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三价铬钝化与六价铬钝化的区别
镀锌三价铬蓝色钝化液

镀锌三价铬蓝色钝化液它里面的三价铬可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哦。
三价铬相对来说比六价铬要环保得多啦。
以前呢,有些钝化液用的是六价铬,但是六价铬对环境不太友好,现在大家都在提倡用三价铬的钝化液,这也是在为咱们的地球妈妈着想呀。
1. 外观超美。
那蓝色的外观,就像是给金属制品戴上了蓝色的宝石一样。
它让镀锌后的东西看起来更加高档、精致。
不管是一些小的五金件,还是比较大的金属结构件,只要经过这种钝化液的处理,立马就有了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我就见过那种经过处理后的小螺丝,在阳光下蓝色的光泽一闪一闪的,可迷人了呢。
2. 防腐性能棒。
3. 环保友好。
刚刚也提到了,三价铬的环保性是它的一大优势。
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环保,咱们在金属加工这个领域也不能落后呀。
使用这种环保的钝化液,既可以满足生产的需求,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危害。
这就像是我们在赚钱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照顾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家园。
三、它的使用过程。
1. 准备工作。
2. 钝化处理。
然后就可以把物件浸泡到钝化液里面啦。
这个浸泡的时间可是有讲究的哦。
浸泡时间太短,可能形成的保护膜就不够完整;浸泡时间太长呢,又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一般来说,根据物件的大小、材质等因素,会有一个合适的浸泡时间范围。
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工人师傅来把握啦。
在浸泡的过程中,就好像是钝化液在和镀锌层亲密接触,慢慢地给它穿上那件蓝色的保护衣。
3. 后处理。
四、一些小问题和解决办法。
1. 颜色不均匀。
有时候可能会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这可有点影响美观呢。
一般来说,这可能是因为物件在钝化液里面浸泡的时候没有完全浸没或者是浸泡过程中晃动不均匀造成的。
解决的办法呢,就是要保证物件完全浸没在钝化液中,并且可以适当地进行搅拌,让钝化液能够均匀地作用在物件的表面。
2. 膜层附着力不好。
如果膜层的附着力不好的话,那这层保护膜就很容易脱落,就失去了它的保护作用啦。
这个可能是因为表面清洗不够彻底或者是钝化液的浓度不合适。
这时候就要重新检查清洗的流程,确保表面干净,并且可以调整一下钝化液的浓度,找到最适合的那个点。
传统六价铬与三价铬的利弊_1_

传统六价铬钝化工艺的优点与危害性六价铬钝化工艺有很多优点,如很高的耐蚀性,自我修复耐蚀性的自愈能力,蓝白、五彩、军绿色、黑色等颜色,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价廉。
、三价铬钝化的紧迫性欧盟于2003年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一项法令,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禁止2g1].2004年8月14日。
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正式出台,2005年8月13 这一法规将正式开始实施。
该法令是2002依据2002年欧盟的两个指令完成(WEEE)和《关于在电子ROHS),要求成员国确保从2006年月1日起,投放于市场的新电子和电器设备不包括含铅、汞、镉、六价铬、聚6种有害物质。
法令还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上生产和销CPU、主板机、鼠标、键盘、手机2005年8月13日以前,建立完整地分类、回收、复原、再生使用系并负担产品回收责任。
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必须在2004年8月13日后停止、三价铬钝化机理与组成传统六价铬的钝化膜是通过锌的溶解、铬酸根的还原以及三价铬凝胶的析出而三价铬膜层是通过锌的溶解形成锌离子,同时锌离子的溶解造成锌表面溶PH值上升,三价铬直接与锌离子、氢氧根等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溶锌过程:Zn+Ox(氧化剂)Zn2++Ox(反应式1)Zn+2H+ Zn2++H2(反应式1a)成膜过程:Zn2++xCr(Ⅲ)+y H2O ZnCrxOy+2YH+(反应式2)溶膜过程:ZnCrxOy+2yH+ Zn2+ xCr(Ⅲ)+ y H2O(反应式3)三价铬Cr(Ⅲ):钝化膜的主要成份来源,三价铬可取硫酸铬、硝酸铬、氯醋酸铬等。
氧化剂:产生锌离子,促使膜形成。
氧化剂用双氧水、硝酸盐、PH的会把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而夹杂于镀层中,从而使镀层含有六价铬,Mn、Sb、Mo、Ti、Fe、Co、Ni、和其它镧系稀土元素。
NO3-、SO42-、-PO43-、F-、Cl-、SiO32-、SiF62-、、RCOOH.、三价铬钝化技术的进展在锌上进行无六价铬钝化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主要采用三价铬钝2],目前这些无铬钝化体系虽然是无毒环保,但耐蚀性及外观没有六价铬满足不了普通五金件电镀要求,更不用说满足汽车部件电镀的高耐蚀所以无铬钝化的工艺未曾在工业上广泛应用过。
六价铬钝化 三价铬钝化 无铬钝化

六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无铬钝化一、六价铬钝化六价铬钝化是一种表面处理方法,适用于不锈钢,铬镍钢及一些铸铁及铜合金等材料,通过对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透氧性的覆盖膜,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
六价铬钝化的工艺较为成熟,处理后的材料表面光洁度好,具有较强的耐蚀性。
