表面上,若存在体力偶时,剪应力互等定律不成立。 6.任意斜截面上的正应变和剪应变的意义是什么? 答:应变张量的三个对角分量x ε、y ε、z ε称为正应变,分别等于坐标轴方向三个线元的单位伸长率,伸长为正,缩短为负。应变张量的三个非对角分量xy ε、yz ε、zx ε称为剪应变,分别等于变形前沿该分量下标所示两坐标方向的、相互正交的线元在变形后的夹角减小量之半。 7.刚性位移,刚性转动,刚体位移,刚体转动有何区别? 答:(1)刚性位移:物体内任意两点间无相对位移;(2)刚性转动:应变张量为0,转动张量不为0;(3)刚体位移:运动分为变形运动和刚体运动,每点都发生相同的位移就叫作刚体位移;(4)刚体转动:用刚性

结构力学

张永发结构力学(二)·平时作业, 1. 请简述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领域的作用。 答:结构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的学科,它是土木工程专业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结构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结构的组成规则,结构在各种效应(外力,温度效应,施工误差及支座变形等)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内力(轴力,剪力,弯矩,扭矩)的计算,位移(线位移,角位移)计算,以及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自振周期,振型)的计算等。结构力学通常有三种分析的方法:能量法,力法,位移法,由位移法衍生出的矩阵位移法后来发展出有限元法,成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计算的理论基础。 结构力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新型工程材料和新型工程结构的大量出现,向结构力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提出新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又为结构力学提供了有力的计算工具。另一方面,结构力学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有限元法这一数学方法的出现和发展就和结构力学的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固体力学领域中,材料力学给结构力学提供了必要的基本知识,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结构力学的理论基础。另外,结构力学与流体力学相结合形成边缘学科——结构流体弹性力学。 评定结构的优劣,从力学角度看,主要是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工程结构设计既要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又要保证它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不够,结构容易破坏;刚度不够,结构容易皱损,或出现较大的振动,或产生较大的变形。皱损能够导致结构的变形破坏,振动能够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皱损、振动、变形都会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例如,降低机床的加工精度或减低控制系统的效率等。 观察自然界中的天然结构,如植物的根、茎和叶,动物的骨骼,蛋类的外壳,可以发现它们的强度和刚度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和它们的造型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工程结构是受到天然结构的启发而创制出来的。人们在结构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结构造型。加劲结构(见加劲板壳)、夹层结构(见夹层板壳)等都是强度和刚度比较高的结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还要做到用料省、重量轻。减轻重量对某些工程尤为重要,如减轻飞机的重量就可以使飞机航程远、上升快、速度大、能耗低。 2. 请简述对称性对力学分析中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答:在工程实际问题中,有很多结构都具有对称性。我们对这些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常常将结构简化为杆系模型,而结构力学研究的就是结构的杆系模型,因此对称性在结构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求解超静定结构问题中,无论力法还是位移法,都是繁杂的。但对于对称结构,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可使结构内力计算大为简化。现在本文章就对称性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做一简单的总结。

111ANSYS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经典理论 一、设计大纲概述 1、设计目的 (1)熟悉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有限元软件ANSYS的基本操作; (3)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正确评价。 2、设计原理 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3、设计仪器设备 1)安装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微机; 2)ANSYS 8.0以上版本软件。 4、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ANSYS的界面和分析步骤; 2)掌握ANSYS前处理方法,包括平面建模、单元设置、网格划分和约束设置; 3)掌握ANSYS求解和后处理的一般方法; 4)实际应用ANSYS软件对平板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二、题目: 如图试样期尺寸为100mm*5mm*5mm,下端固定,上端受拉 力10000N作用。已知该试样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所示。计算试样的位移分布。

