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与诗意栖居-2019年文档

城市意象与诗意栖居-2019年文档
城市意象与诗意栖居-2019年文档

城市意象与诗意栖居

、引言

在2010 上海世博园区“宝钢大舞台”的门前展示了一尊名为《城市意象》( The Urban Image )的雕塑作品,该作品为美国雕塑家韦天瑜所创作。据称,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来自于作者对城市生活的一种感悟:伴随着城市的“水泥森林”的扩张,各种高楼建筑,以及盘旋于城市中的高速公路、高架轻轨等,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现代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感受着拥挤、喧嚣、紧张与激动。在形式上,作者采用了一种对比强烈的造型,就像一个过山车一样,目的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有着强烈视觉冲击力与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景像。其中,作为主体的圆形代表一棵大树的年轮,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同时又像是巨大的树桩,盘根错节,无限蔓延,意在告诉世人在都市里的种种生存的危机。

在这个作品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创作者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种种忧虑。确实,在当今都市社会遍布钢筋和混凝土的物化世界里,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作者以“城市意象”为题,是否意味着现代城市所给予人们的就是这种充满着种种生存危机的“意象”体验?基于一种“艺术即意象”的观念,

城市意象”原本应该是与一种艺术化的生存体验密切相关的,又何以蕴涵着种种生存的焦虑呢?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喧嚣与躁动?或者说,在现代城市的繁华的背后,

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精神与生态的危机呢?从而,由这个作品所引发的就不仅是对于城市现状的个体感知,而是一种关于城市文明的深层次思考。

其实,人们一般所熟知的“城市意象”的概念主要还是来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林奇(Kevin Lynch )教授①。在其所著《城市意象》一书中,凯文?林奇不仅就“城市意象”的范畴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而更主要的是以“城市意象”的营构为核心而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当然,本文并

非是关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的一般性评述,而是旨在通过对“城市意象”的内涵及其特质的辨析,进一步追问:人与城市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城市的发展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诗意的栖居”?特别是,“城市意象”的构建究竟是技术设计的产物,还是一种审美的救赎?在一种“城市—乡村”的二元结构当中,“城市意象”的营构及体验是否意味着一种难以弥合的精神裂痕?诸如此类,也就成为本文需

要着力加以探讨的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及其文明危机

追溯“城市”的本义,城市的含义总是与其居民有关的。

英语中,city (城市)、citizen (公民)出于同一个词族。

市兴起于人群的聚集。

在中国古籍中,“城”与“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为“御敌围墙”,指四周筑有高墙,环以壕沟的防卫设施,往往

扼守交通要冲。高墙有内城外廓之分,即“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政治中心”。市则为“交易场所”,是指聚集货物,进行买卖,引申为贸易之处所;也就是所谓“经济中心”。《易?系辞》中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随着城内人口的增多,商业贸易的发展,有城便有市,城与市逐渐融为一体,城与市也便被联在

起而成为一个整体。

“城”与“市”内涵的变迁,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城市形成

发展的两大模式。一种是帝都型的城市形式。它是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相适应的,如古代之长安、洛阳、南京,以及明清以来的北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大、中、小城市同时并存,形成与中央及地方的封建政治权利体系相一致的金字塔型的城市体系。另一种是“因市而兴”的模式,主要是由于地处口岸要道,易于商贾交通贸易,由此而兴城建市,如沿海地区的扬州、泉州、广州、上海等均属此类。

而无论何种模式,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都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界,属于社会构建的有机分子,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人为的纷繁复杂的大系统。城市,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生产力水平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代

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自远古时代以来,人类从茫茫荒野之中走向聚居,进而筑城建市,成为人类社会的最伟大的进步之一,也可以说,城市正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

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走进城市,也便意味着一种文明进步的跨越。

诚如德国学者斯宾格勒所言:“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第二代优秀人类,是擅长建造城市的动物。这就是世界史的实际标准,这个标准不同于人类史的标准;世界史就是人类

的城市时代史。国家、政府、政治、宗教等等,无不是从人类生

存的这一基本形式一一城市中发展起来并附着其上的。”②使得城市文明成为划时代的界标。

而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现代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环境及生

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虽然不能说是工业时代的新兴事物,但就其存在形态及功能属性却与先前相比产生了一

种本质上的巨大的裂变,即形成了一种“城市一乡村”的二元结

构。传统的乡村成为城市的一个“他者”;城市文明与传统的乡

村社会不仅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对立与反差, 而且,城市的发展似

乎总是以乡村的消失为代价。

确实,就现代城市的功能属性而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

个方面:其一是聚集性。城市作为机器工业、社会化大生产和工人阶级的发源地,是人口、人才、科技、经济、知识、财富、问题、矛盾的集中地,可产生地域上的集聚效应和经济上的拉动效果。其二是中心性。城市作为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交汇处,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它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决定了它在一定区域内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支配和主导作用。其三是系统性。城市是个

以人为主体,以空间、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综合利用为前提,以聚集生产要素为目的的复杂的大系统;既有母系统,又有子系统。

它包括城市经济系统、城市社会系统、城市政治行政系统、城市文化素质、城市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各种矛盾纵横交错。其四是高度的集约化。城市的聚集性、中心性和系统性以及城市的其他功能,决定了它的高度集约化;进而形成通讯、交通、服务、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并且

可实现低投入与高产出,投资效益大大优于乡村。从而,在此基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建立起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制度,形成了丰富而悠长的心理习俗。它的一大特点,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对自然的依赖感甚至内化为人类生存意识的核心。而在工业社会中,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告别了那种宁静的乡村社会,而不得不步入一个快节奏、大变化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精神、思想、伦理,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使得城市文明遭到巨大的挑战,并因此也产生各种心灵的危机,带来现代社会的种种城市病。正如西美尔所指出的,“现代生活最深层次的问题来源于个人在社会压力、传统习惯、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面前保持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要求。”③而这一切,究其原因似乎也都与“城市—乡村”的二元结构有关,表现出现代/传统、个人/ 社会、先进/ 落后等一系列影响广泛的二元对立。

