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烷

合集下载

环己烷分子直径

环己烷分子直径

环己烷分子直径一、介绍环己烷是一种六元环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2。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挥发的液体,常被用作溶剂和反应中间体。

环己烷分子直径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对于了解其在溶液中的行为和反应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二、环己烷分子结构环己烷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和十二个氢原子组成,形成一个六元环结构。

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氢原子,且相邻两个碳原子之间共享一个碳-碳单键。

这种结构使得环己烷具有高度的稠密性和稳定性。

三、计算方法计算分子直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下列举两种常用方法:1. 通过密度计算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可以计算出环己烷的摩尔体积。

然后通过摩尔质量计算出分子量,并用密度除以分子量得到分子体积。

最后根据球形近似模型,计算出分子直径。

2. 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分子直径的方法。

通过将X射线照射在样品上,然后测量样品散射出的X射线强度和角度,可以得到样品中分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信息。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环己烷分子直径分别为0.45纳米和0.39纳米。

这两个结果相差较大,主要是因为密度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环己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X射线衍射实验则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出分子间距和大小。

五、影响因素环己烷分子直径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列举几个主要因素:1. 分子结构: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直径也不同。

如六元环结构的环庚烷比六元环结构的环己烷大。

2.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溶剂中存在其他溶质或离子时,它们与溶剂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了溶剂分子的排列和分子直径。

3. 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会对分子直径产生影响。

随着温度升高,分子振动增强,分子间距增大,从而使分子直径增大。

六、应用意义环己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的溶剂,在有机合成和药物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其分子直径对于探究其在溶液中的行为、反应机制以及与其他溶质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环己烷

环己烷

环己烷(Cyclohexane)注意:环己烷为毒性较低之可燃液体,当发生紧急事件时,毒性(蒸气有毒体)与易燃性将为救灾之主要考虑因素。

一、物质辨识数据表二、物性、化性与灾害资料环己烷为一易燃液体,重要特性如下:1.物性表2.化性表3.灾害资料表4.健康危害资料表5.环境危害数据表三、防灾设备环己烷之救灾需针对人员防护、火灾爆炸预防及泄漏预控制等方面选用适当防灾器材设备:1.个人防护设备2.侦测及警报设备3.处理设备四、中毒之症状环己烷可经由呼吸、接触与食入引起人体中毒,中毒症状如下:1.吸入性中毒之症状毒性极低,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会导致头昏眼花及恶心;高浓度可导致意识丧失;蒸气也会刺激鼻子和喉咙。

2.皮肤接触性中毒之症状直接接触到液体可能导致轻度皮肤刺激。

长时间或重复暴露会引起皮肤疹【NIOSH】3.眼睛接触性中毒之症状蒸气或液体溅到眼睛会造成刺激。

4.食入性中毒之症状会导致喉咙痛、恶心、腹泻;呕吐时可能会吸入肺部造成严重肺刺激,损坏肺部组织或死亡。

五、急救方式环己烷中毒抢救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穿戴完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

而环己烷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将患者迅速搬离现场至通风处,检查患者之中毒症状,判断出中毒路径给予适当之救护(参见图82.1)。

解毒剂:benzodiazepine IV /活性碳。

1.中毒急救基本处理原则2.吸入性伤害之急救3.皮肤接触性伤害之急救4.眼睛接触性伤害之急救5.食入性伤害之急救图82.1 环己烷中毒到医院前之紧急救护流程图六、灾害状况判断及应对措施七、救灾方式及灾后处理1.泄漏之救灾2.火灾之救灾3.灾后之处理(1)不要碰触外泄物。

(2)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或密闭的空间内。

(3)泄漏区应进行通风换气。

(4)在安全许可的情形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

(5)用砂、泥土或其它不与泄漏物质反应之吸收物质来围堵泄漏物。

(6)少量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物质吸收。

环己烷结构简式范文

环己烷结构简式范文

环己烷结构简式范文环己烷是一种由六个碳原子和十二个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2、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密度。

环己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常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和分离技术中。