三、分析步骤: 分析:从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看出该材料的屈服极限是225MPa 左右,弹性部分曲线的斜率为常数75GPa。之后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的。估计本题应力10000/(0.05*.005)=400MPa,因此材料屈服进入塑性,必须考虑材料非线性影响。 (1)建立关键点。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CS,建立两个关键点(0,0,0)和(0,100, 0)。 (2)建立直线。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Staight Line,在关键点1、2之间建立直线。 (3)定义单元类型。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Type>Add/Edit/Delete, 定义单元Structural>Link>2D spar1(LINK1) (4)定义单元常数。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Constants>Add/Edit/Delete,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学习总结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学习总结 摘要:本文就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研究方法,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基础,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进行阐述。 正文: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固体材料在外部作用下(外 部作用一般包括:荷载、温度变化以及固体边界约束改变),弹性变形及应力状态的一门学科。 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材料力学--研究杆件(如梁、柱和轴)材料力学的拉压、弯曲、剪切、扭转和组合变形等问题。 结构力学--在材料力学基础上研究杆系结构结构力学(如桁架、刚架等)。弹性力学--研究各种形状的弹性体,如杆弹性力学件、平面体、空间体、板壳、薄壁结构等问题。 弹性力学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弹力和材力也有区别:弹力研究方法:在区域V内严格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建立三套方程; 三套方程在边界s 上考虑受力或约束条件,建立边界条件并在边界条件下求解上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述方程,得出较精确的解答。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定物体是连续的。连续性因此,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2)均匀性与各向同性假设假定固体材料是均匀的,并且在各个方向上物理特性相同,也即材料的物理性质在空间分布上是均匀的(或不变的)3)小变形假设假定固体材料在受到外部作用(荷载、温度等)后的位移(或变形)与物体的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在研究物体受力后的平衡状态时,物体尺寸及位置的改变可忽略不计,物体位移及形变的二次项可略去不 计,由此得到的弹性力学微分方程将是线性的。 4)完全弹性假设假设固体材料是完全弹性的。 5)无初始应力假设假定外部作用(荷载、温度等)之前,物体处于无应力状态,由弹性力学所求得的应力仅仅是由外部作用(荷载、温度等)所 引起的。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有限元是一种结构分析的方法,先把所有系统分解为他们的元件或单元,这些元件的行为已经被充分的了解,再把元件重新组装成原来的系统。及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由有限个单元组成并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单元组

(完整版)结构力学问答题总结

概念题 1.1 结构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表现在:(1) 在动力分析中要计入惯性力,静力分析中无惯性力;(2) 在动力分析中,结构的内力、位移等是时间的函数,静力分析中则是不随时间变化的量;(3) 动力分析方法常与荷载类型有关,而静力分析方法一般与荷载类型无关。 1.2 什么是动力自由度,确定体系动力自由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确定体系在振动过程中任一时刻体系全部质量位置或变形形态所需要的独立参数的个数,称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质点处的基本位移未知量)。确定动力自由度的目的是:(1) 根据自由度的数目确定所需建立的方程个数(运动方程数=自由度数),自由度不同所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2) 因为结构的动力响应(动力内力和动位移)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密切关系,而动力特性又与质量的可能位置有关。 1.3 结构动力自由度与体系几何分析中的自由度有何区别? 答:二者的区别是:几何组成分析中的自由度是确定刚体系位置所需独立参数的数目,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体系能否发生刚体运动。结构动力分析自由度是确定结构上各质量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数目,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结构振动形状。 1.4 结构的动力特性一般指什么? 答: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指:频率(周期)、振型和阻尼。动力特性是结构固有的,这是因为它们是由体系的基本参数(质量、刚度)