六价铬钝化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使金属表面获得更强的抗腐蚀性;2.六价铬钝化层颜色均匀且美观,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透氧性的覆盖膜;3.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但六价铬钝化也存在一些问题:1.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艺;2.六价铬钝化液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需要严格控制。
二、三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技术是利用三价铬生成活化膜为金属材料表面提供耐腐蚀保护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与六价铬钝化相比,三价铬钝化工艺更加环保,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更小。
三价铬钝化相较于六价铬钝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防锈方式。
三价铬钝化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能有效地减缓腐蚀速度;2.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小;3.能够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产品的寿命。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三价铬钝化还有待改进的地方:1.处理效果相对六价铬钝化略有差异,对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2.处理成本相对较高,需要经过一定的投入。
三、无铬钝化无铬钝化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钝化技术,主要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形成覆盖膜以达到耐蚀的效果。
无铬钝化技术在未来被认为是一种趋势。
无铬钝化技术遵循“无污染、无危害、无排放”的理念,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无铬钝化的优势在于:1.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小;2.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能够保护材料表面不受氧化和腐蚀。
不过,无铬钝化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2.处理成本相对较高,仍然需要进一步降低。
结语六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和无铬钝化各有优缺点。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发布时间:2008-09-12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三价铬钝化膜中六价铬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镀锌是提高钢铁抗大气腐蚀的有效方法。
但在潮湿的环境中镀锌层容易发生腐蚀,表面形成白色疏松的腐蚀产物或变成灰暗的颜色影响外观。
为进一步提高防蚀性和装饰性,镀层必须进行钝化处理。
过去人们一直采用六价铬钝化处理,六价铬钝化工艺成熟稳定,钝化膜耐蚀性高,具有修复耐蚀性的自愈能力,原料来源广泛且价廉,但由于六价铬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欧盟RoHS规定禁止使用。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三价铬钝化液产品,替代六价铬钝化处理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其耐蚀性和装饰性已达到或超过六价铬钝化液的钝化效果。
我司于2011年在宝强、华裕螺丝中均有发现:三价铬彩锌在电镀过程并没有有意图添加六价铬,也没有过程污染的存在,在刚电镀出来的三价铬彩锌产品,用水煮法定性分析也未检测出有六价铬。
但将产品放置15天以上时,一般会发现有微量的六价铬存在。
随着时间的增加六价铬的含量会有所增加。
放置到6个月时,转化趋于稳定。
这时六价铬含量约为20ppm~50ppm左右。
经过我司众多的对比与考察,以上现象为电镀行业的普遍现象。
目前常用的三价铬彩锌钝化用药水都存在这种转化现象,只是转化的时间或长或短,转化的程度或轻或重。
本文探讨了钝化液温度、pH值、钝化时间、钝化液成分等因素对钝化膜形成六价铬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或避免钝化膜中六价铬形成的方案。
下图是我司在做六价铬定性试验时所拍的图片。
(试验方法为沸水萃取+比色法)以下为三价铬镀锌与六价铬镀锌的一些对比图片1.三价铬钝化膜出现六价铬的成因从化学价态变化角度,经过三价铬钝化溶液处理,钝化膜表面形成了一层由Cr(OH)3、Zn(OH)2等胶状沉淀物转化而成的Cr2O3- ZnO- Zn钝化膜,钝化膜表面通常呈弱碱性(PH7-8.5),钝化膜表面结构松散的微量三价铬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成六价铬。
从热力学的角度,钝化膜表面形成的Cr(OH)3 和CrO2-类化合物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六价铬,这可能是三价铬钝化膜转化为六价铬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价铬与六价铬的对比分析

