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剂简介
紫外阳离子光引发剂及其发展动态

1.4
茂铁盐化合物
芳茂铁盐是20世纪80年代继二芳基碘鎓盐和三芳基硫鎓盐后的一类较新 的阳离子引发剂。通常芳茂铁盐的紫外主吸收峰最大波长大于360nm, 甚至可延伸至可见光区,能够与工业化的汞灯相匹配,有效地吸收紫外 光,提高固化体系的固化速度。这类引发剂专用于那些环氧体系的开环 聚合,或在光解时能有效的产生不饱和离子中心的环氧单体。其结构及 其光引发机理表示如下:
2.2 阳离子-自由基混杂光引发剂 近年来针对自由基光固化和阳离子光固化体系各自的优缺点, 人们研发了阳离子-自由基混杂光固化体系和自由基-阳离子 光引发剂,拓宽了光固化体系的使用范围,更大程度地改善 涂层的物化性能。Crivello等研究者将可产生自由基的基团 和阳离子引入同一分子中,设计合成了多种结构的二苯甲酮 类碘鎓盐混杂引发剂(结构如下),它们比二苯甲酮和二苯碘 鎓盐的混合引发剂具有更高的引发效率。
(1) 在苯环上引入长链烷氧基、酯基的大分子阳离子鎓盐
此类鎓盐的结构特征是在芳环上带有长链的取代基团,因此这类引发剂 有了较好的溶解性能,特别是羟基的引入,作为链转移剂对聚合起着加 速的作用。另外,它的树脂相容性比小分子光引发剂更好,尤其是针对 非极性的单体,例如与环氧化合物等有优良的相容性。其典型结构如下:
ArN2+MtXnhv ArX + N2 + MtXn-1
MtXn-1 + H2O(ROH) H
+
H+MtXn-1OH-(RO-)
+
+ O
n
O
OH
Polymer
芳香重氮盐类引发速度较快,但由以上机理可以看出它光解时有氮气产 生,以至于在聚合成膜过程中形成气泡或针眼等影响涂层固化质量,加之贮 存稳定性差,所以它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致使阳离子固化体系初期发 展缓慢。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引发剂的结构与应用1.光引发剂819一,化学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光引发剂819中文名称: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英文名称: Phenylbis(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分子式: C26H27O3P分子量: 418.46CAS 号: 162881-26-7二,理化参数外观:黄色粉末密度:1.19 g/cm3熔点:127 ~ 131 ℃沸点:≥168℃含量:≥98%(液相色谱)蒸气压:5×10-10 kPa(25℃)紫外吸收峰:295, 370nm20℃的溶解度:(g/100g溶液)丙酮14乙酸丁酯6甲醇3甲苯22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 9丙烯酸酯齐聚体3用途: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如用于木器,纸张,金属,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应用819 经试验证明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 如用于木器,纸张 ,金属, 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然而 , 由于专利原因 , 此产品未获牙医上应用许可。
在不透明的白色和有色家私漆中, 很低添加量的819就可以提供优异的固化效果和抗黄变性能。
而且 , 819的优异的吸收性能使其在深层固化上也有应用。
819可与其它光引发剂配合使用, 如 IRGACURE 184 或 IRGACURE 651。
819与后者的复配特别适用于固化聚酯/苯乙烯树脂体系 , 用于玻璃纤维增强的材料中。
由于在长波波段有光敏性 , 819可以与紫外光吸收剂配合使用 , 如Tinuvin 400。
故此 819是一种理想的耐候型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所需的光引发剂。
由于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配方 , 所以最好的效果和加入量应通过试验来得到。
GY-819同等型号有国外的IRGACURE819.淮安市徐杨化工二厂建议添加量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清漆0.1~0.2% 819 + 1~2% IRGACURE 184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白色家私漆 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丙烯酸有色体系0.5~1.0% 819 + 1~2% IRGACURE 651白色丝网印刷油墨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玻璃纤维增强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预聚体0.2~0.4% 8192.TPO化学特性: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2,4,6-Trimethyl Benzoyl Diphenylphosphine Oxide英文缩写:TPO 分子式:C22H21PO2 分子量:348.5CAS No. 75980-60-8外观: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91.0-940℃吸收波长:273-370nm挥发份:≤0.2%酸值( mgKOH/g) :≥4含量:≥99.0%应用说明:TPO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1)型光、在长波长范围内都有吸收的高效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引发剂的结构与应用1.