所确定的、表征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量。动力特性不同,在振动中的响应特点亦不同。 1.5 什么是阻尼、阻尼力,产生阻尼的原因一般有哪些?什么是等效粘滞阻尼? 答:振动过程的能量耗散称为阻尼。 产生阻尼的原因主要有:材料的内摩擦、构件间接触面的摩擦、介质的阻力等等。当然,也包括结构中安装的各种阻尼器、耗能器。阻尼力是根据所假设的阻尼理论作用于质量上用于代替能量耗散的一种假想力。粘滞阻尼理论假定阻尼力与质量的速度成比例。粘滞阻尼理论的优点是便于求解,但其缺点是与往往实际不符,为扬长避短,按能量等效原则将实际的阻尼耗能换算成粘滞阻尼理论的相关参数,这种阻尼假设称为等效粘滞阻尼。 1.6 采用集中质量法、广义位移法(坐标法)和有限元法都可使无限自由度体系简化为有限自由度体系,它们采用的手法有何不同? 答:集中质量法:将结构的分布质量按一定规则集中到结构的某个或某些位置上,认为其他地方没有质量。质量集中后,结构杆件仍具有可变形性质,称为“无重杆”。 广义坐标法:在数学中常采用级数展开法求解微分方程,在结构动力分析中,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求解,这就是广义坐标法的理论依据。所假设的形状曲线数目代表在这个理想化形式中所考虑的自由度个数。考虑了质点间均匀分布质量的影响(形状函数),一般来说,

结构力学题库答案

1 : 图 a 桁 架, 力 法 基 本 结 构 如 图 b ,力 法 典 型 方 程 中 的 系 数 为 :( ) 3. 2: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约束力矩(不平衡 力矩)为(以顺时针转为正) ( ) 4.3Pl/16 3:图示桁架1,2杆内力为: 4. 4:连续梁和 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 F By 是:

4.17.07(↑) 5: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分析平面问题时,单元之间()。 3.应变、位移均不连续; 6: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1.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7: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为() 4.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8: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之杆AB的分配系数

μAB 为(各杆 EI= 常数)( ) 4.1/7 9: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矩阵是两组量之间的变换矩阵,这两组量是( )。 4.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应力 10: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4.角位移=3,线位移=2 11:图示结构,各柱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 目是( ) 3.6 12:图示结构两杆长均为d,EI=常数。则A 点的垂直位移为( ) 4.qd 4/6EI (↓) 13:图示桁架,各杆EA 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

1.四 根 ; 14:图示结构,各杆线刚度均为i,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 系数μAB 为( ) 2. 15:在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动支撑端的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3.可以,但不必; 1: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2.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2:由于静定结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决定,故在温度改变作用下静定结构将( ) 2.不产生内力 3:图示结构,各杆EI=常数,欲使结点B 的转角为零,比值P1/P2应 为( ) 2.1

浅谈结构力学在结构设计中的体现

浅谈结构力学在结构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 随着计算在工程上应用的日益广泛,结构设计是把数学上最优化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简图的选择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力学知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经过科学抽象、实验论证,根据实际受力、变形规律等主要因素,对结构进行合理简化。 关键词: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应用 1前言 结构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的学科。所谓工程结构是指能够承受和传递外载荷的系统,包括杆、板、壳以及它们的组合体,如桥梁、屋架和承重墙等。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及各种地下复杂结构也逐步增多,结构力学的在工程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然这也促进了结构理论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中叶,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问世使得大型结构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从而将结构力学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结构力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随着新型工程材料和新型工程结构的大量出现,向结构力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提出新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为结构力学提供了有力的计算工具,另一方面,结构力学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有限元法这一数学方法的出现和发展就与结构力学的研究有密切关系。 2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实际结构是很复杂的,在对实际结构(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大型水工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之前必须加以简化,用一个简化图形(结构计算简图)来代替实际结构,略其次要细节,显示其基本特点,作为力学计算的基础,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力学建模,用于结构计算的称为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由实际结构简化抽象而成,取杆件轴线,或板壳中面,或块体轮廓加上结构内部的结点、结线联系,或外部的支杆、支座等边界约束,并考虑简化或分配的荷载,构成力学计算模型。 结构计算简图的选择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力学知识、结构知识、工程实践经验和洞察力,经过科学抽象、实验论证,根据实际受力、变形规律等主要因素,对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它不仅与结构的种类、功能有关,而且与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计算精度要求、结构构件的刚度比、安装顺序、实际运营状态及其它指标有关。计算简图的选择可能因计算状态(是考虑强度或刚度,计算稳定或振动,还是钢筋混凝土抗裂验算)而异,也依赖于所要采用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方能完成结构构件线性或非线性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分析。实用上可以参考同类工程实例。 结构设计是先有“设想”后有“计算”,“设想”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力学始于定性分析,终于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在先,定量分析在后;定性失准,定量准偏。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时,需要设计人员对结构的合理形式以及相应的结构变形和内力等具有总体概念和定性分析能力,还需要具有对工程中计算的数据、发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出迅速科学判断的能力,这就是所谓概念设计和概念分析理念。 结构力学是一切工程进行设计的基础。实际工程中都是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进行求解;作为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应该掌握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实用设计方法,具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性质、功能和业主的要求正确、合理地进行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2在xx中的应用 中国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木结构它以木构为骨、砖石为体、结瓦为盖、油饰彩绘为衣,经历代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巧妙施工,潜心装饰,付诸心血和智慧建造而成,体现出东方古典建筑独有的艺术魅力和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