础上形成所谓的现代城市文明。但是,几千年来,传统所以,当今的世界,人们虽然可以看到很多仍处于偏远落后

甚至原始质朴生活状态的乡村,但是在人们的视野中看到更多的

还是那些高楼林立、现代技术广泛应用的各种都市。而且,随着

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出现了与西方后工业化潮流

相伴生的新的一轮城市化的进程,显示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社会的来临”。这种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迅

速。这种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不仅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

转化以及城市功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企图消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方面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城市化并不仅仅意味着都市化,不是以取消乡村为代价,相反,还要努力追求或营造出某种乡村的风味与情调。

事实上,自19 世纪以来,已有很多的艺术家借用诗歌、小说、绘画、影像等艺术形式反复进行着各种城市题材的创作,在

对于城市的专注与凝视当中,他们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于人类城

市化进程当中日新月异的景观的震惊,从不同角度对于城市化所

带来的文明危机进行不懈的审美批判。所有这一切,也都显示出

在“城市—乡村”的张力结构当中,人们究竟应该怎样选择与应

对?

三、追寻现代诗意:城市何为?

如前所述,既然城市是人为的,而不是自在的,那么,城市之于人的关系也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含于人与社会的内在本质及构成之中的;既然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进程体现出鲜明

的“城市一乡村”的二元对立,曾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城市病, 那么,对于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来说,人们究竟又应该做何选择呢?

因此,这里,我们似乎更应该追问的是:在一个技术空前发达的时代,人类的城市生存环境何以会陷入种种文明的危机当中呢?什么样的城市生态与环境才更能适合人们去找寻一种“现代的诗意”?

确实,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城市的建设已愈来愈显示出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就曾指出:“我们事实上是生活在一个由机械学和电子学的无数发明所构成的迅速扩张的宇宙之中,这个宇宙的组成部分正以一

个极快的步伐越来越远地离开它们的人类中心,离开人类的一切理性、自主的生存目的。技术方面的这种爆炸性发展,也引发了城市本身发生极其类似的爆炸:城市开始炸裂开来,并将其繁杂的机构、组织等散布到整个大地上。由城墙封围形成的城市容器, 的确不仅仅被冲破,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被消减了它的吸引力;

结果,我们目睹了城市的优势在某种意义上退化为一种杂乱无章和不可预知的状态。简单地说,我们时代的文明正在失去人的控制,正在被文明自身的过分丰富的创造力所淹没。”④故而,事实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给现代城市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的同时,它又把整个社会都置于钢筋混凝土的环境当中,遮蔽了人类眺望自然的视线,阻隔了人与自然的感性联系。

所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使得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科层化倾向日益严重,各

种繁杂的机构和组织使得城市的管理和运作效率低下;使得整个

城市就像一架不停地运转的机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麻烦甚至带

来灾祸;现代城市人在享受物质生活便利的同时, 却并没有幸福

感的提升,反而在不断的炮制着永不餍足的欲求; 科技发展的日

益专门化使得大众更多地受到传媒的隐性控制, 甚至陷入蒙昧状

态而不知;对于自然的直接经验的丧失,使得人们的脑海中充满了舆论所导致的刻板偏见;以至于城市人类的情感也不可避免地被模式化或格式化。

何以致此?科技理性支配之下的现代城市之所以陷入危机

和困顿,其原因就在于科技不是万能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

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⑤价值理性的缺位应该正是现代城市病的病因所在。惟其“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合情合理。”⑥所以,现代城市病的根治,才在根本上离不开一种审美的观照、一种诗意的追寻。

城市,本质上是人为的,也是属人的。斯宾格勒曾经指出:

“只有作为整体,作为一种人类的住处,城市才有意义。”⑦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不只是一个感觉

和想象的对象,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寄情遣性之所。他们离开这座城市叫“外出”,而回到这座城市叫“归来”。在他的心目中,这就是他的家。而且,这种“家园”意识

应该成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所有居民的“集体无意识”。故而,城市之于市民,才不只是街道、桥梁、建筑、广场,而是有血有肉、可触可感的机体。而且,这种可感可触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正是这种日常化的感知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千千万万个神经末梢,这座城市也才足以成为一个活的生命体。

刘易斯?芒福德在广泛揭示了城市的社会功能的同时,更明

确指出,城市本质上是由空间、时间、意识和价值观构成的一种文化的象征。城市不仅是一个文化的容器,更应该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最优化的城市模式应是关心人、陶冶人。“城市不仅仅能用具体的形式体现精神宗教,以及世俗的伟力,而且城市又能以一种超乎人的明确意图的形式发展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初它就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宇宙,是实现人间天堂的一

种途径,现在城市就更成为一切可能事物的集中代表。理想国是

城市的起源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⑧从而,正

如同一个人,一座城市也不能缺少其理想和精神。这种理想和精

神实质上也就是一座城市之“魂”。从古老的城市遗址到现代的

市民街区,从文物古迹到旅游胜地,从市井商埠到商业大街,从

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甚至包括作为

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比如作为现代大都市的香港、深圳,

先前都是海滨渔村),都有可能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成

分。它们是形成一座城市自己的性格、构建自身文化传统所不可

或缺的精神血脉。所以,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无疑需要超越传统

“城市一乡村”的二元对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有可能

实现其审美理想的建构与现代诗意的追寻。正如刘易斯?芒福德

在其《城市发展史》中所指出的:人类“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

这种秩序须能包括社会组织的和个人的, 最后包括人类的全部功

能和任务。只有构想出这样一种新秩序, 我们才能为城市找到一

种新的形式。”⑨

四、城市意象:体验之道

正如同艺术创造的根本就在于建构意象、经营意象,对于现

代城市的经营与其城市文化的建构来说,也无疑需要从城市意象的营构开始。

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意象”呢?凯文?林奇教授基于其城市设计理念认为,所谓“城市意象”,是基于城市与人的关系, 而专指由于城市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其实,早在“二战”之前,德国的本雅明也就利用“在城市街道上游荡的人所收集的意象”来描述城市,从其日常生活的流动易逝、复杂多变当中来领悟和感知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⑩

