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
课件失语症失用症失认.ppt

二、失用症
• 在无意识和智能障碍,无瘫痪,无共济失 调,无肌张力障碍和感觉障碍的情况下
• 不能执行有目的的动作
• 自发动作存在 • 病变部位:优势半球顶叶,非优势半球顶
叶、双侧大脑半球
二、失用症
• 观念性失用 • 双侧大脑半球受累
• 对精细复杂动作失去概念,不能讲动作按 逻辑分解组合
• 模仿动作一般无障碍
•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 部(22区)受损产生感觉性 失语
•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0 区)受损产生失读症
•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 区)受损产生失写症
关于大脑的功能不对称性 左侧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字分析活动为主 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为主,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
一、失语症
• 失语症分类法: • 1、外侧裂周围失
• 口语清晰,听理解正常 • 自发语言正常 • 复述不成比例受损是其最大特点 • 自发讲话能说出的词也不能复述 • 病变位于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
内弓状纤维。
一、失语症
• 经皮质性失语:特点是复述相对好。 •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表现非流利型口语,语言启
动及扩展障碍,理解相对好;病变位于Broca区前 上部; •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为流利型, 有错语及模仿型 言语,理解严重障碍,病变位于颞、顶叶分水岭 区;
三、失认症
• 体像障碍——对躯体各部位的存在,空间 位置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认知障碍
• 偏侧忽视 • 病觉缺失 • 手指失认 • 患肢症
——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
三、失认症
• Gerstmann综合症
• 双侧手指失认 • 左右失定向 • 失写 • 失计算
——优势半球顶叶角回
Thank You!
失语症名词解释

失语症名词解释失语症,也称为言语障碍,是一种语言能力的丧失或受损,导致患者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图。
失语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病理因素等。
以下是对失语症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1. 失语症类型失语症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 动态失语症(Broca失语症):患者理解能力较好,但表达能力受损,其结果是患者说话缓慢,表达不清楚,常常需要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辅助交流。
- 感觉性失语症(Wernicke失语症):患者表达能力良好,但理解能力受损。
他们的话语流利,但常常含有无意义的词汇和语法错误。
- 传导性失语症: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较好,但存在一个传导障碍,使他们难以重复他人的话语。
- 全面性失语症:患者同时受到感觉和动态失语症的影响,导致他们既难以理解他人的话语也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失语症病因失语症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的病因包括:- 脑卒中: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或脑出血,会导致部分脑组织受损,从而引起失语症。
- 头部创伤:重度头部创伤、脑震荡或剧烈撞击头部会导致脑损伤,进而出现失语症状。
- 脑肿瘤:脑肿瘤的生长可以压迫周围的脑组织,干扰语言功能,引发失语症。
- 神经系统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以造成失语症。
3. 失语症评估与治疗对于失语症患者,早期评估和干预非常重要。
评估通常包括语言测验、神经影像学和听力测试等。
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言语和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 言语和语言治疗:由语言治疗师进行,旨在恢复或改进患者的语言能力。
治疗方法包括刺激语言能力、提供交流策略、通过面部口腔肌肉训练改善发音等。
- 物理治疗:包括理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运动功能,有助于改善发音和口腔运动。