ANSYS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一、设计大纲概述 1、设计目的 (1)熟悉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有限元软件ANSYS的基本操作; (3)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正确评价。 2、设计原理 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3、设计仪器设备 1)安装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微机; 2)ANSYS 8.0以上版本软件。 4、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ANSYS的界面和分析步骤; 2)掌握ANSYS前处理方法,包括平面建模、单元设置、网格划分和约束设置; 3)掌握ANSYS求解和后处理的一般方法; 4)实际应用ANSYS软件对平板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二、题目: 如图试样期尺寸为100mm*5mm*5mm,下端固定,上端受拉 力10000N作用。已知该试样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所示。计算试样的位移分布。

三、分析步骤: 分析:从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看出该材料的屈服极限是225MPa 左右,弹性部分曲线的斜率为常数75GPa。之后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的。估计本题应力10000/(0.05*.005)=400MPa,因此材料屈服进入塑性,必须考虑材料非线性影响。 (1)建立关键点。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CS,建立两个关键点(0,0,0)和(0,100, 0)。 (2)建立直线。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Staight Line,在关键点1、2之间建立直线。 (3)定义单元类型。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Type>Add/Edit/Delete, 定义单元Structural>Link>2D spar1(LINK1) (4)定义单元常数。单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Constants>Add/Edit/Delete, 在弹出的Real Constants for LINK1对话框中,输入 如下的单元几何参数:截面面积AREA=25 出始应 变=0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试题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试题 (一) 问答题(20分) 1、什么是圣维南原理?举例说明怎样把它应用于工程问题 的简化中。 2、什么叫做一点的应力状态?如何表示一点的应力状态(要 求具体说明或表达)。 3、何谓逆解法和半逆解法?它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什么是平面应力问题?什么是平面应变问题?分别写出弹性力学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 5、要保证有限元方法解答的收敛性,位移模式必须满足那些条 件? (二) (10分) 1.利用坐标变换从直角坐标的平衡方程推导极坐标下平衡方程(无体力)。 2.利用坐标变换从直角坐标下几何方程推导极坐标下几何方程。 (三)已知,其他应力分量为零,求位移场。(10分) (四)设有矩形截面的悬臂粱,在 自由端受有集中荷载F;体力可以不

计。试根据材料力学公式,写出弯应力σx和切应力τxy的表达式,并取挤压应力σy=0,然后证明,这些表达式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容方程,再说明,这些表达式是否就表示正确的解答(10分)。 (五)设半平面体在直边界上受有集中力偶,单位宽度上力偶矩为M,试求应力分量(10分)。 提示:单位厚度上的力偶矩M的量纲是LMT-2,应力只能是M/ρ2的形式,所以可假设应力函数由:Φ=Φ(φ). (六) 铅直平面内的正方形薄板,边长为2a,四边固定,图5—18,只受重力的作用。设μ=0,试取位移分量的表达式为 用瑞利—里茨法求解(15分)。