确实,鲜明的城市意象反映了生活于其间的人们对自己城市文化、城市形态的主观感知。“城市意象”可以说就是落在人们心里的关于城市的整体素描。“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

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城市规划师渴望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因此他感兴趣的是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 可见,城市意象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或者说,所谓“城市意象”,也就是人对于一座城市的外在形态乃至内在精神气质的整体的心理感知。

因而,在林奇看来,从城与人的关系出发,一座城市的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可意象性”( legible )。所谓“可意象性”,也就是指城市形态中

所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体验的特性。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外显的,可读或是可见的)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人们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这种城市具有高度连续的形态,由许多各具特色的部分互相清晰连接,能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和熟识。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诸如其中的意蕴或表现力、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形态的可意象性也就成为人与城市关系的核心,即一个城市可感知世界的个性和结构的需求。

就城市意象的构造而言,林奇曾提出:路径、边界、区域、标志物、节点等作为城市意象的五项主要的构成要素。其中,既

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环境的,又有文化的。总起来说,

城市意象主要是由城市的个性 (identity )、结构(structure )、 意蕴(meaning )等三个层面所构成。具体说来,首先,一个可 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 即与其周围事物的可区别 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 唯一的意义。 其次, 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人们以及物体与物 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 最后, 这个物体必须为人们提供 实用的或是情感上达到意蕴, 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 但完全不 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在纽约、 曼哈顿岛天际线的意象可能代 表生机、权力、颓废、神秘、混乱、伟大,或者是其它什么,但 在任何情况下这些轮廓分明的图像都体现并加强了这种意蕴。 即 使城市形态能够很容易地互相仿照, 但其各自的意蕴总是完全不

同的。

符号构成了别有风味不可重复的城市特色。 惟其如此, 一个城市 的意象, 才成为专属于一个城市自身的那些特定的文化符号。 也因此而成为人们解读城市、 表达其城市文化提供了最佳的切入 点。例如,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符号,罗马的城徽是母狼哺婴之 图案。相传古代特洛伊为希腊所败, 特洛伊王子逃到今之意大利 地方,便是罗马人的祖先了。后来罗马王帝传至西尔维娅,被叔 父篡位, 害死西尔维娅, 并将她的两个儿子装入筐里扔到台伯河 中,有幸的是筐被水冲到岸上,竟被一只母狼所救,哺养长大后

子叫罗慕洛, 为争城名而将另一子雷默斯害死, 自立为王, 并在台

伯河边建城,即罗马城,一直延续至今。罗马城的故事, 令这座城市增加许多感情色彩, 更使得这座城市富有团聚力, 构 成了令人印象强烈的城市意象。后来,从公元初开始,随着罗马 这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罗马城也就大量地建设。 这些建筑物虽然 经过许多次的战乱的破坏, 经过两千年的风风雨雨, 虽然已显残 缺与破败, 但它们毕竟还是以原物留存至今。 罗马废墟上的那些 断垣残壁,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更显现出种种历史的情态,令 人感慨不已。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这些历史的 残迹中, 演绎出许多新的罗马故事。 正是这些意象和叙事承载了 数千年的罗马历史。今天的罗马人十分懂得这些残破形象的价 值。它们不仅是历史的,更是一种鲜活的情态与意象。他们宁可 欣赏这些断柱残垣,也不愿将它们毁掉,建造新的高楼大厦;也 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罗马绵延悠长的精神血脉。

而地标(Landmark ),也是林奇教授的城市意象的五要素之

,对于城市意象的建构以及城市的识别通常也起着十分关键的 作用。但每个城市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符号, 正是这些各有特色的 其中

是,凯文?林奇将地标性建筑的作用更多地局限于物理和生理上的识别,而忽略其社会文化意义。法国哲学家亨利?勒菲弗曾指出,那些纪念碑式的、雄伟壮观的标志性建筑所体现的是一个由网络覆盖的巨大的社会空间的会聚点。标志性建筑总是体现和灌输一个浅显易懂的信息,它说出了它想说的一切,同时也隐藏了更多的东西。标志性建筑就其性质而言,可以是政治的、

军事的、甚至还可以是极端的法西斯主义的。它们往往能够标示

出表面迹象之下的、宣称自己表达了集体意志和集体思想的权力

意志和权力独断。就巴黎而言,法国人总是以这座美丽

的巴黎城市而自豪。那么,构成巴黎的城市意象是什么呢?是巴

黎圣母院,雄狮凯旋门,艾菲尔铁塔,抑或塞纳河,香榭丽舍大

街?其实巴黎的城市意象也许正是这些诸多具体物象的综合,是

一种合成的意象。浪漫派文学家雨果曾把巴黎圣母院比作为用石

头写成的“法兰西历史”;而凯旋门的壮观景象,不仅能使我们

联想起拿破仑及奥斯特里茨战役,而且更能使我们联想起法兰西的历史,它明显继承了古罗马的传统,从罗马的铁达时凯旋门到这座雄狮凯旋门,构成了法国人至今仍引以为自豪的一段光荣历

史。

相对于古老的罗马和巴黎而言, 纽约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这

里摩天高楼林立,经常被人称作为“水泥森林”。但是,这也正构成了纽约独特的城市意象。当然,纽约的“水泥森林”常被人

抱怨缺少人情味。然而,在一个资本至上的时代,纽约也正是以

其繁荣的贸易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景观, “金融风暴”之前的华尔街、时代广场等无疑都成为纽约标志性的城市意象。

