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4+40)连续梁桥线形控制方案

合集下载

大跨度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线形控制实施方案

大跨度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线形控制实施方案

本 工 程 的 结 构 计 算 分 析 采 用 同 济 大 学 桥 梁 工 程 系 研 究 开 发 的 结 构 分 析 软 件 桥 梁 博 士 V3 0 根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 论立 模高 程为
据 设 计参 数 和 控 制 参 数 , 合 桥 梁 的 结 构 状 态 、 结 施 1工 况 、 工 荷 载 、 期 恒 载 、 营 活 载 等 实 际 情 二 施 二 运 况 , 主梁 离 散成 多 个 单 元 及 节 点 。经 过施 工 分 析 将 和荷 载分 析 , 照 “ 进 分 析 法 ” 原 理 输 入 总 体 信 按 前 的
息、 单元信息 、 应力信 息、 工 阶段 信息 、 预 施 使用 阶
收 稿 日期 :o 10 —3 修 改 日期 :O 10 —8 2 l —4 1 ; 2 l-60 作 者 简 介 : 明 山 ( 9 6 )男 , 徽 庐 江 人 , 湖 市 捷 成 监 理公 司 工程 师 陈 17一 , 安 巢
段信 息 进 行 计 算 , 出计 算 结 果 , 而 获 得 主 梁 按 输 从
施 工 阶段 进 行 的 每 个 阶 段 的 内 力 和挠 度 及 最 终 成 桥状 态 的 内力 和 挠 度 , 而 计算 各 施 上 阶 段 的 预 抛 进
连续 箱梁 桥 , 箱单 室 。其 跨 度 布 置 4 单 5m+ 7 0m+
图 1 连 续 梁 悬 臂 施 工 状 态 结 构 计 算 图 式
在建立 了正 确 的模型 后 , 有关 参数及 桥梁 施 将 [ 工况 、 施工 荷载 、 二期 恒载 、 活载 等输 入施工 控 制计算 分析程 序进 行理 论计 算 , 得到桥 梁悬 臂施 各 节段 的 L 理论 预拱度 , 图 2 示 。 如 所

(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

(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3、施工控制重点分析 (3)3.1主跨预拱度计算 (3)3.2合拢施工的控制 (4)4、施工控制方案 (5)4.1施工控制的目标和方法 (5)4.1.1监控目标 (5)4.1.2监控方法 (6)4.2施工控制工作计划 (8)4.3施工控制工作内容 (8)4.3.1施工控制仿真计算 (8)4.3.2施工控制现场监测 (11)4.4提交监测成果形式 (15)5、施工控制实施组织 (16)5.1施工控制组织机构 (16)5.2施工控制中的职责 (16)5.3现场施工控制数据信息交流与工作流程 (18)6、施工控制人员及设备配备 (19)6.1人员及设备配备 (19)6.2施工监控全过程的软件系统 (20)7、质量保证措施 (21)连徐线东海特大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7.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1)7.2组织保证体系 (21)7.3制度保证体系 (22)8、安全保证措施 (25)8.1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25)8.1.1对现场监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 (25)8.1.2现场监控准备 (25)8.1.3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26)8.2安全检查 (26)8.3安全应急预案 (26)8.3.1处理原则 (26)8.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7)9、附件 (28)连徐铁路站前I标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中铁四局连徐铁路站前1标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途径连云港市的海州区、东海县。

正线长度47.701公里,合同工期42个月,合同造价27.005亿元,主要工程包括路基及站场10.8km,地基处理245.6万m,路基土石方152.9万方。

桥梁46.2km/4座,其中桩基11594根,承台1441个,墩身1444个。

框架桥10300顶平米/8座,涵洞733横延米/22座,箱梁预制架设726孔,T梁预制架设108单线孔。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1 工程概况1、鲁南高铁花果峪特大桥DK212+220.5处跨S241省道,道路与线路为斜交,角度约30。

,采用一联三孔(60+112+60)m 的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跨越,梁全长233.5m 。