环己烷的分子结构是由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每个碳原子周围有两个氢原子。

在环结构中,碳原子通过碳碳单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稠密的环状结构。

这种环状结构使得环己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在较高温度下使用。

根据环己烷分子结构的空间构型,可以使用简式表示法来表示其结构。

简式表示法使用线段表示碳原子,线段之间的连接表示碳碳单键。

氢原子直接连接在碳原子上,没有专门的表示方法。

使用简式表示法,环己烷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HHHHH,,H-C-C-C-C-C-H,,HHHHH从结构上看,环己烷的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碳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度,形成了一个平面六边形的环状结构。

每个碳原子周围都有两个氢原子连接在上面,使得环己烷的碳原子具有四个共价键。

由于环己烷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使得环己烷在各种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环己烷可以用作有机溶剂,用于溶解非极性物质。

它还可以用作燃料和润滑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汽车引擎。

此外,环己烷还可以用作光学材料,用于制备高纯度晶体和透明涂料。

总结起来,环己烷是一种由六个碳原子和十二个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其结构为环状结构,每个碳原子周围有两个氢原子连接在上面。

环己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以在各种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广泛使用。

环己烷水共沸物沸点

环己烷水共沸物沸点

环己烷水共沸物沸点1. 介绍环己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2,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由于其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研究环己烷的性质变得非常重要。

其中一个重要性质是其与水的共沸物沸点。

2. 环己烷与水的共沸物环己烷和水是两种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共沸物。

共沸物是指两个或多个成分的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具有相同的沸点。

对于环己烷和水来说,它们的共沸物沸点是两种液体同时转为气体的温度。

3. 共沸物的性质共沸物的性质取决于参与混合的物质的性质。

对于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它们的性质如下:3.1 沸点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的沸点约为69℃。

这个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获得的,也就是1个标准大气压(atm)。

3.2 成分比例在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中,两种成分的比例会影响共沸物的性质。

当环己烷和水的摩尔比为1:1时,共沸物的沸点最低。

3.3 混合物的性质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在液态时呈现出与纯环己烷和纯水不同的性质。

共沸物可以被用作溶剂,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4. 影响共沸物沸点的因素共沸物的沸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来说,以下因素是重要的:4.1 压力共沸物的沸点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增加压力会使共沸物的沸点升高,降低压力会使共沸物的沸点降低。

4.2 成分比例共沸物中的成分比例会影响其沸点。

在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中,当两种成分的摩尔比为1:1时,沸点最低。

4.3 杂质共沸物中的杂质会影响其沸点。

杂质的存在可能导致沸点的升高或降低,取决于杂质的性质。

5. 应用和实验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沸点在实验室和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5.1 提纯实验共沸物可以用来进行物质的提纯实验。

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条件,将需要提纯的物质和其他杂质分离。

5.2 溶剂应用环己烷和水的共沸物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的溶剂。

由于其沸点较低且易于分离,共沸物可以很好地用于反应过程中的溶剂。

5.3 萃取和分离共沸物在萃取和分离过程中也有应用。

环己烷

环己烷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风险术语
S9:Keep container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 保持容器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 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S25:Avoid contact with eyes. 避免眼睛接触。 S33: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gainst static discharges. 对静电采取预防措施。 S60:This material and/or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Safety data sheets.
谢谢观看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 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环己烷安全生产要点

环己烷安全生产要点

环己烷安全生产要点环己烷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橡胶等行业。

然而,环己烷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的性质,因此在环己烷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环己烷的性质、危害、生产过程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环己烷的性质与危害环己烷(分子式:C6H12)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易挥发,有特殊气味。

以下是环己烷的一些主要性质:1.燃点和爆炸极限:环己烷的燃点为-20℃,爆炸下限为1.2%浓度,爆炸上限为9.7%浓度。

这意味着环己烷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即可形成爆炸性气体。

2.毒性:环己烷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环己烷蒸气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吸入高浓度的环己烷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长期接触环己烷还可能导致肝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健康问题。

3.易燃性:环己烷易燃,接触明火或高温表面可引起火灾或爆炸。

同时,环己烷与氧气混合的蒸汽能形成易燃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引起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二、环己烷生产过程的安全措施环己烷的生产一般包括蒸馏、分离、冷凝等步骤,这些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环己烷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要点:1.防火防爆措施:环己烷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包括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运行,严禁在易燃区域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电焊等。

2.通风换气:环己烷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以排除产生的有害气体和蒸汽,减少环己烷蒸气的浓度,保持车间空气清新。