(七)试按图示网格求解结点位移,取t =1m,μ= 0(15分)。 (八)用刚度集成法求下图所示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K。(10分) 要求:单元刚度矩阵元素用e k形式表示;单元刚度矩阵用e K形式表 ij 示,其中e为单元号。

有限元 计算结构力学 大作业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平面应力问题解的Matlab实现 姓名: heiya168 学号: 帆哥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1绪论 (1) 2平面问题的四节点四边形单元 (2) 2.1单元的构造 (2) 2.2等参变换 (5) 2.3边界条件的处理——置“1”法 (8) 3有限元分析流程 (10) 3.1程序原理和流程 (10) 3.2使用的函数 (11) 3.3文件管理 (11) 3.4数据文件格式 (11) 4算例——开方孔的矩形板拉伸分析 (13) 4.1问题的具体参数与载荷 (13) 4.2Matlab程序计算 (13) 4.3ANSYS建模计算 (15) 4.4误差分析 (17) 5总结 (18)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1绪论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是求取复杂微分方程近似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是现代数字化科技的一种重要基础性原理。将它用于在科学研究中,可成为探究物质客观规律的先进手段。将它应用于工程技术中,可成为工程设计和分析的可靠工具。 弹性体在载荷作用下,其基本方程可写成以下的三类方程和两种边界条件。平衡方程——应力与外载荷的关系;几何方程——应变位移关系;物理方程——应力应变关系;力的边界条件;几何边界条件。应用最小位能原理,并利用上述关系,最终建立由刚度方程,节点位移和等效节点载荷所构成的求解方程。带入边界条件求解方程,就可以得出弹性力学问题的一般性解答。 本次大作业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使用Matlab这一平台,针对平面应力问题,采用四节点四边形单元编写了求解单元节点位移的程序。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有限元的基本原理;2)编程基本思路及流程介绍;3)程序原理及说明; 4)具体算例这四个部分。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法分析及实例讲解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法分析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弹性固体在受外力作用、温度改变、边界约束或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状态的科学。有限单元法是力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综合发展和结合的产物,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化整为零,分散分析,再集零为整。即用结构力学方法求解弹性力学问题,实质是将复杂的连续体划分为有限多个简单的单元体,单元体之间仅仅通过结点相连,实现化无限自由度问题为有限稀有度问题,将连续场函数的(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有限个参数的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有限元方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各种工程问题特别是结构分析问题的标准分析方法,而有限元软件也已成为现代结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有限元软件是有限元理论通向实际工程应用的桥梁,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力学学科解决自然科学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有限元方法的发展。ANSYS软件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广泛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交通、土木工程、造船、水利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 ANSYS软件的组成: (一)前处理模块 该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体建模及网格划分工具,可以方便的构造有限元模型,软件提高了100种以上的单元类型,用来模拟工程中的各种结构和材料。包括: 1.实体建模:参数化建模,布尔运算及体素库,拖拉、旋转、拷贝、蒙皮、倒角等。 2.自动网格划分,自动进行单元形态、求解精度检查及修正。 3.在集合模型上加载:点加载、分布载荷、体载荷、函数载荷。 4.可扩展的标准梁截面形状库。 (二)分析计算模块 该模块包括结构分析(可进行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和高度非线性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电磁场分析、声场分析、压电分析以及多物理场的耦合分析,可模拟多种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灵敏度分析及优化分析能力。 (三)后处理模块 将计算结果以彩色等值线、梯度、矢量、粒子流、立体切片、透明及半透明等图形方式显示出来,也可以用图表、曲线形式显示或输出。 由于现在只是对ANSYS工程软件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所以本次作业仅以(1)结构静力学分析为例,运用ANSYS软件对汽车连杆进行受力分析;(2)