光引发剂819一,化学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光引发剂819中文名称:苯基双(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氧化膦英文名称:Phenylbis(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分子式:C26H27O3P分子量:418.46CA S号:162881-26-7二,理化参数外观:黄色粉末密度:1.19 g /cm3熔点:八、、•127 ~ 131 C沸点:八、、•A168C含量:>98% (液相色谱)蒸气压:5X10-10 kPa(25 C)紫外吸收峰:295, 370nm20 C的溶解度:(g/100g溶液)丙酮14乙酸丁酯6甲醇3甲苯22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 9丙烯酸酯齐聚体3用途: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如用于木器,纸张,金属,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应用819 经试验证明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 如用于木器,纸张,金属, 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然而, 由于专利原因, 此产品未获牙医上应用许可。
在不透明的白色和有色家私漆中, 很低添加量的819 就可以提供优异的固化效果和抗黄变性能。
而且,819的优异的吸收性能使其在深层固化上也有应用。
用,如IRGACURE 18碱IRGACURE 651 819与后者的复配特别适用于固化聚酯/苯乙烯树脂 体系,用于玻璃纤维增强的材料中。
由于在长波波段有光敏性 ,819可以与紫外光吸收剂配 合使用,如Tinuvin 400。
故此819是一种理想的耐候型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所需的光引发剂。
由于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配方 ,所以最好的效果和加入量应通过 试验来得到。
GY-819同等型号有国外的IRGACURE819淮安市徐杨化工二厂建议添加量2. TPO化学特性:化学名称: 2, 4, 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2,4,6-Trimethyl Ben zoyl Diphe ny Iphosph ine Oxide央文缩与: TPO 分子式:C22H21PO2 分子量:348.5CAS No. 75980-60-8外观: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91.0-940C吸收波长:273-370nm挥发份:< 0.2%酸值(mgKOH/g ) : >4含量:>99.0%应用说明:819可与其它光引发剂配合使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清漆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白色家私漆 0.1~0.2% 819 + 1~2% IRGACURE 184 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 丙烯酸有色体系0.5~1.0% 819 + 1~2% IRGACURE 651 白色丝网印刷油墨 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玻璃纤维增强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预聚体0.2~0.4% 819 〔结恂式1:TPO 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1)型光、在长波长范围内都有吸收的高效光引发剂。
SMC简介

SMC简介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是一种干法制造不饱和聚脂玻璃钢制品的模塑料。
SMC模压片材的组成:中间芯材是由经树脂糊充分浸渍的短切纤维(或毡)组成,上下两面用薄膜覆盖。
树脂糊里含有不饱和聚脂树脂、引发剂、化学增稠剂、低收缩添加剂、填料、脱模剂、着色剂等各种组份。
其生产与成型过程大致如下:短切原纱毡或玻纤粗纤铺放于预先均匀涂敷了树脂的薄膜上,然后在其上覆盖另一层涂敷了树脂糊的薄膜,形成了一种“夹芯”结构。
它通过浸渍区时树脂糊与玻璃纤维(或毡)充分揉捏,然后集成收卷,进行必要的熟化处理。
SMC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简易加工性,使其成为众所瞩目的材料。
SMC成型一般只需3~6min,具有节省人力与能源,便于大量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
在与各种材料进行对比中,SMC不仅优于钢铁、铝等传统金属材料,而且可与一般热塑性塑料及其它增强材料一争高低。
(1)与金属材料相比,SMC具有优越的电气性能,耐腐蚀性能、质轻以及工程设计容易、灵活等特点;(2)与增强热塑性塑料相比,SMC的成型周期短,成型设备投资低,SMC制品不易变形,机械性能与热变形温度较高,耐化学药品性优,且价格较低;(3)与一般热塑性塑料相比,SMC的物理性能是后者不可比拟的。
SMC特点1、质轻高强:可实现轻量化目标,且具有良好的抗冲吸能性;2、产品设计自由度大:实现产品的流线型设计,通过后粘接技术实现中空结构的成型,减轻产品重量;3、材料流动性好,可实现复杂结构的成型:筋、台结构的一次成型,预埋件的成型,抽芯结构的实现;4、可实现轿车级表面质量水平,可实现SMC部件之间或SMC部件和金属件之间的粘接,可实现随车身进行高温烤漆,线胀系数非常低。