S241省道路面宽度为15米,公路交叉里程K13+747。

桥型布置如图1-1所示。

11#墩12#墩10#墩13#墩6011260图1-1 (60+112+60)m 连续梁桥型布置图(1)下部结构本连续梁10#、13#边墩基础采用8-φ1.5m 钻孔灌注桩,桩长分别为20.5m 、15.0m ,11#主墩基础采用12-φ1.8m 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5.0m ,12#主墩基础采用12-φ1.8m 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3.0m ;10#、13#边墩承台尺寸:12.4×6.5×3m ,边墩高度:10#墩10米;13#墩13.5米;11#主墩尺寸:14.0×10.3×4.0m ,12#主墩尺寸:14.0×11.3×4.0m ,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直坡墩,10#、13#边墩高10.0m 、13.5m ,11#、12#主墩高9.0m 、12.0m 。

(2)梁部结构箱梁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梁底、腹板、顶板局部向内侧加厚,均按直线线性变化。

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处设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中支点处梁高9.017m ,边支点处梁高5.017m 。

边支点中心线至梁端0.75m ,梁缝分界线至梁端0.1m ,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6.0m ,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6.0m 。

桥面防护墙内侧净宽7.6m ,桥梁宽12.6m ,桥梁建筑总宽12.9m ,底板宽7.0m 。

顶板厚度43.5-73.5cm ,腹板厚度50cm ~95cm ,底板厚度50cm ~90cm ,腹、底板厚度均按折线变化。

在梁体边支点、中支点共设4个横隔板,隔板中部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高速铁路64m连续梁施工方案

高速铁路64m连续梁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范围、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1编制范围 (1)1.2编制依据 (1)1.3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2.1连续梁概况 (2)2.2连续梁下部结构型式 (3)2.3水文及地质情况 (3)2.4施工材料 (3)2.4.1混凝土 (3)2.4.2预应力体系 (4)2.4.3钢筋 (4)2.4.4防水层和保护层 (4)2.4.5支座 (4)2.4.6桥面泄水管及管盖 (4)2.4.7 综合接地设置 (4)2.4.8轨道结构 (5)2.4.9 接触网支柱及拉线 (5)2.5技术标准 (6)2.6工程特点、重难点及对策 (6)2.6.1跨既有公路施工 (6)2.6.2.工期紧任务重 (6)2.6.3安全、质量、环保要求高 (6)三.施工进度计划 (7)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7)4.1施工总体目标 (7)4.1.1工期目标 (7)4.1.2质量目标 (7)4.1.3安全目标 (8)4.1.4环保、水保目标 (8)4.1.5廉政建设 (8)4.1.6文明施工目标 (8)4.1.7技术创新 (8)4.1.8投资控制 (8)4.1.9社会稳定 (9)4.1.10资源配置 (9)4.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9)4.2.1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9)4.2.2施工组织机构 (10)4.2.3职责分工 (10)4.3主要劳动力、材料及机械设备安排 (11)4.3.1机械设备配置 (11)4.3.2人力资源配置 (11)4.3.3临时工程布置 (12)五.连续梁施工工艺 (12)5.1 0#段和直线段支架搭设与预压 (12)5.1.1支架基础施工 (13)5.1.2.支架设计 (14)5.1.3.支架搭设 (16)5.1.4.支架预压 (17)5.2 0#段、直线段施工 (18)5.2.1.支座安装 (18)5.2.2. 0#段模板工程 (20)5.2.3.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定位 (22)5.2.4预埋件工程 (23)5.2.5.混凝土浇筑 (24)5.2.6.预应力施工 (25)5.2.7.压浆 (29)5.2.8.支架拆除 (30)5.3 悬臂梁段施工 (30)5.3.1.挂篮拼装及预压 (30)5.3.2梁段悬灌施工 (33)5.3.3梁段悬灌施工线型控制 (34)5.3.4 悬臂段施工 (36)5.4 合龙段施工方案 (37)5.4.1合龙段施工 (38)5.4.2连续梁体系转换 (42)5.5挂篮拆除及施工注意事项 (42)5.5.1.挂篮拆除 (42)5.5.2挂篮施工注意事项 (42)5.6封锚 (43)5.6.1凿毛 (43)5.6.2封锚钢筋 (43)5.6.3封锚混凝土的浇筑 (43)5.7 挂篮施工防护措施 (44)5.8.线形监控专项技术方案 (45)5.8.1 线形监控的目的与意义 (45)5.8.2 线形监控内容及流程 (46)5.8.3梁体线形监测 (46)5.8.3.1 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6)5.8.3.2 基础沉降及墩身变形观测 (47)5.8.3.3主梁挠度的观测 (47)5.8.3.4 主梁轴线抽测 (50)5.8.4结构实验数据采集 (50)5.8.4.1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量 (50)5.8.4.2截面尺寸测量 (51)5.8.4.3 与监控有关的其它资料收集 (51)5.8.5 线形监控目标的实现 (51)5.8.5.1梁体立模标高预测 (51)5.8.5.2 梁体立模标高反馈修正 (52)六.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53)6.1施工技术措施 (53)6.1.1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53)6.1.2施工资源保证措施 (53)6.1.3物资设备保证措施 (54)6.1.4技术保证措施 (54)6.1.5加强梁段混凝土养护措施 (55)6.1.6防止混凝土裂纹技术措施 (55)6.1.7防止梁体变形技术措施 (55)6.2质量技术措施 (56)6.2.1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56)6.2.2强化质量意识和业务能力 (56)6.2.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定 (56)6.2.4 质量检验及验收 (57)6.3安全技术措施 (58)6.3.1挂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8)6.3.2 钢筋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60)6.3.3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61)6.3.4混凝土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62)6.4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62)6.5工期保证措施 (63)6.6雨(夏)季施工技术措施 (64)6.6.1 雨(夏)季施工组织与计划安排 (64)6.6.2 雨季施工技术方案 (65)6.7 塔吊使用技术安全措施 (67)七.应急预案和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68)7.1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68)7.1.1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连续梁线形控制方案