同时,车间内应设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和火灾报警装置,以及应急排烟设备。

3.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环己烷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环己烷的性质和危害,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安全护目镜、手套、防毒面具等。

环己烷生产工艺流程

环己烷生产工艺流程

环己烷生产工艺流程
《环己烷生产工艺流程》
环己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溶剂、塑料和橡胶等领域。

环己烷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氢气化反应:将环己烯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氢气化反应,生成环己烷。

这是环己烷生产的关键步骤,需要高压反应釜和合适的催化剂来实现。

2. 分离提纯:通过蒸馏和萃取等方法将反应产物中的杂质去除,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环己烷产品。

3. 再生催化剂:在氢气化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效,需要经过再生处理才能继续使用,通常采用焙烧或者化学处理的方法进行再生。

4. 废水处理:环己烷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需要通过蒸馏和化学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5. 能源回收:在环己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废热转化为热能或者电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环己烷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条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环保和能
源回收也是生产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己烷生产工艺流程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环己烷标准物质

环己烷标准物质

环己烷标准物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己烷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有机合成试剂,用于制备其他化合物,同时也被用作燃料和溶剂。

由于环己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经常被用作标准物质,以用于校准仪器和测试方法。

环己烷作为标准物质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其相对稳定性和纯度。

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提供相对可靠的测试结果。

环己烷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易于生产,并且价格相对较低,这也是其作为标准物质的优势之一。

在实验室和工业领域,环己烷常常被用作GC(气相色谱)和HPLC (高效液相色谱)的标准溶剂。

通过浓度和纯度已知的环己烷标准物质,可以进行测试样品的浓度定量分析,或者用于仪器的校准和质量控制。

在环己烷与测试样品发生反应后,可以通过仪器检测结果计算出测试样品中目标成分的浓度。

环己烷标准物质的制备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纯化和校准步骤。

首先需要确保原料环己烷的纯度较高,然后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纯化,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随后需要通过精确的浓度测定方法,确定环己烷的确切浓度。

需要进行稳定性测试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所制备的环己烷标准物质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环己烷标准物质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环境、化妆品等行业。

它可以作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参考物质,用于验证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用于对照样品的浓度测定。

在科学研究领域,环己烷标准物质也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

环己烷标准物质在现代化学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的稳定性、纯度以及相对便宜的价格,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标准物质。

通过准确制备和严格控制,环己烷标准物质可以为实验室和工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为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供支持。

第二篇示例:环己烷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己烷别名六氢化苯,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极易燃烧。

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1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环己烷中文同义词六氢化苯英文名称cyclohexane英文同义词Cicloesano俄文名称Циклогексан分子式C6H12相对分子质量84.16化学品类别有机物--环烷烃管制类型不管制储存密封保存CAS号110-82-7EINECS号203-806-2Mol文件110-82-7.molNIST化学物质信息Cyclohexane(110-82-7) EPA化学物质信息Cyclohexane(110-82-7) 2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熔点(℃) 6.5相对密度(水=1)0.78沸点(℃) 80.7闪点(℃) -16.5折射率 1.4266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90饱和蒸气压(kPa) 13.098(25.0℃)临界温度(℃) 280.4临界压力(MPa) 4.0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7(计算值)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2]。

状态:为有汽油气味的无色流动性液体,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为100份甲醇可溶解57份环己烷(25℃)。

化学性质易挥发和极易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3~8.3%(体积)。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酸、碱比较稳定,与中等浓度的硝酸或混酸在低温下不发生反应,与稀硝酸在100℃以上的封管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环己烷。

在铂或钯催化下,350℃以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

与氧化铝、硫化钼、钴、镍、铝一起于高温下发生异构化,生成甲基戌烷。

与三氯化铝在温和条件下则异构化为甲基环戊烷。

环己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得的主要产物不同。

例如在185~200℃,10~40大气压下,用空气氧化时,得到90%的环己醇。

若用脂肪酸的钴盐或锰盐作催化剂在120~140℃、18~24大气压下,用空气氧化,则得到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混合物。

高温下用空气、浓硝酸或二氧化氮直接氧化环己烷得到己二酸。

在钯、钼、铬、锰的氧化物存在下,进行气相氧化则得到顺丁烯二酸。

在日光或紫外光照射下与卤素作用生成卤化物。

与氯化亚硝酰反应生成环己肟。

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将环己烷与乙烯反应生成乙基环己烷、二甲基涣、二乙基环己烷和四甲基环己烷等。