凡是初到纽约的人,多有两个心愿,一是到世界贸易中心的顶层, 一览“水泥森林”的全貌,二是到哈德逊湾目睹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前者是商业的、时代的文化标志,后者更是一种坚韧而自由的美利坚精神的生动体现。此二者的结合就构成了纽约这个城市所不可或缺的意象情态,而且主要是以标志性的建筑符号将其呈现出来。

而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悉尼歌剧院几乎成了悉尼的唯一的经典意象。这个似白帆又似贝壳的形象,它还有个民间故事相伴, 所以更是悉尼城市情结的演绎了。相传这里从前有一位贫苦的孤儿,从一条大鱼的嘴里救出了一条小鱼,其实这条小鱼是鱼的精灵。它为了报答拯救之恩,于是它送给这个孩子十个贝壳,说只要把贝壳放在病人的胸口,病痛就会立即消除,周

围的人们都为之高兴。但是不久这个消息被当地的酋长知道了,他便派人来抢这些神奇的贝壳。孩子为了保护贝壳,带着贝壳跳入大海。后来,

在海滩边忽然出现了十个巨大的贝壳,当人靠近它们时,都会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来,酋长又派人再来抢这些贝壳,不

料它们变成一条张着白帆的船,向海上驶去,酋长只好望洋兴叹了。由此,这十个似白帆又似贝壳的建筑形象,正因为有着民俗文化的浸染,所以也就显得更具情态,也越发神奇,作为悉尼城市的标志性意象而名扬天下。

从一种“城市一乡村”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看,乡村生活总是以同样事件无休止的重复为其特征,而城市则是多样性、兴奋、创造力和机会的中心。因而,乡村是属于传统的、时间性的,城市则是现在的、空间性的。其实大谬不然。城市固然是属于具有

不同嗜好和追求的人们摩肩接踵的地方,同时也是人类大多数重大成就和重要思想产生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城市,也有其

悠久的故事和传说。所以,人们对于环境及传统的记忆更是构造城市意象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人对环境与传统的心理意象往往构成人们常常拥有的一种集体记忆。因此,关于城市环境与传统才不仅含义丰富,还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意象体验。比如,雅典卫城洋溢着悠久的文化和宗教历史,雅典人用神的名字命名和划分每一块区域,甚至每一块石头。很多城市在近代文明中简直就是圣地,比如中东的耶路萨冷、罗马的梵蒂冈和中国的拉萨等。这些城市中充满着名字、回忆、独特的形式和神圣的地方。诚如林奇教授所言:

事实上,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 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

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和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

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林奇《城市意象》,第五章)

所以,似乎任何一个城市,都必然存在着由许多人的意象感知复合而成的公众城市意象,或者说正是由此一系列的公共城市意象,而显示与感应着城市的呼吸与脉搏。它们代表着一种秩序、

种传统、一种意义。城市意象的营构与体验,或许可成为现代城市摆脱经济效益、技术理性至上的一条自我救赎之道。

五、诗意栖居:审美的救赎

城市意象的营构与体验,并非仅仅意味着城市的可感可触,

而更重要的是,城市之于人,还应该是可游可居的。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实现海德格尔所谓的“……人诗意的栖居……”的境界。

那么,究竟何谓“诗意的栖居”?有学者在解释海德格尔的

这一命题时认为:“’人诗意的栖居’也就是’人劳作地居住在大地上’,即’人技术(巧)地居住在大地上’,’人自由地居

住在大地上’。”将“诗意的栖居”分为三个层次:从“劳作” 中获取“技术”,再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由”。其实这样理解难免有些强作人意。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和宗教的全部问题都是关于存在的问题,但存在是不可定义的。他说:“存在的不

可定义性并不是叫我们取消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而是逼使我们去正视它。”为了探索人的“此在”存在,海德格尔建构了以

“世界”和“大地”为核心概念的“生存空间”。他认为,过去

把人的生存空间理解为人与神的二元结构是错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天、地、神、人共存共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的存在应该是诗意的,而不是技术的。他坚决反对技术对人的统治,

反对把技术作为度量事物的唯一尺度。他认为,技术形成了专制,

把世界变成了加工对象和统治客体,满足并开发了人的无限增长的欲望。现代科技的表达特征是单一性、精确性和高度理性,它把原本鲜活丰富的语言形式化和数学化,导致语言生命力衰竭, 畸变成理性工具。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是人的存在的家园,而

非理性工具。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命名和召唤, 因此语言应该是诗 意的,而不应该是刻板僵硬、没有温度的。诗意语言召唤人,使 人的存在得以显现, 变得清澈透明而富有诗意。 由此他尖锐地批 判了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 认为技术的泛滥和工具的滥用使人丧 失了诗意语言,从而丧失了“诗意的栖居”。

‘在一个贫乏的时代里,诗人何为?'荷尔多林如是提

问。”海德格尔深沉地引述了荷尔多林的这一追问。确实, 世纪以来,我们处在一个“上帝缺席”、“诸神隐退”的时代, 甚至一个哲学贫困、世风日下,人文精神坠落、衰败,高品位审 美贫乏而物欲横流的时代。 由于商业文明本身的弊端, 由于一味 的刺激和撩拨人的感官享乐和虚荣满足的追求,而将人们的勤 奋、竞争和创造引入了歧途。竞争将变为恶性竞争,创造活动将 变为不顾社会效益的标新立异, 勤奋也深深打上了狭隘自私的极 端个人主义的特征。 长此以往无疑会导致各种社会危机、 导致人 际关系紧张, 人类不仅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 也谈不上与自然保 这一命题,乃是哲人们针对此一情形而提倡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 生之道,也是人类关照、 修筑自身内心精神家园的一种生活态度。