-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由病理因素引起的失语症,例如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脑功能和改善语言能力。
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
谈话: 流利型,找词困难,虚词,口吃,语音错语 口语理解: 有障碍不很严重,语法句困难 复述: 不成比例地受损,语音错语 命名: 错语命名,可接受选词提示 阅读:朗读 不正常,较多语音错语 理解 有障碍不很严重,常用词好 书写: 不正常,构字,写句困难。
4.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特征
*
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前部或上部,或额下回中部或前部,额中回后部或额上回 右偏瘫,无感觉视觉障碍 有意向运动性失用,计算障碍 大多预后好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特征
*
谈话: 流利型,语义错语、空话、 模仿言语 口语理解: 严重障碍,介副连词,转换指令 复述: 好或极好,学语现象,不理解 命名: 严重障碍,不接受提示 阅读: 朗读 有缺陷,错语 理解 缺陷严重 书写: 有缺陷,听写差,自发书写,错写
(8)持续症:持续症(perseveration)是在正确反应后,当刺激已改变时仍以原来的反应来回答。如命名:“花”,当将花换成笔后问患者“这是什么”,他仍答“花”。
(9)复述困难:复述(repetition)困难是指不能准确复述主试者说的词或句。
(10)流畅度:流畅度(fluency)以每分钟说出多少词表示。每分钟说出的词在100个以上称为流畅型口语,在50个以下称非流畅型口语。
右利手右大脑损伤伴左侧偏瘫和失语
*
*
*
*
左右半球的功能优势
*
*
左半球
右半球
线性的
整体的
逻辑的
直觉的
言语的
非言语的
符号的(抽象的)
具体的(形象的)
基于现实的
基于想象的
左右半球的功能优势
*
*
中央前回运动控制区分布
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

如认知行为疗法、高压氧治疗等,也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
02
CATALOGUE
失用症
定义
失用是指个体在无运动或感觉障碍的情况下,由于脑部高级功能的受损,使得与运动行为相关的动 作不能被正确执行。
失用症可以分为运动性失用症和观念性失用症,前者是指个体无法执行动作,而后者是指个体无法正 确地思考或想象动作的执行。
症状表现不同
失语症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丧失或受损,而失用症则表现为运动能力的障碍 ,无法正确执行熟练的动作。失认症则表现为感觉功能的丧失或受损,如无法识别或辨认 物体、颜色、形状等。
病变部位不同
失语症通常与大脑左半球的损伤有关,尤其是颞叶和额叶的语言区域。失用症则与大脑右 半球的运动区域有关。而失认症可能是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损伤所致。
听觉失认
无法正确识别和理解听到的声音或语言,可 能出现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
嗅觉失认
无法正确识别和认识气味,可能出现嗅觉减 退、丧失等症状。
病因
脑损伤
脑损伤是导致失认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脑卒 中、脑外伤等。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也 可能导致失认症。
其他因素
年龄、遗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失认症。
症状
运动性失用症的症状包括无法正确地执行复杂的动作序列,如书写、使用餐具等。
观念性失用症的症状包括无法正确地想象或思考动作的执行,如无法想象自己正在 进行某个动作。
失用症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症状,如动作的模仿困难、动作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受损等。
病因
失用症的病因通常是由于脑部损伤或 疾病引起的,如脑卒中、脑外伤、脑 肿瘤等。
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会 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定期检查和控制这 些疾病至关重要。
失语症【21页】

病因
❖ 脑血管病:脑卒中最多见 ❖ 脑外伤 ❖ 脑肿瘤 ❖ 感染
失语症的语言症状
1、听理解障碍(1)语音辨识障碍
❖
(2)语义理解障碍
❖ 2、口语表达障碍
❖ 3、阅读障碍
❖ 4、书写障碍
病理
❖ 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称为优势半球。除少数人 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左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 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生失语症。