5、低的热导率和良好耐腐性:隔热-隔音-减震-耐腐蚀SMC的基本组成1、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UP)是SMC的最基本配方材料。
它通常由不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与多元醇缩聚而成,并在缩聚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体(如苯乙烯)配成粘稠状液态树脂。
引发剂简介

2. 有机过氧类引发剂peroxide initiator
把过氧化氢HOOH看作是有机过氧类引发剂的母体其中一个H原子被有机基团取代:R-OOH 称为氢过氧类引发剂 若其中两个H原子都被有机基团取代:R-OO-R
过氧化二酰类: 过氧化二烷基类: 过氧化二酯类引发剂:
在 80℃~90℃急剧分解100℃有爆炸着火的危险 有一定的毒性属于油溶性引发剂 油溶性引发剂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特点:分解均匀只产生一种自由基无其它副反应分解速率较低属于低活性引发剂
相对分子质量248.36分解活化能Ed =121.3 kJ/mol 物理化学性质:易燃、易爆在室温30℃中15天即可分解失效因此必须贮存于10℃以下的电冰箱中不便运输不便在实验室中应用属于油溶性引发剂 偶氮类引发剂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特点:分解速率高属于高活性引发剂
⒊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inorganic initiator
过氧化氢HOOH是无机过氧类引发剂中最简单的一种但其分解活化能较高Ed =220kJ/mol分解温度高于100℃很少单独使用 一般要和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剂 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的结构式和分解反应式为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溶于水属于水溶性引发剂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引发剂简介
什么是引发剂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通常是一些可在聚合温度下具有适当的热分解速率分解生成自由基并能引发单体聚合的化合物 引发剂是产生自由基聚合反应活性中心的物质 它不仅是影响聚合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影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一般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聚合温度为40℃~100℃ 作为引发剂的物质其键能分解活化能Ed必须在105~190 kJ/mol多以125~150 kJ/mol 因此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主要是偶氮类化合物和过氧类化合物 引发剂可以分为四类
bp大分子光引发剂

bp大分子光引发剂摘要:一、光引发剂简介1.光引发剂的定义2.光引发剂的分类二、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特点1.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原理2.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优势三、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应用1.光固化涂料2.光刻技术3.生物医学领域四、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发展趋势1.研究进展2.市场前景正文:光引发剂是一类能在光照作用下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的化合物,它们在光固化涂料、光刻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光引发剂的定义。
光引发剂是一种能在光照作用下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的化合物,它们能够引发单体或低聚物的聚合反应。
根据产生自由基的方式,光引发剂可分为裂解型和光敏型。
裂解型光引发剂在光照过程中会发生裂解,产生自由基;而光敏型光引发剂在光照下会发生光敏反应,生成自由基或阳离子。
BP大分子光引发剂是一种新型的光引发剂,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原理是利用大分子结构中的光敏基团在光照下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这种设计使得BP大分子光引发剂具有很高的引发效率和较窄的谱带宽度,可以实现高效的光固化。
其次,BP大分子光引发剂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环保性能。
传统的光引发剂通常含有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而BP大分子光引发剂采用大分子结构设计,可以避免使用重金属离子,从而降低了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BP大分子光引发剂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光固化涂料领域,BP大分子光引发剂可以提高涂料的固化速度和性能,使得涂料具有更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