连续梁线形控制方案

中铁十二局企业二企业广珠铁路项目部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1.概括连续梁桥采纳悬臂浇筑施工过程,即桥跨构造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施工及系统变换过程。

经过理论计算能够获得各施工阶段的理论立模标高,但在施工中存在着各样不确立要素惹起的偏差,这些偏差包含施工荷载及地点偏差、构造几何尺寸偏差、资料性能偏差、各样施工偏差等,均将不一样程度地对桥梁构造的内力状态及成桥线型目标的实现产生扰乱,并可能致使桥梁合拢困难、成桥线型及内力状态与设计要求不符等问题。

所以,为保证大桥施工过程构造安全,保证成桥线型及构造内力状态与设计偏差在同意范围内,在施工中实行有效的施工监控是特别必需的。

我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纳悬浇施工。

项目对该段 5 段连续梁提出施工监控方案。

2、施工监控工作内容大跨径连续刚构及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是一个施工→量测→辨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

施工监控包含监测和施工控制两大多数。

详细内容包含:成立控制计算模型,依据施工步骤、施工荷载,对构造进行正装及倒拆计算,确立各施工阶段构造物控制点的标高(预抛高)。

在构造重点截面部署应力测点、线型测点,监测施工过程构造内力及线型,为施工控制供应依照。

依据实测数据,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各项偏差进行修正,供应下一阶段立模标高。

经过施工监控保证施工安全,以及保证成桥线型及构造内力状态与设计偏差在同意范围内。

3.施工监控系统构成施工监控系统主要由业主、设计、施工、施工监控、监理等方面组成。

设计:供应设计成桥状态作为控制计算目标状态。

施工:对各施工阶段的相关原始参数进行丈量,实时掌握现场施工荷载的变化状况并供应给施工监控组。

配合施工监控组的各项工作。

施工监控:①施工监测:依据施工监控需要实时量测各样数据。

②施工控制:依据现场供应的构造实质参数以及量测的构造内力及线型等数据,鉴别构造实质状态与理论值的偏差,经过计算剖析实时采纳举措加以调整,确立下一施工阶段的实质控制值,并向监剪发出控制指令,同时向业主呈报资料存案。