(三)1、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 (1)主要临床症状 ❖ 口语非流畅性,自发言语少,对刺激往往会
做出简单反应,音读命名个体差异,复述较 好。 ❖ (2)病灶部位:BORCA区前方及上方
2、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transcortical motor aphasia)
❖ (1)主要临床症状:自发语流畅,但错语较 多,命名有严重障碍,复述能力较好,但有 学语现象,尽管不知道对方再说什么,却反 复重复对方的话。在理解方面表现为文字理 2、分水岭区失语 ❖ 3、完全性失语 ❖ 4、命名性失语 ❖ 5、皮质下失语 ❖ 6、纯词聋 ❖ 7、纯词哑 ❖ 8、失读症 ❖ 9、失写症
(一)Broca失语
❖运动性失语症也称表达性失语症、 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 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 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 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 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 能构成语言。
*失语症鉴别诊断流程
失语症
非流利性
流利性
听理解 较好 Broca失语 皮质运动型失语
较差 完全性失语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较差 Wernicke失语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较好 传导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
失读症
❖ 病变主要位于角回,特点为患者无视力障 碍,看到原来认识的文字符号却读不出字音, 亦不知其意义,多伴有失写、失算、体象障 碍、空间失认等。单纯性失读症其它语言功 能正常,可自动发言、复述口语、理解口语, 但不能理解文字,所以朗读默读能力丧失, 亦不能抄写。单纯性失读智力及计算能力正 常。
失语症的典型案例

失语症的典型案例失语症,即以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肿瘤等病因引起的脑损伤。
失语症患者在语言的产生、理解、表达等方面存在障碍,导致他们难以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下面是十个典型的失语症案例。
1. 张先生,失语症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
他在一次车祸中受伤,导致脑部受损,从而产生了失语症。
他失去了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只能通过其他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手势、表情等。
2. 李女士,失语症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
她在一次脑卒中中受伤,导致大脑的语言中枢受损。
她能够理解别人的话语,但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声音或特定的音节。
3. 王先生,失语症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
他在一次脑部手术后出现了失语症的症状。
他失去了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的能力,只能使用单词或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4. 张女士,失语症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
她在一次严重的脑外伤中受伤,导致大脑的语言中枢受损。
她失去了能够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只能使用非语言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5. 杨先生,失语症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
他在一次脑血管意外中受伤,导致大脑中的语言区域受损。
他能够理解别人的话语,但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用错误的词汇或语法结构来表达。
6. 刘女士,失语症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
她在一次脑部感染中受伤,导致大脑神经元的损害。
她失去了能够说话的能力,只能通过书写或使用电子辅助工具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7. 赵先生,失语症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
他在一次中风后出现了失语症的症状。
他失去了能够说出正确的单词和句子的能力,常常产生语音失调或语音替换的错误。