三价与六价铬.前言:传统六价铬钝化工艺地优点与危害性六价铬钝化工艺有很多优点,如很高地耐蚀性,自我修复耐蚀性地自愈能力,能容易钝化出银白、蓝白、五彩、军绿色、黑色等颜色,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价廉.但六价铬是致癌物,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地危害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价铬钝化地紧迫性欧盟于年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一项法令,规定从年月日起禁止车辆材料和部件中使用六价铬,根据该法令,每辆汽车地六价铬含量不超过[] . 年月日,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正式出台,年月日,这一法规将正式开始实施.该法令是依据年欧盟地两个指令完成地. 这两个指令分别是《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要求成员国确保从年月日起,投放于市场地新电子和电器设备不包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种有害物质.法令还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笔记本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打印机、、主机板、鼠标、键盘、手机等,必须在年月日以前,建立完整地分类、回收、复原、再生使用系统,并负担产品回收责任.中国生产出口产品地企业必须在年月后停止使用六价铬钝化工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价铬钝化技术地进展在锌上进行无六价铬钝化地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主要采用三价铬钝化和无铬钝化两个方向.无铬钝化体系有钛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稀土、硅酸盐[],目前这些无铬钝化体系虽然是无毒环保,但耐蚀性及外观没有六价铬钝化地好,满足不了普通五金件电镀要求,更不用说满足汽车部件电镀地高耐蚀要求,所以无铬钝化地工艺未曾在工业上广泛应用过.因此,无六价铬钝化地技术主要立足于三价铬钝化技术,该工艺已成熟应用于生产,正如现代地碱性无氰镀锌新工艺地综合性能已经超过氰化镀锌、酸性镀锌,最新第三代三价铬钝化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六价铬钝化工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一代三价铬钝化络合剂主要为氟化物,而氟化物与(Ⅲ)络合比较稳定,膜层薄,所以形成地膜层颜色一般为银白色、蓝白色,耐蚀性差,中性盐雾试验不超过,若要达到好地耐蚀性只有通过封闭,而封闭后地颜色变为银白,色泽单调,这种体系地(Ⅲ)浓度较高,操作温度也较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代三价铬钝化技术早期地第二代三价铬钝化工艺含有氧化剂,耐蚀性与膜颜色接近六价铬,但由于膜层中含有六价铬,被淘汰.后期地第二代工艺不含氧化剂,五彩颜色较淡.第二代三价铬钝化剂地共同特点是采用有机络合剂,并加入其它金属,耐蚀性大大提高,并可以得到不同钝化膜地颜色,如蓝白、五彩、黑色. 操作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典型产品有公司地,公司地,公司地等,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生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最新第三代三价铬钝化技术是在第二代钝化液中直接加入封孔剂,克服了三价铬钝化无自愈能力地缺点,大大提高膜层地耐蚀性,膜层地耐蚀性已达到或超过六价铬钝化工艺,所以满足于汽车部件电镀地环保高耐蚀要求.采用此工艺地有公司、(宏正)公司,典型产品有宏正地、三价铬五彩钝化、三价铬蓝白钝化、三价铬黑色钝化,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生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钝化机理与组成传统六价铬地钝化膜是通过锌地溶解、铬酸根地还原以及三价铬凝胶地析出而形成,膜层中含有六价铬,因此,钝化膜有自我地修复能力,亦被称为自愈能力.而三价铬膜层是通过锌地溶解形成锌离子,同时锌离子地溶解造成锌表面溶液地值上升,三价铬直接与锌离子、氢氧根等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在锌表面上,而形成钝化膜.具体反应式如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溶锌过程:(氧化剂)→ – (反应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反应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成膜过程:(Ⅲ) → (反应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溶膜过程:→(Ⅲ) (反应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钝化剂一般含有以下成份:三价铬(Ⅲ) :钝化膜地主成份来源,三价铬可取硫酸铬、硝酸铬、氯化铬、醋酸铬等.氧化剂:产生锌离子,促使膜形成.氧化剂可用双氧水、硝酸盐、卤酸盐、过硫酸盐、四价铈等.使用氧化剂地钝化剂在钝化过程中,由于地自动升高,会把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而夹杂于镀层中,从而使镀层含有六价铬,因此,含氧化地钝化剂形成地膜层颜色较深,但它不符合环保要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它金属:主要调整外观颜色与耐蚀性,可用、、、、、、、和其它镧系稀土元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络合剂:控制成膜地速度和钝化液稳定性.络合性太强,成膜速度慢,膜层薄,甚至不能形成膜层;络合性太弱,钝化液稳定性差,膜层无光泽.络合剂有氟化物、机羧酸以及它们地混合物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成膜促进剂:调整膜层地颜色.选择不同地成膜促进剂,可以形成不同地色彩.