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绪论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绪论精品PPT课件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绪论精品PPT课件
返回
10



(一)北方方言 (二)

(三)湘方言 (四)

(五)

(六)闽方言 (七)粤方言



(一)
(二)
(三)语法方面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和影响
11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汉语,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地方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 个人变体等。参见王希杰《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什 么?》,《汉语学习》1988年第2期。我们这言语的综合,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
规则的总和。言语是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 为了某种目的对语言这个体系中的一些单位的具体运用,它是属于个人 的,具体的。语言则是贮藏于每个社会成员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一 个“声音形象”的仓库,是音义结合为基础的词和语法规则的总和,它 是属于社会的,抽象的。个人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随意改变它。言语 是信息,语言是代码。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有人打 过这样的比方,语言好比是乐谱,言语是这个乐谱的具体演奏。乐谱是 相同的,而每个人的具体演奏是不同的。也有人把语言比喻为打字机的 字盘,言语则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字盘里的铅字有一定的数目,排列 也有一定的规则,面对同一盘铅字,不同的人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打 出许多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句子来。正因为如此,言语具有开放性,它按 照语法规则利用数量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所需要的任何句子,其数 量是无限的;而语言的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
具。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财富,语言具
1 2 3
6
(三)语言的体系性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绪 论0.1 复习笔记0.2 课后习题详解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语 音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文 字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词 汇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语 法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修 辞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绪 论0.1 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名师点拨】现代汉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区别、普通话的三个标准都是各校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对此考生务必要准确记忆2.属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具体包括:(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结构系统;(2)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3)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思维功能);(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形式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1)口语口语是指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2)书面语书面语是指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1)含义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指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与口语,推动着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2)与“文艺作品的语言”的关系①联系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艺术文学表达手段的总体。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4章 词汇 第五六七八节

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4章 词汇  第五六七八节

当然,基本词也有构词能力弱或几乎没有 什么构词能力的,例如“你、我、谁、姓、没 有”,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后起的合成词取代的 古代基本词,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作为现 代汉语中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根语素,活跃在构词 的平面上。例如: 目——目前、目光、目送、目标、目力、目测 冠——冠冕、冠状、冠子、日冠、桂冠、王冠 眉——眉睫、眉目、眉梢、眉心、眉眼、眉头 发——发蜡、发网、发卡、发胶、发型、发妻
再比如双音节合成式基本词,“爸爸,妈 妈,月亮,眼睛,衣服”等等,它们的构词能力 普遍较差,也就是能产性不强,但不能否定这些 词作为基本词的资格。(就现代汉语而言,能产 性不能作为鉴定基本词的唯一标准)
(二)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 人们交际频繁,要指称复杂的事物,要表 达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单单用基本词汇是不够 的,还需要用大量的非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例如在学校里要经常使用“课堂、讲义、自 习、辅导、讲授、提问、作业、考试、备课”等 词。这些词尽管不是基本词,但都是反映学校生 活不可缺少的词,离开它们,在教学领域里进行 交际、交流就会发生困难。
(6)仿译外来词 仿译词是在意译外族词时,仿照原词的构词 方式,保留原词字面意思的一种外来词。 因为这种意译词明显带有外族语的结构特 征和字面意义,所以我们把它同一般意译词相区 别,也作为外来词看待。
软件(soft ware)超市(supermarket) 热狗(hot dog)峰会(summit coference)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 族现实生活中,在语言使用中常有浓重的书面语 色彩。例如“底蕴、磅礴、如此、余、其、之、 以、与、及、亦、甚、而已”等。
历史词,指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 词,例如“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戟 、钺”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交际中不 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使用它们。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增订五版2012)授课大纲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增订五版2012)授课大纲

[ 上册 ]第一章绪论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5、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古代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与印欧语言)6、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7、现代汉语的地位第二章语音1、语音1.1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2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呼吸器官(动力)、喉头和声带(发音体)、咽喉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

1.3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突、语音和语义的联系2、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 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位3、记音符号:拼音字母、注音符号、国际音标4、声母与辅音音位: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气流、声带、阻碍方式。

(辅音表和声母表)5、韵母与元音音位:单元音(舌位、前后、高低、唇形)5.1韵母总表:四呼(开、齐、合、撮),结构特点(单、复、带鼻辅音韵母)5.2韵母结构:韵头、韵腹、韵尾6、声调与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7、音节(带调音节结构类型表)8、音变:变调(上声、一/不),轻声,儿化,啊9、音位变体:自由变体、条件变体;归纳音位(区别特征、互补分布)第三章文字1、文字2、汉字及其特点2.1 汉字的形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2.2 印刷体和手写体3、汉字的结构3.1 笔画:永字八法、扎字五法3.2 部件。

