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牛羊课件)牛流行热腹泻恶性卡他三合一

合集下载

牛羊病防治—恶性卡他热(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牛羊病防治—恶性卡他热(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动物试验 和血清学诊断等。注意与牛巴氏杆菌病、口蹄疫、牛病毒性 腹泻/粘膜病等的区别。
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禁止牛和羊的接触。 2. 发病时应及时隔离,消毒,对症治疗。治疗可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抗生素、氯化钙、强心剂和葡萄糖生牛恶性卡他热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牛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 热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持续性高热,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 发生卡他性纤维素性炎症,并伴有角膜混浊,神经症状,淋巴结肿大。
本病散发于世界各地,但具有很高死亡率。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 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虹膜睫状体炎和进行性角膜炎 可能在8h内变得完全不透明
趾间溃疡糜烂
鼻甲骨黏膜出血、坏死
舌糜烂
症状
硬腭糜烂
真胃黏膜和肠黏膜出血性炎症 有部分形成溃疡
小肠糜烂和出血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依临床症状而异。除上述眼、鼻、口和皮肤 病变外,全身淋巴结肿胀和出血;胃肠粘膜充血出血;脑 膜充血,有时可见出血。脾肿大,心肌变性,心外膜有点 状出血。
症状
3. 肠型 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高热稽留,严重腹泻,粪便如水
样,恶臭,内含有坏死组织和血液。
4. 皮肤型 体温升高,皮肤出现丘疹、水疱,关节显著肿胀,淋巴结肿大。
症状
牛羚感染后症状不易察觉
病畜鼻腔可见大量的脓性黏性分泌物
症状
鼻咽部有大量的 黏性脓性分泌物
虹膜睫状体炎 和进行性角膜炎
流行病学
1. 易感动物:本病主要发生于1~4岁的黄牛和水牛,绵羊和鹿也可感染,但症状不 易观察或无症状,成为病毒携带者。

《牛羊传染病》课件2

《牛羊传染病》课件2

羊痘
总结词
接触传染、皮肤丘疹、呼吸道症状
详细描述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损伤和呼吸道传播 。病羊出现皮肤丘疹、发热、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口蹄疫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水疱性病变
详细描述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病畜口腔、蹄部出现水疱性病 变,高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但恢复后产生免疫力。
诊断方法
采集病牛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 试验,同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牛康复,未再出现异 常症状。
某地区牛瘟的预防措施
地区概况
某地区养牛业发达,但近年来牛瘟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 损失。
预防措施
加强检疫和疫苗接种,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对病死畜进行无害化处 理,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
《牛羊传染病》ppt课 件
目录
• 牛羊传染病概述 • 常见牛羊传染病 • 牛羊传染病的症状与诊断 • 牛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01
牛羊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牛羊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 牛羊体内,经过一定潜伏期,表 现出的一组具有共同发病特 Nhomakorabea的 过程。
特点
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地方性、 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对牛羊 养殖业危害极大。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地区牛瘟发病率明显降低,养殖户的经济 效益得到提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牛羊传染病的症状与诊 断
症状识别
01
02
03
04
发热

动物传染病学-牛病串讲PPT课件(精品)