8. 孙女士,失语症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
她在一次脑部手术中受伤,导致大脑的语言中枢受损。
她能够理解别人的话语,但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9. 周先生,失语症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
他在一次脑卒中中受伤,导致大脑的语言中枢受损。
他失去了能够说出正确的单词和句子的能力,常常产生语音替换和语音失调的错误。
失语症精选课件

三、说话费力
一般常与发音障碍有关, 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流畅, 常 伴有叹气、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费力的表现。
9
四、错语
常见有三种错语: 语音错语、词意错语、新语 语音错语是音素之间的置换。 词义错语是词与词之间的置换。 新语是指用无意义的词或新创造的词代替说不出来的
词。
10
五、杂乱语
主侧半球丘脑受损出现丘脑性失语, 表现为音量较 小, 语调低, 可有语音性错语, 找词困难, 语言扩展 能力差, 呼名有障碍, 复述保留相对较好。听理解 和阅读理解有障碍。
基底节受损特别是尾状核和壳核受损, 可以引起基 底节性失语。多表现为非流利, 语音障碍, 命名轻 度障碍, 复述相对保留。听理解和阅读理解可能不 正常, 容易出现复合句子的理解障碍, 书写障碍明 显。
患者虽然对词的辨认不能完成, 但是可能在犹豫后 完成简单的指令, 这是此症的典型表现。
纯词聋存在对语音和非语音的辨识障碍, 即患者可 以不理解词语的信息, 但是对非语音的自然音仍能 辨识, 如鸟鸣声。复述严重障碍。口语表达正常或 仅有轻度障碍。命名、朗读、抄写正常。病变部 位不清。
45
失读症
是指没有视觉障碍或智能障碍的患者, 由于大脑病变导 致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丧失或减退。
复述能力较好, 但有学语现象。 语言理解和文字语言理解都有障碍, 可以出声读词,
但往往不理解其意思。与Wernicke失语最大不同 点是复述保留。 二、病灶 一般认为是大脑优势半球外侧裂言语中枢周围的 广泛病变, 但局限于后部的损伤, 也会出现同样的 症状。 三、预后较差
40
混合性经皮质失语
我国学者以Benson失语症分类为基础, 根据失语症临 床特点以及病灶部位,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制定了汉语 的失语症分类方法。
31第四章失语症失语症概述

回
额下回后部
颞上回后部
三、失语症的病因
1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脑血管畸形等 2 脑外伤:车祸居首 3 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脑垂体瘤等 4 感染:脑炎、脑膜炎、脑部脓肿等
脑血管病是引起失语症最常见病因
四、失语症的言语症状
听理解听障碍 口语表说达障碍
主要内容
1 失语症的定义 2 大脑语言区的分布
3 失语症的病因 4 失语症的言语症状
一、失语症的定义
定义
➢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语言区病变造成的后 天获得性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表现为阅 读、理解、书写、会话等不同程度的语言 交流功能障碍。
三要点: ①病变部位:大脑-语言区 ②发病时间:后天获得性-已获得正常语言功能后丧失 ③临床表现:听、说、读、写障碍
阅读读障碍 书写写障碍
失语症概述
小结 掌握:失语症的定义 熟悉:引起失语症的原因
常见的言语症状 了解:大脑语言中枢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语症一、基本概念失语症(aphasia)是获得性语言障碍,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器质性损害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语义、字形等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表达障碍。
前提是患者神志清醒,无感觉缺失(听觉、视觉),无发音器官的功能受损。
二、失语症的言语症状(一)听理解障碍1.语音辨识障碍:听力正常,对听到的声音不能辨认,患者会反问或让对方重复。
2.语义理解障碍:对词语不能理解或对语句内容和结构复杂的不能完全理解。
3.话语理解障碍:语句及语篇听理解困难,多由于词义理解上的缺陷造成。
4.听记忆广度障碍:听记忆广度是言语听觉痕迹系列的保持能力,一般认为汉语的听记忆广度的单位容量为7±2,障碍时患者表现为复述单个词时可能无困难,但要求复述词的系列或较长的句子时就感到明显困难。
(二)口语表达障碍1.发音障碍:发音错误往往多变,大多数由于言语失用所致,患者在有意识的言语中不能正确表达的语音,却往往在无意识的言语中正确发出。
2.说话费力:与发音障碍有关,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留长,患者常伴有唉声叹气、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费力的表现。
3.错语:患者讲出的话不是自己想说的,是一些不正确的替代,是不符合言语习惯和规则的音节、单词或句子。
