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
上眼皮下垂怎么弄比较好?

上眼皮下垂怎么弄比较好?
上眼皮下垂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但是上眼皮下垂,有的人是天生的,而有的人是后天性的,比如一直贴双眼皮。
如果是孩子的话,是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下降。
那么上眼皮下垂自己该怎么去处理?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上眼皮下垂该怎么进行处理
与调节。
眼皮下垂是一种上眼皮的病态,症状是当眼睛张开时,上眼皮会盖住过多的黑眼珠。
上眼皮下垂的问题出在提眼睑肌肉无力,而不是上眼皮本身。
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这种方法属于额肌提吊术的其中一种,主要利用额肌做成的额肌瓣,上移与上眼睑板缝合固定,直接用额肌肌力提上睑来矫正上眼皮下垂。
此上眼皮下垂改善的方法适合于先天性或后天性上眼皮下垂者。
其次就是提上睑肌缩短术,这种手术只适合于上眼皮肌肉功能轻度、中度丧失者,一般多适合假性上眼皮下垂者。
上睑下垂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的严重程度选择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是可以恢复正常的眼睑状态的。
上睑肌缩短术就是一种改善的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仅限于提上睑肌有部分功能的轻、中度的上睑下垂。
预防和改善眼皮下垂,一定要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方法是把眼睛尽量的睁大,眼球向下转动,每天晚上做5分钟。
必须减少用眼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眼睛要离开电脑屏幕进行休息,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有胡萝卜素的食品以及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食物。
看完这个以后大家是不是已经对其有所了解了,希望如果严重的话大家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上眼皮下垂,让医生开药或者安排手术。
还有一方面就是要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比如说不要吃过于刺激的食物。
上睑下垂的诊治标准

上睑下垂的诊治标准上睑下垂俗称“大眼皮”,是由于提上睑肌功能障碍不能开睑,使上睑(上眼皮)遮盖了部分或全部瞳孔,重症者不能平视而常呈仰视望天状态。
上睑下垂给人一种睡眼惺忪的感觉,而且还严重影响我们的视力。
上睑下垂原因非常多,涉及神经科、眼科和内分泌科。
其中发生于儿童的上睑下垂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单纯性眼睑下垂、下颌瞬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外伤等最多见;发生于成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重症肌无力、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甲亢性眼肌病、颅内动脉瘤压迫性眼睑下垂等;发生于老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年眼腱膜退行性变、重症肌无力、脑梗死后睑下垂、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表现,按照程度可分为三度,如下图所示:上睑下垂程度示意图上睑下垂的治疗有如下标准:1,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一般在5岁以后进行为宜。
2,外伤性上睑下垂,伤后一年,等组织松软,部分功能已经恢复时再考虑手术。
3,若合并有内眦赘皮等畸形情况,应先进行矫正,然后再做上睑下垂矫正手术。
上睑下垂目矫正手术方法有:l、上睑提肌缩短术:适于轻度及部分中度的上睑下垂的患者。
2、额肌筋膜悬吊法和额肌瓣法:适用于重度上睑下垂者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因人而异,包括病人情况和医生对技术的把握程度和习惯。
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效果好的标准:1、形态上两眼平视时瞳孔完全外露,睑裂高度、宽度、轮廓、上睑下垂皮肤皱褶和睫毛倾斜角度均应对称。
2、睑缘弧度平顺自然,无内外翻。
3、能保持正常的眼睑开闭功能、瞬目反射及睑球运动协调。
4、眼肌保持平衡无复视或斜视。
为了获得理想或比较理想的手术结果,术前必须仔细检查,正确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