动物传染病学-牛病串讲PPT课件(精品)
细胞病变。
弹状病毒的粒子形态。
三、流行病学
主要侵害牛,特别是奶牛和黄牛。 患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经吸血昆虫叮咬传播。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10月是流行高峰。 该病传播力强,迅速传播,呈流行性发生,在牛
群中呈跳跃性传播,具有明显的周期性,3~6年 流行一次。
四、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 眼睑水肿,流泪。口腔发炎,流涎,浆液性或黏 液性鼻涕。呼吸加快,腹式呼吸,皮温不均。
牛羊的传染病
• 牛瘟(1956已消灭) • 牛流行热 •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 牛恶性卡他热 •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 • 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 牛羊出败 • 地方性牛白血病 • 牛羊痘
• 小反刍兽疫 • 羊梭菌性疾病 • 蓝舌病 •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 • 茨城病 • 羊传染性脓疱 • 绵羊痒病 • 阿卡斑病 • 边界病 • 羊肺疫
牛病毒性腹泻:小肠黏膜出血、坏死,并形成栓子。
牛病毒性腹泻:小脑发育不全(右);正常(左)。
六、诊断
初步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病变可初步诊断, 确诊需做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病毒鉴定:分离培养、免疫荧光、PCR 。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ELISA和补体反应。
充血、流涎。 唇、腭、舌、咽部形成伪膜或烂斑。 肠道黏膜出血、糜烂,形成伪膜。
口腔 小肠
食道 膀胱
五、防制
免疫预防:牛瘟兔化弱毒疫苗、山羊化兔化弱毒 疫苗、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
牛流行热
(Bovine epizootic fever)
一、概述
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
鼻眼有浆性分泌物;口流涎,呼吸有臭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牛羊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牛羊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流行病学
本病可感染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鹿及小袋鼠,家兔可实验感染。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毒。绵羊
多为隐性感染,但妊娠绵羊常发生流产或生产先天性畸形羔羊,这种羔羊也成为传染 源。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传染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而 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新疫区急性病例多,不论放牧牛或舍饲牛,大或小均可感染发病, 发病率通常不高,约为5%,其病死率为90%~100%,发病牛以6~18个月者居多;老 疫区则急性病例很少,发病率和病死率很低,而隐性感染率在50%以上。本病常年均 可发生,通常多发生于冬末和春季。本病也常见于肉用牛群中,关闭饲养的牛群发病 时往往呈暴发式。
发病机理
一般认为病毒侵入牛的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行复制,然后 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再经血液和淋巴管进入淋巴组织。
病毒血症一般结束于中和抗体的形成。 在不给初乳的犊牛实验感染中,以循环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坏死,继而
脾脏、集合淋巴结等淋巴组织损害为特征。 由于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及黏膜脱落而形成黏膜糜烂也是本病的特征。Leabharlann 第四胃黏膜严重出血,水肿、糜烂
诊断
在本病严重暴发流行时,可根据其发病史、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最后 确诊须依赖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
病毒分离应于病牛急性发热期间采取血液、尿、鼻液或眼分泌物,剖检时采 取脾、骨髓、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人工感染易感犊牛或用乳兔来分离病毒; 也可用牛胎肾、牛睾丸细胞分离病毒。血清学试验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血清中 和试验,试验时采取双份血清(间隔3~4周),滴度升高4倍以上者为阳性, 本法可用来定性,也可用来定量。此外,还可应用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 抗体技术、琼脂扩散试验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来诊断本病。

牛恶性卡他热ppt课件

牛恶性卡他热ppt课件
1.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42℃,稽留 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和反刍减少或停止,但饮欲 增加。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热,呼吸及心跳加快。 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牛恶性卡他热
2.头眼型 本型多见,其症状为本病的典型 症状,体温升高达41~42℃;双眼羞明流泪, 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潮红,流出黄褐色脓性 及纤维素性分泌物,继而发展为角膜炎和角 膜混浊,甚至溃疡穿孔;口腔粘膜潮红、糜 烂或溃疡,覆盖黄色假膜,流涎;鼻腔粘膜 充血、鼻腔流出的分泌物为粘稠脓样,有时 形成黄色长线状物直垂于地面,如分泌物凝 固阻塞鼻孔而引起呼吸困难;脑和脑膜发炎, 病牛兴奋不安,高声哞叫,磨牙,冲撞,肌 肉震颤等神经症状;体表淋巴结肿大。病程
三、流行病学
牛恶性卡他热
1.易感动物 本病主要发生于1~4岁的黄牛和水牛,绵羊和鹿也 可感染,但症状不易观察或无症状,成为病毒携带者。
2.传染源 带毒绵羊是本病的传染源,许多工作者早就注意到, 发病牛多与绵羊有接触。一般认为健牛与病牛直接接触并不感 染。
3.传播途径 本病自然感染的方式目前尚不清楚,但认为有与吸 血昆虫、胎盘及带毒绵羊接触时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4.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季和早春,多 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多数地区发病率较低,而病死率
可高达60%~90%
四、症状
牛恶性卡他热
• 潜伏期长短差别很大,一般为4~20周,最常见的为 28~60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型、头眼型、 肠型和皮肤型。以上各型可混合出现,但头眼型最 多见。
二、病原
牛恶性卡他热
本病病原为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属于疱疹病毒 科、恶性卡他热病毒属。核酸类型为DNA,有囊膜。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的血液、脑、脾等组织中。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不能抵抗冷冻及 干燥。血液中的病毒在室温下24h失去毒力,因而 病毒较难保存。较好保存方法是将枸橼酸盐脱纤 的含毒血液保存在5℃环境中。常用消毒药都能迅 速将其杀死。