3物质毒性文献、期刊报道的毒性作用试验数据编号毒性类型测试方法测试对象使用剂量毒性作用1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12705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2 急性毒性口服小鼠813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3 急性毒性吸入小鼠70 gm/m3/2H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4 急性毒性口服兔5500 mg/kg1.胃肠道毒性——运动过度、腹泻5急性毒性吸入兔89600mg/m3/1H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2.行为毒性——震颤3.行为毒性——肌肉收缩或痉挛6 急性毒性皮肤表面兔>180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7 急性毒性吸入哺乳动物70 gm/m3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8慢性毒性吸入大鼠300ppm/6H/2W-I1.大脑毒性——其他退行性改变2.生化毒性——抑制或诱导氧化还原酶9 慢性吸入大鼠2000ppm/13W-I1.行为毒性——嗜睡毒性1 0 慢性毒性腹腔注射大鼠15mg/kg/2W-I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尿中成分发生变化11 慢性毒性吸入小鼠2000ppm/90D-I1.行为毒性——嗜睡2.行为毒性——运动行为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2慢性毒性吸入兔7444ppm/6H/2W-I1.自主神经毒性——交感神经出现问题2.胃肠道毒性——运动过度、腹泻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1慢吸兔9220 1.自主神经毒性—3 性毒性入ppm/6H/5W-I —交感神经出现问题2.行为毒性——震颤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1 4 眼部毒性皮肤表面兔1548 mg/2D(间断)1 5 突变毒性大肠埃希氏菌10umol/L[4-15]4作用与用途1、该品用作橡胶、涂料、清漆的溶剂,胶粘剂的稀释剂、油脂萃取剂。

因本品的毒性小,故常代替苯用于脱油脂、脱润滑脂和脱漆。

本品主要用于制造尼龙的单体己二酸、己二胺和己内酰胺,也用作制造环己醇、环己酮的原料;2、用作分析试剂,如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

还用于有机合成;3、络合滴定铜、铁、硅、铝、钙、镁等。

色谱分析标准物;4、用作光刻胶溶剂;5、用于精油的萃取;6、环己烷为清洗去油剂,MOS级主要用于分立器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BV-Ⅲ级主要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制备1、几乎所有环己烷都是通过纯苯加氢制得,也可用富环已烷馏分进行分馏方法生产。

苯加氢制环已烷的方法很多,其区别只在于催化剂、操作条件、反应器型式、移出反应热方式等的不同。

通常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且以液相法居多。

苯氢化法可分为:苯液相氢化法、苯气相氢化法。

2、由苯催化氢化而得。

3、由粗石油分离而得。

4、苯环酶催化氢化获得。

最近,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所Ben Shen研究团队发现,来自细菌的酶ChxG参与了在常温常压的生物体条件下,可以将苯环催化生成环己烯,然后另一个酶ChxH 能够将环己烯进一步还原为环己烷。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生物酶能够在常温常压下,步骤可控的完成苯环催化氢化的困难反应。

6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

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消防措施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毒理学资料毒性:属低毒类。

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急性毒性:LD5012705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家兔经皮:1548mg(2天),间歇,皮肤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分别吸入65g/m3,6小时/天,2周44g/m3,6小时/天,2周32g/m3,6小时/天,5周,分别出现3/4,1/4,3/4死亡。

表现有足爪节律性痉挛、麻醉、暂时轻瘫、流涎、结膜刺激等症状。

致突变性:DNA损伤:大肠杆菌10μmol/L。

7风险术语R11高度易燃。

R38刺激皮肤。

R65吞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

R67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8专业术语S16:远离火源。

(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S25:避免眼睛接触。

(Avoid contact with eyes.)S33:采取措施,预防静电发生。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gainst static discharges.)S60(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避免释放至环境中。

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S62:若吞食,切勿催吐;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

(If swallowed, do not induce vomitting;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is container or label.)S9:保持容器置于良好通风处。

(Keep container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R11:高度易燃。

(Highly flammable.)R38:刺激皮肤。

(Irritating to skin.)R50/53: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R65:吞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

(Harmful: may cause lung damage if swallowed.)R67: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Vapours may cause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Vapours may cause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