但是,实际上,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除部分者外,大多数实际达到的效果往往比上述标准要欠完美些,所以对于大多数患病的网友而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评价术后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在整个治疗中也非常重要的,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呵呵!上睑下垂手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早期一般都过度矫正,致眼睛不能完全闭合,这时要不断在眼里涂眼膏保护,防止暴露性角膜炎发生,一旦发生角膜炎要及早治疗,以防发生视力减退或失明。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3种术式疗效比较

牙种植 术 中唇 侧骨板 穿孔 的并 发症 。
[ 包括上壁 和 ( ) 壁显 现 ] 磨 牙后 区或 智 齿 向 或 下 从 前是逐 步 降低 的 , 8% ~5% ( 区 ) 8 % ~ 为 1 2 C 及 2 4%( 7 D区 ) V 。R G对 于 解剖 结 构 显露 不 清 的病 例 利用 Toh 软件 提供 的等密 度分 析 、 rpy 伪彩 技 术等 功
肌 缩短术 、 额肌瓣悬 吊术 和阔筋膜悬 吊术 , 后随访 术 6个月 以上 , 效 比较 如下 。 疗
20 0 0 8— 4—2 收 5接
作者 单位: 安徽医 科大学第一附 院眼 合肥 202 属医 科, 30 2
1 材料 与方法
作简‘ 玲 , 圭 , 杯师 垦, 件荽 1 ’例 料 本 4例男 7 ,7 ,龄 者介 寿 女 博士 主任医师, 井 师 …. 资 ‘ 。。 一 ,3 ’女 例年 李 匠 瓣 责任作者 , 1病 组4 例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喜 一 ’。
准确地反应 了实 际可利用 的骨量 。
参 考文献
[ ] FeeisnNL Dansii gn etlmpatoy J . . 1 rdr e . i ot i i d n l o g[ ] O k g cma g n ai n l
rl ugO a Me r a o O a R do n o , 9 5 8 5 : a S r rl d O a P t l rl a i l h |E d d 19 ,0( )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睑下垂是指上睑边缘向下垂坠,导致视野受限,影响外观美观和日常生活。
轻度上睑下垂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进行矫正,如运用肌肉训练、电刺激和随之制定的健康饮食计划等。
但对于中重度上睑下垂,非手术矫治方法往往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此时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来实现矫正。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该手术通过联合上睑前缘挛缩及额肌提拉,将上睑提上,同时缩短上睑提上肌,达到提上睑边缘、扩大视野的目的。
下面将对该手术进行详细介绍。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在手术前期,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自身状态良好。
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咨询,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手术期望等,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会在上睑鞘提上肌区域作出适当的切口。
然后,医生会进行上睑组织的清理和松解,随后进行上睑提上肌缩短术,并将上睑提上至理想位置。
医生会对伤口进行缝合和包扎,并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
手术特点该手术的主要特点包括术前准备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期较短等。
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1-2小时内完成,术后一般可在1-2周内恢复正常生活,术后效果自然美观,无需担心术后明显的疤痕。
手术效果通过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情况,提高眼部外貌美观度,扩大视野范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手术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术后的并发症风险较低,能够满足患者的美学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有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