某种意义上也正可以视为人们在城市意象的营构与体验当中走 向“和谐城市”创建的一条审美救赎之道。 如前所述,林奇所谓的“城市意象”其实也就是人们对于 个城市空间的诗意体验, 因而, 林奇所关注的更多的还是美国城

市的视觉品质。也因此,对于人类居住来说,“诗意的”标准, 最重要的当然也就不止是城市的经济品质, 而是一个和谐、 自由 的生活空间。 这种审美化的城市空间的营构, 一方面固然离不开 经济及技术品质的保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要真正做到

以人为中心”, 在人与自然、 个人与社会的亲近与和谐之中追 求每个人的自由与自适。

比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人们曾迫切希望从高效运作 的经济体系和日益全球化的城市地位来获得可观的经济成就。 所 以,一些巨型的标志性建筑在许多城市拔地而起, 它们不仅仅成 为一个城市意象的符号表征, 同时也体现了这个城市集体意志的 幻影。比如,集中在浦东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型建筑群,特 别是 2010 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很明显地都成为了改 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的招贴画以及即将作为全球化城市的20 持可持续性的和谐共生与发展。 可以说,“诗意的栖居”

符号

表征。其实,就普通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及传统记忆当中 上海的“城市意象”是否就是这些呢?那尊题为“城市意象” 的雕

塑作品是否会引发某些上海人的心理共鸣呢?

确实,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人类运用身体和感觉器官对 环境的认知或空间定位更是受到了有力的挑战。 美国著名的文化 批评家詹明信对此有过深入的阐释, 他曾结合自己对洛杉矶市中

心的鸿运大酒店( The Bonaventure Hotel 验,写道:“当你浸淫其中(酒店的空间),就完全

失去了距离 感。使你再不能有透视景物、感受体积的能力,整体人便融进这

,关于 ,波特曼设计)的体

样一个超级空间中。至此,空间范畴终于能够成功地超越个人的

能力,使人未能在空间的布局中为其自身定位;一旦置身其中,

我们便无法以感官系统组织感知我们四周的一切,也不能透过认

知系统为自己在外界事物的总体设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方向。人

的身体和他的周遭环境之间的惊人断裂,可以视为一种比喻、

种象征,它意味着我们当前的思维能力是无可作为的。在当前的

社会里,庞大的跨国企业雄霸世界,信息媒介透过不设特定中心的传播网络而占据全球;作为主体,我们只感到重重地被围困于其中,无奈力有不逮,我们始终无法掌握偌大网络的空间实体, 未能于失却的迷宫里寻找自身究竟如何被困的一点蛛丝马迹。

何以如此?詹明信进一步总结道:“所谓疏离的都市,归根到底, 乃是一个偌大的空间,人处其中,无法在脑海中把他们在都市整体中的位置绘制出来,无法为自己定位,找到自我。”让人回归自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方位,方有可能在城市中安身立命,否则, 这个城市对于我来说,就是异己的,外在的,疏离的。

再比如,在现代都市,汽车、通讯等都业已成为城市意象构成的最为显著的一部分。或者说,它们业已成为一种十分显赫的消费文化。单就城市与汽车而言,二者之间历史的结缘虽然还并不悠久,但是,城市文化却因为汽车而出现日新月异的改变。所

以,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汽车的消费不仅顺应了同时

更融入到城市的整体意象当中。如果说,城市的机体离不开道路、

街区、广场,它们构成了城市的骨干和血管的话,那么,以汽车

为代表的交通工具便是流淌在城市血管的源源不断的血液。 林奇 教授也曾指出:

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交通、 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 普通人的愿望、 欢乐和社区的感觉

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 个性鲜明, 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 因此才能成为一处真

正的场所。(林奇《城市意象》,第四章)

其中,不可忽视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正是作为现代城市的 人们所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的管道, 重新编织并开拓了人们的生 活空间。

六、结语

现代城市文明, 人类迫切面临的问题应该是, 如何重返“诗 意的栖居”?在摧枯拉朽的技术面前, 更需要重建一套相对稳定 和弹性的社会体制, 以抚慰现代城市人苍白而浮躁的心灵。 事实 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感性又具有理性, 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 有社会属性一样, 人类文化也同时包括着科学与人文、 技术与艺

术,人类的精神取向也包含着现代与传统, 特别是在“城市—乡 村”二元结构当中, 诸如此类都相互依存且相互补充, 了城市意象体验

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故而,只有让灵魂赶上 技术的脚步, 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相融合, 才能实现人类与 世界之间的“诗意地栖居”。

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林奇(Kevin Lynch )教授曾提 这里 由此构成

出“城市意象”的概念,并著有《城市意象》一书。在该书中,

凯文?林奇不仅就“城市意象”的范畴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而且更主要的“城市意象”为核心范畴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②[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1 页。

③[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费勇等译《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见《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年版,第187 页。

④[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

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第36-37 页。

⑤[美]爱因斯坦著,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2页。

⑥刘小枫《诗化哲

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

85 页。

⑦同②,213 页。

⑧同④,33-34 页。

⑨同上, 2 页。

⑩Buck-Morss , Susan.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译《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0 页。