在光刻技术领域,BP大分子光引发剂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光刻过程,为微电子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在生物医学领域,BP大分子光引发剂可以应用于生物组织的光固化,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总之,BP大分子光引发剂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前景的新型光引发剂。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BP大分子光引发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市场前景也相当可观。
BPO的简介与储存

产品名称:过氧苯甲酰中文别名:过氧化二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糊; BPO; 过氧化苯酰糊CAS登录号:94-36-0英文名称:benzoyl Peroxide分子式:C14H10O4分子量:242.23EINECS:202-327-6BPO过氧引发剂一、产品名称产品编号:110263中文名称:过氧化苯甲酰英文名称:Benzoyl Peroxide别名: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糊,过氧化苯酰糊缩写:BPO二、分子结构分子式:C14H10O4分子量:242.23CAS 编号:94-36-0三、产品简介BPO引发剂是一种有机过氧类引发剂,强氧化性。
BPO能均裂分解出两个初级自由基。
该分解产生近似一级速率的反应,并在水溶液中没有副反应。
BPO通过平滑、稳定、可控制的分解反应,产生高线性和分子量的聚合物。
四、主要技术参数外观:白色颗粒或粉末熔点:103℃溶解性:易溶于醇、酯、醚、烃类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分解机理:BPO分解出两个初级自由基。
项目75℃80℃85℃92℃131℃半衰期8.4h 4.3h 2.4h 1h 1min活化能30kcal/mole分解温度120~125℃理论活性氧量 6.62%10 小时半衰分解温度73℃五、产品应用1、用作聚合引发剂2、用作不饱和聚酯3、用作硅橡胶的交联剂六、稳定性及危险性干品极不稳定,摩擦、撞击,遇热或还原剂即引起爆炸,易燃、无毒七、包装与运输1、包装:20kg, 25kg内PE袋外纸箱或纸桶包装。
保持包装密封,切忌失水,造成危险。
2、贮存:30℃以下贮存于阴凉通风处。
分子式:C14H10O4分子量:242.23详细描述:过氧化苯甲酰物理化学性质熔点:105 °C(lit.)沸点:176°F密度:1.16 g/mL at 25 °C(lit.)闪点:>230 °F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气味。
引发剂在淀粉基乳胶合成中的应用

3 氧化 一还原体系
3 1 过 氧化 氢体 系[ . 2 ]
H o 受热分解成 H ・ 22 O 自由基, 在实际生产 中通常 H o 与亚铁盐组 成氧化还原体系, 22 该体系价廉 无污染, 引发淀粉与丙烯酸、 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甲酯、 醋酸乙烯酯、 苯乙烯取得较好的效果. 溶液中 H . O 夺取 氢原子生成 s ・与单体反应 . O- t, H 也可引发单体均聚, 但共聚物的分子量较小, 乳胶粘度较小. Ho 一 e 2 2 F2 中加抗坏血酸、 柠檬酸 、 酒石酸等组 成的三元引发体系也有使用 . 酸能提高双 氧水的 利用率。 增大接枝频率。 提高共聚物分子质萤, 增加乳胶 的粘度 .
维普资讯
第2 7卷总 第 6 期 1
20 6 年 3 月 0
西 北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Vo . 7 No 1 12 , .
Ju a o N r w sU i rt f ai atsN trl c n e or l f ot e n e i r t nli( aua S i c) n h t v sy o N o ie e
[ 收稿 日期 ]2 0 一l —2 05 1 O [ 基金项 目】国家民委重点扶持项 目[o i 6 】 2 o 一1 一l 甘肃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Z 0 1 2 3 S 5 一A 5—0 1 西北 民族 大 5,
学 中青年科研基金项 目.
[ 作者简介]: ̄ E
料.
( 9 7 ) 男, 16 - , 甘肃会宁人 . 副教授 , 硕士 生导 师, 究方 向 : 细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 品合成 和功 能高分 子材 研 精
们研 究的淀 粉和 单体接 枝 共聚 制备 乳胶 中 引发剂 的研 究和 应用 作一 综述 . 1 过 硫酸盐 体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有机过氧类引发剂(peroxide initiator)
o 把过氧化氢HOOH看作是有机过氧类引发 剂的母体,其中一个 H原子被有机基团取 代:R-OOH 称为氢过氧类引发剂。 o 若其中两个H原子都被有机基团取代:ROO-R
CH3 HOO C CH3 HO + CH3 C O CH3
过氧化二酰类:
initiator)
过氧化氢 HOOH是无机过氧类引发剂中最简单的一种,但其分解活化 能较高Ed =220kJ/mol,分解温度高于100℃,很少单独使用。 一般要和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剂。 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的结构式和分解反应式为
O O KO S O O S OK 热分解 O O
作为引发剂的物质,其键能(分解活化能 Ed )必须在 105 ~ 190 (kJ/mol),多以125~150 (kJ/mol)。 因此,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主要是偶氮类化合物和过氧类化合物。