连续梁线性监控方案

连续梁线性监控方案

新建铁路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野猫河大桥(40+64+36)m双线连续梁施工监控实施方案编制:复核:审核:项目负责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二〇一七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工程概况 (3)2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3)3施工控制的目的与依据 (4)4施工监控的原则和方法 (5)5施工监控计算软件 (5)第二章施工控制中的结构分析 (6)1施工控制计算考虑的主要因素 (6)2施工控制的计算方法 (6)3施工控制分析的步骤 (7)4立模标高计算 (7)5参数识别与误差分析 (8)6立模标高的实时调整与预测 (8)第三章施工监控计算参数的确定 (10)1概述 (10)2结构分析参数取值 (10)第四章线形监测实施细则 (12)1箱梁悬臂施工平面及高程控制实施细则 (12)2箱梁施工测量网的建立 (12)3位移测点布置 (12)4观测时间与项目 (13)5箱梁悬浇施工控制测量工作 (15)6箱梁体系转换及合龙的监测 (16)7影响箱梁挠度变形的因素处理 (16)8箱梁温度测试实施细则 (17)9施工监控的精度与原则 (18)10施工阶段监测实施的总体要求 (18)第五章施工控制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体系 (20)1施工控制组织机构 (20)2施工控制工作流程 (20)3施工控制体系 (21)第六章安全事项 (23)附表1 (24)附表2 (25)附表3 (26)附表4 (27)附表5 (28)附表6 (29)第一章概述1 工程概况野猫河大桥(DK43+351.75~ DK43+493.2)梁部结构为(40+64+36)m连续梁,桥墩均采用双线圆端型墩,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法施工。

结构形式:本连续梁计算跨度为(40+64+36)m,梁高3.1m~5.1m,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顶宽12m,底宽6.7m。

2 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对大型桥梁而言,理想的几何线形与合理的内力状态不仅与设计有关,而且还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连续梁线形控制

连续梁线形控制

一、线性控制内容、目的线性监测主要针对每一梁段的中轴线、高程、预拱度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以保证成桥线性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悬臂现浇施工中,梁段高程和中轴线位置容许误差为:高程±15mm,中轴线位置5mm。

合拢精度要求为:箱梁平面中线位置误差不大于10mm;悬臂端高程差不大于±20mm。

二、项目部各业务人员分工配合1、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以总组长组员包括架子队连续梁管段技术人员、测量班班长。

2、人员设备准备、分工1)连续梁管段技术人员:连续梁施工过程中一般性的高程测量,做好现场施测量的配合工作。

2)测量班:负责连续梁梁段高程、中线的测量以及测量成果的整理,负责测量待浇筑梁段测点的坐标情况,以及梁段浇筑前后、张拉前后高程的偏差情况,为后续梁段的线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3)数据分析处理:架子队测量放样数据由测量班提供,梁段浇筑完成后,测量数据按照附件格式收集整理后交工程部,并转交测量数据给有关单位。

三、操作要点1、线形监控实施的主要过程现场挠度观测资料是控制成桥线形最主要的依据,主桥连续梁的各施工节段共设高程观测点8个,其中5个(n1~n5)设置于模板表面,进行立模标高及轴线控制。

3个(n6~n8)设置于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梁顶表面,用于观测各施工阶段梁体的变形数据,分析修正模板的标高预抬升量,控制梁体高程,详见图3.图3 施工节块高程观测点示意图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梁段截面需进行挂蓝走行前后、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钢筋张拉前后的标高观测。

以便观察各点的挠度和箱梁曲线的变化历程,保证箱梁悬臂端的合拢精度和桥面线形。

为了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挠度的观测安排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