同,第66 页。

迷失在城市意象中读凯文_林奇的_城市意象_

迷失在城市意象中 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濮波 一 在《城市意象》一书里,凯文·林奇以宏大的视野,剖析了在城市的建设中,营造城市意象的重要性与可变性。而且,最为珍贵的是,林奇是在五十年前(1960年首版)提出这 些观点的。五十年后的人们,仿佛已经经过了时代建设的大潮流,在都市里享受着现成 的城市景观。在建筑师事务所里,各种规划软件层出不穷,似乎现代城市意象已经成了 随手拈来的事物。我们动辄说栖居在诗意里啦,在水边安家啦等等,那些重要的城市意 象和街道、边界、标志物一道扮演着角色……我们被亲近或者疏离。似乎我们是天生的 对城市意象敏感之人。但,对不起,这本书要告诉你,最早提出城市意象的是建筑学教授 凯文·林奇。 因此,无论时代怎样演变,有一点是共识: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四十年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 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①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把可见、可忆、 可喜的城市区域意象化,赋予城市视觉形态以醒目与新颖,是一种前卫与慧眼独具。也 可以想见,有了城市意象的理论,等于为像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在60 年代开始的大刀阔斧建设时期,进行城市景观的再造和有序梳理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 的依据。 这是一本客观之书。处处呈现一种观察的细腻和角度的真切,如在“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这章的“意象特征”一小节中,林奇观察到:“对波士顿个体意象的研究表明,它们 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对一个元素,由于观察者相对‘度’的不同,也就是他们 对元素细节涉及程度的不同,意象也不尽相同。”这就像戏剧中谈论观演关系,就像彼 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里谈论戏剧空间,可以被随时营造,而这又取决于舞台上的几 个关系。同样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的著作,一个戏剧家和一个建筑学教 授,不约而同谈到了度(程度、向度、角度)与动作的关系。在接受的美学家伽达默尔这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pdf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 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将对城市 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 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 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 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道路作为城市物化 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 空间体系。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 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 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 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 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 构。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在人 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性的存在一项就是人们对城市感知的 重要源泉。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城市节点是城市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联结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城市意象的 汇聚点、浓缩点,有的节点更有可能是城市与区域的中心及意义上的核心。节点往往成为城 市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林奇把节点视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处于转换处,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 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的连接点和某些特征的集中点。比较其他城市意象要素而言,城市节点是一个相对较广泛的概念,节点可能是一个广场,也可能是一个城市中心区,城市节 点是作为城市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处。 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 简单无知元素”。它作为一种地标,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经常用作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 索,当一个城市的某一人工物体被公认为城市标志性建筑时,这个标志就已成为一个空间结 构系统,它与其他要素“在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中构成一个集合体”。另外城市标志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doc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浅析《城市意象》 1.书籍简介 《城市意象》是一部影响了世界各国城市设计的理论著作,它的作者凯文.林奇是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奇的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 《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 ,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 ,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凯文·林奇在这本书中首次将环境心理学引入其中,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以上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2.内容概述 书中所说的城市意象,可理解为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林奇对这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感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种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的功能,是城市迈向内在意蕴表达的重要的第一步,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基于这种观点,林奇进一步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的提出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也是我们在目前城市设计中关注的基本要素。 林奇将五要素称之为充当城市设计的标准元件,在详细分析这五种元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使每座城市都有其本身的可意象性。 3.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在城市意象中,林奇关注的是城市的视觉品质。在组成这些视觉品质的环境意象中,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元素尤为重要。提高城市的可意象性就是使它在形象上更易于辨别和组织。城市区域组成,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感知中的城市意象 [摘要]本文介绍了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的背景和概要,对书中提及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指出了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城市设计 -----王梆,《映城志》 1 概要 “至少在过去20多年中,林奇关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影响力一如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1]著名学者夏铸九如是评价凯文.林奇,由此林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贡献可窥见一斑。凯文.林奇——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凯文·林奇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城市设计产生很大影响,他的著作被译成各种文字。他撰写过不少著作,如《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City)、《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好的城市形态》(The Good City Form)等。此外他还有大量城市设计实践。 其中《城市意象》是林奇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该书也是后现代时期一部的传世名作。《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 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林奇通过多年细心观察和群众调查,对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3座城市作了分析,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path)、边缘(edge)、地域(district)、节点(node)和标志(landmark)五大组成因素。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identity)。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space)、结构(structure )、连续性(continuity)、可见性(visibility)、渗透性(penetration)、主导性(dominance)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建筑环境心理学 南京城市意象

南京城市意象——足下的记忆 足下的南京 南京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一个上千万市民和无数房屋的集合;或是法国梧桐下斑驳的树影;又或是夫子庙五花八门的小吃........ 城市是由人和物的各种关系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一个真实的可以被称之为城市的集合需要上述的这种可识别性(identity),这种可识别性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特点和标识,更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提供归属感的源泉。各式各样的事物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城市集合,正如各种不同的要素促生了南京的城市意象。 我们小组沿着中山东路,这条可以称得上是南京城主要干道的道路,来寻找大家意识形态中的南京。 城市意象的形成 自然因素:无形因素气候条件 有形因素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山体河湖,植被树种 人文因素:物化因素:城市结构,凯文林奇城市五要素(道路,边界,节点,标志,区域) 非物化因素:心理结构,制度,历史,语言,宗教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决定了南京城的可识别性。 a.气候因素 b.地理区位 c.历史及心理结构

d.道路系统 道路。这是一种渠道。观察者习惯地、偶然地或潜在地沿着它移动。它可以是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这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沿着这些渠道,他们观察了城市。其他环境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相联系。---------------------------------------------by 凯文林奇 同样是由古城发展而成的城市,中山东路作为南京道路的代表并不像是北京的道路那样夸张的尺度,也不想苏州老城区那样狭小,因为城市空间结构成组团式跳跃分布,因而城市具有宜人的尺度和出行距离,自行车作为南京的日常交通工具,自行车道随处可见。最令人影响深刻的是南京道路旁的法国梧桐。不仅仅是因为那南京的气候地理条件适于法国梧桐的生长,更是因为民国时期南京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都是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使人与历史,人与城市,城市与人发生关系,提醒人们南京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市民对南京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例如南京老城最早的主干道中山路,它联系着明故宫,总统府,中山门,新街口等重要的城市标志或区域,各种要素沿着它布置或与它相联系。 e.边界 边沿。这是不作道路或不视为道路的线性要素。 是两个面的界线,连续中的线状突变。如:河岸、 路堑、开发区的边界、围墙等。这是横向的而不是 纵向的坐标。也许是一种屏障,当然多少会有些贯 通,但使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分隔了。它或者是 一条缝,或者是一条线,两个区域以此为联系。虽 然边沿不如道路的控制性强,但对多数人来说仍不 失为一种重要的构成特征。尤其是在把一般化的区 域联系起来时,它具有水道和城墙构成城市轮廓线 所起的同样作用。 ---------------------------------------------by凯文林奇 说到边界,即会想到内外,轮廓,隔离。而说到南京的边界,即会想到南京的古城墙。南京的古城墙修筑于明朝,当时作为古代军事的防御设施,历代的都城都在城墙之内,由于年代久远和早期的规划方略,南京古城墙保存的并不完整,如今,宫城、皇城、外郭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依然屹立。所以,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当然,如今的城墙早已不是为了作抵御外敌只用,而是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而存在,甚至是城市象征。 f.区域 主要指的是城市中中等或较大的部分,是两度 范围的。它在观察者心理中产生进入“内部”的感 受。它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般是从内 部观察的,如能在外部可看到,也可作为外部的参