术后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术后护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意饮食及休息,保持好心态,有助于术后恢复。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提升眼部外观,改善视野受限的问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眼皮下垂治疗方法

眼皮下垂治疗方法依据眼睑下垂程度分为完全性、不完全性。
依据发病特点分为:1.单纯性上睑下垂,约占77%;2.伴眼外肌麻痹,如上直肌、下斜肌麻痹,约占12%,以神经核发育不良多见;3.伴眼睑或其他部位先天异常如先天小睑裂综合症;4.Marcus-Gunn 中枢核性异常联系。
上眼睑下垂大多数为先天性,也有遗传性,有时可与内眦赘皮、小睑裂、眼睑狭窄、斜视等同时存在。
有些上睑下垂是后天形成的,多为单侧性,系外伤、病后肌肉或动眼神经损伤所致。
上睑下垂的病人,由于上睑提肌的功能减弱或消失,睁眼时上睑睑缘的位置低于正常,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妨碍视力。
有的病人为了看清物体,用额肌收缩来带动上睑的抬起,结果额纹增加,眉毛竖立,既影响仪表,也不雅观。
对上睑下垂的治疗,一般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
额肌悬吊术等方法,手术年龄以5岁后比较合适。
在矫正的同时,一般还会形成双眼皮。
另一种眼皮下垂则是因为年龄大,皮肤松弛、肌肉张力丧失,以及连接皮肤与眼眶中隔的纤维发生松解,而导致上眼皮下垂,严重的可影响视线。
手术可切除松弛多余的皮肤和增厚拉长的肌纤维,必要时把突出眼眶的脂肪也摘除。
上睑下垂手术联合筋鞘膜手术CFS+LM技术原理是采用CHECK韧带力量替代提上睑肌,具有解剖分离层次少、范围小、手术创伤小、术后形成双眼皮的深浅和弧形、力量的线性调整可控性等特点。
术后提供新动力的肌肉被粘连限制的几率为0%,术后复发率低,1年内不闭眼的几率几乎为0%,不会出现永远闭眼不全的情况。
1.术后一般7~10天才能拆除皮肤缝线,在这期间手术切口尚未愈合,因此在洗澡或洗头时须避让眼部,避免切口感染,不宜游泳。
2. 术后遵医嘱滴抗菌素眼药预防感染。
3.如果以往证实患者是瘢痕体质,选择手术治疗要慎重。
4. 上睑下垂手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最常见并发症为暴露性角膜炎。
即使术前检查Bell征存在,也会因为睡觉时闭目不全引起眼表干燥,特别是手术近期有疼痛,一些患儿甚至白天也很少瞬目,这些都是造成暴露性角膜炎的原因。
上睑下垂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上睑下垂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上睑下垂指提上睑肌和米勒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先天性者还可造成弱视。
正常上眼睑的位置在上方角膜缘下1-2毫米,下睑缘与下方角膜缘平行,上下睑缘之间的距离称为睑裂,西方人约9毫米,东方人约7-8毫米。
当各种原因造成上睑缘位置低于上方角膜缘下2毫米,以致上睑遮盖部分或者全部瞳孔引起视物障碍,称为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患者往往会过分收缩额肌或仰视来摆脱视物障碍,不仅影响外观和容貌,还影响视野和视力发育等视觉功能。
1基本知识上睑下垂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睑缘高度或者瞳孔被遮挡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去除额肌作用,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为轻度,位于瞳孔上缘和遮盖瞳孔1/2为中度,遮盖瞳孔超过1/2者为重度。
病因分类更有助于对疾病的全面认识、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综合的分类方法:一、先天性上睑下垂。
是上睑下垂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者支配它的神经(周围性和中枢性)发育障碍所致。
临床上根据上睑下垂是否伴有眼部或者其他部位的异常,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单纯性上睑下垂。
最为常见,它是因为提上睑肌发育异常导致其功能减弱或丧失,不伴有眼外肌的功能障碍或者其他部位的异常。
2.上睑下垂伴眼外肌麻痹。
占先天性上睑下垂的12%, 临床上除上睑下垂外还伴有上直肌或者下斜肌麻痹,导致眼球上转受限,多因中枢性神经发育障碍造成。
3.上睑下垂综合征。
表现为上睑下垂、小睑裂、倒向型内眦赘皮和内眦间距增宽,称之为小睑裂综合征,有时还可伴发小眼球、睑缺损、多指(趾)或并指(趾)畸形。
4.协同性上睑下垂。