由施工监控程序计算各梁段施工的线形控制数据,提出下一施工梁段线形控制参数,提交现场测量技术人员,用精密仪器实施下一个施工梁段空间放样和定位;挂篮前移、立模灌筑本梁段混凝土和预应力张拉;测量已成梁段的实际变形,并搜集整理有关实测参数;将实测线形与期望线形作对比分析,修改或调整相关的计算参数并输入计算机,重新计算未施工梁段线形控制数据,向测量技术人员提交再下一施工梁段线形控制参数,完成一个循环的监控工作.重复下一个循环的监控,直到大桥合龙竣工.2、悬灌施工中标高的施工控制步骤主要为:现场高程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时调整模板标高预抬高量和现场控制。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1、测量点埋设1.1浇筑0#块时需埋设对应水准点。

1.2埋设各梁段标高测量点,梁顶面标高测点设置1-10号测点,小里程端1、2、3、4、5,大里程端6、7、8、9、10,边测点距翼缘外端0.4m,次外测点距翼缘外端3m,中点在中轴线上;梁底测点A,B,H,K位于梁段前端底部内吊杆(吊带)对应处。

如图,2、测量点观测2.1在每个梁段立模时(浇砼前),浇注当前节段混凝土后(浇砼后),准备好张拉当前节段对应钢束前(张拉前),张拉当前节段对应钢束后(张拉后),结构体系转换前后(边、中跨合拢、拆临时锚固)测量和记录梁面所有已埋设水准点处标高。

2.2每个节段的标高测量,尤其是立模标高和浇注砼后标高的测量,要求安排在年平均气温附近及温度较恒定时段,建议一般安排的早上6:30之前,特殊情况下可安排在天气多云时。

2.3每个节段的施工过程测量4个工况的标高:浇筑前,浇筑后,张拉前,张拉后。

2.4梁顶标高测量需设立短钢筋作标识点,短钢筋安放时需与梁内钢筋网焊接,下端贴紧模板,测量时标尺立于短钢筋顶部,梁顶标高数据需扣除短钢筋顶部到梁顶结构面距离。

3、测量数据记录3.1挂篮及模板系统行走到位后按提供的理论梁底立模标高进行立模(标高误差小于1cm);同时记录实测梁底立模标高,加上对应处梁高后,得出实测梁顶立模标高,做平均处理后填入标高反馈数据表。

3.2梁顶面所有已埋设水准点处标高原始数据在经过处理(扣除短钢筋外露量后对梁顶标高求平均)和定性判别(保证无明显不合理数据)后,填入标高反馈数据表。

3.3对边跨现浇直线段支架进行预压处理,并记录和提供在与待浇筑梁段同等(或略大)重量的重物加载下的支架变形数据,以及重物卸载后的支架残余变形数据。

3.4边跨和中跨合拢前,观测和记录好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以及梁体的变形规律,为合拢做好准备。

3.5现场提供当前节段标高的同时需提供之前浇筑所有梁段标高。

4、施工标高数据的提供4.1根据设计资料建立桥梁和挂篮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整理计算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武客专跨安楚公路(40+64+40)m连续梁桥线型监控方案编制:欧阳葵复核:孟刚批准:建卫中南大学中铁三局石武客专段项目部二〇〇九年九月目录1. 工程概况 (2)2. 施工监控目的和意义 (2)3. 施工监控依据及目标 (2)3.1 施工监控依据 (2)3.2 施工监控目标 (2)4. 监控组织机构 (2)4.1 组织机构 (2)4.2 各单位职责分工 (2)5. 施工监控方法 (2)5.1 施工监控流程 (2)5.2 结构计算容 (2)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2)5.2.2 数据处理 (2)5.2.3 提供计算表格 (2)5.2.4 设计参数的测定 (2)6. 主梁线形监测 (2)6.1 墩顶测点布置 (2)6.2 截面测点布置 (2)6.3 主梁平面线形控制 (2)6.4 主梁各节段的挠度观测 (2)6.4.1 调整模板标高时测量 (2)6.4.2 绑扎钢筋后复测 (2)6.4.3 混凝土浇筑完后测量 (2)6.4.4 预应力拉前测量 (2)6.4.5 预应力拉后测量 (2)6.5 测量时间 (2)6.6 同跨两边对称截面相对高差的直接测量 (2)6.7 多跨线形的通测 (2)6.8 结构几何形状测量 (2)6.9 施工过程控制精度要求 (2)7. 合拢段施工注意事项 (2)8. 资质文件 (2)1. 工程概况石武客专跨安楚公路(40+64+40)m连续梁桥为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度布置为40m+64m+40m。