独体字,合体字:五组合方式。

部首3.3笔顺3.4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4、汉字的整理与汉字的标准化5、异形词整理表、别字、读错字、多音字第四章词汇1、词汇:语素(词根、词缀)、词(短语5/5.2)、固定短语(专名、熟语7.2)、缩略语1.1 词的结构:单纯词、合成词(语素和合成词类型表、词的结构类型简表)2、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2.1 词汇意义:概念义(理性义),色彩义(感情、语体、形象)3、义项: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3.1 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4、义素:共同义素,区别义素4.1 义素分析5、语义场:词义的类聚5.1 语义场分析:类属、顺序、关系5.2 同义义场与同义词(同义词的差别:理性义、色彩、词性)5.3 反义义场(互补、极性),反义词6、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6.1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单一化、具体化、临时性意义、选择性7、现代汉语词汇:基本词汇(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和一般词汇7.1一般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7.2 熟语(固定短语):成语、谚语、惯用语。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绪论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绪论
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 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24%左右。
(五)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 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 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 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15
(六)闽方言
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 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的。闽方言使用 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成 五个次方言:1 2 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话的。3 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闽江上游武夷山一带。4 为代表,通行于福建中部永安、三明、沙县。5 表,通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语言又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有 机整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 构规则,三者处于一定的规律性的联系中。不仅语音、词汇、语法之间存在 着规律性联系,语音、词汇、语法本身也自成系统。如果一个方面发生变化, 另一个方面也往往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语言符号绝不是孤立的,也不是
17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一)语音方面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在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与联合国其他通用语言比较,现 代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同时又没有复 辅音,像英语disk(圆盘)bliss(极乐),俄语текст(课文)Встреча(会 晤)那样的辅音连缀现象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 韵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 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分辨。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补充练习题)【圣才出品】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补充练习题)【圣才出品】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附录补充练习题上册补充练习题(一)绪论补充练习一1.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参见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第一节第3题。

2.汉语少用形态变化,但不等于说没有形态变化,你能举出汉语有形态变化的事例吗?从事例中归纳一下,汉语有哪几种形态变化?答:结合事例,汉语主要有下面几种形态变化:(1)重叠。

如:认真→认认真真,讨论→讨论讨论,是构形形态。

(2)加前缀或后缀。

如:姨→阿姨,爱→可爱;想→想头,亮→亮儿,是构词形态。

3.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答:参见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第一节第4题。

(二)绪论补充练习二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使用领域和制约范围具体涉及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界定?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语言文字的使用行为,应当如何处置?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涉及与制约的,着重在政府的行为、公众的行为,以及社会企事业诸方面。

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服务性行业、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等有关的语言文字的使用。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涉及领域界定的原因将这一系列领域纳入法律使用的领域和制约的范围,对于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使用,极具示范意义和推广作用。

(3)对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的处置方法该法第三章为“管理与监督”;规定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并就违反该法有关条款明文规定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确定了处罚的范围及处罚的方式。

这样,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的使用及健康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和支援。

但,考虑到语言文字属于社会公众的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和媒体的特殊性质;因此,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使用行为,一般采取批评教育和责令改正的办法;着重在引导和宣传。

2.汉语规范化会不会妨碍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千篇一律,发生僵化?答:汉语规范化不会妨碍语言的发展,因为规范化所要限制、剔除的是那些不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东西,是为了克服语言内部的分歧和混乱。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四章语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四章语法PPT课件