下颌-瞬目综合征,表现为静止时一侧上睑下垂,当咀嚼、张口、下颌向对侧移动时,下垂的上睑突然抬起,达到正常,甚至超过对侧正常眼睑高度。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其原因可能是三叉神经核的翼外神经部分与提上睑肌的神经核区之间存在异常的联系,或者是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发生运动支的异常联系。
上睑下垂手术治疗

检查 上直肌 功能 时 , 要 注意 B e l l 现 象是否 正常 , 以避 免术 后眼睑闭合不全 , 角膜外露发 生一 系列病变 。
2 手术时机 的选择
先天性 上险下垂 的手 术时机 , 过 去大多数作者 只从 影响视
功能角度 考虑 , 其 实应从必要性 和可行性两方 面来 确定 。必要 性指 的是如 不及 时手术会 影 响患 儿正 常视功能 发育 。可行 性 是指 , 上 睑下垂程 度 已固定 , 手术矫 正后不 会 因患 儿生长发 育
0 引 言
上 睑下垂指 的是 提上睑肌功 能部 分或全部 丧失 , 以致 上睑 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 。按其原 因可分为先天性 和后天性两种 。 先 天性 上睑下垂 最常见 , 也 是最佳 的手术适应证 。患眼提 J 一 睑肌 残存肌力 的强弱 , 是 否伴有眼 睑 、 眼外肌先 天异常 , 与手 术 方法 的选择及 效果关 系密 切 , 如先天 性睑 四联征 , 不是 单凭 睑 下垂 矫 正手 术可 以矫 正 的。颌动 瞬 目综合 征 ( Ma e u s — G u n n
上 直肌均 无功 能 , 提起 双上 睑确无 复视 出现 , 可通过 手术适 当
完全外 露 , 睑裂 高度 、 宽度 、 轮廓 、 上 睑皮肤皱 褶和 睫毛倾斜 角
度均应对称 。睑缘弧度平顺 自然 , 无 内外 翻。能保持正 常的眼
将双 眼睑裂 高度 提高到 6~ 7 mm处 , 使瞳孔暴 露 , 术后用滴 眼
综合征 ) , 不应作 提上睑肌缩短术。伴有上直肌完全或不完全麻
痹 的病例 , 睑下垂矫正术后易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后 天性 睑下垂 常见 的原 因有 外伤 、 全 身性或 眼局部 疾病 、
机械 性等 , 如肌 营养 不 良、 全 眼肌 麻痹或 提 睑后 出现 复视 的病
眼部整形--上睑下垂矫正术

上睑下垂矫正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睑下垂已经成了每位患者的无奈,怎样矫正可以改善呢?下面请合肥福华整形医疗美容中心的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有效的矫正方法吧!上睑下垂矫正法:1、提上睑肌缩短术:适应于双侧或单侧轻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且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睑肌的肌力在5mm或5 mm以上)。
亦可用于后天引起的腱膜性上睑下垂。
2、额肌提吊术:适用于额肌功能良好,先天性或后天性上睑下垂,尤其对严重的上睑下垂效果好,亦可用于其他手术方法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病例。
上睑下垂矫正术在没有额肌参与下,两眼自然睁开平视时,正常人上睑遮盖角膜上方约2mm,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和未经散瞳的瞳孔上缘之间。
若因各种原因上睑缘位置低于这个界线,甚至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而影响视力,这种异常的形态称上睑下垂(blepharoptosis)。
提上睑的肌肉有上睑提肌和Mailer肌(苗勒肌),前者受动眼神经支配,属横纹肌;后者受交感神经支配,属平滑肌。
上睑下垂形成的机制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使这两种肌肉功能减弱或丧失所引起。
实际上睑的提举运动主要依赖于上睑提肌的作用,而Miiller肌只不过起辅助协同作用而已。
故临床上所指的上睑下垂多为上睑提肌功能减弱或丧失而引起。
而Mailer肌致上睑下垂者极少见,且程度轻,一般下垂1—2mm,仅在用力提举上睑时方显得明显。
上睑提肌正常运动幅度为14~15mm,其中21TUTI左右是由于它与上直肌连接所引起的作用。
所以,一般上睑运动在21TIITI左右时,认为是受眼球上转的影响或Mfiller肌参与的结果,而不认为是上睑提肌的运动幅度,这对于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术前判断上睑提肌的功能、规划手术方案及预测手术对上睑提肌应缩短的数量等具有一定意义。
上睑下垂的存在不仅影响眼部以及整个容貌之美,尤其是重度上睑下垂常影响视功能,因此上睑下垂的矫正是常见眼部美容手术之一。
上睑下垂矫正术介绍一、上睑下垂美学评价:上睑提肌的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可造成睁眼障碍,就形成了上睑下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误区之一 孩子太小了,长大了再做吧 再等等,说不定能长好的
2
到底等?还是不等?