a.语音性错语:音素之间的置换,如把“香蕉”说成“香猫”。
b.语义性错语:词与词之间的置换,如将“桌子”说成“椅子”。
c.新词:无意义的词或者新创造的词代替说不出的词。
4.杂乱语:也称奇特语,语句音韵变化很大,杂乱无章,令人难以理解。
5.找词或命名困难:患者在谈话过程中欲找出恰当的词时有困难或者不能,多见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常出现迂回现象和命名障碍。
6.刻板语:为固定、重复、非随意表达的惰性言语。
7.言语持续现象:在表达中重复同样的音节、词组、句子,已经更换了图片,仍在不停的说前面的内容。
8.模仿语:一种强制性的复述检查者说的话,多数有模仿语言的患者还有言语的补完现象。
9.语法障碍:表达时缺乏语法结构,不能完整地表达意思,类似电报文体。
10.复述障碍:不能准确复述检查者说的话。
11.偶然性语言:也称情绪性语言,在某种情况下偶然发生,但不能随意再现,有时在兴奋状态下产生,但有时也与情绪无关。
(三)阅读障碍阅读包括朗读和文字理解,两者可出现分离现象。
1.形、音、义失读:不能朗读也不理解文字,词-图,词-实物配对错误。
2.形、音失读:不能朗读但理解文字,词-图,词-实物配对正确。
3.形、义失读:能正确朗读,不理解文字意义。
失读患者对文字的阅读理解也可以表现在语句的层级上,能朗读文字,文字与图匹配也正确,但组成句子后不理解。
(四)书写障碍书写的内容及形式多种,包括自发书写、序列性书写、抄写、听写及描写等,其障碍有以下几种形式:1.书写不能:无字形、抄写不能,见于完全性失语。
2.构字障碍:笔画的缺漏或添加。
3.镜像书写:一种特殊的书写障碍,写出来的字如镜中所见。
4.书写过多:加入一些无关的字、词或造句。
5.惰性书写:与言语持续现象相似,刻板重复。
6.象形书写:以画图代替写字。
7.错误语法:不正确的字词出现,与口语障碍中语法障碍相同。
三、失语症的评定内容(一)自发言语:包括信息量、流畅度、语法结构和错语的检查。
流畅度的检查评分:0分:完全无词或仅有短而无意义的言语;1分:以不同的音调反复刻板的言语,有一些意义;2分:说出一些单个的词,常有错语、费力和迟疑;3分:流畅反复的话或咕哝,有极少奇特语;4分:踌躇,电报式的言语,大多数为单个的词,常有错语,但欧有动词和介词短语,仅有“噢,我不知道”等自发言语;5分:电报式、有一些文法结构的较为流畅的言语,错语仍明显,有少数陈述性的句子;6分:有较完整的陈述句,可出现正常的句型,错语仍有;7分:流畅,可能滔滔不绝,在6分的基础上可有句法和节律与汉语相似的音素奇特语,伴有不同的音素错语和新词;8分:流畅,句子常完整,但可与主题无关,有明显的找词困难和迂回说法,有语义错语;9分:大多数是完整的与主题有关的句子,偶有踌躇和/或错语,找词有些困难,可有一些发音错误;10分:句子有正常的长度和复杂性,无确定的缓慢、踌躇或发音困难,无错语。
结果判断:a.0-4分:非流畅;5-10分:流畅b. 非流畅:常小于50字/分钟;流畅:大于100字/分;中间型:介于两者中间。
表1—非流畅性与流畅性言语的鉴别言语鉴别的项目非流畅性流畅性说话量减少,50词以下/分钟多费力程度增加无句子长度缩短可说长句子韵律异常正常信息量多少(二)听理解检查:包括是非问答、听词辨认、执行指令。
1.是非问答:正确或自我修正后正确者得分,回答模棱两可或错误者0分。
2.听词辨认内容:实物、图片、形状、数字、汉字、颜色、家具、身体部分、左右方位等。
3.执行指令:一步指令到复杂指令检查。
(三)复述能力检查:一个字的复述到长句的复述。
(四)命名能力检查:包括物体命名、自发命名、完成句子、反应命名几个方面。
物体命名:正确3分,有音素错误2分,需触觉和音素提示1分。
自发命名:1分钟内尽可能多列举动物、蔬菜水果或电器等。
完成句子:让患者完成检查者说出的不完整的句子反应命名:让患者用物品等名字回答问题。
(五)阅读能力检查:包括执行文字指令、词-图匹配、词-物匹配等。
(六)书写能力:包括自发书写、序列书写、抄写、描写、听写。
(七)其它:计算、空间结构等检查。
四、失语症的分类(一)Broca失语也称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传出性运动性失语等,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口语表达障碍,有复述障碍,听理解相对保留。
表2—Broca失语的主要特征流畅性非流畅听理解相对好复述发音启动困难,错误主要为辅音错误命名障碍,可接受语音提示阅读常有障碍书写有字形破坏,语法错误运动右侧偏瘫等感觉右半身障碍视野多正常(二)Wernicke失语称为感觉性失语、接受性失语;临床表现为:听理解明显障碍。
表3—Wernicke失语的主要特征流畅性流畅听理解障碍(重)复述因听理解障碍不能复述命名障碍,所无,难接受提示阅读障碍(重)书写形态保持,书写错误运动多正常感觉多正常视野有时上象限盲(三)传导性失语临床表现为:自发表达为流利型口语,听理解相对保留,而复述不成比例地受损。
表4—传导性失语的主要特征流畅性流畅听理解相对好复述发音不准,辅、元音均可错误命名障碍,可接受选择提示阅读不正常书写不正常运动不正常感觉不正常视野不正常(四)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曾被称为前部孤立综合征,为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复述接近正常而自发谈话严重受损。