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一、城市意象概念 1、城市意象 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这一认识过程、形成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称为感应地理学[1]。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文索就提出了感知研究的方法[2]。此后,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知环境的研究迅速展开。城市意象空间(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也就成为人们研究感知环境的新切入点,是城市地理学,尤其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城市意象的应用 1、初步调查获知城市意象 意象调查一般是基于林奇的五要素分析研究来进行的,也即对某一具体城市的通道、边缘、区域、节点、标志一一划分,进而分析各要素在该城市中的作用及城市未来发展应加强的因素,可以为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城市意象提供基础,作为城市设计的参考。 (1)通道(path)。是观察者习惯性地或偶然地沿着它移动的路线,如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 (2)边缘(edge)。是不作为通道或不视为通道的线性要素。如河岸线、铁路路基、围墙、开发区的边界等。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这个书名第一次看到就有一种莫名的好奇感,今天终于把它阅读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我还是不能理解,但是还是有那么点自己的小看法,希望与前人所留下的资料更好的结合,不仅用以增添自己的见识,还可以领略其他人对于这本书的见解。 凯文·林奇在书中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的城市意象做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他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在研究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物,这些元素在城市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的读书笔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书中主要着墨的城市意象中的五个元素进行简单阐述,也就是大致的记录下书中对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的理解;第二部分是选取别人根据这本书的分析方法对苏州进行城市意象的分析与研究,希望与书中内容可以相结合,更好地帮助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城市意象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是观察着习惯、偶然或者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者是铁路线,其他的环境元素也都是沿着道路而展开布局。道路作为重要的城市意象,具有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可度量性的特性。道路的连续性是因为道路的可识别性,包括流线通常、宽度连续和景观的连续。道路的方向性就是在某一方向上累计的规律渐变,沿线的两个方向可以快速区分;延伸的曲线也是一种渐变,是在运动方向上的稳定变化;起点和终点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够将城市连接为一个整体。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如山、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城市边界让人产生新的感觉,城市边界表现着文化的分野。边界的特点有:可见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一定意义上,大多数人都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道路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位,这一点似乎因人而异,而且与特定的城市有关。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1主题的连续性,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如空间、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等;2社会意义对社区构造也十分重要。区域的边界:边界限定区域,增强其特性,但他们无法构成区域。区域的外向和内向:外向的区域向外与周边的元素连接在一起;内向的区域,只是自身存在,很少与外部城市发生联系。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Kevin Lynch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Kevin Lynch/凯文林奇 Lynch, Kevin, 凯文林奇, 意象, 要素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当然,有许多节点,既是交接点,有时汇聚点。节点的概念与道路有关,因为汇聚点通常就是道路枢纽,是旅途上各种故事集中发生的地方,类似地,节点也与区域的概念有关,因为核心点通常就是地区的焦点,是它们的磁力中心。无论何种情况,几乎任何一幅意象图中都会有节点标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就是主宰全局的特征。 5.地标地标是另一类型的参照点,只是观察者身处它们外部,而并不进入其中。它们通常是一些简单定义的实物:建筑、标识牌、商店或山峰。它们的作用是从一大堆可能对象中挑选,突显处一个单独的元素。有些地标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通常可以越过较小的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处看见它们,这就是中心辐射的参照物。它们也许就在城市内部,也可能远得足以成为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种活动恒久的指示符,譬如奇特的孤塔,金色的穹顶,或是巍峨的山峰。即便是运动的点,比如太阳,只要运动足够慢,并有一定的规律,也可以用来