3
首先 提上睑肌在儿童出生时已基本发育,肌力并不会再
随孩子的生长发育而发育
其次 对于儿童上睑下垂,如果是重度,由于视轴被遮挡, 极易发生形觉剥夺性弱视,继而影响患儿视功能发育,因 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38
2、过矫 预防:术前详细检查,参考提肌功能及下垂量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式,术毕认真调整上睑缘高度到合适位置 处理(1)术后2周内发现过矫,用手向下按摩上睑, 使瘢痕软化,缓解眼睑闭合不全,或在上睑缘中央做 一对褥式缝线,将上睑向下牵引固定颊部一周拆除 (2)3个月还存在矫正过度需再次手术
39
3、上睑内翻 预防(1)固定于睑板上的缝线应缝在睑板的中、上1/3 处,结扎不易过紧(2)皮肤切口宜低(3)关闭皮肤 切口时,内侧与睑板上缘带一针,使睑缘向外翻卷 处理:术后出现内翻,需重新打开切口,调整提上睑肌 腱膜在睑板上的缝线位置,或切口下唇皮肤切除小条, 并带上睑板上缘缝合皮肤创口
27
手术医生应在术前做详细评估,准确判断下垂的类 型和下垂程度,提肌的功能,是否最合乎生理功能, 是否为机体耐受的手术,同时考虑病人年龄和合作 程度 再根据上述手术原则,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手术方 式
28
1、欠矫 预防:术前详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术中避免损伤提上睑肌肌纤维 处理:欠矫者术后3-6个月待局部肿胀消退后可考虑再 次手术调整
41
5、上睑皱襞不对称 预防(1)遵循双侧对称性原则设计操作 (2)如术后矫正不足可能性大,切口位置应比健侧 上睑皱襞稍低 处理 如存在欠矫,按矫正不足处理。如单纯皱襞太宽, 可术后3-6月进行修复手术(切除切口下唇皮肤,重新 缝合)
42
6、暴露性角膜炎 预防:术前检查发现Bell现象缺乏、泪液分泌减少或本 身有闭合不全者,术中矫正量应保守,术后佩戴角 膜接触镜或湿房镜,抗生素眼膏保护角膜 处理:及时做下睑Frost缝线,大量抗生素眼膏点眼, 若1-2天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将上睑复位,使眼睑自 然闭合,3个月再考虑手术
上直肌发育不良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提缩(手术量保守) 下颌瞬目综合征:针对患者最想改善的方面可选择提缩 或者去除异常神经支配的提上睑肌,再利用额肌悬吊解 决下垂 小睑裂:分期矫正水平方向及垂直向狭小,提缩或CFS 重症肌无力:硅胶管悬吊或眼轮匝肌转位术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硅胶管悬吊或者眼轮匝肌转位 术
10
额肌瓣悬吊和额肌悬吊有什么区别?
11
额肌瓣悬吊术:从额肌上分离部分组织制作形成一 条状肌肉瓣,将其从皮下隧道自额部向下牵拉至眼 睑部,并将其缝合固定在眼睑睑板的一种手术方法
12
额肌悬吊术:利用悬吊材料将眼睑和额肌进行连接, 利用额肌收缩的力量而使眼睑上提的一种手术方法
13
这里谈到的就是关于手术方式如何选择的问题
18
19
功能?外观?如何取舍?怎么平衡? 上睑下垂手术不仅仅只考虑解除视轴遮盖,还兼具 使眼部外观好看对称
20
临床上较难对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进行完全标准化, 但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我们必须遵循一定 的诊治原则
21
要认识和理解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最合理手术方式, 我们需要具备足够判断能力,那么判断力主要基于 相关知识的
40
4、穹隆结膜脱垂 预防(1)手术时不过分分离结膜与提上睑肌腱膜 (2)手术结束前检查穹隆结膜有无脱垂,如有明 显脱垂,可用5-0可吸收缝线在穹窿部做2-3对 褥式缝线穿至切口皮下结扎 处理:轻者将脱垂结膜推送复位,然后加压包扎或同时 做2-3对褥式缝线穿至切口皮下结扎,重者可减除部分 脱垂结膜
43
14
我们的观点 关于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较差,应 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方式矫正,也就是额肌悬吊术
15
疑问之三 是双眼患者同时?分期?
17
单眼下垂:考虑双眼对称性,同期行健侧重睑手术 双眼下垂:在减少患者手术次数,麻醉次数减少患 者痛苦及节约手术费用等因素考虑下,同时行双眼 手术矫正
22
第一 明确上睑下垂的分类
23
第二 完善上睑下垂的术前评估 肌力评估和眼球保护机制 评估
24
眼球保护机制 眼部有足够泪液保持湿润 Bell现象
25
1、提上睑肌复合体 (1)提上睑肌徙前(合并缩短)术 (2)腱膜-睑板缝合固定术 (3)Mü ller氏肌截除术 2、悬吊术-利用额肌的手术 (1)额肌瓣手术 (2)眼轮匝肌转位术 (3)硅胶条悬吊术 3、CFS (联合筋膜鞘)
4
这里涉及到的就是手术时机如何把握的问题
5
手术时机该如何把握呢? 对于儿童,视轴被完全遮盖时,则宜尽早手术,如 果视力不受影响,可以定期观察 从外观对称儿童心理因素考虑,一般学龄前予以矫 正 对于成人而言,主要考虑外观,心理准备充分了即 可手术
6
误区之二 孩子太小,先用缝线吊起来吧 孩子肌力太差,做额肌瓣吧 额肌瓣悬吊是万能的,适合所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