悬臂梁—有限元ABAQUS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

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以悬臂梁为例 线性静力学问题是简单且常见的有限元分析类型,不涉及任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等),也不考虑惯性及时间相关的材料属性。在ABAQUS中,该类问题通常采用静态通用(Static,General)分析步或静态线性摄动(Static,Linear perturbation)分析步进行分析。 线性静力学问题很容易求解,往往用户更关系的是计算效率和求解效率,希望在获得较高精度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计算时间,特别是大型模型。这主要取决于网格的划分,包括种子的设置、网格控制和单元类型的选取。在一般的分析中,应尽量选用精度和效率都较高的二次四边形/六面体单元,在主要的分析部位设置较密的种子;若主要分析部位的网格没有大的扭曲,使用非协调单元(如CPS4I、C3D8I)的性价比很高。对于复杂模型,可以采用分割模型的方法划分二次四边形/六面体单元;有时分割过程过于繁琐,用户可以采用精度较高的二次三角形/四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 悬臂梁的线性静力学分析 1.1 问题的描述 一悬臂梁左端受固定约束,右端自由,结构尺寸如图1-1所示,求梁受载后的Mises应力、位移分布。 ν 材料性质:弹性模量3 = E=,泊松比3.0 2e 均布载荷:F=103N 图1-1 悬臂梁受均布载荷图 1.2 启动ABAQUS 启动ABAQUS有两种方法,用户可以任选一种。 (1)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单击“开始”--“程序”--ABAQUS 6.10 --

ABAQUS/CAE。 (2)在操作系统的DOS窗口中输入命令:abaqus cae。 启动ABAQUS/CAE后,在出现的Start Section(开始任务)对话框中选择Create Model Database。 1.3 创建部件 在ABAQUS/CAE顶部的环境栏中,可以看到模块列表:Module:Part,这表示当前处在Part(部件)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可以定义模型各部分的几何形体。可以参照下面步骤创建悬臂梁的几何模型。 (1)创建部件。对于如图1-1所示的悬臂梁模型,可以先画出梁结构的二维截面(矩形),再通过拉伸得到。 单击左侧工具区中的(Create Part)按钮,或者在主菜单里面选择Part--Create,弹出如图1-2所示的Create Part对话框。 图1-2 Create Part对话框 在Name(部件名称)后面输入Beam,Modeling Space(模型所在空间)设

试题及其答案--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DOC)

如下图所示三角形薄板,按三结点三角形单元划分后,对于与局部编码ijm 对应的整体编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 I 单元的整体编码为162 ② II 单元的整体编码为426 ③ II 单元的整体编码为246 ④ III 单元的整体编码为243 ⑤ IV 单元的整体编码为564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⑤ 一、填空题 1、弹性力学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 形变和位移。 2、在弹性力学中规定,线应变以伸长时为正,缩短时为负,与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 适应。 3、在弹性力学中规定,切应变以直角变小时为正,变大时为负,与切应力的正负号规 定相适应。 4、物体受外力以后,其内部将发生内力,它的集度称为应力。与物体的形变和材料强度直接有关的,是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的分量,也就是正应力和切应力。应力及其分量的量纲是L -1MT -2。 5、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为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 6、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7、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100=x σMPa ,50=y σMPa ,5010=xy τ MPa ,则主应力 =1σ150MPa ,=2σ0MPa ,=1α6135' 。 8、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 200=x σMPa ,0=y σMPa ,400-=xy τ MPa ,则主应力=1σ512 MPa ,=2σ-312 MPa ,=1α-37°57′。 9、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2000-=x σMPa ,1000=y σMPa ,400-=xy τ MPa ,则主应力 =1σ1052 MPa ,=2σ-2052 MPa ,=1α-82°32′。 10、在弹性力学里分析问题,要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分别建立三 套方程。 11、表示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为平衡微分方程。 12、边界条件表示边界上位移与约束,或应力与面力之间的关系式。分为位移边界条件、 应力边界条件和混合边界条件。 13、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时常采用逆解法和半逆解法。 14、有限单元法首先将连续体变换成为离散化结构,然后再用结构力学位移法进行求解。 其具体步骤分为单元分析和整体分析两部分。 15、每个单元的位移一般总是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本单元的形变引起的,另一部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试题答案