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空间和意象元素分析研究

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空间和意象元素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兰州城市特色,将林奇(Lynch,K)的5 类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细分,并转换为地点场所意象元素,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照片辨别以及认知地图对兰州市民进行城市意象的调查,得出兰州市的公众意象图:以南北向天水路、皋兰路-金昌路-城关黄河大桥-大桥北路,东西向东岗路-庆阳路-西津路-西固路等道路及黄河为骨架形成的网格状城市空间意象图。功能分区、行政区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总体城市意象空间结构,黄河、白塔山和五泉山却起到了边缘要素的功能。总的来看兰州市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群体意象即“公众意象”。关键词: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认知地图;意象因子;意向元素 1 理论基础 在城市意象研究中,美国凯文·林奇(Lynch,K)开创性的把意象拓展到城市研究领域当中,在城市规划人性化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60 年林奇(Lynch,K)的《都市意象(The Im- age of the City)》一书是城市环境意象研究的里程碑。林奇认为,所谓城市意象,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1 ]。他成功把环境心理学的观念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提出城市具有可意象性,并存在一个公共的意象——“公众意象”,通过室内录音访谈、选择照片、绘制草图、室外验证等手段,探测出人们心目中的城市意象,通过分析、归纳、证明城市的可意象性及公众意象的存在,进而总结出城市意象的各个元素,归纳为区域(district)、道路(road)、边界(edge)、节点(node)、标志物(landmark)五种意象元素。并通过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的调查研究,以及不同城市的居民对不同城市的意象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的居民关心共同的主题,进而说明城市意象五元素对居民意象的影响。 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在林奇之后,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1970 年Appleyard D 对城市居民意象地图类型进行实证研究,他将路径主导型地图分为段、链、支环和网 4 种子类型,将空间主导型地图分为散点、马赛克、连接和格局 4 种子类型[2];1978 年Golledge R G(1978)对城市居民感知阶段的研究,认为城市感知地图随时间变化分为3 个阶段,即联接发展阶段、邻里描绘阶段和等级秩序阶段[3]等。 目前国内对城市意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大多是以凯文·林奇(Lynch,K)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进行研究。1993 年李郇、许学强对广州市意象空间分析研究提出了规划建议[4];2001 年,顾朝林,宋国臣对北京城市意象空间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5];2003 年徐苗提出了城市规划师在营造城市意象时,应从区域性的群体意象需求出发,创造出鲜明有活力的可读的现代城市意象[6];2006 年冯维波,黄光宇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进行了分析评价,解读并评估重庆市景观的优劣、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高低[7];2008 年费一鸣,叶梦对苏州城市意象解析研究,以时间的纵向轴解析苏州的意象元素[8]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56 份认知地图调查及396 份调查问卷,对兰州市城市意象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重点分析城市意象空间构成要素,并概括了兰州市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Kevin Lynch/凯文林奇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 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 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

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 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 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 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凯文.林奇()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在人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

课件城市意象--解读.doc

《城市意象》解读 读后感 初读《城市意象》,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但是当时研究生学位课程很多,外加上各种各样的课程作业,似乎也无心安静下来好好读几本书,即便是小说情感、历史故事类读物,也只是蜻蜓点水,品味把玩而已。那么对于《城市意象》,更是如走马观花般应付过了自己的心里歉疚感,最终还是没能理性的思考和解读。研二的自由度可以说在读书期间应该是空前的,外加带有应付毕业论文的目的性和自己作为研究生的虚荣心,再读本书,也就多了一份专业态度和使命感。 通读《城市意象》,作者站在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通用过实例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各阶层、各行业等的城市使用者的探访与交流,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性以及城市设计五元素。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给出了城市设计导则性方法,并罗列大量的可触性或可视性等元素,进一步阐明了基于社会学或经验主义的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城市意象》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即“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在此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但是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我们容易发现: 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关于这一点,书中也有相应的提及)。所以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专门给出关于的分类的论述:书中这样提到:“如果以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程度进行分类,那么分组越细致,意象相似的可能性越大。每个人创造并形成自己的意象,但在同一组人群中,成员之间的意象似乎能基本保持一致。” 但作者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城市规划师渴望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因此他感兴趣的是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 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 2、客观被意象的事物,存在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无论是在人们的精神审美方面,还是在人们对日常的物质需求方面,这一命题总是成立。 那么,对于城市设计中运用的客观元素的可意象性似乎也应该存在动态的可变化性格。在此基础上,如何综合城市使用者对城市的审美与感知形成一个城市的群体意象,如何提炼并塑造城市各元素相对稳定的意象特性就成为我们在城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感受和领会报告如下。 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的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这就称为“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

道路中的城市意象

道路中的城市意象——解读南宁市星光大道;阅读《城市意象》一书,对观察者与城市意象之间的关;城市意象的形成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这五大要素在研究城市形态中具有相互关系,它们的存;根据以上对《城市意象》一书的认识,我对城市意象中;一、强化道路在城市中的重要意象特征之一:可识别性;可识别性是道路在城市中的重要意象特征之一,从书中;但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星光 道路中的城市意象——解读南宁市星光大道 阅读《城市意象》一书,对观察者与城市意象之间的关系有较深的感受。意象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其形成包含了观察者大部分的主观感受,“是观察者与被观察着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书中有一段话提出了意象的概念: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的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因此,意象是观察者在观察城市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城市中各个要素的主观感受。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联系性强调了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那么,如何认识城市形态,观察者便要从塑造城市形成的各个元素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意象特征入手来研究。 城市意象的形成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即:1)道路:城市综合体中最常见、最可能的运动线路网络。它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是城市整体赖以组织的最有效手段。2)边界: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参照作用。3)区域:相对大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特征,人们在内部识别它,并偶尔能充当外部参照物。4)节点: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焦点,是一

城市意象

一、城市意象五要素 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1、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2、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 3、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在人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性的存在一项就是人们对城市感知的重要源泉。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4、城市节点是城市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联结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城市意象的汇聚点、浓缩点,有的节点更有可能是城市与区域的中心及意义上的核心。节点往往成为城市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林奇把节点视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处于转换处,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的连接点和某些特征的集中点。比较其他城市意象要素而言,城市节点是一个相对较广泛的概念,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Kevin Lynch∕凯文林奇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 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 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 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 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一一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 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 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 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 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 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 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一一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 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 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 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 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 当然,有许多节点,既是交接点,有时汇聚点。节点的概念与道路有关,因为汇聚点通常就是道路枢纽,是旅途上各种故事集中发生的地方,类似地,节点也与区域的概念有关,因为核心点通常就是地区的焦点,是它们的磁力中心。无论何种情况,几乎任何一幅意象图中都 会有节点标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就是主宰全局的特征。 5?地标地标是另一类型的参照点,只是观察者身处它们外部,而并不进入其中。它们通常是一些简单定义的实物:建筑、标识牌、商店或山峰。它们的作用是从一大堆可能对象中挑选,突显处一个单独的元素。有些地标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通常可以越过较小的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处看见它们,这就是中心辐射的参照物。它们也许就在城市内部,也可能远得足以成为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种活动恒久的指示符,譬如奇特的孤塔,金色的穹顶,或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