下部基础均采用钻孔桩基础,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高度箱梁,中支点截面箱梁中心线梁高为6.05m,跨中及边跨直线段箱梁中心线梁高为3.05m;梁部混凝土为C50;采用纵向、横向和竖向三向预应力体系。

本桥采用三角形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全桥分两个T构对称悬浇,每个T构包括0~7#共8个梁段,两个边跨各有7.75m的现浇段,边、中跨合拢段均为2m。

2. 施工监控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大跨度桥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

大型桥梁的结构多样化,带来了桥梁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大型桥梁的结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保证桥梁结构运营时期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行车舒适性等,实施大型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监控监测,已成为桥梁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中铁三局石武客专段项目部委托中南大学负责承担石武客专跨安楚公路(40+64+40)m连续梁桥施工阶段的线形监控监测工作,结合高速铁路施工的相关要求,编制了线形监控实施方案。

由于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复杂,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材料性能、浇筑程序及立模标高等都直接影响成桥的线形与受力,如果施工过程中梁体挠度控制不严,桥梁线形不顺,不仅影响梁体表观质量,合拢难以进行,而且影响穿束工作,增加钢束拉阻力,甚至增大梁体扭矩。

因此,为保证结构体系转换时的合拢精度和成桥运营状态下的线形,必须对挠度进行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

再者施工现状与设计的假定总会存在差异,为此必须在施工中采集需要的数据,及时掌握结构实际状态,并通过修正计算,对浇筑主梁立模标高及轴线位置给以调整与控制,使成桥后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3. 施工监控依据及目标3.1 施工监控依据本大桥施工监控依据下列有关规、标准进行:1.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2.《铁路桥涵设计规》(TB10002.1~TB10002.5-2005)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铁路特大桥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J416-87)4.《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5. 2008年3月4日“客运专线箱梁桥面系优化专题论证会”专家意见6. 2008年3月18日“关于印发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32m 箱梁通用参考图(通桥(2008)2322A-Ⅱ)设计审查会专家意见的通知”(经规标准[2008]33号)7. 2008年5月21日“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40+64+40m、2×32m连续箱梁通用参考图优化设计审核会(通桥(2008)2368A-Ⅲ、通桥(2008)2342A-Ⅲ)”专家意见8.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9. 《铁路桥梁检定规》(2004年)3.2 施工监控目标(1)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1.29,施工监控总目标是成桥后桥面高程误差控制在±20mm 以;(2)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1.28,合拢前两悬臂端相对高差小于15mm;(3)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1.28,轴线偏差小于15mm;(4)其它允许偏差要求按《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检查控制;(5)如有其它异常情况发生影响标高控制,其调整方案经控制小组分析研究,提出控制意见。

4. 监控组织机构4.1 组织机构施工监控是大型桥梁结构施工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项技术性、时间性、协调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

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牵涉到许多与施工有关的关键技术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就不可能达到监控预期的目的。