可用有机与无机阴离子,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封孔剂:为了克服第二代钝化剂工艺存在地耐蚀性等难题,满足汽车部件电镀地环保高耐蚀要求,(宏正)公司通过多年地研究,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研究表明由于三价铬钝化工艺地膜层有一定地条纹,而又没有自愈能力,影响它地耐蚀性,在钝化液中直接加入封孔剂,封孔剂采用添加直径达纳米级地微粒,能够填充钝化层地微孔,使膜层更加细密,所以膜层耐蚀性大大提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代三价铬钝化地生产应用第三代三价铬钝化地使用方法与特点:从表中可以看出,三价铬钝化地耐蚀性达到甚至超过六价铬工艺.钝化工艺开缸() 操作条件工艺主要特点三价铬蓝白钝化:温度:℃时间:秒. 膜层呈艳丽深蓝色.. 中性盐雾试验不出现白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五彩钝化:温度:℃时间:秒. 膜层呈五彩黄绿色.. 中性盐雾试验不出现白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五彩钝化:温度:℃时间:秒. 膜层呈五彩紫红色.. 中性盐雾试验不出现白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黑色钝化:::温度:℃时间:秒. 膜层呈黑色,均匀.. 不含银.. 中性盐雾试验不出现白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产条件控制与维护值控制:值控制在,不同钝化工艺最佳值不同.三价铬钝化液值一般比六价铬高.三价铬钝化液值地控制比六价铬要求严格.值太低,膜层薄,易发花,值太高,膜层形成速度慢,易发雾.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值会自动提高.不同地钝化液采用不同地酸来调整,这种方法调整在实际操作中测值较麻烦,因为钝化液颜色较深,试纸较难测出值.钝化液地补充中已经含有酸度,只要正常补充浓缩液,酸度可以自动恢复平衡,值变化不大,故不必频繁调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温度控制:蓝白钝化在室温下进行,五彩、黑色钝化在℃均可.温度越高,膜层形成速度越快,膜层越厚;温度越低,膜层形成速度越慢,膜层越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钝化时间:钝化时间为秒.钝化时间越长,膜层越厚;钝化时间越短,膜层越薄.钝化时间太长或太短,膜层都较薄,所以要控制好时间.蓝白地钝化时间太长会使膜层蓝白带黄,不均匀,影响外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钝化与封闭技术汽车部件高耐蚀地要求为不出现白锈,不出现红锈.若采用第二代或第三代钝化剂加上专用封闭剂,完全满足甚至超过汽车行业地高耐蚀要求,如(宏正)公司地、封闭剂.封闭剂膜层透明、均匀.封闭剂,膜层透明,遮盖力强.黑色钝化层通过封闭后,膜层油亮、光滑,透出诱人地黑色.传统地封闭剂如金油等对耐蚀性地提高无显著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钝化与镀锌工艺地选择无氰镀锌主要是氯化物镀锌与碱性无氰镀锌.酸性镀锌地优点在于优良地装饰性,较高地电流效率,也正是由于它地这些优点使得酸锌地均度能力较差,而且镀层显层状结构,使其耐蚀性不如碱性无氰镀锌,新一代碱性无氰镀锌地优点是具有良好地深镀能力及分散能力,镀层显柱状,具有优良地耐蚀性,从功能性角度来看锌酸盐镀锌地耐蚀性要大于酸性氯化物镀锌.而且从镀层柔软性业说,新一代地锌酸盐镀锌地柔软性好于酸性镀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价铬钝化膜地结合力、外观与镀锌工艺有很大关系.无论是六价铬钝化还是三价铬钝化,碱性无氰镀锌钝化膜地结合力都远胜于酸性镀锌.酸锌地三价蓝白钝化呈艳丽天蓝色,而碱性也可以达到酸锌色泽,但操作要求比较高,例如:水洗要求更高,钝化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在边缘部位易泛黄.酸锌地五彩钝化色泽较浅,只是淡淡地彩色,而碱性无氰镀锌三价铬五彩钝化色彩较浓.酸锌地黑色钝化色彩较浅,呈灰色至浅黑色且光泽度较差,而碱性无氰镀锌钝三价铬黑色钝化,膜层光亮呈深黑色,光泽度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因此,做高档件注重功能性地工件推荐使用碱性无氰镀锌,做中低档注重装饰性件推荐使用酸性镀锌..结束语第三代三价铬钝化把纳米级地封孔剂直接加到钝化液中,大大提高了蓝白、五彩、黑色钝化层地耐蚀性,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六价铬钝化工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

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序钝化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材料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在众多的钝化方法中,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对六价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其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什么是钝化?钝化是一种将金属表面转化为钝化膜的化学过程,通过钝化膜来保护金属材料免受环境侵蚀、氧化和腐蚀等不良影响。
这种钝化膜形成后,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耐久性。
钝化膜一般为一种致密、均匀的氧化物或盐类物质。
二、六价铬钝化六价铬钝化,又称为六价铬转化膜,是将金属表面转化为六价铬化合物的一种钝化方法。
这种转化膜通常是硬度较高且致密的蓝绿色化合物。