表5—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的主要特征自发口语非流畅听理解多正常复述正常命名部分障碍阅读少有障碍书写不正确(五)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为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流利型口语、听理解明显障碍,复述相对好。
表6—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的主要特征谈话流畅性、错语、模仿言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复述好命名有缺陷阅读,朗读有缺陷书写有缺陷(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也称为言语区孤立,为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存,突出特点为:复述好和系列言语好,其他语言功能均明显障碍或完全丧失。
表7—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的主要特征谈话非流畅性伴模仿言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复述相对好命名严重缺陷阅读,朗读缺陷理解缺陷书写缺陷(七)完全性失语临床表现为: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几乎完全丧失。
表8—完全性失语的主要特征谈话严重缺陷、刻板言语口语理解严重缺陷、刻板言语复述严重缺陷、刻板言语命名严重缺陷、刻板言语阅读、朗读严重缺陷、刻板言语阅读、理解严重缺陷、刻板言语书写严重缺陷、刻板言语(八)命名性失语健忘性失语,临床表现为:以命名不能为唯一的或主要症状的失语。
表9—命名性失语的主要特征谈话流畅性、有空话口语理解正常或轻度缺陷复述正常命名有缺陷阅读、朗读好或有缺陷阅读、理解好或有缺陷书写好或有缺陷(九)失读症一般临床分为三类:1.前部失读症:又称枕叶失读症,表现为不理解文字,常伴朗读障碍。
而常用词、名词可保留,非视觉途径可有帮助。
比如病人自己摸碑文,或者将字写在病人手上,病人能够认识刻字。
对字母、数字的阅读鼻文字好,一般不伴有失写,但可伴有视空间障碍或偏盲。
2.中部失读症:又称顶-颞失读症,表现为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字母和词均不认识。
非视觉途径帮助没有用,不能改善区阅读障碍。
对数字甚至是乐谱的理解也有障碍,书写障碍主要是自发书写和听写障碍为主,抄写能力可保留,可伴有视野缺损和偏瘫。
3.前部失读症:又称额叶失读症,表现为可理解个别字,特别是有实质意义的名词、动词,所以可猜出句子的大概意思。
读文字比读数字相对好,非视觉途径的帮助没有用。
常伴有严重的书写障碍。
表10—三种失读症临床症状比较前部失读症中部失读症后部失读症阅读原发字母失读完全失读原发词失写听写严重失写严重失写无失写抄写笨拙、漏字母有困难,比听写好困难非视性途径无帮助无帮助有帮助口语非流利型失语流利型失语正常运动偏瘫无或轻偏瘫无偏瘫失用有偶有无视野完整无或有偏盲有偏盲感觉正常或轻度偏身感觉障碍常有偏身感觉障碍正常或轻度偏身感觉障碍(十)非典型的失语1.皮质下失语失语症在丘脑、基底节等大脑皮质下区域损伤时也会出现,称丘脑性失语和基底节性失语,表现为非典型的失语症状,基本上在理解、表达方面均有轻-中读障碍,而呈现出混合性失语,病灶在前方则接近于Broca失语,病灶在后方则接近于Wernicke失语。
2.交叉性失语右利手的成年人,其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在右利的右半球损伤的病例中偶而也会出现失语,称为交叉性失语。
发生率非常少,语言症状也多种多样。
五、失语症严重程度的分级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0级:无有意义的言语或听理解能力;1级: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部分需要听着去推测、询问或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着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难;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可以进行熟悉话题的交谈,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与检查者都感到言语交流有困难。
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和)或理解能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太可能。
4级:言语流利,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但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
5级:有极少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有点困难,但听着不一定能明显觉察到。
六、失语症训练方法(一)适应症和过程原则上所有失语症都是治疗的适应症,但有明显意识障碍,情感、行为异常和精神病的患者及抗拒治疗者不适合训练。
治疗过程分3个时期:1.开始期原发疾病不再进展,生命体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