为此,设立悬灌连续梁施工监控实施小组。

重大技术问题由施工监控单位与设计单位讨论决定,具体工作由施工监控实施小组负责执行。

监控实施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建卫(局项目部总工)善民(一分部总工)吴小星(监理组组长)副组长:孟刚(监控单位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石玉军(施工单位技术室主任)王昌冠(专业监理工程师)组员:蔡心凯志军王亮欧阳葵4.2 各单位职责分工1)设计单位①提供大桥结构计算数据文件;②提供各工况下(工况划分见后说明)及成桥后箱梁各施工节段的变形设计计算结果;③提供箱梁各节点(高程控制点)预拱度设计计算结果;④提供大桥施工安全性检算资料;⑤讨论决定重大设计修改,负责变更设计后的各种验算。

2)施工单位①提供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体系受力计算数据(挂篮自重;施工荷载等);②提供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进程计划,如有变更施工方案应及早提出;③提供施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值;④桥面施工荷载调查与控制;⑤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⑥负责保护好现场观测点、仪器免遭人为破坏;⑦施工高程测量在每一梁段完成后及时交施工监控实施小组,以便对主控方的控制数据起校核作用;⑧提供现场观测及监测交通工具;提供工地试验室进行有关试验的工作条件。

3)监理单位①认真执行监理工作,保证施工质量;②协调好设计、施工与监测三方的现场配合;③督促和检查监测单位按本方案按期完成任务,监督施工单位对监控单位测点进行有效的保护;④提供箱梁断面尺寸、立模标高等复测结果;⑤在监测监控任务依现场需要有所增补、变更时,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审核和报批有关事项;4)监控单位①拟定施工线形控制实施方案;②完成监控方案中提及的各项施工监控监测任务、结构分析计算、提交下段挂篮立模标高(提前24小时)箱梁高程测量等;③识别设计参数误差,并进行有效预测;④发生重大修改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会同设计单位提出调整方案;⑤每一梁段完成后及时将有关监测监控结果汇总。

如有重要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⑥主桥竣工后,在1个月提交施工监测监控成果报告。

5. 施工监控方法5.1 施工监控流程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

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确保施工过程桥结构的安全,在大桥施工过程安全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再对大桥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线形进行控制,确保大桥最终线形满足预期目标。

在石武客专跨安楚公路(40+64+40)m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经历悬臂浇注节段形成主梁的过程,还要完成由静定结构转变为超静定结构的体系转换过程。

大桥施工过程复杂,线形影响参数多,如:结构刚度、梁段的重量、施工荷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温度和预应力等,这些参数都会直接影响成桥后的线形与受力。

计算线形控制中立模标高的理论值时,都假定这些参数值为理想(规)值。

为了消除因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切所引起的施工中设计与实际的不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采集,及时掌握结构实际状态,并通过计算,识别出各参数对主梁标高的影响程度,进而对未浇注主梁的立模标高进行修正,以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重大的设计参数误差,提请设计方进行理论设计值的修改,对于常规的参数误差,通过优化进行调整与修正即可。

施工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其术流程是指理论计算的循环过程,实施流程是指参与施工控制的各协作单位的工作关系。

图1 施工监控流程图5.2 结构计算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采用分阶段逐步完成的悬臂施工方法时,结构的最终形成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施工过程。

对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变形计算和受力分析,是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容之一。

为了达到施工控制的目的,我们首先必须通过施工控制计算来确定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理想状态,以此为依据来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结构行为,使其最终成桥线形和受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的施工中,施工控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设计提供的有关资料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力、应力和位移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确定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变形和受力理想状态,以此为依据来控制和指导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结构行为,从而使得成桥后的线形和力达到设计要求。

计算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来确定施工加载顺序,并进行结构分析,严格计入结构自重、预应力、温度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影响。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容有:按照设计和施工所确定的施工工序,以及设计所提供的基本参数,对结构进行正装;结构形变分析;控制截面结构应变、应力及力计算;结构预拱度计算分析,以确定立模标高。

目前常用的有限元计算软件有桥梁博士、MIDAS/Civil和Ansys等。

桥梁博士3.0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

系统的编制完全按照桥梁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

对结构的计算充分考虑了各种结构的复杂组成与施工情况。

本文采用桥梁博士3.0系统进行前进分析计算,并采用大型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进行结果复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