牛羊传染病—牛流行热(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牛羊传染病—牛流行热(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在诊断本病时,要注意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牛口蹄疫相区别。 本病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流行病学特点上有很明显的区别,在
症状方面牛流行热仅是鼻流粘性线状粘液,口角流出泡沫状粘液,而 无鼻镜、口腔黏膜的溃疡与糜烂病变;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除在鼻 镜、口腔黏膜有病变外,腹泻是很明显的。 牛口蹄疫在高热期也有流涎、口角挂满大量白色泡沫状唾液,且发病 率高、死亡率低,与牛流行热比较相似。
(2)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于炎热多雨,蚊蝇孽生、吸血昆虫 繁衍的季节流行,北方8~10月份,南方6~9月份多发。
(3)本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周期性。在我国,一般每隔3~5年发生一次地方 性流行,每7~12年出现一次大的流行,在有些地方也出现过两年一次的小 流行。
(4)本病的发生与牛的品种、性别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主要侵害奶牛和 黄牛,水牛较少发生,以3~5岁牛多发,1~2岁和6~8岁的牛次之,犊牛和 9岁以上的老牛发生的少。
音粗厉,发生苦闷的呻吟声。 食欲废绝,咽喉区疼痛,反刍停止。 多数病牛鼻炎性分泌物成线状,随后变为粘性鼻涕。鼻镜干热,口腔
发炎、流涎,口角有泡沫。
临床症状
有的患牛肌肉、四肢关节浮肿、僵硬、疼痛,病牛站立不动并出现跛 行,最后因站立困难或麻痹而倒卧不起。
皮温不整,特别是角根、耳、肢端有冷感。 有的便秘或腹泻。 发热期尿量减少,尿液呈暗褐色,混浊,妊娠母牛可发生流产、死胎、
(5)本病的流行程度受风力的影响,风是加速本病传播的因素之一。 (6)过度疲劳的疫牛和产奶量高的奶牛发病率高。
临床症状
潜伏期3~7天。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达39.5~42.5℃,维持2~3天后, 降至正常。
在体温升高的同时,病牛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 呼吸促迫,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80次。肺部听诊肺泡音高亢,支气管

动物医学课件:牛流行热

动物医学课件:牛流行热
疫情监测
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等信息。
病例报告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病毒源头,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病情和死亡率。
控制策略和措施
隔离与治疗
加强检疫和流通控制,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特别是对于跨区域牛群的流通要严格把控。
2023
《动物医学课件:牛流行热》
目录
contents
牛流行热简介牛流行热病毒牛流行热预防和控制牛流行热疫苗牛流行热治疗牛流行热研究进展
牛流行热简介
01
牛流行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牛,尤其是奶牛。
该病以高热、精神不振、厌食、顽固性便秘为特征,同时伴有眼结膜炎、鼻和口腔有粘性分泌物、粘稠样的粪便,以及出现腹泻时带血、严重脱水和贫血等。
继发感染的防治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牛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补充体液等。
对症治疗
在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应激,如转群、运输等,以减少继发感染的风险。
预防继发感染
牛流行热研究进展
06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病毒基因组变异性和多样性
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相互作用
病毒基因组研究
病毒变异与进化
要点三
病毒变异
研究病毒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和演化,分析变异对病毒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影响。
要点一
要点二
病毒进化
对病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进化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病毒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病毒变异与疫苗研发
研究病毒变异对疫苗研发的影响,探讨疫苗的持续保护力和更新换代。

最新[畜牧兽医]羊、牛疾病ppt课件

最新[畜牧兽医]羊、牛疾病ppt课件

剖检病变
• 最显著的病理变化在消化道,第四胃内往 往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 粘膜充血,常可见多数直径1—2MM的溃疡, 有的肠内容为红色。
诊断
• 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治疗
• 1. 土霉素0。2-0。3G,或加胃酶0。2-0。 3G,加水灌服,每日两次。
奶牛三日热
• 夏季气温增高较快,一些养殖场内开始零星发生 奶牛流行热,导致产奶量下降。为确保奶牛养殖 安全和效益,奶牛养殖场(户)一定要做好奶牛 流行热的防控。
• 奶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发病传播很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不同性别、 年龄的奶牛均可感染。大部分奶牛发病后3日左 右可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多发生于夏 季或气温持续较高季节。
流行特点
• 魏氏梭菌广泛生存在于土壤、污水和人畜 粪便、羊只饮食带有病菌污水或饲草经消 化道感染,多为散发,常发生于春末夏初 多雨季节,2—12月龄的羊最易发病,尤以 3—12周的幼龄羊和肥胖羊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
• 羊只突然不安,四肢步态不移,四处奔走,眼神 失灵,严重的高高跳起后坠地死亡。体温一般不 高,食欲废绝,腹胀、腹痛、全身颤抖、头颈向 后弯曲、转圈、口鼻流沫,排出黄褐色或血红色 水样粪便,病程极短的气喘,常发出呻吟声数分 钟后至几小时内死亡。
诊断
• 实验室检查:1涂片检查,用肝脏等实质器 官涂片2动物接种,血液接种小白鼠
• 预防:由于病程极短,往往发病来不及治 疗,必须加强平时的预防工作及隔离消毒 工作,每年的春秋季定期注射四联苗(羊 快疫、猝狙、肠毒、羔痢)
羊肠毒血症
• 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山羊较少发生,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魏氏 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