最新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 填空题 1、弹性力学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 形变和位移。 2、在弹性力学中规定,线应变以伸长时为正,缩短时为负,与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 适应。 3、在弹性力学中规定,切应变以直角变小时为正,变大时为负,与切应力的正负号规 定相适应。 4、物体受外力以后,其部将发生力,它的集度称为应力。与物体的形变和材料强度直接有关的,是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的分量,也就是正应力和切 应力。应力及其分量的量纲是L -1MT -2。 5、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为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 6、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7、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100=x σMPa ,50=y σMPa ,5010=xy τ MPa ,则主应力 =1σ150MPa ,=2σ0MPa ,=1α6135' 。 8、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 200=x σMPa ,0=y σMPa ,400-=xy τ MPa ,则主应力 =1σ512 MPa ,=2σ-312 MPa ,=1α-37°57′。 9、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2000-=x σMPa ,1000=y σMPa ,400-=xy τ MPa ,则主应 力=1σ1052 MPa ,=2σ-2052 MPa ,=1α-82°32′。 10、在弹性力学里分析问题,要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分别建立三 套方程。 11、表示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为平衡微分方程。 12、边界条件表示边界上位移与约束,或应力与面力之间的关系式。分为位移边界条件、 应力边界条件和混合边界条件。

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科研训练论文题目 院(系)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有限元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有限元法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数值分析方法,是力学、应用数学与现代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限元法是一种高效能、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限元法最早应用于结构力学的计算,有限元法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主要讲述有限元法简介、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其中重点是对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介绍,并对有限元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有限元法、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发展趋势 一、有限元法简介 (一)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有限元,通俗的讲就是对一个真实的系统用有限个单元来描述[1]。有限元法是把求解区域看作由许多小的在节点处相互连接的单元所构成,其模型给出基本方程的分片近似解,由于单元可以被分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尺寸,所以它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几何形状、复杂的材料特性和复杂的边界条件。再加上它有成熟的大型软件系统支持,使其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应用极广的数值计算方法[2]。 (二)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我们现在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学是学过圆周长的计算的,我们那时候可以直接用圆周率计算。在古代人们还不知道利用圆周率计算圆周长的时候,古代数学家曾经利用多边形的周长L代替圆的周长S。我们可以将圆内接多边形视为圆周长的下限值,而将该圆的外切多边形视为圆周长的上限值,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多边形上下限的差值越来越小。用有限元的术语叙述即两个近似值向真值S收敛这个例子已经具有有限元思想的雏形[3]。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由无限多点组成的连续介质构件,划分为由有限个单元仅在节点处相连的离散体,这些单元也仅在节点处传递力,单元的类型可以按问题的性质选取,单元内任意一点力和变形的关系也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规定和选取,一般力求简单的函数关系,在相邻单元的共同边界上应满足变形的连续性,即变形协调条件,在对各个单元进行上述分析之后,再将各单元组集成原构件进行总体分析[4]。归纳起来,有限单元法有两个关键的步骤,把一个由无限多点组成的连续体变为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离散体,把一个满足微分关系的微分方程组使其满足简单代数关系的代数方程组[5]。 (三)有限元法的发展趋势 有限元的应用范围也是相当的广的。它涉及到工程结构、传热、流体运动、电磁等连续介质的力学分析中,并在气象、地球物理、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6]。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有限元法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变为现实,并且大量的应用到各行各业,有限元法有着广阔的前景[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