引发剂可以分为四类。
引发剂的分类
1. 偶氮类引发剂(azo initiators) 2. 有机过氧类引发剂(peroxide initiator) 3.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inorganic initiator) 4. 氧化-还原引发剂(oxidize-reduction initiator )
CH3 2 H3C C CN
+ N2
(2) 偶氮二异庚腈(ABVN)
CH3 CH3 2CH3 CH CH2 C + N2 CN
CH3 CH3 CH3 CH3 CH3 CH CH2 C N N C CH2 CH CH3 CN CN
相对分子质量248.36,分解活化能Ed =121.3 kJ/mol。 物理化学性质:易燃、易爆,在室温 30℃中 15天即可分解失效,因此 必须贮存于 10℃以下的电冰箱中,不便运输,不便在实验室中应用。 属于油溶性引发剂。 偶氮类引发剂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特点:分解速率高,属于高活性引发剂。
1、偶氮类引发剂
(1)偶氮二异丁腈(AIBN)
CH3 CH3 H3C C N N C CH3 CN CN 偶氮二异丁腈(AIBN)
在 80℃~90℃急剧分解,100℃有爆炸着火的危险, 有一定的毒性。属于油溶性引发剂。 油溶性引发剂,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特点:分解均匀,只产生一种自由基,无其它副反应,分解速率较低,属于低活 性引发剂。
O O C O O C
2
O C O 2 + 2CO2
过氧化二烷基类:
CH3 CH3 CH3 C O O C CH3 CH3 CH3
CH3 2CH3 C O CH3
过氧化二酯类引发剂: CH3
CH3 CH3 O O CH O C O O C O CH CH3 CH3 2CH3 CH O + 2CO2
⒊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inorganic
K2S2O8
K2S2O8 + Fe2
2KSO4 Ed =140.3kJ/mol,分解温度高于70 O4
Ed =50.7 kJ/mol,分解温度只需10 ℃ 。
组成:过氧化物+还原剂
特点:低温聚合,减少链转移、支化等副反应,改 善聚合物性能
水溶性 有机物/无机物:有机过氧化物/低价盐
精细化学品之——
引发剂
资科1101 余腾
什么是引发剂?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通常是一些可在聚合温度下具 有适当的热分解速率,分解生成自由基,并能引发 单体聚合的化合物。 引发剂是产生自由基聚合反应活性中心的物质。 它不仅是影响聚合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影 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一般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聚合温度为40℃~100℃。
O H2C CH C OCH3 h O * H2C CH C OCH3 O H2C CH C +CH3O 或 H2C CH + O C OCH3
无机物/无机物:H2O2/FeSO4, (NH4)2S2O8/KHSO3
油溶性:有机物/有机物: BPO/N,N-二甲基苯胺
乳液聚合,采用水溶性引发剂
半衰期 t1/2
引发剂分解50%所需的时间定义为引发剂半衰期 t1/2 • t1/2与温度有关,同一引发剂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t1/2。
工业上常用某一温度下引发剂半衰期的长短或相同半衰期 所需温度的高低来比较引发剂的活性。
• 半衰期越短,引发剂活性越高 • 半衰期过短,易引起暴聚; • 半衰期过长,聚合时间过长,效率差
根据60oC时的半衰期把引发剂分为高、 中、低活性三大类:
高活性:t1/2 < 1h; 中活性:1h < t1/2 < 6h;
低活性:t1/2 > 6h
引发剂选用原则
• 根据聚合方法选用引发剂 乳液聚合应采用水溶性的引发剂 • 根据聚合速率要求选用引发剂 尽量选用高活性的引发剂 • 引发剂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其他引发作用
• 热聚合:有些单体可在热的作用下无需加引发剂 便能自发聚合。常见的如:苯乙烯及其衍生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 光聚合:能直接受光照进行聚合的单体一般是一 些含有光敏基团的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腈、 丙烯酸(酯)、苯乙烯等。其机理一般认为是单 体吸收一定波长的光量子后成为激发态,再分解 成自由基。如丙烯酸甲酯:
O 2KO S O (2KSO4 ) O
K2S2O8
水溶液中
2K + 2SO4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溶于水,属于水溶性引发剂 。 一般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4. 氧化-还原引发剂(oxidize-reduction initiator )
在过氧类引发剂中加上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 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降低分解活化能,从而可以使聚合反 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有利于节省能源,可改善聚合物性能。 HOOH 2HO Ed =220 kJ/mol,分解温度高于100 ℃。 例如 HOOH + Fe2 Fe3 + OH + HO 而 再如: 而 Ed =39.4 kJ/mol,分解温度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