六价铬钝化通过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得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从而提高金属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1. 六价铬钝化的原理六价铬钝化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六价铬离子(Cr6+)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六价铬化合物的保护膜。
这种保护膜能有效阻止金属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减少金属在潮湿、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腐蚀程度。
2. 六价铬钝化的应用领域六价铬钝化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在汽车行业,六价铬钝化可以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防腐蚀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航空航天领域,六价铬钝化可以用于飞行器的金属结构表面处理,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在电子行业,六价铬钝化可用于电子元件的封装和连接线的保护,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六价铬钝化的优点和局限性六价铬钝化具有以下优点:- 钝化膜致密、均匀,能有效保护金属材料;- 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钝化膜颜色鲜艳,可满足产品美观要求。
然而,六价铬钝化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六价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 六价铬制程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三、三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又称为三价铬转化膜,是将金属表面转化为三价铬化合物的一种钝化方法。
三价铬与六价铬的对比分析

三价铬与六价铬的对比分析三价与六价铬1.前言:1.1 传统六价铬钝化工艺的优点与危害性六价铬钝化工艺有很多优点,如很高的耐蚀性,自我修复耐蚀性的自愈能力,能容易钝化出银白、蓝白、五彩、军绿色、黑色等颜色,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价廉。
但六价铬是致癌物,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性。
1.2 三价铬钝化的紧迫性欧盟于2003年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一项法令,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禁止车辆材料和部件中使用六价铬,根据该法令,每辆汽车的六价铬含量不超过2g [1] 。
2004年8月14日,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正式出台,2005年8月13日,这一法规将正式开始实施。
该法令是依据2002年欧盟的两个指令完成的。
这两个指令分别是《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要求成员国确保从2006 年7月1日起,投放于市场的新电子和电器设备不包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
法令还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笔记本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打印机、CPU、主机板、鼠标、键盘、手机等,必须在2005年8月13日以前,建立完整地分类、回收、复原、再生使用系统,并负担产品回收责任。
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必须在2004年8月13后停止使用六价铬钝化工艺。
2.三价铬钝化技术的进展在锌上进行无六价铬钝化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主要采用三价铬钝化和无铬钝化两个方向。
无铬钝化体系有钛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稀土、硅酸盐[2],目前这些无铬钝化体系虽然是无毒环保,但耐蚀性及外观没有六价铬钝化的好,满足不了普通五金件电镀要求,更不用说满足汽车部件电镀的高耐蚀要求,所以无铬钝化的工艺未曾在工业上广泛应用过。
因此,无六价铬钝化的技术主要立足于三价铬钝化技术,该工艺已成熟应用于生产,正如现代的碱性无氰镀锌新工艺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过氰化镀锌、酸性镀锌,最新第三代三价铬钝化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六价铬钝化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钝化
英文名称:passivation;passivating
定义1:应用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的氧化物层,使金属腐蚀速率大大降低的过程。
所属学科:船舶工程(一级学科);船舶腐蚀与防护(二级学科)
定义2:在经酸洗后的金属表面上用化学的方法进行流动清洗或浸泡清洗以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铁保护膜的过程。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锅炉(二级学科)
定义3:由于金属表面有腐蚀产物生成而出现的腐蚀速度明显降低的现象。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腐蚀与保护(二级学科);电化学腐蚀(三级学科)
定义4:在一定溶液中使金属阳极氧化超过一定数值后,金属溶解速率不但不增
大,反。