特点
紧缩复句虽然紧缩,但主要词语不能省略,如果主要 词语省略了,就会损害句子的意思。紧缩复句中的各 个分句,不再是独立的单句,所以关联词语的应用就 成了重要标志。
08 句群Leabharlann 句群概说句群的定义
句群也叫句组,它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 的几个句子组成。
句群的特点
每个句群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较大的停顿, 其组成句子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 或感叹号表示。
补语
• 补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都放在 中心语后头,例如:“看清楚”中的“清楚”就是补语。
中心语
• 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 中心成分。定中短语的修饰语是定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 体词性成分,例如:“钢铁工人”中的“工人”就是中心语 。
独立语
• 独立语: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 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 的成分。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例如: “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中的 “毫无疑问”就是独立语。
时间副词
已经、曾经、正在、将要等。
否定副词
不、没、未、别等。
介词
1 2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的介词
在、从、向、到等。
表示方式、方法、依据的介词
按照、根据、以、用等。
3
表示原因、目的的介词
因为、为了等。
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和、跟、同、与等。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
或、或者等。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但是、然而等。
言单位。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主语是 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图文稿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图文稿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二)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就其功能特征而言,是人类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 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财富,语言具有全民 性即无阶级性。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思维工具 3语言没有阶级性
6
(三)语言的体系性 语言就其结构特征而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 统,或者说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它具有符号性和 体系性。
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这是汉
语语素的一个特点。
31
2词的结构双音节化 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上 古汉语里就有一些双音节词,中古汉语里,双音 节词逐渐增多,到现代汉语里,词的双音节化就 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了。 首先是大量古代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 如:悦→喜欢、禾→庄稼、父→父亲、净→干净、 谋→谋求、怜→可怜、怜悯。
语。文学语言主要用于书面形式,用于公文、报刊、科 学著作,但也有口头形式。 文学语言的口头形式与口语不同。它还包括了文学作 品的朗读,如电台的广播,大会的讲话,电影戏剧的台 词等等。因此文学作品的规范不仅指语法规则和词语使 用的规范,还包括读音即音素的发音、语调等规范问题。
15
第 二 节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二、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28
2韵多声少,响亮悦耳,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 39个韵母。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 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决 不能没有韵母。除hm、 hng(哼)m(呒)n(嗯)等少数音节由 辅音构成外,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 成音节。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乐 音成分比例大,听起来响亮悦耳。
23
(六) 闽方言
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 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侨 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的。闽方言使用人 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 有人主张可以分成五个次方言:
24
1 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 2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及广 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
语言的符号性主要指词的语音外壳及其意义内容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性质,具有一般符号的特点。语言和其他符 号一样,都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语言符号的作用是传 递信息,它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即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 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思想.
7
语言又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 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 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三者处于
32
其次是一些多音节的短语又简缩成双音节词,
有些多音节的音译词也逐渐为意译的双音节词所
代替,如外交部长→外长、科学技术→科技、赛
因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多音节词的双
音化,既显示了音节节奏整齐化的美,又符合语
言实际要求经济的原则和汉民族人民的审美心理。
33
3构词手段多样,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9
3排列组合性 线性关系主要在言语过程中才能实际体现出来,而在 语言系统中,它表现为某个语言单位的潜在的结合能力。 每一种语言都是可以进行各种排列组合的。组合关系和聚 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中两种根本的关系。语言符号都处
在这两种关系之中,即每个语言的基本单位既能跟别的单
位替换,又能跟别的单位结合。
11
言语是信息,语言是代码。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言语具有开放性,它按照语法规则利用数量有
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所需要的任何句子,其数
量是无限的;而语言的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
规则是有限的。
12
三、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指人们口头说的话,即人们口头交际使 用的语言;书面语指用文字写下来的话,即书 面交际使用的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运用 的两种形式。口语用声音表达,书面语用文字 表达。
21
(二)吴方言
以苏州话为代表。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来 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分布在江苏长 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 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左右。
(三)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 角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22
(四)赣方言
20
(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 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 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 一带。北方方言区内部又可分为北方官话、西北 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四个次方言。“次 方言”是指地域方言内次一级的方言。汉族有 70%以上的人使用北方方言。在内蒙古、新疆、 青海、西藏、广西、四川、云南等自治区和省的 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汉人中,也通行北方方言。
汉语的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 语等熟语是非常丰富的。这些语言的现成材 料不仅言简意赅,而且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词汇无比丰富和词义区分精细,使得汉语表 义严密准确,能够表达任何复杂的思想和细 致的感情
36
(三)语法方面
18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
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汉语发展过程
中,存在着共同语和方言、书面语和口语的分 歧;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克 服分歧、渐趋统一的复杂过程。
19
二、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们使用的语言。它们同民族共同语之间虽然 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 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因而只是汉 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并不是 独立的语言。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 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 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区。
26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一)语音方面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 点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和其他语 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与联合国其他通用 语言比较,现代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 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7
1音节整齐,界限分明,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 部分,同时又没有复辅音,像英语disk(圆 盘)bliss(极乐),俄语текст(课 文)Встреча(会晤)那样的辅音连缀现象在 汉语中是没有的。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 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 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界线比较分明,易于 分辨。
返回
13
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 书面语的源泉和基础,对书面语起决定作用。反 之,书面语也不断给口语以影响,推动了口语的 发展,促使口语更加丰富,更加纯洁,更趋于规 范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14
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但书面语一 旦产生以后,便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发展过程 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离开口语。 书面语的产生还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即规范化了的书面
10
二、言语和语言
言语和语言在语言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言语指的是人们在思维和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 叫做“言语活动”)以及结果(可以叫做“言语作品”)。 语言则是言语的综合,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 则的总和。 言语是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 中为了某种目的对语言这个体系中的一些单位的具体运用, 它是属于个人的,具体的。语言则是贮藏于每个社会成员 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一个“声音形象”的仓库,是音 义结合为基础的词和语法规则的总和,它是属于社会的, 抽象的。个人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随意改变它。
(一)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社会性的。语言是 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
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与社会自始至终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
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即使是最落后的,都有自己 的语言。这些语言都与自己的社会紧密相连,都有自己的 来源和形成的历史。这个社会的语言不同于另一个社会的 语言,这正说明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的制约。这一点,在 词的音义结合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北方方言
现 代 汉 语 概 述
(二)吴方言
(三)湘方言 (四)赣方言 (五)客家方言 (六)闽方言 (七)粤方言
16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一)语音方面 (二)词汇方面 (三)语法方面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和影响
17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汉语,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古代汉语、 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 族共同语及其地方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 个人变体等。参见王希杰《什么是“现代汉 语”?“现代汉语”是什么?》,《汉语学习》 1988年第2期。我们这里介绍的现代汉语,指 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 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 总人口的24%左右。 (五)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 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 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 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 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一定的规律性的联系中。不仅语音、词汇、语法之间存
在着规律性联系,语音、词汇、语法本身也自成系统。
如果一个方面发生变化,另一个方面也往往发生相应的
变化。因此,语言符号绝不是孤立的,也不是语言材料 的杂乱堆积。语言的体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8
1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 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2层级性 语言的结构要素,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 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 层和级所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